外资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国内市场外资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多,这些外资企业已经在我国的经济市场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的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外资企业在现金本位、国内外业务都十分复杂的背景下,外资企业也面临著许多挑战和风险,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外资企业未来发展的命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外资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外资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篇1:

外资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

外资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国外资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外资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把握是很有必要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两者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资企业通过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起来开展工作,将更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开展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对于外资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财务信息与企业管理工作之间并未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也就导致了财务信息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指导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即便企业发展决策中需要将企业以往的财务运行状况作为参考,也往往是由管理会计单独进行财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一管理模式,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效率相对较低,同时还会导致一系列的重复工作,造成人力资源成本上的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高效运行。基于此,将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项工作融合开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一)两者间的相同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同点,具体体现在总体工作目标以及工作基础上。一方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项工作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服务的,会计工作所得出的结果,都能够为企业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决策与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其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要以企业的财务活动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的分析,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状态,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再针对性的提供相关的决策建议,因而两者在工作开展所使用的基础资料上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

(二)两者间的不同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都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内容,但两者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同点,具体体现在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工作重点等方面。工作内容方面,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是企业的规划决策、评价业绩与控制资金等,是对企业资金进行分析、控制、预测以及决策的一个过程,主要是用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而财务会计的内容主要是企业的负债、费用、资产、所有者权益、核算利润、收入等,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确认、计量以及汇报的一个过程,主要是用来对企业的具体资金运动情况加以反映。服务对象方面,管理会计可以为企业的决策与经营提供有效且得到了优化的管理信息,可以将参考依据提供给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主要是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服务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而服务。而财务会计是将基本财务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人员,侧重为与企业有联系的团体或者个人提供服务。工作重点方面,管理会计建立在反映企业过去的基础上,主要是为了对企业发展的前景预测、决策等进行强化,其工作的重点是为了让企业做到面向未来。而财务会计作为一种报账型的会计工作,主要是为企業提供企业的历史资金信息,其工作的重点是面向过去。

二、外资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理论上的融合

传统会计理论大多只关注财务会计的相关内容,对于财务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缺乏重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项工作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在实际的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出对外资企业经营发展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外资企业要实现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首先应当从理论角度切入,加强会计理论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关内容的融合。对现有会计理论进行丰富与完善,突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间的关联性,明确财务数据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价值,并通过理论上的融合,促使企业会计人员通过理论学习,在头脑中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也能够为两者间的融合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

(二)加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职能的整合

当前大多数外资企业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都是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的,财务部门在落实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偏重于财务会计工作,而忽视管理会计工作。并且工作人员之间的职能与工作内容存在交叉重复,负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有效的合作。对此,外资企业要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还需要加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职能的整合。外资企业可以将财务部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职能剥离出来,设立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的会计部门,专门负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等会计工作。在此基础上,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项工作的具体职能进行细化分配,尤其是对存在交叉的职能进行明确划分,消除重复多余的工作环节。与此同时建立财务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共同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的财务数据支持。通过充分的信息共享,提高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项工作的开展效率,并通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提高财务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从而更有效的发挥财务数据对于企业发展决策与经营管理的价值。

(三)加强综合型会计管理人才队伍的构建

无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其工作开展的质量都要依靠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来作为保障,因此,外资企业要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需要从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扎实掌握专业会计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管理才能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综合型会计管理人才队伍,通过他们的能力发挥,保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项工作开展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强原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双方在工作经验上的互相借鉴,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并有效的提高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之间协同开展工作的默契性,在协同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工作经验优势,通过经验互补,整体提高会计工作的开展质量。

(四)改进会计作业方法促进两者间的融合

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作业方法上存在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对此,外资企业可以通过改进会计作业方法,使会计方法更有效的适用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项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目标。运用变动成本法可以为企业提供需要的变动成本资料,可以更加方便地对企业的管理会计量本利与盈亏临界进行分析,从而也就可以为企业的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变动成本还可以直接与责任会计、标准成本以及弹性预算等结合,从而也就可以在企业的计划控制以及生产经营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企业的财务会计中合理引入变动成本法,能够将企业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衔接起来,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运用会计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服务。

三、结语

本文首先针对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随后对外资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策略展开了讨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当代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于提高外资企业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而言,具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此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国外资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少许的借鉴与参考,为我国外资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为恩梯梯数据必易恩(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杨艳军

外资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篇2:

外资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国内市场外资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多,这些外资企业已经在我国的经济市场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的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外资企业在现金本位、国内外业务都十分复杂的背景下,外资企业也面临著许多挑战和风险,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外资企业未来发展的命运。本文在介绍外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同时,分析外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势及劣势,并提出有效的强化策略。

【关键词】外资企业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作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跨国公司发展速度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一股巨大推动力。而在外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会逐渐增加,为了有效提高企业的内部竞争力,适应时代变迁和发展的要求,外资企业必须充分认知自身所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积极采取合理的强化措施,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加强资金、实物资产的内部控制,才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财务内控水平。

一、外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主要内容

(一)对货币、资金进行合理控制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主要依靠的就是货币资金,作为外资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货币资金需要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为企业资金链正常运转做出保障。相关业务发生后,财务部门需要对银行存款、库存资金都进行可靠的掌握、记录,设立专职人员管理现金和银行存款单据,做到日清月结,对现金进行定期盘点,核对现金日记账,从而有效避免出现实际收支与账目不符。

(二)对收付款项进行控制

在外资企业中,现金本位十分复杂,而且业务十分繁琐,因此在企业发生收付款活动期间,就要对其进有效控制,对采购工作、销售工作等所有涉及资金流动的业务进行控制,避免收付款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控

除了对货币资金的管控,还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控。在外资企业不断扩大规模、确保能够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固定资产、存货占据外资企业总资产很大比重,为了确保企业资产不流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从而确保企业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1]。

二、外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势及劣势

(一)外资企业财务内控优势

外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其优势在于财务目标十分明确,管理制度方面相对完善,企业各部门也都可以按照制度有序开展工作,各部门分工、工作职能、权责做到了细致明确且有章可循,企业财务人员工作呈高度独立状态。此外,外资企业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着重强调员工技能、业务能力的双向提升,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并时刻关注企业员工个人素质、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外资企业会对员工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考核奖罚机制,员工工作积极性高,有效推动了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二)外资企业财务内控劣势

虽然外资企业受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影响,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上占据一定优势,但是,对外资企业财务与管理内部控制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例如对资金的管控、对境内外采购商品、设备的品质,对固定资产的管控,这些事项一旦发生失误或管控不利,都可能造成财务风险。同时,因外企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当企业内出现投资因素影响期间,企业法人往往不能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多数外资企业的管理者为职业经理人,即外部聘用的总经理,在企业中没有绝对的控制权。因此总经理在进行企业决策期间,考虑个人利益要优先于企业利益。另外,部分外资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国内财务相关的法规了解程度尚浅,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使外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处于劣势。

三、加强外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建议

(一)加强环境控制

首先要完善制度,只有在制度完善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做到资金、资产的独立以及内部运转。同时,外资企业需要遵循所在区域或是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实现自身的正常运转。其次,企业需要在内部制定法律范围内的经营范围。再次,企业需要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效率,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相关行政部门在遵循所在国家法律的前提下,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法规[2],积极参与内部控制活动,确保各项业务规范、有序开展。

(二)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

对资金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保护资金的完整性、安全性,有效防范贪污舞弊现象发生,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

一是外资企业必须配备专职人员,专门办理资金业务,参与资金的控制活动,同时企业管理者时刻关注资金管理人员,预防发生不良行为。

二是董事会需要设置负责监督资金内控制度运行的部门,严格审批企业财务决算、预算以及超出预算之外的资金开支。

三是健全、完善资金预算工作,并严格监督预算执行情况,使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提高。与此同时,加强日常牵涉到资金工作的计划性,减少任何与资金相关业务的不确定性因素,有效规避不确定性给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带来的影响,利用科学的财务预算工作,约束企业内部经济行为。

四是印章分开管理,不同领导人、审批者的印章不得由相同的人、或是不相干的人负责保管,对印章的使用加以控制,对企业资金、资产实施‘限制接触’制度,严格控制企业人员接触资产的时间,有效防止贪污舞弊。

五是严格遵守、执行企业所在国家制定的财经纪律,禁止企业内出现坐支、挪用公款、出借现金现象,需要对资金及时核对、盘点。关于借款业务,需要确保各层级严格审批,杜绝出现代批现象,严格划分借款人员、审批人员、复核人员、支付人员。

(三)加强实物资产的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实物资产包含未销售商品、存货、生产设备。对实物资产进行内部控制需要围绕以下两点开展工作:

一是确保商品销路通畅以及确保商品质量,财务人员编制预算期间,须准确估算销售的数量,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最大化避免产品滞留。

二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以最小的资金预算,将企业需求最大化满足,在内部设备购置方面,财务部门需要正确估算企业对设备的需求度,在内部资产保存期间,也需要确保保存时间的最久化、并将设备最大化利用[3],从而有效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结语

外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潜力,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最大化的企业利益,需要充分重视财务的内部控制活动,在充分明确自身优势、劣势的前提下,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对资金的内部控制和实物资产的内部控制,从而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因管理不善受到损失,有效提高财务内控水平,使企业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茹.外资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途径探索[J].财会学习,2017(4):245-246.

[2]王林娟.当前外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22):146-147.

[3]薛善才.外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探析[J].经济期刊, 2015(5):138-138.

作者:周志慧

外资企业财务会计论文 篇3:

我国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探析

【摘要】作为现代企业中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核心员工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此,企业要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减少由于核心员工的离职而带来的损失,就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文章阐述了核心员工的定义与特征,分析了我国企业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设计方案。

【关键词】核心员工;激励机制;薪酬制度;企业管理

核心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载体,是企业的稀缺性资源、战略性资源。激励机制作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方面往往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也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要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视核心员工的激励问题。

一、核心员工的定义与特征

通过对核心员工的科学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实施经营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简而言之,核心员工是企业处于竞争优势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可以将核心员工定义为:拥有专业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关键资源,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以及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员工。核心员工是企业的稀缺资源,他们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影响很大,一旦空缺,很难能够及时找到合适的人来顶替其工作岗位。核心员工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一)知识资本雄厚

一般而言,核心员工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着系统学习和培训的经历,知识面广,具备某一专业特长和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拥有快速学习的能力。有些核心员工即使没有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通常也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见解独到,拥有自己独特的人际交往技巧,沟通能力强,他们拥有一般人通常所不具备的知识资本。

(二)不可替代性

由于核心员工掌握和控制了大量的关键资源,他们表现出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不易替代或短期内难以被替代,即使能够被替代,企业也要付出较高的替代成本。核心员工一旦离职,将会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转或导致经营业绩下滑,有时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三)具有开拓性

通常而言,核心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技术含量高,富有开拓性,他们乐于发现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由于他们从事的工作难度较大,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也没有很多可以参考的对象,实现既定目标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

二、我国企业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核心员工激励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一些制约人力资源激励效应发挥、限制经营战略目标实现和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缺乏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重视核心员工激励

目前,我国仍有很多企业没有真正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理念,而将员工视为与设备、资金、技术等一样为企业赢取利润的“工具”,认为其是生产经营成本的一部分。同时,对于那些已经开始重视核心员工价值的企业,其核心员工的整体薪酬水平还普遍不高,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如果没有较高的福利、优越的工作条件、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不仅无法有效激励核心员工,还可能导致核心员工的流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长期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对全面激励的内涵认识不全面,忽视非物质激励

我国企业激励机制建设方面,存在激励方法和措施较为单一,过于重视当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等突出问题。总体而言,我国企业当前的激励方式还是以薪酬激励为主,其他激励方式应用较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根据员工需求和的行为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把核心员工的激励和考核的重点和他们的需求性结合。核心员工的需求集中在尊重、实现自我、职业发展的空间等这些较高的层次需要上,核心员工所想要获得的激励动力更多地来自其工作的内在价值、领导的信任、工作成就感和满足感等非物质激励,而现金式的工资、奖金等物质性激励的作用处在相对次要位置。对核心员工而言,如果不能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可以认为,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处于较低的层面上,没有真正把核心员工当成企业的人力资本来运作,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造成人才浪费。

(三)激励的支撑性条件不够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激励机制的顺利实施支撑条件尚显不足。首先,我国企业各层管理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激励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科学正确的激励理念,对激励理论和激励方法的学习研究不够;其次,我国企业管理体系尚还不健全,与激励机制相配套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内控制度等制度尚不完善,在激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常常与现有制度不匹配、相矛盾的情况;最后,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够,存在激励过程不透明、激励结果不公平等问题。以上这些都是激励的支撑条件不够造成的。

(四)没有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激励就是给员工以外界刺激,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适当鼓励,使员工奋发向上,富有激情。当一个企业确定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之后,就要不断运用号召或者教育以及影响的方式,让员工产生认同感,在内心接受企业的发展目标,之后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力。在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之后,通过激励员工,让其实现自身的价值,激励效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共同的理想、信念、目标等的追求能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由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科学认识,我国很多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将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割裂看待,单独建设发展,没有形成协同相应和良性互动,激励机制的效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五)中长期激励较为缺乏

中长期激励机制在我国企业应用较少,这也是核心员工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很高,除了表现为即期价值实现能力强,还表现为价值实现的持久性。采用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机制在西方国家已得以广泛应用,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还不普遍,同时采用诸如虚拟股票等手段的股权激励创新不足。

三、外资企业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精通财务的管理人员来说,尽最大能力帮助企业规避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于外资企业的重大贸易项目,财务管理部门人员应该积极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项目上重点管理外汇风险,财务部门所属人员之间应该能够齐心协力,及时沟通信息,并向上级反馈,积极配合,充分了解企业中使用的外汇资金情况并进行分析反馈。同时,财务人员对国际贸易上的经济政策法规也要充分了解,既要保持风险意识,又要有独当一面的实力。同时,外资企业要加强引进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最好是能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外资企业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要求能够善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完善会计的管理制度,这能够帮助企业有效降低外汇风险。外资企业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对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制定适宜的奖惩措施,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的财务管理人才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那些违法财务操作要求的人应该适当进行惩罚,这样在人员控制方面就能有效控制风险的出现。

(三)选择合适的币种和汇率进行经营贸易

外汇风险常常是由汇率的变动所引起的,其应承受的风险大小常常与具体的汇率紧密相关。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贸易中,汇率变动的情况时常发生,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经济变动,不可忽视。这种风险无法消除,只能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因此,在外资企业进行经济贸易过程中,应该要时刻关注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选择合适的币种和汇率进行贸易经营,提高警惕性和安全意识,可以大大降低外资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

四、结论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能够降低面临市场经济变动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最大限度获得预期盈利,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变的法则,外资企业也不例外,而汇率给外资企业带来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降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应该要从贸易合同制定时就约定好汇率有利条款,保证双方的利益。此外,要加强对汇率风险敞口头寸的管理,利用外汇交易避险法进行对汇率的风险管理等,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的控制,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治,崔丹.外资企业财务的汇率风险管理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

[2]刘强,沈雁伟.汇率波动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3,(12).

作者简介:王小春(1981-),女,广西北海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作者:张婷 祁丹丹

上一篇:房屋转让合同范文下一篇:建筑施工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