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会计核算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了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会计制度对高校经济业务和事项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使高校更能真实、公允、全面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高校会计核算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我国高校会计核算论文 篇1:

完善我国高校会计核算的分析

[摘要]本文对高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途径,旨在进一步发挥会计核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完善途径

一、高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 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执行的是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根据该制度,我国高校的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而收付实现制的实施是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资金投入的迅猛增加以及筹资渠道的拓宽和资金使用的多去向。收付实现制已严重滞后于高校改革,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由于有的法律法规是指导性的,比较笼统,在执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2 收入核算问题

高校的收入除财政拨款外多数来自学生的学费收入。为搞好学费管理,各高校在收费管理上都进行了改革。由于目前客观上高校有一部分贫困生无力全额交纳学费。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的学费收取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少高校的学费欠缴数额超过10%甚至高达30%,但是按照目前的会计核算方法,学生的欠缴学费,不作为应收账款核算,造成学费收入核算体系不完整,会计信息不能完整反映资产情况。

3 资产核算问题

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核算不适应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按照现行的高校财务会计制度,购入固定资产一般直接列支出,在会计核算上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固定资产增加的同时虚增了事业成本,虚减了同期的事业结余;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发生的损耗无法在成本核算中体现,也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状况。现存固定资产中相当一部分的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致使管理部门无法从高校的会计报表中得到固定资产净值的真实资料。由于我国高校会计制度中没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发生毁损时,一般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取得的价款或收入直接记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这种处理方法既不能单独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收入、支出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还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基础建设项目中未设置“在建工程”科目,实践中只是将在建工程内容放在基建会计系统中进行核算。在建工程未完工而未转入固定资产之前,这部分在建工程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而仅在“应收及暂付款”科目中作为与基建的往来款反映,这就混淆了高校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界限。

高校拥有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都是高校的无形资产,按会计制度规定,都可以作为高校的无形资产核算。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高校仅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核算和披露,而对其他无形资产却没有进行核算。近年来,随着高校科研成果以及取得的专利权等的大幅度增长,有些高校的无形资产价值已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但这些无形资产却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加以反映和披露。

4 负债核算问题

随着公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无论是扩大招生规模还是建一流高水平大学,都必须有雄厚的办学资金作为支撑。尽管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性拨款逐年增加,但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与经费短缺的矛盾还是日益突出。利用信贷资金搞建设,促发展必然成为许多高校的首选。在现行的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下,对融资租赁、贷款应付的利息不在发生当期计提,列支反映只在金融机构实际扣缴时才作支出。当期反映的支出数不真实,不具有客观性,并且借款不区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一并列入“借入款项”科目核算。这样的核算结果和信息披露不利于高校管理者分析债务风险,也不利于金融机构评价高校的财务状况。

二、完善我国高校会计核算的途径

1 会计核算方式的完善途径

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相结合,采用权责发生制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权责发生制体现了收入与支出之间的配比关系,揭示了收入与支出的内在联系。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济管理,提高社会效益,有利于事业成果考核。随着高校收入来源和支出的多样化,为了强化教育成本核算,权责发生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高校的具体情况又决定了不能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高校的会计核算基础,只能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如学费的收缴、附属单位缴款、金融借款融资等利息的核算等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反映高校的债务。而外单位汇入的暂时不明款项、财政拨款、捐赠收入、工资支出等仍采取收付实现制,两种核算方式并存可以更好地进行高校会计核算。

2 收入核算的完善途径

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高校的学费收缴情况,建议使用权责发生制的收支原则,对学费收入的核算进行改革。在“应收及暂付款”科目下设置“应收学费”科目和相应的明细科目。确认学费收入时,借记“应收学费”,贷记“应缴财政专户”;当收到学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学费”;上缴财政专户时,借记“应缴财政专户”,贷记“银行存款”;财政返还学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教育事业收入”,当学生退学或减免学费时,可用红字冲减法予以抵消。这样,当年“应收学费”贷方累计发生额即为已收学费额,借方余额为学生欠费额。有利于准确反映学费收入核算过程和全面反映高校债权资产,方便管理部门及时催收欠款,防止学费流失,确保资产完整。

3 资产核算的完善途径

建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高校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结合科技发展、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会计科目上,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并在“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下增设“折旧费”明细科目。购进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或“经营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这样“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反映的是学校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固定资产”账户反映的是学校固定资产原值,两者的差额即为固定资产净值。提取出来的折旧形成专用基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维修。高校在年度终了应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对发生资产减值的部分应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予以确认,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更加符合实际价值。通过设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来反映固定资产出售或不能继续使用而报废时的账务处理。这些账户的设置更能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提供高校固定资产增值或减值的客观评价依据,为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为了真实反映高校基本建设支出和经费支出情况,可以在经费支出账务中按基建项目设置“在建工程”科目,用以按不同的项目明细分别归集其资金支出,同时根据贷款年限设立“长期借款”科目,对相应贷款发生的利息支出按其性质来确定是否资本化。这样有利于全面披露高校的资产负债情况。

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属于高校的长期资产,能在较长的时间里给高校带来效益。高校科研部门应对专利、著作、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专门登记。财务部门应通过设置“无形资产”科目对其进行核算,并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按直线法分期摊销。

4 负债核算的完善途径

为了如实反映已形成的现时义务和实际支出。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为依据,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设置“预提费用”等有关负债类科目,确认本期应负担的债务,真实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将“借入款项”科目进一步划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这样不仅有利于防范风险,而且有利于管理者合理安排支出及时还款。

作者:尹静薇

我国高校会计核算论文 篇2:

我国高校会计核算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为了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会计制度对高校经济业务和事项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使高校更能真实、公允、全面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会计核算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以及财会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高校的会计核算在适应新会计制度上存在一些困难。笔者在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保障新会计制度能够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校;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会计核算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这一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极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因为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会计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不确定性,会计人员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时也会受其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会计信息与实际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從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1.会计制度设计不科学。比如收入、支出的划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运用,政府管理本位主义等。

2.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这种集权、行政化的体制导致高校会计机构庞大,难以规范会计处理,进而导致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可靠。

3.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把会计当作是一种职业,实行职业化管理,往往把会计机构当作是安排干部、非会计人员的场所,造成高校财会队伍专业素质难以提高。

(二)“报销难”问题突出。

1.报销口径不一致。在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下,面对庞大的会计机构,很难自觉的统一报销口径。

2.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相同的业务,部分财务人员认为可以报销,而另一部分人判断不可以报销。

3.财会人员的职业修养有待提高。比如观念、职业认同度等。有的财会人员甚至把报销当作是一种权力。

(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主要表现在会计凭证制作、装订等不规范;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大量的“以会计核算代替财务管理”的现象、按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等现象;资金财产未按制度规定及时进行清查盘点和清理处理;新官不理旧账,造成大量历史遗留总是长期得不到解决;会计人员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失衡、青黄不接,导致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等等。

二、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全面规范会计核算,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如果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财务管理也难以有效,更谈不上当好领导参谋和助手,为学校决策层服务。为此,一方面,杭州某高校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结合教学、科研和内部管理实际,制定了《内部会计核算办法》。这个办法基本明确了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范围,明确了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核算范围等,并且要求每位会计人员都必须对照这个办法进行账务处理;另一方面,对于会计核算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作出解释,并形成书面文件。通过该方式,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信。

(二)标本兼治,解决“报销难”的问题。

在治标方面:一是缩短发票报销有效期至开票日期起6个月;二是明令禁止与师生发生口角;三是遇到难以判断的业务事项,不得武断地拒绝,需要逐级请示。

在治本方面:一是对国家现行有效的财经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进行整理,编印了《财会法规汇编》,人手一册,并每年进行修订;二是对每个支出分类经济分类科目,明确报销时要提供的票据和支撑材料,明确报销流程和审批,制定了《经费支出报销指南》,人手一册;三是对各类服务事项进行了整理、优化,制定了《 “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指南》;四是制定计财处内部考核办法,考核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强度与服务态度,对服务态度实行一票否决制;五是对报销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召开处务会议予以明确,形成会议纪要;六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七是切实转变财会人员的观念等。

(三)抓小抓微,扎实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一是规范自制凭证的格式、内容、尺寸,规范各种表格;二是规范文字表述、使用专业术语,不能自造专业名词、专业术语;三是按制度规定定期对往来款等进行清理,防止产生新的历史遗留问题;四是每年对上一年度会计处理进行自查,对不符制度和办法规定必须调整过来;五是每年安排几个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清理,争取在若干年内解决这些问题;六是加强财会队伍专业,如定期定内容学习、适当放低要求招男生、拒绝安排非专业人员等,以缓解“领导不肯签字、把握政策难度大、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这三大“瓶颈”的制约。

三、结束语

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高校会计核算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重要性也会逐渐增加。而对于高校来说,想要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制度,就务必需要端正态度、正视自己发展中的不足,在面对会计核算中所出现的问题时,积极的去探寻问题原因,及时的解决问题,让会计核算更好的适应高校的实际情况,促进高校自身的科学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高校会计核算现状与改善方略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02).

[2]兰莹.新形势下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6,(03).

作者简介:白雪蕊,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白雪蕊

我国高校会计核算论文 篇3:

对我国高校会计核算改革的探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现行的高校会计核算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高校会计核算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这种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高校会计核算改革的具体建议。

作者:冯晓华

上一篇:学生活动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暑假社会实践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