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连接施工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兴建,高层建筑的诸多实践问题需要不断探讨与完善,文章通过笔者实践相关经验对高层建筑钢筋连接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探讨,对比分析了焊接以及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的优缺点,并提出机械连接方式更适合高层建筑施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钢筋连接施工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钢筋连接施工论文 篇1:

建筑施工中的钢筋连接技术应用探讨

摘 要:建筑施工中钢筋连接技术是较为常用的技术,钢筋连接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的效果。建筑工程施工时要根据钢筋结构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技术,这样才能发挥钢筋连接技术的作用,提高建筑施工的水平。钢筋连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钢筋连接技术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连接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占有很大的比重,高层建筑基本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框架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钢筋框架施工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连接技术,不同的连接技术在钢筋结构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以钢筋框架施工的实际情况为主,规划好钢筋连接技术,这样有助于维护钢筋结构在建筑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1、钢筋连接的技术类型

本文例举了钢筋连接技术的几种类型,根据连接方法主要可以分为3大类,具体分析如下:

1.1搭接技术

钢筋搭接中第一种是手工绑扎,手工绑扎是钢筋搭接中要求最低的一种技术,手工绑扎比较传统,其具有低成本的优势。手工绑扎的操作比较简单,其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很小,绑扎的过程中注重操作人员的技能即可,既没有复杂的技术也无需投入设备[1]。钢筋手工绑扎时要注意搭载钢筋直径的规范性,钢筋受拉区域不要采用手工绑扎的方法。

第二种是机械绑扎,这种钢筋搭接技术操作便捷,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机械绑扎属于钢筋搭接中的主要技术,其在建筑钢筋框架中比较常见。钢筋框架中选择机械绑扎时需考虑绑扎后钢筋传力的差异性,粗钢筋结构中不要选择机械绑扎的方法,以免钢筋框架中形成薄弱区域,提高机械绑扎在钢筋结构中的安全及稳定。

1.2焊接技术

钢筋连接中的焊接技术分为电弧焊接、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以及气压焊4种。电弧焊接时的根本条件是电能转化的热能,热能把钢筋焊接位置熔化之后再连接起来,电弧焊接在钢筋中同样属于常见的连接技术,电弧焊接的稳定性比搭接方法要好,电弧焊操作起来也很简单,电弧焊接时对技术人员要求很少,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这样才能避免焊接时有异常情况,排除焊不透、咬边的情况,优化焊接的过程。焊接产生的能耗比较大,其会影响周围的环境,这是电弧焊接中需要注意的点。

电渣压力焊需要在钢筋的连接端提供压力,压力为钢筋断面提供电弧,电弧作用下熔化了焊剂进而产生电渣,有效连接钢筋的断面位置[2]。电渣压力焊对钢筋有着明确的要求,仅适用于直径范围在15到40mm的热轧钢筋上。建筑梁板水平构件位置的钢筋不能使用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具有节约的优势,实际其在使用时无法保障钢筋的抗拉强度,不同规格的钢筋无法处于相同轴心条件内。

闪光对焊的核心依据是电阻生热,钢筋焊接时闪光对焊方法接触电阻之后有一定的热量,热量熔化了工件产生闪光,外力作用下焊接好钢筋结构。建筑钢筋施工中,可选择预热闪光、连续闪光两种方法,主要是按照建筑钢筋具体的情况规划连接方法的应用。例如:某建筑工程中,钢筋结构中采用的是HRB400级别以及HRB335级别的钢筋,钢筋直径均未超过18mm,为了提高焊接治疗该案例选择了连续闪光焊接的操作,闪光焊接在该案例中节约了大量的钢筋材料,保证焊接的稳定性。

气压焊在钢筋连接部分实行塑化加热,利用乙炔、氧气完成塑化加热,连接钢筋加热之后施加30~40MPa的压力,这样完成钢筋焊接。气压焊中使用的为气源,其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电能,焊接时也能做到全面性,为钢筋提供垂直焊接、水平焊接两种方法。气压焊操作时要求钢筋端面做到整齊,钢筋端要和轴线垂直,而且钢筋表层要清洁,做到无氧化物、无锈迹。

1.3机械连接

钢筋机械连接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套筒挤压、锥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套筒挤压时需要利用钢套筒把待连接的钢筋固定好,接下来就使用液压挤压设备提供作用力,促使钢筋两端能够连接好[3]。套筒塑性变形之后促使钢筋结构结合起来,套筒最终会形成挤压接头,套筒挤压对钢筋连接端没有特殊的要求,连接时操作简单,钢筋的任何部分都能使用套筒挤压连接起来,提高了钢筋连接的效率。套筒挤压连接时不用在钢筋材料上制作螺纹,套筒连接之后的钢筋接头位置有较高的强度。套筒挤压连接时要求钢筋具备肋骨,技术操作中成本相对比较高。

锥螺纹连接在钢筋机械连接中利用螺纹提供作用力,螺纹作用下完成钢筋连接。螺纹既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又可以产生拉力,其可为钢筋提供自锁功能。锥螺纹连接时技术人员加工钢筋两端,加工成螺纹状态,也可以直接在钢筋的两端使用螺纹套筒,把钢筋紧实连接好。锥螺纹连接对钢筋的要求比较低,钢筋施工时可提前加工锥形螺纹,也可以采用塑性操作的方法进行,锥螺纹连接时要做好扳手和机械的配合工作,避免技术操作不当而影响锥螺纹的连接。

直螺纹连接比上述的钢筋连接技术起步都晚,钢筋连接端要制作成直螺纹结构,直螺纹连接时要确定内外直螺纹的型号相同,这样才能把内直螺纹钢筋旋入到外直螺纹钢筋内,达到内外直螺纹结构的连接及固定状态。直螺纹制作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切制加工方法,另一种是液压加工方法,现阶段建筑钢筋的直螺纹连接中经常会采用液压加工的方法,比如滚压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高钢筋的强度。

2、钢筋连接的技术要点

建筑钢筋连接技术中有两大要点,分别是设计连接方案和检验连接效果。建筑钢筋连接时要以实际情况为准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钢筋连接的方法比较多,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不一样,必须要按照钢筋的需求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中还需考虑钢筋连接后的整体质量,避免钢筋连接后对建筑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钢筋连接方案是组织钢筋连接工作的参考和基础,钢筋连接方案科学、合理,才能保障后续钢筋连接技术的顺利实施,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率,更重要的是维护钢筋结构体系的安全性。

检验技术也是建筑钢筋连接的技术要点,钢筋连接后需组织检验技术,目的是检验钢筋连接的效果。钢筋连接好以后,现场施工人员逐个检查连接点的性能,一定要确保连接点的性能,同时还要检查钢筋连接之后的抗拉性能,现场组织抗压性能检测试验,排查钢筋连接的性能。钢筋连接点验收中,所有的接头都应该验收合格,严禁出现有不合格的连接点,验收的钢筋接头应该全部合格,禁止有不合格的情况。

3、钢筋连接的注意事项

建筑钢筋连接施工技术中提出几点注意事项,目的是规范钢筋连接施工的过程,保障钢筋连接的安全与稳定。

3.1注意风险因素

建筑钢筋连接时要保障连接技术的顺利实施,钢筋连接位置较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钢筋连接的注意事项中就要规范连接位置,保证连接位置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钢筋框架的安全[4]。钢筋连接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有锈蚀、连接不稳定、焊接缺陷、连接方法不正确等,这些风险因素都会降低钢筋结构的连接效果,无法保障钢筋结构在建筑中的安全性。比如:某建筑项目中,钢筋框架中部分位置采用的是机械绑扎的情况,现场连接时采用的绑扎技术不符合规定,案例中本身设计的是锥螺纹连接方法,实际施工中的钢筋不能承受锥螺纹连接产生的压力,现场只能更换为其他合适的钢筋连接方法,由此说明风险因素是建筑钢筋连接中应该重点考虑的一点,这样才能保障钢筋连接的高效性、安全性,以免引起风险事故。

3.2注意专业性控制

钢筋连接中注意技术人员的专业性,钢筋连接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钢筋连接技术,降低钢筋连接技术的操作难度,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到钢筋连接的效果,而且技术人员最容易引起连接失误,因此钢筋连接技术中应该选择优质的技术人才,缓解钢筋连接操作的难度。建筑钢筋连接技术中提出专业性控制的要求,由此提高钢筋连接的专业性,更重要的是维护钢筋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专业性。例如某建筑钢筋施工案例中,注重钢筋连接技术的专业性控制,围绕钢筋连接的专业性提出几点建议,如:(1)审核钢筋连接技术人员的专业资质、从业时间等,通过这些外部条件判断技术人员是否能参与钢筋连接工程项目,禁止不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施工;(2)建筑钢筋施工前期、中期均组织了技能培训工作,主要是根据钢筋连接方案实行技术培训,让施工人员可以熟悉掌握钢筋施工技术,同时还要培训钢筋连接施工中突发情况的解决方案,让施工人员树立风险意识,及时应对钢筋连接施工中的风险;(3)该建筑案例中非常注重后续的验收工作,提出专业验收的建议,合理利用验收这项技术操作,在验收中发现钢筋连接的技术问题。

3.3注意技术监管

建筑钢筋连接技术中注意技术监管,技术监管体系有助于提高钢筋连接的水平,发现钢筋连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提高钢筋连接的稳定性,确保钢筋框架结构在建筑中的质量。技术监管在钢筋连接中属于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技术监管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其从钢筋连接初期一直监管到竣工,详细的监管钢筋连接中的每项技术操作[5]。例如:某建筑钢筋连接工程中,成立技术监管小组,整个连接工程中都实行技术监管,让技术监管小组中的人员全程监督钢筋连接施工,确保钢筋连接中所有的技术点、注意事项都能落实到位,该案例中,技术监管小组由10人组成,采用轮班监管的人员配置方式参与到监管工作中,这样才能实现监管的全面性。

4、钢筋连接的技术案例

该案例为某住宅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梁板柱等结构位置的钢筋连接技术案例,工程中全部选用HRB400级钢筋,强度的标准值为400MPa,强度的设计值是360MPa。HRB400钢筋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与其他规格钢筋相比,强度合适的条件下可以节约15%左右的钢材。

案例中采用的是钢筋绑扎技术,具体分析如:(1)板钢筋绑扎时按照一端到一端的顺序,依照图纸给出的设计绑扎成型,底板结构的钢筋绑扎后要求弯钩朝上,上层钢筋朝下,板上下层的钢筋摆放好位置,采用梅花形布置方法,侧面垫块要和钢筋绑扎稳固,不能有遗漏的情况;(2)地下室钢筋绑扎连接时按照连接柱钢筋、连接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画竖筋间距、绑其余横竖筋的顺序进行,框架柱钢筋绑扎按照浇筑底板砼、放线、矫正钢筋、套柱箍、绑竖向筋、画箍筋间距、绑箍筋、绑垫块的顺序进行;(3)该建筑梁钢筋布置密集,梁鋼筋绑扎时按照模内绑扎、模外绑扎的顺序,楼梯结构中的钢筋绑扎时,按照先划线,再绑扎主筋、绑扎分布筋、绑扎踏步筋,依次完成楼梯钢筋的绑扎。

结束语: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中钢筋连接技术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钢筋连接技术属于建筑工程中的重点,做好钢筋连接才能实现钢筋框架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钢筋连接方法,同时探讨了钢筋连接时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促使钢筋连接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郑亚刚.热轧带肋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6):56-57.

[2]王力.论建筑施工中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3(13):36.

[3]何少忠.钢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6(09):62.

[4]吴国栋.钢筋连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2014(01):99-101.

[5]朱东烽,练水泉,张伟生,解金辉,蔡健,陈庆军,曾继发.新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2020,50(22):51-56+76.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00)

作者:乔天蛟

钢筋连接施工论文 篇2:

高层建筑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 要: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兴建,高层建筑的诸多实践问题需要不断探讨与完善,文章通过笔者实践相关经验对高层建筑钢筋连接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探讨,对比分析了焊接以及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的优缺点,并提出机械连接方式更适合高层建筑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连接;施工技术;探讨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业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钢筋的应用向着高强度、粗直径、高密集的方向发展着。钢筋的连接技术作为高层结构施工过程中较为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以及经济效益。为了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消耗材料多、连接质量差、劳动强度大、连接质量差等特征,钢筋的机械连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项目中。

随着传统的钢筋搭接绑扎、搭接电弧焊以及闪光对焊等钢筋连接的方式的逐步退出市场,采用钢筋的机械连接方式,实现建筑钢筋的连接己广泛的运用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筋连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较为关键的施工工序之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结构质量及工作效率。针对钢筋连接技术进行相关研究,有助于提升钢筋连接的质量,有效降低接头的投入成本,不断加速施工进度。钢筋的连接性能应以确保钢筋的受力承载性能以及钢筋连接后的强度、刚度、延性、恢复性能、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能等达标为目的。

1 采用传统钢筋焊接技术的不利因素

1.1 焊接质量。影响钢筋焊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气候、电压、施工条件、环境、操作水平、施工队伍的素质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导致实践中较难保证焊接的质量;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将会影响钢筋的材质,并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当前,还没有简便有效的现场检测手段,来检测一些如夹渣、气泡、虚焊、内裂缝等质量缺陷。加上手工操作的不均匀、不稳定,导致钢筋的焊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1.2 结构质量。钢筋连接范围内的钢筋直径损失内力的传递容易产生偏心效应。搭接连接方式在力的传递效果方面将会产生损失,进而导致受力薄弱环节的产生。某个长度范围之内的同一截面上搭接的接头数量存在限制,当钢筋布置较为密集时,将给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带来困难,不便于质量的保证。

1.3 安全环保。钢筋的焊接过程将会产生较强的辐射,与此同时还将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并且造成空气污染以及光污染。当前城市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对防火的要求特别高,传统的钢筋焊接作业很难满足其防火方面的要求。

2 高层建筑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是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始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粗钢筋连接工艺。通过贯通于两根钢筋之间的套简,来实现钢筋之间的连接,是一种间接传力的连接形式。钢筋与套筒之间的传力,可以通过挤压变形的咬合、灌注高强胶凝材料的胶合以及螺纹之间的楔合等形式加以连接。钢筋机械连接的主要形式有:径向以及轴向的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墩粗直螺纹连接、滚轧直螺纹连接等多种形式。实践中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较为常见,该项技术是将待连接钢筋端部的横肋与纵肋,利用滚丝机采取切削的方法剥掉一部分,再直接滚轧成普通的直螺纹,然后使用特制直螺纹套筒进行的连接。该钢筋连接方法的特点有:

2.1 连接速度快。利用滚轧直螺纹的方法进行钢筋之间的连接使用方便,施工速度快。钢筋剥肋滚轧已经在钢筋连接之前就处理完成,现场连接时,仅需将套筒套在钢筋上,并采用普通扳手拧紧即可。在进行钢筋连接施工时,操作人员仅需经过简单的技术培训,便可以进行操作,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这样便缩短了整个施工作业的循环时间,提升了工程施工的进度。

2.2 接头强度高。采用该方法由于钢筋的端部经过滚压成型,根据钢材冷作硬化的原理,钢筋上冷轧出的直螺纹强度将大幅度提升,弥补了钢筋底径小于钢筋母材基圆直径对强度的削弱,实现了等强度的连接,增大了接头钢筋的抗拉强度值,充分发挥出钢筋的强度,与此同时,钢筋连接的过程受供电情况、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较小,更能能适应当前高层建筑的施工环境。

2.3 便于管理。便于管理,不会出现套筒与钢筋之间的不匹配情形,现场检验较为方便,且操作简便,现场操作人员仅需几个小时的简单培训,便可成为熟练工,且现场所需劳动强度较低,比较方便现场的管理工作实施。

3 机械连接的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预接:钢筋端面平头——剥肋滚压螺纹——丝头的质量检验——采用套筒连接——接头的检验;现场连接: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保护帽以及套筒保护帽——接头拧紧——作标记——质量检验——进入下道工序。

3.2 钢筋丝头加工。(1)按照钢筋的规格所需,调整试棒并调整好滚丝头内孔最小尺寸;(2)按照钢筋规格进行涨刀环的更环保,并按规定的丝头加工尺寸调整好剥肋直径尺寸;(3)调整好剥肋挡块及滚压行程的开关位置,确保剥肋及滚压螺纹的长度符合丝头加工尺寸的规定。

3.3 连接钢筋注意事项。(1)丝头经检验合格后应确保干净无损伤;(2)力矩扳手不使用时,将其力矩值调为零,以保证其后续使用精度。(3)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从一头向另一头依次连接,不得从两头往中间或中间往两端连接。(4)所连的钢筋规格必须与连接套筒规格相一致。(5)连接钢筋时,一定要先将待连接钢筋丝头拧入同规格的连接套筒之后,才能用力矩扳手拧紧钢筋接头;连接成型后用红油漆作出标记,以防遗漏。

4 结语

传统的钢筋连接以及搭接的连接方式已经不应用于粗钢筋的连接,焊接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的钢筋连接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钢筋材质的不稳定性、可焊性差、焊工技术水平参差不以及不能较好满足城市高层建筑施工的高防火、高空气质量的要求。所以钢筋焊接连接技术无论是从连接的质量、可操作性、效率、安全等方面,均难以满足城市高层建筑的具体要求。而钢筋的机械连接具有操作简便、接头强度高、施工速度快、连接质量稳定、无污染、节省能源、耗电低以及施工安全可靠等优点。在确保鋼筋的连接质量以及节约投入成本的同时,还能加快施工的工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环保也十分有利。因此钢筋的机械连接技术更适应当前高层建筑施工项目实践。

参考文献

[1] 卢峰.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钢筋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5, 02.

[2] 张士军,王良,辛振宇,周海涛.建筑施工中钢筋连接技术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06.

[3] 卜杰.高层建筑钢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5, 06.

[4] 金向苗.高层建筑钢筋连接及安装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8.

作者:王飞

钢筋连接施工论文 篇3:

土建工程施工中钢筋连接工艺探讨

【摘 要】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土建工程施工中钢筋连接工艺越来越丰富和先进。本文结合土建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要求,探讨了钢筋连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优缺点比较及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钢筋连接;性能技术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Rebar Connections;Performance Technology

钢筋连接方式有多种,通常可分为绑扎搭接、钢筋焊接和钢筋机械连接三大类。近年来行业中为提高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开始广泛推广采用机械连接技术进行钢筋连接。目前,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因其施工方便、性能可靠、经济合理及可工厂化生产等忧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建设工程中。

1 土建施工钢筋连接方法

1.1 搭接连接――绑扎接头,适用小规格钢筋连接;

1.2 焊接连接――闪光对焊(钢筋预制)、气压焊、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水平钢筋窄间隙焊等;

1.3 机械连接――冷压套筒(轴向、径向)、锥螺纹、剥肋滚压直螺纹、镦粗车削直螺纹等。

2. 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2.1 钢筋焊接连接――气压焊。

钢筋气压焊是一种经济不用电的钢筋连接方法。其操作工艺精细,首先将夹钳夹住上、下钢筋端部,点燃气压焊的焊炬。焊炬点燃后,套入钢筋连接部位,先用强焰对连接部位上下轻微移动加热。用强焰对钢筋端面加热后,集中用中焰加热,使钢筋连接的两端面加热至热塑状态。待钢筋两连接端面加热至热塑状态后,连接手动液压加压器,逐渐对上、下两钢筋加压。边加压边加热,两钢筋连接端面紧密接触在一起,金属原子互相扩散,形成有效的连接。加热加压的钢筋连接头呈红热竹节状,夹钳的刚度很重要。为检查气压焊钢筋接头的连接质量,在非破损的条件下,可作“热冲切”检验。

2.2 钢筋焊接连接――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是施工现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经济实用,一个接头约3至4元。电渣压力焊适用于18-32的Ⅱ级钢及新Ⅲ级钢筋连接。焊接的接头要求鼓包均匀,鼓包直径约为钢筋直径的1.6倍。首先将焊接夹具的下夹钳夹住下部钢筋。被连接的端面部位套上焊剂盒,用小铁簸箕将431焊剂装入焊剂盒,边装入边用棒条插捣,使焊剂盒中的焊剂松紧均匀,以保证鼓包均匀。插入上部钢筋,焊接夹具上夹钳将上部钢筋夹紧,焊机的负极线连接于上钢筋。引弧时摇动手柄,将上钢筋略提起,稳定电弧,使上、下钢筋两端面均匀烧化。当烧化达到时间要求后,迅速摇转手柄,将上钢筋下压,此时,两钢筋端面间熔化的铁水均匀外挤。焊接完成后,插上铁板,打开焊剂盒,回收剩余的焊剂,可重复使用。焊接完成后的接头被包围在渣壳中,像马蜂窝球,此时应让接头保温半小时左右,待冷却后敲去渣壳,露出带金属光泽的鼓包接头。

2.3 钢筋焊接连接――窄间隙焊。

水平钢筋窄间隙焊是施工现场可应用的一种连接方法,特别适用于梁内水平粗钢筋的连接。焊接时为保证接头部位的引弧质量和不失去熔化的金屬液,可用铜模或直接用角钢模。

2.4 钢筋机械连接――冷压套筒连接。

钢筋冷压套筒连接最初采用轴向冷挤压连接技术,与预应力施工中的挤压锚的挤压类同。目前,冷压套筒连接主要为径向冷压技术。冷压套筒连接的接头质量可靠,特别适用于大直径钢筋的连接以及受疲劳荷载的结构钢筋连接。

2.5 钢筋机械连接――螺纹套筒连接。

螺纹套筒连接技术最近应用日趋广泛,其施工方便,可全天候作业。套丝机切削加工时,对刀具的要求高,加工后的丝牙外观清晰,螺牙完整。螺纹套筒连接有锥螺纹和直螺纹连接两种。

2.5.1 锥螺纹钢筋接头技术。

(1)锥螺纹钢筋接头技术就是利用专用套丝机,把钢筋的连接部分加工成锥螺纹,通过连接套按规定的力矩把钢筋拧紧连成一体的钢筋机械接头技术,它属于机械连接。锥螺纹钢筋接头连接施工分两步,先在现场加工钢筋螺纹,然后连接。

(2)锥螺纹钢筋连接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同心性好,质量保证率高。克服了绑扎接头造成的砼浇注难的问题,容易保证砼浇注质量。便于流水作业。可以一边连接钢筋,一连绑扎钢筋,缩短了钢筋的施工作业时间,加快了结构施工速度。连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钢筋套丝可以预制,不占工期。加工和连接一个接头平均只用2分钟。节约了大量的钢材和能源,无污染,无明火作业,安全可靠。可全天候作业,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现场制作适应性强,可连接竖向、斜向及横向钢筋。我国目前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宜优先选用结构锥螺纹钢筋接头技术。

2.5.2 直螺纹钢筋接头技术。

(1)直螺纹连接又分镦粗车削和剥肋滚压直螺纹两种。螺纹套筒连接接头能应用于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的连接,在钢筋密集区连接也很方便。

(2)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是通过钢筋端头加工的直螺纹丝头和直螺纹连接套筒咬合形成整体的一种连接方式,适用于一切抗震设防和非抗震设防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与传统钢筋连接技术相比,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有若干优势:螺纹钢精度高、牙型好、牙齿表面光滑;连接质量稳定;接头通过国际土木协会200万次疲劳试验无破坏,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能;抗低温性能突出,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测试下,接头仍能达到与木材同强度连接;在应用范围上基本上没有任何限制,适用钢筋任何位置与方向的连接,也可用于弯曲钢筋、固定钢筋及钢筋笼不能转动的场合;适应环保要求:施工中无明火,在易燃、易爆、高处等施工条件下尤为安全可靠,可全天候施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利于环境保护,减少设备投资,附加成本较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钢筋连接方式与适用范围

3.1 钢筋的绑扎搭接:绑扎搭接因施工方式简便,不需要特殊的设备而在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小直径钢筋连接。

3.2 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操作方便、焊接效率高、可在施工现场焊接,适用于混凝土柱、墙等构件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范围内)受力钢筋的连接。

3.3 電弧焊:电弧焊由于其操作极为简便、灵活,可用于平、立、横、仰全位置焊接,适应性强、应用方位广,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一般不用于大直径钢筋的连接。

3.4 直螺纹机械连接:直螺纹机械连接综合了套筒挤压连接和锥螺纹连接的优点,具有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施工方便、连接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多用于直径为16~40mm的Ⅱ、Ⅲ级竖向、斜向或水平钢筋的现场连接施工。

4. 钢筋连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大直径钢筋采用绑扎或搭接焊造成在较大的偏心力,不利于结构受力,而且影响钢筋的间距。解决的主要对策是:选择合适的钢筋连接方式。对于大直径钢筋,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构件水平纵筋采用闪光对焊或机械连接,可有效解决钢筋偏心受力和钢筋间距过密的问题。

(2)Ⅲ级钢筋的碳、锰、硅含量较高影响焊接质量,特别是选用电渣压力焊时,接头送检合格率普遍偏低。解决的主要对策是:机械连接方式不受钢筋中碳、锰、硅含量的影响,Ⅲ级钢筋选用机械连接方式容易保证接头质量。当现场Ⅲ级钢筋已选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时,应适当增加现场随机取样送检的频率和加强外观检查的力度,保证送检及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

(3)钢筋接头是钢筋承受拉力时的薄弱环节,钢筋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大部位或接头过于集中,影响钢筋的整体受力。解决的主要对策是:施工单位在钢筋下料前,应熟悉结构施工图,根据构件受力情况制定钢筋下料表,避免制作安装时钢筋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大处或过于集中。

5. 结语

总之,随着国内外钢筋连接工艺的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设计与施工发展对高等级钢材需求的不断增加,选择能够不断提高接头的质量和性能等级、施工工艺简单便捷、连接速度快、劳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经济性能优越的连接方式,将成为今后土建工程中钢筋连接工艺进步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07-2003.

[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8-2003.

[3] Q/JS02-2001,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S.

[4] 李金晖.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公路与汽运,2003(6).

[

作者:薛红

上一篇:党员个人整改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综合科长述职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