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当前社会,英语教学愈发十分重要。随着当前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开始关注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学生在利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同时,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重视。因此,基于高中英语学习的需求和发展,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在课堂中给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论文 篇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英语教育“文化认同”规划研究*

提 要 分析1982年以来中国大学阶段的38份英语教育政策文本内容,发现其文化认同规划意识及变化趋势:(1)2000年前的政策文本强调语言的“工具性”,缺乏科学的文化认同规划意识;(2)2000年后的政策文本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认同,并注意处理母语语言文化与外语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3)相关政策话语主要集中在外语人才定位和课程设置上。影响学习者文化认同建构的还有其他一些政策因素。

关键词 英语教育政策;文化认同;语言规划;中国文化;历史研究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190207

Cultural Identity Planning in China: A Diachronic Stud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in China since Opening-up

Liu Yuanyuan, Deng Fei and Zhao Ronghui

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cultural identity; language planning; Chinese culture; diachronic study

近年來,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认同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主要表现是学界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鼎沸讨论,学者们声讨英语教育影响了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的发展,并呼吁相关政策改革(从丛2000;宋伊雯,肖龙福2009;赵海燕2016;朱敏,等2016;等等)。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试图通过降低英语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来淡化英语教育,进而引导学习者加强母语学习,增强母语文化认同,如北京市出台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此种通过降低英语分值来加强母语学习的做法并未获得广泛的支持,批评者大有人在。例如:程晓堂(2014)指出,关于英语学习的“有用”与“无用”之争中存在着一些片面认识,实施英语教育对培养学生外语能力、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有积极的意义;尹洪波(2014)也指出,母语水平下降并非英语之祸,掌握外语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当前,这些争议已成为外语规划和决策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赵蓉晖2014)。

然而,这些争论的背后有一个根本性问题被模糊化:英语教育政策是否应为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下降负责,即英语教育政策与学习者文化认同建构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对此,学界尚无定论。正如李宇明指出的那样,“有些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教授某种语言来达到认同的目标,但这只是一种信念,真正情况如何,还需要认真研究。”(连谊慧2016)任何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观点之上,因此,亟须探明中国语境下英语教育政策与学习者文化认同之间的关联模式。本文探讨的是这一课题的子课题,即从文化认同视角对英语教育政策展开文本分析。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是否存有文化认同规划意识?

(2)若是,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又表现出怎样的认同诉求?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探究英语教育政策对学习者文化认同产生影响的研究提供政策语料支撑,并对未来的政策改革提供科学理据。

一、中国英语教育政策和学习者文化认同

严格来讲,英语教育政策主要指国家颁发的与英语教育相关的法令、法规,然而,这并不是中国英语教育政策的主体。程晓堂(2012)指出中国的外语教育政策文件主要以3种形式出现:(1)以“通知”或“意见”形式发布的指导性文件;(2)用于指导课程开设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3)用于指导外语教学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或教学要求。虽然《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纲要(2012~2020)》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作为指导思想,但当前中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研究仍多以提升国民外语水平(文秋芳,等2011;文秋芳2017;仲伟合,等2016),对接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战略(蔡永良2017;仲伟合,张清达2017)为目标。相比之下,以建构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从文化认同视角展开的研究所见不多。

文化认同指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将一个群体的人们维系在一起(Hall 1990:222~237),语言是其外在表征和表现手段(Joseph 2004;陈新仁2008),文化是其构成要素,文化包含该群体共享的信念和原则,使这一群体区分于其他群体(Festenstein 2005)。当前中国学界探讨较多的,与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相关的主要有4种认同典型(高一虹2014a,b)。各认同典型模式及其文化特征具体如表1。

表1 英语学习者认同典型模式及其文化特征

认同典型 特征

忠实的模仿者 说一口地道的英美英语,并融入本族语者的目的语文化,接受其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

正规的发言者 学习英语不是对本族语变体及其文化行为方式、价值观的拷贝,而是有效的交流和自我认同的表达

嬉戏的编创者 语言文化元素被非常规或反常规碎片化地杂糅和表层并置,形成特别的自我表达

对话的交流者 尊重每一个文化的完整性和整体性。一方面,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深化;另一方面,他们具有很强的能力实现所选的二语目标,并认同于所选择的想象共同体

可见,“忠实的模仿者”在使用英语时,几乎完全认同于目的语文化;“正规的发言者”和“嬉戏的编创者”仍保留母语文化认同,其语言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双语双文化的特点;“对话的交流者”不仅保持稳固的母语文化认同,更能够批判性地对待不同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被认为是新时期中国英语学习者认同的理想模型(高一虹2014b)。

在探讨英语教育政策与学习者文化认同建构之间关联模式时,中国学者的普遍做法是:假设英语教育政策是引发学习者文化认同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对政策话语或政策的某一方面展开分析。例如:肖龙福等(2010)通过对学习者的问卷、访谈等调查发现,高校英语教学大纲缺乏对中国文化教学目标明确、详细的要求,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李桂苓(2014)从中西文化输入、本土文化导入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发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文化教学定位不明確,提出要实现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对接,应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师素质、教学策略等方面提高;高一虹(2015)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教育机构的英语教育政策话语与学习者话语结合,发现各个层面的话语都深深地印刻着对母语文化认同丧失的恐惧与担忧;赵海燕(2016)通过对高校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发现,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存在偏差和滞后的现象,高校英语教育以学习和吸收英美文化为全部目的,忽视了民族文化复兴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势,没有重视学生民族文化素质对英语教育的意义。

可见,母语文化认同焦虑是相关学术探讨的共同主题。在探悉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下降的原因上,学者们的矛头直指英语教育政策。然而,很少有学者对教育政策文本展开细致探讨,致使立论缺乏政策语料的支持。此外,学者们多是对当前的英语政策展开共时分析,缺少历时探讨。外语教育政策涉及心理和社会诸多方面,有深刻的历史动因和文化渊源,对此不做细致的历史分析,就无法为未来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充足的理据(Tollefson 2011;戴曼纯2014)。到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整整40个年头,中国的英语热也持续了近40个年头,未来的外语教育改革需要我们全面回顾、评价外语教育政策,而社会文化心理角度不应再被忽视。鉴于此,本研究拟对过去40年大学阶段的英语教育政策文本展开历时分析,发现政策文本中蕴含的文化认同意识及其可能的变化趋势,为后续外语教育政策影响学习者文化认同建构的实证研究提供理据。

二、研究方法

(一)政策文本来源

198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学外语教育的意见》,英语自此进入初中课堂,并于1983年成为高考科目,自此开启了中国“英语热”的序幕,大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将1982年列为研究起点。为保证语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本文主要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和已出版的政策文献汇编获取文本,共获取29份政策文本。此外还有一些政策文件,虽未以英语教育政策命名,但包含了对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规定,如198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我们也将其纳入本文的语料来源。此外,我们还搜集了1982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及政策制定者关于外语教育的讲话,因为它们反映了政策制定者的思想动向,尽管这些思想动向可能尚未落实为政策文件,但它们对推动政策变革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具有一定的文本挖掘意义。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的检索页面以“英语”“母语文化认同”为关键词,检索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讲话及教育机构政策相关报道共计9条。本文最终共获取38份政策文件,基本保证语料的充分性及代表性。

(二)文本内容分析

首先,以每十年为节点归类文本,十年节点涵盖两个五年计划,可以更好地将经济、社会因素对英语教育政策的影响考虑在内。然后,依据高一虹(2014a,b)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认同典型的归纳,提取出与文化认同相关的关键词,包括“英美文化”“中国文化”“以英语为工具”“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汉语表达能力”“母语认同”“母语自尊”等。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可见,文化认同有不同的典型特征,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键词,且关于文化认同的表述多为隐性,因此,较难借助计算机软件展开分析,本文采取人工手动分析。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依据关键词,反复研读政策文本内容,进行手动标记。然后,通过对标记话语的分析,抽象出政策话语蕴含的英语教育理念,分析其对英语文化与中华文化输入关系的认识,窥探其培养学习者文化认同的意识和倾向,以及对学生文化认同的规划。最后,按照年份排序,将政策来源、相关政策话语以及对政策话语的分析形成excel表,分析各时代文化诉求的典型特征和历时变化趋势。

三、研究发现及讨论

(一)政策语料整体分析

为全面展示38份政策文本的分布情况和各时代文化认同规划的典型特征,现将政策语料的整体分布及分析展示如下。

表2 各时代文本数量及文化认同规划典型特征

时代 文本数量 文化认同规划

20世纪80年代 4 关注语言的工具性,强调目的语言文化的输入,缺乏科学的文化认同规划意识

20世纪90年代 7 开始关注文化认同,但无明确规划,不区分对待母语文化和外语文化

21世纪00年代 15(3 N/A) 开始科学规划文化认同,特别注重保护母语文化认同

21世纪10年代 12 文化认同规划日益清晰:在保护母语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提升学习者的多元文化意识和批判对待不同文化的能力

依据上表可见,从文化认同规划的视角来看,2000年是中国英语教育政策的一个拐点。2000年前的英语教育政策持“语言工具论”,强调英语语言文化的单方面输入,文化认同规划缺位,政策话语模糊;2000年后,政策话语越发关注母语文化认同的规划,也较为关注母语文化与外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者文化认同的规划日益科学清晰。相关政策话语主要集中在对外语人才的定位和课程设置上。现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政策话语为例,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示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英语教育政策文化认同规划的历时变化(见图1、图2):

图1 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英语教育政策历时变化(英语专业)

图2 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英语教育政策历时变化(大学英语)

对比图1、图2会发现,虽然从历时变化来看,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都越来越关注母语文化认同的培养,但英语教育政策区别对待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非英语专业则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对文化内容的要求体现在某项外语能力,如阅读理解和翻译的考察上。这种将人文性内容作为语言工具点缀的外语教育政策(沈骑2017)能否治愈在大学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失语”症?需要政策制定者谨慎思考。

(二)各时代政策语料分析

1. 20世纪80年代:英语的“工具性”与文化认同规划的缺失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开始了“去政治化/经济市场化”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外语教育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服务,对学习者的培养定位几乎全部放在外语能力的提高上。如1985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明确指出,“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基础。”这样的政策话语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倾向,强调目的语言和文化的单向输入,未顾及英语语言及文化的单向、强势输入对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可能产生的影响,缺乏母语认同规划意识。这样的政策文本所隐含的对学习者的认同定位就是“忠实的模仿者”,这种政策实施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遭到侵蚀而政策制定者却不自知。

另外,即使有政策文本提及中国文化,却缺乏对中国文化教学目标明确、详细的要求,政策话语模糊不清。例如:1983年基础阶段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讨论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指出“欧洲文化入门”“世界通史”“英美历史与概况”“中国历史与文化”等课程可列为选修课。虽然将“中国历史与文化”列入选修科目,但却没有明确阐释这一课程的教授目标以及具体课时要求。此外,关于中华文化的政策不仅力度小,且连续性差。1983年出现的“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在1987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试行方案》里被移出英语专业选修课名单,且该《试行方案》对“文化知识”的要求改为:“对英美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现代社会有基本的了解。”文化知识依旧指向目标语言文化,中华文化再次从外语教育政策话语中消失。

2. 20世纪90年代:文化认同议题浮现,但依旧缺乏科学规划

这一时期中国外语教育的社会、经济语境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依旧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服务。这一时期的英语教育政策文件共7份,其中4份有关测试,文化认同议题虽开始浮现,但政策话语依旧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政策话语都强调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关于学习者文化认同的科学规划依旧缺乏。在大学英语方面,1994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及样题(增订本)》以及《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及样题(增订本)》,在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中提出,“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在阅读理解的选材原则中提出“题材广泛,可以包括文化方面”,卻并未说明涉及何种文化,政策话语模糊。1999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提出,要“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可见,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方面,仍然是以外国文化为导向,忽视母语文化的输入。

英语专业相关的教育政策与大学英语非常类似,1997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本)》指出,“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并未涉及对文化素养的考核。阅读理解选材原则中提到,“题材广泛,包括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人物传记等”,也未说明要涉及何种文化。同年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修订本)》的《总则》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的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重点应放在培养英语综合技能,充实文化知识,提高交际能力上’”。虽然提及文化素养,但如何充实、充实何种文化等,都未做出具体说明。可见这一时期的外语教育政策依旧以工具性为价值取向,缺乏科学的文化认同规划。

3. 21世纪00年代:科学规划,保护母语文化认同

在中国经济实力提升的背景下,我们虽然依旧需要借助英语的工具职能去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目标,但人们也开始关注到多年来对英语学习持续、大规模的投资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主要是对母语、母语文化认同的焦虑情绪。此外,全球化带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广泛的语言传播,使世界各国语言生活的形态和内容都日趋复杂,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及其功能的认识。语言不再单纯地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更不能仅仅从经典语言学家书斋里的符号系统角度理解语言,而是要从其承载、传承、建构特定文化的功能与机制这一角度理解和把握其本质特征(董晓波2017)。新的历史时期对外语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反映在政策话语中,则是对母语文化认同的积极保护。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首次提出要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中国文化概论》再次成为选修课。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也要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综合文化素养。从这些政策话语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语人才的定位已摆脱“忠实的模仿者”的窠臼,开始具有培养“对话的交流者”的意识。

除了正式的政策文本外,教育部门領导讲话也更加密集地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妥善处理母语与外语关系的关切。教育部前副部长、国家语委前主任赵沁平在2007年曾提出“要妥善处理好汉语与外语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民众树立应有的母语自尊和母语认同。”这是“母语认同”首次出现在与外语教育有关的政策话语中。2008年,国家语委召开外文使用问题座谈会,与会代表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中小学的母语和外语教育,既要树立民族自尊,又要给外语以合理的使用空间。

然而,仔细研读政策文本会发现,虽然这一时期对学习者文化认同的规划表现出科学性,但却缺乏具体的政策条款支撑。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课程要求,都缺乏针对学习者文化认同培养的系统性规划。沈骑(2017)指出,在长期的“工具价值”一家独大的背景下,即便是在现有的外语教材中融入跨文化内容或中国文化元素,它们还是依存在语言形式这一强大的系统之中,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并不能达到促进跨文化沟通、实现不同文明交往的“视域”融合的目的。可见,从文化认同规划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仍需完善。

4. 21世纪10年代:文化认同规划日益清晰,表现出自下而上的政策驱动效应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影响力愈发明显,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国家语言政策也开始重视语言文字的社会价值,“语言作为文化要素、文化标记、社会要素的特色最终获得明确”(赵蓉晖2016);建构和谐语言生活也成为国家语言政策的目标之一。在这种新的经济、政策语境下,大学、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表现出对新时期外语教育改革锐敏的洞察力和迅速的行动力,体现出了文化认同规划自下而上的政策驱动效应。这一时期的政策文本主要来自基层机构,且传统文化在外语教育政策中的地位被前置。学校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在政策制定中表现得也越来越突出,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主页上报道了其构建“必修课+选修课+课堂讲坛”相结合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体系。学校将外语人才定位为“具有中国认同、国际眼光的人才,拥有家国情怀、世界关怀的人才,会说外语、讲述中国的人才”。此外,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在“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生源基地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该校要培养的,是“具有优秀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同理心”“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金利民特别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用外语讲述中国的能力。 两所高校的外语教育政策均表明,中华文化认同成为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且课程设置已相对形成体系。虽然没有政策文本明确使用“对话的交流者”这一表达,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对“中国情怀”和“思辨能力”的关注,都符合“跨文化的交流者”认同的典型特征。从学校层面的政策话语来看,这一时期的文化认同规划在初具科学性的基础上又向系统性迈进了一步。

在官方政策层面,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要求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际惯例,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中国“走出去”需要的多元化英语类专业人才。大学英语方面,2016年修订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中要求,要在翻译段落内容中涉及中国的文化、历史及社会发展。两份文件都表现出对文化元素的重视,“多元文化”“中国的文化”等词汇的应用表明政策话语愈加清晰,较好地处理了母语文化与外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但相较于英语专业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专业仍然体现出对外语能力(如翻译能力)的重视,政策话语依旧表现出工具性倾向。

(三)其他可能影响文化认同的政策因素

上文的分析显示,当前文化认同规划的政策话语多集中在人才定位和课程设置上。除人才定位和课程设置,还有哪些政策因素会对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建构产生影响?来自外语教学的研究显示,教学语言选择(Joseph 2016:19~33)、教材内容(朱敏,等2016)、家庭语言教育(Fishman 1991;李秀锦,刘媛媛2016)、学习动机(高一虹,等2013)等都对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建构产生影响。其中,课程设置、教学语言、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在教育政策中有直接描述;家庭语言教育、学习动机等,受外语教育政策间接影响。

据此可见,通过政策调整来帮助培养具有稳固的中华文化认同、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话的交流者”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全面工程。在当前语言生活日趋复杂、矛盾频发的时代背景下,建构和谐语言生活,为“对话的交流者”的培养提供滋养性环境(高一虹2014b)尤其重要。考虑到文化认同建构的复杂性,中国英语教育政策在文化认同规划的系统性上仍待提升。

四、结 语

本文以“文化认同”为视角,依托中国社会、经济语境的发展变化,对1982年以来的38份外语教育政策文本展开历时分析。研究发现,2000年前的外语教育政策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价值取向,缺乏文化认同规划意识。2000年后的教育政策开始以“对话的交流者”为培养目标,关注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的建构,并注意处理母语语言文化与外语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关政策话语主要集中在对外语人才的定位和课程设置上。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其他可能影响学习者文化认同建构的政策因素,指出通过政策改革来管理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建构具有长期性、復杂性特征。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中华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各类教育环节和各级教育领域,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母语文化认同意识会更多地融入今后的外语教育政策制定中,针对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认同规划会更加清晰,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交流者”这一目标的实现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蔡永良 2017 《语言战略与外语教育:新时期我国外语教育规划思考》,《中国外语》第5期。

陈新仁 2008 《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晓堂 2012 《语言学理论对制定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启示》,《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程晓堂 2014 《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第5期。

从 丛 2000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光明日报》第C01版,10月19日。

戴曼纯 2014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学科性质》,《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第1期。

董晓波 2017 《语言教育是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西方语言规划观对我国语言教育的启示》,《中国教育报》第5版,9月15日。

高一虹,等 2013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发展——四年五校跟踪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一虹 2014a 《忠实的模仿者、正规的发言者、嬉戏的编创者——英语学习者认同典型模式回顾》,《外语研究》第2期。

高一虹 2014b 《“对话的交流者”——英语学习者认同典型模式的新发展》,《中国外语》第2期。

高一虹 2015 《投射之“屏幕”与反观之“镜子”——对中国英语教育三十年冷热情绪的思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1期。

李桂苓 2014 《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导入及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8期。

李秀锦,刘媛媛 2016 《家庭语言政策与儿童文化认同建构——两例民族志研究个案报告》,《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第2期。

连谊慧 2016 《“语言与认同”多人谈》,《语言战略研究》第1期。

沈 骑 2017 《全球化3.0时代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困局与定位》,《当代外语研究》第4期。

宋伊雯,肖龙福 2009 《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中国外语》第6期。

文秋芳,苏 静,监艳红 2011 《国家外语能力的理论建构与应用尝试》,《中国外语》第3期。

文秋芳 2017 《国家话语能力的内涵——对国家语言能力的新认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肖龙福,肖 笛,李 岚,等 2010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1期。

尹洪波 2014 《母语水平下降并非英语之祸》,《中国社会科学报》第B01版,3月17日。

赵海燕 2016 《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中国高教研究》第11期。

赵蓉晖 2014 《中国外语规划与外语政策的基本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赵蓉晖 2016 《新时期“多元一体”语言政策的变化与发展——基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的文本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仲伟合,王巍巍,黄恩谋 2016 《国家外语能力建设视角下的外语教育规划》,《语言战略研究》第5期。

仲伟合,张清达 2017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语教育战略的思考》,《中国外语》第5期。

朱 敏,解 华,高晓茜 2016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成因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

Festenstein, M. 2005. Negotiating Diversity: Culture, Deliberation, Trust. Malden: Polity Press.

Fishman, J. A. 1991.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Joseph, J. E. 2004. Language and Identity: National, Ethnic, Religiou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Joseph, J. E. 2016.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d identity. In S. Preece (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Identity. Oxon: Routledge.

Tollefson, J. W. 2011.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policy. In R. Mesthrie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刘媛媛?等

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论文 篇2:

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

摘 要:在当前社会,英语教学愈发十分重要。随着当前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开始关注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学生在利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同时,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重视。因此,基于高中英语学习的需求和发展,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在课堂中给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教学方式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27

在2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对外交往的频率越来越高,国际合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因此,这就意味着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需要作出调整。在跨文化的中西交流中,不仅需要熟悉西方的文化知识,更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弘扬。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只重视西方文化的理念,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中国文化,加大文化输出的力度,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研究理念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语言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文化,而文化也能完美地衬托出语言。从不同的符号和不同的规则等就能看到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作用。文化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生学习伊始就应当有所渗透,否则在实际的交往中,学生的交际技能就会弱化,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英语学习中重视文化的渗透,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学习,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保持语言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实现教育的最终理念。

在20世纪末,一些教育家和研究者提出了在英语的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因为在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会无意识地忽略中国传统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出现一定的遗失。正是因为英语中中国文化的缺失,让学生在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问题,容易在跨文化的交际中产生障碍。尽管在现阶段,高中的很多英语教师已经认同这一理念,但是在实际讲课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和教师足够的重视。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依然有缺失的现象。

二、高中英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的要求

在关于《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的建议中,提出了文化与交际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要有效地处理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加强其中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国外的文化,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再通过对学生视野的拓展,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展示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增添相对应的中国文化元素,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实践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成为国际型的国家。高中英语的学习和当下文化的输入出现了一定的脱离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文化内容,让英语学习成为孤立单独的语言学习系统。在中西方文化介绍中,教师也会冷落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文化间的双向交流出现问题。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原则

第一,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利用对比性的原则。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为了英语学习的目的服务的,将本族文化进行导入是一种学习的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一般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更浓厚,因此在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可以将东方文化共同的部分进行传播。换一种说法,在传播英语知识文化的时候可以将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经过本族文化的过滤,再进行有效的传播。

第二, 在英语教学中需要依据的另一个原则就是适用性原则。适用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大一部分的时间都是用在教材讲授上的,教师就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涵,这是体现适用性原则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介绍我们的传统节日及风俗,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第三, 在英語教学中,还需要遵循适度性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入,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但是这不能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核心内容仍是语言,文化只是教学的辅助,并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同步进行学习,但是一定要注重适度性和适量性。开始可以简单一点,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渗透并加大难度。总之,文化的渗透不能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增强学习和探索的意识,让语言和文化均能获得增长,这才能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第四, 英语教学要注重客观性的原则。只有客观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的学习才能变得更加准确。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文化意识,能够批判性地吸收不同的文化。在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需要教师摒弃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等不良观念,要客观地表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主动进行判断。

第五,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层次性的原则。文化是分为不同的层面的,有的是物质方面的文化,有的是制度方面的文化,有的是观念中的文化。有些文化是比较浅显的,但有些文化却是深层次的价值问题。因此,教师在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需要根据层次的不同,有目的、有顺序地导入,可以先根据浅显的词汇课程进行带入,之后再对一些习俗等进行渗透,最后再给学生灌输深层次的价值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中的内涵,逐步完成学习,完善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文化比较

比较学习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比较法指的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将西方的文化等元素进行转化,可以与中国相近或相反的文化进行比较,加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

首先,在外国的一些节日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传达不同国家节日的庆祝特点等,之后再将中国的节日加入其中,对于其不同和相同的地方进行有效的表达。通过对比不同节日的庆祝方式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国外文化的理解,能够敏感地捕捉到文化的差异性。这样学生既可以拓展基本的知识,又能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同时可以用中国文化对比国外文化,更多地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的多元性。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有效增强,表述能力也能获得一定的提高。

其次,高中学生需要面临高考,时间紧,任务多,很难直接给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时间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主体文化的培养和灌输,有效地带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利用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听说读写文化五个不同的层面开展课程讲授。

(三)文化渗透

渗透的过程需要教师抓住不同的教学环节,利用不同的机会,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在灌输英语知识体系的时候,向学生渗透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事件、地理位置和特点、风俗习惯、人文交际、日常的真实生活等。

高中英语教材在编写中也融入了一定的文化内容,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渗透,利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反映了文化的基本知识。例如在一些赏析阅读中会有西方的诗歌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同时,可以将相近内容的唐诗进行传达,让学生将其翻译为英语。在经常性的训练中,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相关意识和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写作的途径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中,写作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可以利用写作课程来渗透文化。教师可以加入思维导图,让学生阐述对中西方文化的看法,將中心观点表达出来。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认识传统文化。

(四)练习中灌输文化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做大量的练习,只有保证一定的练习量,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渐清晰具体。在现有的资料中,很多题目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将这类题目整理出来,在合适的时候给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学生得到相应的补充,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辩证地看待中西方的差异。

(五)活动的创设

在活动中创建不同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会更加重视。首先,教师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活动。可以立足于英语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做好预备工作,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补充不同的知识文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能更好地对文章内容进行认知,得出自己的看法。其次,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教师可以根据对话训练、角色扮演等不同的形式,穿插一些知识抢答等活动,调动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拓展,让学生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一般可以围绕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学生自己展开调查和讨论,在调查中进一步地了解中国文化。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遵循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原则,利用练习、课堂、课后等不同的环节有目的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修丽媛.浅谈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

[2]张爱英,王瑜,彭警.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课例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5(5).

[3]朱晓云.高中英语课堂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之我见[J].校园英语,2018(8).

[4]范翔宇.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9(2).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李永强(1984.5— ),男,汉族,甘肃永登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作者:李永强

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论文 篇3: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闪耀

摘 要: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文化底蕴,可供后人挖掘的内容良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此做出了着重的研讨,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也随之被赋予了新的定义,想要高效完成教育任务,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就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 教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1.016

在以往的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的关联性较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无法进行融合,进而鲜少让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知识内容结合出现。但实际上,英语学科内容与传统文化具有较大的内在联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不仅能够为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提供过渡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推动学生语言思维的转换,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还能够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端正的思想态度,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视角看待不同的文化特点,促进学生世界观的构建,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目前英语教育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忽视

就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英语教育对传统文化礼仪存在一定的忽视,限制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利于中国特色文化的发展,以下将对此展开几点分析:其一,虽然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人们的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面对当下的社会环境,在升学、就业等问题的推动下,大多数人依然选择将注意力集中在英语这一门国际性交流语言上,以求能够为升学提供助力,得到更好的就业前景,而作为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英语学科的对比下则变得相对暗淡,鲜少有人问津,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局面,极大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其二,在大环境以及英语作为国际性交流语言的渲染下,部分学生存在对国外文化的盲目崇拜现象,积极的组织或参加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活动,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却了解甚少,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让外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其三,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大多数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等知识的记忆任务,忽视英语文化融入与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性,致使英语知识学习过程枯燥且乏味,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学科思维的构架,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其四,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依据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所需的人才,但在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却忽视了这一根本目的,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够重视,导致英语教育与当下的中国发展情况不符,不仅无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还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二、传统文化礼仪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对中国发展起到了指引性的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更是具有极高的重要性。首先,就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英语是国际性交流语言,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在英语学习内容与传统文化礼仪的结合下, 学生既能够获得语言能力上的提升,还能够更为深入了解中国目前的发展状态,明确新的时代下社会的真正需求,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发展前景。其次,就学生现阶段的成长而言,当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能够为学生带来良性的影响力,让学生的思想意识能够得到良好的启发, 但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弱,且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构建阶段,在面对多元文化时极容易受到负面的引导,致使学生的“三观”构建出现偏差。而传统文化礼仪的渗透则能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有效的指引作用,帮助学生分辨是非,促进学生端正的思想态度的建立,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正确对待英语教育及传统文化

任何形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有的魅力,面对目前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盲目崇拜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的情况,教师应从问题的根本入手,积极的探究学生的所思所想,从学生感兴趣且能够理解的地方入手,让学生从理解传统文化开始,逐步的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最终达成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到“Happy birthday!”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这可的谈到对象向学生提出问题,如:“What are the origins of Chinese birthdays and foreign birthdays? What do Chinese people eat on their birthdays? What do foreigners eat on their birthday?”等,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与国外文化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礼仪。

2.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有意将传统文化礼仪融入英语教学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英语教育的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固有的单一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育的革新势在必行。针对当下提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策略,教师在构建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时,应深入挖掘英语学科与传统文化的衔接点,积极的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文化的带领下获得接受英语知识的过度,且加深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的理解,逐步的提升学生内化英语知识的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另外,教师还应积极的突破固有的教学形式的束缚,积极的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意将传统文化礼仪融入英语教学。例如,在学习到“My family”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代入这一课的学习内容,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之后,教师需要走進学生群体中,与学生共同对“The definition of famil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展开探究,并以此为主题为学生布置合理的实践任务,增强英语学科教学的趣味性,达成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的有效性。

3.紧跟时代的发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够实现教育有效性,高效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在制定小学英语教学方案时,应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参考因素,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礼仪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到“Shopping”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方式为学生搭建学习情境,并带领学生逐步的探究中国的发展历程,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启发,构建综合素质能力,逐步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的价值。

总而言之,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与教育依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顺利构建,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构建等都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起到高度的重视,以学生为根本,积极的引入丰富的学习资源,带给学生崭新的课堂学习感受,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小玲《中国文化内容在中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配置问题研究》,《东方教育》2015年第11期。

[2] 曹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

作者:刘衍岗

上一篇:老干部工作思路(3篇集合)下一篇:拓宽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