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2022-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发展史专题复习概说

在今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对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发展史的考查比重是逐渐增大。仅在2006年涉及文化史的题目就有文综全国卷Ⅰ第37题考查中华文化、全国卷Ⅱ第38题考查中西文化比较等。这些试题的命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显示了文综测试的人文关怀和亲和性。可见,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史(“夏、商、西周的文化”不在考试范围)的复习十分重要。

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概说

1.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阶级关系发生巨变,新旧势力的剧烈斗争,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2.大一统的秦汉文化。秦汉时期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促成了文化发达。秦汉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在科技领域,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等,成就辉煌。在思想领域,儒学改造,居于统治地位,王充的唯物思想与之尖锐对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佛教传入,道教形成,古代宗教形成了新的格局。在史学和文学艺术方面,史学巨著《史记》、汉赋和乐府等,气势恢宏,气度不凡。

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发展呈现承上启下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斐然,例如圆周率、《齐民要术》等。在思想领域,东晋葛洪改造道教,陶弘景建立道教的神仙体系。由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和宗教的麻痹作用,佛教十分盛行。佛教兴盛的同时,又出现了反佛的思想,例如范缜的《神灭论》、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成就同样令后人叹为观止。

4.繁荣的隋唐文化。隋唐时期,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科技方面,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等成就,表面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唐朝的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中国的古典诗歌进入了黄金时代。雕塑、绘画、书法和音乐等光耀千古。唐朝文化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先进性等特征。

5.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加强,经济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重心南移完成,为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传播,沈括、郭守敬等人的科技成就,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理学的兴盛、宋词和元曲的辉煌成就,再次证明了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的风采。

6.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明清两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承古萌新的特点。在科技领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在思想领域,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涌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的思想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客观要求;明清小说蓬勃发展,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出现。

二、重点、难点精析

(一)科学技术

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1)造纸术:①西汉出现丝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③造纸术于6世纪初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明“司南”。 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①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北宋时火药已广泛用于军事领域。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④13世纪中期,火药传入阿拉伯,后来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

2.古代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①春秋时期鲁国大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②西汉《九章算术》中许多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③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1100多年。④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了子午线的长度。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⑤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还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原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的正常发展;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和发展;前代科技成就为后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1)实用性。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以农为本”的立国方略,坚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而科技成果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其原因在于王朝一统天下的统治以“授命于天”为根据,历法的编制是为了“授农以时”;四大发明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程度,纸张、指南针、印刷术作为社会通讯(交通)工具,火药和火器用于军事,都直接为大一统服务,与大一统的社会组织形态紧密相关。

(2)经验性。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中国古代对天文现象的记录仔细而系统,但古代科学家却没有对这些记载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寻求规律。明代的三部科技巨著,是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三大领域的最高水平的总结,但只限于记录、归纳、总结生产经验,缺乏理论方面的概括和升华。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古籍和总结,重个人认识经验,不注重科学实验。

5.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②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科技的发展。③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④教育的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二)思想

1.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等思想家对儒家思想加以发展,以“仁”为思想核心强调协调社会关系。西汉董仲舒吸收了法家等学派的长处,适应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改造儒家学说,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观点。在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两宋时期,朱熹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明朝为了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试卷仅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强化,同时王阳明创立“心学”。尽管受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批判,但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依旧占统治地位。

在中国近代史上,洪秀全为了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统治,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他的拜上帝教理论。康有为为了宣传他的维新变法理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对其他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1)道家: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道家思想是一种消极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回避。但在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辩证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2)法家: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是法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社会变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法家是先秦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3)墨家:战国初期鲁国人墨翟创立墨家学派。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墨家的思想符合平民的利益,是进步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4)荀子:荀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3.从“焚书坑儒”到“儒家独尊”——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选择

(1)古代治国思想选择的过程

思想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统治阶级总是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选取治国思想。从战国到西汉,统治者在采取哪家思想治国的问题上摇摆不定,法、道、儒纷纷登场。

战国时期秦国曾用法家的商鞅主持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字的思想对秦始皇影响深远。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焚书坑儒”,压制儒家,用法家思想统治天下,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滥施刑罚导致暴政。

西汉初年统治者鉴于秦亡教训,加上长期战争,经济残破,采用道家 “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天下,轻徭薄赋慎刑,使经济逐渐恢复,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2)两点认识:①统治者采用哪一种思想治理国家,取决于统治者的主观认识和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秦汉时期的治国思想,不能脱离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②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统治者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

三、几个重大理论性问题

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例如魏晋时期的石窟艺术反映了那个时代佛教盛行,统治者利用佛教作为统治工具;唐朝的诗歌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中表现出来的豪迈气概,从地理、风俗和情感等方面反映了唐的强盛在诗人心中的影响;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与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产生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2.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例如对待《红楼梦》,我们要汲取其精华,抛弃其中封建性的糟粕。

作者:林桂平

第2篇:中国区域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的定位、特征描述、问题和影响分析、成因和条件分析、提出对策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中国区域定位能力、成因和条件分析能力是重点和难点。

同学们可以用四个“w”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四个“w”是:where、what、why、how,具体复习思路是:第一步,中国区域定位准确——where;第二步,熟悉中国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特征和分布规律、掌握各人文地理要素的区位条件——what;第三步,理解中国各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分布规律和问题的成因——why;第四步,掌握中国各区域发展问题的对策——how。以下通过举例分析中国区域地理的主要复习思路和考点。

一、中国区域的定位

1、用经纬网定位中国各区域:用23°26’N、30°N、40°N三条纬线和120°E、100°E、80°E三条经线进行区域划分。依据我国各地区位置、气候、地形、经济联系等因素,把我国分成六个区域。记住各区域内的省区、重要城市、地形区和重要河流,如下表所示。

2、掌握重要地理分界线及其经过的主要地形:如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外流区和内流区分界线,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等。

二、中国区域特征分析

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主要从区域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三方面回答。

区域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社会经济、交通、聚落、文化等要素。

【例1】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图,分析回答该省内部甲、乙两个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先进行区域定位。从图中省区轮廓、河名和山脉分布来看,甲、乙区域分别是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和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

然后分析区域特征。图中甲和乙两个地区分别是我国南北方的典型区域,其自然区域特征可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比较,如下表所示:

三、中国区域成因的综合分析

最常见的区域成因有两类:区域特征成因和区域问题成因,对应的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1、分析区域特征成因的方法:画因果关系图,可以理解区域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是区域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形成的,各要素特征的形成与其他要素密切相关。如区域地形和气候制约河流流向、水位和流量变化等;区域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对农业区位及其特点影响较大;区域人口(如劳力)、城市(如市场)、交通(如铁路、水运)、原料燃料(如煤铁)等对工业区位及其特点影响较大。将上述各要素的特征列举出来,画成因果关系图,既简洁明了,又方便理解和记忆。

例如,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各要素特征及其成因,可以先列出各要素的特征,然后用示意图表示各要素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区域成因分析要注意:

(1)注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区域问题影响的分析。如要求回答“西南地区为何多地震、滑坡、泥石流”,有必要从该地区地质、地形、气候、水文、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联系方面分析成因:该地处于板块大碰撞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较多,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且地表起伏大,山高坡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人类大规模工程活动和滥垦滥伐,地表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坡地不稳及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促使滑坡、泥石流频发。

(2)分析区域的主导因素。在各方面的因素中,有一个为主导因素。主导因素一般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工农业活动。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但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是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特征形成的决定因素。

2、分析区域问题成因的方法: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列表比较和归纳。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突出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工农业、商贸、交通等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江南丘陵、云贵高原的水土流失等。

区域自然因素包括区域地形、地势、地质、气候、水文或河流、植被、动物、土壤等;区域人文因素是指区域人类的活动,如区域工农业、旅游、商贸、交通运输、城市或市场、劳力、机械、资金、政治或政策、技术、文化、战争或军事、历史、婚姻、家庭、宗教等一系列合理或不合理的活动。分析地区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能够找出该地区地理问题的成因。

下表从自然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中国各区域问题的成因:

可以总结不同区域问题的相同成因,便于分析、理解和记忆。如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区、西南地区等都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我国西北地区和撒哈拉地区沙漠化日益严峻。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滥垦、滥伐、滥樵、滥牧、滥采。

四、中国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将区域各要素特征和区域成因弄清楚后,找出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不利条件。从自然和人文条件两方面叙述,并突出主要条件。

【例2】比较右图中甲、乙两地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区位优势。

【解析】先进行区域定位。从图中国界线、河流分布和经纬度分布来看,应该是东北部分区域。甲、乙分别位于大兴安岭东边的东北平原和西边的内蒙古高原。

然后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据地形、气候和植被,甲地为种植业,乙地为畜牧业。区域特征应分别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1)甲地为商品谷物农业。其主要区位优势有:自然条件优越(地平土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地广人稀,交通便捷,工业发达,农业科技先进,市场广阔。

(2)乙地为草原放牧业。其主要区位优势有:气候温凉,草类茂盛;地广人稀,牧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放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五、中国区域发展措施分析

近几年中国区域地理高考题都重视考查同学们的地理创新能力,主要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同学们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对策、措施、策略、办法、途径、发展方向等,如区域自然灾害防御、区域环境问题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根据各区域实际地理情况的不同,确定相应的发展措施:

1、据问题提措施。一个区域有怎样的地理问题,就应对症下药,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滥垦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落后,所以对应措施分别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民族团结。我国西南地区资源虽丰富,但因交通不便导致经济落后,对应措施为“交通先行”。

2、据特点定措施。根据区域地理特征提出相应措施。如我国南方水稻种植业特点为: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其发展的措施为: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商品率、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投入资金和劳力大修水利工程。再如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最丰富,对应措施为兴建水电站;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草原面积大,对应措施为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3、据“优劣”定措施。根据区域优势和劣势确定相应发展对策;主要针对不同区域(南北方、东中西部)之间资源与经济配合来确定。如我国东部地区优势为工农业发达,经济开放,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人口和城市稠密,消费市场庞大,对能源、资源需求量极大;劣势是资源、能源严重缺乏。西部正好相反,所以发展对策只能是“扬优避劣”:东部大力发展外贸和技术密集型、节约型产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4、分段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特点确定相应的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可通过中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来控制洪水;中下游加固堤坝、拓宽和加深河道、清除排洪障碍物,建分洪区;下游开挖多条人海河道等。黄河下游断流防治措施有:上游严禁大水漫灌农田,中游植树造林,下游宜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和南水北调。

5、据“措施”定措施。参照或借鉴作为教材案例的区域发展措施,来确定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区域的发展措施。如各版本教材中所列出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宁夏中卫沙漠治理、海南岛资源开发、浦东新区建设、长江流域、长江三峡工程、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东北林农资源开发、南水北调或西气东输、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等,分别是我国水土流失区、荒漠区、海岛、城市新区、流域、河流工程、工业化、农林开发、资源跨区域调配、能源开发等较为成功的典型区域案例。因此,在回答类似区域特征和问题时,可以借鉴上述相应区域的治理或发展措施。还有,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措施可借鉴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经验,我国建立高科技工业区可参照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区位因素,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区的发展措施,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等。

6、据分布定措施。即根据区域资源分布确定区域发展措施。如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水能、石油、天然气西多东少,所以北方和东西部经济的发展措施应为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山西煤炭丰富,可发展煤化工、火电工业;攀枝花铁矿、有色金属矿、水电丰富,可发展冶金工业;东北森林丰富,可发展林木加工业。

作者:戴申卫

第3篇:“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专题复习

一、直击高考

考点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以某区域(西北、黄土高原等)为例,了解该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自然特征,从而理解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掌握对生态问题的综合整治的思路、措施并可以迁移到其它地区。所谓发展方面的问题,是指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不是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对发展的影响。在方法能力上,会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各种环境问题的发生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考点透视】

在生态建设方面,荒漠化、水土流失是考查重点。常以区域图、示意图、坐标图、柱状图等为载体设题,以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东北湿地、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等地为背景,要求考生探究回答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及治理保护措施。森林、湿地主要考其生态效应、退化和保护。试题强调地理事物变化的内在因果关系。2011年天津文综卷(9~10)题以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为背景,考湿地的功能。

考点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纲解读】

掌握有关流域的干流、支流、分水岭、流域等基本概念和流程图读图使用方法,理解流域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特征;通过图表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条件,从条件中进一步分析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抓住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可针对性地提出开发建设的建议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通过案例可说明流域开发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考点重点,不是某一流域开发建设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考点透视】

线状河流以水系为纽带,将流域内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高考综合题提供了良好的命题背景。近年高考中多以某河流域局部地图、关联图、表格数据为载体,综合考查以下的某些方面:水文水系特点的描述,流量变化与补给类型的关系,水能蕴藏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河流与产业活动、城市分布的关系,开发条件的分析,开发过程中问题的预测与探究,流域治理与开发建议的提出(如图1)。中国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是高考重要的命题方向,如2009年广东地理卷第32题,长江上游的资源、水土流失等生态方面的问题。有时也会选取不典型的小河设题,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41题,以甘肃石羊河为背景出题。还有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34题、全国文综Ⅱ卷4~5题等。

考点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及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纲解读】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本考点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在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具体来说,一是了解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明白农业布局概念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模式。二是充分利用该区域的位置图、气候图、地形图等图表资料,分析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布局特点和问题,探究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措施。

【考点透视】

不同区域有不同自然条件,可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也能发展多种农业。该区域究竟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还要综合区域内外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气候和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对于区域的农业发展,高考题往往以区域图表信息为载体,突出考查区域生产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粮食安全、“三农”、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及发展方向。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27~28题考查区域土地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举措、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37题考查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等。

考点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核心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体要求如下: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矿产资源的最基本情况和消费结构,理解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储备、消费和区域开发利用观之间的关系,明确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保护、治理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考点透视】

以矿物资源利用为主的工业区,随资源枯竭会出现许多问题,必须整治与转型。多结合题目所给区域图、示意图、关联图、表格数据等资料,运用地理原理,进行问题探究,分析其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能源消费、石油危机、中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状况、资源型区域转型都容易成为高考题选材的切入点。如2010年天津文综卷第13(3)题考查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28题考查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2011年新课标全国文综第36(2)题等。

考点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纲解读】

考点主要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具体解析如下:理解工业化、城市化等基本概念,能通过图、文、表等材料分析城市化、工业化二者及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根据材料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掌握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过程的方法。

【考点透视】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考查重点,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图、统计表、文字材料是命题的主要载体,提取信息、调动知识、迁移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如2011年江苏地理卷第28题的佛山市家具生产与专业镇发展关系、2011年天津文综卷第13(4)题的S市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2010年山东文综卷第26(2)~(4)题的鲁尔区和沪宁杭区可持续发展等。

考点6: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本考点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如何转移或为什么要转移,而是要让考生理解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当然在复习产业转移时,会涉及到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为减轻当地的环境、资源等压力而向其它区域转移,有利于迁出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为寻求新的市场而产业转移,可以增加迁入区的就业;为让发达地区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而转移,则有利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考点透视】

产业转移是当前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之一,可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考查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方向、因素、影响。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33(3)题、江苏地理卷第28(4)题,2010年福建文综卷第2题、海南地理卷第23题。

考点“资源调配”在本刊“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专题复习中已有涉及,此文略。

二、思路扩展

1.知识整合

★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我国部分区域性的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发展重点(表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不同版本的教材所选案例不同,人教版和中图版分别是以西北荒漠化防治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为例来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表2为我国不同区域的几类主要生态建设。

★区域综合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中国山西的能源矿产开发利用。山西利用其煤炭资源本身、市场、位置等优越条件,进行了能源基地建设,但随着简单的开采输出生产方式的持续,原有优势渐失。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加强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如图3所示。

(2)流域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是一个成功实现综合开发的优秀案例,能给我国河流开发利用带来启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早期开发及其后果见表3。

开发治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成立了流域管理局,以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为切入口,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实现了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统一开发和综合治理。这一举措,恢复了流域的生态平衡,带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修建大坝和水库,蓄洪防洪,发展航运增加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平原发展种植业、电厂余热发展温室栽培,山区发展林牧水库养鱼;水质得以提高;利用廉价电力发展高耗能工业;林区水库等发展旅游业。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方向(或对策)”

东北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但人为原因破坏了生态,使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渐消失,反过来制约了商品农业的发展,“北大仓”又有变成“北大荒”的威胁,这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础。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水、畜牧业,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地区适当发展畜牧业,城郊发展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图4)。

(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历时长,工业化的渐进推进城市化合理发展,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且快于工业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城市病”。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不同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提高的背景和地理条件。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图5)。

★产业转移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际差异的出现,在区域内发生了产业升级,在区域间表现出由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及转出区的地理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图6)。

2.复习攻略

★给空间定位,用基础铺垫

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地理事物演变的根源。分析各区域特点和发展应从空间定位展开:明确区域位置→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归纳区域特征→区域利用评价。如黄土高原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相对脆弱,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频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珠江三角洲面南海,邻港澳,近东南亚,又是著名的侨乡,这是我国其它地方少有的两个内在有利条件,即地利人和的区位。再遇到国际产业迁移时机和国家许多优惠政策,珠三角很快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哨,从而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研究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时,回顾能源分类、中国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某些能源的分布区与消费市场关系,有助于理解相关道理。这就是注意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同样,研究流域要铺垫水文水系的基础,复习区域农业发展时,应铺垫农业的分类、区位因素、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地形等自然特征等。

★画简图示意,揭因果关系

区域的环境变化、经济活动,都是有原因的。只有追因索果,弄明白内在关联性,才能真正达到知识内化和能力迁移。简明示意图醒目明了,易读易记,可突出关键,揭示本质,阐明地理内在联系。

★列图表对比,理知识体系

为对区域地理事物有整体认识,或者区别相近事物的差异,可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学习。围绕区域某一主题,进行纵向系统归纳,可实现对此类问题的完整认识(如图2等);列表对比相似的区域问题,可总结共性,区分细微差异(如表1、表2等)。

★找案例规律,寻分析思路

复习中要对教材精选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解剖、透析,提取案例中的主干规律和主干思维方式,寻找分析区域发展的思路,能迁移到相似的区域案例中(表4)。

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是分析此类生态问题的起点和关键。

★析重点“新”区,求能力迁移

高考很少直接用现行教材上的案例区域来命题。因其内容大家太熟悉,版本不同也会有失公平。而教材之外的区域更具有分析、综合的探究价值。复习时可将与高中区域发展原理联系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热点问题落实到教材之外的“新”区域中,探究其区域发展。主要地理热点问题有粮食、能源、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自然灾害、极地科考、人口、城市规划等等;重热点地区有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北局部生态区等。不同省市区自命题的考查内容,也有本土化的特点。复习时应注意对本省区热点及地理特色乡情的认知和探究。

三、踩点热练

1.命题走向

从知识内容上看,很少直接考书本上的固化知识。多以某局部区域为背景,考相关知识原理的迁移能力。如中西部的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利用、河流综合开发、农业发展,东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及产业转移。

从命题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示意图、关联图、表格数据为载体,考查读取有用信息、分析实际问题、推理因果关系、提出解决措施、探索发展方向的能力。

从题型题量上看,以综合题形式为多,题量大,分值高。综合题的简答题更多侧重于对地理事物、现象、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的探究。

从综合题中简答题的设问角度看,不会问很广泛的大问题,多是从某个角度切入,考查考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深度和探究广度。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41(4)题,从“农业生产”的角度,问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2010年重庆文综卷第36(2)题只要求分析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产业转移对双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33(2)题只要求探讨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2.对症训练

(2011年福建文综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命题立意:以“某山区低产山坡地的改造”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文段资料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危害、治理措施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解答技巧: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增产效果微弱。后改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地形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第1题选C。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对气温、空气湿度和日照的影响极其微弱。但农作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土壤肥力提高,那是减少地表水土流失的结果。

参考答案:(1)C (2)B

(2011年广东文综卷)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材料1: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7)。

材料2: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8)。

(3)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

(4)图8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 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 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5)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6)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命题立意:以甘肃省中部的石羊河流域为背景,考题涉及到自然地理的河流、地层沉积、气候类型,人文要素的农业生产,区域发展的流域治理、生态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选修地理的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地理内容。还考查了考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调动运用知识技能分析加工、描述判断地理事物、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极高。

解答技巧:第(1)题以经纬度和祁连山等进行空间定位,从图中山脉分布、等高线变化可以看出地势的高低变化,得出河流的流向,石羊河流入腾格里沙漠, 没有注入海洋, 故为内流河。第(2)题据图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结合中国气候知识,石羊河在河西走廊,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第(4)题石羊河的水量主要来自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水量少,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因此农业生产要从节水开始。

答题要用词准确。如第(3)题,答成“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有分,而“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不给分。后者非并列,层次不清。避免口语和空话。如第(4)题答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给分。

参考答案:(3)自西南向东北 内流 该河流消失于沙漠中,最终不与海洋相通(4)久远 湖沼 湿润 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5)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6)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任答四点即可)

阅读下列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材料2: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见图10)。

材料3:青藏高原与全国及一些国家人口素质对比(见图11)。

材料4: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表5)。

(7)青藏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地带性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8)高原城镇和旱地分布的共同点是沿 分布。从材料2看出,高原小麦最终干物质累积产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其原因除太阳辐射 ,昼夜温差大外,更主要的是生长期 。

(9)青藏高原有丰富的 、 、

等可再生能源。

(10)分析材料3、4,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

(11)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7)垂直 海拔 (8)河谷 强(大) 长 (9)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10)下降 人口增幅大,加剧对资源环境压力;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资源减量或资源环境破坏;受教育程度相对低,资源意识和利用技术有待提高 (11)实行适当人口控制政策;加快教育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业;合理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调整种植业,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培育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充分利用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等优势能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提示:回忆基础知识完成第(7)、(9)题。利用三个材料和地图信息作答其它小题。注意第(11)小题只需从“人口、资源、环境”切入回答即可。▲

作者:黄道才名师工作室

第4篇:第五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

(4)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5)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二、农业发展表现

1.工具进步

(1)原始社会

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

(6)魏晋:(北方)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

(7)隋唐:筒车,曲辕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

(2)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

(3)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2)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3)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4)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农业技术

(1)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东汉,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

(3)隋唐:曲辕犁

5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 ,郑国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东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

(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

(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四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1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2 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

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人们观念的影响。

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 影响:政治上,

1、削弱中央集权。

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

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

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

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 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5、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①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上山下乡)②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5篇:第五专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8)北宋:圆头尖头的犁铧出现;使用人力操作的踏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

(2)奴隶社会:商周种五谷

(3)汉:稻麦种植推广,东汉出现双季稻

(4)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

(5)元:农作物品种增多,

(6)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

收茶税

(2)五代十国(南方):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

(3)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4)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5)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

区域

4农业技术

(1)商周时: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2)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

出现。耕作技术进步: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及时收割,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技术

5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孙叔傲修芍陂;秦国蜀守李

冰修都江堰 ,郑国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漕渠,六辅渠,白渠;江淮江汉之间以

修建天然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为主;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

(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

堤塘;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

(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

(6)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较完备的灌溉系统

(7)元:中央设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

6江南农业的发展

(1)魏晋

表现:开发范围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充实江南劳力,带来先进技术,南方民族融合,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2)隋唐:

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现象很多;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之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3)五代十国:

表现: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圩田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南方劳力,南方统治者采取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4)南宋: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四赋税制度

(一)过程

1夏商周:贡赋制度分封的诸侯必须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

2春秋: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3秦汉: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4隋唐:(1)租庸调制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纳绢或布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2)两税法分为夏秋两季征税。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统一税制,扩大征税面,保证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人身控制,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是赋税制度的变革和进步。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5北宋: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向应该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募役法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收入,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

6明后期: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和人丁的多少收税,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反映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

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7清前期:摊丁入亩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地丁银;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刺激人口的增长

(二)特点

1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直至取消人头税(两税法)

2 征税形式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一条鞭法)

3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两税法)

4 征税对象由征收实物为主到征收货币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5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代役(以“庸”为标志)

6 商品税逐渐加重

五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1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2 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

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人们观念的影响。

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 影响:政治上,

1、削弱中央集权。

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

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

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

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 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

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5、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①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上山下乡)②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6篇:高考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测试题

政治史

1.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2.《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这最能表明( ) A.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诸侯、卿大夫、士等B.西周的分封制维护了贵族的统治秩序 C.在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宗法制不仅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也在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实施 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主要是(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中央集权制度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4.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制。对其所谓“天”的正确理解是( )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5.《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为此秦开创了( ) A.郡县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中外朝制

6.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 ) ①禅让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7.秦朝时李崇任陇西郡守,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下列与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免 B.是陇西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有权任免辖区内所属官员 D.陇西地处秦朝的西部边疆

8.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9.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1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史实是( ) A.废分封,行县制 B.废丞相,设内阁C.实行刺史制度 D.推行行省制度 1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认为“海内新定,同姓寡少”,为了“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柳宗元说:“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秦朝灭亡是由于未实行分封制B.秦朝灭亡是由于实行了错误的地方管理制度 C.西汉统治者正确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D.柳宗元认识到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12.《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 ①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②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③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④宰相不被重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14.《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 )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 15.《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16.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17.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运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18.下图中,图一和图二标示的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 )

图一

图二

A.分封制与行省制 B.郡县制与封国制C.分封制与刺史制 D.郡县制与行省制 19.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ACCDA DCDBB DBCAD DBADC 经济史

1.西周时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 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 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 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及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

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4.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5.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6.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 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7.以青铜为主要材料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叫青铜时代,关于商朝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商朝青铜器精品的代表是四羊方尊B.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C.商朝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D.商朝青铜制造业是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8.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9.某现代古物收藏家收集到下列文物,其中可能是赝品的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一尊②宋代缂丝图一副③唐代青花器一件④明代珐琅彩瓷器一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州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2.下列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②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③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④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步入新高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荣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15.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BCBCC DBDDB BDBDC 思想史 1.(原创)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2.(2005年唐山4月模拟)《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

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5.(2004年高考上海卷,3)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 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10.“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 A.朱熹 B.顾炎武 C.董仲舒 D.程颐 11.下列哪一言论不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的体现( ) .A.“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B.“塞兼并之路”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春秋大一统” 12. 封建儒学不断发展,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A. 克己复礼 B.“三教合归儒” C. 君权神授 D. 人无有不善 13.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 ) ①春秋大一统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三教合归儒” ④ “三纲五常”、“孝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4.(原创)读图,下列哪一思想家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 )

A.董仲舒

B.程颐 C. 孟子 D. 庄子

15.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16.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17.(原创)下图是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的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800多年前,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多次由朱熹请来的另外一些大儒的讲学活动与大辩论活动,大开了我国封建社会学术自由、探究辩诘之风。当时请来的大儒主要有( )

A.陆九渊、陈亮 B.王阳明

C.程颢、程颐 D.李贽、黄宗羲

18.下列各项中,发挥和光大儒家思想的是( )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焚书坑儒” ③“天人感应” ④“存天理,灭人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9.(2005年珠海深圳三校4月模拟)关于理学的演变,不正确的是 .A.理学和心学是明清两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B.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

C.明朝中期王阳明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即心学 D.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使理学走到极端 20.儒家思想开始受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 ) 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维新运动时期 D.新变化运动时期 21.(原创)最早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的是( )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22.(原创)下列哪一项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主张( ) .A. 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 C. 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 D. 三人都尖锐地揭露道学家是“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23. 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4.这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不择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显著不同的是( ) A.借助宗教,神化君权 B.重视发展官方教育

C.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D.制造冤案,消除异己

25.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 A.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BBCBC ADACC DCBDB DACDA BDBAC

第7篇:2014 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初一下册中国古代史部分)

1、中日关系问题

(1)古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朝: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

(2)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寇(日本侵略者)。 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2、关于西藏问题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唐朝与西藏(吐蕃)的友好往来: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后来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2)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清朝:中央政府册封**和**;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关于西域(今新疆):

唐玄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唐太宗: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北庭都护府)。

4、关于台湾问题: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③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5、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斗争(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归纳列举)

答:对内:治理边疆 A、西北:①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②乾隆时平定

大小和卓的叛乱,1773年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

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大大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B、西南:①加强对西藏管辖:确立了**和**册封制度。②

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共管西藏,极大

地提高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C、东南: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

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对外:反抗侵略A、 东北: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双方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尼布楚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B、东南: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8篇:四川省资阳市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史)

2013级历史复习资料

各单元主题及相关内容

考试标准要求:(1)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至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及朝代(包括朝代建立时间和建立者)

(2)中国近代史第

(一)至第

(五)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3)中国现代史第

(一)至第

(三)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4)世界近代史第

(一)至第

(七)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5)世界现代史第

(一)至第

(七)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一:中国古代史:

1.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

夏朝:禹前2070年;商:汤前1600年;西周:周武王前1046年

东周:周平王前770年(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2.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秦两汉)

秦朝:秦始皇前221年;西汉:刘邦前202年;东汉:25年刘秀

3.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魏220年曹丕;蜀221年刘备;吴222年孙权两晋:西晋266年建立,280年统一,司马炎;东晋317年司马睿

南北朝:南朝(宋)420年刘裕;北朝(北魏)4世纪后期建立,439年统一,北魏孝文帝

4.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隋朝: 581年建立,589年统一,杨坚唐朝: 618年李渊

5.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

(辽:10世纪初阿保机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金:12世纪初阿骨打)北宋:960年赵匡胤;南宋:1127年赵构;元朝:1271年忽必烈

6.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

明:1368年朱元璋 ;清:1636年皇太极1644年迁都北京对全国进行统治 二:中国近代史:

1.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2.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戊戌变法,1898年;

辛亥革命,1911年;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

3.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北伐战争,1926年;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南昌起义,1927年;秋收起义,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1928年;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遵义会议,1935年1月。

4.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百团大战,1940年8月; 中共七大,1945年4月;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8月15日。

5.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1945年8月;内战爆发,1946年6月;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1

三大战役:辽沈,1948年9月;平津,淮海,1948年11月——1949年1月;

百万雄狮过大江(渡江战役,南京解放)1949年4月

三:中国现代史:

1.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土地改革:1950年至1952年底

2.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至1957年底;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底;“中共八大”:1956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10月

3.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省;2010年喀什

国企改革:1985年起;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1992年(中国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进一步深入中国的改革开放

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1997年

四:世界近代史

1.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爆发;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840年

2.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三角贸易:16---19世纪;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

南美解放运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3.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巴黎公社运动:1871年;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4.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五.世界现代史

1.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苏联成立:1922年底

2.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巴黎和会:1919年;经济危机:1929—1933年;罗斯福新政:1933年;

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2年1月1日;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 ;攻占柏林:1945年5月;

4.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美国经济进入战后“黄金时代”:20世纪50—6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进入战后“黄金时代”:20世纪50—70年代;欧盟成立:1993年

日本经济战后名列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20世纪70年代;

5.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991年苏联解体;1989年至1992年东欧巨变

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二战后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亚:1947年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独立,1956年巴基斯坦独立;

非:非洲解放运动首先从北非开始,1952年埃及独立;1960年“非洲独立年”;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拉美:1959年古巴独立,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中东问题:1948年以色列建立;1948年到1973年四次中东战争

7.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1947年;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

两极格局起止:1955年华约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科索沃战争:1999年;

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考试标准要求: (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3)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4)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5)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6)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1、中华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商朝)—金文(铭文)—大篆(西周)—小篆(秦)—隶书(秦.汉)—楷书(魏晋后)—草书—行书

2、孔子:

(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

方式和观念系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2)他是春秋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把“爱人”之说推及于政治,倡导仁政,“为政以德”(与今日

所提倡的“以德政国”新思想相吻合。)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延续中国封建文化

二千多年。

(3)孔子的教育成就。涉及到四方面内容:第一,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第二,采用“因材施教”,启

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第三,要求学生“谦虚好学”;第四,“温故而知新”

3、百家争鸣:起于春秋,兴于战国。代表人物有:

老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教我们辩证地看问题。 墨子:战国时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互助互爱。(与中国 “和谐社会”相吻合) 孟子:战国时儒家代表,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反对一切战争,提出保护环境。

庄子:战国时道家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韩非:战国时法家创始人,提倡法治和改革,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为秦最终统一天下奠定

了思想基础。

孙武:春秋晚期兵家鼻祖,著有《孙子兵法》一书(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主张“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

4、佛教: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因传播“今生受苦来世幸福”的

教义,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道教: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四川青城山,相传是道教发

源地。尊老子为教主,称“太上老君”。因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而迎合了统治者长生不老的俗望,受到提倡和扶植。

5、文学成就: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有2000多个诗人的近5万首诗被收集。代表人物有:

李白——人称“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其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人称“诗圣”,他的作品被后人称为“诗史”,三吏”“三别”是其中不朽篇章。

其诗气魄雄浑,浓郁悲怆,精练凝重。(因生活在唐由强转衰的时期)

白居易——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提倡诗歌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其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2)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词,代表人物有:

北宋的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其词豪迈奔放。

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格委婉,清新自然。

南宋的辛弃疾-------其词豪迈悲壮(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3)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著《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的吴承恩著《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清朝的曹雪芹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6、西汉司马迁编写《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7、书法:

(1)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东晋王羲之,人称“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合称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创“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自成“柳体”。《玄秘塔碑》,留下“笔谏”的美名。

(3)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朝赵孟頫。

(4)明朝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明朝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8、绘画:(1)东晋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2)唐朝阎立本,代表作《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吴道子,人称“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3) 隋朝展子虔,代表性《游春图》。

(4)北宋时风俗画增多,张择端,代表性《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5)元朝赵孟頫,人称画作为“神品”(代表作《秋郊饮马图》。

(6)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明末徐渭;清朝“扬州八怪”。

9、雕塑:(1)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2)北朝著名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甘肃西部),因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称世界最大的艺

术宝库之一。

10、音乐:(1)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洲出土了整套战国编钟。

(2)隋唐时期著名歌舞大曲有《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

第9篇: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四)论述题

1·试论诗体和词体在文学特征上的异同。

(1)诗词和音乐的关系上来看

词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词的合乐和诗的合乐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配合的音乐体系是不同的。诗所配音乐的主流是清乐;词相配合的是燕乐。二是与乐配合的方式不同。诗与乐相配的形式上是“以乐就诗”,即先有诗,然后给诗配乐;而词大体上是“以诗就乐”,倚声填词,言合于声。

(2)诗词外部的形式上看;(见论述题2)

(3)诗词的题材上看:

中国历代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便是“诗言志”,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即主要抒写男欢女爱的恋情。

(4)从诗词的风格上看

词的总体风格特征是细腻深婉:词不是以表达群体共同情感为能事,而是以表达个体特殊情感为擅长;词不是向所抒感情的广度上横向推进,而是力求向所抒感情的深度上纵向开掘;词不是向情感的强烈显露方面积极扩张,而是向情感的含蓄蕴藉方面刻意追求;词不是向情感的粗率豪放方面努力攀登,而是向情感的细腻婉曲方面顽强渗透。

(5)从诗词的语言特色上看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诗中所常用的铁马秋风、大漠风尘、长河落日、急湍飞瀑这类词语,在后起的豪放词中或可见到;但被视为词坛正宗的婉约词,为表达委婉细腻的情思,在铸辞炼句时却特别偏爱取资微物。词的语言还追求色彩鲜美。色彩与线条是构成绘画的两大要素;色彩给人的美感,既是最直接、最大众化的,又是最强烈、最独特的。以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词体相对于诗体在形式、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的特色,词合乐歌唱,音律委婉,声调悠扬;其形式长短错落,变化丰富;其意境空灵幽渺,如“深岩曲径,丛筱幽花”;其风格婉约细腻,要眇馨逸;其语言轻灵细巧,典雅浏亮。

2.试结合作品,分析诗与词外部形式上的异同。

(1)词的句式长短不齐

诗的句式有长有短,但是诗中的长短句式不是主流,在数量上也是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自从初唐时格律诗产生以后,格律诗成为诗歌主流,而格律诗的句式必须是整齐划一的。

(2)词的句法灵活多样

(3)词的押韵上的多种新变

诗和词都必须押韵,故称为韵文。诗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平仄相间、押韵固定上。律诗的押韵,基本上只有一个模式,即:两句一韵,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偶句必须押韵;必须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许换韵。词的音乐性不仅体现在平仄和押韵上,而且每一种不同的词调都有自己所独有的押韵规则。词韵脚的位置疏密不定。

(4)词的对仗多样(5)词的体式繁富

3.试结合作品阐述你对“诗庄词媚”一语的理解。

“诗庄词媚”,不仅指题材而言,更主要的是指与题材相关联的风格来说的。即便是相同的题材,但诗和词所呈现的风格却大不相同。如怀古题材的诗,风格大都沉郁苍凉被口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即景抒情,感伤往事,故垒残破,愈显沉痛。而在怀古题材的词中,也往往插入艳情,如王安石的金陵怀古词《桂枝香》的结尾写道:“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全词由此而笼罩上一层冷艳的氛围。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在豪语健笔中,插入一句“小乔初嫁了”,温情柔笔,相映生色。就连范仲淹边塞词《渔家傲》,也在烽火未熄、功业未就的慷慨悲凉中,浸透进征帅戍卒思乡怀亲的柔情。即便是同一位作者,所写的诗和词的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欧阳修的诗和词,不但题材内容相去甚远,而且艺术风格也迥然不同。另外,如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和词也风格判若云泥。她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她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等等,婉约缠绵,堪称极致。而她的《夏日绝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二十个字,惊天地,泣鬼神,近千年来,令多少男儿汗颜。可见诗词在风格上的差异是很大的。

4.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诗中所常用的铁马秋风、大漠风尘、长河落日、急湍飞瀑这类词语,在后起的豪放词中或可见到;但被视为词坛正宗的婉约词,为表达委婉细腻的情思,在铸辞炼句时却特别偏爱取资微物。词的语言还追求色彩鲜美。色彩与线条是构成绘画的两大要素;色彩给人的美感,既是最直接、最大众化的,又是最强烈、最独特的。词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色彩鲜艳是一种美,本色自然也是一种朴素的美;如果能把握其度,浓淡适中,则又是一种美。

5·试结合作品分析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以独特的风貌,将古代山水诗创作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就是在谢灵运模山范水精雕细刻的追求“形似”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即在山水诗的描写中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一种醇雅的意趣,如《山中》;追求在山水诗中蕴涵着佛理禅趣,如《终南别业》;而且还特别地追求画意。王维擅长绘画,曾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他主张“凡画山水,意在笔先”,自创破墨山水的画法。他将绘画艺术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之美的做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如五律《终南山》:首联是远眺,如绘画中先以大笔濡染,勾画出终南山的总轮廓;说“连山到海隅”,乃由近到远,渐远渐无穷;笔意在于夸张其绵延不绝。次联写近景,步人终南山中,白云弥漫,时分时聚,飘忽不定;青霭在蒙蒙烟岚中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移步换形,美不胜收。第三联又跳到一个更高的视角上,俯视整个山景,以中峰分野,变化阴晴,千山万壑,千姿百态。末尾又收结到“隔水问樵夫”的一个具体的画面上。像这样的诗歌是需要反复玩味的,也只有在反复玩味中,才能像苏轼所体味到的那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6·盂浩然的《临洞庭》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描写洞庭湖的名作,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孟浩然的《临洞庭》诗:这首诗的擞分工整,四联中起、承、转、合分明;第二联写景气魄宏大,乃描写洞庭湖壮阔和气势的名句。唐诗中同样是描写洞庭湖壮阔和气势的,形式上也是五律的,我们一下子便联想起杜甫的《登岳阳楼》诗:这首诗的结构也同样十分工整,四联中起、承、转、合也一样分明;第二联写景气魄更为宏大,也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是我们看一看这两位诗人由写山水之景、进而所抒发的情感,就会发现两者有天壤之别:孟浩然想到的是自己空有才能,但没有人来提拔,没有渡河的舟船和桨楫,没有钓得大鱼的渔具(即与自己才能相配的职务),所以只能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而杜甫则由自身的不幸。一下子便想到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于是禁不住涕泗横流。两人写景的气势虽大体相若,但思想境界、人格胸襟却大不相同。所以盂浩然只能算是名家,而杜甫才是真正的大家。可见,大家者,不仅仅要有大才华、大手笔,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境界、大胸襟也!

7·试结合作品分析李白山水诗的特色。

盛唐山水诗的风格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二是雄,以李白(70l-762)为代表。李白的一生差

不多有一半的时间用在仗剑远游纵情山水上,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山山水水;对祖国的江山美景和乡土风物,有着十分浓厚的热爱之情,写下了许多气魄宏大的山水诗。李白笔下的华夏山水,总是气势雄伟、神奇秀丽。(结合作品见简答11《蜀道难》)

8·试以孟浩然、王维为例,分析陶渊明对盛唐田园诗的影响。

盛唐的田园诗和山水诗风格相近、意境相仿、特色相同、成就相当。盛唐的田园诗描写自然,风格淡雅,手法白描,情趣盎然,明显地受陶渊明的田园诗影响。

结合作品: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渭川田家》(见简答题

16、17)

9·结合作品,分析王维田园诗的特色。

王维的田园诗是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雅优美,着色不浓,而意境清远。如《渭川田家》,像一幅田园风景图:夕阳的余晖给这幅图画打下了一个淡黄色的底色;牛羊从野外归来,笔墨遂勾连到墟落;接下来是村口的一个特写:“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这是一个充满田园亲情的永恒的雕塑,有着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再下来又是一个原野的远景:雉雏在已经抽穗的麦田里欢叫,蚕儿已经快要作茧,桑树上的叶子也开始稀疏;又是一个近处特写:“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劳作归来,碰到一起亲切交谈。最后系之以诗人的感慨。

10·试以七绝作品为例,分析盛唐送别诗的特点。王维的送别诗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送元二使安西》,亦称《渭城曲》。诗前两句写景,热烈美好,春意盎然;后两句抒情,情意绵绵,依恋感伤。临别时刻频频劝酒,干了一杯,更尽一杯,将深情厚谊倾注在杯杯美酒中,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影响很大,后来被谱成了《阳关三叠》,更是深情绵邈,荡气回肠,广为传唱。

诗人高适写过一首《别董大》,在昏暗、寒冷、迷茫、凄清的背景下,诗人送朋友远去。后两句变哀怨、为开朗,改惆怅为振作,化消极为进取;劝朋友不要为离别而难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还会结识许多新的知心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二句,变哀怨为开朗,改惆怅为振作,化消极为进取,显示了友谊的深厚和襟怀的旷达,造语平常而含义警拔.

11.宋代以言志为主的送别词有什么特色?试结合其代表作进行分析。

辛弃疾的词《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首先他指出汉中是汉朝建立帝业的基地,刘邦凭着这一隅之地,终于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这是一层意思;这和南宋朝廷的偏安江左、一蹶不振,恰恰是一个相反的对照。下文一转,„追亡事,今不见‟,点明今不如昔,点明南宋不能建立中兴事业的关键是由于统治者不重视才能,又是一层意思。作者写到这里,怀才不遇的苦闷已呼之欲出了,可是他没有沿着这条线索写下去,而把自己的痛苦紧密地联系敌人不断的侵扰和南宋王朝的不战而和来说,又是一层意思;这样就把全词的思想意义提得更高。

12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象。

所谓“南浦”,一是实指某一具体地名,另一种是泛称,泛指河流分口处。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中比较固定的意象的呢?最早是跟屈原《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南朝宋齐之后的送别诗中,“南浦”的意象明显的多了起来;而且基本上不再是用于专称某地,而成了水路登舟送别地点的泛称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袭了这一手法,将离愁别绪的情怀,不断地添加到“南浦”这一意象上。到了唐代诗人笔下则更为普遍,“南浦”在诗中俯拾即是。如盛唐诗人王维《送别》诗日:“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其

二)前四旬日:“鹦鹉洲横汉阳流,水引寒烟没江树。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中唐诗人白居易《南浦别》诗日:“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李贺《黄头郎》诗日:“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中引曾益日:“南浦,送别之地。”总之,在“南浦”这个意象上,积累和沉淀了战国诗人屈原之后历代诗人们的离别情感。

1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诃中的“杨柳”这一意象

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追溯一下最早在诗中写到杨柳、并且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先秦第一部诗歌总结——《诗经》中的《小雅·采薇》篇。《小雅。采薇》篇描写的是战后幸存的征人,于归家途中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诗共六章,最后一章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四句,最为后人所称道。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杨柳”这个意象开始注入了惜别之情的意蕴。汉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因为杨柳和离别的关系密切,致使《折杨柳》曲也多写离愁别绪。其次,杨柳的意象跟离别联系在一起,还

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汉字中“柳”与“留”谐音相近,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淇中有的是作为实物来歌咏春天风景或伤春惜春之情的。如晏殊《诉衷情》词中有旬日:“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但是,宋词中写到杨柳的,更多的还是承袭了唐诗和前人诗中“杨柳”意象的本意,即跟离情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例子很多,柳永惜别名篇《雨霖铃》中有名旬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关于送别诗中为什么多写杨柳,归结为两点:一是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二是表示殷勤挽留之意。杨柳已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

14·试结合作品分析咏史诗词的艺术特征。

一、“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咏史怀古类诗词作为一类独特的诗歌题材,就其自身而言,就注定了它拥有着“诗”和“史’的双重特征。首先,文学性是咏史诗的永恒魅力,其次,咏史怀古诗词要有“史”的根据,即历史性。即使是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四句诗纯是诗人的主观抒情,也依然需要依托于幽州台这一历史古迹的触发,有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这一历史事件为本。两者的和谐统一便构成了咏史诗词的第一特征。

二、“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从外在形态上讲,咏史怀古诗词是文学和历史的统一;而从诗歌的内容构成上说,咏史怀古诗词的独特内涵则在于“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并且最终归结于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不是目的,咏史是动因,言志抒怀才是最终的旨归。如李白的《古风》

三、“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咏史怀古诗词区别一般抒情诗歌的另一个显性特征,是它的多维时空跨度。一般的抒情诗歌,多集中于某个时空断面的书写,无论是边塞风物的叙写,还是山水田园风光的描摹,诗歌的视角范围多局限于现在、眼前;咏史怀古诗词则不然。因为题材的关系,咏史类诗歌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具有着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概而言之,咏史怀古诗词是“诗”与“史”、“咏史”与“言志”、“古”与“今”的结合与统一,这是咏史怀古诗词所独有的艺术特征 15·试以王维和李白的作品为例,分析盛唐咏史诗对“诗言志”传统的继承.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一位大师级的诗人,他虽然是一位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的大诗人,但也写了一些咏史诗,如《西施咏》自古对西施的吟咏多着眼于吴王夫差贪色误国这一事件本身,而王维的这首《西施咏》却别具一格,以西施的美貌为关注点,有感而发。整首诗围绕着西施的美貌而展开,而实际上则是王维借史咏志,有所寓托。王维这里用的是比兴手法,以色比才,借对西施美貌的赞颂,透露出对自身才能价值的肯定,并寄托着有朝一日为君王所赏识的愿望。诗歌语言流畅,转接自然熨帖

李白是盛唐诗坛上一颗无与伦比的耀眼明星,他的光芒映照了盛唐,映照了唐代,映照了整个古代诗坛。他那豪放高洁的诗格和人格魅力,充分代表了盛唐文化养育下的一代士人的精神与理想,并充分展现于他不同题材的诗歌当中。《登金陵风凰台》也是李白咏史怀古作品中的佳作,首二句从登临故地览古开始,诗思直接千古以前。传说中凤凰飞临的地方现如今已凤去台空,亘古不变的只有它旁边的长江水千古以来兀自地不息地流淌着。颔联二句,依然是思古,只是诗人的视野更加开阔。诗人登临金陵旧地,思绪自然而然地引到了曾建都于此的六朝,止不住的时间之流带走的是六朝的繁盛,往昔的风流俊迈,已尽化作现在诗人眼前的一丛丛幽草、一座座荒丘。颈联纯为写景,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惟有远天外的山峰在夕阳中若隐若现,和近前的江水为白鹭洲一分为二。人事的代谢与自然的永恒,因此构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思古之幽情的抒发,更引动了诗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句既是实写浮云蔽日之景,使诗人难以望见长安,又是化用前人典故,寓托胸臆。

16.为什么说咏史怀古诗词是“古”与“今”的结合?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咏史怀古诗词区别一般抒情诗歌的另一个显性特征,是它的多维时空跨度。一般的抒情诗歌,多集中于某个时空断面的书写,无论是边塞风物的叙写,还是山水田园风光的描摹,诗歌的视角范围多局限于现在、眼前;咏史怀古诗词则不然。因为题材的关系,咏史类诗歌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具有着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从前面所举的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多维的时空跨度。唐宋咏史怀古诗词,一般都有着相似的创作路数。或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思古之幽情,此为怀古;然后再由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者自我生存状态的思考,此为伤今。诗歌在古代与当今、过去与现在的转接切换中行进,这是时间的转换。还有空间的转换,从眼前所见景物的破败,遥想昔日的富庶与繁华,这是跨越历史时间的空间切割。刘禹锡的那组名诗《金陵五题》就是很好的例证。昔日六朝万户千门的繁华和现在的野草丛生,既有时间的跨度,又有空间的对比和转换,体现了咏史诗作为一类诗歌题材所独有的艺术特质。

17·唐代的咏物诗具有哪些艺术特点?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一、描绘生动,新颖传神。杜甫的《初月》,作者所抓住的正是初生之月的特色。首两句写月之形,突出一个“细”字。颔联写初月之光影柔淡,“微升”、“已隐”传其初生微弱娇柔的姿态。同时,选用“古塞”、“暮云”这样的背景陪衬,又使全篇的韵味高古,不至于流人纤弱一途,这是与齐梁时期不同之处。“河汉”、“关山”句,一方面尽把诗意往高古寥廓的境地引,一方面渐渐写至作者的寄托处。“不改色”喻指意志坚定有气节,恰如言忠贞爱国的作者自己。“空自寒”亦为抱定贞直之志,宁为流俗不理解,而甘于寂寞的情操的自况。此两句是全诗的中心,体现出咏物诗的“不粘不脱”的特点来,并可见出唐诗与前代不同的精神气骨。结句点明时节正是秋天,一种淡淡的余韵袅然其间;初月之静、之淡、之寒、之贞至此全然呈于读者眼前。

二、不求形似,遗貌取神。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见简答31)

三、以物拟人,移情于人。

李商隐的〈流莺〉,这首诗中作者以黄莺比拟自身,伤感的情绪借物吟出。黄莺未见得有作者所看到的那样凄惶,但因为主观情意的投射,遂使它也充满了身世的悲苦。李商隐善于移情于物,又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的特征,写来不刻意,不牵合,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借物抒怀。咏物明志。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见简答32)

18.结合作品。分析优秀的唐代咏物诗是如何实现“不粘不脱”的?

杜甫的《初月》,作者所抓住的正是初生之月的特色。首两句写月之形,突出一个“细”字。颔联写初月之光影柔淡,“微升”、“已隐”传其初生微弱娇柔的姿态。同时,选用“古塞”、“暮云”这样的背景陪衬,又使全篇的韵味高古,不至于流人纤弱一途,这是与齐梁时期不同之处。“河汉”、“关山”句,一方面尽把诗意往高古寥廓的境地引,一方面渐渐写至作者的寄托处。“不改色”喻指意志坚定有气节,恰如言忠贞爱国的作者自己。“空自寒”亦为抱定贞直之志,宁为流俗不理解,而甘于寂寞的情操的自况。此两句是全诗的中心,体现出咏物诗的“不粘不脱”的特点来,并可见出唐诗与前代不同的精神气骨。结句点明时节正是秋天,一种淡淡的余韵袅然其间;初月之静、之淡、之寒、之贞至此全然呈于读者眼前。

19、唐代咏物诗是如何在咏物中寄托情志的?(这道题答咏物诗的艺术特点也可以。论述题17)

上一篇:开工奠基仪式上的致辞下一篇:新闻写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