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灾难

2023-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事件灾难

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研究

摘 要 通过修正随机消费函数,构建了包含罕见灾难状态的理论模型,并根据中国经验消费数据测算了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研究发现: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减损效应相当大,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为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波动福利减损效应的数十倍.罕见灾难事情的持续时间越长,福利减损效应越显著.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灾难风险,进而提升灾难发生期的国民经济福利.因此,科学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必要的,其作用主要体现于缩短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状态的时长、降低可避免的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减轻罕见灾难发生后经济衰退的幅度.

关键词 经济波动;罕见灾难;福利损失

1 引 言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主体面对外界环境变动做出的最优反应,不具备帕累托改进的可能.因此,经济稳定政策是不必要的,政府干预反而适得其反.1987年,经济学家Lucas运用二战后美国居民实际消费数据,从定量视角对上述观点进行了经验验证.其研究表明,在合理的参数取值下,平抑经济波动的潜在福利收益相当小,仅仅相当于每年给消费者补贴0.008%的消费产品或服务.根据美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福利收益相当于不足50美元的物质补贴[1].Lucas(1987)的研究发现震惊了决策层和经济学界,因为这一研究结论不仅宣告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是徒劳的,也意味着经济周期理论研究毫无意义.

是否真如Lucas(1987)所言,经济稳定政策再无用武之地?带着这一疑问,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开始了更为深入的探索.Lucas(1987)研究结论的得出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该理论模型的魅力在于其简洁性,但也正是它的简洁使得其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值得商榷.一些学者主张运用心理学所发现的财富偏好、习惯形成、追赶时髦、损失厌恶、妒忌等非标准偏好形式替代Lucas(1987)研究中的CRRA效用函数,另有一些学者则是通过寻找跨国数据来验证Lucas研究结论的普适性[2--5].然而,偏好形式和跨国数据的改变并没有显著提高经济波动福利效应的数量级.鉴于此,在2003年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Lucas宣称,预防萧条的核心问题已经解决,宏观经济研究的重心应当及时转向经济增长,而非减缓短期波动[6].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研究之所以支持Lucas(1987,2003)的研究结论,源于对罕见灾难事件的忽视.罕见灾难事件,即那些发生机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对相关经济系统造成极大损失的自然或社会性灾难事件,如战争、高致命传染病、经济衰退、自然灾害.人类发展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以来,罕见灾难事件曾不止一次地对相关经济体造成毁灭性打击.1929~1933年大萧条间,主要工业国人均实际GDP下降近30%,失业率也一度攀升至2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区国家人均实际GDP的下降幅度也在17%~64%之间.1959~1961年间的饥荒使得中国人均实际GDP出现连续下降,1960~1961年下降幅度高达26. 91%[7].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也都不同程度地重创了世界与中国经济.鉴于此,现有研究对经济波动福利效应的测算是不全面的,在此基础上容易得到有偏的政策结论.引入罕见灾难状态,进一步测算经济波动对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不仅是对现有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而且能够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 文献综述

引入罕见灾难的想法源于“股权溢价之谜”.Mehra and Prescott(1985)发现,1889~1978年间美国股票市场的年均收益率约为6.98%,同期无风险证券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为0.8%,二者之间的溢价为6.18%.然而,根据传统资产定价模型的估算,同期美国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应当仅为0.35%,这就是“股权溢价之谜” -[8].在Mehra and Prescott(1985)的研究中,国民经济只有好与坏两种状态,好与坏状态通过经济增速均值上下波动一个标准差来衡量.如此小的波动幅度显然与风险溢价的要求不符

在罕见灾难情形,消费增长率不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服从Markov过程,灾难幅度的分布呈典型的厚尾分布.,也就无法解释“股权溢价之谜”[9].通过在ArrowDebreu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罕见灾难状态,Rietz成功解释了“股权溢价之谜”[10].Barro(2006)进一步区分了V型灾难与W型灾难

V型灾难发生时,产出会急剧下降,但世界继续运转,大萧条就是典型的案例;W型灾难,即世界末日,如原子战争、太空爆炸等,普遍的财产权丧失也与此类同(Barro,2005).,并利用20世纪35个国家的历史数据证实,罕见灾难的引入可以有效解释各种金融市场异象[1-1].

后来,罕见灾难思想被一些学者引入经济波动的福利效应研究.他们发现,经济波动福利效应测算与“股权溢价之谜”研究均主要取决于消费波动率.因此,那些有助于解释“股权溢价之谜”的理论模型同样可以用于经济波动福利效应量化研究(Lucas,2003).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Barro(2005)先是对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国民经济的衰退幅度和发生频率进行了估计[1-2].在此基础上,Sayler(2007)及Barro(2007、2009)研究发现,当美国社会面临发生概率为1.7%、损失为当年GDP的25%的潜在灾难风险时,它们愿意放弃当年20%的实际GDP,以消除这一潜在灾难风险[1-3--1-5].田玲、高俊(2012)与陈国进等(2014)进一步区分了全要素生产率灾难与资本灾难,并从资本灾难视角考察了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的福利影响[16-17].

现有研究对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其一,现有研究采用的是RietzBarro范式的理论模型,只考察了罕见灾难事件发生的概率,而忽略了对罕见灾难持续时间的考察.经验研究显示,罕见灾难事件的持续时间以及灾难恢复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其二,由于数据资料限制,现有研究在估算罕见灾难事件风险及当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经济衰退幅度时,沿用了Barro(2005)对20世纪35个发达国家的经济数据得到的参数,这样就会产生样本偏误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Sayler(2007)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修正,纳入罕见灾难状态的持续时间,并根据Gabaix(2008)的研究方法初步估算出建国以来中国发生罕见灾难事件的风险以及相应的产出下降比重,在此基础上测算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1-8].

3 理论模型

经济中包含众多无限生存的同质行为人,单个行为人的决策对总量结果不产生显著影响.代表性行为人的目标是最大化如下期望效用函数:

4 数据处理、参数校准与数值模拟

理论模型表明,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测算取决于消费者主观偏好参数以及描述实际人均消费增长的若干参数.

4.1 数据处理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提供了1952~2013年中国居民名义消费水平数据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居民消费支出.,以及相应年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1952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相应年份的名义消费数据进行平减,可以得到1952~2013年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的3个矩条件(见表1).

4.2 参数校准

1)消费者主观偏好参数.年度数据主观贴现因子的合理取值,多数研究者认为,应当在0.95~0.97-范围内选取,本文取β=0.96.Mehra and Prescott(1985)从资产定价相关理论出发,认为γ的取值应当小于10,为了便于比较研究,本文取γ=2,3,4,5.

2)描述消费随机增长的离散Markov过程的若干参数.参数(π,m,δ)的校准根据的是1952~2011年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的3个矩条件.也就是说,选择参数(π,m,δ),使得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中消费增速μt的矩特征一致.

关于衰退期的持续时长φ,参照Gourio(2012)的研究,校准为0、0.1和0.2[19].关于罕见灾难风险(p)以及发生罕见灾难事件时经济衰退幅度(k)的校准参照Barro(2005)的估计方法,以人均实际GDP数据为研究标的,计算出我国1952~2013年间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研究发现,我国仅有6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为负值

人均GDP的增长率为负值的6年分别是:1959~1960年(-0.34%)、1960~1961年(-27.32%)、1961~1962 年(-5.59%)、1966~1967年(-5.69%)、1967~1968 年(-4.12%)、1975~1976年(-1.63%),括号内为年度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因此,将这6年作为灾难可能发生的年份,并取这6年实际人均GDP增长率的均值作为产出下降的比例,k=0.93、p=0.097.为了比较分析,本文同时采用了Barro(2006)对罕见灾难发生频率和幅度的估算,p和k的校准值(见表2).

4.3 罕见灾难事件福利减损效应的数值模拟

分析

表3报告了在给定1952~2013年中国消费增长的样本矩以及4种罕见灾难风险情形下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

此处取=0.2,情形(e)代表不存在罕见灾难风险.

数据来源:Matlab2011估算结果.由表3可知:第一,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

应大小取决于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罕见灾难发生时国民经济的衰退幅度.情形(a)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收益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6~17倍;情形(b)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收益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8~19倍;情形(c)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收益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11~26倍;情形(d)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效应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15~30倍.第二,罕见灾难状态下经济波动的福利减损效应显著大于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波动福利减损效应的测算结果.在合理的参数取值下,后者仅仅相当于经济主体在未来无限生命期界内每年减少0.16%~0.3%的消费产品或服务.对于产出下滑7.45%这样的罕见灾难事件,虽然发生概率极低,但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减损效应也相当于经济主体在未来无限生命期界内每年减少1.01%~6.71%的消费产品或服务.根据2013年中国居民名义消费水平15 632元,这相当于消费者减少157.9~1 048.9元的消费(见表4).

一个延伸性的问题是,如果降低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或在灾后减弱经济衰退的幅度,或是缩短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经济主体获得的潜在福利收益有多大?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估算了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从0.097降到0.017、罕见灾难事件发生后经济下滑比例从0.29下降到0.07以及罕见灾难持续时间从φ=0.2缩短为φ=0.1时经济主体的潜在福利收益.研究发现:第一,对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为4的代表性消费者而言,如果罕见灾难的发生概率从0.097-降到0.017,经济主体所获得的福利收益大致相当于其终生消费水平提高1.36个百分点;第二,如果将罕见灾难发生后经济下滑的比例从0.29下降到0.07,经济主体所获得的福利收益大致相当于其终生消费水平提高4.87百分点.第三,如果能够将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的时长从φ=0.2缩短为φ=0.1,经济主体的潜在福利收益提高6.74个百分点.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于缩短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状态的时间、降低人为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弱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修正随机消费函数形式,本文构建了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罕见灾难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减损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虽然1949年以来中国极少发生罕见灾难事件,但在合理的参数取值范围内,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相当大,相当于通常意义上经济波动福利效应的数十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不只体现于平抑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波动,更体现于应对罕见灾难事件所导致的经济震荡.第二,无论是通过缩短宏观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的持续期,还是降低某些可以避免的罕见灾难事件的发生概率,或是减轻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经济衰退的幅度,均可显著提升灾难发生期的国民经济福利.

从上述研究结论出发,可以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当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同时借鉴历史的和国外的经验教训,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战略,最大程度降低人为造成的罕见灾难事件发生的损失.第二,建立完备的罕见灾难事件的历史统计资料库,为巨灾保险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科学性的数据支持,从而在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人们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提供的避险工具平滑罕见灾难风险.第三,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当通力合作,合理利用财政预算中的防灾减灾预算,对灾难发生后的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减轻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同时,根据罕见灾难事件的类型、成因及其对不同地区和产业影响的轻重缓急状况制定相应的救助政策,以最快地速度实现国民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 Jr LUCAS,E ROBERT. Model of business cycles [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7,1-11.

[2] J DOLMAS. Risk preferences and the welfare cost of business cycle [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998,1(3) : 646-676.

[3] J TALLARINI. Risksensitive real business cycles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0, 45(3):507-532.

[4] 陈彦斌.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何者更为重要[J].管理世界,2005(7): 16-21.

[5] 丁志帆,孙根紧.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述评与展望[J].经济评论,2012(6):142-148.

[6] Jr LUCAS,E ROBERT. Macroeconomic prioritie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 (1) :1-14.

[7] 范子英,梦令杰.有关中国1959-1961年饥荒的研究综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5(2) :64-68.

[8] R MEHRA, C PRESCOTT. The equity premium: a puzzle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5, 15:145-161.

[9] 刘昌义.灾难与股权溢价之谜:最新研究进展评述[J].金融评论,2013(3) :100-126.

[10]A RIETZ. The equity risk premium: a solution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22(1):117-131.

[11]J BARRO. Rare disasters and asset marke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 121(3):823-866.

[12]R BARRO. Rare events and the equity premium [R].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2005.

[13]K D SAYLER. Macroeconomic priorities and crash states [J].Economic Letters, 2007, 94(1):64-70.

[14]R J BARRO. On the welfare cost of consumption uncertainty [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2007:1-34.

[15]R J BARRO. Rare disasters, assets prices, and welfare cost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9,99(1):243-264.

[16]田玲,高俊.灾害风险、福利损失与政府最优救助计划[J].经济管理,2012,34(1) :173-181.

[17]陈国进,晁江锋,武晓利,赵向琴.罕见灾难风险和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经济研究,2014(8):54-66.

[18]X GABAIX. Variable rare disasters: a tractable theory of ten puzzles in macrofinance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 98(2):64-67.

[19]F GORUIO. Disaster risk and business cycle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2, 102(6):2734-2766.

作者:丁志帆

第2篇:大众传媒对灾难事件的消费行为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商业发展和媒介信息技术的进步,世界已经步入一个消费主义盛行与信息极度爆炸的时代。在诸多的灾难事件面前,大众传媒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对于灾难进行消费。在灾难消费的背后,媒介权利和新闻伦理没有强有力的是非评判标准,全然依靠媒体自律,难以平衡;同时,媒介私利和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某一个程度上可以共赢,但是如果媒体无限制追逐的私利,那么无可避免的会损害公众利益。

[关键词]大众传媒;灾难事件;消费主义;媒介伦理;公众利益

[

在浩如烟海的资讯中,灾难性信息也成为一类重要的信息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国外的灾难性事件层出不穷,有人甚至预言21世纪的地球进入了“灾难时代”。在诸多的灾难事件面前,大众传媒的做法各有千秋,互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十分明显,就是对于灾难进行消费。

一、概念界定

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出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一种不可逆的世界潮流。新闻消费主义是指以市场为导向的新闻生产的理念方法和操作的集合一方面,新闻报道机构通过对受众需求的调查,进而针对特定新闻事件进行迎合式生产,从而使得新闻报道引起较大的轰动,最终为新闻机构带来影响力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新闻报道成为一个载体,不同的消费者对附着在新闻报道上的许多产品进行消费。新闻消费主义的显著特征是新闻的软化,也就是偏向娱乐化的倾向,内容、措辞不再如以往严谨;新闻消费主义的另一大特征是新闻的产品化,即炒作、策划的含量较大;新闻消费主义的第三个特征是新闻生活化,越来越带有生活的气息。

目前大众媒体对灾难的消费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大众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以人道主义为借口,极度煽情,赚取读者眼泪;二、大众媒体过分批露血腥、暴力等细节,以刺激公众感官,赚取眼球;三、大众媒介炒作耸人听闻或者爆炸式的假新闻,赢得较高的关注度。

二、大众传媒灾难消费的原因分析

(一)消费主义潮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也随之传播到了全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也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大众媒介当然也不例外,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到广告、等文化事业的几乎所有行业,都受消费主义潮流的巨大影响,听众都变成实实在在的消费者。而大众媒迅速的发展,使得接触大众媒介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际交往的时间减少,再加上自由与独立的观念的影响,人们在有限的余暇里,往往选择在家收看电视或看报纸,来获取信息和消磨时间。

由此,消费主义潮流在媒介当中如鱼得水。媒介既是消费主义潮流的接受者,又是消费主义的传播者,甚至是消费主义风尚的引领者。消费主义已经和大众媒介融合为一体,达成共识,形成共谋。

(二)媒体的商业性质

大众媒介无往而不利的渗透性,能够使它所携带的意义与价值妇孺皆知,获得最大的影响力。我国的新闻媒体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也就是说它也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商业性企业,它需要自己赚钱来养活自己,它也必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追求利润,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一点来看,媒介体现出消费主义倾向有它的正当性和必然性。所以,我国新闻媒体的市场运行及生产行为在必须考虑市场需求的时候,不能不轨迹公众消费动向,不能不围绕消费旋转。正是由于消费主义思潮和市场经济着眼于利益的运作机制的影响,使当前我国新闻传媒呈现出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

因此,媒介努力透过各种手法、手段来强化内容的“可售性”,如捕捉、营造新闻“卖点”,搞新闻炒作、新闻策划等。所有这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使媒介能引起受众关注并进行有效消费,这当然也就包括灾难事件。

(三)灾难事件暗藏噱头

灾难新闻同普通新闻报道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重大性和重要性,有着广为巨大的舆论影响力,更够更加容易达成消费的行为,实现消费的效果。

首先,灾难新闻会引起所有媒体的重视,因此其曝光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高强度的曝光和长时间的关注能够使更多的读者被卷入新闻其中,消费行为也就不自觉发生。其次,灾难新闻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事实信息如此简单,而是会被发酵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以供大众进行讨论。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新的话题和疑问将被衍生出来,读者转而会更加期许媒介能够回答或者证实他们的想法。第三灾难发生后会有许多的活动和报道,因此灾难越大,特别是由人为造成的,则其可挖掘性越高。媒体的挖掘往往和人们的好奇心有不谋而合,或者媒体的发掘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这样的消费行为更加容易实现且目标明确。

(四)人类天性使然

在温饱已经解决,并已经步入小康社会的中国,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由生产逐步转向了消费,也就是进入了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极大丰盛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的欲望,他们想要的东西更多,他们想要更多的钱,想过更好的生活,甚至和比人进行来获得优越感,比较甚至有操控别人生活的欲望。而大众媒介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对受众的迎合性,很快地捕捉到了人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并且站到了这一时代潮流的风口浪尖上,成了消费主义风尚的主要营造者。

具体在灾难事件中,媒体成功的消费灾难主要是因为他们有效的把握了大众的三个心理:

1.同情心。每当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发生,人类本能的会表现出巨大的同情心。大众媒介也正是深刻的领悟到这一点,才每遇灾难事件,全力煽情,尽力制造出感动,渲染悲伤。诚然,媒体报道是可以带有人道主义情怀的,并且也应该如此。但是大众媒介作为一个社会公器,需保持应有的理性和冷静,人道主义与煽情不可混为一谈。

2.好奇心。每当重大灾难事件发生,人们的好奇心越是会被激发出来。人们想事无具体的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细节,甚至精确到某一个伤口的形状、深度和大小。这就是人类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可以被塑造和挖掘,几乎永无止境。因此,媒体利用人们的好奇心,不断披露许多爆炸性的图片和具有争议的细节已达到满足大众好奇心的目的。

3.自私心。人性是一个永远难以判定是非的话题。人的天性里面有好有恶,恶性之一就是“我希望别人没有我过得好”。在灾难事件中,人们之所以会投入那么大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与者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周遭的不幸反而映衬出了自己的幸运,周遭的动荡,反而映衬出自己的安宁。媒介事实上是在调用人们的潜意识的自私心作为赢得收视率、换取商业利润的资源,将商业逻辑运作深入到了人的本能、欲望的层次,借满足人的欲望以增值。

三、大众传媒灾难消费的反思

在大众传媒消费灾难的现象中,基于市场经济的体制和媒体的商业性质,或许有人会认为大众传媒消费灾难是理所当然的,是无可厚非的。但其实这种观点是立不住脚的。媒体的正当盈利和灾难消费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首先大众传媒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在中国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公器,是人民(或者是政府,这里我们姑且把人民和政府等同起来)的喉舌,它代表是大众的利益而不是媒介利益;在国外,大众传媒是独立于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是社会的瞭望者。这种身份的定位不允许大众媒介为了私利把自己与媒介伦理、公众利益对立起来,而消费灾难是有损公众利益的。其次,大众传媒的盈利方式多种多样,不选择灾难消费和不盈利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因此,大众传媒不能以养活自己为借口而公然进行灾难消费。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灾难消费的存在虽然有着一些的正当因素,但是决不能因此放纵大众媒体灾难消费甚至是过度消费的继续,在灾难消费现象的背后,我们起码要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反思。

(一)媒体权利与媒介伦理的较量

获取新闻事实并报道新闻信息是媒体的权利,也是媒体应尽的义务。因此,在灾难消费的现象中,很多媒体以此为挡箭牌,拒绝正视灾难消费的问题。事实上,在灾难消费中,媒介权利和媒介伦理是相互较量的。

一方面,媒介的确有权利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获取新闻事实,只要手段合法,报道的信息真实、准确、无误,在法律层面上是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在灾难报道中,煽情不违法,策划不违法,报道暴力细节和血腥图片更不违法。另一方面,新闻伦理要求大众媒介承担公共责任,尽可能减少对社会大众有害的或者有负面影响、不恰当示范的信息,消除社会的恐慌、不安,对舆论进行理性和适当的引导,守护社会良知,释放正能量。

这种情况之下,矛盾立刻凸现出来。媒介权利和新闻伦理到底如何取舍成为一个一直备受争议的话题。在这对矛盾中,没有强有力的是非评判标准,只要不触及法律底线,一切都是“度”的把握问题,全然仰仗的是媒体人的自律。媒介的天平上,权利容易倾斜;大众的天平上,伦理更被看重。然而要求媒介权利和新闻伦理完全的平衡,似乎只是一种难以达到的理想状态。这需要法律、体制、职业操守等多方机制的共同作用。

(二)媒介私利和公共利益的博弈

中国媒体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改制让很媒体很长一段时间无所适从,以前高枕无忧的日子好似一去不复反了,媒体开始担心自己的饭碗。于是,媒体追逐私利的现象越发明显。

其实媒体追逐私利是一个在正常不过的问题了,国外的媒体长期历来都是纯粹的商业机构,他们依旧要自己为自己的生活买单。媒介的商业化运作从长远来看对媒体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因此,追逐私利,追求利润是理所因当的。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在媒体追求私利的同时,社会的公共利益又该由谁来负责?是不是媒体私利和社会公共利益就一定无法共存?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社会公众会普遍感受到潜在的危机和威胁,他们总是急于从媒体获取更多、更详细的信息,而媒体承担着向公众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缓解公众紧张情绪的责任。在这个层面上,媒体私利和公共利益是可以共存的,是双赢的,是契合一致的。但是,再进一步,在利益面前,任何商人都是永不满足的,是要有市场,他们就会想法设法占领,媒体也同样如此。于是媒体在进一步的私利面前,开始进入消费灾难甚至过度消费灾难的阶段,煽情、炒作、博眼球随之而来,与公共利益分道扬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媒介私利和公共利益的博弈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他们在某一个程度上可以共赢。但是如果媒体一味追逐无限制的私利,那么无可避免的会损害公众利益。

综上所述,媒体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盈利并不和灾难消费等同,也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在灾难消费的背后,媒介权利和新闻伦理没有强有力的是非评判标准,难以上升到法律层面解决,全然依靠媒体自律,难以平衡;同时,媒介私利和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某一个程度上可以共赢,但是如果媒体无限制追逐的私利,那么无可避免的会损害公众利益。

〔参 考 文 献〕

〔1〕刘维红.论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5.

〔2〕邱鸿峰.西方媒介自律对我国灾难事故报道的启示〔J〕.消费导刊,2006.(11).

〔责任编辑:蔡 军〕

作者:谭蕊 唐琴

第3篇:浅谈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

摘 要:突发性灾难事件因其自身特点,备受社会关注,能否做好灾难新闻的报道是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就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提出了相关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突发性灾难事件 灾难新闻 舆论导向

人们不愿灾难发生,但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爆发,往往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灾难事件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给人类带来痛苦,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天灾人祸。突发性灾难事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性灾难事件,指的是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等。另一类是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多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和意外事故,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事故等。

灾难事件因其意外爆发,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它几乎具备了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备受社会的关注。灾难是对生命的挑战,也是对新闻媒体的挑战和检验,笔者认为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应做好一下几方面:

一、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科学的报道原则,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突发性灾难事件后,记者应及时赶到现场采写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相当之高,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信息社会,新闻人必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方有可能在报道速度上取胜,同时应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切勿夸大,亦不能对尚不清楚的细节进行合理想象,更不能制造虚假新闻,混淆视听。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民众依然享有知情权,媒体应履行其社会传播责任,及时、准确、客观、科学地报道受众急需了解的情况。

坚持科学的报道原则,应运用科学的思维对灾难加以解释报道,媒体应请有关专家对灾难发生原因作出解释,解答人们的疑惑,并宣传防灾自救知识,一次大规模的灾难事件正是警醒人们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灾难、珍视生命的契机,一场灾难的发生,会使人们对灾难预防及自救知识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意愿大大提高,此时受众急需了解防灾、自救知识,媒体应努力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以消除人们的恐惧、疑虑。如果灾难再次发生,人们便有更多可能自救,脱离危险。印度洋大地震海啸发生后,许多媒介,尤其是以CCTV为代表的电视媒体邀请了气象专家、地震专家以及相关专家制作直播专题节目,使人们更加了解了地震和海啸,同时也增长了很多求生知识。又如5.12汶川地震后,有谣传说广州地区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南方都市报于6月4日刊登了《地震不日袭穗?省地震局:谣言(主)“天体引潮力”引起公众担忧,该局表示目前全省未监测到任何异常(副)》安抚了人们紧张、恐惧的心理。

二、要充分发挥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做好舆论导向工作。

我们社会主义媒介应把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进行引导,媒体应根据各自的宗旨、受众特点和报道方针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越是在灾难面前,人们越容易失去理智,容易被煽动,而传媒作为重要的信息源和影响源,尤其该注意把握舆论方向,做好舆论导向工作,此处的舆论引导不是给受众虚假的“拟态环境”,而是在报道上分清主次,灾难新闻报道,需要在伤亡人数及灾难引发的矛盾冲突上给予关注,但更应关注的是受灾民众的生活,党和政府采取的救援行动,全国对灾区的帮助和支援,灾后重建等问题,让受众知道什么是事态的主流,避免因报道失衡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是说对惨烈的灾难现实避而不报,是有分寸的报道,以警示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救知识学习,强调舆论导向,也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呼吁社会援助,给幸存者力量,让活着的人看到希望。如汶川大地震后《南方人物周刊》一篇题为《生于5月13日》的文章,编辑之所以策划并选取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新生命的诞生给人们希望的报道意图。

特别注意的是对火灾、矿难等人为灾难事件的报道不能有头无尾,不了了之,这种使受众只知“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亦不知其善后重建等“然后”的报道,容易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使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大打折扣,这是灾难新闻报道的大忌。除新闻政策不允许立刻报道的新闻外,媒体应对营救的进展情况和相关责任人的的处理结果等进行报道。

三、建立健全媒体的“应急报道机制”, 应有“拉得出,打得赢”的新闻工作队伍。

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尤其讲求时效性,媒体能否及时、高效的播报新闻,往往取决于信息的采集和整合,这就要求媒体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应急报道机制,一旦发生突发性灾难事件,媒体应有能力高校的调配人力对事件进行及时的报道。

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新闻鼻”。媒体得知突发事件情报后应立即判断是否可报,如果记者第一时间得到线索,应及时进行采访,或让自己的新闻单位尽早的研讨,尽快决定是否投入灾难新闻的报道,5·12大地震发生时,《南方人物周刊》的一位记者正在陕西做一则新闻的采访工作,地震发生后,她立即通知广州的编辑,后经内部商讨,决定开展对5.12地震的采编工作,而该记者采写的一篇文章《亲历陕西略阳地震》就是后来“震恸中国”封面主题的组成部分。

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后,媒体应立即指派记者编辑前往前线,必要时追加新人员,并充分利用通讯员接近一线和采访对象的优势,发动通讯员采写一线新闻。06年望谟县遭受重大洪涝灾害,黔西南日报就充分的利用了社外通讯员力量,采写出《武警官兵奋战抗洪一线》、《深夜抗洪大救援》、《洪灾面前显英雄》、《危难时刻,日夜奋战抢畅通》、《危难时刻真英雄》等40多篇鲜活感人的稿件,展示了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各行业干部职工的抗洪风采。

情势“乱”,采编工作不能乱,前线要有足够的采写人员,同时要注意分工,记者不能喜欢哪里去哪里,哪里好采去哪里,良好的应急报道机制应能对每个参与者的责任做好分配,前线工作者要相互保持联络,并取得当地记者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从微观着眼采写分内的新闻(当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动),后方各部门也要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编辑要从宏观角度,着眼大局,做好稿件的编辑。

四、要以报道角度和深度取胜。

如今的新闻环境越来越宽松自由,遇到特大灾难,新闻媒体都有机会迅速的对灾情进行报道,在通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抢到独家新闻是很难的,我们社会主义媒体反对像西方媒体那样为了抢新闻不择手段,那么我国媒体的竞争重点应该是各自的报道角度和深度,我们也正因为如此才能百家争鸣,各显神通。

媒体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及灾后重建等情况做好连续报道,形成专题,因灾难事件的突发性,又限于出版周期,首次报道难免粗糙,但后续报道可弥补首次的不足,并能有更多的时间选择角度,增加深度。在时效性上略显乏力时,媒体更应集中“兵力”在深度报道上,丰富报道内容,挖掘报道深度,选择适合本媒体的最佳报道角度。

五、新闻工作者应以职业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在报道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

1.应顾及受害者家属、幸存者及救援人员的心理。

在重大灾难面前,如想了解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要多观察少提问,问问题应委婉,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记者应思量好。在拍摄中应尽量避免侵犯性,对于极度悲伤的人们,不要给他们特写,少公开发布肢体残缺的惨烈照片。河南省大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对遇难者的关注,“应当以人性化的方式,不能为了‘感人’,把镜头都对准哭哭啼啼的矿工家属”,“在某频道看到,记者把摄像机、照相机的镜头对准哭哭啼啼的矿工家属,让失去丈夫的遇难矿工的家属抱着襁褓中婴儿‘谈一谈’,让失去儿子的古稀老人在镜头前‘说一说’。明知矿工的家属心情十分难受,还‘追根究底’,采访‘独家新闻’——这种操作方式缺少起码的人道和同情,很不厚道”。

在灾难面前,受灾者及家属的心灵是脆弱的,不能再经受打击,而救灾的人的心理更加需要保护,他们要么面对的是被他们救出来的幸存者,要么面对的是不幸的被救出来却没有活下来的人,面对两者的落差和无数次与死亡的接触,他们的心更不应受到刺激。记者采访时只有重视对人心理的保护,才能顺利的进行采访。

2.记者应知晓生活常识,记住“救助大于记录,生命高于图片”。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记住:一、不要要求严重的受难者配合自己的采访报道;二、不要阻碍救援进程。三、不要为了拍摄而再次伤害受灾者。四、如果面前有需要你救的人,应先救人,这是职业道德的最低底线,也是良心的底线。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有记者把强光灯对准刚被救出的幸存者,还有记者让救援人员稍后再救援,并让受困人员配合他的采访,更有甚者进入临时手术室进行采访,干扰医生手术。这些对救援工作造成障碍,缺乏生活常识、无视他人生命的莽撞的举动一定要坚决杜绝,否则会拉大前线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距离,造成隔阂,影响采访进程。

3.新闻工作者应克制英雄主义和享乐主义,并且做好本职工作。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前线新闻工作者要以一个普通记录者的身份来采写每篇报道,灾难一线无私奉献、吃苦受累的人很多,记者不应把自己标榜起来,成绩不是自己炫耀出来的,该是你的,社会会给你,越是居高自傲越会受到排斥。

选择了作一名新闻工作者就不能和享乐主义为伍。在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中,记者应不畏艰险,坚守在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和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在一起,记录他们的生活,一定要在不防碍救援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努力完成采访任务。不能像5.12汶川地震后,某记者那样,本该在救灾现场却回到宾馆做直播的电话连线,居然在救援的黄金时间告诉直播主持说,“救援工作应该是已经接近了尾声”,“现场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状态”这种模棱两可的语言和她的工作态度,给该新闻单位带来的尴尬是可想而知的。

灾难不会因为我们不愿意而不发生,面对灾难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应承担自己的社会传播责任,做好社会舆论的导航者。灾难新闻的报道就像是一场硬仗,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次历练,也是对各媒体运作机制及整体能力的考验。媒体要通过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达到警世效果,传播有关灾难的知识,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为灾民的灾后生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伯祥:《处理好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新闻窗》2007年第2期.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朱勇:《如何做好灾难新闻的报道》,《科协论坛》2007年第4期。

[4]刘宝庆:《媒体可否少采访遇难矿工家属》,《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27日□

作者:李文新

第4篇:《事故灾难事件应对处置》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和离散性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只能通过预防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来减小事故风险。()正确

2. 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多数问题出现在责任的处置阶段。()正确

3. 触媒如若管理失当,或缺乏有效控制,则可能演变成一场突发事件变异的主要诱因。()正确

4. 中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就是经济危机。()错误

5. 分级标准直接涉及到对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事故的调查处理,与我国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管理体制相吻合。()正确

6. 事故灾难发生时更应关注其自然属性的破坏问题。()错误

7. 很多危机的产生和扩大是由于领导者缺乏对事件规律的认识、缺乏应急管理的基本方法,草率的决策、鲁莽的行为造成的。()正确

8. 负反馈的重要概念是妥协,所以我们并不推崇。()错误

9. 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其时间无法预测。()正确

10. 应急事件的关闭要讲程序,否则容易引发新的事故灾难。()正确

■部分之和是无序结构,没有系统功能。()错误

■当事故灾难发生之后,能否正确应对、果断处理事故后果至关重要。()正确

■现代系统由各子系统构成,越物质文明、越现代化,各个系统的联系密度和依赖程度越高。()正确■突发事件发展的非常迅速,果断正确地采取措施,可使结果有质的变化。()正确

■在社会高风险期遇到特大事故灾难时除了应对事件本身,还要估计到它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和负面影响。()正确

二、单选题

1. 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B. 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2. 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初始评审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工作时,应注意的是(??)

D. 策划工作应定期或者及时开展

3. 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D. 当事故可能性不变时,危险与事故严重性有关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D. 预警系统

5. 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是(???)C. 结构重要度

6. 井下防尘最主要的防尘措施是(?)A. 湿式作业、加强通风

7.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和维护。B. 实施

8. 主要用于预测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的最佳对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D. 事件树分析法

9.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C. 可导致事故发生

10. 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之中的组织(系统)有(???)。B. 公共交通系统

■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D. 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C. 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

■重大危险源(??)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A. 控制的目的

■对于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B. 致命度分析 ■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C. 自学提高法

■“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要素的内容。D. 方针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B. 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为(???)

A. 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三、多选题

1. 生产安全事故分级()

A. 特大事故B. 重大事故C. 较大事故D. 一般事故

2. 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 预防B. 准备C. 响应D. 恢复

3. 应急处置的分期()

A. 应急准备期B. 初级响应期D. 应急恢复期

4. 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A. 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B. 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C. 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D. 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5. 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的含义是()

A. 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

C. 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

6. 煤矿安全监察的主要工作方式为()

A. 视时监察B. 重点监察C. 一般监察D. 特殊监察

7. 燃烧需要条件()

A. 可燃物质B能量C. 氧气D. 火源

8.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方面的义务,即()

B. 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D. 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依据

9. 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6个一级关键要素,其中包括(?)

B. 应急策划C. 现场恢复D.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10. 如下法规中,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要求的法规有()

A.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B.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下隶属于特大事故等级标准的是()

A. 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0人以上

C. 一次事故所造成的重伤和集体中毒事件的人数100人以上

D.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B. 潜在危机性C. 复杂变异性D. 高度不确定性

■属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A.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B. 坚持行业自律原则

C. 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D. 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

B. 评价危险程度C.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D.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第5篇:世界十大环境污染灾难事件(大全)

世界十大环境污染灾难事件

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 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很高,并可能含有氟化物。事后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是几种有害气体同煤烟粉尘对人体综合作用所致。

2、美国多诺拉事件

多诺拉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某河谷中的小镇。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间,这里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逆温控制,且26日—30日持续有雾,致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大气中集聚。这期间,全镇43%的人口,即591人相继暴病,症状为:喉痛、流鼻涕、干渴、四肢酸乏、咳痰、胸闷、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17人。据估计,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为正常值的数倍,并发现有尘粒。分析认为,SO2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同大气中的尘粒接合是致害因素。主要致害物是SO2与金属元素,以及金属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生成物。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

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又被浓雾笼罩。这期间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一下住满了伦敦的各家医院。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岁以上最多,约是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较平时增加1倍。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平时同类病死亡人数9.3倍、2.4倍、5.5倍、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较平时均有成倍增长。事件后的两个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人们就此事件分析认为,这于伦敦当时大量的耗煤有关。事件期间尘粒浓度最高达4。46毫克/米3,为平时的10倍,SO2浓度最高达平时的6倍,在浓雾的特定条件下,烟雾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从而形成H2SO4,并凝在微尘上,从而形成酸雾,成为这一事件的杀手。

4、美国的落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落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早期这里仅仅是一个牧区的小村,至加尼福尼亚金矿发现后,人口剧增,很快成为名闻遐迩的大城市,单是汽车就增加了数百万辆。于是,这个依山傍水、风光明媚的城市,简直变成了拥挤不堪的汽车城。到20世纪40年代初期,每年5—8月,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在城市上空常常出现迷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致使整座城市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刺激于喉、鼻,引发喉头炎、头痛等许多疾病,同时使远在一百公里之外的高山上的柑桔减产,松树枯黄。这是怎么回事,研究发现,这正是大量的汽车尾气所致。这些成份复杂的汽车尾气,在洛杉矶三面环山的特定地势下,使市区大气的水平流动相对缓慢,他们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就能产生臭氧,并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来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人们把这种城市上空的浅蓝色烟雾称之为光化学烟雾。据报到,当落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之时,在飞机上,明显可见落杉矶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汽造成的。落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汽车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公害的典型实例。

5、日本水俣事件

在日本南部九州湾有一个叫水俣的小镇,这里居住着4万居民,以渔业为生。1939年开始,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厂开始生产氯乙烯,工厂的生产废水一直排放入水俣湾。该公司在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这种汞在水体中,被水中的鱼食用,在鱼体内转化成有毒的甲基汞。人食用鱼后,汞在人体内聚集从而产生一种怪病:患者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履蹒跚,继而面部痴呆,全身麻木,耳聋眼瞎,最后变成神经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据环境厅统计,水俣镇共患水俣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线县阿赫野川亦发现100多水俣病患者,8人死亡。据报到,患者人数远不止此,仅水俣镇的受害居民,即达万余人。

6、神东川的骨痛病

在日本富川平原上有一条河叫神东川。多年来,两岸人民用河水灌溉农田,使万亩稻田飘香。自从三井矿业公司在神东川上游开设了炼锌厂后,发现有死草现象。1955年以后就流行一种不同于水误病的怪病:对死者解剖发现全身多处骨折,有的达73处,身长也缩短了30厘米。这种起初不明病因的疾病就是骨痛病。直到1963年,方才查明,骨痛病于三井矿业公司炼锌厂的废水有关。原来,炼锌厂成年累月向神东川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金属镉,农民引河水灌溉,便把废水中的镉转到土壤和稻谷中,两岸农民饮用含镉之水,食用含镉之米,便使镉在体内积存,最终导致骨痛病。有报道说,到1972年3月,骨痛病患者已达到230人,死亡34人,并有一部分人出现可疑症状。

7、日本四日市事件

四日市位于日本东部海湾。1955年这里相继兴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厂,化工厂终日排放的含SO2的气体和粉尘,使昔日晴朗的天空变得污浊不堪。1961年,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在这一带发生,并迅速蔓延。据报道患者中慢性支气管炎占25%,哮喘病患者占30%,肺气肿等占15%。1964年这里曾经有3天烟雾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杀。1970年患者达500多人。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据报道,事件期间四日市每年SO2和粉尘排放量达13万吨之多,大气中SO2浓度超过标准5—6倍,烟雾厚达500米,其中含有害的气体和金属粉尘,他们相互作用生成硫酸等物质,是造成哮喘病的主要原因。

8、日本米糠油事件

米糠油事件发生在日本九州爱芝县一带。生产米糠油在脱臭的工艺中,使用多氯联苯作载体,由于生产的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联苯,结果有1400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后,患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无故丧生。这期间实际受害人在13000人以上,而且由于米糠油中的黑油做家禽饲料,造成数10万只鸡死去。

9、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距前苏联切尔诺贝利14公里的核电厂第4号反应堆,发生可怕的爆炸,一股放射性碎物和气体(包括碘131,铯137,锶90)冲上1公里的高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事件发生以后,核电站30公里范围内的13万居民不得不紧急疏散。这次核泄漏造成苏联1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受污染,其中乌克兰有1500平方公里的肥沃农田因污染而废弃荒芜。被污染的农田和森林面积大约相当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面积。乌克兰有2000万人受放射性污染的影响。截至1993年初,大量的婴儿成为畸形或残废,8000多人死于和放射有关的疾病。其远期影响在30年后仍会产生作用。

10、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第6篇:2008年中国的五大重大灾难事件

2008-05-16 19:58

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截止到1月31日18时,因灾死亡60人,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37.9亿元。

2008年3月14日中国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共有18名无辜群众被残害致死,382名群众受伤(其中重伤58人),242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在值勤中伤亡(其中牺牲1人、重伤23人)。

2008年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已造成70人死亡,416人受伤,初步查明系人为责任事故。

2008年3月起,安徽阜阳出现儿童感染手足口病起,截至当前,全国多省区也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感染病例已累计过万。9日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例近25000例,造成34名患儿死亡。

2008年5月12日,成都震感强烈,成都市民在街上躲避。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截至13日7时,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遇难,倒塌房屋50余万间。

第7篇: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的规划

一、序言

(一)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二)规划范围。按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重建等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的不同要求,统一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三)规划定位。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在不改变现有部门职责分工和分类管理格局的基础上,以相关专项规划为支撑,提出全市事故灾难应急体系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和整合应急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现有存量资源,加强应急体系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本规划的目标是为实施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提供支撑基础,保障应急预案的执行。

二、应急体系现状

(一)现有工作基础。市政府安办高度重视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和德阳市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全市应对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健全。二是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市政府安办成立了××市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建了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组建了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危化品处置、消防、市政、环保、卫生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抗洪抢险、消防特勤、医疗救治等应急物资储备具有一定基础。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等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薄弱环节。

1.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乡镇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不够完善,职责不够明确。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与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顺,职能划分有待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条块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多方协同处置突发事件时,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集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应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经验尚需积累,急需建立规范、协调、有序的长效机制。企事业单位专兼职救助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尚不健全。

2.监测预警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滞后。各类事故灾难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底数不清,部分领域监测点密度不够,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综合预警和科学决策能力急需加强。应急信息指挥系统之间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尚未实现信息共享。现场处置中存在通信障碍,信息获取能力较差。

3.应急保障能力需要提高。各类专业应急队伍和装备不足,大型和特种装备缺乏;快速拉动和协同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时间的生命搜救能力亟待增强。现有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完善;存储设施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储备方式单一,物资数量偏少,品种不全,一些关键性物资的储备处于空白。储备物资更新、替补、补偿制度不健全。紧急运输综合协调、保障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4.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加强。应急科普宣传教育相对滞后,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较低,亟待加强应急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建立公共沟通机制。

(三)面临的形势。

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存在较多隐患。交通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绝对数量仍然偏大。社会防控火灾能力较低,火灾事故仍处在多发的高风险时期。引发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不容忽视。

三、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重点解决应对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全面提高应对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新××作出积极贡献。

(二)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市级规划对全市事故灾难应急体系建设作出部署,总体把握应急资源的合理布局,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加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特别要加强城市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2.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应急能力,避免重复建设。重点加强应急体系薄弱环节建设,优先解决制约应急响应时效的突出问题,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响应能力。

3.科学适用,统一标准。采用国内外成熟技术,兼顾先进性和适用性,确保事故灾难应急体系高效、可靠运行。严格执行国家应急管理标准,实现应急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

4.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根据事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应急体系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全面落实应急体系建设任务。

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5年,建成指挥统

一、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有效减少各类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2.分类目标。事故灾难得到有效遏制,事故灾难救援能力明显提高。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3以下;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率控制在2.5以下;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控制在4.5以下;严防发生企业排污造成的重特大环境事件。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完善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监测网络,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建设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扩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增强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

1.完善突发事件监测网络。完成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关键基础设施的监测监控系统;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健全药品安全事件监测报告系统.

2.加强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建设。依托现有网络资源,整合各领域预测预警信息,建立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实现多灾种、跨领域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建立完善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等事故灾难预警系统;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和手机短信、人防警报的信息发布体系,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

3.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监测监控。建立完善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基础设施的监测监控系统。负责重大油气输送管道和储运设施、铁路客运专线、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大型桥梁、重要通信枢纽等关键基础设施运营与维护的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分级管理、风险分析、脆弱性评估、隐患排查,实施保护措施。

(二)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依托现有专业信息与指挥系统,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连接德阳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市、乡镇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和专业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实现应急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信息汇总、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和总结分析等功能。

1.建设政府综合应急平台。重点实施应急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图像监控与移动指挥、共享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交换服务平台等工程,基本实现应急信息汇总与发布、指挥协调、综合研判、视频会商与日常值守等功能。

2.完善专业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充分发挥公安、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民政、卫生、安监、质监、交通、水利、农业、畜牧、林业、建设、民防(人防)、地震和气象等专业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的功能,加强信息共享。

(三)应急队伍建设。加强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骨干队伍和专业队伍建设,健全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发展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补充完善技术装备,开展培训演练,增强应急队伍处置能力。

1.强化公安、武警等骨干队伍应急能力建设。推进市、乡镇公安派出所力量建设,加强公安特警、巡警队伍建设,增强快速有效处置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与武警部队协调沟通,支持武警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专业队伍处置能力和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建立完善市级为主、条块结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建立完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推进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建立应急互助机制,发挥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在区域联防和救援互助中的作用。

3.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应急救援专家数据库,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和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市的应急专家咨询网络,开展专家咨询、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等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4.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依托共青团、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基层社区,组建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重点是青年志愿者队伍,到2015年达到每万人中有100名应急志愿者;构筑应急志愿者社会参与平台,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志愿者队伍在科普宣教、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征用及紧急配送机制,整合实物储备信息资源,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补充、更新、轮换、调运等管理制度,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政府采购、征收征用、余缺调剂与调运机制;整合应急实物储备资源,充分利用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物资储备资源,建立区域间、部门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平战结合。适时新建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调整或增加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的专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争取德阳市应急物资在我市的储存,增强防范供给风险的能力。

(五)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急运输保障协调机制,依托现有公路、铁路、民航等运输能力,调动社会各方面运输力量,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和队伍的紧急快速运输通道。建立完善紧急情况下社会运输工具征用、补偿机制,以及应急队伍、物资运输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和运行机制。

(六)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络资源,构建应急指挥调度通信网络。统筹规划有关部门专业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以专业应急通信为主、公用应急通信为支撑,形成快速搭建现场应急通信平台的能力。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队伍配备适用的通信装备,实现全市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的连接,形成公众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

(七)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加强灾民安置和现场恢复能力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完善对贫困灾区恢复重建的援助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恢复重建机制。

(八)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体系建设。加大应急知识普及与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素养。依托现有培训资源,加强专业培训和预案演练,重点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知识和指挥技能。到2015年,基本形成覆盖各类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的应急培训与演练体系。

五、重点建设项目

(一)市政府应急平台。依托现有网络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整合公安、安监、民政、交通、水利、卫生、地震、气象、民防(人防)等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基础支撑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包括应急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图像监控和移动指挥、基础数据库共享、信息交换等系统,形成连接德阳市政府应急平台,贯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和乡镇应急平台的全市应急管理枢纽平台,实现值守应急、信息汇总、事态跟踪、决策会商和调度指挥等功能。

(二)专业应急队伍。以公安消防特勤队伍、地震救援队伍、医疗救护队伍和武警部队为依托,在继续加强现有队伍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协同应对运行机制建设,补充专业搜救装备、救援车辆、防护装备、通信设备、救护器材和培训设施,提升应急队伍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三)市应急物资综合保障系统。在现有专业物资储备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储备、调拨征用、紧急配送体系;建设应急物资保障指挥调度网络平台,连接各乡镇应急物资保障网络,形成应急物资调运保障机制,实现应急物资综合保障。

(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平台。加强市、乡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平台和企业监控平台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政府应急平台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一高效和互为支撑功能。

(五)“平安城市”基础项目。在现有城市报警、治安监控、交通管理三大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现有资源和科技手段,建成集地理信息、网络通信、视频压缩传输、模糊识别、访问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构筑起中心城区防控圈和城市外围安防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并强化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应急机构建设,强化其职能。发挥市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考核,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将应急管理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对规划布局内的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各级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须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各级各有关部门应急体系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按现有渠道申报和安排。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由主办单位按建设程序报批,所需资金按事权由市、乡镇政府以及企业等有关方面共同承担。

(三)制定相关经济保障政策。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相关资源征收、征用、调用的补偿机制。研究落实与应急管理相关的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保险服务。

(四)加强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通过落实政府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等,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支持,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应急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强化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支撑。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培训考核等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业务交流,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探索建立专家顾问参与应急工作实践的长效机制。

第8篇: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内容提要]本文从报道主体、报道手法和传播效果的差异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这种比较对中国摄影记者如何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摄影报道 灾难性 差异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生活中,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来考察,灾难性事件表现为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如自然界中的山崩海啸、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冲突战争、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等。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使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的可知性基础上建立的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的认知的确定性降低,破坏了社会群体或个人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对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或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强烈的需求,以便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不确定性,实现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价值环境的重新整合。所以,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就一直是传播活动的重点,一如西方新闻界的名言所述:不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印刷媒体中出现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文体类型,即:纯文字型的报道;文字与图片并存,互有侧重的报道;图片视觉传播报道。

其中图片视觉传播型的报道文体,因其直观、客观、冲击力强等原因,成为当代媒介灾难性事件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就中西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传播媒介社会功用的价值判断的差异而形成的报道主体、报道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区分作一比较研究,以期有所借鉴。

一、报道主体的差异分析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可供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

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如何选择报道的主体,集中体现了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和职能、媒体与政府、政党的关系。报道主体的差异,是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和最终传播效果的差异的基点。在这一方面,中西方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媒介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兼顾其他;中国媒介以政党、政府行为为报道的主体,兼及其他。

从传播的目的和效果来分析,西方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关注、对灾难的认知等;中国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在基本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概括性、概念性的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达成一种宣传功效,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对人民的关心、社会主义社会的坚不可摧等理念。

根据美国作者道格拉斯·贝茨在《普利策奖内幕》一书的估计,从1917年到1990年颁发的普利策奖中,约有40%属于揭露性报道,另有40%属战争、犯罪、公民自由、种族关系、自然灾害和国际方面的报道。这一估计反映了美国的主流媒体一直是以揭露性和灾难性事件为报道主体的,反映了一种西方新闻报道的基本理念。

每年一度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是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闻摄影大赛。大赛获奖作品的构成也最能反映西方世界关于新闻摄影的理念和基本价值构成:灾难性、视觉冲击力、拍摄的难度。

“荷赛”的比赛项目共有八种类型:突发现场新闻、新闻特写、新闻人物、体育新闻、科学新闻、艺术新闻、自然与环境新闻和日常生活新闻。每年的最佳新闻照片,几乎都是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题材。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照片几乎遍及各个项目的比赛门类,只有艺术新闻、日常生活等门类涉及较少。这种状况的存在,就连长期任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基金会主席、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组委会主席的乔普斯瓦特先生,也在第30届“荷赛”颁奖时说:“为什么着眼点经常落在生活中的阴暗方面——战争、灾难、暴力题材上呢?”“为什么奖牌的荣誉点是授予坏消息的传播者呢?”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即从具体照片的图像主体的角度来分析,西方的新闻摄影报道往往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在视觉构成上凸现了作为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地位:如用广角镜头拍摄,强调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生存状态的照片,虽然在图片的视觉要素构成中增加了背景或前景的说明、衬托、比拟等方面的作用,但用于拍摄距离的接近,使图片画面中的主体即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被夸张、凸现,对受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由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并获得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最佳照片奖的《去救济站的路上》。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特写照片,或经报纸、杂志图片编辑剪裁、加工而成的特写性照片,最大限度地剥离了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联,使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情感和生存状态得到凸现,使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与受众日常的心理认知、视觉经验的常态之间形成巨大张力,增加灾难性事件的传播效果。如获得荷赛最佳新闻照片奖的《博帕尔大灾难》、《奥伊马拉的痛苦》、《艾滋病在美国》等。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作品中,涉及到灾难性事件的,也绝大多数是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为报道主体的。

中国的新闻传播界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基本上采取一种回避和低调的、概括性的报道方式。从新闻的总体构成来讲,其数量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以摄影方式报道灾难性事件的内容则更少。具体而言,报纸和新闻性杂志在对灾难性事件的编辑方式上,报道方式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比较关注灾难性事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报纸;一种是侧重于政策理论宣传的报纸,这两种类型的报纸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方式、版面处理、报道的数量和文体上都有较大的差异。笔者曾以《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2000年的中国可谓灾害颇多:遍及全国的大旱、局部的水灾、飞机坠毁、船舶沉没、工厂爆炸频频发生。在灾难性事件频发的

5、

6、

7、8四个

月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共刊发了约35条、组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或涉及灾难性的非突发事件的新闻,其中图片新闻报道共11条,图片36幅、组。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事件几乎各占一半。

在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中国青年报》兼有深度报道、背景报道和连续报道等形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确定或基本确定了灾难性事件本身或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性,兼顾及政党和政府行为。在图片报道中,也基本上以灾难性事件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

《人民日报》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基本保持我国新闻传播界一直奉行的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处理方式:概括性的简讯、版面上的低调处理,缺乏深度报道、背景报道、连续报道这些报道方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党、政府行为仍是报道的中心,《人民日报》在报道的文体上和版面处理上与《中国青年报》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使用简讯的方式来淡化灾难性事件报道;在版面上使用“弱化”的方式来配置稿件;使用图片极少。只有《人民摄影》报这样专业性的报纸,才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以大量使用图片的方式来报道灾难,并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的主体。但是,这样的专业性报纸,其使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的理念和方式,并不构成我国传播媒介的主体,其影响也是相对有限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西方新闻传播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相比,我国新闻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以政府、政党行为为主体,兼及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

二、报道手法的差异分析

摄影报道是一种视觉传播方式。同文字型的报道相比,它拙于过程性的叙述,拙于背景的开掘和事件意义的记叙。但是,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摄影报道的视觉语言方式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直观性、客观性、现场性等文字型报道缺乏的优势。与报纸和新闻性杂志所使用的各种文体(或叫各种报道体裁)相比,摄影报道具有吸引读者注意力、吸引读者在浏览报纸的版面后作进一步接触的强势。所以,在报纸和新闻性杂志中,如何发挥摄影报道的优势和长处,就一直是传播界探讨的议题。就传播活动过程而言,以视觉形象符号为特征的摄影报道,主要是传播一种有关事件的叙述性信息。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

和媒介文化,它们在使用摄影视觉符号传播信息时,在方式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西方新闻摄影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在报道主体的确立上以受害者为本,但是,这个报道的主体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个体的方式而存在,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灾难性事件本身。这种方式体现了西方社会以个别来反映、体现一般,由个别、具体到一般、抽象的思维方式。所以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就成了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主要准则和摄影记者、媒体编辑的追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为了最大限度地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西方的新闻摄影界使用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使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一种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式照片。用这两种方式拍摄的照片,所形成的视觉符号同媒体的受众日常的恒常的视觉经验相比,体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唯他性,所以图片和受众的接受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会在传播过程中使图片本身的强势达到最大值,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中国的传媒在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选择了灾难性事件引发的社会、政府行为作为报道的主体,主要反映抗灾救灾行为,执政党领导行为和政府行为。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和灾难性事件本身在报道中被淡化、弱化。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虽然也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但是数量不及西方新闻摄影多。在画面的视觉符号元素的构成上,不是以个体为画面的主体,而是以群体或小群体的方式出现的抗灾救灾的人群,在各级官员陪同下视察灾情、指挥抗灾的政府领导人作为画面的主体。体现出了以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但是,以群体作为图片的画面主体,在画面中很难形成强烈的视觉中心,群体不仅没有最大限度地反映灾难性事件,没有反映个体,同时群体也没有得到多维度的、有效的反映。从传播的效果来分析,这样的图片很难对受众产生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

表现手法上的第二个差异,就是中西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语汇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双方摄影语汇使用上的数量差异、形式构成差别。

在西方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图片除了使用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信息外,还使用了比较、转喻、隐喻等符号生成方式。在具体的报道中,将各种视觉传播的方式揉和在一起,使图片在报纸、新闻性杂志和受众的阅读互动中,实现其功能多元化、多层次化。一方面通过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层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主体与环境要素的视觉符号构成方式,或者图片与图片的标题、说明性文字的构成方式,来建构一种比喻、象征、隐喻关系,为受众开掘出灾难性事件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层面。如《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去食品救济站的路上》等图片,通过丰润的白人的大手与枯瘦的黑人小手的视觉对比,形成反衬关系;通过垂死的黑人女孩与秃鹫的觑视构成转喻关系,使媒体在通过传播非洲灾荒的信息的基础上,暗含了传者试图传播的黑白世界、富裕与贫穷的对立和并存;个体生命的脆弱与人类的宿命的深层信息。

还有一类图片新闻,图片本身除叙述性事实信息外,并没有构成对比、象征、隐喻等关系。但是,编辑通过标题和文字说明与图片上的画面视觉符号构成反衬、隐喻关系,如《越南的民主与自由》等(有的使用《枪毙越共》作题,便失去了这种意义构成)作品。

同西方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的语汇的丰富性、多样化相比,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视觉语汇较为单一,除近年极少数报道空难、海难等灾难性事件时,少数摄影记者使用的摄影语汇较为丰富外,基本上都停留在叙述型的语汇层面。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往往倾向于反映群体,弱化个体,从而弱化了摄影报道中使用多种语汇的可能性。同时,也由于图片的视觉构成关系的简单化,使编辑在使用图片时的多种可能的方式不能实现,限制了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过程中其他意义层面的开掘,造成了有事件但缺乏事件主体,有信息但深层信息不丰富的局面。

三、传播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由于中西方新闻摄影界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中,使用的报道方式不同,报道的主体不同,所以,中西方关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最终传播效果,对受众影响的深度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西方新闻摄影界确定的报道主体是: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兼及灾难性事件及社会行为。所以,受众在接触媒介上的图片时,会通过照片上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获知有关的叙述性、叙事性的信息;了解灾难性事件中受害者个体的存在状态、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由此引发的社会行为。这是传播者想借助于图片来达到的最基本的传播目的和意图,也是受众接触媒体的基本需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但是,由于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和传媒本身在拍摄和使用图片时,通过对比、反衬、转喻等手法、语汇,最大限度地开掘了图片本身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和内涵,所以会在接触媒介、了解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使受众对灾难性事件本身的认知进一步深化。引发受众思考,诸如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自然与人的关系,个体生命的意义,社会冲突的根源等问题。有助于受众在接触媒介图像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生命伦理观、环保意识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等诸多基本社会价值观念。

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和传播界在拍摄和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确定了政府和社会行为即抗灾自救为报道的主体,极少或根本不涉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所以在受众接触媒介提供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和文字报道时,只能认知了解灾难性事件的概念性、抽象性信息以及政府的抗灾救灾行为。而从报道中获知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生存状态的信息接近于零。这种报道方式,使受众形成信息的盲点、盲区。以至一位作者在参观了1998年抗洪救灾摄影展后大发感叹:摄影展根本没有反映1998年洪灾的状态,后人无法凭借这些图片来描绘1998年发生在中国的洪灾,特别是无法借助于这些图片了解当时灾民的生活状态。

中西方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传播效果的另外一个差异,体现在传播者、图片、受众三者间的互动关系中。从广义的传播效果来分析,图片传播的

信息的效果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信息层面,一个是超越信息的层面即社会学或伦理学的层面。前者是受众接触媒介的基本目的,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后者是受众在解读媒介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附加的、从属性的效应,这种效应是深刻的,也是长期的。

从现有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片报道的效果来分析,中国的灾难性事件图片新闻报道的效果是单一层次、单向性的(一般情况而言),只能满足受众接触媒介的信息层面的需求。因为中国新闻摄影界在拍摄灾难性事件的实践中,没有有意识地利用主体与环境所构成的关系去进行超越信息层的开掘;媒体在使用图片时,也没有这种编辑传播意识。所以,受众在接触到这一类图片报道时,获得的信息基本构成只能是:发生了什么样的灾难性事件,政府的救灾行为。由于拍摄者和媒体想通过图片达到两个目的:报道事实;弘扬民族精神、政府英明,所以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一般不会出现侵权诽谤的行为。

西方的传播媒介在使用图片时,往往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过程中,存在传播者介入式地侵犯受众(包括灾难性事件的受害主体)的权利问题。

由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产生的侵权等社会学、伦理学问题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的侵权或伤害;一个是摄影记者和传播媒介为追求最大的视觉冲击力而带来的针对所有受众群体的侵权或伤害。

就前者而言,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往往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而使用大量特写式照片。作为被报道主体的灾难事件的受害者,往往是在不了解摄影记者如何拍摄图片、媒体如何使用图像的情况下,甚至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社会公众人物,给被摄主体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发表于《人民摄影》报的文章《遭遇激情》(帕把西娅·布朗著,肖天编译)中约西卡·荷德里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约西卡·荷德里不经意成为摄影记者报道校园枪击案的图片主角,但是摄影师拍摄到的她极为痛苦的仰面祈祷的图像,被媒介广泛传播后,却对约西卡·荷德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约西卡·荷德里一下成为公众人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照片给她带来的伤害,使照片成了她做任何事情的障碍;(三)摄影师在不经她个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发表了她的照片。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往往会使一些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受到伤害,比如关于艾滋病的图片,

既起到报道艾滋病、满足受众对有关艾滋病信息的获知,同时也因为报道手法的夸张,细节刻画的逼真,使社会对艾滋病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慌,进而使艾滋病的患者受到鄙视,成为被社会遗弃的群体。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拍摄、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存在着传播者对受众的介入式、强迫式的侵权或伤害。一些照片曾经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抗议。认为这些视觉冲击力巨大、画面血腥恐怖的照片,侵犯了受众的获知权,引起阅读者的负面心理反应:如恐怖、惊慌、厌恶等负面情绪或心理;从长期来看,这些图片的恐怖、暴力的影像会通过积累方式逐渐破坏受众的正面的认知结构,在社会中形成看客心理和窥私心理,破坏社会整体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西方传播媒介和中国传播媒介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的这些差异,是由中西的政治理念、社会文化结构、媒介功能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鉴于篇幅,不再详述。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hoto Journalis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Disaster Coverage

WAN Sheng-yun

Abstract: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disaster coverage in view of reporting subjective, reporting style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 It is very enlightening for Chinese photographers to do the disasters reporting in future.

Key words:Photo journalism, Disaster;Differences

第9篇:大事件

98 抗洪

大灾大考验。’98中国南北洪水大夹击,形势严峻,考验 了我们的党,考验了我们的军队,考验了我们的人民。

大考验大升华。在这次严峻考验中,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 精神又一次得到了拓展、洗礼与升华。

为什么这样罕见的大洪灾没有酿成大难?为什么面临大灾,

民心、社会又这样稳定?一位从抗洪前线归来的同志告诉记者, 主要是“两个信赖”:“一个是人民信赖我们的党,信赖我们 的政府;一个是党和政府信赖我们的人民,信赖我们的军队。 ”“两个信赖”,这是民族凝聚力的最好体现,也是万众一心, 构筑新的伟大长城,能够决战决胜的根本原因。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正确 的治洪方略。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党中央、国务 院的领导同志在危急关头亲临一线视察、慰问,亲自指挥。上 行下效,沿江各省省委书记、省长和参加抗洪抢险的各大军区 司令、政委,武警部队司令、政委哪一个不在第一线指挥!各 市县一二把手,以及各乡、各村,书记、乡长、村委会主任又 哪一个不是身先士卒,带领群众拼搏!这在历朝历代,或其他 国家有过吗?所以群众说,老红军、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支部建在堤上,是这次抗洪抢险的又一特色。据不完全统 计,光湖北长江干堤和连江支堤上建的临时党支部就有上百个, 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许多战士、民工因表现突出,在抗 洪一线光荣入党。

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在沙市、荆州、洪湖、岳阳、九江, 以及大庆、哈尔滨等地,人们可以看到这样壮观的场面:大堤 已经浸水,全靠上面的子堤挡水。当六七级大风,卷着排山巨 浪向子堤扑来时,正是党的书记,大喊一声:“共产党员跟我 上!”共产党员、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共青团 员、民兵、敢死队员跟着一个个跳进狂风巨浪中,大家手拉手, 用血肉之躯抵挡着狂风巨浪的袭击,护卫着江堤,护卫着江堤 下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这种英雄群雕,绵延几

十、上百里, 不是几分钟,而是几个小时地定格在惊涛骇浪之中,也定格在 历史的长卷之上。

当年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横扫千军如卷席。这次, 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遵照江主席的命令,10多万人 民解放军、武警官兵,200多万民兵,紧急驰援长江堤防。这是 一次镇江抗洪大战,人民子弟兵,充分发挥了突击队作用,同 样表现了中流砥柱、威武不屈的雄姿。哪里最危险,哪里有解

放军;哪里有群众呼救、转移,哪里有解放军。不仅涌现了像

高建成那样的“抗洪英雄”,而且涌现了一大批英雄群体。群

众说:“解放军一到,更有主心骨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也是这次抗洪抢险的主体力量。

从大禹治水起,几千年来,谁听说过捧着父亲灵牌的孝子,一

听说“抢险啦”的喊声,立即让放下灵柩,带着送葬的亲朋,

去排险救灾的事吗?谁听说过新婚之夜的新郎,一听说险情就

坐立不安,而新婚妻子深明大义,毅然趟水送未进洞房的丈夫

到抢险第一线的吗?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却是这次抗

洪抢险中活生生的实事。至于父子抗洪,母女抗洪,更是比比

皆是。湖北新洲县周家铺镇莲花村70岁的童少阶老汉,正当白

沙湖险段处于危急关头,召来分居外地的大儿、二儿在老三家

开家庭抗洪抢险紧急会议,老汉宣布:“防汛是天大的事,全

家不分男女,18岁以上的都要立即上堤!”祖孙三代,包括三

个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全部上堤,而且自搭窝篷,吃住堤

上,轮流值班。这是何等决断,何等大义!1931年7月29日,武

汉丹池口发生决堤事件,武汉陆沉。历史惊人相似,今年7月3

0日,在当年决口不到100米的堤段又出现“溃堤性重大险情”,

巨大的管涌,以1.5米高的浑水柱冲天喷涌。险情就是命令,

68岁的抢险老英雄王占成,从家里奔到现场。凭他的经验,判

断水下有隐洞,他不顾年迈,不顾生命危险,两次跃入波涛奔

涌的长江,发现漩涡,又两度潜入江底,找到了1米直径的隐洞。

2000多名抢险人员奋力堵洞,终于制止了管涌。这是武汉长江

干堤自1954年以来出现的一次最大险情。武汉市防汛指挥部通

令嘉奖老汉,为排除重大险情立了头功。市民说:“王老汉救

了大武汉!”

无数可歌可泣的事实证明,撼山易,撼长城难!

03春 SARS

2003年3月,和煦的春风如约而至,正当人们走出憋闷了一冬的小屋,准备自由地呼吸空气中新鲜的味道,享受春天给人心灵带来的愉悦时,SARS—“非典”病毒却和我们不期而遇。它的到来,使我们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轻松愉快的面对自然,公园、学校再没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商场、饭店再没有顾客们的摩肩接踵。今年没有以往的春天那样绚丽多姿,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定信心跟党走,是取得抗击“非典”战役胜利的基本前提条件。危难之中见精神,危难之中更见能力。这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回顾历史,就会清楚地感受到,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伟大的中华儿女从来没有被什么灾难吓倒过。正是在与无数灾害和困难的抗争中,中华民族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也培育出披荆斩棘的生存能力。比起那些令人辛酸的沧桑,目前的非典还真算的了什么呢?我们的信心和能力不仅来自民族精神的伟大,更是源于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自非典蔓延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各地方、各部门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中央领导同

志还深入疫区,深入群众,亲自指挥抗击非典的斗争,哪里疫情严重,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防治非典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全国人民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迅速筑起抗击非典的新的长城。为战胜“非典”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危难时冲在前,激发起全民族抗击非典信心和勇气,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无数党员、团员站了出来。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护士长叶欣不畏病魔,挺身而出,最后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军队医学专家姜素椿教授在救治病人时身染恶疾,他以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仍然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北京二中副校长李翌,为保证在非常时期学生能继续学习,较早的提出了“空中课堂”的概念,利用电视、因特网等媒体进行多方面、多领域的教学工作。“非典”期间,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非典”做出贡献的好人好事随处可见。他们是我们战胜灾难的楷模,是鲜活的凸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最好范例,传乘至今的伟大民族精神又一次迸放出绚烂的光彩。一例例生动感人的事迹摆在我的面前,我感到了党员、团员、青年中先进分子在特殊时期忠于党、忠于人民,为祖国利益舍身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

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抗击“非典”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为一名国家审计干部,我虽然不能与白衣天使们共同奋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2003年6月,我参加了抗“非典”专项资金的审计任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是常事,但小组里的同志们谁没有怨言,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次,我和小组内的李广河同志在古城宾馆延伸审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由于接收“非典”病人密切接触者的任务时间紧迫,没能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设置各种账簿,制作凭证,只是登记了流水账,根本无法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审计。困难摆在面前,广河同志告诉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最原始的方法,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与其登记的流水账逐笔核对。说干就干,经过我们耐心细致的检查,终于将被审单位二个月来的各项支出逐项核对正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任务。为此,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身边的共产党员的信念与力量,同时也体会出审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灾难总会离去,但在这场抗击非典斗争阻击战中锤炼出来的伟大精神将会永存。下一个春天,我们会摘掉口罩,再一次轻松呼吸自然的气息,会重新感受春天的愉悦!在阳光下,党徽绚丽的光芒照耀在每个人的身上,影射出每个人心头的喜悦!

08奥运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于今年8月24日胜利落下了帏幕,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奋勇拼搏,挑战极限,创造了参加历届奥运会夺金牌数之最!尤其是他们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以后工作学习的精神动力。

奥运精神体现了不畏困难、奋勇拼搏的劲头,值得我们党建工作进行弘扬。过去有句谚语:“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如何面对困难,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25岁的男子佩剑个人赛冠军仲满,以前没有参加过奥运会,最好成绩是去年在世锦赛上获得个人赛第22名。面对强手如林的他,牺牲了多少安逸的日子,挥洒了多少苦练的汗水,磨出了多少手上的老茧,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仲满的成功,再次说明了不畏困难、奋勇拼搏的劲头多么重要。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各种思潮的冲击,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也有许多“单

位的历史”需要我们去创造,我们要向仲满学习,多动些脑筋,多流些汗水,多做些工作,把困难压倒,而不是被困难折服。

奥运精神就是团结协作、共筑辉煌的精神。在13日进行的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比赛中,中国队以188.90分击败世界冠军美国队,获得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个女团奥运金牌,同样创造了历史。闪亮的奥运金牌,召示出“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树立大局意识,尽职尽责,不抛弃,不放弃,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力。

奥运精神就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 而“自信、自强、自尊”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回忆前几年的工作正是由于自信心的缺乏,使我丧失了许多机会,工作业绩不突出。奥运精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行动,金牌永远不属于观众;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目标明确、夯实基础、提高效率,朝着“更快、更高、更强”方向迈进,突破,没有终点。

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应该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扬奥运的不懈努力

的精神,踏实、努力的不断进取,积极置身于身边的事情,努力工作、学习,奋发向上!不虚度每一天!

以上是我看过这次奥运会后的思想汇报,我相信只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心,再通过我坚持不懈地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奥运精神,在党支部关怀和培养下,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此致

上一篇:先进军事文化下一篇:医院信息科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