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物流企业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且信息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到物流企业,通过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增强物流企业的信息处理效果,提升财务管理、经营决策、市场分析等各种工作的有效性,尤其是财务与业务方面的管理,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增强工作效果,还能通过会计信息化的方式增强会计工作效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信息化物流企业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信息化物流企业论文 篇1:

信息化对物流企业作用的评价

摘要:如何评估信息化建设给物流企业带来的效益成了物流企业衡量信息化建设有效性的重要问题。基于目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矛盾——能力不等于应用,应用不等于实效,本文将信息化对物流企业的实效,即客户服务质量的改善程度与信息化之后的经济效益指标做以比照,分析了信息化对于物流企业的效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经济效益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logistics enterprises; service quality; economy benefit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商品流动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总量也在不断扩大,这便直接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而如何通过对物流业的推动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我们未来将要面对的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物流业的发展,信息化同样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1研究背景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消费者追求高品质消费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对物流业本身来说,它也同样需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物流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信息化对其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绝大部分物流企业开始信息化建设。目前针对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有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于2002年发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及《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构成方案》,但这套指标只是对所有应用信息化的企业的建设水平的衡量,而并没有针对某一行业的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而对于物流行业内已经建立的绩效评价指标中又没有专门对信息化后的效果作针对性分析的,所以在这些企业实施完信息化建设后不能有效衡量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更加不能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做出改善计划。

2研究目的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效果评价的空白,提出有效的评价方法,并能以此来进一步改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让信息化建设给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辅助。

3模型构建

3.1指标选取。目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专家提出了这样两个不等式:能力≠应用能力;应用≠实效[1]。第一个不等式是说电子能力不等于业务效率,是基于供应方环节的;第二个不等式是说,供应方认为应用效益高的不等于用户的满意度就高,是用户导向的。鉴于此,我们用客户服务质量改善能力和信息系统的盈利能力这两个相驳的量,来考察企业在信息化后的发展能力。用顾客服务质量改善率Q来衡量客户服务质量改善的能力,用利润提高率R来评价信息系统的盈利能力。

其中,在利润提高率时需要计算成本,这里企业信息化的成本包括:(1)系统分析设计费用和实施费用。包括硬件、软件和人员消耗的费用等。(2)人力成本。包括重新招聘、人员重新部署和人员培训的费用。(3)流程成本。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的费用。(4)系统运行成本。集成和测试费用、运行费用、管理费用、数据分析成本、数据转换成本等。(5)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持续改进费用。(6)机会成本。企业由于选用其中某一家厂商的系统软件,而放弃了其它厂商所能带来的机会效益,就是一种典型的机会成本[2]。

客户保持率或者客户流失率。

投诉率。

这是两个边际指标。因为客户的服务质量在一个中等水平时,即客户满意度在一个中等水平时,客户既不会选择转投别家也不会投诉。但是当市场竞争激烈,有其他更好的服务提供给顾客时,他们就很有可能选择其他能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物流企业;另外只有存在客户无法接受的错误或者低水平的服务时,他们才可能选择投诉[3]。所以以上这两个指标可以作为找出企业与竞争者的差距及企业自身服务的失误的出发点。

当投诉率增高而客户保持率基本不变时,说明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能够提供更好服务质量的竞争者,而服务质量的降低主要是由自身的问题所造成的,是一种绝对降低。这时要做的是从投诉中找问题,即把改善的重点放在客户投诉的问题上。例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客户总是在抱怨所送的货物和订单上的数量和型号有很多不一致,这就要求物流服务提供者检查信息化建设对于订单下达和货物拣选流程所做出的变动,看看是否这些改变有不完善或者和建设目的不相一致的地方。如果是因为暂时的运行不利,则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否则必须找出系统建设的漏洞,以便修改完善。

当投诉率不变或者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客户保持率降低或流失率提高。此时,虽然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原有基础上对客户服务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客户还可能因为一些原因而选择其他服务商,这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服务质量的降低,是一种相对降低。例如,在此期间,又出现了其他能够更好服务于客户需求的服务商,那么客户很可能就会选择他们。此时企业要做的是重新分析客户需求,细分市场,对比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势,找准自己的服务定位,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改善信息系统的功能。

当投诉率上升同时客户保持率又下降时,说明信息系统的设计存在问题,这时则要将上面所提到的解决方案都考虑进去,以得到系统改进的方法和侧重点。

(3)当Q ,R >0时,信息系统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也为企业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这在以顾客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很重要的竞争力。所以说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也是最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另外,由于前面提到的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往往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业务量和营业额的增长,所以当成本在各期基本相等时,Q ,R 就会基本相等。但是企业在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下,往往会尽力降低成本,成本的降低必将会使利润率的增长高于服务质量的增长,而如果这种差值没有导致服务质量的降低时,这种Q 与R 之间的偏差就是一种有益偏差,是一种最佳状态。

(4)当Q ≤0,R ≤0时,说明信息化建设并未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甚至有降低原有水平的趋势。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既没给企业带来短期效益,又没给企业创造赢得长期利益的条件,所以是亟待改善的。而此时企业就要从前面提到的第一个不等式(能力≠应用)入手,考虑企业内部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是否与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

应用状况。信息化的成功具有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模化和专业化同样是其成功运行的重要途径。主要业务流程的覆盖面和质量水平是衡量信息建设规模化的主要指标。如果信息化只覆盖主要业务流程,而且业务流程自身及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在主要业务流程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则很难使物流系统发挥最大优势。因为物流业要想发挥其最大的效能,达到效益最大化,必须将各个子部门的利益综合考虑,才能发挥系统优势[4]。另外,是否有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方案优选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已经成为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衡量因素。

人力资源水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都需要有良好知识基础的员工来完成,所以员工的素质是信息化成功运行的保证。企业大专学历以上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掌握专业IT应用技术的员工的比例;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电子化学习的员工覆盖率等等这些指标都是反映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在信息系统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大小的。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员工不仅要懂得信息系统的技术及应用,更重要的是,将这些辅助性技术应用于物流规划和管理中。

安全。随着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化,信息及网络的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因为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因为网络广泛连接性而产生很严重的连锁反应,到时企业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信息系统的日常安全维护虽然会耗费企业的人力和资金,但相对于问题出现后的巨大损失来说,这些都是值得的。

4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将服务质量改善率Q和利润提高率R的关系表示如图。

企业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对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初步的评估,再通过相应的途径找到问题所在,来对不完善的方面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 姜奇平. 信息化取得实效的关键是什么?[J]. 中国信息界,2006(14):6-7.

[2] 管政. 信息系统建设的价值评估模型[EB/OL]. (2006-06-08)[2006-09-18]. http://www.e-works.net.cn.

[3] Sarah CooK. 客户服务有效性测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Douglas Lambert, James Stock, Lisa Ellram. 物流管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袁 晶

信息化物流企业论文 篇2:

21世纪会计信息化下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应对方法

摘 要: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且信息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到物流企业,通过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增强物流企业的信息处理效果,提升财务管理、经营决策、市场分析等各种工作的有效性,尤其是财务与业务方面的管理,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增强工作效果,还能通过会计信息化的方式增强会计工作效果。但是,目前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受到网络开放性特点的影响,很容易发生会计信息造假问题、数据安全性的问题等等,严重的还会导致物流企业出现经济损失。为解决此类问题,下文研究21世纪会计信息化对物流企业造成的影响,提出几点内部控制建议,旨在为其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21世纪;会计信息化;物流企业;内部控制

物流企业在21世纪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应结合容易发生的问题和风险,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工作模式,构建完善的内控环境,合理设置相关的监督体系,严格进行会计信息的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方式来增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会计工作效果,达到预期的内控工作目的。

一、21世紀会计信息化下物流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虽然21世纪会计信息化为物流企业的数据信息处理提供了一定的便利,确保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一定的便利,确保决策工作能够与业务、会计的数据信息相符,增强各项工作效果。但是,目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企业的内控工作还会面临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信息安全性问题

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数据信息能够同时被物流企业的很多部门读取,在跨部门进行开放性数据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数据泄露的现象,而且多数人员都缺少对于会计信息化中数据信息的保护意识,很容易引发数据信息泄露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也会导致内控工作面临诸多难题。

(二)缺少良好的内控环境

21世纪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企业的内控工作还处于传统的状态,不能快速和会计信息化之间相互适应,一味的重视现场工作情况,忽略网络信息平台方面的内部控制,难以按照会计信息化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内部控制,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会计信息造假、信息泄露等问题,导致内控工作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

(三)缺乏完善的监督模式

物流企业在21世纪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尚未编制完善的监督工作机制和模式,在缺乏良好监督方式的情况下,很难针对会计信息化的特点与情况科学化的进行监督和管控,无法将内控监督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无法及时发现会计信息化下各个部门各项工作的问题和缺陷,对物流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长远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21世纪会计信息化下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应对方法

上述研究了目前在21世纪会计信息化下的物流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为解决有关的问题,下面提出几点内控的应对方法,旨在为有关工作的良好实施提供帮助。具体的应对方法为:

(一)完善相关的内控环境

为确保21世纪会计信息化下的物流企业内控工作效果,应该着重完善有关的内控环境,首先,应明确具体的内控工作发展目标,完善战略方案,在合法性经营的同时,维护物流企业资金安全、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其次,应组建相关的内控组织机构,对于物流企业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对于总部、分部来讲,都需要进行统一性的内控管理,整合业务方面和财务方面的数据信息,在整体性指挥的过程中掌握集团的具体状况,针对性的进行内部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开展整体性、集中性内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总指挥的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可以在自身的内控工作中专业化、合理性的完成任务。最后,在内控过程中应该着重创新绩效评估的方法,淘汰传统的财务指标绩效考核方式,按照物流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具体发展状况等,综合性的开展绩效评估工作,以此来保证组织行为能够和战略目标之间相符。除此之外,还应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所有的人员都需要有着正确的观念意识,尤其是业务人员、会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严格进行会计信息的保护、管理,配合内部控制的工作要求,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健全内控监督工作模式

在内控监督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岗位人员的具体职务要求、权利义务,合理进行各个岗位和人员的分工,设定各个部门的具体权利与工作责任,并且在不同岗位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监督的模式,以此确保物流企业各个岗位工作的高效化、合理性开展。与此同时,还需注重权利的分散性处理,不可以将较为重要的权利集中在某一人身上,而是要在21世纪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合理分配岗位工作权利,明确各个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有序的落实。在此期间,应该创建相应的内控监督机制,要求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全面进行业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工作情况的监督,预测分析有无会计信息化下的风险隐患,通过健全的监督方式来预防风险问题、规范每位人员的工作行为,杜绝发生舞弊行为。在落实监督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和奖惩制度相互整合,一旦监督工作中发现有违法行为,就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物流企业的惩罚制度等,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同理,在监督期间如果有表现较为良好、为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下的各项工作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员,也要适当进行奖励,这样可以通过奖惩的方式增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规避违规、违法事件的发生。

(三)完善会计信息的内控模式

21世纪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流通速度开始提升,能够为信息的高效化流通提供帮助,尤其是物流企业,只有确保信息的良好流通,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但是,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很容易出现会计数据信息泄露、被篡改等安全隐患问题,不能确保有关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在此情况下,相关的内控工作中就应该着重关注有关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首先,在日常的内控工作中应合理使用安全性、先进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做出相应的反馈,归纳总结技术的应用经验,最后选取具有一定安全性的财务软件、会计系统,创建相应的服务平台,使得会计工作能够对相关的业务工作行程实时性、全面性的了解,并且按照具体情况合理开展指导工作。其次,在内控过程中着重强调会计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整理和研究,优化处理各个操作节点,保证所有会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还需确保有关会计信息的安全流通,应用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入侵扫描技术等等,维护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预防出现数据信息泄露的问题。最后,应重点使用加密技术,对于所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设置密钥,并且实时性的对系统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病毒入侵现象、非法篡改会计信息的问题,必须要及时性的处理,同时还需做好会计信息的备份工作,以免因为安全问题导致会计信息丢失。

(四)完善会计信息化风险防控机制

物流企业在21世纪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应该完善有关的风险防控机制,准确预测、防控风险问题,确保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物流企业得到良好发展。首先,完善内部控制的规范标准,在落实国家法律规定的同时,按照物流企业情况、会计信息化的状况,及时性的调整相关内控标准,尤其需要重点设置关于会计信息化风险的内控规范要求,使得每位内控人员都能够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合理的方式规避风险隐患问题。其次,应该创建风险预警系统,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使用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性的识别和预测到风险隐患问题,便于相关的部门采用合理的方式规避风险,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21世纪会计信息化环境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面临很多问题,不能确保有关内控工作的高效化实施,因此,在新时期的环境中,物流企业应该结合目前存有的问题,按照21世纪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构建良好的内控工作环境,完善相关的监督体系与模式,确保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合理的内控方式预防出现数据安全问题、财务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桂凤.试论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J].经贸实践,2018,14(2):285-299.

[2]薛圆圆.企业内部控制视角下的ERP优化——以LD公司为例[D].江苏:江苏科技大学,2018,33(11)133-149.

[3]吴振英.基于ERP系统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环球市场,2018,16(34):75-76.

作者:张新新

信息化物流企业论文 篇3:

计算机信息化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我们的社会正在向计算机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对于企业而言,信息已经成为企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物流属于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精确又复杂的集合,因此在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的帮助。结合信息水平的飞速发展对于物流企业的影响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对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建议,并对信息化应用到物流企业当中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化;产业化;物流领域

现在的物流指的是将货物的存放、运输等多个环节加以整合而构成的集合,指的是货物从发出直至顾客收到这一个完整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由于目前快递商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因此现代快递也发展出多种多样的服务,以求可以尽可能的满足每一类顾客的要求。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快速的信息交互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乃至于整个社会进一步发展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物流企业自然也囊括其中。物流企业想要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就一定会依赖于日益庞大的信息流。快捷的信息交互手段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很大程度上的帮助,可以帮助企业以更快的速度获取到市场的即时信息,并借此对自身的相关活动及时作出调整,保证企业可以顺应市场潮流且保证企业资金可以及时的应用到必要的环节。

1 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1.1 互联网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大大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

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就管理层面而言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不过物流企业由于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因此在管理上终归有一些独特的地方。相对而言,物流企业对于企业当中各个部门的衔接和配合的要求比较高。由于物流服务指的是由多个服务组成的,在执行过程当中企业要严格按照固定的步骤来完成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将会对物流服务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信息化的到来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各个部门来更好地衔接,尽可能的消除工作当中的盲区,这无疑会对整个物流服务提供很大的帮助。

1.2 网络技术促使物流传输方式产生新变化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导致物流服务的方式与过去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过去的物流服务相比,现代的物流服务更加偏重于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完成交易之后只需等待物流企业送货上门即可,而对于虚拟物品而言交易方式更为简单,在通过互联网支付费用之后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下载。

1.3 物流信息的有效利用直接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

互联网的普及导致网络信息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此可以以很快的速度搜集很多与物流行业相关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获取市场的实际资料,并从中发现商业信息。通过对各个公司实际运输商品的总数进行分析可以获取消费者对于物流服务的偏爱程度,再结合相关产品的服务信息,可以从中总结出消费者对于某种服务的需求。而后将这些信息灵活应用到企业决策过程当中,可以帮助企业及时纠正发展方向,并节约掉大量不必要的成本。

2 计算机信息技术条件下当代物流企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企业顺应时代发展,逐渐开拓出电子商务市场,逐步向信息化迈进。物流是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因此,此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分成了以下6大模块(如图1)。

2.1 物流企业竞争的全球化展开

地球村概念的出现迫使全球范围之内的生产资料进行二次分配,其流通范围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扩充。尤其是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渐出现,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商业生产模式。而跨国企业和跨国合作所需原材料的运输过程已经成为了国际物流公司所争抢的工作,由于跨国合作的不断出现,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生产企业也由于实际情况逐渐重视物流企业,双方逐渐形成了源于利益的共生关系。在全球化到来的时代,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2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目前,电子商务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因此如果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一定要尽可能的完善企业本身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体系。如果我们采集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的数据,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企业都具备相当完善的多重信息处理体系,并会将服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并进一步分析,从而实现使用最少的库存来实现商品的周转。这会将仓库的单位面積利用率提升至最高,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型物流企业仓库之内产品的周转时间与小型企业相比会缩短数天,这样无疑可以提升物流服务的速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物流服务的成本降到最低,可谓是服务效果与利益方面的双赢。

2.3 物流企业的功能多样化

眼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因此现代物流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商品的周转以及配送,还要相同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尽可能的提升自身服务的附加价值,物流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不同的定制服务,将商品从生产直至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利益链条加以整合,将自身的服务尽可能的优化,已超出用户预期为最终目的,从而为企业赢得最忠实的客户。

3 对物流企业广泛开展计算机信息化运作的建议

3.1 吸收新观念,形成最适应物流企业发展的企业规划与发展纲要

这不仅仅是对物流服务行业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政府与物流企业都要追赶信息化步伐,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认清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帮助物流企业逐渐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该意识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益,从政府的角度来刺激社会需求,出台相应政策来帮助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来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提供帮助,帮助物流企业创造一个良性的市场环境并给与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扶持。

3.2 制定产业的统一标准,促进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物流行业是一个刚刚接触到信息化的产业,因此在物流行业信息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新一些问题。在这之中较为显著的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而这无疑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产生的阻碍。就这一现状,物流企业应当尽可能的发挥行业凝聚力,在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共同制定出一套行业标准,并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应当起到监督的作用,对于某些较为重要的标准应当督促整个行业尽快制定。而在新的标准出台之后,政府部门也要负责严格监督,最终实现整个物流行业服务的标准化、统一化,为物流行业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3.3 立足现实,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这样可以为生产商和销售商提供基于统一标准的物流服务咨询,而且由于信息共享,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复劳动的出现, 可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实际效率, 还可以满足各个企业对于基础物流信息的需要;除此之外, 基于对基础信息的共享, 还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对市场进行更进一步的监督和管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见图2。

3.4 不断地开展和鼓励物流信息技术的创新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离不开相应技术支持的。因此想要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就一定要在相关领域投入资源来加以研发。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应当对物流行业信息化加以扶持,这样有助于实现各阶层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而这对于国家整体经济而言绝对是有益无害的。政府部门应该对相关的科研项目加以考核,对于某些重点项目可以注入资金予以帮助,通过此类手段来激发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加快项目的研究进程。

3.5 不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培养专业的信息化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行業的信息化贯穿了整个产业链,因此会使物流产业由单纯的运输行业向综合服务行业转变。物流行业的转变就导致这一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从之前的偏向劳动力逐渐转变为需要管理、运营、策划等全方位综合人才,借此来实现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基于这个情况,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帮助从业人员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适应新的工作方式。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完成物流行业信息化的任务,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尝试将资格认证制度引入到物流行业当中,这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水准。而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可以尝试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培养更为专业化的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国家也可以对于物流行业信息化这一项目的发展前景以及效益加以评估,若达到相应要求,可以考虑实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专项培养计划,帮助物流成为一个基础性服务行业,与高校展开合作,培养专项人才,从而满足物流行业信息化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

3.6 强强联手,提高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而言之,在物流行业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较短,与国际上的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不具备很强的竞争能力。物流行业和生产销售环节的切合程度较低,相关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并没有形成规模,因此业务能力也并不强,所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难以取得佳绩。所以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之下,国内大中型物流企业应当意识到企业转型的重要性,国内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国际上的大型物流公司展开合作,通过国际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以及雄厚的企业实力,在提高双方经济效益的同时吸取经验壮大自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进行企业之间的合并,借此来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为企业争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占据市场份额不断加大的时代,对于物流行业而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各大企业应当加大对于信息化的投入,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以适应各市场需求为目的,吸取发达国家的物流行业在信息化进程中的经验,与国家合作,为推动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付晓豹,薛焕堂.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11):449-451.

[2] 梁娜.基于计算机模拟仿真的物流自动化系统[J].中国电子商务,2014(1):280.

[3] 侯海科.论述计算机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运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175-175.

作者:高雪花

上一篇:小学下册教学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组织办公室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