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专业毕业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隨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与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与之相适应,农业生产组织也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如土地流转政策推进为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农民合作组织正在形成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资源专业毕业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地资源专业毕业论文 篇1: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人才则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为例,在分析学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积极探索全新的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提出“立足实战”“一进一出”“集中分散”“立体评阅”“双导师制”等理念和方法,并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关键词:人才培养;工程造价;校企合作;立体评阅;毕业设计

进入新时代,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加快和地区产业发展的不断升级,各行业与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联系愈发紧密。建筑行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在城镇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不断涌现,BIM、智慧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1]。

2013年中国签署《华盛顿协议》,2016年正式成为其成员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受到各院校的高度重视,基于“成果导向”“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的基本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可[

2-4]。在此大背景下,社会对工科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成果产出为评价标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5-8]。

校企合作作为推进实践教学、提高办学质量、密切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有效抓手,得到各高校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推进,出现“联合培养”“工学结合”“双元制”等校企合作的诸多新方式[9-10],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校企合作仍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

一、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

1.教育理念相对保守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课程教学多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辅。虽然开设的实习、实践类课程比重逐年升高,但大多流于简单的参观和访问,真正能动手实践、实操的较少。教学中教师理论知识讲授多,学生动手实践少;教师灌输多,学生主动探索少;教师示范演示多,学生实际操作少,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不紧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差距大,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脱节。

2.人才培养体系脱节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经济建设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知识迭代的加快,人才培养方面跨学科、跨专业协同育人的趋势明显,而现行教育体系依旧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传统专业分类上,高校对新趋势、新发展、新需求持观望者多,积极创新者少,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

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理念保守、课程体系陈旧、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

3.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

高校教师普遍“身兼多职”,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科研任务,有的教师还承担了辅导员或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教师压力较大,往往疲于应付各类考核评估,投入社会生产实践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丰富、科研能力较强,但生产实践经验欠缺的问题。而对工科类专业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更多地参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高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不能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教学手段和理念也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困境

1.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

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企业的核心发展动力,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11]。面对社会对专精尖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教育理念却普遍滞后,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以致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满意度普遍偏低[12]。高校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还需经过工作单位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逐步胜任工作,增加了用人单位人才培养的成本,制约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以致出现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双难”困境。

2.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矛盾

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进行员工尤其是新入职员工的培养。以建筑行业为例,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企业,平均需要2~3年才能成为该领域的核心员工,5~7年才能初步具备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能力,而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历练和积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竞争激烈,员工流动性加大,导致企业人才培养的风险普遍较高。如何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3.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追求短期利益

面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市場激烈的竞争,生存是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而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原生动力。为增加资源投入的有效转化,企业在用人方面也更加注重短期效益,趋向于“拿来主义”。然而由于忽视人才的长期培养,相当多的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现象时有发生,成为企业后续发展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互利共赢模式,既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短板,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近年来高校和企业积极探索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科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采用同企业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和合作就业的“三合作”方式培养专业人才[1]。高校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通过合作优化资源、节约人力培养成本、促进长远发展,最终形成校企共赢的全新局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协同育人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应以“成果导向”“学生中心”为根本,通过积极打造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的全新校企合作模式,保持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一致性,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与行业动态发展的契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能力和素养。

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育人模式的创新和多元化,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也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真正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优秀人才。同样,企业也应建立一种新型的招人、用人、培养人的模式,以满足自身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正是改变过去由上至下、单向传授的教育模式,通过人才培养的实战化,实现教育与产业相结合、培养与需求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各自的特长,使校企协同培育面向新时代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因此,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与时俱进

发展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需求,也是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和融合,带动整个工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无疑对企业、学校、学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建设工程领域为例,目前BIM技术、智慧建造、装配式建筑、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已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对建设企业来说,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已迫在眉睫,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跟上新时代知识及技术的更新速度。

校企合作则可以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教育方法和手段更契合新知识新技术的特点和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挖掘和培养人才,提高用人效率,降低用人成本;学生能及时掌握新技术,了解新设备,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以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反过来又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学校、企业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与时俱进。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是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特点,也是该模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保障。积极探索全新的共赢模式,促进校企之间的积极互动和良性发展,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获益,是保持校企合作模式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学校方面,校企合作可以使高校人才培养紧跟市场需求,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检验人才培养效果,回归育人本质;企业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和风险,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学生方面,校企合作能有效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整体竞争力,解决就业难题,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高等院校要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13]。为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结合该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探索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全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内蒙古地区第一批开设本科类工程造价专业的高校,内蒙古农业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多次与区内外专业院校交流学习,借鉴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经验,通过引入“业内专家评议制”等方式,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方案。同时结合学生与教师实践教学的反馈意见,基于“立足实践、服务社会”的原则,修订完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中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毕业设计“立足实战”的人才培养理念

校企合作的初衷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因此内蒙古农业大学将“立足实战”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与核心理念,将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项目挂钩,最大限度地体现“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保证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切实落实校企合作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毕业设计作为四年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人才培养成果的综合体现,也是课程建设是否合理、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最终检验,因此毕业设计应立足实战。

工程造价专业

毕业设计从选题之初,就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借鉴国内知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的成熟模式,立足北方地区特有的区位建筑、设计、审计、工程核定、招投标的特点,聘请

大型建筑企业高级工程师、甲级审计事务所高级审计师、施工企业总工程师等10多位行业专家,共同研究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设置、设计内容、涵盖范围、重点难点、过程辅导及答辩模式等主要环节。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多年教学经验编制详细的毕业设计指导书,确定重点难点,大力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毕业设计选题的长效机制,每年根据行业动态及时调整毕业设计内容及方向,确保毕业设计内容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二)以“一進一出”的方式组织开展毕业设计

采取“一进一出”的方式组织开展毕业设计,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走进学校、学生走出学校去工程一线。一方面,毕业设计设置专题研讨环节,针对毕业设计中的共性问题、主要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以及项目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聘请施工技术人员、审计师、工程师、工程造价师等一线工程师和专家,以讲座或宣讲的形式进行专题授课。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使毕业设计切实起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另一方面,按照不同毕业设计类型及方向,分组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参观施工现场和建构筑物,走访工程咨询公司、施工企业、建设单位、设计院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在实习、实训中完成毕业设计,做到以实战补短板、以实战促学习、以实战增能力。

毕业设计中的“一进一出”,使学生对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实际工程项目也有更深入的了解。毕业设计题目与实际工程的有机联系,为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和坚实的基础。

(三)采取“集中分散”的毕业设计灵活指导方式

“集中分散”是指毕业设计采用集中授课和指导教师分散指导相结合、集体讨论与小组互动相结合、定期集中学习与不定期讲座相结合的灵活指导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针对特殊问题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辅导或讲座,以集中授课和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理论知识的架构问题,开展重点难点的研究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在导师的主导下,以各专业方向或题目类型为切入点,采取“小组学习”“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分散开展讨论,交流毕业设计经验和分享学习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主观能动性。

“集中分散”的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使学生不再仅关注个人题目和导师要求,通过针对共性问题的集中指导、重点难点的专题讲座以及分散讨论的充分交流,构建不同导师、不同专业方向、不同题目类型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四)建立毕业设计“立体评阅”评价机制

为确保毕业设计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战性,学校建立健全成果评阅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横向对比与纵向延伸相结合、校内导师评阅与校外工程师评审相结合、随机抽查与详细评阅相结合的“立体评阅”综合评价机制。

毕业设计“立体评阅”综合评价机制,涵盖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各个阶段的成绩评价,从选题到设计、从专题授课到小组讨论、从校外实习到校内工作、从软件使用到成果文件输出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与此同时,随机抽取1/3以上的毕业设计成果,聘请工程建设行业的一线造价工程师作为“校外评阅人”进行评价。主要从毕业设计成果的难易程度、可靠性、真实性、覆盖面、时效性、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设置A、B、C三类,根据不同的难度系数给予评阅和分值。校外评阅人给出的评价将作为毕业设计重要参考指标,纳入毕业设计评分体系。

“立体评阅”机制的建立,将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过去成果成绩加答辩成绩的简单方式,调整为集中授课、平时成绩、小组讨论成绩、成果文件评分、答辩成绩、校内导师评分、校外评阅人评分、难度系数等多方面多维度的综合考评,力求对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整体表现进行考核,使考核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创新

毕业设计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挑战高难度、有特点、综合性强的大型项目,引导学生自学高水平的工程计量计价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毕业设计的收获感和成就感。

(五)推进毕业设计“双导师制”

工程造价是一个发展速度快、市场变化大、区域性明显的行业,这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和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落实毕业设计“立足实战”的理念,切實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弥补高校教师普遍实践经验欠缺的不足,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即每位学生除学校指导教师外,还同时指派一名该专业领域的一线工程师作为第二导师,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

实行“双导师制”,在选题上确保毕业设计从题目设置到过程辅导,再到成果评定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切合实际工程项目;在师资方面弥补高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增强外聘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在学生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校企合作方面,从更加微观和实践的角度进一步密切学校与企业的有机联系,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六)积极尝试开通“就业直通车”

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双难”问题,学校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积极尝试开通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之间的“就业直通车”。一线工程师不仅是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者,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引路人。开设“就业直通车”能大大降低企业人才招聘成本,提高人才引进质量,真正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的“合作共赢”。

具体做法是,将毕业设计作为企业招聘和挖掘人才的切入点,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来源,由校企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及范围。积极鼓励学生到招聘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由招聘企业指派一线工程师深度参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作为“双导师制”中的校外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同时承担企业对应聘人员的筛选、考核和培训工作。对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毕业生,校外导师可直接向用人企业引荐,用人企业可优先录用此类学生。

“就业直通车”的开通,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更加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也更加切合行业发展需求,确保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之间的有效衔接。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将毕业设计作为企业人才招聘、试用、培训的媒介,通过毕业设计对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有更全面、深入和准确的了解,切实保证企业引进人才的质量,大幅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有效缓解企业招人难的问题。同时,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以及毕业设计的指导,有利于企业自身经营理念和文化的传播,提升企业的口碑和影响力。对学生来说,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有助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四、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虽然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得到广泛认可,许多高校也在积极进行实践探索,但校企合作大多处于民间状态,仅仅依靠学校资源和专业教师的个人能力与企业建立联系。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许多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细化和落实,尤其对地方院校还应加大支持力度。此外,由于缺乏对校企合作相应的法律保障措施,无法确保企业和学校的长期利益,以致

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往往是学校主动,企业被动,两者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和长效机制。

(二)校企合作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有意愿与学校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数量较少,且大部分合作仅仅是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学生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很少,校企合作关系较脆弱。企业无法从校企合作中获得可见效益或有效人才培养路径,以致企业积极性不高。

(三)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发展的同步性有待提高

高校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现有高校教学体系培养的多为大众化和基础性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专业化和创新需求。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迟缓,改革创新力度不够,重科研轻实践、重学术轻教学,本科教学知识陈旧,与行业发展脱节,以致高校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各高校积极探索“联合培养”“工学结合”“双元制”和“学徒制”等全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创新改革的步子还应加大加快,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积极探索和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本地化、多元化、特色化。政府、社会、学校和企业还要大力协作,切实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效稳定,这是实现校企合作多方共赢的基石。

五、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工科教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契机,对工科教育而言也是一次挑战和考验。对此应充分研究制订基于“成果导向”和“学生中心”的相关政策,大力加强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多方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联合培养为突破口,加快相关制度的出台,激发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确保校企合作的长效稳定。

(二)促进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尝试在土木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等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中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引企入校,共同培养”,确保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增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校企合作共赢,实现一体化发展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以实际项目为切入口,形成以项目促建设、以建设促培养、以人才促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提高企业引进人才质量,提升学校师资水平,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最终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一体化发展。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要突出创新性和前瞻性

高校应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成为行业发展的引导者。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重视引进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手段,带动行业技术革新、产业升级。通过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灵活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真正培育一批行业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五)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相结合,发挥高校孵化器效應

除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外,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合作共赢”长效机制是保持校企合作生命力的关键,而其中企业的积极性尤为重要。企业需要长期而稳定的增长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单一人才培养的维度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诉求,这也正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难以为继的症结所在。而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结合,则能实现校企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赢,或将成为解开症结的关键突破口。

以高校为平台和孵化器,利用高校优质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大力支持高校研究成果的转化,鼓励高校人才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企业摆脱人才困境,获得发展机遇,确保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真正形成高校、企业和学生“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保障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六、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困境,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实战”“一进一出”“集中分散”“立体评阅”“双导师制”和“就业直通车”等具体理念和措施,尝试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全新平台。针对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提出促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与运行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勇.“以本为本”视角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研究[J/OL].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2019-03-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5.1207.G.20190321.1324.024.html.

[2]张水潮, 宛岩. 基于校企导师制的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J]. 文学教育, 2019(9): 158-159.

[3]吕金梅.新时代我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2018(21):130-132.

[4]周辉, 张欣鹏, 方心草.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2(5): 106-108.

[5]龙绛珠,唐文华,陈建飞,陈诗超,张敏.BIM时代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发展探索[J].价值工程,2017,36(36):162-164.

[6]汤丽萍. 新工科视阈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 2019,36(1): 100-104.

[7]柳长安, 白逸仙, 杨凯. 构建“需求导向、校企合作”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 2016(1):36-41.

[8]任志安. 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产学契合问题研究[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5,3(1): 84-89.

[9]牛国锋,常晋义,朱苗苗.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双元制”创新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22):79-83.

[10]刘克勤, 刘力.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几个重要问题[J]. 教育研究, 2012,33(7): 82-86.

[11]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 (2018版)[S].2017.

[12]初红艳,程强,昝涛,刘志峰.基于成果导向与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及学习效果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1-5.

[13]石婕,潘雨星,王琳丽,汤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教务工作的挑战及其对策[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3):79-8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高教[2018]3号)[Z].2018.

Explo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aking 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ZHENG Yang, WANG Hailo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 P. R.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talent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enterprises to maintain competitiveness. After analyzing the lack of matching between college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employment demand, taking the market as the guidan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personal training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uts forward a new training mode of graduation design. Some concepts and methods like “actual combat”, “one-in and one-out”, “centralization and dispersion”, “stereoscopic review”, and “double tutorial system” are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some discus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talent cultivation; project cos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ereoscopic review; graduation design

(責任编辑 王 宣)

作者:郑阳 王海龙

土地资源专业毕业论文 篇2:

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

摘 要:隨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与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与之相适应,农业生产组织也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如土地流转政策推进为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农民合作组织正在形成等。但也应该看到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进程中,还存在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有限、农业生产环境比较艰苦等诸多缺乏吸纳职业农民的有效载体,一些接受系统培养的农科专业毕业生作为潜在的职业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进行的职业培训成效也有待提高。通过供需视角来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对职业农民的吸引力,完善职业农民培养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的有效供给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市场培育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经济发展视域下职业农民供需市场培育研究”(项目编号:HB15JY104);秦皇岛市社科联委托项目“秦皇岛市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D151040)

作者简介:李娜娜,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宁永红,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我国30年“三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1]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农业经营主体一个全新的改变。

一、不同农业阶段农民的特点

(一)传统农业与传统农民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以诸如铁犁、铁锄、耧车等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为主要劳动方式,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此期间,我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农业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业经营形式,土地资源匮乏、劳动力过剩、人均收入过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人力、畜力成为主要生产动力。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发展,工业区雏形逐渐形成,这些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导致传统农业中农民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或工业园上班,但仍居住在农村,即所谓“离土不离乡”;一部分农村青壮年利用农业闲暇之时进城打工,虽离开家乡但仍保留其户籍地的土地拥有权,所谓“离乡不离土”。 [2]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没有放弃土地,追求的是家庭效用最大化,表现为亦工亦农或钟摆式的季节性兼业。基于当时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形式,农业的经营主体,无论是全业农民还是兼业农民,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他们完全凭借祖辈流传下来的经验,经营着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对文化要求较低,不需要过高的门槛和条件,依據个人意愿,人人可以从事农业生产,农民仅仅是身份的一种象征。

(二)现代农业与新型职业农民

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模式的影响下,我国也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科学化管理,逐步过渡到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融入了现代科学技术、先进市场经营理念、科学管理生产,使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规模化、机械化、市场化、智能化的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城乡收入差距引发了“务工潮”,2003年以后,中央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实行种粮直补,取消农业税,提高农民收入,又引发部分农民返乡,2005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乡村人口就业的比重达到了72.3%,是近十年的最高点,以后逐年下降,2014年,仅占到了60.1%。[3]目前我国乡村进城务工人员超过2.4亿,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越来越强的“离农”情结,这种发展趋势不仅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也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推进。为了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要求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去除“农民”的身份属性,使新型职业农民取得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

与传统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以家庭农场、农业大户等经营形式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从收入层面说,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市场的主体,他们通过市场获得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带来的主要经济收入,且收入较高;(2)文化程度及要求,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业技能型人才;(3)年龄以青壮年为主,防止老龄化、幼龄化弊端;(4)工作时间,新型职业农民根据从事农业产业的不同类别对播、耕、收及季节转换作好安排;(5)职业稳定,新型职业农民像其它职业一样,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也像其它职业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

二、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吸纳力分析

始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丰富了农产品市场,但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新时期,针对农业比较效益降低,农民增收缓慢,农产品质量差等问题,必须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机械化水平,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科技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才能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明显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职业农民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正在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已实现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转变,但是同美国、日本等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农业机械化方面还存在着农机化发展结构不平衡和农机装备技术短板等问题。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约占耕地总面积百分之三十的东部地区,其农机拥有量占到总体农机拥有量的百分之五十,而占耕地总面积百分之二十五的西部地区,其农机拥有量却占有不到百分之十五。[4]2014年,全国仅有9个省份机械化水平在70%以上,有4个省份低于40%,贵州不到20%;农作物中,三大主粮中小麦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经济作物(如甘蔗、棉花、油菜等)机械化水平提高相对缓慢。另一方面,农机装备技术含量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低档机所占比例偏大,有些关键机具和核心部件的对外依存度高,难以擺脱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使得高效率、多功能、精准化农机装备的缺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成为提升机械化水平的障碍。

基于我国目前的机械化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农业全面机械化,这使得改变农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经营现状成为一个长期工程,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累、苦、慢、收入低”,使得大批劳动力避而远之。

(二)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小,职业农民呈现兼业化

我国目前农村土地经营非常分散,存在农户抛荒、土地细碎化等现象。现行土地流转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流转程序、流转手段、流转档案管理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和流转文书格式,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使得农民存在离土后顾之忧,不会轻易流转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进程,阻碍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下,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有所提升,但与其它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距离还是相差很远。截至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28万个,带动农户1.1亿户,户均年增收2 400多元;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1.76亿亩,国营农场

1 789个,经营耕地面积0.92亿亩,两者仅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和7%。其中,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为200.2亩,较美国农场的平均经营面积 2 400 亩相差甚远,加之诸如农业投资资本、产权、技术工人和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出现,也成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障碍。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设施农业发展规模有限以及生产规模较小等原因,导致许多农民在闲暇时间从事兼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农业生产劳动者素质偏低,急需高素质职业农民参与

我国农村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相对偏低。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新农村建设,但还表现为诸多问题。

首先,从文化程度方面说,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 100万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9%,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5]近年来,许多专家在分析“加快新农村建设,走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必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其次是外出就业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留守农村劳动力在年龄、性别结构上的失衡,直接影响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性别结构上,男女劳动力分别占50.8%、49.2%,男女比例相当;年龄结构上,20岁以下劳动力占13.1%,适龄劳动力(20~50岁)占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1.9%,51岁以上占25%[5];另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女劳动力占36%;20岁以下劳动力占16.1%,21~50岁占78.8%,51岁以上占5.1%;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5]综合数据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外出从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20~50岁、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的男青壮年,这无疑削弱了从事农业产业的中坚力量,致使农业劳动力出现幼龄化、老龄化、农业生产以女性为主的弊端。

基于當前农业的发展,改善农业现状,重要的是提升农业人才软实力,培育一批专业化、高素质、接受农业发展新理念,掌握农业发展新技术、懂得农业市场营销新策略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这些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参与进来,带动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供给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涉农教育的学生;二是农民职业培训。

(一)涉农专业学生从事农业意愿不高

我国的涉农教育主要分布在中职、高职及农科院校。随着国家对“三农”、教育、人才”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农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农业院校中涉农专业的学生,相比其它人员,有着学习时间充分、学习内容系统、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等独天得厚的优势,理应成为我国农科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输出口,但历年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情况却不乐观,表现出涉农专业学生从农意愿不高,对口就业率低的现象。

近几年,国家虽实行了涉农专业免学费、给予生活补贴等政策,但仍然存在着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因涉农专业与“农”分不开,提到农业就被认为是落后产业,认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艰苦等,“轻农”思想或多或少都削弱了毕业生选择农村就业的意愿,加之社会认可度低,导致就业对口率也越来越低。以杨州职业大学为例,调查数据显示2010到2014级四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在30%左右浮动,近七层学生选择“弃农”;另外,对该校涉农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在校学生未来就业意向(即愿意选择专业对口相关职业)的调查数据显示,三届在校生的就业意向分别为41.23%、39.23%、27.25%。[6]可以看出,随着学生毕业时间的接近,他们未来从农的意愿也越来越低。另外一项来自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的数据显示,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专业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达到31%。

(二)接受农民职业培训的农村青年数量有限

农民的职业化过程是一个农民知识化的过程。我国农村青年劳动力(20~40岁)占总农村总劳动力的比例较高,如果这些农村青年通过涉农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培训,是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其参培人员数量有限,积极性低。

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民的市场经营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规模扩大到全国4个整省,21个整市和487个示范县;农业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启动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计划每年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1万人,但从实际培训结果来看,整个农业领域里因为农村大批青壮年农民的转移就业,使得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青壮年数量相对较少,且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参培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中间,学习过程中因受文化程度限制,表现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参培人员来自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农业新技术,新思想,新应用存在很多顾虑,对学习没有自信心。在培训过程中,因为培训对象特殊,他们很难在一段统一的时间内完全放下手中的农活,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系统的参加培训,影响了参培人员数量;针对这些情况,在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时,要调整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学交替的方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系统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可以给予他们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和跟踪服务。

四、新型职业农民市场培育策略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背景下,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应从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入手,一方面,加大农业发展,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吸纳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为市场提供有技术、高水平的农业工人。平衡调节市场供需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增强对职业农民吸纳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加快土地流转,把分散在农业兼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提高市场吸纳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一方面,国家要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由专人专管。土地承包、转租,流转程序、方式要进一步细化流程,实现一定程度上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分离,可以通过施行“以土地换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鼓励他们流转出承包的土地,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改善土地流转的停滞和小规模经营格局的局面。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加快土地流转的前提和基础,解决好流转出土地人群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有效去除部分兼业农户依靠“主业”与“副业”两条“拐杖”维持小农经济的现象,使零散分割的土地集中到专业的农业经营者手中,从而发展农业专业化及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大部分处于农户分散经营状态,一家一户经营能力有限,种粮、养殖、兼业同时进行不可取,农业要想发展,必需增加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行农业专业化分工,提升农业标准化程度,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总之,无论是农产品初加工还是再加工,都要立足于一户一业,争优创先,打造品牌,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增强农业经营的吸引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收益稳定,才能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平台,使他们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带头作用。

(二)积极引导农科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农业的了解还停留在“贫穷,落后和社会地位低下”的一知半解阶段,他们通过读书“跳农门”走出农村,在社会认可度、地位和社会保障都与城市无法相比的情况下,自然不愿意回到农村,导致了对农业的盲目排斥。如何鼓励农科毕业生走进农业,一方面,农业院校要系统培养人才过程;另一方面,国家要从制度层面提供社会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很多农科毕业生毕业后弃农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这就需要农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本着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规模化产销经营、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做到专业之间不冲突、不交叉、不重叠,专业及课程设置适应未来职业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内容要精确、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符合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以发展现代农业、满足农民经营实际需要为导向,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促进培育与产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深度融合。另外,要开设有关农业科普、职业忠诚度等方面的课程,使涉农专业学生了解、认识农业,引导他们树立“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正确就业观。

此外,国家要为农业经营者提供后续保障,这样才有更多的农科毕业生愿意成为职业农民,愿意从事农业生产。(1)国家应该加快制定有关职业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包括收入、医疗、社保在内等方面的差距,解决诸如“子女受教育权”等后顾之忧;(2)地方或农村在吸纳大学生服农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大学生提供吃、住、行等方面的便利;(3)积极推荐一些素质较高的大学生作为职业农民加入到农村干部的队伍中去,通过多方渠道去保护职业农民的利益,使他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社会影响力都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三)加大青年职业农民培训力度

目前,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尽管国家投资专项资金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但仍然存在着培训规模小,资金投入不足、培训师资短缺和培训方法途径单一等问题,加之各级地方政府执行力度参差不齐,参培农民存在应付、凑数等不规范现象,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青年职业农民培育不同于其它培训,必须以突出需求为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培育过程的连贯性,培育模式要满足农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可以根据青年农民的学习意愿,由国家联合中高职农业院校,推荐他们进入学校免费学习,补充农业知识空缺,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如韩国的“农业继承人”计划等,选派一部分优秀农业实用人才去发达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理念,扶持培育一批热爱农业并以农业成功创业的青年职业农民;另一方面,可以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形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大力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特点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培训,可以采取进村入户,现场示范,集中和分散等方式进行,培训内容要基础与实用相结合,使农民想学、好学、乐学。也可以通过远程、微信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为农民答惑解疑,通过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保障培训工作连环顺利开展,国家应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一个由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科技、劳动、教育等涉农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整体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统一实施培训任务,以提高职业农民培训的实效性,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有规划、有条理地进行。

參考文献:

[1] 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3-16].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2.htm.

[2] 樊明,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行为与政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190.

[3] 王兴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东岳论从,2016(2):30-37.

[4] 朱帮辉.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15(12):10,29.

[5]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B/OL].[2008-02-27].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0802/t20080227_30465.html.

[6] 季彩宏,等.高职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探讨[J]. 扬州教育学学报,2014(3):67-70.

[责任编辑 张栋梁]

作者:李娜娜 宁永红

土地资源专业毕业论文 篇3:

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在专业结构、学生就业及专业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本科生招生规模、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等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类专业 专业建设 专业目录修订

教育部已正式颁布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本次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根据新修订的目录和专业介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类人才。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目录修订的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分设12个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色专业两大部分,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色专业154种。[1]公共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修订后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等5种基本专业和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等4种特色专业,其中海关管理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种基本专业,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均为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在本次专业目录修订中,目录外专业中的公共管理专业和公共政策学专业被取消,新设城市管理专业为基本专业,公共关系专业为特色专业。从修订的结果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减反增,基本专业由4种增加到5种。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旨在促进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化,必将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起到明显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专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公共管理类专业重复设置专业的现象较为严重。据统计,到2009年,我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321所,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72所,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已达143所,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82所。[2]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同样表现出了趋同现象。表1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的介绍,从中不难看出这两个专业之间存在同质化现象。

表1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比较[1]

(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一般来说,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二是报考公务员,三是到企业就业。就攻读硕士研究生而言,出于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的考虑,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大都选择跨专业报考,通过激烈的笔试竞争,最终能够参加复试,进而考上研究生的更是凤毛麟角。理论上说,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重要的就业渠道就是报考公务员或应聘事业单位。但由于公务员招考实行“凡进必考”, 事业单位对新录用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2009-2013年间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可报职位数与招考人数统计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比例较低。表3为2009-2013年间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可报职位数与可招考人数统计,除行政管理专业外,其余各专业可报职位数与可招考人数均较低。需要说明的是,报考职位和招考人数的专业为管理类、文科以及不限的专业不在该统计范围之内。

表2 2009-2013年间招考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职位数与招考人数统计

表3 2009-2013年间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可报职位数与可招考人数统计

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是无奈的选择,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相比,就业竞争力严重不足,所从事的也只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专业可替代性较强的工作,例如人事、前台等。

(三)专业社会认知度普遍不高

公共管理类专业社会认知度普遍不高被认为是造成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城市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原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外增设专业,现修订为公共管理类五个基本专业之一。不少学校都打算新增该专业,或将其他专业调整为城市管理专业。理论上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为应对城市问题所带来的挑战,确实需要大批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从2001年开始,先后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包括云南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在内的20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置了城市管理专业。从云南大学已毕业的三届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去向来看,10% 的学生考研继续深造,25%的学生考上地州公务员,而另外60% 多的学生则只能选择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企业工作,甚至有人长期待业。[3]

培养城市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是城市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然而,城市管理部门却并不招收城市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表2可以看出,除2011年度外,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中明确需要城市管理专业的职位数为零。该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报考文科专业、管理类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或不限专业的职位,这样一来,最终能够考上公务员的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比例一定很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不知道甚至不认可城市管理专业被认为是造成城市管理部门不招收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怪现象的主要原因。随着城市管理专业从目录外增设专业修订为基本专业,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度是否会得到提高仍不得而知,但当初为了配合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而设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今在就业方面所面临的尴尬地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水平的对策

(一)控制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招生规模

近年来,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大都是出于降低办学成本和扩张的考虑。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是由教育部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0多所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出口”问题一直没有得当解决。

面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部分学者表现出了担忧。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娄成武认为,在现有发展规模的基础上,不应再扩大专业规模建设,要根据市场需求、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办学,保持教育的协调发展,尽量不要造成专业规模的失衡,以致产生就业及社会稳定问题,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董克用认为,我国在今后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中,不宜再增加本科生培养的数量,特别是那些研究型的大学,更应当有意识地控制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培养数量,以培养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为主。[4]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应当从数量增长转变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是一个总的趋势。控制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不仅可以缓解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设置自然要把目标定位在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上。目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才市场对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已是大势所趋。

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优化高校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从宏观上调整高校的专业招生结构,促进高校专业教育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例如,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必将对其后的高校专业设置数量产生明显的调节作用。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对部分本科专业实施预警,实施预警的专业一般都是高校中重复设置多,连续多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调剂和征求志愿录取率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低的专业。上海市教委已将18个本科专业列入2012年度预警专业名单;15个本科专业列入2013年度预警专业名单。与此同时,减少预警专业的招生总量,本年度原则上不再接受高校备案增设预警专业的申请。在2012年度18个预警专业中,就包括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3年度15个预警专业中,管理学类专业占三分之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要求,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实行备案制度。未列入的新专业则需要报教育部审批,批准设置的新专业列为特设专业。就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如果拟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城市管理专业,按照备案程序办理,被调整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按撤销专业处理;而如果拟设置电子政务专业则需要教育部审批,获得批准后,电子政务专业列为特设专业。

(三)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

在专业确定的情况下,公共管理类专业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通过调整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使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需要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的特点,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保证专业课课时量的同时,需要增加选修课的课时量,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其次,增设反映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核心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已列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每个专业均设有8-10门核心课程。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学校自身的优势,选择一个或两个方向,增设部分针对性强、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适时更新课程内容,但不能面面俱到,其他方向的专业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再次,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和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等均为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如果去掉其中任何一门课程,则整个课程体系就显得不够完整。如果全部开设,必然会造成部分内容重复。如果管理学原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容以管理的职能为主线;公共管理学从管理的主体、客体、过程和手段等来展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侧重于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样一来,三门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便理顺了。

最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缺少实践环节或者实践环节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快包括电子政务实验室在内的相关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应逐步降低验证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增加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重,使实验内容更具挑战性。与此同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优质实验资源共享。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娄成武.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5):4-6.

[3] 徐建平,马春.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探讨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云南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33-35.

[4] 董克用.关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与专业设置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5,(11):54-56.

[责任编辑:雷 艳]

作者:崔树银 陈新春

上一篇:领导班子述廉报告下一篇:听取工作汇报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