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三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办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学历、数量、知识及核心能力的需求,为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12家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学历需求不同。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 篇1:

探讨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摘要】 本文面对现代醫学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状况,从国家和政府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上,分别从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等3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要求,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各项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 老年护理人员;素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27

现今我国已经进入高龄老龄化社会,高龄老年人的人数已经占我国人口的一定比例。医院中高龄患者的人数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故护理人员应经验丰富保障患者的各项安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不断增强其各项素质,这对服务患者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业务、职业道德这3方面素质进行探讨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护理工作者应具有各项综合的能力,应具有熟练的护理技能,和患者良好的沟通技巧,对疾病的分析能力,细致地对患者观察等能力[5]。高龄患者因年纪原因,疾病变化很快,故护士的应急能力就非常重要。故应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各项综合能力,尤其是对急症患者的应急能力,并注意培养细致地观察能力,对患者出现的各项情况都应密切地观察,从而给予患者做出相应的疾病情况评定,根据医嘱实施急救。还应不断提高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因年龄和疾病的关系患者对医疗人员会很大的信任感,想得到有效的治疗。故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收集患者各方面的信息,从而辅助疾病诊断和治疗。准确的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根据信息有效地实施护理措施。由此可见,符合我们老年人的特色护理的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素质,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确保老年人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2 全面提高护理工作的专业技巧

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的各项操作众多,且现今医学发展,各项治疗仪器等不断更新,这也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掌握[4]。故护理工作者应不断进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巧,熟练操作各项基础护理技能,及时掌握新的治疗仪器,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只有娴熟、规范地操作才可有效治疗患者的各项疾病,保障治疗的效果,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情况。本质上解除病人的痛楚。另外,大部分高龄患者都有一项或几项的慢性合并疾病,其各项脏器多有明显的衰退,故对患者的治疗多应用综合治疗的措施,这就要求护士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并发症等知识有所掌握,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3 全面提高护士人员的职业道德,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服务

3.1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 各级医院都在开展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服务,而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就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以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1]。高龄患者的思维明显衰退,记忆能力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护士应耐心地进行询问,技巧地引导其回答问题。了解其各项心理特征。语言沟通技巧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必要手段。在沟通中应让高龄患者的心情保持舒畅,乐观的心理会促进疾病康复[2]。

3.2 提高护士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道德素质 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从业道德,因为高龄患者对医疗人员的依赖性很大,故护士应多和其进行沟通,让其感到自身得到了细致的关怀,从而对医疗人员予信任,在治疗中配合治疗。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良好的从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如亲人般地对待,关怀、照顾高龄患者。苦、累、脏活都应努力完成,全心地投入到老年护理工作中,把护理老年人这一工作当作神圣的职责去完成,注重细节护理,使老年人真正感到安心,有家的感觉。

3.3 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的加强也非常重要,其应积极地面对各项情况,保持平静、积极、自信的心态进行工作。不能因为个人的情绪而对工作有所影响。高龄患者对语气、态度比较敏感,一些细微之处会引起其思考良久,故在对其进行护理工作时应调节好自身的心理,和蔼地和其进行沟通。

3.4 “慎独”精神 “慎独”是护理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和标准[3]。这是一种心灵内部的责任意识,不断用个人价值观和行业规则提醒自己,在面对老年人病程长、病情重而复杂的特征都要不断勉励自己用最好的状态去护理、关怀我们的患者。护士应坚守在老年人身边,用自己爱心去关心患者。

3.5 注重团队建设 医学事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更是一门特殊的服务性行业,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为保障治疗效果,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助精神,而在护理老年人中表现的尤为重要,老年人被多种慢性疾病的困扰,表现为病程长,易复发,难完全治愈等特点,由此护理老年人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协助,积极按照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4 结论

护理是一门专业,老年护理更是专业中专业。面对目前护理发展的趋势,面对人口老龄化状况持续上升的趋势,我们护理人员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护理技术,为老年人的高质量的晚年生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孙建萍.老年护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4.

[2] 肖春红.语言艺术在护患沟通中的重要性[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13):208-209.

[3] 任桂华.护士慎独意识的伦理价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2):154-155.

[4] 张燕.提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3):237-238.

[5] 耿秀桃.关于老年科护士应具备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志,2008,8(2):326-327.

作者:陈洁

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 篇2:

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知识及核心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云南省三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办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学历、数量、知识及核心能力的需求,为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12家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学历需求不同。老年护理人才需要掌握老年病学、长期照护、中医护理知识等14项知识,需要掌握老年基础护理常用技术操作能力、老年人安全防范及管理能力等16项核心能力。结论:对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可以医院、社区、养老机构的学历需求、知识、能力为导向,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老年护理;人才需求;云南省

201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提示: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总人口数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人,占总人口数的8.87%[1]。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 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 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2]。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加上“4-2-1”家庭结构的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各种类型养老福利院、老年护理院应运而生。社区养老逐渐成为社会问题,老年护理人才的缺失也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能培养符合云南省少数民族省情的老年护理人才,本研究对云南省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养老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数量、专业知识、核心能力需求状况,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云南省和昆明市7家医院(楚雄州、红河州各1家医院,曲靖市3家医院,昆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3份,有效回收率为94.13%。调查对象包含12家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1家,三级乙等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民办养老机构3家。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医院护理部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养老机构院长或护理部主任。(2)从业2年及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自愿接受调查者。临床医院选取目前以老年患者为主的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社区卫生中心从事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

(二)方法

1.调查工具。问卷在参考陈凌玉[3]等的调查结果项目的基础上,由研究者在咨询云南省15位护理专家、查阅文献之后自行设计。包含(1)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类型、性质、级别、老年护理人員招聘计划(人数、学历)等;(2)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数量、学历、知识及核心能力的需求。知识、能力需求每个条目采用一级—四级计分法。“非常需要”、“需要”、“一般”、“不需要”分别计4、3、2、1分。采用该问卷进行了预实验15例,其中,知识需求问卷内容效度(CVI)为0.78,Cronbach’s α系数为0.82,能力需求问卷内容效度(CVI)为0.83,Cronbach’s α系数为0.88。

2.调查方法。所有参与调查者经研究者本人统一培训,使用统一的调查语向调查对象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确保由调查对象本人独立填写问卷,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一)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数量及学历需求

(二)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知识需求

(三)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需求

三、讨论

(一)不同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学历需求不同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一年云南省三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预计将招收从事老年护理相关人员分别是113人、18人、29人。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省三级医院对于老年护理人才需求最大,这与我国目前老龄化的现状对老年护理的人才需求相符;社区医院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最小。此外,医院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学历需求最高,硕士及以上为1.87%、本科为40.71%、大中专为57.52%。这可能与云南省社区卫生服务、民办养老机构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4]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老年护理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现状已促使各地各级政府加强发展养老护理事业,纷纷制定相应方针政策吸纳老年护理人才。因此,现阶段云南省乃至全国的高层次医学院校都应根据临床需求的特点,培养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老年护理人才,以提高学历层次,并尽快构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而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学历需求最低,中专占51.72%,大专34.48占%。社区及养老机构均未体现其对硕士及以上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可能与其主要承担卧床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护、基础护理等工作有关。这一类工作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较低,导致吸引不了高层次护理人才,同时护理人员人才流失率较高,所以老年护理学历要求较低。而针对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社会卫生中心养老人才严重缺乏的状态,应适当发展护理学大中专教育,以满足不同医疗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老年护理相关知识掌握需求较高

表2中对老年护理人员必备知识的调查显示,老年病学、长期照护、中医护理、老年心理护理、护理研究、老年护理伦理与法律保障这6项是调查对象,认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介于“非常需要”和“需要”之间的知识。其中老年病学得分最高,为3.40±0.75分。统计结果显示,78.34%的调查对象认为老年病学知识是老年护理人员非常需要的知识,亦是必备的基础知识。中医护理知识也是必需的知识储备之一,得分为3.05±0.76分。有67.54%的社区调查对象认为中医护理知识非常需要。其余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得分均介于“需要”和“一般需要”之间。国内现有的护理院校中,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总学时平均在30学时左右,学生只能大概地对老年护理学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了解[5]。且目前国内的老年护理学教材版本繁多、内容不统一,以上各知识点特别是长期照护、老年护理伦理与法律保障、临终护理、老年人心理护理、中医护理等所占比例极小,甚至缺乏。因此,加强现阶段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建设,增设相关课程,让院校培养的老年护理人才能够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三)培养具有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本次调查中老年护理人才所需的核心能力即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实践中的结合[6]。结果显示,得分最高的核心能力为老年护理常用技术操作能力(3.40±0.68分),这一项能力被93.47%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能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排在第二位的是老年人安全防范及管理能力(3.37±0.67分),可能与近年来老年人在院内发生意外、走失等情况高发有关。其余排在后面得分介于“非常需要”和“需要”之间的依次是预见性护理能力、老年病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老年病病情监测能力、老年急重症处理、抢救能力、与老年人有效沟通能力。因此,在院校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依据以上8个核心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进行设定。其余能力得分均介于“需要”和“一般需要”之间。这几项能力几乎与执业护士的能力需求一致。然而,所有核心能力中得分最低的是护理科研能力。具体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在医院的护理科研能力得分均分接近3分,在医院的调查结果得分显著高于社区医院和养老机构(p<0.05)。这说明医院仍然需要具有科研能力的老年护理人才。养老机构的得分在2分左右,即认为“护理科研能力不重要”。究其原因,与以上知识得分情况一致,三级医院需要高层次的老年护理人才参与护理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进步,为老龄化社会现状的改善做出贡献。而目前在养老机构可能只需要其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起居照料,无暇顾及科学研究。

结语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需求量较大,对不同学历层次有不同的需求,可作为医学院校招收学生的理论参考。亦可考虑让有从事老年护理意向的在职护士通过继续学习的途径向老年护理专科发展。同时,在进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可依据临床人才的知识和核心能力的需求,适当进行教材和课程体系改革。对于高层次医学院校仍应重视老年护理领域的科研工作。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基础上,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在职护士老年护理进修学习机会,以更新观念,拓展老年护理范畴,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4/28/c_1213585 79.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告[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708/20170800005382.shtml.2017.8.3.

[3] 陳凌玉,张玲芝.老年护理人才及专业设置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845-848.

[4]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7/content_9776.htm.2015.5.17.

[5] 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5-8.

[6] 王章安.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62-564.

作者:赵洁 毕怀梅 傅映平 郭趣 吕芳菲

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 篇3:

中国医改之服务体系思考

摘 要 医改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就老年护理这一改革的重点领域论述我国改革的一些成效,总结国、内外的有关经验,分析我国当前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参考。

关键词 医改 老年护理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情况下,失能、失智和患病老年人的医疗、康复和护理照料问题十分严峻[1] 。老龄社会的到来催生着巨大的康复与护理服务需求。老年护理分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从我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来看,必须加快发展康复与护理服务,以满足社会普遍存在的庞大的刚性需求。

国外老年护理

据统计,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的老年人独居率高达40%,如此之高的比例迫使社会必须采取措施以解决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问题。国外多采用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来解决老年护理服务问题。社会保险由政府强制实施,以德国、日本等国为典型代表。德国护理保险制度分为在宅护理和住院护理,按照每日护理的时间长短划分护理等级,不同等级的服务现金给付标准也不同。商业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开办,以美国为典型代表。

日本老年护理[2]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于2000年4月开始实行。旨在保障65岁以上的老年人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设施、福利用具、家庭护理服务和家庭介护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被保险人无论身体状况好坏均要参加。筹资来源渠道较为多样,一半来自于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另一半来自于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按照2:1:1的比例提供的补贴。护理保险一般采用提供护理服务(为主)和现金补贴(为辅)两种方式。被保险人需要护理服务时,首先向市町村保险接待窗口提交医师诊断意见书和护理主管人家庭访问调查报告,由“照护认定审查委员会”认定是否需要照护服务。经过专门机构审查认定后,护理保险管理机关将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提供相应内容、相应等级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费用包括:①居家护理服务费(家庭服务、上门看护、日间服务、日托护理、居家疗养管理指导、短期入住服务、收费的老人公寓等),个人负担的上限金额(根据不同服务等级设定)为10%;②居家护理服务计划费;③设施护理服务费(特别养护老人之家、老人护理保健设施、疗养型护理医疗设施,其基准金额的10%由自己负担,不包括饮食费)。

美国老年护理[2-3]

美国的护理保险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又称看护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是对被保险人因为身体上的某些功能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护理机构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美国的商业性老年护理保险由投保人通过购买护理保险合同方式自愿参加。护理保险保单可独立签发,也可以以终身寿险保单的批单形式签发,但健康状况差的人一般不能投保。护理保险资金主要来自于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保险费除与被保险人年龄相关外,还与投保人选择的最高给付额、给付期和等待期等因素有关。最高给付额超高,给付期越长,等待期越短,保费就越高,因此,其缴费与给付的相关性很强。

德国老年护理[4]

德国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法律化的探索者,早在1994年,德国就通过立法正式引入了护理保险制度。1995年4月1日起开始提供护理给付,2008年7月通过《护理保险结构性继续发展法》,是国际上护理保险较完善的国家之一。在护理保险服务执行者、投保人群、护理投保受益人群、资金筹集、实施过程、监督机制等方面有详细明确的规定。

德国《社会护理保险法》遵照“护理保险因循医疗保险”这一原则,法定护理保险对全部人承保。护理保险资金的筹集由个人、雇主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对于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救济金、晚期外移人员融入救助金、生活费以及老年人过渡补助金的人员,联邦劳工局单独支付保险费;领取养老金人员由本人和养老保险机构各承担一半;领取生活费的人员,主管的社会给付承担机构承担保险费。

德国政府明确规定了12种护理给付方式,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给付形式,分别为:护理实物给付(服务)、全住院护理、部分住院护理、自找护工情况下的护理金、货币给付与实物给付相组合、代班护理、短时护理、白天护理与夜间护理、用于护理人员社会保障的给付、针对家属和志愿者护理人员的护理培训班、护理辅导工具和技术帮助、居住环境改进等。不同护理给付形式保证了各阶层人员的护理保险落到实处。

德国通过《护理保险结构性继续发展法》,在法律层面上强制实施全民护理保险,对各护理保险服务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护理院中,由住户选举产生代表自身利益的咨询委员会,该机构共同决定或参与协作护理院的管理工作[5]。在居家护理中,护理需求者随时可以通过国家评定后向护理保险机构提出保险金申请,护理专业人员对护理人员或志愿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咨询和解决。护理保险机构将至少每半年一次对护理需求者进行访谈,护理需求者必须证明有护理专业人士在该时间内提供过护理服务。德国政府在老年人口飞速增长时期实现了老年护理的平稳过渡,使老年人护理顺利成为社会医疗保险的一部分。

英国老年护理[5]

英国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同时也是人口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英国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比率很低,将近80%的老年人独居。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解决老年人问题只能依靠走社会养老的道路。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老年护理院(nursing home)是老年社区护理最重要的形式。

英国老年护理院有地方政府、志愿者和私人创办三种形式,私人办的护理院占到了绝大多数。志愿者包括固定的慈善机构和分散的个人。65岁以上的老人中,接受私营养老院服务的人数超过1/4。尤其是长期护理(long-term care)与中等程度的护理(intermediate care)已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医院转到了私立老年护理院。私立的老年护理院一般收费高,但比国家办的条件好。

英国老年护理院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照料院(care homes) 24 h有普通照料员值班,不提供护理服务,但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如食宿、洗浴、穿衣的个人照料、身心照料、短期小病的照料;专门入住健康或病情较轻,能够行走或者是借用拐杖、助行器行走,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年人。②护理照料院(care homes with nursing) 24 h有合格护士值班,可提供护理服务的照料院,收住有残疾或罹患疾病需要护理的老人。③专家照料院(specialist care homes) 有专门培训过的员工和改装过的设施,专门收住罹患智障、身体残疾、感觉障碍、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老年痴呆症、脑损伤、精神疾病、癌症、生理缺陷的老人,也收住年轻的残疾人。

英国的护理标准法(The Care Standards Act 2000)规定护理院的监管由护理质量委员会(Care Quality Commission,CQC)负责,CQC评估老年护理院的护理质量,每3年至少评估1次。评估内容为护理质量及安全是否达到政府标准,评估结果将在网上公布。护理院的基本设施建设,均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出发,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照料费主要由NHS、地方政府和个人承担。NHS的补助形式为:如入住护理照料院,NHS会每周为入住者支付108.70英镑的照料费。残疾人,智力残疾人、长期严重的身体疾病者或精神病患者、严重老年病(含老年痴呆症)如果经医院医生或社区的全科医生评估符合NHS的持续健康护理(continuing Health Care)标准,则可入住NHS全额资助(含食宿费)的护理照料院或专家照料院。如本人不服评估结果,可进行上诉。如评估需要某些常规护理,NHS会资助其照料费。地方政府成立基本医疗信托基金(primary care trusts,PCTs),下设专业评估机构,入住护理院前,该专业评估机构会对申请人进行需求评估(needs assessment)和财产评估(financial assessment),如申请护理照料服务,护理院护士还要进行护理专业评估。

老年护理院作为英国老人社区照顾网络的一部分,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管理。社区医生、社区急救站、社区护士、理发师、社区心理治疗师、社区物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均与老年院随时保持联系,并且可以到老年护理院为老人进行上门服务。

我国老年护理

概述

卫生部于1994年发布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中护理院的基本标准,护理院为长期卧床患者、老人和婴幼儿、残疾人、临终患者、绝症晚期和其他需要护理服务者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临终护理、社区康复指导、心理咨询卫生[6]。

2011年新修订的《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护理院,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7]。

十二五期间,卫生部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要求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8]。

到2015年,通过开展试点,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扩大护理服务领域,加快护理产业发展,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老年护理的构架与试点

目前我国已将康复与护理服务机构纳入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进行建设和规划。康复与护理服务发展的构架为: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基本思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规范管理,提高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规范康复与护理服务内涵,明确服务对象,制订和细化康复与护理机构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服务标准;构建康复与护理服务体系,在医疗服务上游推动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在下游探索医养结合的康复、护理、养老服务模式;组织开展试点工作,选择部分地区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当前,全国选择10个城市开展“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试点项目。医疗机构延伸护理服务至家庭和社区;加强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和肿瘤、老年病专科医院的能力建设;为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长期护理和康复期患者提供专业的居家护理服务;每个试点城市扶持和加强1所护理型医院的建设,逐步形成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服务格局。

老年护理改革抓手

要做好老年护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改革公立医院[6]

公立医院改革要求不同级别、类别的医疗机构按照功能定位发挥作用,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二、三级医院,以治疗疾病为主,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二级以下医院以康复和护理为主,在部分远郊的医院,为了老百姓看病的需要可保留一些治疗床位。只有发展康复与护理等延续性医疗服务,才能为大医院长期压床或者反复间断性占用二、三级医院床位的老年患者找到“出口”,才能为实现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创造条件。

加强康复与护理行业的培训

目前,我国传统的家庭照料模式在“4-2-1”的家庭模式下受到了挑战。发展康复与护理服务,可以大大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解放大批中、青年劳动力,让更多人回到工作岗位投身于社会事业发展,有效应对人口衰减后的劳动力供给危机。护理领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庞大且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规模,康复与护理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康复与护理服务成为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康复与护理服务将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拉动消费需求、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加快社区卫生工作发展[9]

逐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目前全国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 10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万多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功能定位;形成以健康为中心,主动服务、连续服务的服务模式;持续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继续改善机构硬件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居民信任度;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和上下联动,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加强社区和大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加强公立医院人才、技术、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支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监管,依法严格机构、人员和技术服务准入,规范各项医疗操作,保障医疗安全。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提高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提供长期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等服务的能力,研究制订老年病科、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护理规范及指南。

增强医疗机构长期护理服务能力

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更加注重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和康复,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加强医院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科建设,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老年病、临终关怀病房,收治老年病患者和各类疾病晚期患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引导等方式,新建、改扩建和扶持一批护理型医院,承接康复期、老年慢性病和姑息治疗的患者。

提供居家的长期护理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对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护理的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卧床患者等人群提供居家的长期护理服务,符合条件的可为其开设家庭病床服务。

提高社会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晰医务室的功能定位、服务范围、人员和设备配备等要求。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养老机构的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加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①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康复,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的能力。教育老年人要树立坚强的信念和正确的生死观,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乐趣。②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老年人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摆脱孤独,消除失落感和不必要的担心。③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向老年人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和适当发泄法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④正确对待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社区护士应引导老年人正确对待、认识死亡、摆脱死亡的恐惧,老年人唯有端正世界观,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从而既可以不忌讳死亡,亦不会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坦然面对一切,安度自己宝贵的晚年。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等,护理工作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着差距。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老年护理发展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管理局. 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康复与护理工作会议[EB/OL]. (2013-06-04)[2014-06-16]. 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4/201306/03390fe7e6ba46d687b534de6ad6547f.shtml.

姚海明. 国外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经济探讨, 2006, 25(6): 41-44.

David Banta, Jennifer Trezza. 美国养老: 自理护理结合, 老人青年混居[EB/OL]. (2011-04-01)[2014-06-16]. http://www.dfdaily.com/html/8698/2011/4/1/587755.shtml.

智晓旭, 周立. 德国护理保险及其对中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启示[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8): 93-94.

莫莉, 翟海龙. 英国老年护理院简介[J]. 全科护理, 2012, 10(10): 955-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下发《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OB/OL]. (2011-03-21)[2014-06-16]. http://www.gov.cn/gzdt/2011-03/21/content_1828316.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康复与护理工作会议[EB/OL]. (2013-06-04)[2014-06-16]. 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4/201306/03390fe7e6ba46d687b534de6ad6547f.s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EB/OL]. (2012-01-06)[2014-06-16]. 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201/5d494a1dd2104029878f01dc2568be04.shtml.

戴艺, 刘素珍. 中国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14(8): 1018-1019.

(收稿日期:2014-06-16)

作者:胡爱群 石珩 张勘

上一篇:我国法律援助现状论文下一篇:人性化新生儿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