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单元复习

2022-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一年级下册单元复习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何理解这一语文要素?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个语文要素有什么作用?如何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本文就此试作简单分析。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析。

一、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析

“思维过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首次出现的概念。思维过程发生在人的大脑之中,这就造成了它的隐秘性,难以被他人觉知,对小学生而言尤其陌生。人的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这些都是抽象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除了抽象的逻辑思维,还有形象思维、顿悟思维等。从理论研究看,对思维的分类越详尽越好,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不需要进行严格区分,因为人无论在认识世界还是解决问题时,各种思维方式总是共同起作用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也没有必要作严格的区分。五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人的内心思想不可能有成人那样的理解认识,因此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切忌过度讲解深奥的思维概念,否则可能会造成教师越讲学生越糊涂的尴尬局面。

怎样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呢?思维过程是动态地发生在人的大脑内部的过程,难以被他人觉知。文学作品一般通过描写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思想。因此,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必须借助显露在外的人物表现,来揣摩、领悟人物的思维过程。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都是叙事性作品,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人物的外在表现,还要把人物的表现放在事情发生时的具体情境中,通过厘清问题、背景、方法和结果,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从一个新角度提出的阅读策略,意在提示学生阅读时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信息,还要从文本语言中沉潜进去,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获得对课文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且从中得到启发,提升或改善自身的思维方法。

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个语文要素有什么作用?从单元语文要素表述看,“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方法、途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结果、目的。学生在三年级学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四年级学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借助关键语句,初步體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可见,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学会一种新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此外,学生通过深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认识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或改善自身的思维方法。

二、单元课文人物思维过程分析

本单元三篇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如下。

《自相矛盾》中楚人的思维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要想东西卖得好,就要使劲夸;夸耀自己的盾坚固无比、矛锋利无比。通过对楚人思维过程的推测会发现,楚人为了卖出东西宣传自己的东西好,这个出发点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两个地方:一是过度夸耀,把自己的东西夸到顶了,太极端了;二是卖矛与盾这两种对立的东西。这就造成了自我抵触、白相矛盾,闹了笑话。

《田忌赛马》中,孙膑看了田忌和齐威王以及贵族们前面几场比赛,发现了两个情况:一是双方实力相差不大;二是双方都把马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并且上、中、下三个等级依次出战。孙膑分析,如果变换马出场的顺序,分别用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就有可能三局两胜,从而在大比分中取胜。于是孙膑向田忌提出建议,帮助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推测和认识孙膑的思维过程,可以体会其分析缜密、综合判断,从而以弱胜强的谋略与智慧。

《跳水》中的船长儿子站在桅杆最高处的横木上,十分紧张,随时可能掉下来,摔在坚硬的甲板上,后果不堪设想;只有跳进大海里才会相对安全些,因为海面风平浪静,众多的水手随时可以入水相救。孩子会跳吗?敢跳吗?显然,十一二岁的孩子还没有这样的勇气。船长正好手中有枪,于是用枪逼他跳,最后孩子得救了。危急时刻,船长思维敏捷,处事果断,令人敬佩。

三篇课文中,孙膑和船长的思维属于创新思维,可以让学生感受创造性思维的魅力,从而获得正面的启迪;楚人的思维则前后矛盾,违反逻辑,可以从反面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这三篇课文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学时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借助思维导图、表格、图示等形象化的手段,将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思维过程揭示ILI来,通过不同人物思维过程的比较,观察人物的思维过程,获得启迪,同时获得对课文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

三、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教学时要处理好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与基础性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识必须切实落实;《白相矛盾》是文言文,要求熟读背诵;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提出了讲故事的要求。要将这些基础性教学要求落到实处,必须花费相当的教学时间。特别是讲述故事,应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讲故事的练习时间,这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建构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学中不能将目光聚焦在落实语文要素这一个点上,更应该考虑基础性教学目标如何落实到位。

1.基础性目标

(l)认识25个生字,会写23个汉字,读准1个多音字,积累“摩拳擦掌”“胸有成竹”等28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猜测文言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在文言词语与现代词语的比较中发现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变化。

(3)能按一定顺序,抓住主要内容,讲述《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的故事,进行语言的建构。

(4)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背诵《自相矛盾》。

2.发展性目标(单元语文要素分解目标)

(l)认识思维过程,知道思维过程是隐藏在事情中的,懂得思维过程是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等外在表现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蕴含的道理、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单元发展性目标的达到,在各课的落实上既相互联系,呈现出-定的梯度安排,义彼此有所区别,表现出“这一篇”的独特性。《白相矛盾》着重通过探讨“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楚人思维的混乱来领悟寓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思维过程及其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写作目的上的重要作用;《田忌赛马》通过面对阵图的练习推断孙膑的思维过程,并与田忌的思维进行对比,领会孙膑的谋略与智慧;《跳水》的教学要在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由学生自主练习运用思维导图等来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与水手们的思维进行比较,在交流中理解船长思维的创造性与当机立断。

作者:梁昌辉

第2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下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重点:

1. 关键词语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 皂荚jiá树 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 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 拗ǎo过去 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 收(liǎn) 敛 脑(suǐ) 髓 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 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 ① 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 第7段 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 第9段过渡段 (作用:承上启下)

第2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 咻xiū咻 玉簪zān花 骊lí歌 花圃pǔ

1 懒惰du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第2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 小说 P.43注释 ① 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 ——(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

11、

32、

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第3课 丑小鸭 童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讪shàn笑 吐绶shòu鸡 沼zhǎo泽 木屐jī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2)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作者是安徒生,本文是由叶君健翻译的。

第4课 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萋qī 怀恋liàn 幽寂jì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2 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第5课 伤仲永 文言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òng 谒yè 称chèn前时之闻 泯mǐ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 注释

1、

3、

4、

6、

7、

9、

10、11;P38 注释

2、

3、

5、

6、

7、

9、

10、

11、

14、

15、

16、

17、

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第3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一、王冕学画

1、熟读课文,背诵第2小节

2、复习生字注意“亭”“莹”读音强调“玉”的笔顺从、丛区分

3、掌握词语:乌云密布亭亭玉立

4、用“一边……一边”造句

二、唐老鸭新传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区分:买卖一字开花:珍(注意读音)归类王字旁的字

三、诸葛亮与小皮匠

1、熟读课文,牢记歇后语

2、复习生字“匠、皮”指导笔顺积累匠字框的字读音:士兵

四、古诗背诵并能连线

五、筷子的传说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一字开花:折区分:跟、根

3、复述“筷子”的由来

六、三过家门而不入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读音:严紧使劲一字开花:终区分:制治

七、快乐宫6

1、掌握大写字母

2、“严、紧”一字开花

3、书空:通、道、迟、造

第4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复习内容:识字1—语文园地一)重点掌握: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字并组词、注音(“万”---“钱”)

2、能听写以下词语:

千万 百万 丁冬 冬天 齐全 说话 听说 电话 笑话 朋友 友人 亲人 亲自 春天 高兴 长高 爷爷 节日 春节 岁月 你们 行动 古人 声母 声音 处处 知了 知道百花齐放 红花绿草 年年岁岁 亲朋好友 天天向上 万水千山

3、形、音近字组词: 说( ) 话( )有( ) 声( ) 只( ) 东( ) 花( )友( ) 生( ) 知( ) 冬( ) 画( )

5、成语积累(读一读): 桃红柳绿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万水千山 百发百中 年过半百 百鸟争鸣 五颜六色 不慌不忙 冰天雪地 电闪雷鸣 小题大做 滴水穿石 欢歌笑语 闻鸡起舞 古色古香 年年岁岁 亲朋好友

6、多音字组词:

háng( ) chu ( )

行 处

xíng( ) chu ( )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春雷跟柳树( )了,( )给柳树洗澡了,( )给柳树梳头了。

(2)小燕子说:“春雨是( )的。你们瞧,春雨落在( )上,草就( )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 )了。”

(3)春眠( )觉晓,( )闻啼鸟。 夜( ),花落( )。 (4)( )莺( ),拂堤杨柳醉( )烟。( )散学归来( ),忙趁( )放纸鸢。

8、反义词(读一读):软--硬、高--矮(低)、笔直--弯曲、古--今、多--少、早--晚、忙--闲、

9、容易写错笔画的字(写一写):万、们、绿、花、岁、声、忙

10、造句(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1)----,也-------:桃花红了,杜鹃花也红了。 2)格外:红领巾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3)-----就像------:闪闪的星星就像一只只萤火虫。

第5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3篇文,其中《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

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是本单元教学的另一重点。《棉花姑娘》中,棉花姑娘对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是祈使句,要加强指导,教学时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之情,指导学生尝试读出求、盼望的语气。读好角色的对话在3篇文中都有要求,可以根据文的故事情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读好不同角色说的话语,特别是《棉花姑娘》和《小壁虎借尾巴》中主人公说的话,这些话虽然基本相同,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说话的心情和语气也随之变化,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引导。

【教学目标】

、复习一个单元中需要认读的生字,能够读字组词。

2、能准确辨别平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3、复习多音字组词。

4、复习要求四会的字,能够看拼音写汉字,能掌握这些字的笔画笔顺,区分形近字。

、复习单元中要求掌握的短语或句式,能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6、巩固单元主题,回忆文内容,要求背诵的文能熟练背诵。

【教学重点】认记二类字,正确书写一类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正确解答不同类型的习题。

【教学时数】1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组词

病(生病)(病人)

别(别吃)(别人)

奇(好奇)(奇人)

干(干活)(树干)

七(七个)(七次)

吓(吓人)(吓到)

跟(跟从)(跟着)

象(大象)(象牙)

爬(爬行)(爬走)

您(您好)(您们)

姐(姐姐)(大姐)

房(房子)(书房)

医(医生)

条(一条)

星(星空)(星星)(行星)

羊(山羊)(羊角)(牛羊)

草(花草)(草地)(长草)

都(都是)(都好)(都行)(首都)

怕(怕人)(可怕)(不怕)(别怕)

捉(捉住)(捉到)(捉人)(捉虫)

家(家门)(家人)(家乡)(家园)(大家)

二、易写错的字

病:部首是“疒”,不要写成“广”。

医:第二笔是“丿”,不要写成“∟”。

怕:右部是“白”,不要写成“自”。

跟:左部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爬:部首是“爪”,不要写成“瓜”。

姐:右边是“且”,不要写成“目”。

房:上部是“户”,不要写成“尸”。

三、我会认字

棉 娘 治 燕 别 干 然 奇 颗 瓢啦 咕 咚 熟 掉 吓

碧 吐

鹿 逃 命 象 野 拦 领 壁 墙 蚊 咬 断 您 拨 甩 赶 房 傻

转 卫 刷 梳 巾 擦 皂 澡 盆

四、多音字

恶 吓 熟 难

五、近义词

领——带

可恶——可恨

热闹——喧闹

盼望——期望

惊奇——惊异

正好——恰好

难过——难受

六、反义词

借——还

正巧——不巧

可恶——可爱

热闹——冷清

雪白——漆黑

难过——高兴

七、词语搭配

高高的树

高高的山

高高的兴安岭

高高的楼房

高高的竹竿

可怕极了

难过极了 高兴极了 漂亮极了 可恶极了 好极了

掌握方向

掌握技术

掌握方法

掌握本领

掌握知识

掌握规律

八、好句积累

碧绿碧绿的叶子

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_

2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

3________捉空中的害虫。

________捉田里的害虫。

________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

________捉树干里的害虫。

4例: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大叫。奶奶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老牛的尾巴用来。

燕子的尾巴用来

小鱼的尾巴用来

6《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九、文内容

《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

《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

第6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4篇文。4篇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文具的家》是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是时间意识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则渗透了做事情要有目标意识。

本单元另一个学习重点是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在文《动物王国开大会》中出现了较多疑问句和祈使句,要让学生在分清角色的基础上,体会角色心理,读出祈使句带有号召、命令的语气,读出疑问句思考的语气。

【教学目标】

、复习理解或掌握文中的词语,不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

2、复习《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积累其中的好词佳句和优秀段篇。

3、正确背诵指定文,并能按文内容填空。

【教学重点】认记二类字,正确书写一类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正确解答不同类型的习题。

【教学时数】1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组词

找(找到)(找找)

包(包子)(书包)

钟(时钟)(一分钟)

共(一共)(共同)

百(百分)(一百)

舌(舌头)(舌尖)

连(连忙)(大连)

已(已经)

文(文学)(语文)(文字)(古文)

办(办法)(办到)(办公)

次(一次)(多次)(次要)

平(平时)(平分)(公平)

让(让行)(让位)(让开)

洗(清洗)(洗手)(洗完)

坐(坐着)(坐下)(坐位)

元(一元)(元旦)(美元)

经(经过)(经常)(已经)

要(次要)(主要)(要点)

还(还有)(还是)(还说)

块(一块)(大块)(多块)

瓜(西瓜)(瓜果)(瓜皮)

非(非常)(非法)(是非)

往(往常)(来往)(往来)

点(点子)(早点)(一点儿)(点火)

常(经常)(常常)(往常)(非常)

空(天空)(空中)(空气)

进(进出)(进去)(走进)(进口)(进入)(进门)

二、易写错的字

次:左边是“冫”,不要写成“氵”。

找:左右结构,左边是“扌”,不要把左右两部分连在一起。

办:先写中间的“力”,再写左右两边的撇、点,不要写成“为”。

已:共三笔,第三笔出头,不要写成“己”。

要:上边是“覀”,不要写成“西”。

百:下面是“白”,不要写成“自”。

块: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往:左面是“彳”,不要写成“亻”。

瓜:第一笔是平撇,第二笔是竖撇。

空:部首是“”,不要写成“宀”。

三、会认字

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钟元迟洗背刚叹共汽决定已经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吵胖岁现票交弓甘

四、多音字

五、近义词

空——虚

天天——每天

眼看——马上

参加——参与

仔细——认真

后悔——懊悔

从此——自此

因为——由于

通知——通告

连忙——急忙

准时——按时

看见——看到

非常——特殊

六、反义词

新——旧

空——满

快——慢

开——停

前面——后面

通知——隐瞒

参加——退出

连忙——缓慢

仔细——粗心

准时——误点

可爱——可恨

非常——平常

七、好句积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sh;-----《论语》

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sh;-----《荀子》

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sh;-----董遇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sh;-----董其昌

第7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复习内容:

本组教材以“热爱大自然”为主题,安排了三篇讲读课文:《燕子》、《古诗二首》、《荷花》,一篇阅读课文《珍珠泉》。本组以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生机勃勃、姹紫嫣红的春天和美丽的荷花景象,从中选编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景色的美好,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复习目标:

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多音字、形近字区别、易错字指导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

1、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回顾积累描写大自然的好词、佳句、名段欣赏,并把积累的语言运用到实践中去。

2、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理解大自然的美好,进一步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复习准备:

1、 学生准备积累描写大自然的好词佳句、古诗名句。

2、 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 创设情景导入:

1、 同学们,我们已经结束了本单元的学习,这节课我们进复习一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让我们一起享受一下复习的快乐!请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一起唱。

2、 师:春天美吗? 师:是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生机,我们这一单元就是以“热爱大自然”为题,走进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我们唱完了歌曲,下面一起复习本单元课文。

(设计意图,转变复习的枯燥无味,使学生乐学,从欣赏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

二、 复习生字词

出示小黑板字词

复习生字:

1、 自己读。

2、 问学生又不懂的地方请举手。

重点检查:掠 倦 奏 泼 荡

3、 齐读

4、 复习多音字

(1)、出示多音字: 漂 奔 钻 横 泡 露 (2)、谁能用这些词组词? (3)、指名回答。

学生读,师指导易错的地方。

5、指导书写: 倦 漾 演 (1)、学生书空

(倦:右边两横,学生容易写成三横;漾:下面不要写成水。演:里面不要少一横。

以笔划、笔顺为指导,以点带面说说记字的方法。 (2)、复习字词听写 (3)、展示纠正

6、复习形近字:(1)、 奏----凑 浸-----侵 滨-----宾

(2)、指名组词区别

三、复习古诗

(一)复习古诗

1、学习古诗、背诵古诗,说说诗中描绘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名言名句,我们来进行比赛.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单元字词,回顾描写了大自然的好句佳词及古诗欣赏,名段欣赏,大家从中享受了美,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的魅力,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家乡,描绘大自然的美!

上一篇:美容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作品感谢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