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推动来华留学工作科学发展

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长春,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周年庆典暨2009年年会。

在这20年里,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作为教育部来华留学工作方面的重要助手和参谋,做了很多工作,为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年里,分会开展的学术研究工作与时俱进、扎实有效,许多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分会的年会和理事会已经成为留学生管理干部交流经验、沟通协作的重要平台。分会的联席会议和交流制度为推动来华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省分会开展的留学生管理干部培训工作对提高留学生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留学生管理干部能力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分会主办的《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成为宣传政策、提供理论、沟通信息、指导工作的重要阵地。20年里,分会为加强国际上的横向沟通,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与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参加在国外举办的欧亚学生交流会议,邀请外国朋友参加学会的年会,并举办了中日国际学生流动研讨会、中日韩国际学生流动教育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工作层次。

20年来,我国来华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来华留学工作发展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来华留学工作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1950~1978年),来华留学工作的起步阶段。基于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自1950年开始招收的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原东欧国家。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亚洲、非洲的友好国家。1950~1978年的28年间,全国累计接收和培养了12 800余名留学生,几乎全部由我国政府提供奖学金。1978年,在华学习的留学生人数为1 200余名。虽然当时我国接收留学生的规模、国别都十分有限,但大部分留学生后来都成长为与我国开展友好工作的骨干力量。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1978~1989年),来华留学工作的实验探索阶段。小平同志在这一阶段确立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来华留学工作也进入了积极探索阶段。高等学校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突出标志。来华留学生的来源国扩展到西方一些工业化发达国家。1978~1989年,全国共接收和培养了40 221名留学生,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3 699名,自费留学生26 522名。

第三阶段:1990~2000年,来华留学工作的定位调整和确定阶段。在此阶段,来华留学工作不仅在规模上有重大突破,而且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是招生主体,来华留学工作在为国家外交全局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服务,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1990~2000年,全国共接收和培养了310 000多名留学生,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8 360名,自费留学生292 000多名。

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5月3日,胡锦涛主席考察北京大学时曾专门看望了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联合培养的美国本科生。他指出,留学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伴随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来华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学生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2001~200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仅2008年当年在华学习的各类留学人员就达到223 500人,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4 000名,自费生209 500名,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94%;另外,接收来华留学生的学校已经达到592所。

二、来华留学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1. 成功经验

总结来华留学工作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这项工作要取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和软实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大业和科教兴国战略,为教育改革服务;必须与时俱进,找准突破口,始终把开拓创新作为提高来华留学工作质量和效益的源泉;必须深刻把握来华留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确保来华留学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我们才能增强来华留学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开创性,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得到积极稳妥、富有成效的推进,得到协调发展。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通过几十年的工作,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从事来华留学生管理服务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两支专业队伍。

广大留学生管理干部多年来爱岗敬业,自觉奉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来华留学工作之中,为来华留学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留学生来了,他们要去接站;留学生病了,他们要去陪床;留学生伤了,他们要去处理;留学生出了意外,他们还要去处理繁琐的后事。

来华留学专业教师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切实保证教育质量,提倡“寓育人于教学之中”。教师们在留学生入学阶段,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克服语言、心理、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障碍;在学习过程中,帮助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教书育人,培养知我中华、学有所成、有助于促进中外友好合作与交流的人才。

今天,我们刚刚表彰了连续20年以上在来华留学领域辛勤耕耘的同志以及在来华留学领域工作10年以上的优秀工作者。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向这些同志并通过他们向数以万计的所有从事来华留学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他们为来华留学工作贡献的青春、智慧、辛勤和汗水!

2. 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来华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总体规模、层次与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06年各国接收外国学历留学生的数量是:美国58万、英国33万、德国26万、法国25万、澳大利亚20万、日本13万、俄罗斯8万,而2008年我国的学历留学生仅有8万,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更少,仅有1万人。

同时,来华留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比例还很低。据粗略统计,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长短期留学生的总数尚不足在校生总数的1%,而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国际学生数量占在校生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10%,OECD国家2006年的高等教育机构外国留学生比例平均值为9.6%。我国高校在来华留学生数量上与创建国际化一流大学的目标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另外,来华留学生层次不高且多数集中在语言专业。一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

3.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这项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虽然近几年高校在不断加大来华留学工作的力度,但仍存在认识不足及认识不清的情况。有些高校对来华留学工作不重视、嫌麻烦;也有些学校只将其作为国际交流的点缀;还有些学校对来华留学工作认识片面,仅仅将其看作经济收入的来源,忽视了质量管理。

第二,主动出击意识不强,宣传手段与内容落后。许多学校在招收留学生工作方面不善于宣传、推介自己,宣传资料内容与形式僵化陈旧,而且存在很多翻译方面的错误。有的学校至今还没有建立与外界沟通的网站,坐等上门现象严重,缺乏主动出击开展工作的意识。有的学校考试与录取形式落后,也不注重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

第三,主打和特色专业优势不明显,缺乏竞争力。客观地说,我国高校在国外影响力较低,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还不够。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有书读”的问题。因此,高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拓展办学空间、筹集办学资金上,对教育质量、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和开放合作等问题考虑得还不够,专业特色不明显。

第四,课程基本采用中文授课,对外国学生难度较大。大多数高校留学生教育完全采用中文授课,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难度太大。有的高校即使能开设一些用英语授课的课程,也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英语授课的学科体系,能开设的英文课程分散、零碎,难以产生合力。但授课语言是很多国际学生在选择留学国家和院校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来华留学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一方面,出现了新的问题而现行的法规政策无法约束、规范;另一方面,一些规章制度已不再适用于目前的实际情况,致使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政策盲区”。

三、来华留学工作面临的国际新形势

1. 当前的国际新形势和各国的应对情况

胡主席在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领导人会晤时指出:“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已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主旋律。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深化,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南北差距持续扩大。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突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有组织跨国犯罪等全球性挑战依然严峻。”

在如此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实现共赢仍然是处理国际事务的主旋律。在这方面,人文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交流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金融危机改变着世界,国际战略环境发生剧烈、快速、深刻的变动,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对各国留学生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以美国为例,申请到美国留学的学生将面临学费上涨的问题。2009年2月18日,哈佛大学宣布,将2009-2010年度的学费提高3.5%,使得学费和食宿费总额接近5万美元。其他常青藤名校学费涨幅分别为:耶鲁3.3%、康奈尔4.9%、达特茅斯4.8%、普林斯顿2.9%。有专家估计,美国公立大学学费涨幅将达5%以上。由于美国大学预算削减,学生得到奖学金的机率也更低。

加拿大院校及教育机构为国际招生部门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资源配置,并进一步加大了招生工作的力度。据了解,卡尔顿大学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仅去年一年就走访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和地区,访问了169所高中及高中后学校,与5 600多名国际学生建立了联系。

法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升法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法国历来重视教育,教育总投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7%左右。此次法国经济虽也遭金融风暴重创,但法国政府于2008年12月15日宣布的2009年预算中,高等教育预算比去年还增加了15%,各大学财政预算至少增加10%。同时,法国还增设各类奖学金,提高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法国政府仍坚持国际学生与本国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如实行住房补贴制等。为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赴法留学,法国高校广泛增设英语课程。据统计,近三年来,法国高等院校开设的英语授课课程从700门增至1 200门。

日本坚持实施“留学生30万人计划”,全力推进大学的国际化。2008年,福田康夫内阁提出到2020年接收留学生30万人计划。2009年,在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该计划仍然照常进行,政府还拨款420亿日元进行留学环境建设。日本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奖学金名额,加强留学生宿舍建设,加强对留学生就业的支持,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就职信息、支持留学生在日就职,扩大英语授课规模,注重生源国研究,致力于建立通畅的、统一的招生平台和窗口。

面对海外留学生赴韩留学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韩国政府把进一步吸引海外留学生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加以实施。2008年8月4日,韩国政府公布了《留学韩国计划发展方案》,提出到2012年,实现接收10万名海外留学生的目标,并开始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增加奖学金名额、支持“英语专门讲座和韩国语研修项目”等。

澳大利亚各高校及教育部门负责人认为,澳币的大幅贬值,特别是对人民币等亚洲货币的大幅贬值,使赴澳留学生的担保金相对减少,学费也相对便宜了许多。另外,澳大利亚移民局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签证风险类别,使其他国家学生有一个更宽松的环境来选择澳洲留学。部分澳洲高校,特别是澳洲的二、三流院校,或明或暗地降低入学门槛,扩大奖学金提供范围和额度,加强在亚洲各国宣传其留学环境和政策。

为整合欧洲的高等教育资源,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欧盟积极推动“博罗尼亚进程”。这也是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明显标志。欧盟通过加快推进这一进程,进一步增强了欧盟各国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欧盟各国高校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

2. 金融危机给来华留学生带来严重影响

第一,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速放缓,规模受到一定影响。调研显示,2009年春季新生报名人数较实际报到人数有明显减少,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亚洲国家的学生,尤其是韩国、日本、越南、蒙古、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不少短期交流项目被迫取消,一些项目减少了派遣人数或缩短了学习期限。

第二,韩国来华留学生将大幅减少,来华留学生的国别结构比例可能出现变化。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目前仍为周边国家,其中韩国学生数量一直居于首位(2008年6万多名),占来华留学生总数1/4强。韩元的大幅贬值使韩国家庭的经济条件恶化,直接影响韩国学生向我国的流动,对我国接收韩国留学生数量较多的地区和高校造成的影响十分显著。以上海市为例,由于韩国学生占全市留学生的1/3,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上海高校的来华留学工作冲击较大。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统计,该校在校留学生中韩国学生比金融危机前减少了35%。

第三,金融危机对在华留学生的生活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调研显示,一些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本国货币贬值严重,来自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出现了申请缓交学费的现象。不少学生持币缓交,等待汇率向有利方向转化,以减少货币兑换造成的损失。有的学校的在校生已出现退学或休学现象,不少留学生开始在住房条件、餐饮、出行等各个方面降低生活成本。

第四,来华留学生总规模增长速度显著放缓。经过几年来的高速增长,来华留学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至2008年总人数达到22.35万人次,增速已呈放缓趋势,同比增长14.32%,为5年来最低(2004年增幅42.63%,2005年增幅27.28%,2006年增幅15.30%,2007年增幅20.17%)。根据目前来华留学的总体发展趋势,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仍将不断上升,但由于基数不断增大及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

第五,非学历生及短期班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部分国家的高校将继续压缩短期校际交流项目的规模,同时,个人自费申请来华短期学习的人数也将减少。预计金融危机对已在华学习的学历生,特别是高层次学生影响不大。因为这部分学生以获得学位为目标,一般来华学习前已做了较充分的经济准备,不容易因暂时的经济困难而放弃已开始的学业。

第六,对获得来华留学奖学金越来越重视。在不利的经济形势下,各类来华留学奖学金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的作用将得到凸显。自2008年1月1日起,我国政府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奖学金生月生活费待遇,每人每月增加了600元人民币,使中国政府奖学金在经济逆势下更加具有竞争力。2009-2010学年计划共提供约17 0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比2008-2009学年增加近3 000名。虽然中国政府奖学金2009-2010学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尚未完全结束,但根据目前情况估计,今年各国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学生数及最终的实际报到率将高于往年。

3. 在看到不利影响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金融危机为我国来华留学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国将是最先走出金融危机低谷的国家,中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将对外国学生选择来华就学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国际经济体系和利益格局面临重组,为我国培育国际竞争力和培育软实力创造了难得机遇,中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更加重视来华留学工作在培养友好人士方面的作用。我国在世界格局演变中地位增强,外国朋友会加强了解我国的需求,也会扩大利用来华留学渠道培养“知华人才”,来华留学的潜在价值将越来越得到认可,来华留学吸引力将越来越大。

因此,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其影响,切实把握机遇,要提振信心,因势利导,统筹内外,转危为机。

四、来华留学工作今后的发展思路

最近,刘延东国务委员在一次批示中指出:“增加互派留学生规模不仅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需要,而且对加强中国与他国的关系,培养了解中国友好人士具有重要意义。请教育部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总结我国留学生工作,并提出扩大互派留学生的意见,服务内外大局。”

结合刘延东的批示精神,来华留学工作今后的发展思路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方针、两个大局、三个关键和四个体系,具体如下。

1. 一个方针

我国来华留学工作的方针是: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

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层次是一项涉及面广、需要较大投入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既要坚定信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各项措施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在规模扩大、层次提高的同时,要保证培养质量,切实做到依法办事、规范管理。

2. 两个大局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我们要按照胡主席的指示,认真研究,把握并统筹好来华留学工作的国内和国际大局,做到国内国际互动,前方后方配合,切实推动发展。

从国内看,近年来中央、教育部、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都高度重视来华留学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支持和推动这项工作,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基础。其中,在地方政府奖学金中,有关省市每年投入如下:北京4 500万,上海2 500万,辽宁和浙江各500万,另外还有七八个省市都设立了奖学金。

当前,我们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我们要实现更大规模的普及教育,提供更高水平的国民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要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我们要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此,我们要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争取到2020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超过50万人,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从国际上看,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各国都已经把国际学生带来的政治、经济、外交效益列入政府公共组织行为的一部分,采取各种手段加大吸引国际学生力度。

同时,国外对来华留学的需求也确实越来越大,美国、欧盟、非洲、我国周边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学生具有海外学习的经历,重视培养了解中国、懂汉语的人才。例如,美国有关机构正在审议《保罗·西蒙参议员海外留学基金法案》,该法案计划在未来若干年内,每年向外国派出10万名学生,我国是其计划中的首选国家。对周边国家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相对优势,这些国家与我国经济往来密切,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它们还有大量的华人,中国高等教育对它们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来华留学工作要密切关注国际留学市场的变化,针对新的情况和趋势及时调整战略,制订新的举措,增强来华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扩大我们的国际影响和声誉。我们要充分把握国内国际的有利因素,抓住机遇,统筹协调,乘势而上,推动来华留学工作大发展。

3. 三个关键

三个关键是指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打造品牌;以人为本,建设队伍。

来华留学工作是我国发挥大国影响、传播中国文化、构造国际交往友好桥梁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开放服务于我国教育发展、外交全局、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从我国核心工作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来华留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跳出那些不与时俱进的条条框框,争取使来华留学工作取得飞跃进展。

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规模的增长方面,更取决于质量的提高。没有基本的质量要求,规模的扩张就毫无意义,而质量的提高是和专业品牌建设分不开的。来华留学工作的生命力、高等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由品牌的含金量决定。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差异较大,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学校要整合专家学者的力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来华留学工作发展不能搞平衡,更不能强求一致,不必所有省市、高校齐步发展。有条件的要发展快些,条件差点的要创造条件后再发展,为将我国建设成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留学目的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来华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要对留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要依靠教学师资和管理人员这两支队伍。这两支队伍是来华留学工作发展壮大的基础。教育部多年来一直强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并建立了留学生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机制。我们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多为从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事业的教师群体着想,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

4. 四个体系

四个体系即建设并完善招生宣传体系、奖学金体系、来华留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首先,制订招生标准,保证招生经费,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来华留学招生体系。要制订有针对性的招生宣传策略,如在招生手段上,要印制精美的招生手册,还要加强学校英文网站的建设,提供翔实准确的网上信息。只要我们把宣传工作做到位,就能吸引更多的生源。例如,韩国人口4 800多万,每年有6万学生在华学习,目前在来华学生生源国中排第一位;东盟有5.6亿人口,其中华人超过3 100万;阿拉伯国家联盟有3.4亿人口。这些国家的青年对来华留学有很大的期待。只要我们做好宣传工作,准备好充足的师资,打造好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品牌专业,预计来华留学人数就会有大的增长,关键是我们要做好准备。

来华留学大潮可能即将到来,各大学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不能坐等坐守,不能守株待兔,要学习澳大利亚的大学吸引国际学生的一些做法,解放思想,按照国际惯例到国际学生流动的平台上去争取生源,更要把争取到的生源引导到品牌专业中去教育好,培养好。

其次,构建以中央政府奖学金为主,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企业奖学金为辅,多元奖学金并重的奖学金架构,逐步扩大奖学金规模。争取到2020年,中国政府奖学金达到50 000名。支持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高等学校设立各类奖学金。中央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以高层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进修生为主,每年新增加的奖学金要保证2/3以上用于接收高层次学生。中央政府奖学金要设立高端项目,打造中国政府奖学金品牌,向我国重点建设大学、重点学科倾斜。鼓励我国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设立形式多样的来华留学奖学金,完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设立奖学金的鼓励措施。

再次,来华留学工作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一批有竞争力的、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学士、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品牌。改革开放30年来,一些大学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留学生需求,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建立了一些有一定竞争力的、用英语授课的专业。例如,大连医科大学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美容医学、针灸推拿及摄影等8个英语授课专业。目前,该校的在校留学生有1 000余人,其中972人是攻读学位的学历留学生(本科生905人、硕士生62人、博士生5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我们要结合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进程,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语授课的品牌专业和学科,如中国学、中医中药、经济学、法学、自然基础学科等。围绕这些我国公认的比较强的专业完善学科设置,建设来华留学生的教师队伍,以迎接下一个来华留学大潮的到来。

最后,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之中,构建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来华留学工作,增强特色,不断提高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评估主要内容分为三项:办学条件、管理服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通过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衡量工作的成效,形成外部评估与高校自我评估的互动与促进机制,逐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宏观管理,并实施分类指导,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自律意识。

五、几点希望

目前,我国来华留学工作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节点上。回顾过去的30年,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展望未来,发展道路还很长。我们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再接再厉,共谋发展。在此,我谈几点希望。

首先,我希望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把来华留学工作作为属地内高等学校国际化的重要工作来抓,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形势下,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经济建设的中心,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省的发展程度,和当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关系越来越密切。我希望各省、市、自治区教委和教育厅能够认真研究,科学地制订本地来华留学工作的发展目标,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切实推动这项工作的整体发展。

其次,我希望高等学校在来华留学方面要突出办学特色,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学校特色鲜明才更有吸引力,特点突出才更有比较优势。希望学校挖掘潜力,突出特色,积极开展外语授课,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当前国际上对来华留学的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在突出特色的同时,还要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对留学生的招收和培养,要注重质量,要创建真正的国际品牌。

再次,我希望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能一如既往,继续做好教育部的助手,服务好高等学校。继续扎实推进理论研究、学术成果出版、留学生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真正成为留学生管理干部之家;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拓展业务,开展国际交流,与国际上同类型的组织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民间渠道更好地宣传来华留学工作。

最后,对留学生管理干部个人,我希望大家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提高把握教育外事工作方向的能力。当前是世界大变化、中国大变革的时代,国内外的矛盾相互交错。教育外事部门的负责人要懂教育、懂管理、懂外交,更要懂政治、讲政治。要始终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勤于学习,善于总结,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进一步增强战略意识,加强宏观思考,正确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增强分析复杂形势的能力;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推动来华留学工作科学发展。

来华留学工作是我国教育外事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共同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携手应对挑战,努力开创来华留学工作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熊建辉

作者:郝 平

第2篇: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探求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之路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发挥党建优势,不断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设,是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改革开放30年来,学校形成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共识,校党委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围绕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与时代同发展,与社会共进步,实现了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继承传统优势中凝聚特色,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一、不断解放思想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前提

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在理论上、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这就告诉我们实践是常新的,解放思想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止。

改革开放之初,学校通过解放思想,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坚决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使学校迅速恢复了活力,进入了教学、科研的快车道。学校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跨出对外开放的步伐,此后,围绕国家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功能,拓展服务领域,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挑战,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多年来,校党委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坚持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行重点发言人制度和简报制度,形成了专题学习、调研学习、集中培训、专家辅导学习、扩大研讨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不断拓展学习内容,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学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教育、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结合起来,与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突出了理论学习的思想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理论学习极大地解放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发展的新思想、改革的新突破和开放的新局面层出不穷。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确定了新的价值和目标,也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任务。经过思考和酝酿,2004年,校党委提出了今后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即要努力实现“5个历史性转变”:一是由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综合发展,向理工为主、工理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二是由军民结合学科专业为主,向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寓军于民学科专业为主方向转变。三是由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向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方向转变。四是由培养多层次人才,向主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向转变。五是由开放办学向国际化办学方向转变,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在这一发展蓝图的引领下,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新举措,赢得了教职工的支持和信赖。

为了紧跟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1985年开始,校党委坚持两年一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坚持依据时代要求丰富和调整教育思想观念。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全校师生不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集思广益,深入研讨,传播新观念,激发新思维,逐步形成了体现时代精神的办学思路,提出了“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的教育教学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党的十七大之后,结合国内高校发展的现状,学校新任领导班子提出通过继续解放思想来寻求学校新的发展。广大师生员工改变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状态,普遍增强了忧患意识、危机感和使命感,高度认同党委倡导“继续解放思想必须从‘官本位’思维定势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观念,树立了“领导干部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全校上下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理念,克服了不同程度存在的重计划制定和方案论证,而不太重视贯彻落实的思想作风,不断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高校的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勇于进取,勇于变革。作为“985工程”高校,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改变片面追求规模、数量扩张的思路,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建设的核心任务;必须把体制机制创新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克服行政化、官本位的弊端,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新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营造能够安心做学问、培养和造就大师的环境,完善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性制度。同时,进一步改进作风,建设服务型机关,切实将管理部门的功能转移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上来。

二、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高校而言,改革开放同样是决定学校发展前途的关键,是学校安身立命进而求得更大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秉承改革创新精神,站在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站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高度,不断思考学校的发展定位;就必须廓清学校特点和发展优势,及其在国家和世界大学之林中所处的位置;就必须与时俱进,理清思路,根据新形势制定新对策,不断推动学校各项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校党委始终坚持党对全局工作的领导,不断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科教兴国战略、国防科技工业战略重组、结构调整和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历史性机遇,根据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学校改革发展融入到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逐步确立了“立足国防、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理工为主,工理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研究型、开放式”的基本定位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校党委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科学发展,通过出色的党建工作提供强劲动力,领导校行政大力实施多方面改革创新,在领导班子建设、学科发展、教学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2000年,北京理工大学作为第10所高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院校行列;1999年、2007年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5年学校科研经费总投入一直居于全国高校前10位之列。

新时期,学校新任领导班子明确提出要从国家新发展战略和国内外大学新发展趋势中进一步思考学校的定位;要响应创新型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大学;要牢牢把握国内外大学的发展趋势,建设特色明显的大学。建设创新型大学,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领而不是被动地跟随所在行业的科技发展,积极介入相关的科技创新体系,扩展研究范围,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适时调整发展方向;建设特色明显大学,要走综合型发展的道路,注重理科、文科的发展,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实施国际化战略,推动大学自治组织的建设。目前,学校正在按照这样的思路积极抓紧各方面建设。

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改革开放30年来,为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校党委坚持“抓两头”:一方面抓好校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战略意识、改革意识、公仆意识、团结意识和自律意识;一方面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学校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实践和基层党组织的“党群零距离”工程先后获得“北京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党群零距离”工程是学校党委贯彻落实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2005年来,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助学”、“助困”、“助发展”、“助和谐”多种形式的“党群零距离”活动,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校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扎实推进,夯实了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校处两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跃上新台阶,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校新任领导班子继续推进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在优势和劣势的比较中寻找新的着力点,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第一,明确方向,科学优化学科结构。继续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加强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促进理工结合、文理结合、理工文结合,按一级学科进行学科整合,形成相互支撑、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第二,加大投入,努力提高队伍水平。要不断落实各项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政策,加大引进国内外人才的力度,关心和支持现有人才,为其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和有利条件。第三,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培养一流理工人才。要把“教师上好课是第一位”的观念深入到每一名教师的思想观念中,落实到对教师的考核中,多出精品课程,多出教学名师。第四,以基础研究为根基,以创新为生命,提高科研水平,逐步形成了以国家“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的基础性研究,以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预先研究”为主的应用技术基础研究,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有大中型企业合作项目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科研格局。第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遗余力地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管理教学科研用房、水电等基础设施。第六,全方位实施国际化战略,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逐步实现学校教师的国际化、生源的国际化,以及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国际化,经常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

四、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大学文化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财富,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精神支柱。自建立延安自然科学院以来(北理工的前身),学校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和育人,逐渐培育出了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统和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改革开放30年来,学校始终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努力建设以延安精神文化和军工文化为特色,以爱国、创新、学术为核心,体现时代精神和具有北理工特色的大学文化,引领学生全面成才。

校党委深入开展了向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学习和宣传活动,激励广大教师以身边的名师为楷模,增强党的建设和师德建设的实效性,极大地推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所具有的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薄名利的团队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先锋精神,在校内外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切实发挥榜样作用,增强党的建设和师德建设的实效性——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影响深远》荣获2006年~2007年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

校党委创建了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探索了完善大学德育体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成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和载体,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系统化、纵深化发展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德育答辩,通过毕业生对4年大学生活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对大学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达到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对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学校创新德育答辩的工作被评为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创新成果奖。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建工作的成功实践让我们体会到:第一,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要始终服务科学发展,“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第二,没有思想上的重大解放,没有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就没有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境界。第三,改革创新是决定高校前途的关键,特别是党建的改革创新,是保持高校发展勃勃生机的不二法宝。第四,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工作包括党建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要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第五,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借以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既要不断弘扬传统、凸显特色,又要把握时代脉搏,培育独具品格的大学文化,走和谐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包和春]

作者:中共北京理工大学委员会

第3篇:解放思想 开放创新 奋力实现海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全省上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求真务实,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作了全面动员部署。海西在新青海建设中承担着“做两个排头兵、发挥四个示范带头作用”的时代重任,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对于奋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新青海建设做更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立足于新的起点,努力争当全省解放思想的排头兵,为实现海西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海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成功实现了从一个落后的传统农牧区向现代工业区的历史性转变,走在了全省改革发展的前列。1978年到2007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海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7倍,工业增加值增长49倍,工业增加值占整体经济的比重达到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倍,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的位次从1980年的16位上升到12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 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1978年增长17倍,高出全省同期水平4200美元,高出全国3600美元。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州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截至2007年,全州全面实现“两基”目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2%,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43人,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回顾海西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总结30年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正是有了解放思想这一强大动力,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了历史性的跨越,各项事业才保持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看到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站在新的起点,海西实现跨越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水平低,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缺失,发展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实现统筹发展任务艰巨;城镇功能不完善、承载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的发展思路还不够开阔,观念还比较陈旧,必须认真面对这些障碍。因此,全州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敢地从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科学发展取得新突破、社会和谐实现新发展、跨越发展夺取新胜利,争当全省解放思想的排头兵。

(一)要担负“做两个排头兵、发挥四个示范带头作用”的时代重任,就要努力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

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新青海建设的形势需要,明确要求海西在全省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排头兵、做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在“提升壮大特色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改善民生”四个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全省发展做更大贡献。担当这一时代重任,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有了量的积累和水平的提高,有能力也有条件担当这一重任;另一方面,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海西被确定为全省的重点开发区,同时按照党的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这一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就是需要海西为全省发展做更大贡献。这是在新青海建设的关键阶段,海西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重任。面对这一时代重任,对海西发展取得的成就,有充分理由感到自豪,但若以“排头兵”的标准审视自己,以“示范带头”的要求衡量自己,没有丝毫理由感到自满。同省内比,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由2000年的34.8%提高到2007年的45.1%,而海西在同期发展速度高于西宁的情况下,仅从20.3%提高到26.5%,增速低于西宁4个百分点;2000年海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33元,而到2007年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75元,领先于全省的优势在减小。同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比,2000年至2007年,虽然海西的经济总量提升了3位,上升到12位,但是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却在下降,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由第4位下降至第7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由第1位下降至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第3位下降至第4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第5位下降至第7位。同国内较发达地区比,其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20000元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0元左右,而海西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1548元,农民纯收入3059元,不仅富民指标远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而且在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指标上差距甚远。自满最终会导致不思进取,骄傲最终会丧失发展优势。海西发展到今天,再不能站在青海看海西,而要用世界的眼光,以跳出青海看海西的胆识和眼界,敢于向内地、沿海发达地区看齐,敢于正视差距和不足,绝不能让传统思想束缚自己,更不能被取得的已有成绩框住自己。因此,必须自我加压,奋力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勇于承担为全省发展做更大贡献的历史重任。

(二)要构建高原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就要努力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

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柴达木地区要以循环经济试验区为载体,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努力创造高原地区循环经济模式。同时也看到,海西作为我国西部重化工发展的重点地区,在构建高原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中,有能力担当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试点的重任。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是海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对海西来说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和挑战,尤其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唯一区域性循环经济试验区,既没有现成模式可供参考,也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要构建高原地区循环经济模式,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层出不穷,不了解、不熟悉的新事物也很多。特别是海西发展循环经济,是在基础还十分薄弱、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工艺技术“瓶颈”制约尚未突破、准备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推进的,有些困难会比其他地区遇到的更为复杂、更为艰巨,有些问题会凸显得更早、更突出、更集中。但是,如果在这种发展条件下,能汇各方之经验、集各方之智慧,成功创造出一种高原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不仅能提升海西和青海发展的层次,而且也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益借鉴。这是海西对青海、对西部、对全国发展的最大贡献,而且也能够为海西未来创造新的更大发展空间。构建高原地区循环经济模式,首先就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敢于突破传统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势,大胆地在发展理念、工作魄力上创新,敢于把“试验区”当作“试验场”,敢于进行大胆试验、大胆创造。对看准了、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事,要排除干扰,一抓到底。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全州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就要大胆地想、大胆地干、大胆地闯。

(三)要加快实现海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就要奋力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

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州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出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是海西按照省十一次党代会对海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决策,也是全州上下不断解放思想、顺应发展趋势、破解发展难题的具体实践。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扎实推进,园区集聚带动效应的初显和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海西发展迈出了可喜步伐。但是要看到,按照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推进跨越式发展我们还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从全州整体发展水平看,海西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但分地区看,全州除西部三行委人均生产总值在6000美元以上外,两市三县均在全州平均水平以下,其中都兰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037美元,低于全省同期水平近800美元。城乡发展虽然有了大的进步,但城乡收入差距在继续拉大,由2000年的3倍扩大到2007年的3.8倍。另外,城乡居民收入、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市化水平、医疗和卫生保障水平等与小康社会要求差距还较大。这些问题既是海西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反映,也是在跨越式发展中视野不够开阔的表现。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海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省委的要求、人民的期盼也难以达到。面对实现跨越发展的挑战和压力,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干劲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解放思想的强大动力推进海西跨越式发展。

在新的发展征程中,海西着眼于从更高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创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海西速度,得到了全州广大干部的认同,增强了在全州上下推进海西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全州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动力。海西速度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担当排头兵为己任,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增强执行力为保证,突破自我,打破常规,敢试敢创,勇于超越,使各项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海西速度是自信开放创新青海意识在海西的生动实践,是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动力所在,也必将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解放思想提供有力支撑。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把海西速度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贯穿于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以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胆识,以排头兵、示范者的姿态,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谋求海西又好又快发展。

2致力于科学发展,继续坚持解放思想,确保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海西立足州情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选择,也是实现“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两大任务的必由之路。在新的起点上海西继续解放思想,关键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海西发展的定位和要求,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按照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着力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突出问题,以思想的继续解放,观念的重大转变,催生抢抓机遇的致先之招,开启科学发展的新型途径,走出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解放思想,努力构建高原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找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载体和途径。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取得了重大进展,资源开发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的转变,开发主体由国有及国有控股向多元转变,开发方式由原料输出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海西发展真正走向了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重大转变。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动实践,使海西在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海西转变发展方式的最有效途径和主攻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以构建高原地区循环经济模式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和《柴达木地区循环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以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对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明确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个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着力在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融合、培育产业集群、健全政策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打好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攻坚战,努力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资源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园区为载体,依托优势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构建盐湖化工、多联产能化工、油气及盐化工、煤焦化工、钢铁一体化等循环产业链,促进资源的纵向衔接和横向融合,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及能源、水的梯级利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2.要加快推进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最大制约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缺失。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继续加大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天然气、煤化工结合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和再创新力度,下决心突破制约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产业延伸急需的核心技术,加快推进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促进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冶金等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积极推进技术研发机制的创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盐化工”、“煤焦一体化”、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技术创新带动劳动者素质、管理水平的提高。

3.要切实拓展循环经济实践领域。按照构建高原地区循环经济模式的目标要求,海西从实际出发,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从工业、农业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各地区也结合实际积极寻求发展的突破点和切入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全州发展情况看,虽然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的共同意识,但在拓宽循环经济发展领域上还有一定差距,发展仅仅限于工业领域,农业、三产及社会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研究不多,重视不够。必须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按照节约资源的发展要求,在农业、三产和社会等领域大力开展资源循环、节水节能、垃圾减量、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循环发展模式,倡导和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上解放思想,促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海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不动摇,把有限财力优先用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改善民生上初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但是,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海西的民生水平仍然很低,精神文化、医疗保障等社会建设仍然滞后,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任务还依然艰巨。同时还要看到,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变化的、具体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民生水平的要求和期待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必须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对提高收入和保障水平、改善民生的强烈愿望,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把富民惠民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坚持不懈地加大民生工作力度,积极推进财富共享、成果共享和和谐共建。

1.要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作为改善民生的核心。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是制约海西民生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必须要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实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逐步提高收入水平,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农牧区要制定更多的惠民政策,加快建立减负增收、直补增收、转移增收、产业增收相结合的收入格局;在城镇要通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就业规模、鼓励自主创业、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措施,使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较多地增加收入。总之,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就业促增收、创业促增收、提高保障水平等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努力让各族群众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2.要立足提高城乡保障能力改善民生。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随着海西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把社会建设置于突出地位,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要集中有限的财力向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倾斜,向城乡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斜,以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问题的突破,带动全州民生水平的整体提高。特别是对现阶段群众反映强烈的物价、教育、增收等突出问题,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3.要切实做到和谐社会共建共享。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尤其要不断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同时必须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要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落后思想,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三)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解放思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这是海西实现统筹兼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继续创新工作思路和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在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上为全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1.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着力强化政府在规划编制、发展小城镇、培训转移农牧民等主导作用上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投入和倾斜力度,建立和完善保障“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大幅度增加对农牧区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基本服务的均等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转变农牧民陈旧的生产经营观念,在建立土地草场的适度流转机制、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和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上解放思想,积极推进现代特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要继续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功能,拓展农牧民就业创业的平台。

2.要进一步发挥农牧民的主体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农牧民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说到底是农牧民的传统观念没有转变,等、靠、要思想还依然十分严重。一定要下决心引导农牧民转变这一保守思想观念,激发农牧民的自主意识,鼓励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把农牧区建设成为自己理想的家园,以此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要引导农牧民把生产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地域优势,发展设施农牧业,培育特色产业,优化种养结构,稳步扩大枸杞、蔬果、中藏药、牛羊繁育等特色种养规模,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不断提高农牧区和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3.要进一步增强社会的参与作用。立足于海西已基本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条件的实际,启动实施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这一企村联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催生了农牧区内部活力、受到了农牧民的普遍欢迎,激发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广大企业的有力支持,创新了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途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要继续在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上解放思想,广泛动员企业、社会团体、军警部队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一步深化企村联建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引导农民转变生产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吸纳劳动力、建立企业“菜篮子”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着力巩固和扩大企村联建的成果,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四)必须在建设生态文明上解放思想,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新理念,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海西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不足的基本州情,决定了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必须把生态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要以节约水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海西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从海西目前水资源利用情况看,水资源的利用必须走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道路,若过度开采水资源将势必会危及生态安全,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只能走节约用水的路子。对海西来说,节水的关键在于节约农业用水。要敢于打破即成的惯性思维,必须把节约水资源尤其是农业用水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按照“节约农业用水、满足工业用水、保障城乡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用水体制改革,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并探索实践工农业联动节水的有效途径,走出一条符合海西实际的节水型发展路子。

2.要以发展林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海西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有效途径。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防治荒漠化等生态治理工程,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以中心城市和县城、厂矿企业、农田林网及主要国道、铁路沿线为重点,充分运用已基本成熟的滴灌技术,大力实施节水绿化工程,广泛开展全民造林活动,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增强林业生态屏障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因势利导,把推进荒漠化治理与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与大力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接续产业结合起来,在保护现有耕地、禁止开垦新土地的前提下,以荒漠化治理为重点,大力发展枸杞、沙棘、中藏药等沙产业,使广大农牧民在参与生态建设中得到实惠。

3.要以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注重生态环保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从现在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做起,使环境友好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和自觉行动,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不遭受破坏和污染的美好生态家园。

(五)必须在改革开放上解放思想,在区域联动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30年来,海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思想的不断解放,得益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得益于开放的不断扩大。改革使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活力得到释放;开放使我们打开了眼界,启迪了新的思维。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海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加需要树立开放融入的理念,把海西的发展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中,坚定不移地扩大改革开放、深化区域联动,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对外的大开放,带动经济的大发展。

1.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以思想的大解放实现改革的大突破,必须不断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形成有利于扩大开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深化改革促开放,进一步探索和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最大限度地拓展政策空间,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强化服务促开放,围绕建立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分开。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赋予各地更大的自主权,增强区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要坚决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想,算大账、算远账,以优势资源、优质项目、优惠政策招商引商,保护好、支持好、发展好落地企业,使创业投资者在海西能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要坚持以良好环境促开放,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速培育科技型、规模型、成长型民营企业,培养一批大型民营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要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服务意识,主动为各类市场主体包括民营经济搞好服务、创造条件,努力营造一个重商、亲商的良好氛围,努力创造一个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的开放环境。

2.要以区域联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区域联动就是要把海西的发展置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局中,以区域间的协作联合促进对外的大开放,带动经济的大发展。要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举措,不断深化区域联动。要按照统筹发展的思路,巩固和扩大州内东西部互动成果,围绕“一区四园”建设,进一步创新区域互动机制和措施,推动资源配置由按行政区域配置向按经济区域配置转变,促进资源、劳动力和产业的跨行政区域流动,形成全州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要进一步强化区域战略意识,以更加自信开放创新的姿态,加强与省内区域间的联合,加强与西藏、新疆、甘肃等周边地区的协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和互助机制,促进区域间资源、人才、技术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在区域联动中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六)必须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上解放思想,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是党的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一条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海西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在新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更加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1.要着力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当前,我们既处在“加快发展期”,也是在“矛盾凸显期”。在众多的社会矛盾当中,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人民内部矛盾,利益纠纷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几年在土地征用、企业改制、房屋拆迁中发生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民族地区发生的草场边界纠纷及虫草采挖、矿山开发、资源整合等引起的纷争,绝大多数是因为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或一些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而引起的。要抓住利益协调这个关键,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利保障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依照法律和政策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要继续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海西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对维护海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协调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利益问题,协调处理宗教内部及不同宗教之间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繁荣、和谐发展。要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方针,旗帜鲜明地开展对达赖集团的斗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决抵制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现有宗教格局的稳定。要推进寺院社会管理的与时俱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3凝心于真抓实干,继续加强党的建设,为解放思想提供有力保证

解放思想的本质是实事求是,目的是解决问题、推进发展。解放思想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在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行动上,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

(一)必须加快思想观念转变,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意识

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观念落后是制约加快发展的最大思想障碍。从海西实际来看,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较为突出。要真正实现海西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首先从转变广大干部的思想观念入手,坚决革除妨碍发展的一切落后思想观念。通过这次解放思想,我们要坚决革除自满骄傲、安于现状的思想,努力形成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发展氛围;要坚决革除惧怕困难、怕担风险的思想,努力形成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业氛围;要坚决革除眼界狭小、无视差距的思想,努力形成放眼世界、勇攀新高的进取氛围;要坚决革除狭隘的地区、部门利益观,努力形成全州一盘棋、合力求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必须大力营造创业环境,鼓励全社会干事创业

事实证明,只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蕴藏在全社会的无穷创造力就会被充分引发出来,探索科学发展模式就能实现突破。我们要以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和凝聚全州人民和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一切创业创新的激情充分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活力充分涌流。要以宽松的政策支持干事创业者,只要法律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并且支持大家去干去试去想去闯。要以宽厚的心态理解干事创业者,尊重和关心干事创业的同志,设身处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心干事。要以宽容的精神善待干事创业者,对干事创业者的失误,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发展,为了工作,不是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私利,都应宽容对待。要凝聚创造合力,各级领导班子要爱护同志、敢担责任、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奖励创业,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人人争做贡献、全民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执行力

工作作风决定工作的成败,提高执行力必须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来保证。转变作风,就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改变工作中部署多、落实少,说得多、做得少等不良现象。转变作风,就要加快工作节奏,在全州上下形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决做到立说立行,说了就干、定了就办,坚决反对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拖拉扯皮、延误工作的不良作风。转变作风,就要以实干论英雄,把实干作为检验和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做到谁不干事谁让位、谁干不成事谁下台。要大胆起用那些思想解放、思路开阔、善于打开局面的干部,特别是那些善于接受新思想、敢闯敢干的干部。要把综合素质高的干部放到主要领导岗位,把敢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放到打不开局面的岗位,把有胆有识的干部放到急难险重的岗位,把最放心的干部放到最不放心的岗位。转变作风,就要形成竞争压力,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范围,使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脱颖而出。要通过竞争,让得过且过的干部腾出位子,让四平八稳的干部感到危机,让锐意进取的干部受到激励。

(四)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随着海西发展的加快和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现有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不适应、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熟悉经济、精通工业、会抓项目、善于招商、懂城市管理的干部缺乏,影响和制约了重点工作的推进和突破。要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和交流监督力度,全面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能力和团队战斗力,切实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把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要关心和爱护干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放心干事,特别是要敢于为那些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干部撑腰壮胆,保护和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和工作部署,最终要靠广大基层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去贯彻和实施;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最终要靠广大基层干部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去实现。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优化组织设置、强化组织功能、推进工作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两新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阵地建设,有效整合和捆绑各类资金,高起点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高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水平。要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牢记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章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确方向、奋发有为,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迈向新的目标,不断做出新的业绩。

(作者系青海省政协副主席中共海西州委书记)

作者:罗朝阳

第4篇: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

——赴上海浦东学习心得体会

彬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刘俊华

****年*月**日至**日,在县委组织部的精心组织下,自己有幸参加了由**县委和上海展望学院联合举办的“*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县域经济自主创新专题班”的学习。 本次学习考察活动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人大副主***、县政协副主席***、县政府副县长***和**市科技局***同志带队,成员有部分镇党委书记/镇长、副书记/副镇长,部分部门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村主任和县管专业技术人才等共49人。

我由衷地感谢组织部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周来,我先后听取了《加强党性修养与党风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与环境营造》、《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互联网思维与电子商务创新》、《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战略》等报告,参加了《媒体沟通情境模拟》、《危机管理》等6次现场观摩教学活动,还参加了“**省上海商会**县投资项目推介会”。

这次学习既有专家专题讲座,又有现场考察和案例分析,还模拟情景演练教学等。回望学习内容,可以说是“宏观分析到位,微观案例精典;理论深入浅出,实例生动鲜活。起点高、形式新颖、培训效果良好,自己收获颇丰”。学习期间,每名学员都能严格遵守各项学习纪律,专心听课,在学习中领悟、思考,在互相交流和参观学习中共同提高。对外展示了我县干部良好的形象和精气神,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工作思路。

一、几点体会:

一是新知识学习刻不容缓。在听了老师们讲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创新理念后,自己突然产生了一种“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感到自己在新知识掌握运用上常常是捉襟见肘,有一种“本领恐慌”感。在谈到应对各种媒体时,专家讲到“一个领导干部,在任何记者的镜头下都要有表情意识,否则表情也会犯错误。......每位领导干部都要主动运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做好新时期宣传工作,要形成良好的“传导效应”。尤其是在应对媒体的不实报道时,更要及时进行沟通,主动进行传播和纠正等。这些值得我们干部深思。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现代新知识的系统学习,及时补好课。

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定式思维、惯性思维是阻碍一切发展和进步的藩篱。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极其发达的今天,我们要紧盯世界发展趋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开放效益。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合作,创建全球化、专业化的合作平台。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离岸金融、高附加值加工贸易、旅游等循环经济产业。

三是要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一切建设和发展之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如同古人所讲的“五行”一样,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必须牢牢记住“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一体推进,不能顾此失彼。

二、一点建议:

要充分发挥我县地处“一带一路”节点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近学**、**等,远学江西婺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挖掘诗经文化、农耕文化,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快实现“撤县设市”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

尽管这次培训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还远没有结束。希望每一名学员都能永不停歇地学到老,奉献到老,为我县腾飞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第5篇: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稿件

浅谈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作为地地道道的**人,我亲身经历着**近二十年来飞速的发展。高楼别墅淘汰了砖瓦平房,宽广的水泥路取代了泥泞的山径,舒适的轿车替换了二轮单骑,县城变大、变美、变靓……而今年成为省直管县的**更是赢得了腾飞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亘古不变的道理告诉我们,“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站在历史的关口,继续前行,唯有解放思想;继续前行,唯有高举改革创新的义旗;继续前行,唯有再立发展之志,谋发展之策,鼓发展之劲,求发展之效。

回顾**的发展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每一次跨越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今天的**,解放思想应是当务之急。

首先,解放思想是认清当下形势的前提。**,地处苏浙皖三省八县交界处,是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中心区域,是华东沿海产业内地转移的先行区,是促进中部崛起的桥头堡,解放思想让我们深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解放思想让我们彻悟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其次,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助推器。如果说解放思想带领我们走出了往昔“山重水复”的窘境,那么继续思想解放将会是我们明朝占领“柳暗花明”制高点的利器。我县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总量差距大的状况仍需改善,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难、招工难、用地难的情况仍待破解,我县“千镇一面”、“千村一面”的境遇仍然存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承接省直管县体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解放思想无疑是并且始终将是突破口和抓手。

再次,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先导。小岗村“包产到户”,一年跨过温饱线;华西村“一分五统”,家家住进小洋房;婺源县生态旅游,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哪里先解放思想,就能抢占更好的发展先机,哪里思想解放的更透彻,就能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哪里思想解放的更全面,就能构建更新的发展模式。相反,思想遭到禁锢,就只能坐等机遇流逝,望洋兴叹。

总结**的崛起经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每一次跨越都是创新发展的结果,今天的**,创新发展更是迫在眉睫。

一是要更大力度支持“两区两园”,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强大带动效应的战略性产业;二是要更大力度构建“四位一体”,加快形成一村一品新面貌,推动卢湖休闲度假区走向全国;三是要更大力度引进创新人才,加快形成人才强县的新格局,增强永续发展的潜力。

时代在召唤,**在沉思:是何勇气使她激情澎湃?是何自信使她昂然奋起?是何力量使她振兴超越?毫无疑问,那就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第6篇: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审计事业

——“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心得体会

近期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的活动安排,本人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紧扣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主题,积极参与本局组织的学习讨论、调查研究、分析评议等系列活动,认真查找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影响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查找原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推动我县审计事业创新发展。

一、影响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一)审计思想观念受习惯思维影响较大,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受到传统的思维定势制约。审计工作固有的程序性、原则性、重复性特点,容易形成定性思维和惯性思维,制约审计工作创新开展,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项目年年审,认为没什么可审,年年一个样;二是项目之间雷同性多,审计方式方法基本相同,任务式完成了事;三是过高或过低看待审计工作。要么认为什么都可以用审计解决,要么认为能力所限,新的审计工作难开展,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局面。

(二)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力度不够,未能充分体现出现代审计的发展要求。当前审计环境变化巨

第 1 页 共 8 页 大,各种新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审计监督对象、内容、客体都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传统审计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难以适应客观形势需要。用世界眼光来看,与现代审计标准要求相比,审计发展空间很大。特别是在开展效益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管理方法等方面,我们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三)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资金总量日益庞大,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社保等民生资金投放比重不断提高,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着“点多、面广、量大”的考验,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地方经济愈发展,审计工作愈重要,审计任务也将愈大,单方面增加相对有限的审计力量始终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四)审计工作服务宏观决策的层次水平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审计工作不仅要维护好地方经济秩序,还必须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而传统审计监督内容基本上属于微观领域,如何更好地从微观监督拓展到宏观服务,提供更高层次的审计工作成果,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二、加快我县审计事业创新发展的措施

第 2 页 共 8 页 当前,在我县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积极更新发展观念,有效转变发展方式,大胆锐意改革创新,科学解决当前影响我县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推动我县审计事业创新发展。

(一)继续深入解放思想,大力增强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思想意识。思路决定出路。着力通过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大局意识,为推动我县审计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一是通过深刻审视审计环境的新变化,深刻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深刻剖析目前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增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紧迫感,树立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二是勇于超越传统观念和习惯行为的束缚,克服过于强调客观因素制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塑造和确立攻关克难的创新意识;三是坚决摒弃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小富则安的工作作风,时刻保持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意识。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技术含量。方法决定效果。注重通过不断改进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加快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为推动我县审计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一是科学整合审计业务开展,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效能。将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开展,达到

第 3 页 共 8 页 “审计一个单位,完成多个审计项目”和“审计一个项目,达到多个目标”的工作效果;二是从静态审计向动态审计转变,对经济运行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审计监督,有效解决审计的滞后性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工作主动服务和靠前服务的作用;三是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力度,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开展AO和OA两个系统的应用工作,加快财政审计资料数据库、审计小软件和审计小程序的开发运用,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四是研究推广内控制度测评、审计风险评估、统计抽样等现代审计方法,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五是深入运用价值分析、因素分析和对比分析等先进审计方法和促进财政部门进一步细化专项预算资金效益指标,有效解决效益审计“开展难”和“评价难”的问题;六是继续完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相结合的双向分析方法,运用关联思维查找问题和分析问题,不断拓宽审计监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以财务数据为主向以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相结合的关联审计转变。

(三)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突出审计工作重点。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审计项目重点和抓准审计项目的重点内容,是科学解决当前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问题和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在审计计划安排上,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

第 4 页 共 8 页 重点资金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审计;二是加强和改善审计计划管理。加快推进各专业审计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探索实施滚动项目计划,对审计对象进行动态的滚动分析,根据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科学确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审计项目;三是认真做好审计项目的前期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工作。找准审计工作与宏观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明确审计关注的重点方向,分析确定重点审计范围;四是严谨制定审计工作方案。统筹协调好审计目标、人力、时间的关系,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五是把突出重点贯彻到审计实施的全过程。围绕审计方案确定的重点范围,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审计业务,抓住关键要害,直奔目标主题,在既定的时间要求和有限的审计人员前提下,突出对重点方面、重点环节、重点业务进行审计,抓住重要问题查深查透,达到“击其一点,触发全身”的审计工作效果。

(四)积极推动审计业务创新,进一步提高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审计业务创新工作,大力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是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继续坚持财政审计的重中之重地位,加大事中专题审计调查的工作力度,将财政审计工作贯穿于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一步突出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效益性和建设性,促进国家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资金使用效

第 5 页 共 8 页 益的不断提高;二是全面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快制定科学可行的量化评价标准和定性评价结果,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警示作用和导向作用,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经济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注重把财务收支、工程质量、建设程序、项目管理、投资效益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促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步提高;四是深入关注社保资金和民生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执行效果,保障各项惠民政策贯彻落实,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五是大力推进效益审计工作。既在制定工作方案、实施审计过程、出具审计报告中融入更多的效益审计内容,又将效益审计贯穿于财政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专业审计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效益审计的内容比重,大力促进我县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科学明确审计工作定位,积极发挥审计工作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作用,是推动审计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一是善于从改革发展的大局思考、分析和处理审计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法律和政策还有空间的,坚决支持和促进用足用好。对有些虽然不符合现有规定,但属于改革开放、大胆创新,有利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失误,积极帮助改正。而对

第 6 页 共 8 页 于违法乱纪,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和危害发展的则大胆揭露,追究责任,使审计处理和审计成果的反映有利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加快改革开放,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二是确保整改措施落实,有效防范问题发生。充分依靠政府、人大、纪检监察的力量,采取专题汇报和召开通报会等多种方式,加大审计整改措施的落实力度,增强审计工作以点带面,影响一片的警示效果,为我县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环境;三是提升审计成果层次水平,服务党委、政府宏观决策。认真做好审计结果的分析、挖掘和提炼工作,善于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弄清来龙去脉,分析产生根源,提炼出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和建议,促进微观审计向服务宏观决策拓展,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四是继续推行审计公告制度,探索制定符合佛山实际的审计公告办法,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注重利用审计公告这把“双刃剑”,达到两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1、增强审计干部的风险意识,大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2、把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审计工作效果和社会影响。

(六)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能力水平。坚持以提高审计公信力和执行力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审计队伍,是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总揽全局、科学管理、创新发展的能

第 7 页 共 8 页 力;二是重视做好审计能手的培养工作,打造一批查找问题线索的能手、综合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提高审计队伍承担重任务和新任务的攻坚能力;三是加强审计队伍的考核管理,逐步形成以优秀审计项目、一级审计(后勤)人员、优秀公务员为重要指标的干部考核体系,营造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的良好氛围;四是抓好审计干部的廉政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审计回访制度和审计廉政监督员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廉政纪律规定,切实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

第 8 页 共 8 页

第7篇: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发言稿

当前,“解放思想与创新发展”大讨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联系自身工作实际,要实现解放思想与创新发展,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勤于学习坚定信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刻苦钻研水利业务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学习中要向领导学习,虚心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的工作观念,掌握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从而创新工作思想,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需要。

二、善于思考,提高工作的应变能力

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我们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加工,去粕PO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创新的工作方式开展工作。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就要正确认清形势,把握好大局,妥善处理好矛盾。在工作中面对上级领导和服务对象,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和方法,要开动脑筋,想他们所想。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根据岗位工作,积极思考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更好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三、努力工作、勇于实践,创新工作思路

解放思想,就是要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思想理念,要把解放思想大讨论与行动结合起来,与各自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要转变观念,增加服务意识。必须实现自己从“干部”到“工作人员”再到“服务员”的角色转变,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既要克服本位思想,又要克服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在胸怀大局、着眼长远的思想指导下,加强部门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善于放弃异见搁置争议,认定的事情要同心协力,克服困难,义无反顾的向前推进。通过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一定能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工作,解决发展中的思想障碍,促进水利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实现解放思想与创新发展,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就必须解放思想,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转变观念,增加服务意识,切实干好本职工作。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一定能够开创我们水利事业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第8篇:解放思想与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求全党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解放思想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要乘解放思想的强劲东风,开拓创新,推进民政工作大发展。

一、创新民政工作理念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民政部门责任重大。现在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西街办的民政工作对象、范围和服务内容也比以前更多、更广、更丰富,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政工作也由过去的边缘性、从属性、配合性工作转变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军,成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一项基础性和综合性工作。民政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要改变过去发发钱,拜拜年的老观念,克服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懒习惯,学会用新眼光观察问题,从新角度提出问题,以新办法解决问题。以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民政工作理念,形成从大局着想,从微观入手,既关注重点,又统

筹考虑的思路。通过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创新,推动民政工作走出崎岖小道,迈上高速公路。

二、创新民政工作方法

一是要改革和完善民政工作管理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民政职能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但民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却没能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同步协调发展创新,缺乏科学的推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比如近几年开展的城乡低保工作,这是一项工作量大,政策性很强、群众敏感度极高的事业,尤其是在乡镇民政工作多、任务重、人员少、办公条件差的情况下,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细,要到每家每户上门摸底调查,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难免有些低保对象不准、不实,造成一些群众对政策有误解、有意见。党的温暖、政府的决策常常因基层民政工作力量的薄弱而在具体落实中大打折扣。改革基层的民政工作管理体制已经势在必行,基层民政干部队伍必须要相对稳定和适当扩大。通过体制创新,带动基层民政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要强化监管机制。民政资金较多、政策性强,涉及

面广,服务对象多,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保证各项民政事业健康稳步发展。比如对基层民政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管和城乡低保、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团登记管理等政策执行落

实情况的督查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要完善激励机制。民政工作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

姓解愁,民政干部都要以满腔的热情服务于全社会最困难的群体和最可敬的人,民政干部走村串户,扶贫济困,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那些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民政干部应当受到政府的表彰和全社会的尊重。大力激发全体民政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对那些工作不负责任和徇私枉法,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对民政工作造成较大损失的少数民政工作人员必须给予严厉制裁。以有效的奖罚机制树立良好的民政干部队伍形象,促进整个民政事业向前发展。

四是制定全年民政创新计划。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社

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市”、“创建双拥模范城”、“爱心城市创建”活动年,西街办民政办按照要求,制定出《民政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011年助残捐赠活动方案》、《关爱老人“九.九重阳节”慰问活动》、《村委会干部业务培训实施方案》四项符合我办实际情况的民政创新工作,已增加民政事业健康和谐的推进。

三、创新民政工作环境

一是要优化民政工作内部环境,既要注重改善基层民政

部门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用具等硬环境,更要注重培养民政干部形成学习的风气、团结的风气、干事的

风气、严守纪律的风气、服从和服务大局的风气等软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

二是要理顺工作关系,不断强化“党政主导,民政主管,

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整体氛围。要创新部门协调机制,站在全局的高度,精心谋划民政工作,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要以协作共赢为目标,增强协作意识 ,提高协

调本领,形成分工合作、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要加强民政工作宣传力度,争取民政工作对象对民

政工作的理解和全社会参与,创造一个宽松的民政工作社会环境。要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员机制和参与机制,让社会公众了解民政,支持民政,参与民政,共同发展民政事业。

第9篇: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优化环境 科学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自我剖析材料

北兴中学

李蕙邑

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联系本人实际工作情况,以及群众的评议,总结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总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满足一知半解,没有必要再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忽略了理论学习,只顾钻研自己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而理论知识却不愿看,不想学。

二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正确的人生面价值观,没有个人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服务意识淡漠。致使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容易给人留下冷漠,难于沟通,不易接近感觉。

工作方面不够扎实

一是工作漂浮,工作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以事务多为由,不能深入学习,多数自己闷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

二是思想保守,缺乏大胆创新精神,工作效率不高,不能自始至终。

以上问题存在的根源:

一是以政治水平提高缺乏足够的认识,处理不好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关系。认真抓紧学习,工作就受影响,不能正确运用政治理论指导工作。

二是自己不够成熟,认为自己把自己领导交办的任务完成就够,争着干其他的是冒尖。 三是对自己要求不高,对自己的不足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注重团结帮助同志,与他们沟通良好的感情关系。

针对以上根源查找,为自己定下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学好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学科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学会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党的宗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都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树立公仆意识,在工作中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做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真正落到实处。

3、树立开拓精神,放开手脚大胆深度,打破固守陈规的思想。要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多听同行的课,弥补自身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长处,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通过这次学习,我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向那些敬业,积极向上的同志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工作中多开动脑筋,少瞻前顾后,真正认识到受教育者与都是在人格上的平等,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转变。

北兴中学

李蕙邑

2008.12.11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优化环境 科学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

北兴中学

刘承梅

通过近二个月的关于开展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学习讨论,使我自已感觉到离科学发展的要求相关甚远。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自己是一名老同志,在学校工作也十六个年头,在学习上,不够认真,特别是理论政治学习较少 ,在思想上比较保守,守旧,没有创新意识,在工作上满足于两头,奋进心不到位,缺乏微笑服务。 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总觉自己年龄偏大,眼睛花了,行动都不灵活,能保持现状就不错了,因此上进心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再说每月工资也不是很高,所以就维持现状就不错了,用一颗平常心善待第一个师生,就完成了我的责任,工作也就不到位。 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讨论使我感觉到这就是我们工作能力低,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没有创新意识,没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在今后要加强学习,要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个新的提高和认识,在发展创新上下功夫,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能力,医疗服务水平,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学校的工作,服务等做得更好,为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指导,增添活力。要保持微笑服务,为学校教学工作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北兴中学

刘承梅

2008.12.11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优化环境 科学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

北兴中学

张建冬

学习科学发展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保持适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又必须努力做到速度、结构、效益的统一,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案例发展,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通过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有时不能用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来看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够仔细,有些马虎。

2、工作中有时缺乏处理和解决工作中问题的正确方法。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我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杜绝马虎大意,正确的决策好的工作思路,必须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来保证其贯彻落实。要带头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把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实到初版,用科学发展观来提高工作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优化环境 科学发展 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之路 做终身学习的行动者

北兴中学

王忆东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燕尾服观活动中,如何做一名学习型的党员都是,我经过深入学习和思考,经过广泛争求了群众意见之后,自查自身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理论学习容量较小。

二、在评议教学中对科学发展观的渗透较少。

三、在教学和平时的工作中对党的方针,政策等宣传的力度不够。 存在以上三方面的问题,究其根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本人在平时业务学习时间较多,缺乏党的方针和路线,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做依托。二是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理论学习方面缺乏系统地学习,三是从教学角度看,评议教师是阅读的指导者,在用科学发燕尾服观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做指导阅读时,在方法上形式上缺少创新。

当前,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燕尾服观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上述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之后,我制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整改措施如下:

一、坚持加强自身政治学习,增强党性,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应潜心学习科学发展观理念,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每年达到阅读一万五千字。

二、勤读勤动笔,在评议教学中,评议教师担当着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的艰巨使命。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多向农垦报投稿,把提高写作当作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次要在学生和群众当中将科学发展观加以宣传,让全体学生和群众与长目飞耳怀道,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

三、作为党员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提升理念强化情感和激活方法上做文章。党员教师首先要求提高对党性的认识,在反思后,把本职工作做好, 争取把每一节课当成是艺术品去精雕细刻,用赏识教育去对待学生,保护每个学生成功的信心,要有人文精神,人文情结,人文关怀,是当好党员教师的关键。

坚持采用“制作成功卡”“成功少年”等方式,提高语文学习情趣,更应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对待教学,博采众长,走科学发展之路,用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有的放矢,使之达到切合实际。 在听取了群众意见,经过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我有决心在学习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加强理论学习,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学习,必须走学习、实践、科研三结合的道路。我坚信:“勤于学习+勇于改革+善于反思=成功”!

北兴中学

王忆东

2008.12.11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优化环境 科学发展

自 查 报 告

北兴中学

阚 峰

按照学校党支部的工作部署,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进行了自我剖析和查摆,现将我在工作、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1、学习方面,由于基础工作较繁忙,实际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较少,一个教师不爱学习读书,就少了灵气和知识,缺少朝气,就不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素质就提高不了,就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有时会认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够用,不用学习照样可以干好工作,自我感觉良好,吃老本。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读书,不学习就会言之无物,风度、气质、修养等就不会提高,更不可能给教书育人带来益处,人也会变得粗俗,工作也缺少思路。

2、思想作风方面,教学理论知识不够丰富,对教学实际情况缺少调查研究,总以事多为由,不能静下心来搞研究,多数工作是在闭门造车,对学校体育现状和体育设施等缺乏调查研究和创新。 工作方法简单,被动等靠,不负责任,只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上,没有创新教法,学法守旧,思想保守,缺乏大胆创新精神,缺乏开拓精神,有时放松自己,有畏难情结,工作效率低,连续作战能力差。

二、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政治觉悟有待提高,处理不好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关系,错误地认为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互矛盾,要研究工作、理论学习就得不放松,要抓紧学习,工作就受影响,错误地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对业务工作没有什么用处,不能正确运用正理论指导工作。

2、自己不够成熟,处理不好实事求是与必要形式的关系,天真地认为只要我们工作目的达到了,什么高标准建筑,还是简陋的无所谓。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学好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方法看问题,学会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学业务,不断熟悉业务工作,争取达到精通业务的程度,为领导开展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服务工作。

2、树立服务意识,党的宗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都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树立公仆意识在工作中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想问题办事情的特点 ,真正落到初版,使自己成为学组织中的优秀一员。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优化环境 科学发展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自查报告

北兴中学

刘明飞

自2008年11月25日学校党支部召开深入瘃实践科学 发展观动员大会至今,在学校党支部统一安排后学习了各级领导就深入学习及实践科学 发展观的讲话和善于发展观的重要论述,聆听了支部书记等就发展观做了讲座,在中、党支部领导的带领下,安排了全体党员进行座谈,讨论,同时还进行了自觉等等通过 上述活动,提高了自己对发展观的认识。

一、学习体会及不足

系统落实学习,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充公的知识做基础,反思 自己,各种理论学习和知识学习还处于零打碎敲的状态。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就事论事。

虽然认识了系统学习的重要性,必要 性,但支了没认识其紧迫性,毅力和定力不足。

端正学习态度和加大学习深度,一是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认识有所欠缺,虽然制定了学习制度和计划,但由于 平时工作一忙,便产生了以干代学的思想,总以工作忙任务重、压力大为理由,没把学习 重要位置。认为学习是为工作服务的,只要工作搞好了,学习并不重要,缺乏持之以恒。

二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平时的学习中,看“快餐式”的报刊书籍较多,看理论政治方面的书籍少些,虽然学习了一些,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 理论结合实际不足。科学 发展观的实质在实践,做为一名教师,在教教学工作中结合科学发展观,以科学 发展观指导工作实际是很关键的。对科学 发展观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

二、后期学习及今后改进措施

完善学习制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学习是个终身事业,在终身学习体系外部监督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应加强自我监督。

加强实践工作,多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沟通,从沟通入手,加强业务学习,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对自己完成的工作多做总结,调查,多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及时充实及完善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突出学习重点,坚持通读和精读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政府重要思想,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提高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优化环境 科学发展

剖析自我,做优秀党员

北兴中学

孙庆超

自从确立我为党员以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科学 观以来,我再次审视自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现在存在的问题有

1、在工作中常会出现行动滞后现象,班级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使问题扩大漫延,影响了整个班级管理,

2、教研工作对学科知识不能深入研究,往往停留在习题及文本,没有拓展和延伸;

3、与同志相处时虽能做到有求必应,却不够主动;

4、政治学习和自我学习不足。

究其原因我对待工作的态度上还缺乏一种踏实肯干的精神,还不能把全部精力投稿到工作中去,内心中有浮躁的情结影响着我。因此工作不够深入,缺乏主动帮助别人的热心。

学习了科学 发展观,我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工作中不科学 的作法,今后我的努力方向是:

1、工作认真负责,教育工作做到前头,让班级避免出现问题,出现了问题要及时解决,不拖不等;

2、教学工作要深入研究教材及教法,多学习专业知识的书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成绩;

3、看到其他同志有困难时要地给予帮助,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4、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我思想境界;

5、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我知道做为一个预备党员,自身素质还有许多 地方需要提升,在学习科学 发展观后,我要继续深入自查,发展有不科学 的教育教学的方法要及时改进,使方法科学 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培养良好的学生素质。我相信在自身的努力下,和党的关怀下,我会迅速成长起来的,不断改掉身上 的缺点,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使党旗颜色更加鲜艳。

上一篇: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下一篇:移民信访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