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毕业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环境监测毕业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看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而这种结合是基于学生得首先掌握环境设计的相关基础性和支撑性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掌握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能力以及一些基本的实践中随机应变的灵活能力。通过对某一环境现象由浅入深地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篇:环境监测毕业论文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刍议

摘 要: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施情况及问题,主要从毕业设计选题的创造性和设计模式的针对性两方面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方式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 改革措施

1.引言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道专业性训练,也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或迈向更高的学习平台前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展现。毕业生在进入最后一学期后,往往受就业压力、研究生考试复试、公务员考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压力很大、心态浮躁。因此,毕业设计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毕业设计工作质量,直接关乎毕业生在进入新的工作或学习环境时的自信心。

从专业特点来看,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基本分为废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三个方向,属于纯粹的工科学科。本文从毕业设计选题和设计模式两个方面举例,浅议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相关改革措施。

2.毕业设计选题的创造性

选题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毕业设计的首要问题。选择题是完成毕业设计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是确定“写什么”,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因此,选题的正确性决定着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的新颖性和毕业设计的意义,甚至是决定毕业设计撰写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时,一定注意题目要具有创造性,紧密结合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性,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以固体废物处理方向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简议选题的创造性。

(1)从“小处”入手。目前,“垃圾围城”已成为重大世界环境公害,我国更是深受其害[1][2],而一些发达国家却能从容应对[3]。目前,我国的关于解决垃圾围城的研究往往缺乏一些最基础的信息或资料,如“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出路、办公区生活垃圾源控制”等,这些方向的选题非常基础、非常“小”,但通过一定量的基础调研就可获得一些较为可靠的基本结论或数据,可操作性极强,非常适合学生作为调研类选题。

(2)从“远处”入手。餐厨垃圾处理是固体废物处理一大难题[4],在传统的生物能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大胆地在本科毕业设计中设想出更新颖、更超前的研究选题,去探索一些诸如直接产能等的转化途径。固体废物处理研究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我们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发现和研究,而这非常适合于本科毕业设计进行探讨,因为它不像科学基金研究,不需要承担风险。

当然,大学毕业设计的选题主要取决于相应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师的教育背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使选题多元化,避免出现同一个毕业设计选题年年做或若干学生同时做的情况,否则不仅不利于学科发展,反而会促使学生投机取巧,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产生创造性的设计选题。

创造性地设计选题,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例如,某大学里某位教师针对墨西哥漏油事件,就以该事件为背景设计了“含油废水海湾扩散模型研究、含油废水的生物处理设计”等选题,结果学生争先抢选,竞争之下,质量自然提升,效果非常显著。从这个角度而言,就要求教师自身采取一些主动措施,如:(1)平时积极查阅学术文献库,掌握学术发展新动向,积累新想法;(2)参加企业横向课题研究,使毕业设计课题与生产结合显著紧密,同时提高课题的生产意义;(3)及时上网掌握环保动态,从一些专业论坛或官方网站中及时获取一些专业发展动态,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为毕业设计教学提供相关素材和参考内容。

3.毕业设计模式的针对性

除了创造性地选题,毕业设计的模式也至关重要。无论能力水平高低、成绩优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和兴趣点,因此,要让学生针对性地结合自己专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如此,可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就要求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安排。

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一般包括三类:方案设计型、工程制图型、实验设计型。对于纯粹的方案设计类型,如“化工厂脱硫除尘方案设计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等选题,该类选题偏“软”,往往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考察相结合,最终可形成设计方案,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对于第二类工程制图型,往往是在学生熟悉的专业知识范畴内,提供一定的设计参数,让学生完成相应的工程制图制作,如“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某市垃圾填埋场设计”等;第三类实验设计型选题,往往要求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得出一定结果后方可进行设计方案或工程图纸的制作,如“含油废水的A/O法处理工程设计”,相比于其他两类,该类选题任务相对较重,比较适合于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

因此,在毕业设计模式设定上,教师需根据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设计模式。对于那些毕业后有意从事工程设计或管理的学生而言,可多开展工程制图型设计选题;对于毕业后有意前往事业型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来说,第一类选题比较合适;而对于毕业后继续选择研究生学业的学生而言,实验设计型无疑是最合适的选题。合理的设计模式可能会使毕业设计教学事半功倍,而如若设计模式针对性不强,则可能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而事倍功半,毕业设计质量自然无从保证。

4.结语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必须在毕业设计课题质量方面有保证。本文述及的毕业设计选题创造性和设计模式针对性实则都是针对设计课题而言,良好的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大保证。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2]刘云.如何把“垃圾围城”变成“资源围城”[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6):63-66.

[3]周是今.瑞典为何没有“垃圾围城”.世界有色金属,2010,(6):76-77.

[4]黄南伟.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圾[J].建设科技,2008,(Z2):92-93.

作者:龙於洋

第二篇: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调研与分析

摘要:本论文为了更为完善的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特点,建立调研系统,分别对市场需求、毕业生需求进行调研,以调研为基础综合分析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市场需求现状、毕业生在就业中所表现出的不足,为该专业的课程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市场需求毕业生需求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也持续上升。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实验室评定准则,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和市场准入条件调整后,检测市场规模和检测机构数量迅速扩大,对符合岗位要求的高职环境类人才的需求量也将持续上升。

现有的高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为本科的简化版,存在过分重视学科体系、课程划分过细、强调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了市场对高职毕业生技能的需求,未能很好的体现高职特点[1]。为制定更符合市场和毕业生发展需求,完善现有课程设置,更好地凸显高职教育专项职业技能化的特点,本文从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反馈两个方面做了调研。

一、调研设计

(一)调研对象

本文根据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两类人群作为调研对象:一类是专业对口就业企业。从就业市场所需人才的角度,分析课程设置,通过有针对性的访谈企业人员,对企业所需人才和对目前毕业生在就业中所表现的不足做调研。另一类是我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直接反映岗位对专业设置的需求,毕业生在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是目前课程设置最需完善的地方。

(二)调研工具

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调研。根据目力所测,目前尚未有关于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知识需求的调研量表,因此本研究在搜集文献资料、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化要求,设计了“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调查问卷”和“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关于高职毕业生需求调研问卷”两份问卷作为调研工具,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的统计方法。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上海环境类企业对高职環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

根据中国最大的职位搜索引擎“职友网”网站的数据统计出目前上海环境监测招聘岗位对学历的要求,见表1。可见,目前上海市场对高职环境类人才的需求量是较大的。而其中环境监测类人才的需求主要为高职毕业生,占该类人才需求的48%。

根据“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关于高职毕业生需求调研问卷”以及对就业企业的进一步访谈,我们了解到目前第三方检测类公司招聘的高职环境类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为采样员和分析实验员,分别占比35%、58%。其中采样员岗位空缺仍然很大,但跳槽的概率也是相当大。根据访谈中企业人员反馈的信息,归纳总结出毕业生在常规工作中存在的缺点有以下两点:一是工作能力上的不足:操作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数字计算能力差以及某些实验习惯欠佳;二是个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工作的态度不够谦虚向上,主动性不够,总结能力差,沟通能力欠佳。

(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与需求调研

本文针对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做了调研跟踪,统计出专业对口就业率及专业对口就业中主要从事岗位——检测岗、采样岗、环评岗、客服及质量管理岗等岗位的占比。从数据中得出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专业对口就业率为67.9%,其中,检测类岗位占专业对口就业人数的66.7%、采样类岗位占17.5%、环境影响评价类岗位占7.0%、客服及质量管理等岗位占8.8%;未就业(专升本或参加培训)1.2%。从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岗位中实验室检测类岗位在就业中占比最大,其次是采样类,而这两个岗位需要大量、反复的技能训练。

其次,对17届毕业生做了跟踪,并发放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顶岗实习问卷调查分析”的问卷。根据回收问卷及毕业生访谈所得信息,反馈回来的课程设置建议,总结如下:1、增加实验课课时;2、增加学生有关危险药品的取用操作,并规范其操作;3、建议增加实验时的防护用具用法教学,常见采样仪器的用法教学;4、增加大型检测仪器的现场教学。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情况,咨询了课程教学教师专家,查找原因,给出建议如下:1、常见的采样仪器都是现场教学的,且防护用具是第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出现学生对采样仪器及防护用具的使用记忆模糊的情况,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反复练习,而很多学生对于仅一次的教学练习印象不深刻,转眼即忘,建议多次练习,反复操作强调。2、有关危险药品的取用,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操作失误,危害人身安全,的确是教师操作占比较大。针对这一情况,建议以后的实验操作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操作稀释后的药品开始逐步练习并规范该类实验的操作。3、针对大型仪器费用较高,学校教学资源有限这一情况,初步设想可以和合作企业联系,以一定时间的工学结合方式在企业内进行小班现场教学[2]。

针对前期的企业调研反映的采样员长期不足,跳槽频繁这一问题进行了学生访谈,得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未来发展的不明确性;2、采样员工作较辛苦,采样需现场作业,上班的时间不稳定;3、部分需要外地出差。同时针对频繁更换单位的同学进行了访谈,主要原因有:工资低,无发展,加班多,公司文化不吸引人,太辛苦,离家远等。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开设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规划讲座。

根据目前获得的数据和信息,结合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主要从事监测和采样这两个岗位的特点,针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中教学时间较短和教学资源的短缺,建议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仪器分析二》和《环境采样二》,将教学地点放在企业内,对有意向毕业从事采样或分析检测的同学进行更为详细的现场操作教学及实训实习,强化专业技能。针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建议请企业专家、培训师开设讲座,同时在思政课、专业课等课程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立红.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3):62-67.

[2]苏俭,王益宇.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5):74-76.

项目名称: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作者:邹铁梅 宋静

第三篇:环境设计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看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而这种结合是基于学生得首先掌握环境设计的相关基础性和支撑性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掌握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能力以及一些基本的实践中随机应变的灵活能力。通过对某一环境现象由浅入深地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关键词:环境设计;实践教学;实际问题

[课题:中国教育督导“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环境设计毕业时间教学改革探究》课题编号:RDA181913]

环境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标准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均衡发展的新型人才,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培养学习中掌握必要的宏观上的理论知识以及微观上的实际操作,能够在日后的就业中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多数高校都引用了实践教学模式,比如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性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通过团队之间的精诚合作突破固有的实践模式,实现在思想上的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们要想拿到学位证就必须好好准备毕业设计,因为毕业设计可以尽可能全面展示出一个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掌握程度。毕业设计包括课题的选取,这里可以展示出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的一个框架掌握,之后的调研、数据分析就可以展示出一个学生基本的专业分析能力,再进一步的草图构思、设计制作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强弱,最后是统一的展示答辩,整个过程是不光历时长而且需要耗费大量心力,由此可以看出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综合性。随着国家的环保政策以及大众审美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于环境设计专业,但是掌握知识和运用实践的能力并不理想,从学生的毕业设计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要调整我们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在毕业设计上的理念改变,毕业设计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项美学的体验过程。

一、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

现代实践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混合影响,比如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由于教学存在历史继承性,所以我国长久以来都是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习惯于先学再用,而西方国家则喜欢通过大量的实验来例证理论是否成立。这样的方式其实很适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问题在于文化环境的不一样,从小培养的思考模式也是不一样,所以我国虽然看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点,但推广结果上却令人不满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学生在自主研习问题上无法很好地做到自我思考自我探究,在实验上并没有摆出应有的态度,不能做到有意义地学习,这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实践教学的推广。

二、分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主要三个阶段构成,首先是早期工艺美术设计,再到装潢艺术设计,目前是大工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計教育。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也与时俱进,最初的80年的艺术设计主要讲艺术的三大构成原理以及后续的实践拓展,90年代的艺术设计会应用到计算机的优点,而现在时代的艺术设计则主要应用多媒体。设计工具的不断革新,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艺术设计教育不断趋于完善。随着艺术设计理论逐渐丰富,所需要学习内容也越来越多,在课程设计上也较为宽泛,这样的形势造成了设计上目的性不够强,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主要接受的间接经验,没有太多时间去体验真正的设计。间接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不和谐,造成了一些同学就只会听老师的经验,没有去主动思考的想法和能力,往往和老师互动很少,在课堂上也没有太过活跃的气氛,因此这种模式不善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模式开放性与灵活性不足

现今阶段,很多学校的毕业设计都是在大四学年进行。通常大四学年很多艺术设计学生要同时进行毕业实习、设计及答辩,特别是毕业实习关系到艺术设计同学毕业之后的去向,很多同学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去找毕业实习,而且实习任务很重,所以花费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自然会比较少,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毕业设计选题存在较大的局限

其实在毕业设计的题目上也存在较大问题。很多同学在选择课题时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用了一些往年的题目,艺术设计恰恰是一个与实际联系很强的专业,所以这样的题目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而且题目雷同的情况下,一些没有责任心的同学就会选择抄袭。其次就是有一些同学在题目的选择上,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能力,选择了一些难度超纲的题目进行设计,导致从一开始就陷入困局,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草草完成设计。而且从设计方法上也很少有同学会选择与现代新颖的技术和方法相结合。

(三)毕业展示缺乏新意

大多数高校对毕业设计的展览通常采用展板的方式,而且主要摆在自己的学院。一方面是展板的形式不太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另一方面,只在自己学院展览传播度不高。

三、如何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现象,以及结合目前的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同学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新的教学方法和培养计划。首先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主要以基础实践知识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暂时放在次要方面,因为学生刚刚接触环境设计专业,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学生刚刚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走来,一开始的过高要求,可能会让他们不适应。后两年就要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设计能力,此时的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基础性学习后,能够有自己一定的见解,在教学上也能够和老师进行更好的沟通,在实践中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培养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而且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机制和目标根据新的培养计划,按照社会和国家要求的标准,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要恰当选择教学内容和设置符合科学的课时量。比如基础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绘画基础能力培养,在综合能力培养中则主要通过给学生安排各种设计课题进行培养,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前期的设计中尽量有辅导,后期的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力足够优秀,能够独立思考就可以让学生放手去做,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从而改正进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环境设计的人才。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改革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认识

要想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首先改变的就要是对毕业设计的理念,要意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它是学生综合水平体现的时刻,不仅仅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体现一个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而且从毕业设计的成果上也可以体现出一个学生,他对自己的负责任的态度。因为毕业设计从某个意义上说,可以是其大学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很多企业会特别看重这个第一次,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个毕业设计的过程及结果,不断优化毕业设计中教学模式的不足,從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优化课题的选择

这是一个已经显而易见的道理,艺术是一门感性的学科,一幅好的艺术作品中必然融入着很多的元素和知识。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进行艺术设计时也需要容纳很多不一样的学科的知识,应该要和其他的学科有一个交融的过程,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方向,未来都将是跨专业、跨学科的联合设计,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之后和人文学科的传统知识相结合,在未来的设计中不断地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的设计中,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碰撞效果。例如在毕业设计的题目中选择一些企业提出的题目,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不断和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学会如何更好地和需求方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毕业设计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促使环境设计专业的同学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强化毕业设计的展示

毕业设计的每个方面都很重要,不仅仅是在选材的创意构思的新意设计的独特和制作的精美上下功夫,同样,如何使这样一个完美的作品,更好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环境设计的同学最终的理想不就是希望自己的设计作品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吗?那么如何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创新,打破传统的展板展览方式,选择最能够突出自己作品亮点的方式进行展示,提升自己作品的效果。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是环境设计专业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重要桥梁,所以,各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达到有意义地学习,并且在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综合素质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之后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毕业设计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检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测试,所以一个优秀的毕业作品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思考,同时要注意和时代的紧密联系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运用。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够拿出一幅优秀的毕业作品。

参考文献:

[1]赵琳,郭惠超.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开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6):52-53.

[2]王正刚,李杰.工程背景下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82-185.

[3]黄东升.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三峡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4,(01):153-156.

作者单位:

辽宁理工学院

作者:由迪

第四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

摘要:为适应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通过举办各界专家座谈会探讨毕业设计题目的广度和深度,在建立各类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依靠“实习观察—案例教学—设计讨论”立体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专业特色,保证毕业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毕业设计;专业特色;教学改革

作者:周勃

第五篇: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优化探讨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实践,探讨了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达到优化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优化;科研;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基础理论学习深化、升华的重要环节。环境工程作为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其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相关的设计、实验、计算、绘图、分析讨论和论文撰写等工作,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随着近年来创新意识的提高,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日趋重视,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近年来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指导实践,探讨一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行的优化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科研能力。

一、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

1.学生整体科研水平较弱。①文献查阅能力不足,在进入毕业设计之前,本科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较少接触科研论文,没有学习过如何查阅文献。本校少数学生在大二或大三期间,通过参与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对科研论文有少许了解,对研究领域有了初步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较少接触相关研究,不懂得如何使用数据库和关键词进行科研论文的检索,对专业老师的研究领域所知甚少。计算机的普及使学生更多依赖百度等网络搜索工具,搜到的多是网络文章和新闻稿件等,很难有效地查询到所需的科研文献,获得的信息科学性较差。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指导教师通常会为学生提供几份相关文献作为参考,但文献查阅能力的欠缺直接导致学生无法进一步扩展。没有足够有效的文献阅读量,限制了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的理解和整体把握,遇到问题时不能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答案,学生过于依赖老师而不能独立思考。这些情况就造成了师生两方事倍功半的结果,老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打消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体现毕业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文献阅读能力不足导致的另一后果就是论文口语化严重,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清楚、不严谨,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②实验能力有待提高,实验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普通存在动手能力较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情况,这可能是“90后”大学生的通病——高分低能。在毕业设计的实验环节中,学生操作较为松散,不能保证数据的精确度和重复性,人为误差较显著;遇到实验过程中的失败状况无法解决,大多求助于老师。这是平时的实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造成的。本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了《环境监测实验》、《无机化学》和《环境工程实验》等实验类课程,紧随理论课程的学习,以便学生能够强化巩固。但这些课程大多没有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这一问题在平时的实验课程中就有所体现:对于刚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如离子色谱、气相色谱的工作原理、生化需氧量(COD)的意义等,只有少数同学能够回答清楚;对于某些实验步骤不明白其存在意义,缺乏探究到底的主动性,以实验结束得到实验数据为万事大吉,有敷衍交差的心态;有些学生基本的仪器操作技能也存在问题,如滴定实验的正确操作、显色终点的确定,这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数据的准确,也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在短暂的实验课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很难得到充分训练,以致在面对毕业设计中未知的分析实验时无从下手。实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学生实验能力的欠缺提醒专业教师应在日常学习中加强相关训练,为学生提供科研氛围,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进行毕业设计时正值学生考研和工作面试的高峰期,占用了他们大量的精力,一些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出于对就业和考研实际情况的考虑,对学生管理也多有松懈,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出现较多问题。①语句不通,格式混乱。本校针对理工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出台了详细的撰写规范,对题目、摘要、论文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每一部分的字体、图表和段落格式都有明确要求。但学生成稿的论文依然格式混乱,如:表达口语化,语句不通顺;表格图形没有表头、图名或编号;字体和段落格式与规范不一致;上下角标错误;多余的空格;计量单位格式不统一;参考文献编排不合要求,等等。一些基本问题往往修改两三遍后还存在于文稿之中。②数据分析讨论不足。实验类毕业论文中,对于监测数据和实验所得结果,学生往往只是单纯列表或列图,对于图表中的数据和反映的实验规律没有思考和说明分析;或是仅仅能做到看图说话,不能讨论数据形成的原因和机理,不会引用文献展开对比分析讨论。最终导致论文内容肤浅简单,“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出现“只见图表不见文字”的情况,结论缺乏准确性和针对性,过于空泛。③制图不规范。此类问题多在设计类毕业论文中出现。CAD运用不够纯熟,制图时工艺管线和构筑物轮廓粗细不分、虚实不分;字体大小不统一;平面图上缺少风速风向玫瑰图;构筑物剖面图数量不够,等等。制图通常是设计类毕业论文后期的工作,如果学生前期工作较为松散,在此时往往时间仓促,不能认真绘制或修改,导致较多问题。

二、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方法探索

1.加强教师的自我学习,提升科研水平。教师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应紧密结合实际,丰富设计题目,给学生制定的毕业设计要符合实际。专业教师应在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扩展毕业设计的研究领域,使毕业设计题目多元化,既要突出本系特色方向,也要尽可能地涵盖环境工程专业能够涉及的各个领域,如水、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等。同时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以满足不同研究方向实验测试的需求。多元化并且紧贴社会所需的题目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使其在此过程中能有较大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相似题目导致的学生间互相借鉴论文内容的问题,做到一人一题,独立完成。此外,教师本身也应积极申请各类型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科学基金等,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平台。

2.强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锻炼。①在进入大四毕业设计之前,可安排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文献检索课程的短期学习,使学生了解、熟练并掌握科研文献的检索方法,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将会事半功倍。某些高校会有由图书馆老师定期开展的科研文献搜索、管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值得借鉴。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考核可采取笔试和仪器操作并行的形式,强化学生掌握仪器的正确操作法,理解实验步骤的目的和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针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不足的情况,应重新审视实验课程教学成果,提高实验课教学要求。目前实验课程多为分组进行,每一小组三四名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验锻炼。针对这种情况可扩大实验室规模,尽量做到每名学生都能进行完整的实验操作,保证人手一组实验数据,避免出现小组内“课堂不动手,课后抄报告”的情况。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专业老师的科研工作等,进一步扩大校内大学生创新计划和优秀生的培养规模,力争更多的学生更早得到专业科研训练;在老师指导之余,发动本专业研究生的带动作用,让更多甚至全部的学生参与到实验室工作,使科研训练由浅入深贯穿整个大学时期,养成认真端正的科研态度,为大四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提高效率,也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端正师生态度,加强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师生两方均应端正态度,对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其自身的研究生求学阶段大多得到的是导师较为宽松的指导,这一方式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有助于展现个人的创新研究能力,所以一些青年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往往会借鉴这种方法。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一方式不可照搬。大学生并非专业的科研人员,科研素养和积极性有待提高,在有限的时间内暂时不能独立自主完成给定的目标,还需要老师较多的指导和鼓励。指导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真正起到鞭策督促的作用:可为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安排合理且较详细的时间计划表,在每一阶段定时验收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对每一部分出现的小问题尽可能修改完善,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随时指导,使其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忌“放羊式”管理。从学生方面来说,专业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师可以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其理解毕业设计对以后工作、科研的重要性,明白这是一件有利于自身的工作,应端正态度,竭尽全力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进行,不可有应付交差的敷衍心理。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要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更要强化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始终是毕业设计的主体,指导老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一份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从始至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斟酌修改。希望师生端正态度,共同努力,强化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芳艳,王新刚,叶琳.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23-24.

[2]周红波,朱国兴,沈小平,刘雅淑.高校无机化学教学中大学生科研潜质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8):68-69.

作者:刘雅淑 孟春凤 周红波

上一篇:工程专业技术论文下一篇:工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