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优化

2022-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优化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要素转型与结构优化研究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由价值观念、规则规范以及关系模式三大要素相互影响、作用与结合而构成的整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要素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范、冲突、缺失、弱化等现象。因而,通过健全和完善制度自身要素结构、有效整合制度系统关系等内涵化建设,成为求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转型发展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要素结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依据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规范体系。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内涵质量建设也面临着自身要素结构的转型与发展的诸多挑战,这需要我们增强制度自觉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要素的构成及其辩证关系探析

(一)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精神情感等构成的价值观念性要素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一种制度形式,它是根据政治意识形态标准,有意识干预、调节社会价值观念的规范化机制。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些论断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内涵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第二,各种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风尚等文化符号,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资源和资本。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经历了从非制度文化向制度文化发展的过程。在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扩大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任务,这就更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设计、建设、执行过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起社会各领域意识形态阵地的精神旗帜。

第三,“制度行为往往充满了道德行为和人类情感”。将静态的原则性条文和道德要求融入个体的情感世界中,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预期行为方式的制度干涉。通过对制度主体的观念、习惯等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人们理想信念的升华,进而引发社会的情感共鸣和认同,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

(二)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构成的规范要素

正式规则往往是以一种明确的、条文化的形式存在的准则、规定、章程、标准、法律等,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强制推行、支持和实施的“正式约束”;非正式规则,主要由习俗、惯例、意识、认知、理念等构成的社会成员自觉遵从的“非正式约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离不开正式规则的原则性、自觉性,又要有非正式规则灵活性、自发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规则体系中,还可以进行“内在—外在”规则的划分。其中内在规则(意义构成型规则)是一种可以从正当与否的角度来加以评价的制度规范。比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义信仰等一些基本规定。而外在规则(规范约束型规则)则是人们行为得到许可或禁止的界线。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规则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断反思规则合理性的过程[1]。我们的制度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不断进行角色定位和规则创新的过程。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面临的现代性遭遇

(一)价值失范和价值冲突现象

在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又受到了挑战。

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上的冲突,导致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的困惑,出现对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的随意、价值选择的无措、终极价值选择的迷茫,甚至出现信仰失重、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社会变革过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缺少共同的信念和核心的价值有关。

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实践中,要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坚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从而确保制度发展的政治价值取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同各种错误的思潮作斗争,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新的课题。

(二)规则缺失和执行弱化现象

在制度实践中,永远有效的规则是“人类理性所不及”。规则的缺失表现出规则供给内容的残缺、规则体系不健全等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系统会因为规则缺失,一些制度内部规则缺乏序列性和层次性,一些规则相同的制度之间重复叠加交叉、缺乏协调性和互补性,从而产生结构失衡、规则失效、制度失灵或异化等现象,极易造成制度漏洞和制度盲区。

在思想政治教育执行中,有些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过于抽象、操作性不强,客观上给实际工作造成困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也会出现规则意识淡薄、领导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致使制度执行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执行表面化、局部化、扩大化和停滞化等制度执行力问题。

(三)关系演化与系统失调现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系统不断拓展。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同时引起其他结构的反应,最终引起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主客体关系的演化或失衡。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制度关系主体比较多,社会关系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制度之间相互抵触、彼此不容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制度的有效执行[2]。特别是在一些新的社会领域和网络空间中,单位制的组织形式被削弱,在一些领域内出现了“替代论”或“取消论”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基础日渐薄弱。因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创生的制度关系就必须处在经常性的调整之中,将矛盾消解于问题发生之前。

总之,在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中,传统的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发挥功能,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本身也必须改善自身要素结构才能适应变动的环境,从而建立更加通畅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实施机制。

三、结构优化: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转型发展路径

(一)确保价值理念的制度化建设成效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3]。但是如何将抽象的、不确定的价值理念和现存的各种具体制度相结合,使其“物化”成为普遍地、强制地约束人们行为的现实制度力量,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课题。

第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目标作为一种价值准则确立下来,在思想文化领域提炼、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理想信念,引导公众政治舆论方向,净化社会的精神领域。要通过强制性制度安排将社会规范和价值传给其成员,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印刻在文化产出上,有效地履行各项指定的任务,有效维持社会规范。

第二,要着力于信仰信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日常养成。要正确处理个体的行为偏好与观念世界,遵循社会的基本价值和个体价值观念构建的原则,形成一种切合人民精神生活的社会文化。

第三,在制度实践的过程中还需注重制度的明确性和客观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价值体系既要便于个体成员的掌握和遵守,又易于社会成员的监督与评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统一。

(二)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则系统

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时,要正确处理正式与非正式规则建设的关系。从规则系统的基本类型与层次出发,保证制度建设的有序化、结构化和无缝化,提高制度的流畅性、紧密性和连贯性。

党和政府在基本规则供给上,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策支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化建设。具体规则要做到有的放矢,要为制度建设提供一套精确的标准参数、设计方案、手段方法等具体规范[1]。

第一,要树立正式规则建设的目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整体水平;完善各社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与规范;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联动制度。

第二,要加强意识形态的理论支持、重视风俗习惯建设、关注价值信念建设等,把非正式规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之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必须立足不同规则内容、形式的差异,从而形成在功能上互补、资源上互济、结构上制衡的良好秩序。

(三)深化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要素的整合机制

第一,维护好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内在运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面临的问题,如要素缺失、结构失序、运行障碍等,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组织、人员、管理等保障性要素,也离不开主体、客体、内容、方式、目标等过程性要素。因此,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具体管理制度,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与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三者之间的互动制度,以形成具有良好状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运行运转机制。

第二,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外在运行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正在进行的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4]。在“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战略部署中,我们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设、创新及其发展融入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之中,从而提高其整体运作效能。要通过外部系统,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系统的目标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环境机制等,从而建立更加通畅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实施机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经过变革和创新的制度会更具时代性和针对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功效,这需要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现实的变革,对现有的制度要素结构进行积极的维护,减少制度摩擦、制度依赖等现象,使制度结构、制度系统、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等实现互补共济。

参考文献:

[1]梁栋,朱其东,吕计跃.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性探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5(10):107.

[2]高兆明.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2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4]佘双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指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1):135.

(责任编辑:李凌峰)

作者:朱其东 于大勇

第2篇:政治文化的主体结构功能及其系统优化研究

摘 要:在政治文化研究强势复兴中,学者们倡导包容性而非排斥性的多元主义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是政治行动者及其政治活动的灵魂和软件,它与政治机构等“硬件”共同构成了政治体系。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的一个子系统,其功能是通过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即结构而产生的。从政治文化的主体视角可把政治文化结构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结构的政治文化功能不同。在当前的政治文化研究中,大多是抽象笼统地谈论政治文化的影响,没有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关键词:政治文化;主体结构;结构功能;政治社会化;系统优化

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在特定时期所流行的一套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政治文化总是与特定主体直接关联。不同层次的政治主体构成国家的政治体系结构,不同政治主体具有不完全一致的政治文化,形成特定结构的政治文化,发挥着不同的政治功能。合理的政治文化结构对政治生活产生正向的积极效应,而不良的政治文化结构则对政治生活产生着消极阻碍作用。政治文化在观念的潜意识层面上影响着主体的政治行为,了解不同层次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结构及其效应,对政治文化的优化提供针对性的方法,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基础性意义。正如政治文化研究的创始人阿尔蒙德所指出的:“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政治体系都应该简明扼要地勾画出一幅其政治文化最基本的轮廓的图画,同时也应该相应地勾画出一幅其结构和功能的图画。” [1 ]

一、政治文化主体层次结构分析的意蕴

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政治文化强势复兴后的研究中,主要存在着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两种研究范式。实证主义范式把政治文化作为一个外在于研究主体与其分离并被研究主体进行客观系统地观察、测量和研究的事实。其代表人物阿尔蒙德与维巴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中个体政治态度、情感、认知、价值取向的整体分布状况,通过把个体的政治认知、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汇总就成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而解释主义则认为,政治文化不是一种游离于主体之外的自在之物,在很大程度上,政治文化是特定主体的一种人为之物,政治主体就是活动于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这两种研究范式的争论,其实就是社会科学领域中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差异,是政治文化分析中的层次之争。“明辨层次的区分对于任何一项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研究者们在研究中不能保证分析层次的一致性,通常会造成两种类型的研究错误。” [2 ]实证主义和解釋主义研究方法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两种研究范式各有其局限性。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来看,政治文化是个体层次上的政治文化之和,是个体的政治态度、情感、认知、价值取向等的汇总相加之后的整体之和。阿尔蒙德和维巴在政治文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设计一套概念体系和测量体系来收集个体层次上的人们的行为倾向来推论一个社会的整体的政治文化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存在着内在的悖论:即实证主义是一种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从个体的政治文化研究中得出一个社会整体的政治文化状况,这是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和分析宏观层次的问题,即用低层次的资料来解释高层次的现象,这是一种化约主义错误。

当前的政治文化研究成果中,有的抽象模糊政治文化的主体,有的把政治文化主体整体性地视为某个社会、民族、国家,有的则视作某个群体。对政治文化的主体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认识。

政治文化结构就是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模式。政治文化构成要素具有复杂多样性,由其相互之间作用而形成的关系模式即结构也具有复杂性。从内容要素来看,政治文化的要素结构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等。从发展时态来看,政治文化的时态结构包括传统政治文化、现代政治文化、后现代政治文化。从性质属性来看,政治文化包括地域性政治文化、臣民性政治文化(依附性政治文化)、参与性政治文化(公民政治文化)等。王沪宁从历时性结构和共时性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把历时性结构又分为古典结构、近代结构、最近结构;把共时性结构分为因素结构、群体结构、功能结构、地域结构。历时性结构,就是从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演变的阶段对政治文化进行分析。共时性结构就是从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所属主体、功能效应和区域特点来分析政治文化。从政治文化的结构分析说明中国政治文化从“文化中轴的政治文化”向“制度中轴的政治文化”的转变发展[3 ]。有的学者从构成要素上把政治文化分为宏观的意识形态、中观的政治思想和微观的政治心理。有的学者把政治文化分为主流政治文化和亚政治文化,认为各种亚政治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政治文化的内部结构。政治体系内部的亚政治文化可分为统治者的政治文化和被统治者的政治文化,即精英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政治文化结构进行了研究,为我们全面理解政治文化及其结构提供了有益借鉴,但还缺乏从主体层次的视角来探讨政治文化结构的研究成果。任何政治文化都是特定主体的政治文化,不同主体的政治文化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效应。从主体视角研究政治文化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为我们深入准确地理解政治文化及其政治活动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作为政治文化概念首创者的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中认为,“当我们说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时,我们所指的是:作为被内化于该系统居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系统” [4 ]。在此,阿尔蒙德把政治文化的主体定位于政治系统中的居民,即一国中的所有公民。在之后出版的《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中,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维度,“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 [1 ]。把政治文化的主体定位于一个国家的国民——整体上的民族。阿尔蒙德所提出的政治文化概念由于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得到了世界政治学界的普遍认同,受此影响,许多学者主要抽象含混地研究某个国家、民族、群体的政治文化,没有对其他主体的政治文化进行研究,没有把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看作是由各种主体政治文化相互作用而整合形成的系统,政治文化的主体被隐退到内容的幕后,或者被当作不言而喻的东西而被搁置一旁。这样,政治文化的多元主体就被模糊为一个抽象的主体——民族。在这样的政治文化研究中,虽然人们都认同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却不甚明了,尤其没有认识到不同的主体的政治文化所起的作用的差异性。“一国的政治文化并不是统一和单一的。人们经常可以发现主流政治文化和亚文化、精英与大众之间态度的差异。” [5 ]

政治文化具有属人性,不能离开人而孤立存在,任何政治文化都属于特定的政治主体。有的学者只把政治文化主体看作民族或国家,认为政治文化的基本单位是国家或民族,没有认识到国家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人所构成的,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和各种各样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由某个外在的神秘力量同时赋予所有国民的,而是由其公民和组织在社会政治生活实践中,在政治社会化和传统政治文化熏陶下长期积淀所形成的。“政治文化既可以从整体角度去看,也可以从个体角度去看。从整体角度去看,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长期政治历史经验积淀的结果;从个体角度来看,则是一个个人的或长或短的既有政治生活经验积淀的结果。” [6 ]政治文化的主体既有自然人的个体公民,也有群体和组织化的法人、国家机关等。这种认识其实在派伊和维巴主编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一书中就已经指出来了,派伊在导言中提出,政治文化包括社会的各种传统、公共机构的精神、公民的感情和集体理性、领导人的风格和行为规范。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由此可以看出,政治文化的主体实际上是一个包含微观个体、中观组织和宏观国家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政治文化主体结构就是由不同的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和格局。由政治主体的多元性和层次性所决定,政治文化主体也具有多样性,既有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公民,有以组织形式存在的各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也有以松散的群体形式存在的非正式组织,与此相对应,存在着公民的政治文化、组织的政治文化以及群体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主体结构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相互影响而构成的较为稳定的关系模式。由政治主体的层次性所决定,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主体掌握着不同的政治权力和政治资源,具有影响范围和作用深度的差异性。为此,政治文化的主体结构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层次性,主要有微观层次的公民政治文化、中观层次的组织文化和群体文化、宏观层次的国家的政治文化。不同层次的政治文化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活动。

探讨政治文化主体结构可以深化政治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活发生作用的机制。当前,已有学者从中观视角对政治文化进行了研究,如对公务员群体、少数民族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或从整体上探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但在对政治文化功能上没有对应不同主体进行分析,只是模糊地指出政治文化的一般功能。从总体上看,学界尚未从主体的视角对政治文化结构及其功能进行系统化研究,没有研究不同层次的政治主体所构成的整体的政治文化结构状态,没有探讨不同政治主体所发挥的不同功能。

政治文化结构效应是不同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结构所产生出来的功能作用。在政治文化构成要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合理优化政治文化要素配置结构能够带来政治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体制结构升级转型和政治文明发展。研究政治文化结构对政治发展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研究政治文化的适配性问题,即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如何使政治文化的发展更好地同政治发展的需求相匹配,以充分发挥政治文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这就需要对不同层次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进行针对性的差异化调适。

任何社会和政治体系都分层的,这决定着政治文化结构也具有层次性。“政治主体虽然是多元的,但相互之间并不是一种平行或并列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政治权力的层次性决定了各政治主体在互动中组成一种层次结构。” [7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不同的社会阶级和阶层、不同民族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群构成的一个多元体,这个多元体中的每一元都有着自己的特殊利益和倾向,因此,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也必然是由多元的文化圈构成的。这种多元的文化结构标志着政治态度在全体居民中不同集团之间的多元分布。这种多元分布是任何一个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的必然结构,也就是政治文化中的‘亚文化’(或‘次级文化’)现象。” [8 ]对组织文化研究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埃德加·沙因在《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中,把组织文化分为宏观文化、亚文化和微观文化三个层面。本文从政治主体及其不同的影响力视角,把政治文化结构分为宏观政治文化、中观政治文化和微观政治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不同层次主体政治文化的不同功能,研究政治文化主体结构及其功能的具体运行机制。

二、政治文化结构的层次分析

政治文化结构是政治文化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变量、多因素、多主体的系统。本文从主体视角对政治文化结构及其功能进行探讨。政治文化主体就是政治文化的承载者,是政治活动的各种主体。政治主体具有多元性、多层次性。在国家政治体系中,根据制度安排、权力配置、利益关系、功能职责,多元主体在互动中型构成特定的关系网络,形成了一定的政治主体结构。政治文化本身就是特定人员、群体、阶层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存在发展依存于具体的政治主体,并通过主体发挥作用。因此,这种政治主体结构同时也即政治文化的主体结构。研究政治文化的结构和功能,不能仅关注其内容要素,还需关注不同主體政治文化的特点和相互作用。一般来看,政治主体包括国家层面的宏观政治主体,如国家、政府、民族、社会、跨国组织等,中观层面的组织政治主体,如政党、社团、利益集团、企业、家庭等,个体层面的微观政治主体,如公民等。由此,我们把政治文化分为宏观政治文化、中观政治文化和微观政治文化三个层次结构,构建起层次分析的理论框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政治文化及其结构功能效应进行系统研究。

1. 微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结构分析

微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结构就是个体层面的政治文化,即公民个体对政治体系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要素总和。个体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离开个体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微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结构就是公民个体对政治的认知、态度、信仰和价值取向等各种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模式。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社会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政治文化完全一致的公民,每个公民个体的政治文化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人性和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国家实行全面统一的政治社会化,加之社会中公民工作生活的社会宏观环境的相似性,公民个体的政治文化又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其政治文化要素和结构具有相似性的一面。一个国家社会的政治文化不是由每个公民个体的政治文化机械叠加堆砌而成,而是由公民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逐渐积淀形成的。阿尔蒙德强调了对微观层次个人政治文化研究的必要性,认为“个人的政治取向必须与其他种类的心理取向各自单独加以分析,以便我们检验关于政治态度和其他态度之间关系的假设” [4 ]。并且对个人政治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我们可以把个人对政治对象的态度区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认识的、感情的和评价的。个人对任何政治对象的倾向都可根据这三个组成部分来考察” [1 ]。

每个社会和组织都是由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人所构成的,一个社会、组织的总体的政治文化就是大多数人大致相同的政治心理倾向,是大多数人对政治体系认知、情感、评价的最大公约数。“政治文化既是全社会历史经验的产物,也是每个人社会化的个人经验的产物。” [9 ]个体政治文化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人生活、教育、工作、地位、身份等因素与政治互动以及政治生活经验积淀的结果。一个社会、国家、组织的政治文化总是具体表现为特定的个体的政治文化,总是弥漫分布在每一个特定的具体的人身上。“当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表现为个体的政治取向时,它实际上就是个体意义上的政治文化。” [6 ]微观层面的个体政治文化是政治文化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政治文化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离开个体的政治文化,组织的政治文化、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中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结构分析

群体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人作为生命的个体首先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又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和普遍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 ],这说明人既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也是社会关系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依附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人的群体性,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社会关系就如同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把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各种社会群体。群体就是具有共同观念、情感、价值取向的有一定互动行为的个人集合体。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即组织;非正式群体,即初级群体;准群体,即没有组织结构的,仅有某种松散联系的人群。国家和社会中存在着大量规模不等的多层面群体,他们是政治活动中较为活跃的主体,是政治活动的具体实践者,是政治文化的群体性主体,他们构成了政治文化结构的中观层面。

根据群体的不同类型,可以把中观层面的政治文化分为正式组织的政治文化、初级群体政治文化以及准群体的政治文化。在此,我们所指的中观层面正式组织政治文化是指除了国家、国际层面之外的中小型组织的政治文化。根据组织的社会职能,可分为政治性组织、军事性组织、经济性组织、文化性组织、社会性组织和生态性组织。政治文化以不同的组织实体作为载体,不同类型的组织具有较为明显不同的政治文化,如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是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性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它也形成对政治的认知、态度、情感、评价、价值取向,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每个组织都有自身的组织文化,政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组织所拥有的、通过一定政治实践经历经验所积淀凝结在组织成员身上的对政治的认知、评价、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要素的总和。组织政治文化不是组织成员政治文化的简单加总,而是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合模式。相同类型的组织政治文化具有较大同质性,不同性质的组织政治文化则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同时,组织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层级,不同层次组织成员有着不尽相同的政治文化,如领导层政治文化、管理层政治文化和普通职工的政治文化。作为正式组织的政治文化虽然内部由于不同层次成员的不同具有差异性,但由于组织自身所具有的协调化、一体化功能,组织成员须遵循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拥有共同的组织目标,使其政治文化在对外展现时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性和同质性。“初级群体在党派意识方面是倾向协调的;家庭、朋友团体、工会团体总是由政治观点相同的人们组成。而且,如果在该团体中有某些异质性的政治观点,那么该团体将迫使其态度发生变化,达到协调。” [4 ]

初级群体和准群体统称为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没有组织实体作为载体,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但其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偏好、背景经历、经验感受、教育知识、利益诉求、情绪情感等而形成的松散的无正式联系和关系的人群聚合体。非正式群体既包括联系较为紧密的小群体,也包括联系疏松甚至没有直接联系的大群体,还包括根据人们的地位、职业、身份、收入、知识、价值取向等而划分的群体,如精英群体、大众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公务员群体、企业家群体、农民群体、工人群体等,也包括由于某些不确定性因素而偶然临时聚集起来表达特定情绪情感和利益诉求的群体。这些不同的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态性,其政治亚文化也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混合性、动态性和差异性。

3. 宏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结构分析

宏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结构是指作为一个國家或社会的整体性的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所拥有的凝聚在其成员身上的政治认知、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要素的总和。宏观层次的政治文化不等于个体政治文化的总和,也不等于群体政治文化的叠加,是个体政治文化、群体政治文化内部和相互之间持续性的相互作用而融合积淀综合形成的,其形成机制相对于个体政治文化结构和群体政治文化结构而言更加复杂。这种宏观层次的政治文化是从总体上显示出来的与其他国家社会具有较为明显差异性、独特性的政治文化。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中,对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5国居民的政治文化进行了大规模抽样调查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发现,这些国家的政治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意大利的是一种离异的政治文化,墨西哥的是一种离异与渴望型的政治文化,德国的则是一种政治超然的属于臣民取向而非参与者取向的政治文化,英国的是一种恭顺型公民文化,而美国的则是一种参与型的公民文化。

宏观层面的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具有显而易见的异质性,如欧洲大陆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文化是一种碎片化的异质性政治文化。但也有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文化具有相似性。在阿尔蒙德看来,英国、美国的文化特征是均质的、世俗的政治文化,是一种同质性的“系统性混合”的政治文化;世界上极权主义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具有强制形成的同质性政治文化;前工业化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也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宏观层次政治文化的差异性与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程度等有着直接关联性。

在一个国家社会内部,宏观层次政治文化的组织载体是作为国家代表的国家政府机关,即国家首脑和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等机关,这些国家组织的政治文化构成了宏观层次的政治文化。作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机构不是一个抽象物,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具有物质精神形态的客观存在物,是由具体的公务人员组成和运作的庞大组织机器。这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样具有对政治体系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价值取向,其政治文化制约着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为模式,影响着公共政策和战略发展趋势。在宏观层次,由国家权力的整体性、全局性和统一性决定,其政治文化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对国家政治生活和全体国民具有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国家机关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在来源上和所有权上具有公共性,在本质上具有公共性,而在权力的行使上具有个体性,即权力最终只能由具体的个人来行使。“国家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实际上,国家的行为都要由代表大多数人的一小部分人来实施,他们被称作代理人、代表、官员,或干脆以政府笼统称之。国家的特点就是将暴力的使用权委托给那些被公众认为为他们的利益办事的人们。” [11 ]由此属性决定,宏观层面的政治文化主体实际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往往是一个人,他既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国家机构的人格化代表,同时也是掌握行使最高权力的个体,其政治文化决定着国家政治发展状况和走向,对国民政治生活发挥着全面深远影响。在民主法治国家,国家最高权力分属于立法、行政、司法等多个机构所有,权力受到有效监督制衡,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统治者虽然掌握和行使着巨大权力,但这些权力都受到法律的有效监控,其政治文化虽然具有普遍化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则远不及集权化国家的统治者。

三、政治文化结构的功能效应分析

一个事物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是由构成事物的要素之间以各种方式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合力。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就是结构,结构规约着事物发挥作用的方式和作用大小。在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中,微观、中观和宏观的政治文化要素既构成了政治文化的结构,又以这种层次性结构产生着相应的功能。政治文化影响着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政治生活方式,影响着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发展和公民的政治行为,其作用在于赋予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获取和维持政治合法性,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政治系统保持一致。这些功能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层次中具有不同的表现。

1. 微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结构功能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作为微观层次个体公民政治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对自身政治行为的影响。个体政治文化的功能主要是指导、规范、影响个体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的政治文化对其外在的政治行为产生潜在心理上的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的政治行为模式,是公民政治行动的心理基础,赋予政治行为一定的意义,驱动公民为一定的政治理想和目标行动。阿尔蒙德和维巴把公民的政治文化分为地域型政治文化、臣民型政治文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三种不同的类型,公民正是由其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行为模式。具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公民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参政议政的愿望、能力和诉求,具有民主、平等、自由、自主、权利等观念。具有臣民型政治文化的公民往往视政治为极少数人的事情,即国家大事是由“肉食者谋之”,不关平民百姓的事情,这样的公民不愿参与政治,对政治体系的输入功能体系取向频率较低,畏惧官员,逃避政治,顺服权力,政治效能感低。地域型政治文化的公民缺乏明确的政治认知、评价、情感和价值取向,不关心生活区域外的事情,较为迷信,行为保守僵化。政治文化对个人的政治行为具有指导、规范和控制的作用。

第二,对周围他人的影响。普通公民的政治文化会对与自己生活、工作有密切联系的身边的人产生影响。这种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家庭宗族关系、伙伴朋友关系、同学同乡关系、同事业缘关系等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的形式实现的,具有随意性、偶然性、潜在性、直接性、弥散性、有限性等特点。在家庭宗族中,家庭成员、宗族成员在较为密切的交往中,彼此的政治文化会发生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族长的政治文化对家庭成员和家族成员产生着较大作用。在其他关系中,人们之间处于一种较为密切和平等的直接面对面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关系,彼此之间政治文化的相互影响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带有随意性、偶然性。在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具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公民对其他具有臣民型、地域型政治文化的公民的政治文化影响较大,或者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身份和地位的公民对其他人的政治文化具有较大影响。

微观层面个体原子式的政治文化的影响范围有限,看似微不足道,但从长远来看,公民之间持续性的长期相互影响,通过人际网络的不断扩展而积淀、传承、交流、互动形成大致相同的政治文化,从而形成一定群体、区域、民族、社会一定时期流行的政治文化,构成一个社会国家的政治文化生态、政治氛围。这种政治文化如同人类生存生活的自然生态中的空气、水和土壤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公民、群体、社会国家的政治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渗透、涟漪扩散式的功能,影响着公民、统治者、组织和国家的政治行为模式,对公民政治文化的形成及其政治行为的态势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因为政治系统是由个人所组成的,所以,个人或社会团体之中的特殊的心理趋向对政治系统及其输出的功能可以认为是很重要的。” [4 ]

2. 中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的结构功能

中观层次政治文化的结构功能就是群体性政治文化的功能,即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政治文化的作用。组织的政治文化对其行为和成员的影响作用方式不同于个体政治文化,它是以组织的方式和名义持续进行的,是一种整体性力量。组织政治文化功能的发挥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组织的性质和规模。不同性质的组织其政治文化具有差异性,其功能的发挥及其大小也受其制约。一般来说,政治性组织的政治文化功能要比非政治性组织的强大许多,如政党组织,其政治文化直接影响着政党及其党员的行为。一个政党组织的政治文化如何,其政策纲领和政治行为模式就有所不同。非政治组织的政治文化功能相对弱一些,如经济类组织的政治文化其功能往往附属于或服从于组织的经济利益宗旨,其对组织成員的影响也较弱一些。与此同时,组织的规模大小也常常影响着组织政治文化作用的大小。一般来说,组织规模越大,其政治文化的影响力越大,反之亦然。二是组织的领导者。组织的领导者是组织的代表者和指挥者,对内掌握着组织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既是组织政治文化的培育者、传播者、引领者、主导者,也是组织政治文化发挥功能的代表者、作用者、聚焦者。在人治社会中,许多组织中的领导者的政治文化几乎等同于组织的政治文化。组织的政策由领导者制定,其政治文化直接决定着政策的走向和价值目标。不同组织的政治文化有所差异,相同组织其领导者不同,政治文化也会不同,功能也有差异。三是组织自身的政治文化状况,即组织政治文化的性质类型决定着其作用的发挥方式和影响力的大小。组织政治文化的不同性质与类型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力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如果组织是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则其对社会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常常较大,如果是地域型的臣民政治文化,则其影响力较低。如果是公民型政治文化,则会促进组织不断改革完善,形成积极进取、宽容开放、团结和睦的健康的组织文化。正式组织政治文化功能的发挥具有持续性、专业性、结构性、封闭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中观层次政治文化结构的另一部分是非正式组织即群体的政治文化。群体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是由许多个体所组成的在意识和行动上相互发生联系或影响的为某个目标而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群体具有松散性、封闭性和临时性,没有明确的结构性和组织性。从动态上来看,由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的政治文化既具有较大的同质性,又具有复杂的多变性。群体在满足个体多方面心理需要的同时,也对个体的情感情绪、意识观念和行为活动具有增效或减效、强化或弱化作用。群体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融入群体之后,其心理和行为模式会发生极大的变化,群体中的个体不同于孤立的个人。“一个心理群体拥有以下一些惊人的特点:不管构成这个群体的人是谁,也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是否相同,只要他们成为了一个群体,这个现实会促使他们产生一种集体心理,这就让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动都会发生改变,与他们是个体时会不一样。如果没有形成这个群体,有些思想和感情就不会出现在某个人个体身上,也不会有相应的举动。” [12 ]个体加入群体之后,无论是普通的民众还是政治精英,其政治认知、情感、态度、评价、价值取向等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在群体中,政治精英的政治认知能力水平会大大降低,因为主导群体行为的是政治情感和无意识,群体没有理性的思维逻辑,其理性政治认知能力降低,群体成员之间的政治情感和行为相互传染,非常容易接受一些暗示,个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行为具有明显的从众性和匿名性,其责任感消减,群体的情绪多变,波动大,并且具有夸张性和单一性,极易走向极端化,群体行为往往融极端、偏执、专横、保守、破坏、冲动于一体,许多无意识的动机几乎完全支配着群体,暗示对行动起着决定作用,不能对政治问题作出正确判断,群体拥有着强大敏感而活跃的形象化的想象力。由于群体的这种特殊性,其政治文化的功能具有两面性,或者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或者产生难以遏制的破坏力。一般来说,群体中的精英的政治文化对其他人具有较大影响,主导和引领着普通群体的政治文化。在临时聚集的群体中,往往缺乏理性的政治认知,起主要作用的是非理性的政治情感、评价,这些因素通过群体氛围渲染具有极大的传染性和扩散性,对人们的政治情绪和行为起着催化和煽动作用。

3. 宏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的结构功能

宏观层次政治文化结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整体性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全社会、整个公共管理者群体以及作为代表国家的最高领导者的政治文化。宏观层次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整体上的政治文化,是国家公共管理者的共同的政治文化,是在形式上代表国家、社会的组织和人员的政治文化。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管理体制,宏观层面的政治文化结构包括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国家公务员的政治文化、代表国家掌握国家权力的领导人的政治文化、作为全社会整体的政治文化。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其宏观层次政治文化结构不包括公务员、执政党这两个方面的政治文化,因为他们都只是社会和国家的一部分,并不代表整体上的国家。这种宏观层面的政治文化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相对于公民个体以及组织的政治文化来说,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抽象性。

宏观层面政治文化结构一方面直接影响代表国家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公务人员、领导者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他们所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表现主流的政治文化,以此影响全国的所有公民和组织,这种影响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深远性、根本性和普遍性,是一种具有较大权威性的强影响。

作为国家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全体人民在共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熏陶下,在长期的共同政治生活实践活动中共同的政治经历经验的集体记忆、集体意识的积淀,是公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达成的基本相同和较为稳定的政治态度、评价、情感、认知和价值等方面的共识,即阿尔蒙德所说的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流行的政治价值观。这种主流的为全社会大多数公民所共同具有的政治文化构成了国家政治活动的基本框架,这种政治文化对公民的影响是权威性的,覆盖全社会所有的公民,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塑造着与之相适应的公民的政治人格、政治认知和政治价值观。

公务人员是国家政治活动的直接主体,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工作环境、内容、任务、性质和程序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在同质化的政治制度和规范下开展工作,其政治文化有很大共性,是主流的政治文化。公务人员的政治文化在直接影响自身政治行为的同时,还通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通过法律法规,通过公共政策过程表达国家的核心政治价值观,影响全社会的政治文化。公务人员的政治文化对国家社会的政治生活产生广泛直接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依凭国家政权组织的力量和名义,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空间上的广泛性、影响上的深远性和权威性,表现出国家社会的政治走向。这些公务人员是国家的政治精英,“由于这些精英在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方面是决定性的,因此存在于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可以严重地影响政治系统的运行” [4 ]。

代表国家掌握行使最高权力的政治领袖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是最深刻最普遍的。在一个国家中,掌握行使最高权力的是极少数人,甚至只是某个政治领袖。这种政治领袖个人不同于普通公民个体,他代表国家,代表全社会,掌握和行使国家最高权力,以国家名义开展政治活动,以国家代表身份发布重大命令。“政治行政领导通常执行重要的体系功能。” [1 ]代表和掌控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其角色身份的这种双重性决定着其政治文化影响的极端重要性和深远性,一方面他们代表国家,行使最高权力,其角色定位是国家机关;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独立个体,是具有情感、意识和行动能力的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这种角色的特殊性使其政治文化不仅规约着其政治行为,更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全体国民产生整体性的重大影响,主导着国家政治发展方向和前途。领导者的政治文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的政治文化从根本上主导着中国的政治运行状况和特点,决定着全体中国人民的政治命运和政治文化。在国家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政治领袖的政治文化决定着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如美国国父华盛顿,其政治文化直接制约着其政治行为,也对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在其影响下,美国建国时,实行了民主宪政的总统制,制定了三权分立的制度,为美国政治发展奠定了民主法治的正确方向。而中国近代史上的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其自身痴迷皇权的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影响有着直接关联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政治领袖的政治文化对国家的政治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深远影响。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政治领袖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力不再像传统君主专制社会那么巨大和深远,但仍是不可低估的。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虽然在形式上是个体,但由于他是国家机构的最高掌权者,是国家整体的代表,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与化身,其政治文化具有系统性、全局性、深远性、根本性、普遍性的宏大影响。

四、政治文化结构的系统性优化

政治文化结构的系统优化就是为了适应时代和政治体系发展变化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政治文化不同层次结构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对不同层次结构政治文化进行改良优化,增强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的匹配性和互促性,不断地推动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结构的系统优化应该改良微观政治文化结构,改善中观政治文化结构,提升宏观政治文化结构,通过优化各个层面的政治文化而形成合力,保持各个层次政治文化结构的协调,促进三个层次政治文化结构之间的平衡,构建民主科学的现代政治文化体系。

1. 改良微观政治文化结构,培养公民型的政治文化

正如农民为使庄稼长得好以获得好收成而不断改良土壤一样,为了促进国家的政治发展,就必须持续性地改良社会的微观政治文化结构,即进行系统化的政治社会化,使社会中大多数公民个体的政治文化都得到改善优化,唯有“地灵”才能“人杰”。微观政治文化结构改良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在改良微观政治文化结构时,必须首先明确政治文化结构改良的对象和要素,即必须明确什么是良好的政治文化,其构成要素是什么。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追求人本、民本、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自主、仁愛、宽容、权利、责任的公民型政治文化无疑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先进政治文化。同时,对传统落后的政治文化进行改造,通过网络、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公开、自由、平等的辩论,用质疑、讨论、说理等方式使人们领会理解落后的政治文化之所以落后的原因,知晓其表现和危害,理解现代政治文化的先进性、合理性、优越性,实现传统落后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2. 改造中观政治文化结构,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

中观层面政治文化结构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群体政治文化在国家政治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改造中观层面政治文化结构,要加快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进程,加强社会治理,实现社会公正,为组织的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各种组织应把现代化的政治文化融入到塑造培育组织文化之中。组织的政治社会化方式具有系统性、计划性、目的性、高效性、持续性,能够有效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使组织成员掌握理性的科学政治认知,培养对国家、组织强烈的忠诚感和认同感,培育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政治文化结构优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的科学化人本化管理,培养开放、宽容、民主、平等、法治的建设性沟通氛围,把培育现代政治文化融汇到组织的日常管理中。尤其是组织领导者要强化自身的民主、法治、公正理念,重视现代化的政治文化建设,民主决策,公正用人,率先垂范,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这样可以自下而上地影响宏观层次的政治文化。

在中观层次的政治文化结构优化中,要重点发挥家庭、各级各类学校和新闻媒体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家庭家风的熏陶、学校学风文化的教育、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使先进的政治文化得以开花结果,使落后的政治文化逐渐消解。通过组织系统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传播现代化的政治文化,把培育优化现代化政治文化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新闻媒体组织用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发挥传播主流政治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建设主流政治文化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培养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法治中国建设需要的政治文化。

3. 优化宏观政治文化结构,培养公务员服务型政治文化,生发政治家创新型政治文化

宏观层面的政治文化结构在国家政治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代表国家行使最高权力的政治领袖的政治文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政治命运前途,也关系到国家国民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生活,这种宏观性意蕴,使其政治文化须具有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先进性,具有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本性和公共性,具有代表人類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的先进性。在当前中国权力关系中,还存在着权力崇拜、权谋观念、家族管理和人治化的政治文化,缺乏以民为本的现代公共服务精神,为此,应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府和政党,通过持续性的制度化方式系统全面地对公务员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教化,改造其落后僵化的政治文化,学习现代政治科学知识,树立民主法治理念,培养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坚定崇高的政治信念,强化以民为本的政治责任,培养公务员群体责任型、服务型的政治文化。同时,应该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强化政治家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激发和提升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育改革创新的意识和意志,生发出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政治家情怀的政治文化。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0,30,30,307.

[2]迈克尔·布林特.政治文化的谱系[M](代序言).卢春龙,袁倩,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9.

[3]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55-64.

[4]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6,37,539,36,33.

[5]迈克尔·G·罗金斯.政治学与生活[M].林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2.

[6]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7,97.

[7]吴大英,杨海蛟.政治主体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

[8]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12.

[9]杰克·普拉诺.政治学分析辞典[M].胡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1]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M].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5.

[1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严雪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6.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Structure Function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YUAN Mingxu

Key words:political culture;subject structure;structure function;political socialization;system optimization

作者:袁明旭

第3篇:实施常规管理?优化教育结构

一、实施科学的管理目标

第一,学校组织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体系,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全体教师献计献策,制定年初工作计划,和期初教学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组织,调度,实施,督导,检查,总结的一系列的教学步骤,进而完成年初工作目标。

第二,每学年学校都从实際出发,确定教学指导规划,组织制定学校教学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以及实施目标的措施,根据上级工作任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月行目标和工作任务,安排学校日常工作,并按月行目标有条不紊地实施教学管理。

第三,结合新的课改理念,制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与讲评,学生辅导与检测等工作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完善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化管理,加强学校制定化建设,学校不定期的抽查教师的教案,看看他们的教学实际是否合理,教学反思是否结合实际,作业布置是否适量,学校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汇总,及时与教师交流,敦促整改,同时也为教师考核,评优掌握了第一材料。

第四,加强学校的教研活动,学校校长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平均每周听两节,教师每学期20节以上,学校集体教研七次以上,并有记录,有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做一节示范课。为更好的体现新的课改,尝试性地打破传统书写形式,对于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实用性的教案全校推广,并评选为优秀教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第五,树立表里如一的教师形象,教师上班努力要求自己衣着整洁,上课仪表端庄,教太自然,举止大方,与人交往态度和蔼,热心接待家长,以饱满的精神给学生授课,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学思想端庄,尊重学生人格,严格要求学生,坚决杜绝体罚和变向体罚学生,不允许讽刺和挖苦学生,不允许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不允许参加学生家长的宴请,不歧视差生,对学生因材施教,抓好培优,稳中,补弱的工作原则,引导发展学生的特长,对学生满腔热情,耐心辅导,关心留守儿童。

第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学科,上满课时,不允许随意增减学科,加强英语教学,每天每班一节英语课。班级墙报创办英语特色园地,不论孩子的语文,数学成绩怎么样,也要让学生从小打好英语基础,为将来更好地学习英语夯实基础。

二、确定创新,全面育人

第一,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实施德育工作目标,创办学校特色,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每学期都有不同的校园舞蹈,作为大课间活动的主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第二,积极创新和改进德育教育,实施家长和学校互相沟通,达到共同育人的良好效果,按月行事目标,制定一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德育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参与,自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值日生提前30分钟到校,打扫班级卫生,托走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受到了家长的肯定,社会的认可。

第三,组建兴趣小组,学校根据不同季节实施不同的锻炼方式,学校安排班主任为指导教师,组织培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坚持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第一,立足本校实际,把教师提升和科研能力结合在一起,确定以“提升教学能力,适应课改需要”为宗旨的提升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培训目标,加强领导,组织实施,分层次对教师教学全面培训,确保学校教学工作与培训工作齐头并进。

第二,加强教师的德育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要求教师在学校给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师表,言谈文雅,不参与社会赌博与酗酒,做到在校“强素质”,在社会“树形象”的目标,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家长实施问卷调查制度,改进我们工作中的不足,这样了解和掌握了每位教师的现状,时时规范教师的行为,创造了让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激励教师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也为评选德育先进个人掌握了一手材料。

第三,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打破固定书本的业务学习方式,不固定学习内容,只要与教学相关的业务知识都要学习,坚持写笔记,这样决定了教师业务的需求,不同层次的需求,做到了自我生存,再到职业进步,最后达到提升教学能力的原则,要求教师业务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积累和强化,做到边学习边研究边提高的原则,实施有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为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和教学实际运用铺设一条可行之路。

第四,加强教师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利用计算机查阅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件,追赶时代进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四、注重实效,实施常规教学管理

第一,各个教学方面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做准备的,学生素质的提升是考核教师工作的首要工作目标,严格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授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升做好为四十分钟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认真备课,研究学生,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步骤,不搞花架子,立足课堂,全员参与,探究教学,管理教学,以实施新课标为目的,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利用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教育教研活动,从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运用能力来提升每位教师的继续努力,进而达到共同提升,共同前进,逐渐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逐渐向规范化,系统化,目标化,科学化的管理水平邁进。

第三,加强育人环境的管理,让学校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教室没有鲜花也要有绿色,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以舒心舒服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管理。

第四,加强学生培养教育,学习在中廊两侧设有宣传板,宣传标语,激励学生学习和进步,在中廊醒目位置悬挂宣传牌匾“静 净 敬”的礼貌约束语,使学生漫步轻声的进入教室,走出班级,并利用三角锦旗“纪律先进班”“卫生先进班”自主约束学生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为班级争挂锦旗而努力创造学习环境

作者:李向林

第4篇: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教育

美育是学生最容易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渗透美育教育,能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熏陶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可以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和谐高效。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教学?如何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数学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始终对数学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呢?这里我就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美

教师的语言美包括教师音质、语调、语速的标准性。教师和谐磁性的语音、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语速,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教师必须坚持用数学语言教学,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数学教学的语言不仅要有逻辑性与概括性,还应追求语言的节奏感、幽默感、新鲜感,以达到学生学数学的欲望。教学中语言要有新鲜感。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教学中语言还要有优美感。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振奋豪迈、兴奋激动、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2、教师的教态美

教师的教态美包括: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性格习惯等。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态度和蔼可亲、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大方,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是无声的语言,美的教态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和蔼可亲的面容可以让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师容如果能把美渗透到板书中去,那么它就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领略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板书设计美包括:板书设计色彩美,板书设计形式美,板书设计变化美,板书设计内 容美。其中,板书设计色彩美更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红色笔作辅助线,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在数学课题学习中创造美

数学是最容易再创造的一种科学。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给学生自由自在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处于积极创造的机会,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在活动中品尝数学美的甘甜,如:讲“勾股定理”一节,课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既推导出勾股定理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但勾股定理的计算并没有结束,为激发学生的创意,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实际状况,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一只蜘蛛从长方体(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30厘米、40厘米、50厘米)底面一顶点到达顶面对的顶点捕捉小虫,你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行走路线。你认为哪种方案最近,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创造新天地。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也只有这种含有较深的意蕴、较高价值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创造美。

三、创造课堂教学思维数学之美。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技能和探究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据中学生 “好想”、“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找出最优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美的进力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毫无疑问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能激发学生对美的思想、情感、行为的整体感受,教师只有坚持数学学科的独特性、教学效果的实用性、课堂设计艺术性的三者统一,精心备课,巧妙落笔来再现知识的精髓内容,来反映数学教学的艺术特色,才能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维火花的碰撞,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第5篇: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感想

蓝山县塔峰五小赵苏琴

党的十七大万众瞩目,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国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部署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十七大报告将教育工作作为民生的首要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身为教师,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与重视,看到了教育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无可否认,教育在近几年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即将实现免费,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达2500万人,贫困家庭可申请各种助学贷款。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让每一个人都平等地接受教育,这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十七大报告

中,教育被当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以相当大的篇幅给予重视。其中又再次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公益性,并表示将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统合素质。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实际送来的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学校是一块宝地,是育才育人的基地,承载着许多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学校方面,要以十七大报告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实将十七大精神与学校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发展教育事业,使学校的教育事业更上新的台阶。

第6篇:教育论文: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教育结构

——关于##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事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事业。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全县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提出初步预测

和思考。

一、现状及预测

1、各年级在校学生数现状及预测全县现有各类学校612所,其中小学560所,初中38所,高中4所,幼儿园9所,职中1所。在校学生82870人,其中小学在校生47786人,初中在校生25012人,高中在校生5426人,职中在校生1389人,幼儿园人数2633人。根据目前人口出生率及对现有0-5周岁儿童的摸底调查情况预测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各年级人数处在高峰期,到2010年后,中小学各年级人数均呈逐年减少趋势。

2、现有教职工现状及变化2003-2004学全县政府举办的基础教育单位总教职工人数为4331人,其中小学部分2377人,初中1453人,高中356人,职中为72人,幼儿园73人。按照目前国家的编制标准,到2010年全县基础教育单位教职工人数需求较现在有很大的变化:其中学前教育700人;小学教育1102人;初中教育1260人;高中教育1040人;职中教育142人。高中教育单位教职工人数需求大幅上升。

二、思考与建议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有关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对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1、合理调整中小学学校布局。学校布局不合理,有限的教育资源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从未来5─10年学生总数下降趋势和国家对课程设置改革的要求考虑,中小学布局应以乡镇中心学校为轴点,以寄宿制为特征,进行合理调整,压缩学校所数,扩大学校规模。小学应由现在的560所调整至200所以内;初中学校应由现在的38所调整到30所以内;现高中布局基本合理应予以保持。

2、教育投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投资效益。现在教育建设资金很少,投入应考虑投资效益问题,有些村级学校服务人口不多,投入

一、二十万元建校,再过

五、六年学校就会因生源问题而改变用途,造成有限教育经费的浪费。因此,建议所有投资建设均要求进行投资效益论证。建设投入应集中投向乡镇中心小学、初中及调整后保留的学校,避免投资浪费。

3、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要按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三大块来思考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学前教育应着力发展民办幼儿园、学前班,政府不再投资新开办幼儿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示范引导,逐步建立社区、镇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现有政府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可根据收费与成本的变化情况,采取差额预算或核定基数定补的办法,逐步提高受教育者分摊教育成本的比例,从而有效控制财政供给人员的增加。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政府应加大公用经费投入,认真落实“三个增长”的要求,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高中教育应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吸纳社会资金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尽量满足人民群众送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一是大力提高高中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吸纳社会资金加快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吸纳社会贤士能人参与管理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提高和完善学校的后勤服务功能。二是引资招商开办民办高中。未来10-20年高中生源状况有开办民办高中的空间,可以在大河南或青泥、草坪、党家坝一线开办一所规模在2000名学生左右的民办高中。同时适当控制现有政府举办高中学校的发展规模,既可抑制高中教师增长过快的势头,又可以给民办高中留存充足的生源。三是改革现有政府举办高中教育的财政预算办法。基本思路是按照受教育者分摊的教育成本比例,核减预算基数,根据各高中学校收费和教育成本的变化情况,由政府采取差额预算,核基定补或自收自支等财政预算手段予以调节,尽量减轻县本级财政对高中教育的投入负担。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逐步走向自我负担、自我发展的轨道。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对当地教育发展作出长期性和阶段性的规划,而规划的依据必须充分考虑和预测到生源的变化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国家对课程开设改革的要求。(作者系##县教育局党委书记)

[1]

在百度搜索:教育论文: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教育结构

第7篇: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及发展路径

刘朝晖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430070)

摘要:研究生教育结构能否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相适应,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与培养规模、类型层次结构以及地区分布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当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从理顺政府、培养单位、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法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等几方面着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

Overall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ructur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LIU Chao-hui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Whethe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eet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needs for highly qualified peopl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iss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present flaws in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and scale, category structure and regional structur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be adjusted on the basis of the needs of current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an optimized education system, improve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government, the schools and the community, and expanded decisionmaking power of universities.Key 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mbalanced structure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研究生规模的迅猛扩张,其教育的质量和结构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研究生教育结构所以受到如此关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成为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社会不适应性

研究生教育结构包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表现为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及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构成关系;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与高水平学科的学科布局;各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类型及层次的比例结构。一个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相应研究生教育政策,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是不同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领域不断拓宽,人才培养分类进一步明晰,培养单位条件日益改善,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但相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而言,研究生教育结构存在许多的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科设置结构、各学科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匹配。近年来出现某些学科专业研究生就业难的迹象反映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重点学科布局结构看,2005年全国遴选的964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总体上涵盖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但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企业、行业和社会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严重不足,无论是学科点布局数量还是人才培养条件保障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转型的要求。

二是研究生培养类型比例失调,培养模式与需求脱节。为满足企业和实际应用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施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制度,进一步细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类型,专业学位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得到迅速发展,但职业型学位在读人数与学术型学位在读人数相比,比例仍然偏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除传统的学术性岗位如高等学校教师、科研机构对研究人员的需求外,非传统学术岗位如工矿企业、技术推广应用及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也表现出巨大的需求,为职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与国际经济发展处于同等水平的国家相比,我国专业学位授予规模和比例较低。而且基于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这一人才定位而构建起来的传统研究生教育体系不再适应社会新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两类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定位,职业型人才培养特征不明显,未能准确把握专业学位培养类型,即未能进一步更新知识,提高把握和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技术性问题这一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培养科学学位人才趋同,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缺少适应岗位职业要求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缺乏案例和实践教学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少论文指导教师缺乏实际行业工作背景和经验,对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总体看,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强调要根椐区域、行业和学科发展水平及对高层次人才数量、质量和类型的要求进行分类指导,但在实际中这一正确的指导思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培养单位还不能面向经济社会需求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的定位转换。

三是研究生培养层次定位不清晰,各学科人才培养层次重点趋同。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的学科比例结构基本一致,博士与硕士两个培养层次只存在水平的差异,缺乏人才类型、培养模式等方面必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由于培养力量不足,将硕士学位作为独立的一级终极学位是符合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今天,硕士学位作为我国学位层次的独立一级,不仅要体现学位层次的独立性,而且还要从人才规格、类型与培养模式、途径上实现硕士学位的独立性和特殊培养要求,从多样化途径的统一性上来把握我国学位条例所规定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标准。不同学科的性质及发展要求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对基础学科类的人才来说,社会需要的是真正能从事原创性研究的人才,但需求量不会很大,此类人才应更多集中于博士层次的培养和训练。而对于一些应用性学科来讲,社会需要的是大量具有专业理论运用能力和专门技能的高级人才,应重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硕士层次人才,并集中资源发展培养高新技术专业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的学科,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巨大需求。

四是研究生教育区域分布失衡,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落后。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西部地区高校数量少,师资力量匮乏,大部分学科基础薄弱,培养研究生的能力有限。由于经济欠发达,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强,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调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一直关注的问题。西部地区只有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符合区域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集中有限资源发展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优势学科,而非均衡发展所有学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数量较为充足,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积极调整结构,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上述我国研究生教育所表现出的社会不适应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本身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结构顺应社会变革大力调整的重要时期,另一方面(且是根本原因)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管理体制僵化,培养单位自主办学的调节空间不足,其自身运行活力不够,与社会的结合不够紧密,还没有建立起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调节机制。因此,解决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社会不适应性的关键就是要建立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有效的发展与调节机制,优化布局和结构。即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依法扩大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办学活力,鼓励研究生培养单位间开展公平、规范、有序的竞争,使研究生教育能有效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面向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社会需求,各个层次、不同规格、不同模式、不同管理方式构成的系统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保证可持续发展。

(一)理顺政府、培养单位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政府以长远的眼光和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组织协调研究生教育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方面需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划,根据满足国家目标和通过市场分析与预测来引导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逐步放开对招生总规模的控制,由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宏观指导、社会需求、师资队伍、科研项目、办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因素自主确定招生规模。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各类研究生培养所必需的人均条件作出规定,规范学校的招生行为。

二是审核培养单位办学条件。深化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是形成政府主管部门宏观管理和学位授予单位自主办学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依法对全国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进行宏观政策指导,制定相关规章。扩大省级政府对本地区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授权学科布局的统筹权。合理划分国家和地方学位授予审核权限。

三是加强对培养单位人才培养的评估与监督。对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制度化评估结果实行动态管理,促进培养单位之间的公平、规范、有序竞争。政府还应通过宣传引导、政策优惠、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合作办学,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

健全培养单位的自我调节机制,提高培养单位的自我约束能力。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国家、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提高接受外部需求导向的能力,综合考虑现有规模和办学基础、招生报考录取率、师资、科研项目及研究经费等条件,以自身敏锐的判断和健全的制度应对来自外部的种种诱惑和压力,增强自律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建立起既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又能保持自身持续发展的调节机制。作为学科建设主体,自主进行学位授权学科的规划和建设。

社会主要通过生源市场、资金市场和人才市场与培养单位联系起来,对培养单位的发展发挥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带来的激烈竞争给培养单位带来了压力、动力和活力,推动培养单位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的调节性使研究生教育对外界社会需求的反应更加敏感和快捷,有助于形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研究生教育系统。

(二)依法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研究生教育是从事高深和专门知识的传播、创造与转化的活动,有其特殊的工作方式和运行规律,培养单位需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才能保证其较强的适应性。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目的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能力,是建立发展与调节机制的前提。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研究生教育经费只靠政府拨款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应当广

开财源。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投资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但还应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投资研究生教育,如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国家、培养单位和研究生个人分担教育成本等。其次是自主进行学科的设置和建设。对于高等学校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可允许其在此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以适应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设置研究生院的大学有高素质的指导教师、良好的实验设备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潜力很大,在学科结构调整方面应给予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这部分单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效益。因此,应进一步扩大经批准设置研究生院的学位授予单位增列和调整学位授权学科的自主权。

(三)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

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要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研究生,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符合国情、有利于研究生素质全面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模式。

1. 明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两个相对独立的培养层次。博士研究生一般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其教育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当然也兼顾其他行业的需要。培养的核心在于知识创新和通过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从目前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多数、辅以少数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应用型、复合型学位为多数的新格局。对于攻读学术型学位的研究生,其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造就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因此应以学术训练为重点,包括宽广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以及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和学术表达方式的训练。对于攻读应用型学位的研究生,以培养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应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主,并大量采用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训练。由于不同类型的学位具有不同的性质,攻读不同类型学位的研究生所接受的训练方式也不同,应该提倡分轨培养和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大量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当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职业背景,有效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密切学校与有关企业和社会部门的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2.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过程

任何研究生培养目标都必须通过一系列培养过程和环节才能得以实现,重视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合理设计是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的重要内容。

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要遵循以二级学科为培养口径的要求,提倡学科之间的交叉,提倡多学科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做法。 随着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类型逐渐多样化,如学术型、应用型、专业学位等,必须在培养计划、培养手段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调整课程设置,努力探索符合研究生成才特点和规律性要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研究生教学和科研训练的结合,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术研讨和交流,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成才环境。

课程训练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着力培育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则。课程设立必须科学、规范,有较充足的参考资料和必要的阅读文献,并具有完备的教学条件。课程训练要符合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重视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中反映最新学术动态、研究进展和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防止把课程学习作为大学阶段的简单延续。要注意拉开不同层次的研究

生课程以及研究生教育与其它教育层次的同类课程的档次。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研究生到企事业进行调研,参与实际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高校要努力开拓并吸引社会资源到学校建立研究机构、工程中心,为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研究与开发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宝存.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把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05,(1).

[2] 翟亚军等.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

(1).

[3] 王根顺等.

育.2003,(12).

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布局的战略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 21

第8篇:大连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王仑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进一步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资源重组,提高办学质量和整体效益,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适应中共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更好地为大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举措。为此,对大连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作初浅探讨。

一、大连市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党的十六大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作出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决策。

大连市以中央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契机,按照“产业强市、工业先行”的思路,确立了要把大连建成“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发展规划,即从大连市经济的现有基础出发,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131”产业格局,把大连市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十大支柱产业。

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大连市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重点发展软件及智能信息服务业、生物工程、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海洋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大连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工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和精细化工、精制钢材、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做大石化企业,推进石化向下游产品延伸,打造石化产业“航母”,力争建成我国最大的炼油基地和石化产品深加工基地。进一步提高机械装备制造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船舶和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建成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基地。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柴油机、重型机械、轴承、机床、轮胎等优势产品,推进机电一体化,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以数字电子视听产品为重点,建成我国重要的数字化视听产品制造基地。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精制钢材、纺织服装、家具、塑钢、粮食加工等产业,形成有特色、效益高的产业群体。

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会展、信息咨询等产业,扩大市场的自由度和开放度,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活力。完善商业布局,把便民商业不断向社区延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提高商业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培育商业骨干企业和大型专业市场,建一流国际商都。加快物流业发展,把大连建成东北地区的物流中心。大力开发有特色、牵动力强的旅游产品,积极培育国际化、专业化精品展会,尽快使我市成为旅游会展名城。开放金融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积极稳健地发展金融保险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大连”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业,加快信息咨询的产业化、市场化、网络化、国际化进程。

农业重点发展水产、畜牧、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按照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和转化水平,实现农产品增值;发挥大连市海域广阔、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近海人工养殖、陆地工厂化生产、远洋渔业捕捞、海洋生物工程、海洋特色旅游,扩大水产品贸易,做大海洋产业,推进“海上大连”建设;扶强做大“龙头”企业,培育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实施适度规模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展农产品市场,发展创汇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园区,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全面实施生态农业建设,提

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提高农村的工业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

大连市目前有中等职业学校105所,其综合情况见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概况一览表:

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概况一览表

1、条块分割,多头办学(有教育部门办、行业办、劳动部门办、企业办和个人办),多头管理(有教育部门职成处管理、教育学院职教教研部门管理、有劳动部门培训处管理、有劳动部门教研室管理、有劳动部门考核中心管理、有行业企业管理等),专业设置重复,教育成本高,小而全,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宏观效益的提高,很不适应大连市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管理问题。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由教育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技工学校由劳动部门进行管理,这两类学校的在校生比例大致为3:

1。三类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都由劳动部门进行。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在管理的教育理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大连地区各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两者基本处在一种“老死不相往来”、双轨并行的状态,许多交叉性的管理令基层学校无所适从。

2、各校之间资源使用极不平衡。有的学校学生爆满,建筑、教学设备的使用率超过百分之百,教师超负荷工作,如市属普通中专的大连轻工业学校和大连电子学校,前者超过4000人,后者超过3400人,再如大连开发区职业中专,在校生数也达到了4000多人。而有的学校冷冷清清,教育资源闲置在那里,教育资源的配置极不合理。

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及管理仍然按传统产业模式设置专业,教学手段、技术设备相对陈旧和落后,教学质量低,远远不能适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中等实用性人才的需要。例如机械加工专业,当前生产精密机械零件都是采用数控技术加工,而目前大部分开设此专业的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采用挫刀、弓锯、普通机床等上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技术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实习教学,学生学到的是过时的技术,人才规格的品位低,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4、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小,教师编制名额有限。为了应付课程需要,有的教师往往必须担任非所长的科目,有的还要兼任班主任或行政工作,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据我们初步统计,大连市普通中专平均在校生数为1197人,职业中学的平均在校生数为683人(教育部门办的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1274人,社会力量办的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207人,其他部门办的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360人)。技工学校的平均在校生数为527人(没有超过2000人以上的技工学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三类学校在校生数比为1.26:1.77:1。从总体上来说,学校规模偏小,专业设置重复,教师队伍素质不理想。所有这一切,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发展。因此,大连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势在必行。虽然近几年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迈出了一定的步伐,先后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和划转等几种主要形式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调整,但从整体上看力度还很小,必须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的步伐,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三、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调整的思路及设想

1、坚持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中等职业教育一定要以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契机,紧紧围绕我市确立的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十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和重点投入等措施,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培养大批中级实用型人才,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大连”提供人力支持。

2、坚持整合现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要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及专业调整的力度,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在改革和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盘活现有资源,提高其整体效益。应注意各区市县职业教育专业的合理分工,实现集约化办学,实现“多分合一”,从而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同时,要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新建一批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新产业或行业相适应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以适应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加快专业建设和职教集团建设。结合大连实际,做精长线专业,做优传统专业,做强特色专业,做大新兴专业,优先发展面向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运、造船、服装金融、旅游会展、商业贸易流通、城建等行业的专业。将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到100所左右,重点建设30所省级以上骨干师范学校,其中10所学校要达到国家级重点学校标准。涉农各区市县均建成1所达到国家级重点学校标准的职教中心。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建成40个省级示范专业点,建成具有区域特色,与我市主导产业相适应,依托行业、企业的职教集团和职教实习实训基地。

4、中等职业学校的调整可按以下四种思路进行:(1)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联合、合并、协作等方式进行重组,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整体效益。(2)对行业或企业办的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联合、分离、转制、撤消等方式进行重组。(3)对规模较小但有发展潜力的中等职业学校可通过资产评估探索以股份制形式办学的新模式。(4)对不具备独立办学条件、停止招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可按规定予以撤消,或改建为在职培训中心。

(此文完成于2004年底,系省级课题子课题部分之一)

第9篇: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正逐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语文教育发生革命性变革。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感知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有效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计算机操作的技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实例,谈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优化

在学校教学中,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多媒体、通讯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指在识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课程教学过程中融进信息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像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的方法和途径,会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别开生面的变化。我认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从以下五个方面极大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利用信息化促进小学低年级情趣化识字教学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单凭教师的讲解或者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识字教学中,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富有童趣的识字情境,能迅速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课件与识字巧妙的结合,不仅从趣味性角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认读,识记生字,而且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字、词、句、文以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反复和学生“见面”而自然获得,不知不觉中,生字就掌握了。学习的空间是自主的,学习的形式是有趣的,学生学在其中,练在其中,乐在其中。

(一)

变识字为有趣的活动和游戏

当学生处在情趣化教学中,识字对他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他们便会出现思维异常活跃、情感特别丰富、识记创新能力极强的特殊状态,也就是他们身心上了“一条高速公路”,识字教学效率达到了最优化。如教学“星”字时,大屏幕显示星星闪烁的画面,同时播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星姥姥,谁能念好我的名字星(xīnɡ),我就和他交朋友!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练习“星”的读音。(读准星xīnɡ)同时显示星星眨眼的动画。星星眨眼这一富有人性与童趣的设计,令每一位小朋友跃跃欲试和星星交朋友。在教学“暖” 时,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图象、动听的声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二)调动学生诸多感官来识字

第一次指导学生认字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如,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景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以加深对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1】。在识字课中,通过听声音,学习“闹钟”、“小鸟”;通过观察多媒体图片,学习“太阳”、“月亮”;通过视频进行动作模拟,学习“洗脸,扫地,升旗”等词。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识字兴趣,教师只是加了一勺“糖”,学生便争着来“喝”这杯原本苦涩的“咖啡”了。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 我的做法是:上课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网上收集有关的资料,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究。为学生提供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班级交流、资源共享的机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

《太阳》这一课是说明文。与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在课前师生通过网络共同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开展“天文知识大家谈”活动,师生共同讨论有关太阳系的知识,确定教学内容。课上,由学生主持宇宙探秘的讨论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探险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网上探索。把在网上搜索到的内容记录在留言板上,根据查阅到的资料开展交流会,教师进行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研究活动,及时进行指导。

在集体交流时,我出示太阳与雨、雪、风形成过程的课件,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解说,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学习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简单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建构者和积极的学习者。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景,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下一篇:文化惠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