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英语第六单元

2022-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英语第六单元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何理解这一语文要素?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个语文要素有什么作用?如何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本文就此试作简单分析。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析。

一、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析

“思维过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首次出现的概念。思维过程发生在人的大脑之中,这就造成了它的隐秘性,难以被他人觉知,对小学生而言尤其陌生。人的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这些都是抽象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除了抽象的逻辑思维,还有形象思维、顿悟思维等。从理论研究看,对思维的分类越详尽越好,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不需要进行严格区分,因为人无论在认识世界还是解决问题时,各种思维方式总是共同起作用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也没有必要作严格的区分。五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人的内心思想不可能有成人那样的理解认识,因此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切忌过度讲解深奥的思维概念,否则可能会造成教师越讲学生越糊涂的尴尬局面。

怎样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呢?思维过程是动态地发生在人的大脑内部的过程,难以被他人觉知。文学作品一般通过描写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思想。因此,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必须借助显露在外的人物表现,来揣摩、领悟人物的思维过程。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都是叙事性作品,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人物的外在表现,还要把人物的表现放在事情发生时的具体情境中,通过厘清问题、背景、方法和结果,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从一个新角度提出的阅读策略,意在提示学生阅读时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信息,还要从文本语言中沉潜进去,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获得对课文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且从中得到启发,提升或改善自身的思维方法。

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个语文要素有什么作用?从单元语文要素表述看,“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方法、途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结果、目的。学生在三年级学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四年级学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借助关键语句,初步體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可见,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学会一种新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此外,学生通过深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认识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或改善自身的思维方法。

二、单元课文人物思维过程分析

本单元三篇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如下。

《自相矛盾》中楚人的思维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要想东西卖得好,就要使劲夸;夸耀自己的盾坚固无比、矛锋利无比。通过对楚人思维过程的推测会发现,楚人为了卖出东西宣传自己的东西好,这个出发点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两个地方:一是过度夸耀,把自己的东西夸到顶了,太极端了;二是卖矛与盾这两种对立的东西。这就造成了自我抵触、白相矛盾,闹了笑话。

《田忌赛马》中,孙膑看了田忌和齐威王以及贵族们前面几场比赛,发现了两个情况:一是双方实力相差不大;二是双方都把马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并且上、中、下三个等级依次出战。孙膑分析,如果变换马出场的顺序,分别用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就有可能三局两胜,从而在大比分中取胜。于是孙膑向田忌提出建议,帮助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推测和认识孙膑的思维过程,可以体会其分析缜密、综合判断,从而以弱胜强的谋略与智慧。

《跳水》中的船长儿子站在桅杆最高处的横木上,十分紧张,随时可能掉下来,摔在坚硬的甲板上,后果不堪设想;只有跳进大海里才会相对安全些,因为海面风平浪静,众多的水手随时可以入水相救。孩子会跳吗?敢跳吗?显然,十一二岁的孩子还没有这样的勇气。船长正好手中有枪,于是用枪逼他跳,最后孩子得救了。危急时刻,船长思维敏捷,处事果断,令人敬佩。

三篇课文中,孙膑和船长的思维属于创新思维,可以让学生感受创造性思维的魅力,从而获得正面的启迪;楚人的思维则前后矛盾,违反逻辑,可以从反面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这三篇课文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学时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借助思维导图、表格、图示等形象化的手段,将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思维过程揭示ILI来,通过不同人物思维过程的比较,观察人物的思维过程,获得启迪,同时获得对课文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

三、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教学时要处理好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与基础性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识必须切实落实;《白相矛盾》是文言文,要求熟读背诵;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提出了讲故事的要求。要将这些基础性教学要求落到实处,必须花费相当的教学时间。特别是讲述故事,应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讲故事的练习时间,这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建构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学中不能将目光聚焦在落实语文要素这一个点上,更应该考虑基础性教学目标如何落实到位。

1.基础性目标

(l)认识25个生字,会写23个汉字,读准1个多音字,积累“摩拳擦掌”“胸有成竹”等28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猜测文言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在文言词语与现代词语的比较中发现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变化。

(3)能按一定顺序,抓住主要内容,讲述《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的故事,进行语言的建构。

(4)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背诵《自相矛盾》。

2.发展性目标(单元语文要素分解目标)

(l)认识思维过程,知道思维过程是隐藏在事情中的,懂得思维过程是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等外在表现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蕴含的道理、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单元发展性目标的达到,在各课的落实上既相互联系,呈现出-定的梯度安排,义彼此有所区别,表现出“这一篇”的独特性。《白相矛盾》着重通过探讨“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楚人思维的混乱来领悟寓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思维过程及其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写作目的上的重要作用;《田忌赛马》通过面对阵图的练习推断孙膑的思维过程,并与田忌的思维进行对比,领会孙膑的谋略与智慧;《跳水》的教学要在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由学生自主练习运用思维导图等来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与水手们的思维进行比较,在交流中理解船长思维的创造性与当机立断。

作者:梁昌辉

第2篇: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food,主要语言功能项目是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语法结构为present tense to like, yes / 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本单元section a所呈现的是与谈论喜好与厌恶相关的基本语言知识及其初步运用。这部分内容从呈现食物词汇开始,通过视、听等方式输入信息,并引出本单元主要句型:do you like„? 及其回答yes,i do / no, i don’t.接着设计了一个听力练习,要求圈出所听到的食物以及补全对话,强化记忆所学词汇和初学句型。然后教材设计了一个结对活动,以此操练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句型的变化以及回答。并借此突出本单元的语法重点。最后教材设计的food survey起到了引导学生初步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作用,以调查的形式使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运用所学语言,落实新知。section b是在section a基础上的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本单元中,section b首先以听、说、写的形式展开了食物与名称配对以及对食物进行分类。接着设计了听力填写sandra和tom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自然引到了谈论一日三餐的话题的结对活动,实现了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一日三餐合理健康膳食引出同步阅读;之后的写一段话谈谈tom 的一日三餐到写一段关于自己一日三餐喜欢吃的食物,直到最后的小组活动列出购物清单,使学生从完成半真实的任务转向了完成真实的任务,从而达到了创造性活用所学语言的目的。self check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主要词汇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本单元以食物为主线,围绕着谈论喜欢与不喜欢以及一日三餐等语言功能项目展开了一系列任务活动。教材内容从基本语言知识到语言综合运用层层递进,听说读写依次展开,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在做事中有目的地学习语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关于食物的词汇。

2、熟练运用所学功能项目谈论喜好和厌恶。

3、能准确地用英语描述一日三餐的食谱。

教学难点:

1、交际用语do you like bananas? yes, i do. /no, i don’t.

2、描述一日三餐的方法。

3、一般现在时,主语是三单时,助动词与动词的变化。

4、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整体发展基础上的,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结构及认知特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语言知识目标:立足语言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谈论喜好和厌恶以及表述一日三餐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2、语言技能目标:

(1)

开展多种任务型的听力活动,获得理解、识别和处理与谈论喜好、厌恶相关的信息。 (2)

展开各种任务活动,使学生具备较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谈论喜好与厌恶,描述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的能力。

(3)

引导同步阅读,使学生理解与主题相关的语言材料,并增强学生运用语言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 (4)

进行写作练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情景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体会在做事中学习英语的喜悦。

(2)讨论美食,享受生活美味,提倡健康合理膳食。

五、课后反思:本单元的主题为食物,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很喜欢该主题,上课气氛比较热烈。课堂布置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单词与句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food,主要语言功能项目是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语法结构为present tense to like, yes / 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本单元section a所呈现的是与谈论喜好与厌恶相关的基本语言知识及其初步运用。这部分内容从呈现食物词汇开始,通过视、听等方式输入信息,并引出本单元主要句型:do you like„? 及其回答yes,i do / no, i don’t.接着设计了一个听力练习,要求圈出所听到的食物以及补全对话,强化记忆所学词汇和初学句型。然后教材设计了一个结对活动,以此操练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句型的变化以及回答。并借此突出本单元的语法重点。最后教材设计的food survey起到了引导学生初步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作用,以调查的形式使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运用所学语言,落实新知。section b是在section a基础上的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本单元中,section b首先以听、说、写的形式展开了食物与名称配对以及对食物进行分类。接着设计了听力填写sandra和tom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自然引到了谈论一日三餐的话题的结对活动,实现了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一日三餐合理健康膳食引出同步阅读;之后的写一段话谈谈tom 的一日三餐到写一段关于自己一日三餐喜欢吃的食物,直到最后的小组活动列出购物清单,使学生从完成半真实的任务转向了完成真实的任务,从而达到了创造性活用所学语言的目的。self check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主要词汇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本单元以食物为主线,围绕着谈论喜欢与不喜欢以及一日三餐等语言功能项目展开了一系列任务活动。教材内容从基本语言知识到语言综合运用层层递进,听说读写依次展开,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在做事中有目的地学习语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关于食物的词汇。

2、熟练运用所学功能项目谈论喜好和厌恶。

3、能准确地用英语描述一日三餐的食谱。

教学难点:

1、交际用语do you like bananas? yes, i do. /no, i don’t.

2、描述一日三餐的方法。

3、一般现在时,主语是三单时,助动词与动词的变化。

4、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整体发展基础上的,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结构及认知特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语言知识目标:立足语言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谈论喜好和厌恶以及表述一日三餐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2、语言技能目标:

(1) 开展多种任务型的听力活动,获得理解、识别和处理与谈论喜好、厌恶相关的信息。 (2) 展开各种任务活动,使学生具备较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谈论喜好与厌恶,描述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的能力。

(3) 引导同步阅读,使学生理解与主题相关的语言材料,并增强学生运用语言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 (4) 进行写作练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情景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体会在做事中学习英语的喜悦。

(2)讨论美食,享受生活美味,提倡健康合理膳食。

4、学习策略目标:

(1)disscussion. 通过小组讨论、开展调查等研究,明确在用中学、交流中学习的想法。 (2)classifying. 通过分类法,可简化学习过程,利于记忆。 (3)guessing. 通过猜测,并大胆发言,以学习新知。

5、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中西方膳食的不同习惯以及表示喜好与厌恶的一些常用表达法。

五、课后反思:本单元的主题为食物,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很喜欢该主题,上课气氛比较热烈。课堂布置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单词与句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 Section A 1a-2c I. Teaching period: the first period II. Teaching goals: 1. Key words: like banana hamburger tomato orange ice cream salad strawberry pear have broccoli French fires 2. Target language: Do you like„? Do they like„? Does he / she like„? Yes, „. / No, „. I like„. / I don’t like„. They like „. / They don’t like„. He / She likes„.. He / She doesn’t like„.. 3. Grammar: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 III. Teaching focus: 1.Students get to know the new words of food. 2. Students learn to discuss what they like and dislike. 3. Sudents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lassmates’ favorite food or other things. D. Teaching difficulties:: The different using between “like” and “likes” might obstruct students. They might get confused in when to use “like” and when to use “likes”. And also it’s difficult to tell “don’t like” and “doesn’t like”. Another teaching difficulty i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 E. Teaching methods: Presentation, reading, listening, practice. F. Teaching aids: Some real fruit PPT G .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 up Hello! Good morning, everyone! I’m happy to meet you today. We will study 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 Now look at the picture (show the picture to the Ss) please. (say to the class)This is my daughter . Do you like her? I like her very much. She also likes me very much. She likes tomatoes, but she doesn’t like hamburgers. I like French fires, but I don’t like bananas. (Show these kinds of real food to the class) they are very delicious. Do you like them? Now look at the sentences on the Bb and read after me: Step 2 Matching words 1. Teach the words by using the real food. Show the words in 1a on the screen. Ask Ss to read after the teacher. 2. Look at the pictures. Ask: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 Ask student1 , student2, student3„Get to answer: I can see„ ) Ye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ood in the pictures, such as hamburger, salad, ice cream, and so on. Now look at the word list. Read them out and match them. 3. Check the answers: 1. d 2.g 3.a 4.h 5.e 6.f 7.c 8.b 9.i 10.j Step 3 Listening &1b 1. Look at these three conversations in 1b and read them out.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number them in right order. 2. Check the answers: 2, 1, 3 Step 4 Practice and doing pairwork 1.Show some real food to the Ss. Ask(student1): Mary, do you like bananas? ( student 2) Tom, do you like salad? Get them to answer: Yes, I do/No, I don’t 2.Work in pairs.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s about food with your partner, 3.Ask some pairs to act out their conversations in the class. Step 5 Listening and circling, filling 1.Now look at the words in 2a and read them one by one.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circle the words you hear. Check the answers: hamburgers, broccoli, ice cream 2.Now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2b. Pay attention to the example in box 1.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gain and fill in the missing words. All the words you are to write are listed in 2a. Check the answers: 1.2 hamburgers 3.4 broccoli 5.6 ice cream Step 6 Practice and doing pairwork 1.Now 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2b. Pay attention to “do, don’t, does, doesn’t” 2.Work in pairs and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s: e.g S1: I like salad and broccoli. Do you like salad? S2: Yes, I do. S3: Do you like French fires? S4: No, I don’t. I like salad. S5: Let’s have salad. S6: Oh, no! S5: No? S6: I don’t like salad. Then get Ss to discuss the above convers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forms: T: Does S1 like salad? Ss: Yes, he does. Get the class to say: S1 likes salad and broccoli. S2 also likes them. T: Does S4 like French fires? Ss: No, she doesn’t. Have the class say together: S4 likes salad, but she doesn’t like French fires. Step 7 Summary 1. The names of food 2. The usage of present tense to lik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 3.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 Exercise: 1.Do you like____ (banana)? 2. I _______(not like) hamburgers? 3. Does your mother like _______(tomato)? No, she ______. She ______(like) potatoes. 4.I ______(like) oranges, but my sister_____(like) apples. 5. Tom _______(not like) strawberries. G. The design of Bb working Homework: Make five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food and the language you know H. Reflection: 这个单元重点介绍食物以及表达喜好,对于单词的学习必须提前教学,课堂上重点介绍like的一般疑问句以及陈述句的表达法。难点在于三单人称的肯定与否定的表达法,以及名词的单复数表达法。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从听、说、读方面去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会用like表达自己的喜好。但是学生如果词汇掌握不够好的话,这堂课上起来就有点紧张。本节课未涉及到写作,有点遗憾。

第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短语小结

Unit 6 1. 可数名词分为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 2. eg:an egg / the egg / this egg /my egg two eggs

/ some eggs 2.不可数名词注意以下四点: 1)不可数名词不能用a / an 修饰。 2)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

3)不可数名词不能用one / two 修饰。 4)不可数名词视为单数,用it 代替。

3. 量词:a pair of …一双 /一条 a bag of…

a box of….

a cup of…

量词可以修饰可数和不可数名词。

Eg:a box of eggs / a box of ice cream two boxes of eggs

/two boxes of ice cream 4.fruit总称是不可数名词,具体的水果是可数。Vegetable总称和具体的都是可数名词,除broccoli外。

drink(饮料)总称是可数名词,具体的饮料是不可数。

5.Tomato---tomatoes

potato---potatoes

strawberry---strawberries

6.chicken 译为鸡肉是不可数名词,译为小鸡是可数名词。

7.milk/ bread / rice / food / fruit / salad / ice cream一般视为不可数名词.

8.next week / this week/ last week

9.let’s +do :Let’s go home!

10.think about (doing) sth / vegetable salad / a sports star / eat well /

ask sb about sth / eating habits / for breakfast/ for lunch / for dinner (supper) One last question/ ask the question /answer the question / healthy food 11.what about (doing) sth..=How aboutsth…

12.be+good ;其他的动词+well eg: eat well

13.want to do

/ need to do

14. like to do / like doing

15.I don’t want to be fat.

16.That’s right ./ you are right.

17.I really like it. 18.句型转换

1)没有be的句子,肯定句变否定句,在动词之前加don’t / doesn’t,动词还原。

2)肯定句变一般疑问句,将do / does 放于句首,第一人称改成第二人称,动词还原。

3)对划线部分提问,先变一般疑问句,再将特殊疑问词放于句首。

19.作文

I have two friends. They are Mike and Jane. Mike likes basketball .He thinks it’s interesting. But he doesn’t like soccer. He thinks it’s difficult.. Jane likes volleyball. She thinks it’s fun. But

she likes volleyball. He thinks it’s easy and interesting.

I am Cindy. I am twelve years old. I eat healthy food every day.

I have bread and milk for breakfast.

I eat chicken and vegetables for lunch.

I like

apples and rice for dinner.

第4篇:七年级暑假生活第六单元英语游乐园答案

1.AT this moment, everyone in the world is doing the same thing. What is it?

在这一刻,全世界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它是什么?

Getting older

变老

2. If six children were under just one umbrella, how come none of them got wet?

如果六个孩子一把伞下,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湿?

It wasn’t raining. 没有下雨

3. What time is it when the clock strikes thirteen?

什么时候钟声响了十三下?

Time to get a new clock.. 钟坏了

4. A girl was nine on her last birthday, and she will be eleven on her next. How is this possible?

一个女孩最后一次过了九岁生日,她的下一个生日是十一岁生日。这怎么可能?

Today is her tenth birthday.今天是她十岁生日。

5. What occurs once in a minute, twice in a moment, and not once on a hundred years?

什么在一分钟发生一次,两次在一个时刻,而不是一次一百年?

The letter "m".字母“m”

6. Where dose afternoon come before morning in the world?

什么地方下午到来之前,在世界的早上?

In the dictionary..在字典 7. What question can never be answered by YES?

什么问题永远不能回答是的?

Are you asleep? 你睡着了吗?

7. When can you go as fast as a racing car?

什么时候你能像跑车一样快?

When you are in it.。当你在它里面是。

9. What will make more noise in your house than a dog?

你怎样才能使你的房子有更大的噪音比一只狗?

Two dog.两只狗

10. When Columbus discovered America, where did he stand?

当哥伦布发现美国时,他站在哪里?

On his feet..在他的脚上。

第5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

班级姓名评价____________

一、 综合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悲chuàng()沟hè()chuàng()然xián()熟

qiú()劲剽()悍阔绰()庇荫()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妄下断语满目疮痍慷慨以赴妒忌

B.石破天惊耀目刺眼迥然不同羁绊

C.畏罪潜逃苍苍莽莽一尘不染愰惚

D.眼花缭乱豪迈犷野秩序井然观瞻

A.鸟的花冠,鸟的羽毛,鸟的翅膀与它们个性迥异的叫声相得益彰,成为大自然天造....

的杰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有经验的羚羊的跳跃能力要比年轻的羚羊的跳跃能力略胜一筹。....

D.王刚同学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李梅做的好事比他有过之无不及。 .....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只猫的结局,特别是第二只猫的失踪,使我家不再养猫了。

B.《斑羚飞渡》中的猎人们将羊群逼上绝路是一种极不应该的行为。

C.斑羚的这种舍弃个体生命来挽救种群的本能是在长期的生存进化中养成的。

D.《华南虎》的作者由于有过被束缚自由的惨痛经历,才对笼中虎的悲愤心灵更加理

解。

5.阅读下面《童年》的读后感,回答问题。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作者一段辛酸的童年往事。读了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这部小说使人在黑暗中看到

了光明,在邪恶中看到了善良,在冷酷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悲剧氛围中感受到了

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童年》是一曲感人肺腑的悲歌,更是一首不屈者的

赞歌。

⑪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请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1 C.他的挑战欲极强,越是进退维谷的境界,他越是兴奋不已。....

⑫三部曲中的其他两部是《》和《》。

6.默写。

①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②赵翼《论诗》一诗中表达了今人会胜过古人的两句是:,。

③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④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猫、斑羚、华南虎、马和狼,写出含“猫、虎、马、羊”的成语各一个:。 ⑤写出关于“马”的连续两句诗句:,。

二、自主阅读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2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一狼洞其中() ..

③屠自后断其股()④止增笑耳()..

⑤缀行甚远()⑥一狼仍从() ..

⑦屠大窘()⑧恐前后受其敌 () ..

⑨顾野有麦场()⑩弛担持刀() ..

8.请在下面各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限一个字),概括前四段的大意。

①_____狼②_____狼③_____狼④_____狼

9.下面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屠自后断/其股B.恐前/后受其敌

C.其一/犬坐于前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0.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两个。、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③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12. 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二)阅读下列语段《斑羚飞渡》,完成13—19题。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3.“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的含义是什么?

14.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15.选文再次写到彩虹作用是什么?

16.你是如何理解结尾“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的?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7—20题。

32个未接电话

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

②我和同班同学小华留在学校补课,直到下午3点半才离开学校。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辆公共汽车开走了。还好,没多久,又来了一辆,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这时,天色渐暗了,街道两旁亮起了路灯。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我们住的城市几乎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在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如果雪一直下到明天,这个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大约该下车了。定睛一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原来我们搭错车了!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想联系妈妈。可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一定是早上落在家里了。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孔,我有些害怕了。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跟着车返回到上车的地方。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更糟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了!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是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我自己也急得想哭。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停地哆嗦……

③我是一个15岁的女孩,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是那种看见客人来了就想往房间里躲的孩子。从小我就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也很疼爱我。爸爸妈妈在塔沃拉地区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要到半夜才回家。因为不放心我和弟弟,所以放学后让我们直接去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

④去年,我上了当地一所著名的高中。学校功课很多,考试也很难。不过,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学校离公司很远,还好,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开往各地的公共汽车很多。平常我总是中午1点钟放学,两点钟就可以乘公共汽车到达公司……

⑤大雪还在下,这时我们已丝毫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只是呆呆地站着。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一个朋友打来的,问小华是否和我在一起,还说我妈妈很担心我,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挂断电话后不久,弟弟打来了电话,他一个劲儿地责怪我:怎么在外面呆了这么久,妈妈急得都哭了,说再不回来就要报警了。我告

诉他,我们搭错了车。晚上7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叔叔,他先把小华送回家,然后带我回家。

⑥一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32个未接电话!20条信息!在我没有回来的这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顿时,强烈的自责让我无地自容。我哭了,我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第二天一大早,我见到了一脸疲惫的妈妈,我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妈妈慈爱地说:“你长大了,以后出门一定要记得带手机。”

⑧通过这件事,我想了很多。是的,我已经长大了。也许,我要改掉的不是忘带手机的毛病,也不是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应付突发事件。妈妈,请您放心吧!以后,我一定会变得坚强起来!

(原文荣获第十三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等奖,作者为余义君,有删改)

17.选文为什么用“32个未接电话”为标题?

18.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1)从叙述顺序来说,选文的第③④语段属于什么顺序?主要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文中有关 “我”和小华被叔叔送回家这一情节只用了一句话来叙述?

19.请运用选文的相关内容,在文中的“我”和妈妈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20.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和生活体验,说说选文对你的启示(至少说3个方面)。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一、综合性学习(27分)

1.(4分)略2.(4分)C3.(4分)C4.(4分) A

5.(5分)(1) 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或 读了这本书 我深受感动(2) 《在人间》 《我的大学》 6.(6分)①略 ②略 ③略 ④略 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自主阅读(51分)

7.(5分)略

8.(4分)遇 惧 御 杀

9.(5分)C

10.(4分)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鬼哭狼嚎等。11.(9分) 略12.(6分)言之有理即可。

13.(4分)这是一座必死的斑羚用生命组成的新生的桥。

14.(4分)通过“我”的感受来揭示和升华文章的中心意思,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15.(4分)为了渲染烘托斑羚飞渡的感人的精神。

16.(6分)镰刀头羊为种群的存续感到欣慰,为老斑羚的牺牲精神感到自豪,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它用生命给这次飞渡添上了悲壮的一笔。那灿烂的彩虹正象征了镰刀头羊的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三、拓展迁移(22分)

17.(4分)因为“32个未接电话”最能表达妈妈对孩子的担心和关爱;最令“我”自责和感动。

18.(6分)(1)插叙,补充说明家庭情况和事情的来龙去脉。(2)因为从全文的主题表达来说,意义不大。

19.(6分)示例: “我”:“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可见其懂事;“想都没想就跳上车”“忘带手机”“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等可见其马虎,“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决心学会应付突发事件”“变得坚强起来”等可见其知错能改、勇于自我反省;妈妈:“很担心‘我’”“急得都哭了”“慈爱地教育并未责怪‘我’”等表现妈妈的慈爱和宽容。

20.(6分)平时做事要仔细,不能马虎;遇事要冷静,不能慌张;要理解家长,要善于和家长交流、沟通。

第6篇:八年级第六、七单元练习

八年级历史第

六、七单元练习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什么部门? A.手工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农业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哪三座大山的压迫?

①帝国主义②清政府③北洋军阀④封建主义⑤官僚主义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 3.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唐胥铁路B.淞沪铁路C.滇越铁路D.京汉铁路 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A.《民报》B.《大公报》C.《文汇报》D.《申报》

5.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B.同文馆C.三联出版社D.人民出版社 6.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

A.徐寿B.华衡芳C.冯如D.詹天佑

7.严复译述的宣传西方生物进化观点和社会进步理论的著作是 A.《四洲志》B.《天演论》C.《海国图志》D.《三国志》 8.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严复

9.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废除的? A.1905年B.1911年C.1919年D.1949年 10.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的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郭沫若 11.下列关于张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朝状元B.创办大生纱厂

C.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D.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A.19世纪末B.一战期间C.一战后D.二战期间

13.19世纪中国人交往和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是因为有了①火车②轮船③飞机④电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中国人剪掉辫子、停止裹脚是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 15.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李四光D.冯如

16.严复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主要目的是 A.介绍西方科学技术B.提高中国的思想水平

C.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D.激励中国人民变法自强

17.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 18.我国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A.维新变法中B.清王朝统治时期C.辛亥革命后D.新中国成立后 19.近代中国文学家中,其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空前高度的是 A.鲁迅B.郭沫若C.丁玲D.赵树理 20.我国开始使用电报应在

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以后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二、填空题

1.侯德榜发明的制碱法,被命名为“__________”

2.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并创办了等一系列企业。

3.__________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同文馆。__________时期创办的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压迫,民族工业再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5.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__________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1897年创办的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6.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的总工程师是__________。“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一书。严复的第一部译著是《__________》。

三、材料说明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20%,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少至3千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万两。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剑桥中华民国史》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指什么?并说明其原因。

(3)为什么会“转瞬即逝”?为什么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前后,(简玉阶)携少量资金回国,注意到卷烟业前途大有发展,于是创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仅仅是小规模的经营,无异于从南洋贩运卷烟之商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投资十万元,在香港正式开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办二三年后,由于扩充规模,以致缺少流动资金,曾一度停办。后经求助于南洋华侨,并由其叔父多方奔走设法,始得继续维持经营,从此渐有发展。民国四年(1915年)资本额增为一百万元,向香港政府正式登记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广州、北平开设了分厂,规模逐渐扩大。随后又于民国七年(1918年)增加资本五百万元(据说是用盈利增加资本,股东并未缴款),大规模的扩建了上海工厂,一时变成了中国卷烟业的巨子。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荣氏兄弟(宗敬、德生)抓住时机,向面粉业大举投资。1914年至1919年,茂新、福新厂的生产能力激增,其面粉不仅畅销我国北方各省,而且远销英法及东南亚诸国„„在棉纺织业方面,1915年荣氏兄弟创办申新纱厂。 ――《荣氏兄弟的创业思想》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在哪段时间发展最迅速?发展最快的主要是哪些行业?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四、简答题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怎样出现的?近代民族工业有什么特点?

2.简要叙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3.魏源、严复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4.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第7篇: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掌握第六单元现代文基础知识(字词音形义、文学常识) 复习重点:基础知识积累运用。 复习过程:

一、 明确复习任务(黑板上出示重点)

1、 文学常识

(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华》。

(3)《太阳船》吴望尧,笔名巴雷,台湾诗人。

(4)《女娲造人》袁珂,四川新都人,神话作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

2、 字音字形。

21、皇帝的新装 笨 赐 聘 炫耀 称职 愚蠢 现款 妥当 理智 呈报 钦差 滑稽 圈定 狡猾 陛下 爵士 头衔 勋章 袍子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22、诗二首

焚 溅 缥缈 镀金 闪烁 港湾

23、女娲造人

揉 荒凉 寂寞 莽莽 蓬勃 澄澈 掺和 气概 灵敏 泥潭 绵延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兴高采烈

24、寓言四则

雕像 庇护 爱慕 虚荣 较量 凯歌 杞人忧天

3、 词义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杞人忧天 缥缈 莽莽榛榛

二、 学生自由复习(按照黑板上出示的重点任务复习)

三、检测复习效果(默写本节课要求掌握的内容,当堂互批互改,并纠错)

第二课时 24 寓言四则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 )

庇护( )

喇叭( ) 粘住( ) 溉汲(

) 崩坠( ) 寝食( ) 中伤( ) 跐蹈(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往晓之(

) (2)及其家穿井(

) (3)若屈伸呼吸(

) (4)闻之于宋君(

) (5)国人道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5.阅读前两则寓言,回答问题。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赫尔墨斯三次问话的神态、语气分别是怎样的?

(2)《蚊子和狮子》中为什么两次写到蚊子“吹着喇叭”?

6.七年级(1)班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

七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名著情况调查表

名著名称 《西游记》 《安徒生童话》 《伊索寓言》 《繁星》《春水》

人数比例 52% 20% 20% 8% 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童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珍贵而又瑰丽的宝藏,使一代又一代孩子幸福成长。某校七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童话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请你为“童话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2)活动举办了一场《开心辞典》节目模仿秀,内容涉及童话相关知识,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帮助主持人再出一道过关题目。 ①《打火匣》《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同一位作家的作品吗? A.是

B.不是

②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3)你一定读过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请把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推荐给大家。

童话名称:________________ 推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国人道之(

) (3)丁氏对曰(

) (4)得一人之使(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穿井得一人。

(2)闻之于宋君。

10.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呢?

11.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杞人忧天》阅读答案《杞人忧天》阅读答案。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词语意思:

① 坠( ) ②果( )

③只使( ) ④四虚( )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1、倒塌,坠落;

2、果然,果真;

3、即使;

4、四方。

2、杞人忧天

3、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4、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加油,小电梯

大楼里新装了电梯,一部小小的电梯。 小小的电梯,力气也是小小的。

小电梯最喜欢的客人,是松鼠弟弟。他个子小,又住在二楼,小电梯送起来可轻松啦。

小电梯最害怕人多的时候,人多,要去的楼层又高,他就更害怕了。

放学和下班的时间,是小电梯最头疼的时候。

兔子小姐背着背包进来了,绵羊阿姨挎着篮子进来了,乌龟爷爷拄着拐杖进来了,刺猬奶奶把刺缩了缩,小心翼翼地进来了……

“不行不行,太重啦!”小电梯叫起来,“我运不动啦!” 运不动的时候,就得有人出去,减轻小电梯的负担。

有时出去的是长颈鹿伯伯,有时出去的是狗熊叔叔,有时出去的是猪大婶……

小电梯那么辛苦,大家都能理解他。

要说最不是滋味的人,那大概就是大象先生吧。

大象先生长得胖,每次他走进小电梯,别人就没法进去了。这还不算,他很快会听见小电梯说:“哎哟哟,大象先生,我实在运不动您!”

运不动怎么办?大象先生只好走楼梯。 唉,他偏偏住的还是最高的一层。

小电梯觉得过意不去。他决定锻炼锻炼力气。

又到了下班和放学的时间,小电梯迎来了好多客人。鳄鱼先生进来了,斑马先生进来了,浣(huàn)熊太太进来了……小电梯咬紧牙关。到了平常该叫“不行”的时候,他忍住了没有叫。他让自己慢慢地,稳稳地,朝着楼上迈步……

小电梯习惯这样计算自己的进步:今天可以多送一个松鼠弟弟了,今天可以多送一个兔子小姐了,今天可以多送一个斑马先生了…… 等到小电梯可以面不改色地运起满满当当的客人,用不快也不慢的速度爬到最高一层时,季节已经从夏天变成了冬天。

做好了十足准备的小电梯,在这一天的傍晚等待着大象先生的光临。

大象先生回来了,他正要去走楼梯,小电梯喊住了他:“大象先生,今天让我送您吧。”

“真的可以吗?”大象先生的鼻子卷成了一个问号。这么久以来,他都习惯了走楼梯。

“可以的。快上来吧!”小电梯自信地催促着。

大象先生走进了小电梯。奇怪,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小电梯嘀咕着。

啊,明白了。大象先生瘦啦!他每天都要走十几层的楼梯。在小电梯锻炼的时候,他也在锻炼呢。现在的他结实又苗条,胖胖的身材不见啦。

小电梯带着大象先生升向顶楼。真快呀,真轻呀。小电梯有些遗憾地想:如果大象先生能够再胖一点,那才好呢。

而大象先生呢,他也在想着:小电梯这么努力,我是不是应该吃胖一点,来回报他的心意?

12.阅读全文,结合小电梯的变化,梳理全文内容。

刚开始,他力气小小,害怕人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悄悄锻炼,进步很大→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大象为什么感到不是滋味呢?

14.结合加点的词语,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15.阅读全文,从小电梯的成长中,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上一篇:行政管理年工作计划下一篇:怎样做一个有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