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教学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是猫教学

《我是猫》·《天浴》

夏目漱石:《我是猫》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作品经久不衰,是教材必选书目,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读过他的作品,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与森鸥外并称“明治时代的两大文豪”。1967年,夏目漱石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表彰为“世界文化名人”;1984年到2004年,日本发行的千元钞票上,也一直都印着漱石的肖像;日本曾评选过多次“最受欢迎的作家”,漱石通常位列前三。代表作“爱情三部曲”:《三四郎》《后来的事》《门》。

作品介绍:日俄战争以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越发严重,阶级分化日趋严重。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钱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道德标准下降,拜金主义日益严重。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成的长篇小说《我是猫》,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片段摘录

1.正如自然忌讳真空一样,人类是讨厌平等的。

2.若问人生的定义是什么,无他,只要说“妄自捏造不必要的麻烦来折磨自己”,也就足够了。

3.不能透彻识别真理的人,很容易被眼前的各种现象束缚住,动不动就将泡沫一般的梦幻当成永久的真实,所以如果有人稍微讲点离奇的话,立刻当成玩笑。

4.听说在人的世界中所通用的爱的法则是这样的:在于自己有利的条件下,则可以爱别人。

5.人哪,为了消磨时间,硬是鼓唇摇舌,笑那些并不可笑、乐那些并不可乐的事,此外便一无所长。

6.人,喜欢把海阔天高的世界用小刀零切碎割,画出自己的领域,并在其中画地为牢。只在固守立足之地,任何时候也不越雷池一步。

7.一切安乐,无不来自困苦。

8.所谓现代人的自觉意识,指的是对于人际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利害鸿沟了解得过细。并且,这种自觉意识伴随着文明进步,一天天变得更加敏锐,最终连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失去天真与自然了。

适用主题:现代文明;社会弊端;人性弱点;利己主义……

素材延伸

《死亡实验》是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由一个骇人听闻的实验开始,真人真事改编,以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失业不久的特拉维斯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工启事,启事上提及工作时间为一周,并有一千美金酬劳。为此所吸引,特拉维斯欣然前往。原来这是某机构发起的实验,研究者宣称实验将在州立监狱进行,包括特拉维斯在内的26名参与者被分成狱警和囚犯,狱警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来管理囚犯,不服从命令者将受到惩罚。原本只以为是一场有钱可拿的角色扮演游戏,但随着实验的进行,狱卒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权力的意志渐渐得到体现,所有的人都似乎迷失在角色之中,有人慢慢地失去了心理平衡,经不住权力的诱惑。影片中双方都是冲突的起源,狱警滥用权力,而囚犯则乐于挑战权力。或许正如夏目漱石所写的那样:“正如自然忌讳真空一样,人类是讨厌平等的。”

严歌苓:《天浴》

严歌苓:美籍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

严歌苓是张艾嘉执导影片《少女小渔》、张艺谋电影执导影片《金陵十三钗》原作者,电影《天浴》《梅兰芳》 原作者及编剧,《小姨多鹤》等多部小说改编为热播电视剧。

曾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小说金奖”,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

作品介绍:《天浴》是一本文革题材短篇小说集,收录《天浴》《扮演者》《无非男女》《审丑》等短篇作品。其中,由《天浴》改编、陈冲导演、李小璐主演的同名电影曾获得金马奖7项大奖并独得编剧奖。

小说带着一股专属文革时期的深刻与悲悯,作者以女性的视野、历史的记忆,结合个人体验写出了小人物们夹缠在乱世动荡之中,虽努力挣扎、拼命呼喊,但最终还是不可逆转地走向毁灭的结局……展现了在历史浩劫中,人性的残酷漠然、命运的坎坷无助,人们拼命挣扎却只能随波逐流的无奈心境,揭示了人生的沉重和苦痛。在时代与人性的纠结扭曲中,任何人也无力摆脱命运的欺侮和遗弃。

片段摘录

1.高一层的审美,正是审丑。似乎有种苦痛在这怜爱里,似乎怜爱到了这种程度就成了苦痛了。

2.世上竟有人如此平静地痛苦着,如此麻烦地活着。

3.我嫉妒这些我没真正尝过就要永远失去的东西。

4.正是那个穷在一刹那间剥去了他的正派与清白。他从此失去了各种权利,其中包括挣脱那个穷的权利。

5.法律,有时也像罪恶一样残酷。

6.他不敢、不愿、也不无委屈地认清,这一切确确不是别人,是无法抵赖的自己。像他的赖不掉的贫穷的家,贫穷的祖祖辈辈,贫穷的生养他的土地。

适用主题:痛苦;美与丑;时代的悲剧……

素材延伸

严歌苓在小说中写道:“正是那个穷在一刹那间剥去了他的正派与清白。他从此失去了各种权利,其中包括挣脱那个穷的权利。”

韩国电影《寄生虫》讲述了一家无业游民为了脱离贫苦的生活不择手段的故事。本心积极向上的长子金基宇靠着伪造的文凭来到富豪朴社长家应征家教,以长子的工作为契机,一家四口靠着卑劣的手段和出色的技能,骗取了豪宅主人家的信任,赶走了原来的女管家和司机,成功获得了工作,女儿做美术老师,父亲做司机,母亲做女管家,成为了这个富人家庭的“寄生蟲”。其实这一家四口有出色的才华:儿子有高超的英语水平;女儿的艺术天赋出众;母亲有一手好厨艺,还是链球运动员出身;父亲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司机。但是这些优点和长处在贫穷面前一无是处,最后这一家的美梦还是告破了。贫穷的悲哀就在于他不断用诱惑考验你,无论你是否妥协,你都永远无法摆脱他。

(编辑:李跃)

作者:闫译文

第2篇:27 我是猫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认“馋、霉、毽、吝、徘、徊、宛、钳、憾”9个生字,会写“糕、贪、馋、瞧、霉、缘、压、宛、沼、预、枉、拂、咒、憾、掀”16个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猫在偷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见过猫吗?它有什么特点?那你知道年糕吗?说说看。(明确: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

“猫”和“年糕”是两个不同的食物,日本的名家夏目漱石用巧妙的语言文字把它们联系起来,写下了长篇小说《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猫》选自这部小说。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只神奇的猫吧!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掌握的情况。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注意“徘徊”“掀起”的读音。 (2)出示新词,检查认读。 (3)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二)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全班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按照猫吃年糕的经过,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理清文章的思路。(也可以提示学生思考“猫在偷吃年糕时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这两个问题,理清课文思路。) 3.学生交流。

文章的思路是:见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三)浏览课文,找出三条“真理”。

1.师:请同学们快速翻开课本第141页,浏览课文,找出三条“真理”,用“——”画下来,读一读,再看看猫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现这三条真理的。 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三条“真理”)

(四)走进文本,深入学习三条“真理”。 “真理”一(课件显示第一条“真理”) 1.提出要求,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把你读懂的句子划出来。 2.汇报交流,体会情感。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能吃边吃;还未曾沾过牙哩;又香又瘆人;吃呢,还是不吃;坐失良机;胡混光阴等词。

引导学生明确:良机是指“厨房里连个人影都不见”。

3.师小结:是啊,面对着这么诱人的年糕,而又连个人影都不见,这是多么(难得的机缘)啊!这就会使得(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三、练习 抄写生字、新词

提醒学生注意:“糕”字点的笔画较多,注意点的位置、大小、方向、形状。“憾”字不要少写一点,“挠”字不要多写一点。“馋”“霉”“毽”“缘”等字要注意笔顺。

课堂小结

课文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后习题 《我是猫》习题

一、基础题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憾 2.生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二、综合题 1.填空。 “宛”字的部首是(

),查字典时再查(

)画,第七画是(

)。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组个词语是(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1)反义词:

坦率——(

)

迟疑——(

)

倒霉——(

) (3)近义词:

思忖——(

)

坦率——(

)

催促——(

)

三、提高题

1.判断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调

①diào ②tiáo 调整(

) 调查(

) 风调雨顺(

) (2)教

①jiào

② jiāo 教书(

) 教育(

) 领教(

) (3)中

①zhōng

②zhòng 中用(

)

击中(

) 中间(

) 中毒(

) (4)喝

①hâ

②he ③hē

喝水(

)大喝一声(

) 吆喝(

) 2.我会用带点的词仿写句子

(1)终于没人来,也就终于非吃年糕不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chán

i

wǎn mãi

qián àn

hàn

ìn

pái huá

ji l

2.有缘

缘分

机缘

冤枉

枉然

枉费

掀起

掀开

掀走

二、综合题

1.宀 5

W wǎn

宛如

2.(1)隐讳

果断

幸运

(2)思索

直率

敦促

三、提高题

1.(1)②①②

(2)②①①

(3)①②①②

(4)③①② 2(1)我非把这道题做出来不可!

(2)宛如一条飘舞的彩练,久未放晴的天空出现了一条彩虹。

板书

我是猫

见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第3篇:我是猫

【内容简析】

《我是猫》是一篇精读课文。它选自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课文中,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写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课文分四部分,先写“我”决定偷吃年糕并发现第一条真理,再写“我”的牙齿被年糕粘住,不能动时发现了第二条真理,接着写“我”为摆脱年糕使出种种伎俩,又发现第三条真理,最后写“我”在人们的嘲笑中无奈而愤恨地演完一场丑剧。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主人一家正在嘲笑那只猫,每个人表情不一:男主人一脸凶气,女主人指手画脚,女佣人惊讶不已,孩子们哈哈大笑。而那只猫正无奈地在地上转圈,旁边还放着粘有年糕的碗。这个画面生动再现了课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它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起到辅助作用。

文章生动而幽默,深受读者的喜爱。不论是惟妙惟肖地描述猫行为举止的地方,还是猫发现的真理的地方,都让人在忍俊不禁中产生联想与思考。文章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值得学生感悟与体会。

【设计理念】

倡导自读自悟,实现多边对话与个性化阅读。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交流的环境,使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质疑、理解、感知、体验,从中感受猫的有趣与辛酸,感受语言的生动与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思索与顿悟,同时揣摩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在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猫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体会猫的有趣可爱,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猫的动作、心理去感知猫的有趣及“真理”的含义,从而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起阅读期待。

1.你们一定亲眼见过各式各样的猫或看到过不少写猫的文章,对猫有一定的了解。谁愿意把你见过不同寻常的、十分新奇的猫请向大家介绍?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猫。

3.你们说的这些猫,的确不是常见的猫。可是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只猫,你们通过比较或许认为它不同一般。这是一只神通广大,才高识广,公正锐敏,能发现真理的神猫、奇猫、圣猫。但又是一只自作聪明,假冒圣贤,误事吃苦的俗猫、蠢猫。这只猫就在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里面。《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猫》选自这篇小说。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只神奇的猫吧!

二、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掌握的情况。

(1)认读生字卡片,给生字组词。注意“徘徊”“遗憾”的读音。

(2)出示新词,检查认读。

(3)了解新词的意思。

3.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4.全班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见《教参》)

三、熟读课文,理清段落。

学生按课后提示理清思路,有两种方法。

1.猫吃年糕的经过与猫的感受。见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2.猫在吃年糕过程中发现的真理。发现第一条真理、发现第二条真理、发现第三条真理、发现人的冷漠。

四、书写生字。

1.引导读帖。

注意字的笔画形状与位置,努力把字写得匀称、端正、美观、灵动、有变化。

“糕”有九个点,点的位置、大小、方向、形状很重要,注意摆放。

“谗”“瞧”“撼”“枉”“钳”“掀”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它们左右两边的高低、宽窄不同,起笔、运笔时要注意。

“毽”字左边的“毛”的第四笔“竖弯钩”要包住“建”字。

2.个人书写练习。

3.全班展示、评议、欣赏。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优美词语。

3.收集有关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交流、介绍收集的有关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资料。

2.说说这篇课文读后给你的感受或疑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这几种感受:文章很精彩,很喜欢读;猫可笑有趣;不可思议,猫不可能发现真理;猫发现的是不是真理;文章语言幽默,写法很独特;猫拔年糕的描写很具体形象;不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只猫;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猫„„

3.带着自己的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探究猫发现的真理。

1.速读课文,找出猫发现的真理。

2.探究第一条真理。

(1)出示

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①“机缘”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难得的机缘指什么?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教师启发与等待学生在课文中不断的发现,最终理解到:“难得的机缘”指遇到年糕,这年糕早晨见过,还没吃过,是一年才遇一次的、又恰巧是主人没吃完、而被猫无意中发现的。此时又没有人来。这好机会与缘分,是难得的。

②“所有的动物”包括谁?

(这里包括猫在内的动物以及人。)

③“并非情愿”什么意思?结合上下文思考猫是否不情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这个词语中你看出这是怎样的猫?请你用一个词形容猫。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学生说的有道理即可。如:猫有点虚伪,它对年糕虎视眈眈、认为没人看见是机缘、心里催促自己快吃等词语都表示它想吃,可又说自己并非情愿偷吃,所以说有点虚伪。)

④读第二自然段,还可以加上动作演示,想象猫见到年糕时的动作,体会猫的心情。

⑤归纳这句话的意思。

所有的动物都会在难得的机缘面前,大胆去尝试,去实践。

(3)读描写猫的心理的句子,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这条真理的?

(4)对猫犹豫不决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什么?(表现猫面对良机的期待)

(5)小组讨论:什么叫真理?这句话是不是真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看法。

2.探究第二条真理。

(1)出示

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①找出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②“瘆人”“迟疑”“徘徊”什么意思?读这一段,体会猫的迟疑、徘徊。

③画出描写猫吃年糕动作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猫吃年糕的可笑举动。并想想这时猫的处境如何,心情怎样?

学情预设:猫非常无奈、尴尬、焦急、后悔„„

④结合上下文,说说猫是怎样发现这条真理的。在吃年糕这件事上,你认为它预测的是吉、福,还是凶、祸呢?

⑤“直觉”“预测”“吉凶祸福”是什么意思?说说这条“真理”的意思。

⑥讨论:这句话是不是真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看法。

⑦从猫发现的这条真理中,你体会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三、总结学法,引导自学。

1.反思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2.归纳方法: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②分析猫的心理活动,探讨猫怎样发现真理。

③找出描写猫动作的词语,阅读、想象、赏析作者描绘的场景。

④说说你看到猫“两只脚直立”“到处转圈跑”时的感觉。

⑤讨论对猫发现的真理的看法。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第三条真理。

(1)出示

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2)展示、汇报自学的情况。

领悟作者栩栩如生的动作描写以及语言的生动、有趣。

①读出描写猫为了摆脱年糕所使出的种种伎俩的句子。加上动作说说猫拔年糕时的可笑有趣的场面。

②猫是怎样发现第三条真理?

③说说“临危之际”什么意思?“平时做不到的事”指哪件事?

汇报讨论的结果。

四、整理笔记。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猫吃年糕的经过。

2.做课后第

2、4题。

3.读这三条“真理”,用事实证明它对还是不对。

第三课时

一、辨析“真理”,提升认识。

1.让认为猫发现的“真理”是对的与认为是不对的同学自觉分为两方,进行辩论。

2.辩论要求:观点明确,用事实说话,辩论用语文明。

3.小结:大量事实证明,这“真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这些都是人们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与感悟。学到这里对“猫发现的是不是真理”的问题是否解决。

二、继续学习,关注猫的处境。

1.看到猫吃年糕后的可怜可悲的情景,你的心情怎样,从中感知猫的可怜。

2.猫的主人们是怎样对待猫的?

(1)默读第七段,画出主人们的语言与表情。说说主人们的态度。

(2)图文对照,从主人们的嘲笑、冷漠的表现中,感知他们的冷酷与无情。

三、升华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习课文后,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猫?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有理有据就行。如学生可能说出这是一只有自尊的猫。从文中反复出现并强调“我是猫”;时常对生活发表看法,并称为“真理”;怕别人嘲笑;仇恨缺乏同情心的人等语言中体会出来的。其它答案可能有:这是自以为是的猫;机敏的猫;滑稽可笑的猫;调皮贪吃的猫;聪明会思考的猫;洞察世事的猫;有思想的猫;可爱有趣的猫„„

2.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漠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四、介绍文学常识,解决学生的疑问。

文学作品是通过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感化读者、教育读者、使读者认识社会、提高审美能力的。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虚构,它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对社会的看法、观点及思想感情。了解小说的这个特点,不知是否理解了“猫不可能发现真理”“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猫”“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只猫”等问题。

五、赏析文章,拓展延伸。

1.小组合作,说说文章的特色。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发现与表达。如:作品的第一主人公是猫,作者让猫自说自话,以猫眼看世界;作者借猫抒发自己的感想;作品表达得相当的巧妙,充满了离奇的情节,引人入胜,能让你在笑声中,体会一些很深刻的感悟;作品新颖别致,流畅生动,妙趣横生;作品语言生动、优美、有幽默感„„

2.介绍获取信息的新方法。

(1)引导发现。看看课本中的注释。(介绍这篇文章,选自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这本书)

(2)这些注释是阅读文本的重要信息,它对文章空白的补充、了解写作的背景、为进一步探究提供资料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介绍小说,引导阅读。

(1)介绍小说《我是猫》的主要内容。(内容略)

(2)《我是猫》书中很多猫的发现、猫的犀利批评及幽默讽刺的语言,十分精彩,让人有掩卷称快的冲动。这本书的出版发行距今已有102年了,这本书共有11章节,我们的课文只是节选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情节和故事在里面,课后,你不妨读读这本书,还可以模仿夏目漱石的构思,写一篇用一种动物的视角去看世界的文章,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对家人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2.找原著读一读。

第4篇:我是猫

《我是猫》教学反思

陈鸿雁

《我是猫》这篇课文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文章主要讲述一只猫发现年糕,偷吃年糕后被粘住嘴巴,千方百计都没能拔掉年糕,受到主人一家的嘲笑。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作者借猫的遭遇,寄托了自己对弱者的同情。

教学时我主要以读为主,通过默读、轮读、范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形式,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接着,我抓住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让你发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体会感悟,小组交流感受;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作者对穷人、弱者的同情。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较为高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最后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我让学生找出让你发笑的句子,并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一下,并找出让你发笑的原因,这篇文章通过读让同学们自己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读中想,在想中体会作者对弱者的那种同情。总之,这篇文章在师生互动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当然,本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学生对课文的体会感悟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这只猫让人好笑的层面。二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唱读的习惯根深蒂固,需要老师进一步加强指导,把不良的读书习惯改过来。三是课文的寓意比较深刻,只靠学生读的话,他们无法透彻深入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老师引导也是读懂这篇课文一个关键。

《我是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糕、贪”等13个生字,会认“馋、霉”等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等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3.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一个精彩片断。(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重点指导:

(1)属于左右结构的生自有哪些?

(2)哪些字的字形容相混淆?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想一想: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看见厨房没有人,决定抓住机会吃了那块年糕,并由此发现了第一条真理。

第二部分:(

3、4自然段)写“我”人不见一个人影,咬了一口年糕不能动时,又发现了第二条真理。

第三部分:(

5、6自然段)写“我”为了摆脱那年糕,使出种种伎俩,最终直立起来已经不是猫了,又发现了第三条真理。

第四部分:(7、8自然段)写在人们的嘲笑下“我”无奈地演完一场丑剧。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可以通过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猫在头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四、交流汇报,深入学习。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题,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

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这条真理是在猫吃年糕的时候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还不快吃!假如有人来才好呢!)

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这条真理是猫在拔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最重要的是忍耐,便左右爪交替着伸缩。唉,这太麻烦,干脆双爪一起来吧!)

2.引导交流: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学习第一部分(

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部分,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教师引导学生从猫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体会。理解:瘆人、难得的机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学习第

二、三部分(3-6自然段)

(1)自学

二、三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3-6自然段,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的语句。

(2)交流汇报。第二部分交流重点:猫咬了一下年糕,牙齿动弹不得。“当我意识到这年糕原来是个妖怪时,已经迟了。宛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的尴尬处境。

第三部分交流重点:重点体会猫在摆脱年糕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通过评读的方式体会猫的可笑--可怜--同情,通过读把情感的变化表现出来。)

课件出示:(1)烦躁已极,便将尾巴摇了几圈儿,却不见何功效。将耳朵竖起再垂下,仍是没用。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

(2)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周围来回摩挲,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接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 (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猫当时的处境。)

3.学习第四部分。

(1)自由读第四部分,把人物的不同表现画出来。

(2)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深入体会。(读出各种不同人物面对猫艰难的窘境而表现出来的冷漠心态)

4.自由朗读全文,并重点朗读你自己喜欢的段落,提出自己还不太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 。

文章学完之后,你的脑海中留下的仅仅是猫可笑的形象吗?还有什么?(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泰戈尔散文诗二首》、《狗的友谊》、《母爱》。

七、板书设计:

我是猫 看见年糕

偷吃年糕 力拔年糕

众人嘲笑

可笑 可怜

同情

第5篇:我是猫1

《我是猫》有感

1107093053穆晓倩商务日语11

2《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小说中的我是一只猫,它是虚构的,却有着独特的艺术形象。它不仅具有动物的习性,而且具有人的思想。它天真,聪明,灵活又有着坚韧顽强的性格品质。

“咱家是猫,名字吗还没有”。开篇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我觉得带着一份亲切感,同时它也为我们打开了一只猫的心灵大门。猫的主人是一名普通教师。他有胃病,食量却很大,又不爱运动。在小猫的眼中主人虽然是一个知识分子,有时也爱卖弄一些俳句什么的,但却无真才实学。从主人学画画这件事上,又可看出他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无不妄自尊大,后来虽意识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但孤芳自赏的心理却难除却。总之,主人就是个浅薄的,病态的,不学无术之人。再来,主人的那位所谓的朋友——带着金边眼镜的美学者,完全是一个不知羞耻的伪学者。他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以愚弄别人为傲,虚伪,信口开河,自以为了不起。他还常常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在教师请教他作画时,他居然一本正经编出安德里亚的一段话来糊弄教师。而教师却信以为真,照章做起。后来美学家又说这是他胡诌捏造出来的。结果是一场笑话。这在让人发笑的同时,也使人感到美学家玩世不恭、戏弄别人的不良作风和教师的愚拙、迟钝的性格特点,更使人认识到他们生活的空虚、无聊。除此之外,美学家还曾告诉一个学生说尼古拉斯曾经劝告吉本不要用法语撰写《法国大革命》,要用英文。结果这个学生在讨论会上认真地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他的话。在这一点上,除了看出美学者的可恶之处,也体现了一群人的无知,愚昧。在小猫的视角下,把人类的弱点,阴暗讽喻地十分彻底。

在这一章节中,小猫与车夫家的大黑的对话也是十分精彩的。大黑只重视物质生活,忽略精神教养。它又是极其无知,容易摆弄。但是大黑最后的一番言论,也道出了在那个时期的人的本性,崇尚金钱权势,一副道貌岸然。作者借此翻对话,生动,幽默诙谐地表达了对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弊端地不满。

这一章节的最后以秋天这个萧瑟,凄凉的季节来象征出大黑悲惨的命运,也烘托出小猫内心的无限悲凉。结尾与开头呼应,对比,体现出小猫对人类的失望。

小说的描写既夸张,又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它运用风趣幽默,辛辣讽刺的手法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揭露和批判。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他们时刻在嘲笑和捉弄别人,却又时刻遭受命运与时代的捉弄与嘲笑。

第6篇:读我是猫

一只猫的见闻

《我是猫》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之作。

故事讲一只出世不久就被人扔掉的小猫,在走投无路之际,来到了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家。教员有不少知识界的朋友,如美学家迷亭、物理学家寒月、诗人乐风和哲学家独仙先生等等。他们常常在教师家高谈阔论,大骂资本家,或者互相揶揄取笑。一天,附近有名的资本家金田的太太,找教员了解寒月的情况,以便决定她的女儿富子小姐是否嫁给他。此后故事主要围绕富子小姐与寒月的婚姻大事及这些文人与金田家的矛盾展开。

寒月的博士论文毫无进展,他对富子小姐也不感兴趣。最后,他回老家和一个乡下姑娘结了婚。苦沙弥的另一个学生多多良三平垂涎于金田家的财产,便趁机向富子小姐寄去求爱信,取得对方欢心。就在这些文人聚在教员家里闲聊之际,多多良三平提着几瓶酒,请老师和同学、好友出席他与富子小姐的婚礼。在座的人预祝婚礼取得成功,直喝到黄昏才尽兴散场。

猫闭着眼,把人们剩下的酒喝得精光,恍恍惚惚地掉进水缸,待酒醒后才觉得处境的危险而拼命挣扎起来,但怎么也爬不上来,淹死了。

《我是猫》是日本现代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作者独树一帜地以一只带有一些人性的猫为主人公,别开生面地以它短短一生的见闻,对当时日本资本主义物资文明作了入木三分的讽刺、批判。作品文辞精美、想象丰富,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此书一出世就轰动了当时的读书界,打破了文坛的单调、寂寞。

第7篇:读《我是猫》有感

咱家是只猫,一只有文化有深度的猫,也是一只淹死在啤酒桶里的猫。

夏目漱石,印刷在日本千元钞票上的著名作家。他在1904年至1906年9月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创造了一只猫,一只特别的猫。这本书的诞生是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促成的,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

这是一部十分丰富的作品,但他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仅仅是以猫的视野,以猫为叙述者,通过它的感受和见闻,写出它的主人穷教师苦沙弥及其一家的平庸、琐细的生活以及和他的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人经常谈古论今、嘲弄世俗、吟诗作文的故作风雅的无聊世态。唯一的主线可能就是邻家金田小姐的婚事了吧。资本家金田的妻子为了选择女婿到苦沙弥家里打听理学士寒月的情况。苦沙弥有些傲慢,不大理睬她,于是招来了金田夫妇的肆意迫害:先是指使一伙人污辱谩骂;接着唆使苦沙弥的同事进行报复;以后又买通落云馆的顽皮学生闹得他不得安宁;最后还叫苦沙弥过去的同学对他进行规劝、恐吓。

除了这位大资本家,作者还塑造了一个名为铃木籐十郎的小资本家,同样是一个唯利是图、损人利己。金钱与欲望是这些资本家的共性。作者写得如此赤裸裸,以至于连 “猫”都能一针见血地说:“我现在明白了使得世间一切事物运动的,确确实实是金钱。能够充分认识金钱的功用,并且能够灵活发挥金钱的威力的,除了资本家诸君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人物了。”

猫眼中的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当然有些也有些让人不欢喜。例如,描写主人的夫人那圆圆的秃顶时,无疑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尊重,这也和作者所处的时期有关。

但无论如何,猫诙谐地,或者说是苦中作乐地将他短暂的一生贡献给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观战中。它的确是只特别的猫,即便到最后也没有学会抓老鼠。

上一篇:学思践悟十九大下一篇:flash遮罩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