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工作半年总结

2022-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建工作半年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创建工作半年总结

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分管主任的带领下,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的工作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

1.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按照年初确定的全年工作要点,组织县级农业部门,以县域为单位,以行政村(屯)或产业发展区域为基本单元,将乡(镇)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均设由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或村协管员担任的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日常监管,形成基层监管无死角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2.落实了监管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我处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开展省、市、县、乡四级农业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直接与各市(州)农委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市(州)农委的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目标,并且把监管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到了实处。

3.落实了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我处起草并引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由县级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和督促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与生产经营主体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确保安全生产,从源头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4.落实了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和《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通报和问题约谈办法(修订)》的要求,在各级各类监测中共下发了15份通报单, 同时市场部分的通报单转发给食安办一份,形成共同问责制度。

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和产地准出工作

1.组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进行创建工作总结。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敦化、榆树、公主岭市三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即将进入创建考核验收阶段。目前,已经组织这三个市对创建工作进行了总结,形成总结报告报送农业部。同时,组织三个市分管领导和农业局长参加5月份农业部在杭州举办的创建县培训。

2.组织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经过与省水利厅、省畜牧业管理局协商,共同制定下发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方案。按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重点选择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九台、德惠、梅河口、洮南、前郭、永吉、抚松以及工作基础较好的洮北、舒兰、辉南、伊通等11个县(市、区)开展创建活动。

3.研究起草了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方案。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省编办、省法制办、省食药监局部门的修改意见,起草了《全省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工作方案(试行)》,开始征求市县的意见。

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

1.开展省级监测。根据《2016年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总体计划》,目前,共组织开展了2次例行监测、2次专项监测,启动了3项风险评估,分别制定下发文件进行了部署。分别 于1月、4月开展了2次蔬菜、水果和食用菌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测范围包括9个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和珲春市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监测主要农产品为蔬菜、水果和食用菌3大类44个品种,共抽取1080个样品,检测甲胺磷等60种农药残留量。从监测情况看,我省上半年蔬菜、水果和食用菌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9%、100%、100%。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种类主要为菜豆、白萝卜、蒜薹、油麦菜、韭菜、辣椒、生菜、黄瓜、结球甘蓝、西葫芦;超标的农药主要为限用农药甲拌磷、克百威,常规农药多菌灵、咪鲜胺、阿维菌素、嘧霉胺、烯酰吗啉。监测结果表明,我省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能够确保消费安全。专项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

2.配合农业部完成了国家例行监测。分别于1月、5月配合完成了我省第一次和第二次例行监测。我省监测对象为长春、四平、辽源三个市。第一次例行监测蔬菜(含食用菌)和水果合格率分别为98.6%和90.0%。其中长春市蔬菜为98.2%,水果为100%;四平市蔬菜为100%,水果为100%;辽源市蔬菜为97.7%、水果为70%。芹菜、茄子、柑橘、草莓为主要超标种类。克百威、烯酰吗啉、水胺硫磷、丙溴磷为主要超标农药。第二次例行监测蔬菜(含食用菌)和水果合格率分别为99.3%和100%。其中长春市蔬菜为98.2%,水果为100%;四平市蔬菜为100%,水果为100%;辽源市蔬菜为100%、水果为100%。芹菜为主要超标种类。甲拌磷和克百威为主要超标农药。

3.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根据《2016年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总体计划》,分别下发蔬菜、食用菌和农产品包装物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方案,开展全年的风险评估工作,共计样品250个。

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

1.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全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中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督导,整改落实。采取检打联动机制,对国家抽检和省级监测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生产下达问题通报单15份,督促整改。

2.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农质发〔2016〕2号)要求,农业总站组织开展了禁限用农药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行动。制定了《2016年全省农药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组成3个督导组,采取市场抽查、明查暗访等形式,在全省开展了农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9个市州、3个省管县和18个县(市、区)进行重点检查。在行动中,共检查生产经营业户453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875人次,责令整改相关企业和经营业户23起,媒体宣传47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8091份,指导培训76场次,指导员7505人次。检查中发现,农药生产经营中依然存在农药过期、标签不合格、捆绑销售等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

五、组织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

1.组织开展地方标准制修订及审定。一是按照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6年度吉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吉质监标函〔2016〕12号)要求,组织开展2016年吉林省地方标准农业项目的制修订和审查工作。对36项地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行业初审。二是配合省质监局,组织召开标准审查会议,完成对2016年吉林省地方标准《绿色食品 鲜食葡萄设施生产技术规程》等2项的审查。

2.开展“三品一标”工作。一是确定培育重点。在已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品牌、基地中,选择了20个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初具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0个品牌影响力较好的“三品一标”产品作为今年的培育重点。二是落实责任,分解任务。省绿办将确定的培育重点,分解到7个业务科室,将任务落实到人头,深入基层企业,帮助咨询联系,提供直接服务。三是举办培训班。省绿办将全省分成7个区,每个科室负责一个区,对有“三品一标”申报意向的企业、合作社、协会,拟申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县级主管单位相关人员等进行培训。目前已经在四平、松原、吉林举办3期培训班。各地的认证、基地创建积极性非常高。四是协助各地制定政策。在四平制定出台“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奖励政策之后,今年,省绿办又协助长春、松原就“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制定了相应奖励政策,有望今年出台。五是协助建设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今年,省质监局在全省建设20个省级第六批农业综合标准化生示范区,建设期3年。其中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示范区之一,由我委协助开展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示范区建设的论证和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的培训工作。

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体系建设工作

1.组织农业质检机构开展计量认证与机构考核“二合一”认证。组织专家对舒兰、蛟河、磐石、集安、通化、靖宇等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二合一”认证工作的现场督导,组织做好认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配合委计划处与省发改委联合向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报送安图、图们县检测中心的项目申报和申请下达投资计划。

3.对国家农业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由我处带队,派出专家组,对其进行现场考核,并顺利通过资质认定与机构考核“二合一”认证。

4.组织下发全省通过验证的质检机构进行能力验证和检测技术大比武,两个方案现已下发,下面正在报名,学习理论知识。

七、开展省政府工作部门重点工作绩效考评、农业部延伸绩效管理考核工作

开展农业部绩效延伸两类考核工作。一是圆满完成了2015年度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投资项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两类绩效考核工作,分别向农业部监管局和计划司提交了两类考核自评报告。二是完成了2015年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专项评估工作。

八、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工作

1.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按照农业部等部委和省食安委等部门的统一部署,我处组织开展了全省农业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下发了《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的通知》,对各地开展宣传活动进行了明确要求。同时,在我委吉林农网上、《吉林农业》杂志上,开辟了宣传专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安全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并于6月13日参加了省食安委举行的宣传月启动仪式。上半年共刊发6期24篇专栏文章,5万字。在《吉林农网》上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2条。开设12582信息平台发送手机信息3条,覆盖720万人(次)。

2.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工作。举办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安全县创建工作培训班,培训人次约150人左右,就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和任务进行分析,邀请农业部监管局金发忠局长进行讲话,同时各市(州)农委、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进行工作交流。

九、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1.完成了平台系统软件开发、硬件设备招标和机房环境施工、验收。软件正在上网测试。

2.完成了各地农业部门信息人员培训。去年末今年初,与省世行项目办共同在长春理工大学举办5期培训班,共培训各项目市、县农业部门、企业等工作人员800人,初步掌握了平台应用技术。

3.探讨平台对接事宜。4月份,我处与省食药监局科标处以及双方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在省食药监局召开了碰头会,就两家追溯平台对接事宜进行了详细探讨,就数据对接、接口预留以及对接方案制定形成了一致意见。明确了下一步双方技术人员进一步接触交流事宜。

十、完成领导交办及其他各项临时性工作

1.完成了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十三五”专项规划。

2.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春季食品药品重点任务暨农产品、食品药品大检查活动。

3.为迎接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活动和省政协调研活动,向吉林省人民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4.为各处提供相关材料。为发展计划处提供了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任务分工细化表和相关进度材料,为农业处提供春耕生产有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为综合处提供了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相关材料。

十一、下半年重点工作

1.继续强化监管体系建设。一是重点推进市(州)开展监管处(室)设立挂牌工作。二是督促未建立监管机构的县(市、区)完善监管体系,及时与当地编办沟通,设立机构、配备编制及人员,力争年底前各县(市、区)完成挂牌工作。三是补充完善各地监管目录,确保监管有目标、有重点。

2.继续推进质检体系建设。加强能力建设。重点推进县级质检站资质认定与机构考核“二合一”认证工作。力争按计划通过5个县(市、区)检验检测机构“二合一”认证工作。

3.开展全省通过“二合一”认证的质检机构进行能力验证,和全省检测人员技术大比武。

4.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按照总体工作计划,开展三、四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秋季蔬菜、水果、食用菌与人参、粮食五类专项监测及风险评估工作,拟组织开展1次监督抽查,根据需要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5.继续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对创建工作进行部署和总结。

6.继续组织开展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及审定工作,预计下半年审定标准34项。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供稿)

第2篇:榆树市人民政府关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2015年,榆树市人民政府承担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任务。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考核办法》的要求,结合榆树市农业整体实际状况,榆树市农业局从强化属地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体系,执法检测到位等工作抓起,做到领导重视、制度规范、体系健全、手段创新,标准普及质量提升等工作全面铺开。截止到目前,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已圆满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绩效考核目标,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强化属地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责任意识。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榆树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主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农业、水利、畜牧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计划制定、经费保障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具体负责创建日常管理工作。为创建工作开好局,取得预期效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创建工作启动动员会,部门协调会、专项工作调度会,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具体任务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满足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市直部门、乡镇(街)年终绩效考核范畴,實行一票否决制,与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无动物疫情发生作为社会稳定的重要部分,占比重分值的2%;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合理规划产业区域布局。目前,全市已建立了“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农产品生产主体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形成了各责任单位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紧密配合的监管格局,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律行为。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是第一责任人。为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市政府组织农业、水利、畜牧等三家监管部门联合下发了《榆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制度》(榆农联字〔2014〕3号),对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畜禽屠宰企业、经纪人等生产经营主体全部落实监管名录制度,并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集中培训,告知责任,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建立《榆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监督管理制度》(榆农字〔2012〕38号),《关于下发榆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监督管理制度的通知》(榆水字〔2014〕38号),《关于转发农业部生鲜乳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试行)的通知》(榆牧字〔2016〕10号) ,依法公开违法信息;建立了病死畜禽及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机制;制定了《榆树市农品生产记录管理制度》(榆农发〔2012〕1号)、《关于加强国家禁限用农药管理休药期的规定》(榆农发〔2013〕1号)、《榆树市屠宰企业落实流向登记制度》(榆肉管发〔2013〕1号)、《关于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自查或委托检验的通知》(榆农发〔2013〕2号)、《榆树市屠宰企业落实进场查验、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检测等制度》、《关于全市农产品收购储运企业及批发市场建立进货查验、抽查检测制度的通知》(榆农发〔2013〕5号)等制度,严格进行过程控制和产品自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目前,全市现有蔬菜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4 家,畜禽屠宰企业21家,牧业经纪人111人。

3.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农业投入品常态化监管机制。农业投入品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只有农业投入品监管有力,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杜绝非法添加行为,才能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质量关。一是制定《榆树市农药市场准入备案管理办法》(榆农发〔2013〕1号和《关于建立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通知》(榆牧字〔2014〕15号)等制度,并建立主体监管名录,实行农药市场准入管理和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市场准入管理。目前,全市纳入监管名录的农药经营主体169家,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经营主体257家;二是规范生产行为,构建放心农业投入品配送网络。制定《榆树市农业投入品台账管理制度》(榆农发〔2013〕10号),推行兽药良好生产和经营规范,对养殖环节自配料实施监管,构建了以“农商一号”、“云农场”等电商农资配送和中化、中农、侨昌、瑞泽等国内知名生产企业连锁直销的销售网络,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庭农场实现了农业投入品统一购置。据统计,全市配送、统购、连锁直销的农业投入品占当地农业投入品总量比例的70%以上;三是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将农业投入品纳入平台管理。2014年,利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资金,投资200万元,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为终瑞平台,在八号镇北沟村、五棵树镇进步村和于家镇三道村,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测点3个,主要包括建立气象服务站3个,终端监测设备50个,能够完成农产品生产环节所需的大气、日照、温湿度、土壤及农业投入品使用进行全程智能管控,开通二维码验证,实现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产前可跟踪,产中可控制,产后可追溯,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四是制定了《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榆农发〔2013〕4号),利用国家法定假日期间和上级的文件要求,定期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专项整治,并现场指导农业标准化技术。仅2016年,全市共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10 次,其中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4次,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3 次,兽药、饲料专项整治行动3次。

4.开展例行监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平。年初,农业、水利、畜牧三个监管部门都根据自身职责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监测范围实现全覆盖,通过定性速检和定量检测两种方式,完成主要农产品质量例行监督抽查,并采取月报的方式,向省市农委上报或在榆树农业信息网上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等信息。同时,下发了《关于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严格开展自检或委托检验的通知》(榆农发〔2013〕2号),要求全市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销售农产品在上市前严格开展自检,也可委托检验,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出关口。目前,全市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样品4098个,其中定性速检3674个,定量检测424个。其中蔬菜水果及食用菌速检2262个,定量424个,水产品速检450 个,畜产品速检958个。

在棚膜经济发展快,地域优势强的乡镇,择优选择五棵树、弓棚、太安、于家、新立等五个乡镇,建设了乡镇监管区域中心站试点,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购置速检设备及药品,人员岗前培训,能够完成本乡镇及周边乡镇区域内的日常巡查、抽样检测等任务。目前完成速检样品1000个。

5.建立执法机制,严厉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2016年,组织农业、水利、畜牧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和农产品生产、屠宰、储运等重点环节开展了执法检查,并制定了《榆树市2016年种子农药肥料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榆农综办〔2016〕1号)、《榆树市农药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榆树市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方案》等专项整治方案,细化整治对象和任务,依法查处县域内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积极鼓励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共治行动,制定了《榆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榆农字〔2012〕40号)、《榆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榆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下发了《关于印发榆树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榆食安委发〔2013〕2号),建立了线索发现和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大要案奖励等机制,利用吉林省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准确掌握执法动态和时事要闻,健全应急反应机制。目前,全市未发生违法犯罪行为,3年内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6.推广标准化技术,推进“三品一标”认证进程。2012年,转发了省农委《吉林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榆农字〔2012〕39号)的通知,并制定了《榆树市加强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防治方案》(榆牧字〔2016〕9号),从生产源头,开展产地环境和污染状况监测,在榆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普及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生产规程48个,推广农业标准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等技术6 项,创建国家部级、省级蔬菜标准示范园区26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个、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出台《榆树市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建立健全认证监管和补贴奖励机制,水稻、蔬菜等“三品一标”获证产品占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面积比重的80%以上。

7.健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能力。一是完成监管能力建设。市政府下发了《榆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树市人民政府各办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榆政办〔2009〕62号),明确了农业、水利、畜牧等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各部门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具备全面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责要求的能力。2012年,按照国家农业部、省市农委的文件要求,经市编办批复,在28个乡镇(街)农业(水利、畜牧)站加挂了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并制定了《榆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制度》(榆农发〔2013〕8号),包括岗位责任、巡查检查、信息上报、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2015年,在全市388个行政村,设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388个,聘请村级监管员388人,村级防疫员428人;二是完善监测执法体系建设。2013年,省编办出台了《关于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吉编发〔2013〕41号),按照要求下发《关于在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牌子的通知》(榆编字〔2014〕7号)和《关于榆树市农业执法监察大队更名的通知》(榆编字〔2014〕70号),并将农业执法列入综合执法,明确执法检测责任。2010年,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完善建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实验室,新购置仪器设备68台套,改扩建实验室200平方米。2013年12月,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顺利通过省农委、质监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农产品检测检验机构考核“二合一”评审,在全省率先取得了省级计量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合格证书,具备了向社会公开出具数据的能力;三是开展集中培训。针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确保基层农产品监管人员尽心履职,对市乡两级农产品监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就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基层农产品监管站职责等工作进行讲解,对监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使基层农产品监管人员真正能够懂政策、熟业务、练技能,努力提高个人能力与水平。2016年共举办农产品监管人员培训班1次,人员60人;水产品监管人员培训班1次,人员90人;畜牧监管人员培训班1 次,人员58 人。

8.创新机制,总结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制定了《榆树市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榆农发〔2013〕19号)、《榆树市农产品产地准出准入制度》和《榆树市农产品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榆农发〔2013〕11号),对健全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包装标识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同时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参照省农委下发的《全省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工作方案(试行)》通知(吉农质发〔2016〕3号),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榆树发展,行之有效的市场准入、准出、诚信管理等制度,做到市场准入、准出有效衔接。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业标准化技术普及难度大。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分散的经营体制,小规模的经营理念,加大了农业标准化技术难度,部分生产经营主体只看眼前,不看长远,老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有时只关心成本,产量高低,而忽略了农产品品牌效应,尤其对“产而不食”的农产品,有虫就打药,有病就防治,埋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影响了“三品一标”认证进程。

建议:应加大对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政策资金支持,鼓励技术更新、设施完善、管理规范、质量认证,加快传统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模式的转变步伐。

2.农业综合执法地位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农业综合执法由于缺乏权威性,不能达到有效震慑,经常出现了生产经营主体逃避、搪塞、抵抗等不配合的现象。受执法权限的限制,对违法行为不能做到有效的强制和处罚,很多时候需要公安等执法部门配合,才能有效遏制。

建议:建立农业、公安、工商、食药监等多部门密切配合的联防、联动机制,配备农业综合执法所需车辆、执法取证工具等设施。

3.基层农产品监管站力量薄弱。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在基层乡镇农业(水利、畜牧)站加挂了监管站牌子,明确了职责任务,但由于基层监管站缺少必要的监管经费,致使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大。

建议:从经费、场所、设备、人员等方面,加大对基层监管站的扶持力度,使其能够完成监管、检测等 工作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抓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后续工作,按照《2016年吉林省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重点》,建立网格化监管区域,抓好农产品专项整治、例行监测、秋菜抽檢等常态化工作任务。

二是2016年是吉林省率先实现现代农业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开局之年,农产品质量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普及标准化技术,扩大“三品一标”认证范围,打品牌战略,以品质创效益。

三是继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总结五棵树、八号、于家等三个监测点的成功经验,采取“政策扶持、农民自筹、企业补贴”的方式,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管理,开通二维码,达到生产全程可控,标准随时可查,产品定向跟踪。

四是继续抓好能力提升,积极筹备国家农产品实验室检测技能大比武活动,强化岗位练兵,培养后续力量,全面提高检测队伍整体能力水平。

以上是我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的完成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预期目标,但与省内外其他兄弟县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与不足,我们会继续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契机,不断巩固前期工作成果,认真查摆不足,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抓出亮点,在全省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标杆。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供稿)

作者:张兴国 张立春 张聪

第3篇:创建工作半年总结

(2013)

上郡办夏洲路社区

创建工作半年总结

2013年半年以来,我社区在上郡办的正确领导下,以“四城联创”为契机,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榆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社区当前实际情况开展创建工作,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 完善组织管理,健全制度

社区本年度重新调整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使社区创建工作真正有组织领导,上半年整个创建工作都能健康、有序进行。半年以来社区建立健全了“创建”综合管理,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做到了创建各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

二、 宣传到位,居民卫生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 根据上郡办的具体安排,我社区利用4月份“爱国卫生月”加大了爱国卫生宣传力度,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了市、区、街道办组织的各项卫生城市健康教育培训活动,积极组织居民群众参加街道办组织的5月31日世界控烟日宣传活动,并向广大社区居民发放了相关健康科普宣传资料进一步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营造了人人参与、个个清洁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民参与的的意识。

三、 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根据上郡办具体要求,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我社区在4月份开展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积极动员社区干部、各居民组长,各协管员及社区居民群众开展了大扫除。彻底清理了乱推乱放地、乱贴乱画处、野广告牌以及卫生死角、同时对社区空闲地垃圾进行了集中整治,整治后通过种树、种花等措施进行了美化、绿化,效果显著。

四、 进一步落实网格包抓工作

自从网格化包抓工作开展以来,我社区就积极联系各辖区包抓单位,落实各网格内存在的环境卫生等相关工作,通过对接,大力改善了社区环境卫生、人居环境,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知晓率,让广大辖区居民积极行动起来,共助共建。

五、 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半年以来,根据上郡办具体要求和安排,社区积极组织干部、社区居民群众参加了市、区、街道办组织的各种健康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召开健康教育专题会议、出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入户宣传等形式,广泛普及健康知识。使社区全体干部和广大居民的卫生知识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进一步提高。

六、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社区充分利用4月份爱国卫生月,积极动员社区干部、居民组长、协管员以及居民群众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活

动,通过清除卫生死角等,从源头来消除“四害”孳生地。同时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向居民群众发放病媒生物防治宣传资料、灭蟑灭鼠药物,进一步强化了宣传力度,增强了大家的防治意识。

在2013年上半年,我社区在上郡办的正确领导下,社区的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治、禁煤等各项创建工作等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环境卫生未建立长效机制、永济东路居民的饮水问题、道路硬化问题等等,都需要及时解决、今后,我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努力,紧紧围绕我市“四城联创”工作,争取为广大社区居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健康、文明、阳光的生活、工作环境。

上郡办夏洲路社区

2013年6月14日

第4篇:半年创建工作总结

我们长江社区“巾帼文明岗”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关心指导下,在社区党支部直接领导和帮助下,以“筑温馨家园,建设和谐社区”为活动主题,充分发挥我们“巾帼文明岗”12为志愿者的聪明才智和作用,进一步创新服务内容,为巩固我们长江社区省和谐社区的创建成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巾帼文明岗”的作用就要为建设和谐社区从点点滴滴开始做起。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工作站的关心指导下,大家创新工作思路,扩大了服务内容,充实调整了人员。根据需要把“巾帼文明岗”服务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传授文化知识的“老朋友知识汇”,二是提供医疗保健的“白衣闪关对”,三是送去精神食粮的“上门送书组”。多年来“巾帼文明岗”的志愿者服务成为了小区家喻户晓、老人欢迎、居民敬佩的构建和谐的典范。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一是“巾帼文明岗”负责人直接由社区支部书记兼任;二是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不断提高工作要求;三是建立服务工作计划表;四是建立完整的服务台账;五是有较好的固定活动场所;六是志愿者政治文化素质良好,12名志愿者中党员有8名。退休干部5名,社区二委成员3名,文明岗女性比例占87%。

二、服务内容明确规范,热忱主动无私奉献。 “老朋友知识汇”,建立于2006年,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年龄偏高、视力差,还有一部分属于独居的老年朋友,为了使他们也能融入到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成为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一员,在社区党支部的支持关心下,3为志愿者自告奋勇主动承担了为这群特殊老人读报的任务。

第5篇:创建平安半年工作总结

XXX201 1年上半年创建平安单位

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对创建平安单位工和的安排,2011年上半年,我单位积极部署,认真开展了平安科协创建工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 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围绕发展做好服务,强化管理,以创 建平安科协入手,全面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综治工作 方针,努力实现无案件发生,群众满意的创建目标。

二、认真制定目标任务

1、努力确保无集体赴省进京上访;无影响社会稳定的 群体性事件。

3、加强单位内部安全管理,确保无盗窃等事件发生。

三、加强对创建平安单位工作的领导

为确保创建“平安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具体措施的 落实,我单位成立了由党组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对单位机关的平安创建工作进行直接领导。

四、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是认真开展平安宣传工作,全面动员,充分调动全单位 干部、职工的力量开展宣传,努力形成“创建平安单位人人

有责”的浓烈氛围。通过努力,今年上半年,我单位违法行为发生,无被盗等安全事故,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积极配合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县城工作,举止文明,创建平安单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剑河县科学技术协会

二○一一年七月十日

第6篇:特色班组创建半年工作总结

特色班组创建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是我们**收费站的提升年,也是我站创先争优、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关键期,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收费三班在站领导的统一领导部署下,以衡大管理处开展的“精细化管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站“一心服务,心系司乘”的工作精神,细化管理标准,认真改进落实,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班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第一、保畅通、保安全,提高班组业务能力。

收费班是高速公路的第一线,保畅通、保安全,一直是**收费站,也是我们收费班组的主要任务。大家都知道,我们**收费站是**市的北大门,车流量大而且通行时间集中,很容易出现通行拥堵。因此,我们班一直以“保畅通,重安全”为工作重心,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采取了多种的方法,实现通行工作的顺利完成。

1、在工作中,要对日常车流量有一定的预见性。

我班根据日常工作经验的累积,总结出我站每天都会有几个时间段为车流量高峰期。在这几个时间段内,班长要时刻监控车流量并且会安排好备勤工作人员,以便及时调整车道的开放数量,一旦车流量加大,可以及时加开车道分散车流。尤其是在市里的各个学校放假,开学日时,我班都会采取高峰过后再就餐,切实做好保畅工作。

2、集中学习业务技能,提高班组成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我们收费三班在过去的半年工作中,班组成员利用备勤休息时间,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反复演练各种业务技能,针对收费发卡操作流程,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进行专门的讨论和学习。针对车流量较大的情况,我们班在上班期间会由备勤人员,对拥堵的车道或机器故障车道进行疏导指挥及时开启备用车道,确保车辆快速安全通过。安排专人在ETC车道值守,一旦因故障或其他情况出现拥堵,会立即上前疏导车辆,检查设备,充分体现了“服务客户,畅通优先”的服务理念。

第二、抓细节,抓管理,提高班组纪律,对班组进行“精细化管理”。

1、对于本班的收费任务合理分配。

通过班务会,制定出合理的方案,让每一名收费员在每套班都有秩序的分别在每条不同的收费车道进行发卡、收费作业的轮岗,从而保证每一名收费员的收费额及发卡量的公平。

2、在工作中,对于各种工作任务细化到个人。

我们班组会对于本班所划分的卫生区域,细分到每一个人身上,每个岗亭每个车道都有专人负责,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

3、规范交接班程序。

交接班时,班长要求每名收费员首先检查打印机、票据等是否正常,然后再开始进行上班操作,确保系统机器不出现故障,以减少作废票、卡票的数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接班。

4、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一心服务”的延伸工作。

**收费站由于**高速施工,**站去往**、**方向已经封闭近一年的时间。要求上道发卡人员必须做到每车必说“**、**方向禁行”,以防止司机走错路,如有上错高速的司机,我班会由备勤人员进行车辆掉头引导,防止司机不知道掉头车道,而错上高速,同时也消除了车辆因掉头而与其他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隐患。

第三、注重安全生产。

对于任何一个单位来说,安全无小事。安全生产的要求并不是随便提出的,都是经过一桩桩血的教训得来的,不容忽视。全国每年因忽视安全生产而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收费工作属于野外作业,较其他行业属于高危多发行业,更需要严格重视与执行安全生产要求。安全生产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注意到就可以确保安全,他需要全体人员来重视,每个人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才能确保自身与他人的人身安全。由于ETC车道车速过快,严重威胁收费员人身安全,更要求收费员自己提高安全意识,接班前与下班后,班长要不厌其烦的对大家说注意车道安全,注意车道过往来车,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尤其是在节假日小车免费通行期间,班长要更加多次提醒大家“安全第一”。

第四、加强对班组的军事化管理。

今年上半年,衡大管理处收费科举行了各收费站的队列比武大赛。为了让我站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班利用白班下班后时间,进行队列训练一小时,严格要求每名成员,做到每个动作准确到位。每次训练完毕,大家都汗流浃背,尽管都很疲惫,但为了我站的集体荣誉,大家从没怨言,坚持刻苦训练。

2016年上半年,收费三班在全体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需要我们继续保持,并且不断地去总结、去探讨、去完善。在2016年下半年工作中,我班组会继续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实现管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服务水平。

第7篇:创建无毒单位半年工作总结

按照县禁毒工作精神,我院禁毒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循“四禁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按照“关键抓宣传、重点抓打击、突出抓创建、着力抓素质”的要求,紧紧抓住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三个关键环节,确保卫生院全体干部职工安居乐业,进一步巩固了无毒单位的成绩,保持了无吸毒人员的良好工作环境。现将我院创建无毒单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禁毒工作的领导为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 我院成立了创建无毒单位领导小组,组长由田茂礼同志担任,副组长由代友权、陈启云担任,成员为各科室负责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科室齐抓共管,共同抓好无毒单位创建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创建“无毒单位”系列活动,使卫生院保持了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现象,为我院创建成无毒单位提供保障。

二、深入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我院各科室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注重经常性宣传和重点时期集中宣传相结合。把禁毒宣传教育与普法宣传、公民道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相结合,突出宣传“禁药”、氯胺铜(K粉)等苯丙胺类新型毒品的危害,增强卫生院干部职工的禁毒意识,远离毒品。

三、进一步夯实了禁毒基础工作一是巩固成果 一是我院继续落实全县创建“无毒社区”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创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推动“无毒单位”工作的创新和突破。二是结合禁毒宣传,强化艾滋病宣传、教育和防治工作的针对性,教育干部职工远离毒品,努力保持单位无吸毒、涉毒人员。积极同制毒、贩毒、吸毒等犯罪活动做斗争。三是加强禁毒情报信息工作。进一步加强禁毒信息工作建设,单位职工之间自觉强化监督意识,如有发现有涉毒情况的行为和人员,均能做到立即向院领导报告。

杉树镇卫生院 2017年6月30日

第8篇:2011平安创建工作半年总结(最终版)

镇2011年上半年平安创建工作

2011年上半年 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法委直接指导下,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综治工作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州、县创建最平安地区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经过全镇上下通力协作,精心组织,有力地打击和预防了犯罪行为,调处了矛盾纠纷,为全镇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和维稳作用,维护了 镇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由于全镇综治基础工作做得比较扎实,目前已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任务,为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法制教育。稳定压倒一切。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党委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创建及综治办成员单位全力抓的良好局面。年初,党委、政府分别与各村支部书记、镇直机关负责人签定了综治责任状,实行社会治安一票否决,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同时,调整和充实了综治领导小组成员,有公安、司法、民政、计生、税务、

学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操作,定期分析全镇各阶段治安形势,确定工作重点,组织好全镇治安防范工作。镇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舍得投入资金,印刷“五.五”普法教材培训普法骨干,使全镇真正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普法宣传队伍,到课堂、田间、村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社会状况好于往年。

二、突出重点管理、强化措施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防范措施。今年,我们本着实现刑事案件发案率进一步下降,民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要有明显提高的两大目标,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创安活动,努力促进各项防范措施的范实。二是加强对重点及流动人口的管理,积极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首先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改变以往“重管理轻服务”的做法,通过改善他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其次是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重点做到了社会闲散青年辍学学生、流失生的教育,关心这些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防止他们误入歧途,

坚持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不惜投入精力净化其成长环境,并经常开展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整治,切实解决了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突出问题。三是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作为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的一项基础工程,摆上重要位置,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针对农民的热点难点及重大性突发性的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解决,建立起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司法、信访合并办公,上半年镇调处中心调解矛盾纠纷28起,成功率达100%,确保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重大疑难纠纷不出镇。及时发现和掌握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动向,做到了预警在先、措施在先,及时缓解矛盾,较好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抓好队伍建设,坚持严打方针。为了保证建设一支拉得出、反应快、打得响、高素质的治安队伍,今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防范思维、体制、措施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整在联防队,加大全镇巡防工作力度,提高巡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实行岗位激励和追究机制,较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与此同时,镇派出所也始终坚持严打高压阵势,

特别在社会治安综合集中整治工作中,配合党委政府排查不稳定因素和刑事犯罪苗头,制定整治目标及工作措施。

四、做好帮教工作,增加两劳人员的信心。为了做好他们的帮教工作,预防重新犯罪,镇里专门又调整帮教组织,加大力度,并明确了由综治办负总责,镇帮教小组采取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办法,定期或不定期与两劳人员见面,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辅导有关法律知识,提高他们法治意识,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与此同时,为杜绝他们重新复燃,组织到会,让他们接受再教育,由于我们镇帮教工作扎实,并落实到实处,全镇无一人两劳释放人员重新犯罪。

上半年我镇在创建平安太平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上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距上级要求还有许多不足和差距,在下半年内,我们决心以州、县两会精神为指针,狠抓薄弱环节,认识再深化、工作再加强、举措再扎实,努力为全镇人民创就一个良好的社会安定环境。

上一篇:城乡规划局工作总结下一篇: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