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长期的、规范的、有效的,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探索而来的。而落实责任的关键,就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优化举措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加快生态建设 促进生态文明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南端,蒙晋陕交界处,地貌以丘陵沟壑为主,占74%,北部是库布其沙漠尾端和黄河冲击平原,称“七山二沙一分田”,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加之多年的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环境污染加大、生态负荷加重,是黄河下游多粗沙的来源区之一,是国家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治理区,生态建设形势严峻。基于此,准旗历届领导班子和各族干部群众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近两年来,旗委、政府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保护和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这场发展与治理的博弈中逐步探索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准格尔旗生态建设现状

(一)先天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后天生态建设欠账较多,生态建设难度大、任务重

准格尔旗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现象普遍,生态脆弱。作为资源型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较大,生态建设欠账较多。生态是民生之本、生态是文明之源、生态是经济之基,生态建设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民生工程,这些都对生态建设工作提出了高难度挑战和高标准要求,生态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近年来,旗委、政府重视生态建设,下大力气狠抓生态建设,多措并举、合力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十一五”以来,我旗先后出台了《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转移暂行办法》、《禁牧禁垦办法》和《禁牧禁垦草畜平衡工作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率先推行了禁牧舍饲养畜,创造性实施了“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矿区环境治理,高标准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淤地坝建设等生态水保项目,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面貌发生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好转的巨大变迁;生态建设工作热情高涨,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的多方面参与形成了生态建设的大联动;同步追求景观、经济、惠民三大效益,生态效益有了大的提升。截至2010年底,全旗累计完成生态重点工程建设448.6万亩,植被覆盖度、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了72%和28.7%。昔日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草木葱茏的高原盛景。两年来,荣获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全国绿化先进集体、中国绿色名县等称号,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首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鄂尔多斯砒砂岩生态风景区被评为国家水利水保风景区。全旗生态建设步入了快速优质发展的新阶段。

(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建设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不仅对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一些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更多地被应用于生态建设工作中,新阶段的生态建设工作有了人才、理念和科技等先进资源的支撑。

二、当前准格尔旗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建设资金仍然不足,资金利用程度仍需提高

资金投入是保障生态建设的基础,准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资金来源单一,仅依靠本级财政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资金利用方面也存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问题。在资金不足的现实条件下,资金利用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全旗生态建设的效果,生态资金的有效管理是生态建设工作中亟待提高改善的环节。

(二)生态产业发展方式需进一步转变,带动农牧民增收动力有待增强

生态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方式需进一步转变,当前生态产业的经营上存在着人才短缺、理念落后、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产业链条较短,深加工不足,生态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空间不高,在农牧民增收方面贡献有待增强。

(三)生态产品产出不高,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林草地产出率是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治理工作的重要量化指标,而当前我旗林草地产出率不高,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现象仍然存在,生态治理任务仍很重。

(四)生态建设管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成果保护力度还需加大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不搞好管护,造下林、植下树也成不了绿,变不成景。而准旗的生态建设工作仍存在管护意识不强、重栽轻管、重建轻养等现象,生态建设成果巩固工作仍需加强。

(五)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建设的辅助作用要进一步加强

生态建设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的重大工程,需要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和深厚的生态文化积淀作支撑。生态文化建设需紧跟生态建设步伐,提升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水平,全力助推全旗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关于继续推进准格尔旗生态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大资金筹措的广度和力度,提高生态资金利用率

1.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机遇,加大国家项目及资金争取力度。充分发挥发展改革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和林业、水保等专业部门的行业作用,密切配合,积极协调争取生态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为生态建设提供项目和资金保障。

2.建立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生态建设投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注重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林业等生态产业工程建设要遵循市场规律,投资实行市场化运作。

3.继续深入开展“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工程和碳江林建设,引导企业定期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生态建设,采用奖惩制度并通过各类政策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4.努力提高生态产业的自身利润,同时让参与生态产业建设的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从而形成产业内部的资金运作链条,缓解生态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同时促进生态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5.继续将生态建设的各项资金放在旗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范围内集中捆绑使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设立专门的生态建设资金管理机构,对生态建设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同时加大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使生态资金更充分、更高效的利用。

(二)发展壮大生态产业,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对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辐射带动作用,逆向拉动生态工程建设,从而提升全旗生态产业整体水平。

2.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根据准旗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突出发展山杏基地、灌林原料林和灌木饲草林基地,推广“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把生态产业和农民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培育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促进资源增值增效,农牧民增收。同时,推动基地建设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最终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产业基地。

(三)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产品持续增长

1.服务并依托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牧区的生态建设。以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为宗旨,对全旗所有新农村建设点全面绿化,提高绿化档次和规模,切实改善和提高新农村整体形象。

2.全力打造生态自然恢复区。按照全市“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围绕“三区”划分,结合生态移民工程实施,采取人工造林和封禁等措施,打造生态自然恢复区,提高恢复区生态产品的产出能力。

3.开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生态建设项目。重点开展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大路镇农田防护林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保护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

4.加强城镇周边绿化力度和绿色通道建设。重点加快对薛家湾镇、大路煤化工基地、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龙口镇绿化进度,继续加强对全旗主要黑色路面两侧的全面绿化。

(四)强化生态成果管理,维护生态资源安全

准旗近年来下大力气狠抓生态建设工作,成果来之不易,更要倍加珍惜。保护就是建设、管理就是发展,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确保生态资源安全,是现代化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

1.充分调动生态建设经营者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林地、草地定权发证工作。明晰林、草及林地、草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和保护他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2.尽快建立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公益林业和商业林业,分别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建设方式。

3.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贯彻防火责任制,完善森林草原防火保障机制,安装防火监控设备,优化防火装备,增强生态防火综合能力。

4.加强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和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建设自然保护区,实施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加强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确保森林草原健康。

(五)繁荣发展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1.切实保护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油松王等推广生态建设的文化资源,将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态资源区列为生态教育基地,为人们了解生态保护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提供场所和条件。

2.丰富宣传形式、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力度,建立生态网站,鼓励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形成强大宣传合力,营造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生态建设的队伍当中,特别是调动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农民对生态建设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生态建设是全旗上下的一致心愿和共同使命,也是一项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重大民生工程,需要我们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地落实下去。尽管当前我们面临着现实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万众一心,全社会共同投身生态建设事业,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为人民群众创造出一个天更蓝、地更绿、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更和谐的生态文明的准格尔旗。

(作者单位:准格尔旗发展和改革局)

作者:刘占宽

第2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01年,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建省长时,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十多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长抓不懈,一任接着一任干,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已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促进局面初步形成。

一是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5.95%,保持全国第一。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和I—Ⅲ水质比例分别为97.9%和95.2%,所有设区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所有设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最具影响力的新名片。

二是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进度要求,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607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海洋、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长汀经验”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福建省长汀县原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经过十几年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2011年以来,习近平同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并在全国推广长汀经验。

四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了一批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较大改观。

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抓好总体部署。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2020年总体目标及分阶段目标,明确了任务、布局、重点和配套政策。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纲要》,围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22项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价考核,并将《纲要》贯穿到“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中,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各地结合实际编制实施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二是改革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理顺港口岸线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管理体制;推行水、土地、海域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森林生态效益及江河流域生态补偿、水土保持补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等制度;合理确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扩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调动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积极因素。

三是加强领导,促进有效落实。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各级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衔接、分工负责的生态省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将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将领导干部任期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所推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纳入审计,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四是全民参与,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项目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实地检查生态省建设,支持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省建设新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是积极构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约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地价等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积极构建生态优美文明祥和宜居区,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按照习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继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增强“市、县、镇、村”的综合承载力和环境竞争力,更好地维护、保障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把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

四是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树立生态文明的“绿色导向”。制定实施与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评价综合体系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深化以林权流转、分类经营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水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流域、森林、海洋等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研究开发碳金融产品,扩大绿色信贷规模,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

作者:福建省发展改革委

第3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好江苏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我省生态建设取得的进展,分析生态环境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省建设工作会议,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就建设绿色江苏、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生态环保投入大幅增加,各级财政生态环保支出比重上升。二是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三是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要进展。全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80%以上,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四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绿色江苏”建设,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生态市6个,占全国的1/2;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9个,占全国的1/4。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全省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有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居民收入的显著增加,还要有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造福全省人民及子孙后代的战略举措,坚持不懈抓好抓紧抓实。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决不能再走高投入、高物耗、高排放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再发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防治污染与生态建设一起抓,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十二五”末,实现“六个明显”:全社会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明显提高;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明显上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奠定坚实基础,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会议对加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力推进绿色增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积极推进绿色增长,用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能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一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我省现有基础和优势看,要在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节能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扶持高效生态农业项目,推动传统农业生态化,为消费者提供无公害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更好地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优质旅游产品。节能环保产业是我省六大新兴产业之一,要进一步壮大规模、优化升级、增强实力,为环境保护提供产业支撑。二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认真总结循环经济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进行技术改造,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大力开发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三要加快建设生态园区。各级各类开发园区都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努力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促进转型升级,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而且成为环境保护的高地、生态建设的高地。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是生态建设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重大合作项目,要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着力推进高端人才与科技项目对接、高新产业与国际资本集聚、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为全省生态园区发展提供示范。

——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我省资源能源消耗还将继续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完成新的约束性指标。一要注重源头控制。制定并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土地投入产出强度标准和环保标准,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从源头上促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节地、节约资源导向,严把项目审核关,没有通过环评、能评和土地预审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二要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方案,抓好“三个一批”:围绕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突破一批节能减排技术瓶颈;大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适应节能减排的市场需求,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环保型骨干企业。三要严格监控管理。目前我省工业企业“耗能大户”能耗占全省的80%以上,“排污大户”排放总量占全省的65%以上。要以这些行业、企业为重点,加强节能减排的监测、监督和检查,实行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快资源价格、环境价格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环境监测监控水平,增强环境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江苏,要从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人手,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切实加强以太湖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实行结构调整、综合整治、应急防控、严格执法多策并举,确保太湖治理综合规划顺利实施、水质根本好转,努力让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建设“清水走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更加重视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现在有些城市灰霾天气增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城市形象。据环保部门分析,城市的大气污染,40%来自汽车尾气,40%是建筑扬尘,20%是工业排放。要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紧迫任务,采取更加有力的整治措施,实施更加严格的

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对建筑扬尘实行专项治理,继续治理工业废气排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使大气质量有一个明显改善。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农业面源污染仍然是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占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0%以上。要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扩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科学施用农药、化肥,推广生态养殖,改善土壤条件,有效遏制并逐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村镇面貌和自然环境同步提升、良性互动。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走进企业,走进村镇,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深入开展群众性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公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利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体系,把生态文明有关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行政学院教学计划。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国内外生态建设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继续实施公益性生态文化工程,建设一批环境教育基地和生态文化基地,创作一批表现生态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不断深化良好生态创建活动。良好生态创建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工程。要认真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继续强化“创建为民”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作为创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生态市、县创建取得新成效。扩大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生态农业县、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各个层面的创建活动,不断推动生态省建设向纵深发展。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对健康有益、与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是社会消费的新趋势,是我省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各级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带头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并完善激励购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政策措施。企业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力量,要切实担负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把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生态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直接参与者。要把注重生态环保、厉行勤俭节约作为创建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践行生态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建设美好生态家园。

——加大综合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构,形成省市县分级负责、各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围绕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工作的指导。各成员单位要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群策群力,密切配合,把生态省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综合决策咨询机制,土地规划、城市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开发区建设等都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估价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坚决避免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根据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和保护要求,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认真编制“十二五”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方案,把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把生态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评价、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环境违法行为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人和事实施责任追究。

——拓宽多元投入渠道。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生态环保投入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要强化政府在生态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逐年加大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确保环保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大幅度增加省级环保引导资金,支持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项目建设。各市、县(市、区)也要不断增加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金融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环境资本运作,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不断增值的资本,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生态省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引导作用。要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实施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完善上下游污染赔付机制,加大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补偿力度,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形成能够反映环境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环境价格机制。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试点,继续调整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通过经济杠杆激励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将企业节能减排、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作为信贷评估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对生态省建设的促进作用。

——健全法治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健全生态省建设法规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法治化轨道。组织修订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加快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地方法规,抓紧出台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推行生态补偿等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执法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建立完善污染损害的司法救济制度,支持环境公益诉讼,依法对污染受害者给予赔偿。支持和引导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发展。推广义务环保监督员制度,实行环境和生态保护有奖举报制度,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建设生态省的良好氛围。

第4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缺少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其他各项建设必然会受到影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制度先行,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计划性。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没有制度建设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认识,有助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要全面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要反思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详细研究建设的道路、目标及手段、方法的选择。这是一个再反思、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更加合理和完善。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制度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制定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根据十八大报告,这些制度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生态文明制度的好坏,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好的生态文明制度将能使建设事半功倍,而坏的制度则能使建设半途而废。各种制度的完善以及各制度间的相互配合、整合是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正常运转和发挥预期作用的根本依据。

1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制度的有效监督和检查才能确保其更好更快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切活动需要对制度负责,需要做到规范优先,需要确保制度的执行力,从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检查,了解制度落实的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纠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建设中的偏差,解决和处理建设中违反制度的各种情况。科学、合理、正确的生态文明制度的贯彻落实和遵守执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缺少这样制度的约束,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会呈现混乱无序的状态。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种矛盾和挑战。这些矛盾与挑战既可能来自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可能来自既得利益的阻碍,还可能来自于技术条件的落后等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章立制。我国环境容量有限,且十分脆弱,我们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但是目前人们的观念相对滞后,一些领导干部还没从唯GDP的思想桎梏中跳出来,不少领导干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其内涵和本质缺乏深入的思考。公众的生态意识还很欠缺,过度消费、高碳出行、甚至破坏环境等行为还在一定范围内盛行,如捕食野生动物、偷排污水废物、市民生活垃圾不分类乱堆放等行为还时有发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不改变广大干部、公众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

2 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中国现代化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大多数百姓摆脱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制约,已从追求生活水平提高转变到全面提升生活品质。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供给不足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长期重点关注经济指标,而忽视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制度建设更是滞后,目前还无法满足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诉求。人们期望吃得绿色、穿得绿色、行得绿色、住得绿色、用得绿色,只有体验到绿色,才能感悟到幸福、美好。但目前状况是人均绿地不足、分布不均,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城市建筑密集、房价过高、土地短缺、交通拥堵、空气不达标、水质令人担忧、垃圾占田围城,等等。如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现状不能尽快改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就会化为泡影。

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目前,长期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环保投入、重经济发展轻生态建设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始终没有提到重要议程,使得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如土地开发的刚性需求与城市土地存量不足的矛盾、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垃圾围城处理技术和能力不足的矛盾、工业增长中废水废气的增长快于处理设施和能力增长的矛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私家车数量的巨增,道路资源供给与机动车保有量的矛盾,等等。诸如土地瓶颈问题、垃圾问题、空气、水质问题等,如果没有制度保障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会危机。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动员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加以推进;要把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任务融入各级政府的决策、评价、考核之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世纪工程、基础文明建设来实施;要实施教育优先、规划优先、补偿优先三大战略;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管理方式、创新方式四大转变。

3 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一个相应的发展规划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国家层面上,要制定长远的国家级的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和制定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方针、政策、目标和计划。各个地方的生态发展规划根据国家规划的精神,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发展规划。国家级的规划应以原则性为主。各个地方性的规划,应该在国家规划所设定的框架内,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具体的方案。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我国环境法制建设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重新确立指导思想,按照防治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确立生态文明地位。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现有环境法律体系,加快环境法制建设。首先要加快我国的环境立法,针对环境资源中的新问题,加快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新理念和新的立法手段。其次要抓紧制定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逐渐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现有的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修订,使环境标准与环境保护目标能够做到相互衔接。再次要在法律法规上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坚持“受益者或破坏者支付,保护者或受害者被偿”的原则;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最后要完善地方的环境立法,地方环境的生态立法要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方面。坚持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超前立法,弥补国家立法的滞后性。总之,我国的生态立法要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来加以考虑,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各类灾害,进而构建一个标本兼治的大环境立法体系。

4 转变政府职能。要强化政府的能源及减排和任期绿化目标等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需要把推进各级政府应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或规划的项目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要进行专家论证,重大污染环境项目要立即停止。要自觉公开环境信息,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开听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态行政能力,打造生态型政府,建立有关政策体系,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提高生态行政能力,从根本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问题。 (执笔:赵建军)

第5篇:全力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今年以来,省、市、县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突出产业、城镇、服务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差异发展的理念,全力建设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突出产业特色,实现良性发展。进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必须以强大的生态产业作支撑。鄌郚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乐器、机械制造、品牌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全部是无污染的富民产业,在镇域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培强这些产业,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一是培强壮大乐器产业。通过培植骨干企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争取上级支持和国家政策扶持等措施,力争到2015年,乐器生产企业突破100家,总产量超过1000万套,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二是培植壮大机械制造产业。以漳河机械制造产业园为载体,以亨斯特汽车配件公司和腾力达机械配件公司为龙头,力争2015年,全镇机械制造企业达到30家,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三是培植壮大品牌农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发展无公害、绿 1

色和有机农产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抓好泉头、田家洼两处百亩有机西瓜产业示范园和杏山300亩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园建设,以第七代大棚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瞄准有机和优质,全面提升鄌郚西瓜和鄌郚蔬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突出城镇特色,增强配套功能。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

们特别注重突出特色、提升内涵,先规划后建设,确立了“提升主轴、膨胀两翼,北控南优、西拓东展”的城镇发展思路,用烟灰色作为镇区建筑的主色调,体现鄌郚古镇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重要节点建筑和雕塑以音乐和乐器元素,来体现产业特色。近年来,开工建设了“四大组团、五大节点”工程,显著改善了城镇面貌,增强了镇区承载能力。下步,我们将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要求,全力推进城镇建设,增强城镇的配套服务功能。一是全力打造鄌郚中央商圈。加快投资2000万元的农信大厦项目建设进度,完善投资2亿元的盛唐现代花园〃南鄌商业街一期工程,着手开发二期工程,加快镇区村由平房变楼房步伐,进一步拓展商业发展空间。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组团建设。我们始终把教育建设放在民生工程的首位,开工建设了集“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中心中学、翰林苑”于一体的教育组团工程。通过一线工作、倒排工期等措施,力争到年底,“三个中心”全部投入使用,翰林苑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三是加快镇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在硬化镇区九条街道的基础上,高标准进行亮化、绿化和净化。同时,聘请县规划设计院对这几条街道进行不同风格设计,

确保一街一景,一街一风格,既体现鄌郚古镇风韵,又突出现代商业氛围。

三、突出服务特色,打造惠民工程。为顺利推进生态文明

乡村建设,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理念,突出群众主体地位,让广大群众共享文明创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一

是强化新型社区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在抓好总投资1.5亿元的鄌郚社区〃龙海花园一期工程的同时,加快二期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力争尽快将周边4个村的800户居民整体搬入社区,为城镇建设腾出更多的建设用地。二是稳步推进旧村迁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充分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持政策,在抓好钟家后沟、东刘家沟、于家洼3个自然村整村迁建的基础上,今年,再全力推进沙埠沟等6个自然村的迁建工作,逐步提高边远村庄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三是结合城乡“三托管”工作,强化镇村管理。在积极巩固前期环卫一体化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县委新近提出的“提倡六化、杜绝六乱”的标准要求,将“环卫一体化”纳入群众工作、社会管理工作范畴,使之成为一项永不停工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近期重点抓好秋季秸杆处理工作,确保各村“三堆”现象不反弹;建立完善的考核评比制度,增强管区和村一级的责任意识,同时,积极开展文明

村、文明户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第6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绿色生态永顺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绿色生态永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老少边穷民族贫困县,永顺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突出思想观念转变、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四大重点,全力打造生态永顺、绿色永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一是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它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生活、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的重大理论贡献。二是要引导群众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GDP年均增长达10%左右,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18%的GDP增长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由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构建和谐社会日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全面审视人类过去特别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实践,理性思考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一个全面升华,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新的重大突破,为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指南。三是要引导群众切实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要努力引导广大群众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要使各行各业增强保护环境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节能减排、珍惜能源和资源,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二、坚持以森林资源保护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永顺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后劲、最大的财富是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自2000年以来,我县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开发面积103.5万亩,是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封山育护林面积达20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保护好森林资源,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实现人为生态向自然生态转变。狠抓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严格木材计划限额控制,严禁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严肃查处乱砍滥伐行为,科学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控体系,突出抓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流域及水库周围及交通主干道两侧的封山育林工程,以猛洞河、澧水、酉水河流域为重点,建立一批森林自然保护区,在小溪自然保护区、猛洞河、杉木河、朗溪等地和张罗公路沿线全面实行封山育林。二是科学推进退耕还林,实现土地生态向林地生态转变。加强退耕还林后期管护,搞好苗木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退耕还林相关政策,突出抓好生态移民、调整退耕还林规划、荒山造林等工作,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三是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实现自发生态向自觉生态的转变。加大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实施力度,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等新型洁净能源,鼓励兴建小水电,加快实现“以电代柴”生态建设目标,从更广、更现代的层次上自觉保护绿色生态。四是加快实施水保及除险保安工程,实现由恶劣生态向宜人生态转变。坚持水土保持同国土整治、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快小流域治理,抓好上型水库除险保安,搞好水库周围植被保护和生态绿化,确保生活居住环境葱茏宜人,为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优良的绿色生态屏障。

三、坚持以强化环境保护为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民族贫困地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找准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结合点,在发掘“金山银山”的同时,实现“绿水蓝天”。一是要强化全民环保意识。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环保、投身环保、支持环保。各级党委、政府要率先垂范,将环保法律和知识纳入中心学习组和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要常年开设以宣传环保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和专栏,加强舆论引导,为环保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奠定思想基础。环保部门要把环境保护法的学习宣传纳入普法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全方位、多途径地进行学习、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使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建立健全环保工作机制。要落实源头防范机制,严格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凡是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严格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同时投入使用。要完善执法机制,引导和督促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切实解决执法成本过高、执法手段不硬、排污者“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要建立污染源监管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排污申报、排污许可、总量控制等制度,完善污染源动态监控体系,建立企业环境档案,实行企业环境管理信用等级制度和环境违法公示制度,推动企业自觉落实环保责任。要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理到位,对典型案例要公开处理,予以曝光,增强教育和警示效果。三是要突出抓好重点环保项目建设。抓住国家对西部生态建设投资倾斜的契机,全力做好生态示范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建设项目争取工作,着力实施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农村能源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城市排水改扩建、垃圾回收、污水处理等工程,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提升环境保护的能力,力争到2010年,全县废弃物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全县生态环境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四、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我县实际,要坚持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加快发展生态经济。一是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要按照“生态环保、市场优先”取向,突出抓好生物制药、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商品加工、传统工业提升四类环保生态型工业项目。依托黄姜、油茶、葛根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薯芋皂素、茶皂素、葛根素等科技环保型素类生物药业;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进一步扩大肉制品、果汁果酒、“放心菜”、松柏米等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规模;依托旅游市场,深度开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土特产品、山野食品等旅游商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和污染,大幅提升汽车配件、超硬材料、建材纺织等传统工业产业。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县建成5-8户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规模工业产值再翻一番,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加快发展物特色生态产业群,突出抓好以椪柑、猕猴桃、时鲜水果为主的林果业、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畜牧业、以反季菜、黄姜、烤烟、油茶为主的经作业、以优质稻为主的粮作业四个规模型绿色产业建设,加快建立20万亩优质水果、20万头湘西黄牛、20万亩蔬菜、20万亩优质稻、10万亩油茶、10万亩药材、5万亩烤烟等绿色农业精品基地。要加快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大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全面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积极争取绿色基地认证,全力打造以“猛洞河”系列农产品为龙头的名牌绿色农产品。要加快发展绿色观光农业,坚持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抓紧青—王线、永—小线等旅游交通沿线规划,加快创建经济林果区、传统农作区、动植物观赏园、农耕民俗园等园区,着力培植旅游观光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现有5个国家级绿色生态及人文品牌优势,进一步挖掘绿色和人文内涵,全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要坚持高规格定位,把永顺旅游定位为“神秘湘西,秀美湘西,梦幻湘西”的龙头景区,加快培植芙蓉镇、老司城、不二门、猛洞河、小溪、塔卧六大特色景区和土家文化、土司文化、森林文化、宗教文化、温泉疗养文化等神秘文化,力争把强势品牌推出湖南,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要坚持高品位运作,依托国宝溪州铜柱、古石板街、古民居,把芙蓉古镇建成中国土家族民俗文化、器具文化展示中心;依托国家级“绿色基因库”的优势,把小溪建成国内知名的生态休闲、科考及森林文化旅游胜地;依托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把老司城建成中国土家族寻古祭祖和土司文化考古圣地;依托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品牌效应,深化“与水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古老文化对话”的人文氛围;依托天然温泉、天然佛像及国家级公园优势,把不二门建成国内知名的休闲康体和特色温泉疗养文化胜地;依托老苏区根据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把塔卧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区。要坚持大手笔宣传营销,积极加强与主要客源城市和国内外大旅行社的横向联合,促进区域旅游与国际国内大旅游的大融合,让游客充分感受浓浓的“野山野水猛洞河,土风土韵古溪州”的生态人文氛围,以强势节会、强势宣传扩大永顺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外乡异客了解永顺,感悟永顺,旅游永顺,不断扩大永顺旅游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大县的跨越,争取2010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亿元以上。

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绿色经济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但并不排斥发展,相反,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一方面,生态文明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是石台加快发展、实现突破、富民强县,建设皖南最美山乡的长期任务。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谐池州”的要求,高举生态文明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谋求山区经济在工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的突破,努力把皖南生态文明山乡建设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力争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313435发展为2010年的224236,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组织实施工业突破。坚持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工业发展和项目引进上做到“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体现产业的绿色品质。“十五”期间,我县依托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绿色食品、非金属矿、水资源及良好的产业基础,初步建立起仪器仪表、农副产品加工、制药和中药材、小水电等优势产业,涌现出鸿凌集团、天方集团、山园公司、圣嘉实业、九华药业、东生鞋业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企业达7家,规模工业发展到14户,“鸿凌牌”燃气表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天方”商标被确认为“中国驰名商标”,“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十一五”期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每年争取2至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户我县,再组建1至2个企业集团,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左右,到十一五末期使工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组织实施旅游业突破。围绕建设紧邻长三角的休闲旅游基地,突出石台生态、原始、自然、绿色等特点,以安徽省加快“两山一湖”整体开发为契机,形成以牯牛降为龙头,各类景点景区开发竞展其长,融探原始森林、游溶洞奇观、览秋浦胜境、观天然瀑布、住生态园林、吃绿色食品、购地产商品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到“十一五”末期,旅游年接待人数1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亿元,培育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村30个,从事“农家乐”旅游接待的农户2000家以上,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6%,基本确立皖南旅游的中心县和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地位,步入“全国旅游经济强县”行列。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大力发展餐饮业、商贸物流业、为农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以进入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县为契机,围绕建设东部地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农业产业化、农家乐、生态家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工程,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按照“一年试点、二年起步、三年逐步推开、五年取得成效”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原料基地、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中国山茱萸之乡等称号,仙寓镇大山村入选“安徽省100个特色农业示范村”。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安徽石台茶叶节,石台高档绿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到2008年,全县沼气池保有量达到1万口,入户率达40%,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猪—沼—茶(果、菜)”生态模式得到全面推广。到2010年,全县100%的村完成村庄建设规划,80%的村完成村容村貌整治,全面实现农村通村公路黑色化(硬化)、学校教室楼房化、农村环境生态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有新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是大力营造“绿色环境”,组织实施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突破。围绕加速融入沿江及东部地区,通过招商引资、对上争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交通、通信、电力、供水、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通道与网络,努力缩短同外界的时空距离。“十五”期间,铜汤高速石台段、省道325线和21个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基本完工,县乡交通状况明显改观;注重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林业资源管护,森林覆盖率达到80.7%;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解决农村困难群众饮水3.8万人,病险库除险加固12座,小水电新增装机容量1.4万千瓦,第四批农村电气化县通过验收。下一步,将着重建立较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有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高效的水务管理体系;按照“皖南精品旅游县城”的定位,彰显县城“水绕着山、山围着城、城连着村”的特色,到“十一五”末,城镇化水平达到40%。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每年新增小水电装机3000千瓦,到2010年全县累积装机达到3万千瓦。全力争创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大力弘扬以牯牛降文化为代表的绿色文化,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建设好一批“文明村镇”和“绿色社区”,为“绿色石台、皖南茶乡”建设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

第7篇: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座谈会材料

林甸县发展和改革局

吴书记在林甸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中明确提出建设国际温泉名城。这一全新的发展目标的提出,开启了县域经济转型与跨越的全新历程。建设国际温泉名城,叫响‚温泉之乡、养生天堂‛的国际品牌,就要坚持环境立县,加强生态林甸建设,这也是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我县‚构筑生态经济发展板块‛定位的要求。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首次提出了‚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项精神的提出,有力地支持了我县的建设与发展,因此,结合我县发展目标和我局自身职能,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我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在顶层设计上体现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国际温泉名城,需要规划先行。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问题,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决定了环境的发展方向。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在制定县域总体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以及编制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发展等专项规划时,都始终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第一要素,并有机融入到各类规划中,以

指导性、制度性的严格要求进行保护性开发。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完善县域环境经济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共同发展的新路。

二、在分区发展上运用约束性机制。林甸县按照总体布局,分区推进的原则,提出了利用林甸镇、花园镇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其它乡镇为国务院农产品生产区,四季青镇被列为第三批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的有利因素,建设五个基地,

1、地热经济产业基地,

2、工业园区发展基地,

3、棚室果菜产业基地,

4、休闲旅游产业基地,

5、发展物流产业基地;打造四个区:

1、努力打造国家低碳发展先行区,

2、北方重要蔬菜安全保障区,

3、著名旅游休闲区,

4、养生宜居区。这个战略包括了县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人口等各个方面,是一个‚五位一体‛的区域发展规划,对于加快发展富民兴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做主体功能区域的规划,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成优化开发,把自然环境变成经济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量环境承载力而发展,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减少人为干预,给自然空间以自我修复、自我再生的时间和空间,早日恢复和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因此,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生态及经济政策。目前,主体功能区改革推进中‚最难的不是‘要做什么’,而是‘不

做什么’。‛(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杨禹)。因此,货真价实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在其中运用约束性机制,规范各项标准,严格准入制度,解决‚不做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落实功能区域的规划,最大程度上实现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优化开发的合理途径,打造天蓝、地绿、气净、水清的宜居、宜游空间。

三、在履行职能上积极主动不打折扣。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紧紧围绕县委打造‚国家低碳发展先行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行动态监管,对于产能落后、环境影响大的产业、企业及时淘汰;环保技术先进、清洁生产达标的技术、产业加大推广力度。要重点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准入标准,特别是节水、节地、节能、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标要达标。全面保护扎龙湿地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湿地移民工作力度,积极协调运作我县育苇场湿地移民工作,计划使

三、四分场203户、545人搬迁至场部,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该项规划,等待下达投资计划。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搬迁工程项目已经批复,预计明年10月建成。

第8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荆门市环境保护局

毛凯

我们认为打造荆门旅游品牌,首先要立足于本地基础,发挥本地区优势,打造出具有荆门特色的旅游品牌,从环保部门角度来讲,就是要突出生态、绿色、环保,打造荆门绿色旅游品牌。

一、打造绿色旅游品牌的意义

1、人们向往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不仅仅局限在吃饱穿暖的标准,回归自然,体验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已成为都市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态旅游的产生正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其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当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发展。

2、荆门正在实施生态宜居城市战略。市委、市政府之所以作出建设荆门生态旅游强市的决定,就是为了贯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荆门崛起”的战略部署,深挖辖区文化内涵,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建设生态荆门、和谐荆门,以推动我

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

3、我市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起步较晚,在周边地市中还处于滞后地位。例如宜昌不仅开发了“三峡人家”、“昭君故里”、“清江画廊”等生态旅游景点,还开发了丰富的地方土特产品。如稻花香、枝江大曲、十八湾小瓶装酒、清江银鱼、三峡苕酥、香菌木耳、香椿葛粉、长阳豆瓣酱、远安冲菜、五峰名茶,还有干土豆、干苕米、干鱼、腊味香肠等。而反观我市,旅游景点开发无序,缺乏特色,土特产叫得响的牌子也屈指可数,只有京山桥米、钟祥蟠龙菜、栗溪香菇、金龙泉啤酒等寥寥几个,所以荆门更要发展生态绿色经济。

二、我市打造绿色旅游品牌的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优越。我市气候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能充裕、热量丰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6-16.3℃,年日照时间1997-2100h,年平均降水量804-1067mm,无霜期239-255d,适合动植物和农作物生长,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地形地貌类型丰富,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簸箕状向南敞开,形成低山、丘岗和平原湖区兼具地势。最高海拔为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的斋公岩,高程1051米;最低海拔为沙洋县境内的长湖湖底和京山县永隆镇潘家湾河床,高程27米,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堤垸纵横,是全市粮棉集中产区。全市低山面积331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25%,平原面积

161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04%,水域面积1849.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16%。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泉眼、水库星罗棋布,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境大小河流600余条,形成以沮漳河、汉江、长湖和府环河为主的四大水系,连接着58座湖泊,556座大中小型水库和12.15万口堰塘。现有林业用地645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森林覆盖率达到36.2%。生态环境优美,为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奠定了基础。

2、自然、人文景观丰富。荆门处于楚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得中独厚、山川秀美,有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文化内涵深厚,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植被保存完好。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令人留连忘返。漳河、温峡风景区碧波万顷,岛幽林深,恰似人间瑶池。郭店楚简、战国古尸等轰动世界的历史文物出土于此,纪山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也分布于此。这些自然、人文景观,为打造绿色旅游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

3、生态经济效应显著。林业方面形成了花卉苗木、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森林旅游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五大林业支柱产业。200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已达34亿元。农业方面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全市耕地保有面积397.8万亩,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诞生了“京山桥米”、“栗溪山缘香菇”等知名绿色食品品牌。工业方面有中国名牌“金龙泉啤酒”, 开发了王牌、冰晶、纯生、

黑啤、金小麦等新品啤酒,年啤酒生产能力达60万吨,产品行销全国28个省市,并通过边贸辐射到东南亚地区。这必将产生深远的辐射效应。

4、基础工作扎实。荆门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试点市、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市。扎实的基础工作也为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几点对策建议

一个城市的旅游品牌的炼成,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联想集团从一个校办企业发展成全国知名的上市公司,驰名中外,也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荆门市委、市政府之所以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荆门崛起”的战略,打造荆门生态旅游强市,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我们在全省地市州的排名还比较靠后,在全国还没有拿得出手的“荆门名片”。我们认为,打造荆门绿色旅游品牌,带动三大产业的发展,扩大内需和外销,达到名利双收的双赢目的,才能充分体现我市的环境优势。为此我们结合环保部门工作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把传承传统文

化与发展现代文明统一起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推进“新农村文化繁荣工程”,建设一批文化体育设施,推动群众文化体育活跃繁荣。扶持民营民办文化发展,培育一批成长性文化企业,引进发展创意文化,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办好金龙泉啤酒节等节会活动,打响一批文化品牌。同时还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市为载体,不断深化生态示范工程,重点实施市区竹皮河河道“生态补水工程”,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县(市)、生态村镇、生态园区、绿色企业等生态系列创建活动,着力整治重点污染产业、区域、流域的点源污染,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全面开展汉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治污减排工作。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首先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环保无公害型的绿色农业。围绕生态效益农业,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努力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要充分利用我市农业传统大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有利条件,突出绿色、原生态、无公害等几大要素,抓好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开发和宣传。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病虫杂草无害化防治、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植保技术,指导农民按照绿色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检测,严格控制农产品源头和环节污染,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做好绿色食品和名牌产品的认证工作。同时还要抓住我市纳入“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

游业,进一步挖掘、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原生态旅游观光项目,推广自然生态旅游线路,开辟生态旅游新思路。例如长湖,是我省第三大湖泊,地处荆州市东北部、沙洋县西南,它西起荆州市荆州区龙会桥,北至沙洋县后港镇,东至沙洋县毛李镇的蝴蝶嘴,南抵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流域面积2265平方公里,自古迄今就是荆门、沙洋、荆州、沙市通江达海的舟楫交通黄金水道,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的墓冢就在湖北岸。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长湖境内风光秀丽,有潘家台、王家台、月台、柳岗牧笛、长湖远帆、渔歌早唱、仙桥夜月、夕阳返照、书亭坠雨、凤山晓钟、白羽破金等“三台八景”,民风醇厚,水域内盛产鱼虾、菱、藕等水产品,又是各种水禽的栖息地,在调洪蓄涝、保存淡水资源、降解污染物、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市的一张绿色名片。可是目前,从近几年水质监测结果来看,长湖所测指标中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超标,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营养状态级别为中度富营养,而且有恶化趋势,水体持续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长湖围栏养殖面积达5万多亩,超过国家有关养殖标准要求,养殖户投肥养鱼,增加了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来源,加上湖区周围生产、生活废水的排入,降低了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加快了长湖水质的恶化,丧失了大部分水体功能,成了全省有名的“臭水坑”,长湖综合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长湖保护、治理和

利用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分管秘书长任副组长,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局、水产局、城建厅及荆州、荆门、潜江三市领导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了《湖北省长湖保护治理和利用规划》报告。报告中坚持“保护优先,可持续利用;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依法治湖,科学利用”的原则,按照“构建两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以防洪排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改善水环境和人居环境为重点,综合考虑供水、生态、景观、旅游等需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目标、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宣扬“人”、“水”和谐的相处关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理念,从而维护长湖生命健康,最终实现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之逐渐成为一处都市人休闲、娱乐、度假的良好去处,并可与纪南楚国城、纪山楚墓群等景点整合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进而转化为把荆门打造成湖北的知名绿色旅游品牌的有利条件。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以节约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实施节约优先的方针,在生产、消费、建设、流通各领域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位置,降低消耗,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重

点搞好矿山复垦、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等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抓紧建立健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目标,以财政转移支付或以奖代拨为主要补偿形式,以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等为重点补偿对象,通过地区间利益协调、生态补偿,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矛盾,使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有偿化和效益化。

4、大力挖掘乡土气息文化产品。要组织力量大力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荆门特色乡土气息的文化产品,丰富生态旅游的内涵。如我市创作的大型现代花鼓剧《十二月等郎》就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因此,今后还要多出这样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来充实荆门绿色旅游品牌。

第9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

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1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现就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客观上要求我们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实现“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的重要任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率先,而且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率先。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条件。近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循环经济试点逐步扩大,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重点流域治理深入开展,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建设和修复得到加强,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和绿化模范城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江苏完全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目前,我省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刻不容缓。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有利于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四)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省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放心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顺应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盼、新要求,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做到既有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又有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主要原则

(五)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强化能力支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重大工程,增强生态意识,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省份。

(六)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15年,主要监测指标达到生态省建设序时进度,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为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奠定坚实基础。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2%,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达92%以上,重点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或优于III类)接近50%,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2%、41%,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0%。到2020年,全省地表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乡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全面改善,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

(七)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原则。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切实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加强环境分类管理,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强化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测监控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城乡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生态省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善于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着力解决生态省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全民生态教育,努力营造生态省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八)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区定位清晰和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乡建设和国土开发格局,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开发区域要提高生态空间的集约利用水平,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更高要求的污染物减排目标,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开发区域要控制生态空间的开发强度,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逐步提高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约利用能源资源,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开发区域要减轻生态空间的占用比重,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修复,逐步恢复生态平衡。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和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九)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着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加强政策支持,突破核心技术,促进要素集聚,加快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信息、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左右。突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大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突出抓好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省级以上开发区要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重点组织冶金、化工、纺织、造纸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超总量排污和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建成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在太湖流域率先建成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完善废旧物资回用网络,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到2015年,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制订再生水价格标准、管网预设和改造等政策,大幅度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积极引导、有序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开发应用低碳技术,加快发展低碳产业。

(十一)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项目审核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重点抓好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工作,以燃煤(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节约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统优化等为重点,大力组织实施节能工程。加大高耗能行业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力度,加快淘汰重点耗能企业在役落后用能设备。到2012年,累计形成节能能力1000万吨标准煤。统筹做好建筑、交通、商业、民用领域的节能工作。在电力、化工等8大高耗水行业的100家企业开展节水专项行动,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十二)培育壮大环保产业。贯彻落实《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把环保产业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00亿元。围绕节能、废水处理、烟气控制治理、固废资源化、环保新材料、环境监测仪器等六大领域,加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发展节能装备产品、水污染防治装备等六大产品集群,提高环保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扶持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盐城、宜兴等六大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环保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环境咨询、设施运营、工程设计和承包等节能环保服务业,促进节能环保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推进、互动发展。

四、全面加强污染防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十三)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把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江苏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全面实施产业调整、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清淤捞藻、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整治等综合治理措施,推动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有效防控蓝藻大规模暴发,严防湖泛发生,确保饮用水安全。切实加强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等大中型湖泊的保护与治理,及早预防富营养化。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暨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船舶污染治理,建设“清水走廊”。推动城市内河的水系整治和污染治理,到2015年,城市主要河流基本消除“黑臭”。实施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综合整治主要入海河流,严格控制直接入海排污口数量,强化企业尾水排海综合治理,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和达标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区域集中供水和备用水源建设,到2015年,全省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区域供水苏中地区基本全覆盖、苏北地区覆盖率达到85%,县城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备用水源。

(十四)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加快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以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为重点,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空气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努力控制灰霾污染,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气检测,限期淘汰高污染车辆,有条件的地区可提前实施国Ⅳ标准。抓紧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加强建筑工地、道路运输、裸地、堆场扬尘防治管理。加强已建脱硫设施监管,提高非统调电厂和自备电厂脱硫能力,从2011年起全面实施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脱硝工程。2015年前,钢铁、水泥等主要非电行业完成烟气脱硫,135MW以上燃煤机组完成烟气脱硝。加大服务业烟气治理力度。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能源、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要加大粉尘、烟气治理力度,加强对无组织排放的废气及恶臭气体的治理。

(十五)强化重金属、辐射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全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以铅、镉、汞、铬重金属和类金属砷等为重点防控因子,强化对矿山采选及冶炼、化工、电镀、皮革加工、蓄电池加工回收及危险废物处置等企业的监管,全面排查和整治环境隐患,继续抓好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有效遏制水体、空气、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危害。强化放射源安全管理,实现放射源实时在线监控,全省废弃放射源安全处置率达100%。加强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低放射性废渣的管理,建设城市低放射性废渣处置场。切实加强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监测、预警和电磁环境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合理规划建设省级危险废物暂存库,重点推进餐厨垃圾利用、垃圾发电等项目建设,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覆盖所有乡镇。

(十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业园区污水逐步实现统一纳管处理,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县城以上城市全部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到2015年,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0%和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100%和95%,污水处理厂污泥规范化处理率分别达80%和60%;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全覆盖。实施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水平。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治理。积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沼气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河道疏浚整治,着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建立农村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加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切实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行渔业循环水养殖。开展部省合作,落实“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15年,全省规划保留村庄环境基本整治一遍,苏南地区规划保留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50%,苏中和苏北地区规模较大的规划保留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25%和15%,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种植基地面积比例达75%,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

五、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

(十七)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突出抓好沿海、沿江、沿湖、沿河生态防护林和村镇绿化建设,积极推进园林城市、绿色家园、绿色单位、绿色道路等建设活动。到2015年,全省新增造林面积300万亩,新增绿化模范县12个、绿化示范村3000个,初步形成以森林为主体的高效、稳定、安全的城乡生态系统。按照“绿色江苏”建设总体布局,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抓好次生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强化森林经营措施,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在产业集中区周围设立生态隔离带或缓冲区,预留足够空间建设生态防护林带,形成生态屏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强化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严格保护林地、林木资源和古树名木。

(十八)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快编制和实施全省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开展山体保护复绿、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工程,到2015年,关闭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70%以上,煤矿采空区塌陷土地复垦率达到40%以上。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与保护,建立水域资源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根据湿地资源现状,研究和制定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定,明确保护目标、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逐步恢复退化湿地,扩大湿地面积,提高生态功能。到2015年,建设和恢复湿地25万亩。加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建立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网络,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快实施丘陵岗地、荒山、滩涂植被恢复工程,努力减少水土流失。开展海洋生态建设,增殖海洋生物资源,修复近海生态环境。

(十九)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制定实施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积极扩大受保护地面积,加强生态空间管制,严守“生态红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合理利用和配置近岸海域环境容量,加强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到2015年,滩涂围垦生态用地比例不少于2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根据国家要求,制订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认真实施盐城珍禽、大丰麋鹿、泗洪洪泽湖湿地等自然保护区规划。加大对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力度,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省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与保护工程。

(二十)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把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大国家生态市、县(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力度。到2012年,苏南的县(市)基本达到生态县(市)标准,无锡、苏州、常州建成国家生态市,苏中地区每个省辖市至少建成1-2个生态县(市),苏北地区要积极启动生态县(市)建设。已建成的生态市、县(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无锡新区要探索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把农村作为生态示范建设的重点,提高生态乡镇覆盖面。到2015年,全省40%的市、县(市)达到国家生态市县考核要求,3/4左右的城市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苏南地区所有建制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苏中、苏北地区分别有50%和20%的建制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生态农业县、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示范创建的成果。

六、加强能力建设,夯实生态省建设基础

(二十一)强化监测监控。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要求,加快建设环境要素更加齐全、技术设备更加先进、信息集成度更高的全省环境监控平台,整合现有力量,加强生态环境监控机构建设,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控能力。重视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覆盖全省的大气霾、辐射污染监测网络。在重点城市建设一批大气全因子监测站,全面提升大气污染监测水平。建设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提高防御海洋生态灾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应急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省辖市、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完善水、气、危险废物、外来入侵物种、核与辐射等生态环境应急预案,强化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二十二)强化执法监管。组织修订《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加快制订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功能区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地方法规,抓紧出台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推行生态补偿、发展循环经济等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制订流域性、区域性地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环保、节能、节水、海洋、林业、国土、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部门联动配合,严厉打击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对重大的违法案件,要实行挂牌督办,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环保执法监管体制,发挥苏南、苏中、苏北环保督查中心区域监管作用,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解决好符合条件的环保监管机构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强化生态省建设执法监管力量。

(二十三)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在生态环保科研中的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积极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污水深度处理、生态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平台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在省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每年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在省级环保引导资金和省级节能减排引导资金中对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和应用等给予支持。组织与生态省建设相关的环境宏观战略、水环境保护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环境经济政策创新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加强生态省建设人才培养和使用,列入省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培养计划。

七、加强生态省建设的保障措施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由省主要领导任组长,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研究生态省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协调推进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市、县要成立相应领导协调机构,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乡镇环保管理体制,全省各乡镇要落实环保职责,配备专职人员,确保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十五)严格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生态省建设考核体系,把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评价、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之中。制定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生态省建设重要政策落实和机制保障情况、监测指标达标情况、重点工程实施情况,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点内容,实行省对市、市对县的考核机制。建立生态省建设督政体系,强化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督查职能,对各地各部门开展生态省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加强生态省建设考核评价结果的使用,考核结果要报送同级党委、政府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各市、县政府每年要向上级政府报告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或通报工作进展,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

(二十六)推进工程建设。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编制“十二五”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方案,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重点推进循环经济与节能降耗、重点流域治理与饮用水安全保障、大气治理与固废处置、城市环境建设与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绿色江苏”以及能力建设与科技支撑等六大生态省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明确各项工程的责任单位、建设计划和资金来源,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开展工程项目环境监理,定期分析通报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十七)拓宽投入渠道。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逐年加大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从2011年起,大幅度增加省级环保引导资金,支持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各地都要安排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的引导资金和专项资金。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积极开展环境资本运作,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不断增值的资本,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十二五”期间,统筹安排全社会生态省建设重点项目投资5000亿元。

(二十八)完善经济政策。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实行差别化环境价费政策。积极推进排污指标有偿取得和交易试点,争取2012年之前在全省推广。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差别化水资源费价格政策,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逐步扩大污染物排污费征收范围,适当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落实污水、污泥处理收费政策,实施区域供水的乡镇要在2011年开征污水处理费。根据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污泥处置达标率核拨污水处理费。继续推进城市施工工地扬尘排污收费试点工作。对脱硫设施投运率不达标的电厂扣减脱硫电价。将企业节能减排、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与金融信贷政策挂钩,作为信贷评估的重要内容。落实节能环保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财税政策,鼓励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修复和清洁生产等。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太湖、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推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逐步建立上下游污染补偿机制。制定实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办法,加大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的补偿力度,选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试点,逐步建立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

(二十九)倡导低碳生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厉行节约,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并完善激励购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三十)引导公众参与。各级党委、政府要广泛听取生态省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公众环境知情权、议事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环境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环境质量情况。大力推广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各类企业要建立环境行为诚信制度和环境监督员制度。实行有奖举报,鼓励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完善污染损害的司法救济制度,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团体的作用,广泛设立环保义务监督员,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示范建设活动,进一步夯实生态省建设的社会基础,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上一篇:星级职工标兵申报材料下一篇: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