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中国梦

2022-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精神中国梦

漫谈中国梦之四:体验中国发展 了解追梦精神

红领巾小贴士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时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在少先队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让少先队员认识、理解中国精神。

怎样让孩子们认识、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等活动形式来进行。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认识、理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呢?

改革创新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迸发出来的“想前人所不敢想,做前人所不敢做”的时代精神,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时时刻刻出现在我们的周围,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实践体验的途径,让孩子们感受时代精神。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寻访活动,以中队或小队为单位,在寒暑假或双休日,去家乡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了解发展规划,参观即将上马建设的工程和已经投入生产的项目,体验家乡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到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农村示范点去调查了解宏伟蓝图,展望新农村的美好明天。

为了能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少先队员对家乡发展变化的印象,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到博物馆去了解家乡的昨天,通过图片、数据、实物等看到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活动中,我们要组织少先队员对各个领域的优秀党员、先进人物、广大的普通劳动者(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进行采访,从他们投身祖国建设事业及创造的各种奇迹中;从人民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行动中,看到他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献身的追梦精神。

中国精神会感动少先队员,会让孩子们意识到现在自己是中小学生,但是也是未来的建设者,要在长大后承担起重任,现在就应该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作者:张杏云

第2篇:医学人文精神与健康中国梦

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作为公立医院,在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担当着主力军的重要职责。而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在增强医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医院活力和竞争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方面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医学人文精神促进医学发展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促进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医学职业精神是植根于哲学的中国传统医学精神,产生于共产主义白求恩精神以及现代人文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医学人文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广义的医学精神包含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有四个内涵:第一,极其坚定的人道主义理想、医学职业道德信念和医学理性精神。第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第三,德才兼备,彰显医学人文服务取向的精神。第四,坚持倡导公益性和公共卫生性的精神。医疗行业有着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有的职业精神,体现为职业信仰与职业责任,“救死扶伤”是医疗行业者的职业责任,要求医疗工作者认真负责、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与时俱进。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革,医学精神逐渐发展成为贯穿“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旨在在诊疗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弘扬高尚医德、展现医学的温情与仁慈的精神,它是人类热爱生命、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白求恩精神提倡的“救死扶伤、服务人民、热忱负责、精益求精”凸显了中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医疗工作者不因病人的国家、种族、宗教、贫富等方面而有治疗上的差异,它要求医务人员不轻易放弃践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义务。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应有特质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职业应具有的特质,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2015 年 2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健康中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已处于人类发展的突出位置,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疗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健康与医疗服务的要求度越来越高。当前,医疗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而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在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中普遍存在,医学人文精神的理性回归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迫切呼唤。

醫生的根本目的是治病救人,要求其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而“医者仁心”还要求医生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具有爱心、责任心等优秀品质,职业本身要求医生必须具备医学人文精神。由于现在很多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对其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够,进入临床后医务人员继續教育仍然缺乏相应的人文培养,这样一来,导致医务人员普遍缺乏人文教育背景,事实上临床中的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所以很多医务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无暇顾及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审视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一些医生过分关注医疗技术,认为病治好了,其他问题迎刃而解,由于医患双方医疗知识的不对称性,当没有达到预期的诊疗效果时,医患关系迅速紧张起来。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

倡导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呼唤个体医者仁心,而更重要的是复兴群体医者仁心,也就是说医学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一种医学群体精神。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不断赋予医学人文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就要深入探索其形成渊源,全面认识其形成的阶段和时代背景,结合最新的医疗形势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进一步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局势。

医学人文精神的理性回归不仅仅是当前医患关系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医疗服务领域能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国家医疗改革深入进行的有力保障。

医院要全方位关注医学人文精神

目前国内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多侧重于医学院校,忽视了医疗单位在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医院要从多方面提升医生个人素质。

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加强从医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医院可邀请医学名家、法律专家、人文学者等来院为医务人员做医学人文方面的讲座,或者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对生命的终极探讨,从医学伦理、法律、医患关系等方面进行解读、剖析,引导医务人员注重在临床中思考和实践医学人文的内涵,自发地关注患者尊严、敬畏患者的生命。

树立白求恩精神为主旋律的价值观大力倡导诚实的科研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以白求恩精神为医疗行业建设的主旋律,提升医疗卫生工作的服务品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体现在医院就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最关键的是要站在病人的角度,合理因病施治,真正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需,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维护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维护病人利益之中实现自身价值。

在医院管理中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医疗单位管理者应该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活动状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予医护员工切实的人文关怀,形成医护人员正确的认知。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患沟通必不可少。医患关系之所以紧张,一定程度上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关。要不断提高医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才能构筑起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医院要专注于人文精神的构建,从院区环境、诊疗、住院环境、就诊流程等方面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样患者来院才会安心、舒心,医院才能真正为患者信赖。久而久之,医患矛盾紧张的局面将得以缓和,取而代之的将是医患间的和谐共处,医学人文精神才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本文选自:民生周刊 2017年03期)

作者:民生周刊编辑部

第3篇: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为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65周年,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西柏坡纪念馆在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联合召开了“西柏坡精神与中国梦”理论研讨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曲青山,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景春华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党校系统、党史研究系统、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学者共计1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后,本刊记者专访了曲青山同志。

记 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中国梦,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次理论研讨会以“西柏坡精神与中国梦”为主题,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请您就此谈谈看法。

曲青山:把西柏坡精神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探讨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充分体现了河北省委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敏锐的政治眼光。

西柏坡时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追求中国梦的重要历史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寻中国梦的历程,饱经凄风苦雨、艰难曲折,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人民在苦难和屈辱中奋起抗争,却一次次遭到失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却一次次化为泡影。“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以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甲午海战却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想效仿沙俄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得到的却是“六君子”血洒菜市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想创建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换来的依旧是国家四分五裂、战乱频仍,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愤诗句,道出了当时中国人的心声。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道路,长期处于黑暗与迷茫的艰辛探索之中。

真正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上实现中国梦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民族复兴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经过长时间的浴血奋战,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数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直至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夕,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全国的胜利已指日可待。

1948年,毛主席和党中央移驻西柏坡。当时,党中央的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在西柏坡会合。从此,西柏坡的火炬照亮了华北,照亮了中国,照亮了中国人民追寻中国梦的伟大航程。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开举起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旗帜;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里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开始了中国革命由以农村为中心到以城市为中心的伟大转变,创造性地擘画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蓝图。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战略决战期,是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推进的转折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段精彩华章。

记 者:西柏坡精神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西柏坡时期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您认为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哪里,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曲青山:西柏坡时期是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和铸就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强大精神支柱。从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这些弥足珍贵的革命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西柏坡的伟大斗争,把上述一系列革命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并结合新的历程、新的任务、新的实践,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这一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依靠群众,团结统一;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等等。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一系列革命精神的延续与发展,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第一,西柏坡精神中内含的心系人民、众志成城,对我们弥足珍贵。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为解放生产力,解决广大农民祖祖辈辈渴望的土地问题,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组织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决了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问题,真正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空前拥护和爱戴。党把人民当亲人,人民把党当救星。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调动起来,把“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形成了战胜强敌的铜墙铁壁,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形成了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的钢铁长城,从而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西柏坡精神中内含的艰苦奋斗、实干兴邦,对我们弥足珍贵。

西柏坡时期,是我们党面临筹建新中国异常繁忙的时期。在移驻西柏坡后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党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完成了一系列革故鼎新的工作。这期间,组建了华北人民政府,统一了解放区财经工作,极大地发展了解放区的生产;这期间,党积极团结党外民主人士,和衷共济,共商建国大计;这期间,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建立完善了一大批规章制度;这期间,党缜密运筹、科学谋划、成功指挥了三大战役。党中央、毛主席和党的各级干部在太行深处的小山村,在低矮简陋的农舍里,在昏黄暗淡的油灯下,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靠艰苦朴素的作风,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完成了党的历史上的辉煌壮举。

第三,西柏坡精神中内含的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对我们弥足珍贵。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实践,推进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变。党中央、毛主席以高超的胆略和智慧,创造了解放大城市的三种模式——武力解放天津,和平解放北平,放宽政策、和平起义解放绥远;以高超的胆略和智慧,初步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管城市的方法;以高超的胆略和智慧,形成了中国政治机构的雏形——华北人民政府,探索了新中国将要实施的基本政治制度。同时,在经济建设、政府管理、民族政策、党的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理论、制度和指导方针上的一系列创新和创造,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探索积累了经验,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铺设出最初框架,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描绘了宏伟蓝图。

第四,西柏坡精神中内含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对我们弥足珍贵。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面临着即将到来的革命胜利,面临着建立新中国的历史重任,毛主席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吸取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的深刻教训,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于是,他振聋发聩地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了使“两个务必”真正落到实处,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党中央又作出了具体的六条规定,即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六条规定成为当时以及之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内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党高度自觉、拒腐防变的行为规范。就在党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移驻北京之际,毛主席意味深长地发表了著名的“赶考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正是这种高度的自律精神和忧患意识,确保了我们党在各种考验面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历史上看,中国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空间呈现,而是一个动态的展开过程,其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典型表现就是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铸就形成的包括西柏坡精神在内的一系列精神,闪烁着革命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特殊呈现。其中,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起点,井冈山精神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路先锋,苏区精神是党建立政权、执政为民的重要实践,长征精神是党和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的恢弘诗篇,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集中呈现,西柏坡精神是党建立新中国前的精神洗礼。正是这些在不同历史节点上所形成的具有不同历史价值的革命精神,支撑了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西柏坡精神和其他各种精神,组成了我们党内涵丰富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和价值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升华。今天,对我们来说,产生这些革命精神的历史时期已经过去,但这些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却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够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记 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请您谈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我们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

曲青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几代中国人以及当代十几亿中国人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我认为,“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以中国精神为支撑。没有中国精神,就不会有中国力量;没有中国力量,中国梦就难以实现。因此,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必将成为现实。实现中国梦不能靠清谈,不能靠空论,要靠脚踏实地的行动,靠坚韧不拔的毅力,靠众志成城的力量,靠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因此,在这样一个时候,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弘扬西柏坡精神就有了十分特殊的意义。

第一,弘扬西柏坡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不渝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成功,源于党矢志不渝地坚持对革命道路、革命理论及相关制度的高度自信、高度自觉。为了实现为人民谋利益的崇高目标,我们党带领人民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在所不惜,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坚持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构成的。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所以,这一根本成就中蕴含着西柏坡精神的贡献。弘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弘扬西柏坡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不渝地脚踏实地、力戒空谈。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成功,源于党矢志不渝地坚持力戒空谈、脚踏实地,率领千百万人民群众,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实干成就梦想。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说到底是人民的梦。人世间的一切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去创造。脚踏实地,就是要老老实实,不懒惰,不懈怠,不脱离实际,不半途而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规律、尊重科学。河北省委提出,把握战略重点,打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四大攻坚战,就是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重要体现。弘扬西柏坡精神,我们就要力戒空谈、脚踏实地,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处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释放、传递和凝聚正能量。

第三,弘扬西柏坡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不渝地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成功,源于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我们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党的十八大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特别强调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并着重提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是十八大对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一个制度性要求和规定。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全党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前不久,中央政治局根据十八大精神作出部署,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西柏坡精神,我们就要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着力解决在一些地方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

第四,弘扬西柏坡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个务必”。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成功,源于党始终坚持了“两个务必”。今天,与西柏坡时期相比,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与世界各种力量的竞争和博弈中实现民族复兴,任重而道远。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两个务必”,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常怀“赶考”之心,常秉“赶考”之志,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将革命工作做到底。

记 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作者:胡鸣铎

第4篇: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

——访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

记者 马献忠

2013-3-29 9:10:43来源:2013年3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主席的论述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如何认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如何认识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精神?

陈瑛: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最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弘扬中国精神,发挥中国力量,以实现“中国梦”,这一号召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极大地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共识,指导并鼓舞我们同心同德,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什么是中国精神?在我看来,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能够发出正能量的各种优秀品德、价值的总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的兴国之魂和强国之魄。这里,我们要注意,无论是爱国主义,还是改革开放,都只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而非“全体”。这就意味着,构成我们中国精神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合体,内容非常丰厚。例如我们的民族精神中,除了爱国主义之外,还有勤劳、节俭、勇敢、仁爱、忠实、诚信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聚集在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的周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支持,组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个整体,而这两个整体又组合成中国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认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核心”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陈瑛: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但是,我们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核心”和其他部分的关系:一方面要维护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这两个“核心”的地位,注意发挥其“核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其他因素和成分的地位和作用。以勤俭为例,它虽然不是中国精神的核心,却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精神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中间一直传诵着关于勤俭美德的动人故事和处世格言,例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等。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的奋斗史,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需要弘扬一种什么样的中国精神?

陈瑛:当前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正处于关键时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然而在这个大好形势下,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阻力,我们的国家大、人口多、起点低,许多资源紧缺,包括发展本身带来的生产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以及森林、草场、湿地的减少等环境问题,这里处处需要勤俭节约。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不但存在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例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等,还存在着市场经济以前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诸如自私保守、爱面子、讲排场等等,这些都在传递着负能量,销蚀着人们的美德和精神,甚至严重地影响我们党的建设。消极、奢侈是腐败的温床和开端,勤俭关系着我们党和我们事业的兴亡成败。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大力提倡中国精神中的勤俭,把它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让它铭刻在我们每个党员、每个群众的头脑里,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反对奢侈腐败、狠抓勤俭和廉政的举措,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正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的精神,正在与勤俭等中华传统美德良性互动:后者坚强地支撑着前者,而前者则提挈着后者,使其攀升到更高境界。它们共同

构成的中国精神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精神正在并将继续指导和鼓舞着我们实现“中国梦”。

第5篇:用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最伟大的力量——马丁科尔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定中国精神,就有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凝结剂和推进器,就有了超越自我、自觉自信,走向辉煌的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着中国精神。

2013年7月 日,我们前往北川汶川展开暑期实践。

5年前的5月12日,中国,汶川,一场特大地震震垮了人们的家园。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抢险救援“分秒必争”,安置群众“百日攻坚”,恢复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

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援,四川干部群众感恩奋进,交出了一份“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答卷,用负重前行、坚韧奋斗实现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庄严承诺。

如今,我们行走在北川、汶川、青川,当绿色重新覆盖曾破碎的高山,当宁静重新返回美丽的小城,当笑容重新回到灾区群众的脸庞,那些坚强绽放的生命的力量让人动容。看到这样的巨变,外国记者坦言:“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什么叫‘奇迹’。”

五年了。

担架上的“敬礼娃娃”郎铮长高了不止一头。“可乐男孩”杨彬成了一家汽车美容店老板。那些在大地颤栗中出生的娃娃们,已经走进幼儿园,开始演练防震逃生。

各不相同的灾难境遇,一样萌发的前行力量,定格的,是眼前绽放的笑脸。 回望汶川,铭记来路。这一人类抗击特大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恢宏篇章,见证了不屈中国的坚强砥柱、制度优势的不竭力量,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

那一刻到这五年,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汶川,诠释着一个政党的庄严宣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穿越灾难,砥砺奋进,这一份信心沉甸甸。

把震后五年来的变迁放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考量,我们深信:多难兴邦。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铸就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中华民族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汶川灾区重建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开门开放搞规划、高起点搞规划、突出特色搞规划。

今日汶川地震灾区,已难见满目疮痍的痕迹。如新北川县城的新村落融入田园风光,新城镇焕发勃勃生机。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而是脱胎换骨。

安昌河蜿蜒流淌,永昌镇展露秀姿。

北川新县城。永昌大道两旁,行政服务中心、商业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医院、学校一应俱全。夕阳西下,北川人三三两两在安昌河畔、禹王桥边散步、品茗;“巴拿恰”商业街的广场上,成群结队的人们跳起羌族舞蹈。

“禹王桥上品香茗,巴拿恰街跳沙朗”,新北川的生活,祥和而惬意。 受灾群众不仅住上了新房子,更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即便穿行在大山深处,也不时可见这样的标语:“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重上富裕路,一个不能少”„„

“三月的樱桃,五月的枇杷,六月的李子,七月的梨子,九月三十吃柿子,冬天还有猕猴桃。”这几句话,印在了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村民陈云高的名片上,“北川名气越来越大,来我们寨子的游客越来越多,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水果产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带动了石椅村的农家乐发展。去年,这个共有328人的村子,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一省帮一重灾区,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对口援建,这一恢复重建中的制度创新,是我国抗灾史上的第一次。

山东—北川,广东—汶川,浙江—青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中东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对子,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对口省市派出得力干部和专业技术力量,投入财力物力,发挥自身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输血与造血并重、硬件与软件结合、当前与长远兼顾、重建与发展并举,援建了一批工业、旅游、特色农业等项目,有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

以对口支援为契机,四川与援建省市建立起更加紧密的长期合作机制,推进由援建到合作、由对口到全面、由重建到发展的深化和转变。

回望北川,从那一刻起的这五年,科学救灾、科学重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特殊检阅,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的一次特殊检阅,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次特殊检阅,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一次特殊检阅。

有学者如此评价:在特大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力面前,中国执政党体现了卓越的“领导力”,中国政府体现了一流的“组织力”,中国军队体现了顽强的“战斗力”,中国人民体现了高尚的“互助力”,举国上下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这是一种人民至上、众志成城的精神。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堪称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在巨灾考验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基层党组织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尊重生命、关注民生、顺应民意、依靠群众,八方力量在这里汇聚,“人民至上”的时代强音在这里奏响。

这是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汶川、玉树、舟曲到芦山,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民族品格、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在应对巨灾时彰显,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汶川不哭”、“雅安平安”,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网络,一条条发自内心的祝福传递着正能量。

这是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当来自北川、汶川的救援队冲到芦山地震灾区救援,当从甘肃赶来的志愿者谈卯成在芦山灾区为受灾群众免费理发,当成都街头自发献血的市民排成长龙„„这种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大爱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洗礼。 每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都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检验、一次洗礼、一次升华。五年,我们穿越灾难;五年,汶川浴火重生!

北川汶川告诉世界,凝聚“中国精神”,我们就能在面对灾难和挑战时书写“中国奇迹”;凝聚“中国精神”,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凝聚“中国精神”,我们就找到了强国之魂和富民之根,就拥有了托举“中国梦想”的最深沉力量。

在老北川县城的废墟上,我们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前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百年不灭的梦想。五年来的抗震救灾让我感受到中国精神的团结一心五年来的抗震救灾斗争,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活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一定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披荆斩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北川,注定会见证着中国在中国精神的凝聚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一个民族奋进的新起点!

第6篇:弘扬中国精神 激扬中国梦

注:中国精神的提法不应忽视,应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铸就中国梦的范畴。--“中国梦”这个激动人心的热词,激荡了2013年的春天,拂煦了欣欣向荣的神州大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对中国梦作了系统阐发。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把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万众一心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要繁衍生息发展,一个国家要立国兴国强国,不可不有厚重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有作为的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精神世界的修炼和砥砺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进程中,向往国家统

一、民族兴旺、人民富足、人生完善的梦想始终像不熄的灯光照耀我们民族前行,也激发、培育和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先人很早就从皇天后土中得到启示,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格言,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哲学思维传统以及相应的国家观念,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创造和不断发展了灿烂的文化。在人类文明的星空和长河里,众多文明如流星陨落,如昙花一现,如季节河一样枯涸在岁月的沙漠里,而唯独中华文化始终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如月之升,如日之恒。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以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开拓了世界东方的这片热土,不断创造和建设了自己的美好家园。在漫长的民族融合和共同发展的进程中,这片土地上虽然也上演过许多烽烟战火,数度分分合合,但主体上始终维持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大中华的观念、以维护和实现国家统一富强为己任的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像基因一样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也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情况下,那个伟大的中国梦才在冻土下萌生,在暗夜中点亮,救亡图存的运动、革故鼎新的呐喊像世纪的潮汐激荡不已、奔涌不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也标志着中华民族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精神上的一次大焕发。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变国家命运的有力武器,并致力于将之中国化,从而为民族精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元素,注入了脱胎换骨的鲜活因子。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中国梦统一起来,才使得民族精神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使中国人民“知所趋赴”,焕发出求独立、谋解放、奔富强的改天换地、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仅骄傲地站立了起来,而且以民族复兴、自力更生的坚强决心,以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打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千秋基业,展示了崭新的精神风貌。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启,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又一次伟大觉醒,也标志着中华民族思想上的一次新的大解放、精神上的一次新的大焕发。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处于一种相对僵化、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冲破长期“左”的思想的禁锢,为了追赶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拉开了气势恢宏的改革开放大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春风吹拂和涤荡了整个神州大地,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眼界和气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地展开。改革开放成为这个时代的最鲜明的特征,成为这个时代精神上最显著的标识。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中,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且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汇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熔铸在一起,迸

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释放出原子核聚变、裂变一样的能量。

因为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因为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实践而具有崭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中国精神,就是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写照。当下世人热议中国现象、中国速度、中国奇迹,其背后,人们所看到的正是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比一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成果更为弥足珍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逆转、不可遏制的最深层的根据。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经过近代以来170多年的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的不懈奋斗、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30多年的开拓创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已经照临东方的地平线,中华民族好梦成真的愿景已经日益真切而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为了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民族的复兴从本原上说是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民族精神。近代中国的衰落,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精神禁锢、精神奴役直接相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民族精神上的大解放、大振奋、大焕发。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才能更好地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漫长的封建社会和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所造成的民气民风上的某些愚昧落后、保守封闭的精神状态,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骄傲、更加自信、更加昂扬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弘扬中国精神,是进一步凝聚和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斗的现实需要。“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实现中国梦的漫漫征程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国际敌对势力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处心积虑地遏制中国的发展,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凝聚亿万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向着梦圆冲刺?离不开伟大的中国精神,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主义始终是指引亿万中国人民前进方向、昭示亿万中华儿女价值归属的旗帜。愈接近梦想成真,愈需要我们凝心聚力。爱国主义可以让我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将个人力量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巨浪。

弘扬中国精神,是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攻坚克难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靠改革开放,解决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出路也在于深化改革开放。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如何攻坚克难、破礁除障?同样离不开中国精神,尤其是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面对日益凸显的发展瓶颈、深层次矛盾问题,我们只有发扬“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改革创新精神,迎难而上,才能闯过激流险滩驶向潮平岸阔。

扎实推进弘扬中国精神这一铸魂工程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把弘扬中国精神作为新形势下的铸魂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大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必须高扬先进文化发展的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产品创作生产

传播各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精神文化成果,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强化人民的精神力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改革开放、开拓创新教育,并综合运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法途径,积极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植根于亿万人民“寻梦”、“追梦”的火热实践。中国精神不是面壁悟禅,不是空穴来风,它体现在每个人勤奋敬业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为个人梦、国家梦的奋斗追求中。只有在实践的沃土上才能培植中国精神,在实干的热流中才能弘扬中国精神。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幸福生活、开拓美好未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每一个人放飞梦想提供广阔空间、实现梦想创造充裕机会,并引导人们把小家和大家、实现个人梦与实现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要结合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引导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保守、僵化、故步自封的观念,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要善于发现、大力宣扬践行中国精神的先进典型,运用生动的素材、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人民。发扬我们民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宝贵品格,重实干、鼓实劲、求实效,使中国精神在力行力为中绽放美丽光辉。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而也是当代中国精神最热忱的倡导者和最忠实的践行者。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时强调:“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今天,我们要凝聚和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中国梦,同样要首先使“先锋队觉悟”。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做践行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模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最高价值追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民族。

第7篇:中国梦 云南精神

选择平凡,让青春绽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选择平凡,让青春绽放》。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山区小学教师,一年多以前也曾面临择业,我的母亲坚决反对让我再当老师,因为同样身为人师的母亲,在倾尽半生心血之后,体会到更多的,只是对这份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我理解母亲,她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再走同样的路,去承受那份同样的辛苦。也曾徘徊过,直到有一天父亲淡淡的对我说,任何一份工作都像一座高高的围城,城里的人拼命的想出来,而城外的人拼了命的想进去。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择自己之所爱,知足常乐,就是幸福。

大学的时候曾读过这样一首诗: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的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这首诗就这样带着我的梦,让我走上了这光荣的三尺讲台。

现在当我以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走进教室的时候,当我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脸庞的时候,我坚定地告诉自己,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巴金先生曾说过:“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

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无论什么职业,一个人只要有一个伟大的精神支柱,那么必定会创造出伟大的成功,必定会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担当、责任、使命、坚韧、奉献,创新,乃至于吃苦耐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如果说,高原向往的是蓝天,河流向往的是大海,那么,身为一名大地上的劳动者,我们就理应以大山的高度来确立我们自身的精神使命和价值坐标,筑起红土高原上的云南魂,为大地立传,为大美立言。

一直以来,我把身边的每一位老师,都当作我学习的楷模。直到有一天,身边的一个人,再一次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灵。

那天得知他突然离去的消息,好大一会儿,我的脑中都是大片的空白。他是一位山区教师,扎根山区教育数十年,他爱他的工作爱他的孩子们。二十多年来他没有旷过一次工,没有无故缺过一节课。每个夜晚,都能看到他伏案工作,左手拿书,右手握笔的情景。二十多年来,他以一种耐性、一种追求、一种奉献与无私的爱,默默地、专心地耕耘在大山深处的山区学校。在这深山里,他为一批批的孩子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垒起一个温馨的家园。

有一次,他的妻子哭着对他抱怨说:“你看这么多年过的是什么日子,穿的不如人,吃的不如人,住的不如人,当个穷教书匠,什么时候是个头,你看一些人,不干教师去做生意,现在要钱有钱,吃好的,穿好的,日子过得多好。”听着这些话,他的心撕心裂肺般的疼痛,他犹豫过,徘徊过„„但想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投来一

个个说不出滋味的眼神,第二天,他又像平常一样,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望着孩子们阳光的笑脸、活泼的身影,他暗暗发誓:再苦,也不离开山里的孩子们,只要孩子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他这一辈子就是值得的。还有一天下午,快放学了,忽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一瞬间,大雨倾盆,山洪滚滚。他穿了一双破烂的黄胶鞋,踏着泥泞,翻山越岭护送七个学生安全回到家,路上他的脚被碎石头划破,鲜血直流。但他忍着疼痛,坚持前行,山路上留下一串串沾满鲜血的脚印,回到家就发了40多度的高烧,差点儿就没命了„„

这样的坚持,让我看到的是滴水穿石的力量。他的付出,他的辛劳,他的兢兢业业,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年,而是一辈子。可是他太累了,终于有一天在离开学校的途中,永远的离开了。这一年,他才四十岁。多么短暂却又灿烂的生命啊,他静静地走了,就像他生前为教育事业所做的一切一样,无声无息。

我的心颤抖着,原来真正的圣贤不止写在古书里,不止演在屏幕上,他们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用滴水石穿的信念在前行;没有高官厚禄的回报,却收获着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每一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师德师风的高尚内涵。

今天,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美的颂歌。用青春和热血托起一代代大山孩子的梦想。

我选择平凡,让青春绽放!

谢谢大家!

第8篇:中国梦—民族精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叫她——中国梦。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之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梦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化身。是听到亡国消息后投江的屈原;是为了汉朝使节的尊严,牧羊十九个春秋的苏武;是精忠报国的岳飞;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文天祥;是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是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昂首挺胸走在美国大街上的吉鸿昌;是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飞上太空的杨利伟……。

中国梦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发明地动仪的张衡;是推算出圆周率的祖冲之;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抗击“非典”的白衣天使……也正是他们使我国成为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中国梦是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是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旗帜;是义和团的大刀;是甲午战争中的风云;是狼牙山英勇跳崖的五壮士;是坚持八年抗日的亿万民众……。

中国梦是新时代的奉献精神。是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

翻阅青史,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就是一部爱国主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历史。中华民族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法宝。中国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有了这些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以人为本、以民为贵的人本精神,忧国忧民,国而忘家的爱国情怀,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博大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强品格和我们民族精神,以及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难道还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战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用置疑吗?

我们少年儿童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助人为乐、刻苦学习,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体现出民族精神的光辉。我们要发扬在历经沧桑、饱尝忧患的历史中炼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教诲,高举民族精神一定能够在我们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我们只要做到弘扬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我们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当我的梦想实现, 中国梦也即将实现,为民族的发展而努力吧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9篇:雷锋精神与中国梦

来源:人民网 |作者:公方彬 | 上传时间:2013-06-02 01:54

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 (万鹏)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解读既包含了对近代历史的深刻洞悉,也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刘云山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50年纪念会上说到雷锋精神是永放光芒的灯塔,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今日,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做客人民网,以“雷锋精神与中国梦”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中国道路”问题需静下来思考,不要当愤青

“中国梦”概念直接进入平民话语体系

公方彬指出,中国梦这个概念从总书记提出以后,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很大反响,一是因为它揭示了中华民族百年梦想就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本质,二是因为中国梦这个概念直接进入了平民的话语体系,所以这两大原因决定了中国梦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他谈到,雷锋精神之所以能长期作为一个标杆,是因为雷锋精神的本质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树典型是为了解决主流精神借助载体来展示的问题,雷锋作为一个典型人物宣传出来,群众有了效仿的榜样,所以雷锋精神和中国梦结合起来能产生大的影响。

雷锋精神的三大体现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高度关联

公方彬指出,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后在全国“两会”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强调三点: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雷锋精神体现在三大方面,一个是“理想信念”问题,第二个是“人生价值实现”问题,第三个是“我在这个社会中承担什么责任、做什么”的问题。雷锋精神的三大体现和总书记讲到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三个高度关联。

对于“中国道路”问题需要思考,不需要愤青

第一是理想信念问题。雷锋的特点是爱党、爱国、爱人民,他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雷锋最难得的品质是执着的信仰,从他的经历来讲,和他对问题的把握和理解,他认识到中国离开共产党不行,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行,有了信仰这个强大的力量。而今天社会是多元社会,中国在前进,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突破,但是正因为多元社会,我们的看法不一样,所以社会转型对很多问题的理解有了变化,我们很多人一切盯着钱,精神缺失了,所以我们今天特别强调精神的问题。

公方彬谈到,精神具体化涉及的就是中国道路问题,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强调了共产主义信念和信仰的问题,中国梦伟大复兴的实现就是要走中国道路,十八大提出来不走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不能说西方不好,但是一定要看到好的未必是适应自己的,只有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尤其我们经济发展的模式,所有这些照搬西方的肯定不行。

他指出,中国道路只能自己走,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所以中国道路问题就是我们全社会要静下来思考,不要当愤青。现实问题不少,但一定看到中国只能这么走,中国的事情只能自己解决,而中国梦首先第一点就是道路问题,这两者高度关联,我们确实得学学雷锋,雷锋就是相信党、相信国家的道路。

“中国精神”问题其实质就是价值坐标问题

第二是雷锋的价值实现问题。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价值实现,雷锋解决了精神和物质的平衡问题,就是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样活着;什么是价值,怎么实现价值;什么是幸福,如何活的幸福。雷锋保证了他的精神力量,他的精神力量不是谁赋予的,他是自己内在感悟的,确实解决了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所以总书记讲学习雷锋的幸福感,雷锋的幸福感来自于奉献的过程中就有幸福感。

公方彬谈到,如果我们没有精神张扬只是物化的,那结果是会痛苦的。任何人只是物化的一定是痛苦的,我们现在物化太重了,很多人只记得钱的问题,忘记了人只认得钱,这是没有幸福感的。我们现在发展这么快,为什么那么多人那么痛苦,就是因为转型过程中精神力量是不够的,所以中国梦突出强调中国精神,过去优秀的精神要宣传出来。当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最终的胜利,是因为张扬了精神。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中国精神问题,其实质就是价值坐标问题,这是大国崛起需要关注的。

只要每个人都为国家做贡献 那就是“中国力量”

第三,雷锋最大的特点是做的都是小事。公方彬谈到,雷锋他想上战场,但是没仗可打,雷锋做的都是小事儿,可小事儿多了也是一种精神。现在讲中国力量,全国人民不可能每个人都做惊天立地的事情,大英雄毕竟是有限的,可只要我们在中国力量体现的过程中凝聚起来,把你我的力量使出来,最终会有作用。

他还指出,雷锋做小事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但是只要使出这个力量一定会产生作用。二战时期英国一片墓地上留有一个年轻母亲10岁儿子的墓志铭,上面写道“全世界黑暗都挡不住一个蜡烛的光明”。我们大众力量都有限,只要每个人都为国家做贡献,注定这个民族就会强大,那就是中国力量。

“中国梦”不要庸俗化 质疑雷锋者不相信高尚

人活着不能没有信仰

公方彬指出,人活着不能没有信仰。他提到三句话,第一句话,人活着有三种状态,政治信仰者、宗教信仰者,还有只强调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政治信仰是社会骨干力量,宗教信仰是社会的稳定力量,没有精神追求只强调功利的人有可能成为亡命徒。第二句话,他认为人要活的轻松就要有信仰,因为有了信仰就有约束和敬畏,要有活的意义必须有信仰,是信仰告诉你意义在哪里。第三句话,什么是信仰?信仰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不叫信仰。他认为信仰对一个民族、一个政治集团、一个人都非常重要,比如信仰和民族的关系等等。

为什么有人质疑雷锋?那是因为质疑者不相信高尚

公方彬谈到国防大学刘亚洲政委讲过一次信仰,不仅把别人感动了,也把他自己也感动了。公方彬指出,他个人的体验是你没有信仰、没有精神支撑是不能永恒下去的。现在的社会,为什么有人质疑雷锋?那是因为质疑者不相信高尚。

高尚是存在的。公方彬谈到人有三个境界,一个是被感人的事情所感动,第二是你的行为感动别人,还有一个境界是你的行为感动自己。当自己被自己的理念感动的时候,你的境界就非常高了,其实高尚是存在的,因为人总在追寻“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幸福在哪里”这些问题。怎么才是幸福?有钱就幸福吗?不解决精神信仰问题,不解决价值观的问题就幸福不了,经济越发展只会越痛苦。

“中国梦”不要庸俗化,我们的信仰一定要高尚

他指出,现在我们讲中国梦也得考虑一个问题,梦想不要庸俗化。我们每个都有梦想,但中国梦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梦想,离不开每个人的具体理想,但是不要庸俗化。比如说今天买个电脑就说是中国梦,那胡说,买个电脑是生活梦想,与中国梦不搭界。习近平同志讲让每个人都精彩,精彩是人生的精彩,不是买个电脑就精彩,我生活离不开这个电脑,但是一定不能用中国梦解释,可以用生活理想解释。中国梦是用来凝聚整个民族的,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要承担更多的人类的责任,我们要将过去的屈辱抛进太平洋。所以一定要区分开每个人的生活梦想或人生梦想,我们更强调用中国梦凝聚一个国家和民族,当然也包括个人,但是一定搞清楚重心在哪里。

公方彬最后谈到,总之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理解中国梦一定要关注我们的精神世界。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时候,那个理想信念绝对不是主流社会倡导的东西,我们讲理想信念一定不要庸俗化,而是高尚。理想、信念是高尚的代名词,是让我们人生变得有色彩,是能让我们找到终极在哪里。共产主义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所以我们的信仰一定要高尚,没有信仰一个民族没有希望,一个集团没有希望,一个人也没有希望。

上一篇: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下一篇:加拿大商务签证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