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载体,体现其精神的价值,由城市空间中的公共设施、景观、人群等构成。由于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急于求成,许多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背离了人的需求,片面追求城市景观表面的统一,可以说是用了一个“公式”,把城市景观套用进去,这就造成了“千城一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论文 篇1:

基于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现状的城市形象建设研究

摘 要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体现城市公共性文明、规则性、人文性的主要指标,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置的影响因素作为切入点,结合郑州市公共环境设施的现状,分析研究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对城市形象建设各个层面的制约;并提取城市建设中硬件、软件形象建设作为典型,强化公共环境设施除使用功能之外,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公共环境设施;城市形象建设;郑州市;可持续发展

引用本文格式 任东改.基于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现状的城市形象建设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创意设计源,2020(2):34-37.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改革开放40年郑州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发展变化”(项目编号:SKL-2019-1789)階段性成果。

一、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影响因素

制约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置的因素较为多样,既受城市特有的自然、人文环境因素制约,也受市民生理、心理实际需求的制约。

(一)自然与人文的环境因素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环境,这一环境既包括城市所处地理位置上的自然环境,也有历史人文形成的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城市所在地的地形、地势特征,所处气候带温度、光照、空气平均湿度、气压等条件;人文环境包括城市已有的历史文脉、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等因素。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公共环境设施的需求在意识层面便有了回归自然的要求,人们渴望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之余能近距离地感受更多的自然气息,个性得到较多的释放。自然环境层面影响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地方,主要是考虑如何借助大自然的优厚条件,较好地利用大自然的依附性、顺应性因素。具体表现为在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中考虑设施自身的颜色、造型、材质、技术等多个方面与城市环境、区域环境的匹配,从而实现公共环境设施与城市自然环境较好地呼应协调。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在与城市一系列自然环境条件有良好共生相融关系的同时,还应体现一定的城市时代个性[1]。

城市环境的另一个方面是人文环境,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产生影响的人文因素主要是城市的文化传承、地方史志体现、城市特色等内容。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体现的载体,具体的文化表达不应只拘泥于单纯的仿古形式,要想体现一定的精神诉求,就要向更美好的方向靠拢。依据单个城市地区内不同的人文特征,把富有独特城市特色的文化符号应用在设计表达中,充分考虑它们的物质使用和精神传递功能,提高其整体设计的艺术性,体现出每个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2]。让公共环境设施在更好为人服务的同时规范着人的行为,给文明有序的环境以更有力的保障。

(二)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因素

生理需求主要指人在使用设施时的舒适度、愉悦度的满足情况,各类公共设施是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因此生理需求又与人体工程学紧密相连。除却观赏性的景观设施,其他类别的公共环境设施都在为市民提供具体的使用功能。具体使用功能首要满足的条件是符合人生理上的需求,使用上的生理需求受人体自身尺度以及人在使用设施时所需空间尺度等条件的影响,应尽可能满足人体工学的要求,体现其功能的科学性和设计的无障碍性[3]。

心理需求包含人具体的情绪、情感、愿望等,而且不是直接表露的,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一成不变。人心理需求的细微性、多变性等特点正是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传递城市文明的重要方面。任何一项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都不可能抛开人的心理需求而独立展开,否则与今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提倡以及致力于改观的人性化设计相脱离,更是违背了人作为环境使用主体的本质。

当下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应立足于城市公共设施的现状,以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基础,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征以及城市发展目标,力图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给予较多的展现;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多类别、多层次的使用要求,并对人的心理情感产生相应的关怀和触动,引发市民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归属认可。

二、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现状分析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呈现出蓬勃的状态。当下的郑州市正在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其城市形象的塑造对于城市文化的表达、城市文明的展现、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发挥都有重要的意义[4]。每个城市的发展都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其公共环境设施的发展也势必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更新,当下的省会级二三线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类别已较为丰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以郑州市为例,从照明设施、交通设施、景观设施三种与城市形象关系密切的类别来分析城市公共设施的现状。

(一)城市公共照明设施

随着年轻群体的夜生活不断丰富,夜间活动逐渐增多,为满足夜间活动安全的需要,以及城市光照环境的满足,现代城市的照明设施,除了路灯、楼灯,在城市交叉路口、步行街、商业店面等区域还做了一些艺术照明设施,展现城市夜间的迷人风采。同时,现代城市也离不开现代的公共照明系统。城市照明设施包括道路照明、环境照明以及装饰照明。道路照明主要有各类高度的路灯、反光灯;环境照明主要有广场射灯、地灯、草坪灯等;装饰性照明有各种广告灯箱、霓虹灯等。

以郑州市的公共照明设施为参考调研得知,其三环内主城区的道路照明设施基本满足城市的夜间照明需求,且能分出一定的层次。其中郑东新区以千玺广场如意湖为中心的环形周边辐射区环境照明中的外墙面射灯、广场灯、地灯、草坪灯等各类照明灯具设施都有设置。夜间城区光线层次丰富,区域内道路、建筑、公共活动区照明设施的光线分隔明显,渲染出了整个郑东新区的中心环形辐射性、秩序性以及层次性,异常美丽(见图1)。另主城区的二七广场、大上海、大卫城,以及花园路国贸360等商业区的装饰性照明设施较多,且色彩丰富,商业繁华景象较浓。但同时在市区临近三环边上接近四环的区域道路照明设施匮乏,照明时间和照度都不够,且过于程式化,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而老城中心商业区的装饰性照明虽显繁华,但过于杂乱零散,光怪陆离,缺少统一的秩序性和层次性,不能有效地体现城市特色和主城区的夜间文化。

(二)公共交通安全设施

当下城市区域不断膨胀,快速地向城市郊区延伸,城市中的各类交通安全设施不仅实用,而且对城市各类人流的疏导、规范美化城市公共秩序都起着很大作用。城市各类交通工具交织互通,公交BRT车站、共享自行车停放处、路障设施、人行天桥等城市公共环境交通设施具体类别较多,满足城市居民交通出行安全方面的多种需求。

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主要包括了公交车站、地铁站、路障设施、自行车停放设施等。源于城市主城区范围的扩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影响最大的就是公共交通设施,它也可以说是更新最多、最快的一个类别。从道路扩充、高架桥纵横交错到地上、地下交通共进;再到普通公交、BRT快速公交,贯穿城市东南西北的地铁,以及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城市共享单车也是铺天盖地。城市交通安全设施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见图2),各类公交站台、地铁站口、共享单车停放点数量虽在不断增加,智能化手段也在推进,但就省会级城市而言,像武汉、杭州、郑州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依然还会出现拥堵。交通设施是规范城市秩序最有效的方式,但仍出现明显甚至严重拥堵的情况,是因为交通设施规划仍有改进提升的空间。

(三)城市景观设施

城市的景观设施是纯粹的观赏性设施,没有具体的物质使用功能,设立的意义多为了点缀城市环境,增加城市公共环境的层次变化,表达城市的历史及文化,烘托城市的氛围和形象,是城市公共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设施类别。

以郑州市为例,其景观设施在主城区设置的较少,高新区和郑东新区则相对稍多(见图3),最近几年所增加的设施也都有一定的城市文化体现。但就整个城市而言,从体量、形式上普遍缺少现代感、设计感和形象性,没有太强的识别性和标志性,对城市历史的传承、城市文化的解读、城市性格的表达渗入较少。

郑州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近几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完善。整体而言,郑东新区和高新区的各类设施较为齐全,和城市规划中其他系统的匹配度融合性较好,并能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气息,有效的组织规范了两个城区的城市秩序和环境。为在户外公共空间中活动的市民提供卫生、信息、交通安全、休息等需求,且个别设施也能考虑到人在室外活动时的情感需求,为郑州市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在形象建设及人文表达层面打了一定的基础。而二七区、中原区、金水区、管城区这样的老城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则配置得相对不够齐全,放置及管理规范度不够,且设施自身多陈旧,缺少城市文化的体现和城市形象的表达,多数没能很好地体现出城市的公共人文关怀,不能对使用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在城市硬件、软件形象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形象分为城市的硬件形象和软件形象两个方面。硬件包括城市形态、道路、绿化景观、卫生安全、空间形象、建筑形象、自然环境形象等。软件包括城市当中人的行为形象、市民时尚、城市文明、群体活动和城市文化形象等[5]。而城市的公共环境设施对城市形象中以上各个维度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仅对城市的整体性、人性化配置、地域风格、生态建设等方面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城市的空间尺度、形态、结构、色彩、材料等产生影响。

(一)硬件形象方面

城市整體空间环境的实现离不开公共环境设施这一城市静态景观因素。公共环境设施的存在,为城市的外部空间赋予了较多的内容和意义。比如城市公共设施对城市居民的室外休憩、信息提示、道路场所引导、环境美化、公共服务等功能的满足意义重大(见图4)。既要在人使用时与给予参与互动的机会,又要满足具体的使用需要。如此一来对城市景观的品质给予了提高,对市民的生活质量给予了改善,静态的环境便成了有趣活泼的动态景观,空间环境也有了生命。在整个城市环境体系中,公共设施对于组织和划分空间以及突出区域的作用明显。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生活的室外“家具”,给予人们的互动参与体验,使每一个使用者拥有充分的人性化体验和空间感受。从而实现人、公共设施、城市环境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人对城市空间的体验和认知,完成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的三个情感体验阶段。同时在城市整体环境的规划中可通过城市公共设施适当地遮挡一些缺憾或需要暂时保留的景象,保证城市环境的整洁感和空间层次感,通过虚实兼有的手段来塑造城市的形象。

(二)软件形象方面

城市的软件形象就是指城市形象的精神和文化内容, 包括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种抽象而无形的东西。但同时也是每一个市民可以感知到的,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印象,是人们评价和定位一座城市必须谈及的内容。城市形象是城市生活形态与城市精神的集中产物。城市精神定位城市的形象,同时城市形象又反过来左右城市的精神创建。室外活动是当下城市居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意义重大,其中城市公共设施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提供最基本的使用需要,也丰富着城市的精神文明。

结语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不仅为市民提供具体的使用需求,使市民的出行停留有了重要保障,对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关注市民的情感释放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人心理需求的满足以及对人行为活动的支持也是完善和塑造城市行为形象的必要条件。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设置于城市形象的建设而言,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及形象特征,对提升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发展内涵,塑造城市风貌及未来形象,促进可持续内涵式城市发展的诉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城市形象建设的城市公共设施设置要有全局性的综合权衡,既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具有艺术性的美感,也应有贴心的人文关怀,以及开放的设计程序,还应有科学的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罗中霞.试析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7):65-67.

[2]任东改.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情感设计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4):94-99;108.

[3]安秀.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9-169.

[4]傅游磊. 浅谈公共设施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2):72-74.

[5]张光.公共空间环境设施与城市形象设计发展的探索[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75.

任东改

郑州商学院

作者:任东改

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论文 篇2:

探析当代城市公共空间

摘 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载体,体现其精神的价值,由城市空间中的公共设施、景观、人群等构成。由于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急于求成,许多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背离了人的需求,片面追求城市景观表面的统一,可以说是用了一个“公式”,把城市景观套用进去,这就造成了“千城一面”。城市在不断发展,旧城被重新改造,美其名曰是提升城市风貌,城市景观一年一变,百年老树换成新苗,旧时景观不再;一座一座城市的建造,人口不断搬迁,促使新城市的产生,新文化的孕育。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迷失状况,文章从其价值产生的出发点入手,针对居民社会日常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探讨当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构建及原因。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价值构建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一处空间场所同时还是一处社会空间,在此可以进行人的社会性活动,进行教育培养人的公共活动。 对于城市空间的价值追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时代背景其追求都有所不同,人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社会性生物,人是具有创造性、选择性和社会性的动物,所以在城市空间的追求上,人有自己的审美和选择。但城市的价值构建有其基本构成就是功能上的需求、社会上的需求以及精神上的需求。公共空间的基本使用功能是基础,承载公共生活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意义,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是纽带,在物质环境和精神意义之间建立媒介,精神意义是公共空间的根本目标。总的来说,公共空间的价值构建是为人服务的,人赋予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和价值,只有人在城市空间中活动这处空间才能鲜活起来,城市空间为人提供了活动空间,那么这处空间如何吸引人来此活动,就又回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中,只有当众人选择了此处,其城市功能才算是成功。

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出发,有利于体验人的行为活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阐释人的需求分为五层,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求是不断在变化的,人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后,开始进行社交活动,因此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是人们社交的场所,人要在这个场所中体会到平等与尊重。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评述

由于我国城市物质空间的基础水平差,城市生活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再加上长期以来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忽略,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过度追求土地经济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体上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在数量和内容构成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空间不足、公共设施不完善或是空间功能单一、文化建设的沉沦等系列问题,一些问题导致城市空间的价值构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一)城市公共空间不足

随着城市的快步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居民的文化诉求越来越高,导致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总量是不足的,在城市中寻找一处可以休憩谈天的空间几率较低,城市中到处充满着喧嚣,人无处存在,找不到归属感。城市中的公共空间逐渐私有化,只有消费才有资格站在城市公共空间这块场地上。商业化的场所逐渐变多了,人的私有空间逐渐减少。这一现象不仅是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充,还因为人们没公共意识。事不关己是现在众多公民的想法,只有意识到损害到了自身利益的时候人才会站出来。其中建筑与外部空间是没有联系的,例如人在商店外等同伴,如果不想进入商店的空间,而在商店外部等候,外部却没有一个空间以供等候或是休憩。城市中的空间建构多为经济利益驱使,没有为人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城市公共设施不完善

连接是构建人类社会之根本所在,以至于破坏连接可以破坏社会本身及其传统,无论是对日常应用还是空间规划基本思路而言,连接都可以说是城市的核心与本质精髓。在城市空间中人与空间之间的连接是公共设施,如果在空间中,人对设施做出了一定的行为,那么空间中的设施就有了价值意义。公共设施包括有商业设施、文化设施、交通设施和休憩设施,以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但是现今有很多城市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在城市建设中更多想到经济效益,对于文化设施没有加以考虑,例如,现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都逐渐被“隐藏”。城市空间中也存在着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问题,这就导致居民的公共活动品质和活动质量大打折扣,在“市民”广场的设计中忽略了人的使用需求,例如广场上没有休憩座椅或是休憩座椅没有满足使用人群需要,下雨时没有遮挡的地方,夏天没有遮凉避阴的空间,垃圾无处可扔等等。城市空间中没有合理的设计活动空间和景观尺度以及对公共设施的完善,以至于影响到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率,不利于人的公共生活活动的开展。

(三)城市空间功能单一和尺度失常

城市的公共空间生活单一,空泛,现今大多空间为市民广场、商业广场等,其功能和形式多为人提供休憩、活动的空间,但是空间中的设计大同小异,单一的功能配置和单一的空间布局造成了城市空间的单调。例如,市民广场中大多空旷,广场中布置有健身器材,种植绿植,这便是市民广场。商业广场中布置几款时尚雕塑,水景、夜景迷人。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大多是大草坪铺地,由厚重的地砖组成,要不就是极为讲究的草坪几何图案铺就,所谓的市民广场不过就是城市中一个符号,没有深入人心地为人思考。城市空间的尺度也没有考虑到人的主观性,道路宽、广场大、建筑雕塑大且高,人处在这样空泛不适宜的空间中容易迷失自我。这些空间功能单一,没有与周围建筑或是整个城市功能有机地统一结合,单一的空间造成了人与空间活动行为的隔离,单调、乏味的空间不能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办法满足人的精神层面需求。

(四)城市文化建设的沉沦

城市发展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一座城市的兴起会伴随着浓厚和精彩的历史文化的出现,其中包括人物、故事、符号图案、节日等等。目前大多城市摒弃了本土文化元素,崇洋媚外,虽然在城市广场中宣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但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柱体却是罗马柱。这是现代城市空间的文化沉沦,使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本土文化没有认同感,城市缺乏地域特色与场所精神。文化是公众所有的,因为意义是公众所有的。文化由社会通行的意义结构组成,人们通过这些结构构成信号领会并相互联系,或者通过这些结构察觉侮辱性从而加以反驳,就等于说文化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某人的心智、人格、认知结构,或随便什么的一个特征,但是这种说法比起说印度教神秘论、遗传学、动词的进行式、酒的分类、习惯法或“一种条件诅咒”的概念就是文化来,并没有说出更多的东西。一个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歷史,那么在这所城市中的人都会通过了解地域文化而链接在一起,把人链接在一起的是文化,通过空间传播文化,城市公共空间中文化魅力的输出与输入都对群众起到很重要的教育和传承的作用。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

开放空间支持人们众多的交往行为,对于实现城市空间的人性化交往,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关系及维持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放空间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策略,贯彻人文主义的精神。其实公共空间是人活动的一个场所,是一个空间载体,它是人的基本需求的反映,空间中的设施、尺度都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其空间的功能性。现今城市公共空間注重“功能主义”的同时,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水平提高,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满足,同时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是日益提高,也就是说城市公共空间还应满足“审美功能”。城市空间中不仅需要解决功能的需求也要构建城市的形式美感,这都是回归于人本身的追求,为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品质和优质的场所,使适用人群能够在其中更好地生活。社会需求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准确、清晰地把握这一脉络。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又不仅仅是为人提供一处场所,而是需要人与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和谐相处。被人们忽略的城市空间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人无法在户外场所中进行社会行为,给城市整体的价值构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这就促使设计规划师在设计时也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策略”,城市环境是可以被影响的场所,那么作为人的生存空间,需要看到未来的环境是如何,能否长期为人提供生活场所。再者为人提供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应该结合绿色生态设计策略和人体功能学进行规划,顺应地形结合人工材料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城市空间,应当看到这座城市的特点和魅力,结合地域文化和特色营造属于这座城市的风景。城市空间的价值构建中需要满足空间的认知需求,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活动,都需要空间中有这样一个指示,对空间有一个定位,指引人进行某种活动,利用人的感官系统感受空间中的鸟语花香,寓情于景,建立起人与空间的关系。

三、结语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简单阐述,简单了解当前中国城市空间的缺点,城市的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人和环境也应当发展进步,人的基本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之后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水平,不再停留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层次上了,而是需要社交、被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层面上。人是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造的中心,营造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就能够为人提供多样性的活动,在设计应当关注“人”的自身群体,同时兼具“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营造舒适绿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寻找城市的归属感也变得极为重要。景观设计不只是为今天而设计,也是为更好的明天而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昊.公共空间的意义: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思辨与建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李昊.公共空间的意义: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思辨与建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蔚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作者:赵诗晨 杨旭

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论文 篇3:

关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思考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路径

1、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现状与问题

上海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领跑城市,已初步具备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物质基础,正处于推进转型提升、加速向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水平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在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历史文化内涵、环境艺术品质等方面与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1)公共空间数量和面积不足,服务半径过大,未形成网络体系。城市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总量规模偏低,数量较少.分布不均衡,服务半径过大,特别是与上海持续增长的人口规模发展不适应.无法满足市民的公共活动需求。此外.广场、绿地、街道、步行路径等公共空间缺乏系统性联系和网络化效应,市民使用较为不便。

(2)公共空间尺度失当,设施配置和活动组织人性化考虑不够。各类公共空间在设计和建设上普遍缺乏对人的活动需求和心理感受的关注。许多广场、街道尺度庞大,损害了空间的活力和归属感;广场、绿地上缺少可供市民活动、休憩的场所和设施,导致空间使用效率不高,甚至被停车等功能所占据。

(3)历史文化元素挖掘不够.历史风貌展现不充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海拥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历史建筑缺乏有效的修缮与保护,新建筑和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历史建筑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对话,导致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

(4)缺乏艺术引导.文化内涵和设计品质不高。公共环境设计未得到足够的关注,缺乏统筹设计和公共艺术特点,导致公共空间设计水准参差不齐、风格形象杂乱无序,缺乏高质量的公共艺术品,街道家具的设置缺乏整台且艺术水平不高,城市公共空间缺乏文化内涵。

2、国际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经验借鉴

国际各知名的大都市在城市发展的特定阶段,都有意识地将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文化艺术品质塑造作为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经过长期的经营.许多城市逐步形成数量众多、使用便捷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空间环境,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和软实力,对这些城市向国际大都市迈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建设口袋公园(Vestpocket Park)的尝试。口袋公园指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中见缝插针建设的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主要目的是弥补大型公共绿地服务距离的限制.为市民提供触手可及的绿地。景观设计师罗伯特·宰恩(Roert Zion)于l963年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主题为“纽约的新公园”(New Park for New York)的展览会上提出这一设想,并积极推动实施,先后建成的佩雷公园(PaleyPark)、绿色英亩公园(Greenacre Park)广受市民欢迎。此后,“口袋公园”的做法逐步推广至差匡的其他城市以及众多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提出概念为“乡村在门外”(Countrysicie inthe Doorstep)的口袋公园推广计划。

20世纪80、90年代,为了切实改善城市形象品质;提升综合竞争力,一些欧美城市制订和实施了以公共空间和环境建设为核心的规划和政策,巴塞罗那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巴塞罗那当地政府于80年代初制定了以公共空间建设为主体内容的城市设计政策。该项政策的重点是构建公共空间体系,通过小尺度的综合整治,将社区的废弃地、停车场等零碎地块改建为社区公园和小广场。在短短的十年闻.先后对数百个地块进行了改造,保证每一个街区都有独立的公共活动空间。为确保空间品质,选取重点公共空间与国际著名艺术家和建筑家合作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按照“将博物馆搬至街上”的原则,通过空间本身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作品,强化每一个广场的个性稠特色。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巴塞罗那的公共空间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获得“公共艺术之都”的美名。

从各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到,公共空间和环境建设是改善城市整体彤象、提高城市竟争力,推动城市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共空间的数量和布局应突出入的活动与使用便利,以满足市民休闲、游憩、交往等多方面需求。在建设方式上,各城市均突出有机更新和小尺度改造,聚焦建成区的空间挖潜,通过对各类消极空间的适应性改造,带动城市整体活力提升。此外,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公共空间设计突出历史文化内涵和公共艺术品质。3、上海公共空间建设路径的思考

当前,上海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土地、空间的紧约束倒运城市建设方式的转变。借鉴国际城市发展经验,在城市中心高度密集、空间拓展余地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建设小尺度、人性化的袖珍广场,因地制宜地增加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满足市民休闲活动需求的有效路径。

袖珍广场是指位于城市建成区内,可容纳人的休憩活动。面积较小、尺度宜人的城市开放空间。袖珍广场的规模视基地条件而定,200至2000平方米等均可;其形式可多种多样,涵盖各种类型的小型室外活动场所,包括独立的广场用地,以及商业、办公、居住等地块中向公众开放的附属广场。

在中心城通过多种途径园地制宜地开辟-批袖珍广场,可有效地满足市民公共活动需求,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一方面,市民日常活动对公共空间规模的要求并不高,但要求数量多,可达性好。因此,建设小尺度、人性化、贴近市民生活的袖珍广场可有效地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密度和使用的便捷性;满足市民的休闲活动需求。另一方面,在建筑高度密集的建成区,新建绿地广场的难度较大,只能见缝插针地通过利用一些边角料地块改建成为广场+袖珍广场概念的提出正是针对这一现状,不强调面积标准,而更关注容纳人的活动,因此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考虑到城市内土地空间资源稀缺,袖珍广场的建设应主要通过空间挖潜的方式,对城市中各类消极空间进行梳理改造形成。可资改造利用的空间包括:规模过小或形状不规则。无法整体开发的零星地块;街道沿线未被充分使用的消极空间、街角空间;建筑之间不规则的外部空间、建筑间距空间;部分与城市空间相邻但被围墙阻隔的单位内部空间等。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袖珍广场.力争在城市不同区位、不同功能的地区,均保证一定的公共空间数量和密度.形成合理的服务半径,并通过街道、公共通道加强与城市广场、绿地的联系,形成网络化的公共空间系统,使市民可在步行范围内较为方便地抵达使用。

袖珍广场既是活动场所,也是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广场设计一方面要从人的活动需求出发,加强人文活动主题与内密的策划,并提供必要的场所空间,设置供市民逗留、休憩。娱乐的高品质、人性化、小型化的便利服务设施;另一方面要增设公共艺术品,加强街道家具、标识、广告、照明等各娄环境要素的艺术化设计,以提升文化内涵。

二、袖珍广场设计的总体思路

1、袖珍广场选址与建设路径

袖珍广场主要的建设路径是对建成区各类空间的挖潜,重点是城市中各类未被充分到用的消极空间。根据上海市建成区的实际情况,袖珍广场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种途径。

(1)整合利用零星地块

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土地产权的分割,或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相关地块的切割,在城市中形成了很多规模较小、形状不规则的零星地块。这些零墨地块分布较散,且受制于规模和形状,无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成为城市中的“碎片”空间。此类空间经过整合设计,建成小型的开放空间;可有效地弥补公共空间系统的不足,为市民提供便捷可达的活动场所。

(2)改造激活消极空间

消极空间大体包括两类:一类是使用效率低下的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已建成的公共空间,由于空间尺度大而无当或者缺少必要的空间界定和活动设施,无法吸引市民的活动,甚至被停车等其他功能所占据,则形成事实上的消极空间。另一类则是街头巷尾没有明确使用功能的小型空间。由于道路宽度变化、线形转折、建筑后退等情况。道路沿线会出现很多缺乏明确功能界定而无人问津的消极空间。此外,由于现有道路与建筑设计规范,形成尺度过大的建筑退界空间以及锯齿状的建筑界面,都容易形成消极空间。由于各类消极空间均为既有公共空间。因此。激活消极空间是提升地区空间品质最为便捷有效的手段。

(3)鼓励专属空间公共化

在目前的城市土地空间管理中.企事业单位、高校内部的缀地广场,一般被视为内部使用的空间,而未将其纳入城市空间系统内统筹考虑。这些专属空间在城市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许多具有较高的设计建设水平。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将单位内部既有空间释放出来进行统一的环境处理;形成小广场,可有效改善城市空间品质和活动的便利性。此外,公共建筑的侧向间距空间往往因权利界定模糊而遭忽视,此类空间经过改造,不仅可提供更加亲切而富动感的活动场所,还可成为公共空间渗透街区内部的支线,从而完善公共空间网络。

(4)结台城市更新规划广场空间

在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结合规划设计新增公共空间也是重要的建设途径。一方面,在整体更新的区域,可结合地区城市设计方案新增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在建筑密集或风貌特征突出的区域,通过局部拆除或者整治违章建筑、临时建筑,对其所占用地进行环境整治,也可形成新的公共空间。随着城市开发的推进,大规模的旧区改造越来越少,未来将以个别街坊或地块的局部更新为主。因此,通过局部拆除改造新增广场、绿地将成为新增公共空间的最主要途径。

2、袖珍广场设计导向

袖珍广场的建设承担着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空间品质、优化空间格局等多重功能,应重点突出以人为本、展示文化内涵、强调经济性并优化空间网络和活动策划。

(l)满足活动需求,体现以人为本

中心城公共空间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为市民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活动场所,满足其体闲、交流需求。因此,袖珍广场设计应深入研究使用人群的构成及其需求特征.提供适宜的场地和设施,满足其休闲、活动需求,空间与环境设计以人的使用为中心;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尺度。

首先,要根据活动需求提供适宜的场所和设施。公共空间因其在城市中所处位置的不同;服务对象有很大差异,所面对的活动需求也各有不同。空间设计要满足其活动特征和内在需求,为之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和设施。这是保障公共空间使用效率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空间吸引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努力塑造人性化的空间尺度。公共空间的适宜尺度取决于人类感知的方式和感知的范匿,对于以休闲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室外空间,其尺度应有助于产生育效豹人际交流。袖珍广场的设计应着力于塑造空间宜人、尺度亲切、环境吸引人的活动场所。同时,在细节处理上,根据行为特征、心理感受和人体工程学,充分考虑人性化的设计。如无障碍设计、休憩设施、遮荫设施的高度等。

(2)挖掘文化内涵,提升艺术品质

充分挖掘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和社会人文特征,结合人文活动主题策划及环境要素设计加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广场文化特质;提高空间艺术水平,塑造高品质公共环境,使城市广场成为具有灵魂和魅力的空间载体,唤起上海市民的共鸣、感动。

第一,要廷续和强化历史文化特征。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海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可成为城市空间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元素。历史地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应充分依托和利用当地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中心组织空间和景观视线,突出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并为其提供充分的观赏空间。

第二,应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鼓励演绎与创新。体现文化内涵单靠历史的延续是不够的,对于上海这样一个以“国际文化大都市”为目标的城市而言,创新才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在富有文化底蕴的地区;以充分理解本地文化为基础,注入创意的想象力,能够为公共空间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传承地区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文化主题进行开放的演绎与创新,是空间设计的重要手段。

第三,创造场所主题,提升空间的吸引力。并非所有地区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形象。在缺乏文化底蕴的地区,公共空间设计可大胆引入新颖、趣味、富有想象力的创意理念和文化主题,强化空间魅力。引发生活激情。此外,可根据场所主题,增设公共艺术品,对街道家具、绿化环境等方面进行艺术化设计,营造和谐美观的环境氛圈。

(3)强调经济简洁.避免过度设计

中心城公共空间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针灸式”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旨在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化的外部效益,从而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激发城市活力。以此为基准,公共空间设计应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济投入,突出因地制宜的小尺度改造。

首先,突出小尺度改造,避免大拆大建。来来公共空间建设将重点挖掘改造零星地块和消极空间,公共空间设计的对象普遍规模较小。空间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基地现有的地形地貌和设施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注重空间的整合挖潜,避免大拆大建和使用较为昂贵的造型和材料,充分考虑经济实用的要求。

其次,设计风格应简洁谦逊,避免“为设计而设计”。中心城公共空间建设的重点在于为市民提供可达性较好的活动休闲场所。而非形成新的景观节点。尤其在历史风貌地区,公共空间应成为历史建筑的”配角”,为市民提供观赏的空间,其本身则应低调、宜人,与环境充分融台;而不可为了突出设计效果,而梅设计的重点放在场所本身的形象营造。

(4)统筹地区空间系统与各类街道设施

公共空间的辟建是优化中心城空间格局、整台各类街道设施的重要契机。因此,公共空间设计要强化统筹的视角,在中观层面.要统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使设计地块能够融入系统之中:在微观层面,则要整合各类设施,推进空间的集约使用,塑造简洁便利的公共环境。

第一,要完善公共空间系统。优化公共活动组织。公共空间设计应当适当拓展研究范围,从区域总体功能布局及空间体系出发.形成网络化的公共空间布局。方便市民使用。同时,在主题策划和活动组织中,也可考虑将其拓展至周边区域,加强主题的呼应和活动的联动。

第二,要整合各类接到设施,提升空间的集约度。城市公共空间涉及到众多街道设施和要素。交通、市政、信息、绿化、休勰及公共艺术品等各类设施主管部门、设置标准均有不同,在广场、街道上数量众多而较少结合设置。不仅占用空间,而且影响观瞻。因此,公共空间设计中应鼓励对各类街道设施进行整合,推进一体化设置。

三、竞赛概况与方案评介

基于以上关于袖珍广场定位、选址、设计、建设的思考,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设计工乍,上海市中心城袖珍广场高校设计竞赛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全社会对城市空间品质的关注;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环境艺术设计;

1、竞赛设计要求

竞赛主要面向中心城浦西8个传统行政区(黄浦、静安、徐汇、虹口、杨涌、闸北、长宁、普陀).选择38个基地开展设计,各基地的选址基本涵盖了上海市中心城存量空间的典型状况与建设路径,体现了对于公共空间规模与系统构建的思考。

竞赛方案需全面深入地分析基地及萁周边情况,在此基础上围绕目标定位与主题策划、珑能活动设计、空间意向设计、文化艺术设计、环境要素设计等主要内容开展设计。考虑到各基地的差异性较大,且竞赛主旨在于征集先进的创意理念,提高公共空间设计水平,任务书对于设计成果的内容、深度和成果形式保留了一定的弹性。

2、竞赛历程

竞赛由上海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共有十余所设计类高校的学生参与了设计竞赛。参与设计的学生以研究生和本科三、四年级为主,涉及建筑、规划、园林、旅游、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领域。虽然竞赛采用自由报名的形式,但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多个学校制定了指导老师,有个别学校还将其作为设计课程作业,保证了竞赛的参与度和设计水平。竞赛活动时间自2013年4月至6月,设计周期历时三个月.共征集了约150个方案.许多设计方案构思独特、创意新颖。

为充分展示设计成果,主办方在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办了为期三周的袖珍广场高校设计竞赛作品展,向市民免费开放并征集意见。设计竞赛专家评审会于2013年7月27日召开,12位建筑、规划、设计、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评审专家评选出莸奖方案。3、优秀设计方案评介

本次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6名及佳作奖24名。许多方案极具创意,在设计手法上也颇有新意,对于袖珍广场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此重点对一等奖、二等奖方案做一介绍。

(1)上海叙事

作者:Gaia Agostini、单瑞绮、Michael ReicHe

单位:同济大学

奖项:一等奖

该作品基地位于虹口区摩西会堂周边,涉及被道路分隔的三个小型地块。设计者并没有局限于设计基地,而是将本次设计看做整合地区公共空间的机会.将周边历史地区的公共空间和街道整体纳入思考。方案通过问卷对地区文化和空间需求进行提炼.在此基础上提出“遗产徒步”的设想,即通过连续的步行网络将地区主要的历史遗迹串联起来,使步行活动成为一个发现和欣赏文化遗产的过程。方案强调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开发“上海叙事”手机软件,为市民提供公共空间的各类信息,并可作为交流的工具。方案将有地区特征的设计元素抽象出来,应用于广场环境设计,并通过与车欠件的结合.使市民能够主动参与空间氛围的营造。

(3)Green Eyes

作者:刘天博、黄雨、黄干就、陆心-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奖项:二等奖

该作品基地位于汾阳路淮海中路口,紧邻上海音乐学院。设计者认为当前城市街道千篇一律,城市绿地愈加减少,公共空间单调乏味,这些唤起了城市对“绿”的强烈渴望,沉睡的都市需要苏醒,睁开一双双绿色的眼睛,让城市和市民的眼前充满绿色的活力。因此,作品提出“Green Eyes”的设计理念,旨在通过设计,实现街区公共空间的复兴。作品通过多条高低起伏、错综缠绕的绿带分割组成一双双“Green Eyes”。“Green Eyes”作为空间的母题,兼有绿化、座椅、台阶、树池等不同功能。“Green Eyes”周边则形成各种功能不同的活动广场,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

(2)徐家汇源广场

作者:郑彪、裴鹏宇、刘恒志、杨湛章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奖项:一等奖

该作品基地为徐家汇天主教堂前广场。设计者认为该基地紧邻徐家汇副中心,功能需求复杂,文化底蕴深厚,广场的改造需要容纳丰富的城市功能,并集中展示周边文化资源。方案通过将天主教堂前广场下沉,增加广场的空间容量,提供更多服务市民和游客的设施,提升徐家汇源整体景观品质。梳理周边历史文化资源并集中在广场展示,使之成为文化展览的窗口。下沉空间可直接与地铁相连通,丰富地区公共活动流线。在景观塑造方面,通过将广场下沉,降低人的视点,从而过滤教堂后部的高层建筑,净化天际线。在平面布局上强化了教堂的轴线,增强广场的宗教氛围。在广场环境设计中,采用了哥特式的柱廊以及细部的线脚和雕花,绿化种植也采用了法式园林的几何式布局,以此与教堂风格形成呼应。

(4)通往圣堂的路

作者:欧阳梵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奖项:二等奖

该作品基地为徐家汇天主教堂前广场。设计者希望在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前的广场上修建一条路,一条通往前方天主圣堂的路。一条越靠近天主就越看得清自己的路、一条准备向天主请罪和祈求天主宽恕的路。因此,作品紧紧围绕着“通往圣堂的路”这一主题进行,形成通向教堂的公共雕塑式的一条路。路的两面是光滑可成像的不锈钢墙体,墙上有洞。远离教堂的墙上的洞很大且较密,越靠近教堂,墙上的洞尺寸越小,数量越少。当观者沿路向教堂行走时,人在墙上的影像会变得越来越完整和清楚,最终呈现出“越靠近天主,你将会越看得清自己”的效果。

(5)意·鸟趣

作者:张艺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奖项:二等奖

该作品基地位于徐家汇商圈中心地带。设计者选取“鸟笼”作为主题,把鸟笼进行解构、重组、抽象、变形,并且根据人流的朝向摆放在广场前的人行通道、地铁出口、可口可乐体闲亭等处,并将“鸟笼”主题瘟用于路灯等设施的设计。独具新意的设计让该地区变得更加具有商业艺术气息.不仅起到了节省空间的目的.叉让人们在商场休闲、娱乐、购物的同时增添一份视觉上的感官体验。为了让人们随时随地身处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设计中还特意增添了植被的艺术化种植。

(6)拼贴斑斓童年

作者:栾文杰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奖项:二等奖

该作品基地为中福会儿艺剧院北侧广场。设计者认为该广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儿童及其家长,应在此提供一片属于儿童们自己的领域。通过对于基地的调研,作者回忆起儿时信笔涂鸦时甩到身上的水彩颜料.该作品的设计灵感便来源于此。作品通过不同的场地划分和设施分配,营造不同的广场,提供孩子丰富的活动空间,试图塑造“斑斓”童年的活动场所,包括读书学习、社区黑板涂鸦、戏水捡卵石、夜间排舞、露天舞台剧.以及附近的上海书画院组织画展、授画或大笔挥毫活动等。设计中使用多样的色彩和材质,刺激儿童的各个感官,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7)交·通

作者:赵安蓓、帕如克·阿力木、吾格力汗·司马义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奖项:二等奖

该作品基地位于凯旋路沿线,由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围合而成。设计者希望设计一个可以让大家不绕路、方便快捷到达目的地的广场,并在人流调查基础上,形成一个近似三角形“太极”的空间形态,将从各个方向来的人流汇合到明暗两个中心并从各个方向发散开来,完成各自的交通目的。纵向上,作品使用半下沉广场,可以满足多重环境要求。作品利用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最终不仅满足了使用人群出行便捷的需求,同时营造出了一片“纯粹”的城市广场,缓解了周围眼花缭乱的“复杂”建筑。

(8) the color of the world

作者:朱慧敏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奖项:二等奖

该作品基地位于南京路中央商场街坊。设计者试图通过绘画的表达手法来“重塑”中央商场过去的辉煌,使得昔日的“潮流”和当下的“潮流”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在广场中央。作品把油漆桶、滚刷、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放大.使之成为有趣的公共设施和雕塑,让人们在179街坊逛累之余,能在这公共空间中愉快地体息、玩耍、放松、给人们带来一场实用的趣味性视觉剧。该作品还对地块主题颜色和绿化配置做了深入的设计尝试。

(9)苏江举帆

作者:吕贵雪、杨偲、Tugce Zorlu、尔古木牛

单位:同济大学

奖项:二等奖

该作品基地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界处。设计者认为应以基地为起点,联系四川北路公园,形成城市性的林荫大道,并在其中形成适合市民活动的空间。因此,作品在呈淞路段的设计用看似简单却并不随意的手法,营造出一条林荫大道的“绿带”,这条款质的绿带和外滩这样一个硬质景观带的强烈对比,将给人们的户外活动带来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也会促进“绿轴”两侧的商贸休闲、旅游观光等的发展。整个绿带形成一个既富有变化叉具整体性的微地形空间,通过褶皱的大小、方向、疏密的变化,还有植被的疏密、高矮的变化满足功能的多样化。

(10)昆山拾忆

作者:陆达、谈家璐

单位:清华大学

奖项:二等奖

该作品所处的昆山花园路作为上海最短的马路之一,有着浓郁的老上海气息。作品打通花园路的各个出口.然后将昆山花园路两侧的建筑底层打开,变得更通透,并赋予了新功能。同时把昆山花园路改为步行街,自西向东逐渐从硬质的地砖铺地转为自由的草地.再配合一些雕塑.点出这条路几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和历史人物,烘托文化气息。最后历史轴的概念在地段中间广场部分与水晶结合,成为供人们休闲的场所。

4、结语

加强公共空间建设是新时期上海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袖珍广场设计竞赛是针对上海市中心城的一次试点。此项工作的意义,一是结合竞赛选址梳理城市空间资源,研究公共空间建设的路径;二是将这些空间组织到城市系统中去,将消极空间改变为积极空间,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和休闲、交流场所。未来随着城市发展转型和城市更新的推进,袖珍广场建设将成为优化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

作者:孙珊 奚东帆

上一篇:建工学院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本科院校英语词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