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出口策略研究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在研究绍兴纺织品出口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的基础上,从纺织品出口、纺织企业以及纺织行业等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摩擦对绍兴纺织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绍兴纺织业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纺织品出口策略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纺织品出口策略研究论文 篇1:

新冠疫情下中国纺织品出口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摘 要: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建成纺织强国的节点之年。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使得纺织经济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和系统性风险,外贸纺企也因此陷入出口困难的窘境。本文立足于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现状以及疫情对中国纺织品的冲击,利用数据对比分析,分别从国家政府和外贸纺织企业的角度探讨应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风险的策略,为解决风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新冠疫情;纺织品;出口风险

1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

纺织品是中国的传统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纺织品主要涵盖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与工业用纺织品。衣着用纺织品涉及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等各种纺织品辅料;装饰用纺织品涉及地毯、沙发套、床单,被套等;工业用纺织品涉及篷盖布、枪炮衣、过滤布等。

1.1 中国纺织品出口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品外贸发展势头良好,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出口额的25%。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2008年,纺织品外贸迅速增长,增幅达到179%。作为纺织品出口大国,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额的13%,纺织品出口额占生产总值的47%。如表1所示,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呈现持续增长,略有波动的状态。从2007年的1943.53亿美元到2017年的3001.24亿美元,中国纺织品出口额呈现翻倍增长。其中,2009—2014年,中国纺织出口总额呈现一路上升势态,到2015年由于转型升级影响有所下降,但经过两年的打磨,到2017年中国纺织出口总额呈现明显回升态势。

1.2 中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中国在全球纺织品中,不仅是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还是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12年中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4.6%,2017年增长到35.9%,2012—2017年,中国纺织品市场占有率总体呈现平稳状态,维持在纺织品国际市场1/3的水平。2018年中国、欧盟(28国)和印度为世界纺织品出口前三名,总量占据全球纺织品出口市场的66.9%,2018年中国与欧盟纺织品出口增速分别为7.9%和6.9%,均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1.3 中国纺织品主要出口市场

以纺织服装为例,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约占全球的25%,产能约占全球的33%,欧盟、美国与日本是中国纺织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如图1所示,中国纺织服装主要出口国集中在欧盟和美国,占比40%以上,其次是日本,约占11.29%,东盟各国、墨西哥以及俄罗斯也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国。中国纺织品远销海外,成为纺织品出口大国之一。

2 新冠疫情给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带来的风险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中国外贸纺企承受巨大压力。

2.1 生产增速放缓

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后,为了避免新冠疫情的迅速传播,大部分工厂逐步停工停产,纺织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缺乏,之前所签订的订单也纷纷取消,生产增速逐渐放缓。

如表2所示,从2019年5月到2019年12月,中国纺织品出口交货值持续上升,2019年12月交货值高达2842.7亿元。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1—2月,中国纺织品出口交货值急速下降,到2020年3月才逐步回升,在2020年5月出口交货值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70%。

2.2 市场需求不足

全球新冠疫情进入高发期后,国际市场短期需求冻结,采购意愿降低,纺织品出口企业再度面临国外买家大范围取消订单或要求延迟发货的困境。

如表3所示,2020年中国三大重点纺织出口市场中除欧盟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略有增加,美国与日本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口下降幅度达7%。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市场需求不足。

2.3 投资规模显著减少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自身追加资本减少,外国资本的注入也相继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纺织品企业单位数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2019年7月的10101个增长到2019年12月的18362个,但到2020年2月,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外贸纺织企业发展受到重大冲击,投资信心不足,投资规模显示减少,企业单位数锐减。

3 新冠疫情下中国纺织品出口风险的应对策略

新冠疫情给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重大风险,生产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不足,投资规模显著减少,导致效益情况明显恶化。面对新冠疫情后的纺织品出口经济,中国政府、中纺联以及各大中小外贸纺企都采取措施复苏纺织品经济。

3.1 政府发力扶持

2020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总共推出了30条举措。《通知》主要涵盖了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合理调度金融资源,保障金融基础设施安全,建立“绿色通道”,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广大纺织行业企业尽快掌握,深入解读。

2020年4月3日,一场由政府部门牵线的“柯桥区外贸企业银企对接会”在瑞丰商学院举行。会中,16家外贸企业和8家银行签署了授信协议,达成意向金额37970万元。针对外贸企业的困境,柯桥还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对企业的参展补贴范围从重点展会扩展到所有境外展会,鼓励企业积极向疫情较轻地区市场突破;实施出口信用保险政府联保政策,免去高风险时期企业下单的后顾之忧;大力促进跨境电商发展,鼓励企业创建海外商标,加大线上销售、线上参展以拓展市场;加快外贸企业政策兑现,化解企业遇到的现金流问题。

2020年4月15日,财政部发布通知决定,自2020年4月15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暫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同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自2020年4月15日起,将《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试点的通知》规定的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试点,扩大到所有综合保税区。政府出台的出口转内销模式给与纺织品经济以发展动力。

3.2 创新绿色生产

新冠疫情爆发阶段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纷纷提高对中国的贸易出口要求,设置多重贸易壁垒,中国纺织外贸企业自身应该抓住机遇,创新生产绿色理念,升级自身纺织品的生产技术,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一方面,纺织外贸企业应创新生产理念,部分污染严重的纺织外贸企业应适当加大技术投入,摒弃传统污染大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线。同时,借此机会对一线工人进行优质培训,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绿色理念;另一方面,升级生产技术,提高纺织产品的含金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纺织外贸企业应充分运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大力提高中国纺织业在纺纱、织造等方面的效率和能力,切实提高中国纺织产品的档次,提高其受欢迎程度。

3.3 增强品牌意识

2020年8月17日,政府部门发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纺织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调查工作的通知》,指出着力培育优势品牌,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切实提升品牌竞争力与品牌价值;加强“三品”战略宣传,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纺织服装品牌发展壮大。

著名品牌波司登,抓住天猫超级品牌日的契机,传播强化极寒挑战理念,为品牌目标用户的年轻人群体带来了有趣的和高性价比商品。此外,波司登天猫超级品牌日还邀请到了外国籍KOL对波司登羽绒服进行评测,作为一个多款产品畅销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品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场营销活动很快就引爆了社交网络。波司登天猫超级品牌日从品牌特质出发,以品牌口碑和产品质量硬实力为基础,以大数据洞察消费者喜好和需求为核心,以新媒体创意互动玩法为载体,最终所实现的品效合一的数字化营销定制方案,已为整个行业乃至更多亟待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品牌提供了更多可能。

4 结语

纺织品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新冠疫情的发生给社会各行业领域造成巨大冲击。纺织品外贸出口企业同样未能幸免,为应对新冠疫情挑战,国家政府和各外贸纺企都采取诸多措施回温经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纺织品经济依旧可以发展得如火如荼。

参考文献

邢洪濤,张亚军.当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11):14-15.

疫情大考后的中国外贸如何危中寻机[J].中国对外贸易,2020(5):8.

刘馨蔚.疫情影响下的外贸企业求破局[J].中国对外贸易,2020(4):24-25.

陈楠.外贸困局寻“出口”[J].纺织科学研究,2020(5):20-21.

刘馨蔚.疫情影响下的外贸企业求破局[J].中国对外贸易,2020(4):24-25.

黄洁.中国纺织服装外贸竞争力分析及提升途径[J].西部皮革,2019,41(04):90.

钱振华.全球疫情下纺织品“化危为机”对策研究——以纺织产业集群地盛泽镇为例[J].江南论坛.2020(05).

孙瑞哲.纺织品如何促稳[J].纺织科学研究,2020(06).

孙瑞哲.大变局下中国纺织创新发展展望[J].全球纺织网资讯中心,2020(07).

作者:古芳

纺织品出口策略研究论文 篇2:

国际贸易摩擦对绍兴纺织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文章在研究绍兴纺织品出口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的基础上,从纺织品出口、纺织企业以及纺织行业等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摩擦对绍兴纺织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绍兴纺织业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绍兴纺织业;影响;对策

一、绍兴纺织业发展中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

入世以来,我国外贸出口迅速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仅2004年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二反二保”立案达57起,涉案金额13亿美元,我国已成为近10年来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2005年是我国进入WTO的后过渡期,又是纺织服装后配额时代的元年,迎来了贸易摩擦的“高发期”。2005年上半年遭遇“二反二保”引起的贸易摩擦就达33起,涉案金额11.2亿美元。其中纺织业尤其是占全国纺织服装总量一半的长三角地区屡遭欧美多重保障制约,成为反倾销、设置贸易壁垒的“重灾区”。绍兴是长三角地区的纺织外贸大市之一,有着“中国纺织看绍兴”的说法。在绍兴的整个经济总量中,纺织服装业占经济总量的2/3以上,可以说纺织服装产业的兴旺与发展与绍兴区域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绍兴市遭遇来自美国、欧盟、印度、土耳其等1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其中2005年绍兴市就遭遇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两反二保”和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调查15起,涉案金额2156万美元,涉案数和涉案金额分别占总涉案数和总涉案金额的54%和33%。再比如欧盟化纤布的反倾销中,绍兴市对欧化纤布出口同比下降了20.6%,另外美国袜子特保也给绍兴市造成几千万美元的损失。近日,美伊摩擦的发生,使许多与伊朗有贸易关系的绍兴纺织品老板也因此受到了“牵连”。2007年,绍兴对伊朗的出口总额共计16451.4万美元,同比减少24.2%,出口额度减少了近1/4。我们发现发展中国家案源国由原来的墨西哥、印度、土尔其、南非为主向南美、亚洲国家和地区扩散。从纺织服装发展情况分析,绍兴的纺织服装产品与墨西哥、印度、土尔其、南非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绍兴纺织品市场面临重新洗牌,那么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必然加剧,发生贸易摩擦在所难免。在纺织企业大步走向国际的过程中,急剧增加的贸易摩擦对绍兴纺织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摩擦对绍兴纺织业的影响

(一)对纺织企业的影响

绍兴纺织品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增强企业危机意识,促使绍兴纺织品企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错误观念,由只重外在质量转向外在和内在质量并重;由只重产品本身质量转向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并重;由以经济利益为第一位转向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并重,从而增强绍兴纺织品竞争力。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给绍兴企业带来改革创新的动力,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在贸易摩擦的“倒逼机制”下,绍兴纺织企业已经意识到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也将负面效应传导给了绍兴纺织企业。首先,这些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企业出口中的风险。而依目前来看,绍兴众多纺织品企业的情况是“外商不敢下单,企业不敢接单”,使绍兴一些中小纺织企业举步维艰。其次,绍兴纺织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生产型企业追求的是均衡生产,如果未来一段时期没有定单,就会造成工厂停产,工人解散,设备厂房闲置,客户流失,还会打击人们对纺织业就业的信心,造成人才流失。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纺织品企业被迫使用进口原材料,增加检验项目,取得各种认证,改进技术工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这些都使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增加企业负担,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价格优势。

(二)对纺织产业的影响

正当的技术指标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目标,国际贸易中破坏环境和对消费者健康有害的纺织品贸易的逐渐下降,有利于引导产品结构调整,推进绍兴纺织业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众多产品质量较差、市场份额较小的纺织企业而言,相当多的企业在这种背景下被淘汰,这一淘汰将越来越明显。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让那些出口产品质量过硬,而且与贸易方有着良好关系的纺织企业通过产业升级存留下来。近年来,绍兴纺织业产品及产业结构调整也在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中成就喜人。纺织业龙头的服装行业也得到较大发展,2005年完成销售161亿元,占绍兴市纺织业的10.5%,特别是家用纺织品行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床上用品、窗帘、沙发布等家纺产品占服装家纺行业的比重达35%。纺织机械除生产原有倍捻机、剑杆织机、印染整理机等产品外,绣花机械和加弹机迅速崛起,生产量占全部纺机产量的50%以上。

此外,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绍兴市劳动力特别是低技能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对缓解绍兴整体就业压力发挥了很大作用。纺织品贸易摩擦对绍兴经济直接带来的,将是很多中小纺企的失业率的升高,对国内就业形势具有重要的影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原料、能源价格的上涨不仅增加企业的成本,同时制造企业的能耗、货运等成本都将随之上涨,而这都将影响降低纺织行业利润,影响纺织品业出口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对其他相关产业及外贸环境的影响

除了纺织企业和产业之外,国际贸易摩擦还会对其他相关产业以及外贸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并最终反作用于绍兴纺织领域。2008年1月,绍兴市纺织品出口额接近历史最高值的71570万美元;服装出口额为26346万美元,同比增长31.24%,创下单月服装出口额的历史之最。绝大部分的纺织服装企业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但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纺织品国际贸易摩擦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见性,绍兴纺织企业在高度关注国外贸易环境和国家有关外贸政策变化之余,对未来纺织品外贸市场前景表示了忧虑,构成绍兴纺织品出口中的不和谐因素。

三、绍兴纺织业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一)淡化总量注重质量,积极实施出口转型

2007年绍兴纺织行业受到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门槛提高、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绍兴纺织行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纺织品生产的“井喷”式发展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后期将以“淡化总量,注重质量”为发展方向。为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绍兴纺织品出口增长也应逐渐从追求出口数量扩张,转向更加注重“出口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实施出口转型。

(二)合理调整出口策略,适当关注内销市场

美国和欧盟是绍兴纺织品服装多年来的主要出口市场,近几年绍兴与美欧国家频繁发生贸易摩擦,严重影响绍兴纺织品的正常经营秩序。因此,绍兴纺织品出口企业务必适度调整目标市场,除应设法继续巩固美欧市场外,还应积极实施开拓市场多元化战略,如积极开拓非设限的澳大利亚、俄罗斯、瑞士及中东等国家市场。另外,有条件的纺织服装企业可到境外去设厂生产,既可缓解纺织品出口的贸易摩擦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各种风险,又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当出口产品屡屡碰壁、无利可图时,一些业内人士也比较看好国内市场,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将由出口拉动向国内消费改变。因此,绍兴纺织业加大国内市场的分量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三)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为了合理规避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和趋同现象严重带来的日益增多的贸易壁垒,绍兴纺织业应该努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绍兴纺织企业要加快创新,开发出新产品来提高利润,是最有效的规避出口风险和贸易摩擦的措施。实际上,中国轻纺城成立两年的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2007年前8个月已接待及承担各类技术服务累计6000人次,技术服务收入超过1000万元,服务纺织企业2000余家。通过创新和服务,“浙纺院”俨然成了轻纺城又一个新的“助推器”,不但在发展目标定位、组织机构设置、人才招聘录用上有了重大进展,同时在纺织技术开发、对外合作服务、纺织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初步形成了研发-中试-产业化一条龙服务体系。

(四)建立有效协调机制,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绍兴纺织产品低端市场已处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纺织企业要成功,必须冲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中高档市场,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跑量市场只会让绍兴企业没有竞争力,更容易加速贸易摩擦的产生。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对绍兴纺织出口的各种贸易壁垒,行业商协会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加强对敏感纺织品在出口数量和价格上的监测和协调,尽量防止企业间相互恶性竞争和无序出口。绍兴市各级政府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姻,实施科技开发、产业转化一体化经营,加快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一个能够覆盖整个产业地区的市场信息调查分析系统和机构,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尽可能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五)调整纺织产业结构,促进纺织产业升级

绍兴拥有我国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中国轻纺城。除此之外,还有钱清化纤原料市场、越城区轻纺城原料市场、大唐袜业市场、嵊州领带城、上虞伞布市场、新昌兔羊毛衫市场。这些市场既是我市各大产品销售的总窗口,又是相关产业采购原材料的平台。通过这些市场,把绍兴的产业集群与国内外的供需连结起来,形成了绍兴产业集群与国内外市场的大进大出。从远期目标来看,要让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相互依托,推动绍兴纺织业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不断升级;并重视节能降耗,努力降低成本,使纺织业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体现的纺织业新型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时芳,耿伟.WTO与国际贸易新壁垒[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3).

2、付娟.贸易摩擦日益频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4).

3、葛传兵.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纺织行业的应对策略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09(3).

4、吴燕红.如何提升绍兴县纺织产业竞争优势[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2).

5、娄淼英,李海燕,金丹妮,陆姣姣.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索[J].国外丝绸,2009(6).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作者:付达院

纺织品出口策略研究论文 篇3:

中印纺织业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摘要】2005年国际纺织品贸易配额制正式被取消,后配额时代到来,中印两国纺织业的发展各有优劣势,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纺织业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实力,增强竞争力,并与印度纺织业建立经贸合作,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中印纺织业 现状 比较研究

一、引言

自2005年纺织品服装配额被全部取消以后,全球纺织业进入了后配额时代。中国和印度是世界纺织品市场的主要供应国,文章将对中印纺织品发展现状的主要优劣情况逐一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中国纺织业能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二、中印纺织业发展现状对比

(1)外部贸易环境。近几年来,印度的纺织品国际贸易有大幅发展。2005年到2006年度印度纺织品出口额约为171.13亿美元,而2001到2002年度约为108.0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91%。服装和棉纺是印度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品种。2005年度服装出口额约为343243亿卢布,约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51%。而北美和欧盟国家从2005年6月份开始对中国的部分纺织品重新实行配额制度。而印度的纺织企业却侥幸躲过了这种贸易壁垒,继续向北美和欧盟市场大量出口纺织品,客观上为印度的纺织品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印度纺织业的发展壮大。印度纺织品服装主要的出口市场为北美,欧盟原配额市场。中国纺织品服装主要的出口市场为日本,香港及韩国等原非配额市场,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更为多元化,可以弥补其在北美和欧盟市场上的限制。

(2)生产成本。中国和印度是劳动力廉价的国家,据美国《华盛顿邮报》调查,中国纺织业平均工资为0.68美元/小时,印度为0.38美元/小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呈上涨趋势,而印度仍将朝着人口大国的方向发展,且人口年轻化优势明显,相应地印度的劳力价格将持续走低,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则没有印度明显。

(3)生产原料。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纺织品生产原料的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最大的蚕丝生产国、亚麻的主要生产国,在人造纤维生产方面,中国也有较大优势。印度是世界第三大产棉国,目前印度棉花产量比中国低70%。除此之外,中国和印度还有一些特有和稀有的天然纺织资源。

(4)生产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中国纺织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国内的生产加工市场体系相对成熟和完善,纺织技术持续提升,设计能力逐渐增强,销售渠道日益通畅,工业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体系在逐步建立和健全。目前基本形成自成生物链的发展体系,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明显好于印度。相对于中国,印度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在运输、能源以及技术方面的都明显滞后,电力供应成本高,这些都是印度纺织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印度政府对本国纺织业的扶持。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出口额约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4%。但随着近几年出口不断增加,印度纺织品出口额已经约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35%,纺织业已成为印度出口贸易的重要部分。尤其面对后配额时代的来临,印度政府和企业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出口退税在内的有效措施,以期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政府政策的倾斜为印度纺织业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

(6)印度优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强。印度纺织业中的优强企都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产品创新和开发能力、 融入高端国际产业链的能力等。由于印度高端的棉纺织企业融入国际高端产业链、贴近中高端消费,再加上先进设备和人力资源优势,在纱线、面料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链前端产品上的开发创新能力较强,服装行业中也有一些品牌和创新意识很强的知名企业,对中国同类企业的产品形成挑战。

三、对我国纺织业未来发展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中印两国纺织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面临各自的困难,中国纺织业应该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竞争力并考虑双方互利合作。

1.中国应立足庞大的国内市场。与印度相比中国有着更加庞大的潜在国内市场。首先,中国有自己的用棉基地,棉花总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25%。其次,中国是个消费大国,对制成品的需求很大。第三,中国很多厂家都有为国外名牌和企业代工的经验,在技术和质量上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我国定位于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企业需要提高运用国际资本的能力,直接融入国际中、高端产业链的能力、国际化营销和管理能力。以及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国际化水平。

3.品牌和创新是我国纺织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中国要想从纺织大国发展为纺织强国,纺织工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发展品牌来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变。与印度相比,中国正逐渐失去劳动力和成本方面的优势,自主创新、创建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保证我国纺织业竞争力的关键。

4.政府应加大对纺织业的扶持力度。具体而言,比如政府在财政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加强对纺织业的扶持。中国纺织业的客观状况是规模庞大但还不够强大。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需进一步的加强。政府应在纺织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给以引导,帮助中国纺织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5.中印两国应加强纺织业的合作。通过笔者的分析发现,中印两国纺织业在今后的发展中,竞争将难以避免而且还会非常的激烈。发展过程中有竞争是很常见和正常的,但是中印两国纺织业除竞争以外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第一,优势互补,促进中印双方纺织业的共同发展;第二,促成中印纺织业实现产业链的对接;第三,中印两国的企业界也可以进行大量的相互合作和学习;第四,中印两国纺织业可以集中优势,打造国际知名大品牌,实现互利,共同发展;第五,中印两国纺织业实现成功合作以后,可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面对共同挑战。

参考文献

[1]於荣赓.印度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启示[J].纺织导报, 2007(9).

[2]苏玲.中国纺织品服装“走出去”策略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蔡晓洁.中国纺织企业如何走出困境[J].甘肃农业,2006(3).

作者简介:丁昌胜(1979-),男,汉族,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李珍凤(1981-),女,白族,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外语学院讲师。

作者:丁昌胜 李珍凤

上一篇:领导发言稿优选3篇下一篇:专项督查工作方案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