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主题班会教案

2022-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撰写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备课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后的输出结果。教案撰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份优秀教案应是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智慧、教学经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教师应尝试编写具有个性、富有创意、具有活力的教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三爱主题班会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三爱主题班会教案

“三爱”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践行“三爱”教育,争做文明学生 主题班会教案

教育主题:

践行“三爱”教育,争做文明学生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点:

1、明确“三爱”的目的与意义。

2、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教学准备:

1、班干部负责班会黑板装饰,主要体现“三爱三节”的主题。

2、将班级划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便于班会进行过程中汇总小组意见发言。

教学过程:

一、主持人致辞,班会开始

“长在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同学们,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心中就溢出一种幸福之感,漾起一股对妈妈的爱,妈妈养育了我们,我们爱自己的妈妈,也了解自己的妈妈,可是作为中华儿民族的后代,我们还有一位共同的伟大的母亲——祖国,她抚育所有的炎黄子孙,对每个儿女同样的厚爱,那么,作为它的儿女,我们对他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回报母亲呢?

这就是我们班会的内容: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简称三爱。

二、“三爱”

1、请谈谈对“三爱”的认识。

主持人:如果你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学习犹如农民耕作,汗水滋润了种子汗水浇灌了幼苗,没有人瞬间送给你一个丰收。

2、分析“三爱”

爱学习:是实现抱负的基础

爱学习,就是要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刻苦学习知识,特别是要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学习,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就是要勤于思考,多想多问,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学习是每一个青少年成长、进步以及将来做好工作、报效祖国的基础。学习不仅能拓视野、长本领、增才干,而且能养精神、提素养、塑品格。学习还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青少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在刻苦学习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劳动: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我们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铸就。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希望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梦想,拥有幸福生活,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地劳动。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爱祖国:成长进步的重要引擎

在新形势下,热爱祖国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在过去闭关锁国的年代,人们对国家的依赖性很强,爱国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随着国门的打开,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深度改变着世界,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开始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发生碰撞,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强调爱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优秀青年,他们的成功,既在于立足岗位奋斗建功的坚持,也在于他们与祖国共奋进的人生抉择。勇于追梦和勤于圆梦,既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更离不开祖国强有力的支持。

3、分析讨论“三爱三节”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4、学生谈自己的表现。

①对于学习你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警惕自己的? ②你平时参加哪些劳动?需要哪些工具?当时的心情?

③我们荣幸地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中国人民的儿女,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那么我们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家园,但是却有人在破坏它,举例说明。

④教师小结

5、生活中你如何做到三爱?(生先说师再补充)

展示“三爱”事例,汇总小组收集成果

6、讲故事。

①爱学习教育

学生讲述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孔子每事问。

悬梁刺股。 映雪读书。 主持人:孔子每事问,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孙康映雪读书,这些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读书,有的成为儒学大师,有的称为著名的学者。那么,同学们能讲一讲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闻一多醉书。

华罗庚猜书。 高尔基救书。

②爱劳动教育

主持人: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1886年5月1日,在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一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后来,国际工人组织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就把这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主持人:劳动是人间最亮丽的风景线,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创造了世界,光荣永远属于伟大的劳动者,劳动者的世界丰富多彩,劳动者的心灵细腻透彻,传世的乐曲在思念中, 追述着劳动者的浪漫。你知道有关热爱劳动的名言警句吗?

(学生自由发言,展示搜集的资料)

主持人:劳动创造了今天的业绩,劳动装点着祖国的繁荣,我们的祖国多么美啊! 碧绿的草原,蓝蓝的大海,弯弯的江河,绘成了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

③爱祖国教育

主持人: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我们就是花园的花朵,盛开在祖 国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请欣赏表演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主持人:我们热爱祖国,要有自己的行动。我们该怎么做?

7、小故事辩真错。

三、总结

1、汇总小组意见,总结分析,突出“三爱”的重要性。

2、班主任发言

师:中国五千年绚丽文化,发展至今,日趋强大,祖国的未来就靠你们去创造,再此,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做起,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是一个延续的主题,并且不能够空有口号,践行“三爱”,争做文明外事人;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其中,为共同的目标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2篇:三爱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阳完小六年级二班三爱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背景: 为贯彻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号召,进一步树立热爱劳动意识,增强学生践行“三爱”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肩负起“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社会责任,为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班特别召开“三爱”主题班会。

二、教育主题: 践行“三爱”教育,争做文明人。

三、班会目标: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4、利用主题班会普及“三爱”小知识。

四、班会过程:

1、主持人致辞,班会开始。

2、分析讲解何为“三爱”以及其意义。

三爱: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3、分析讨论“三爱”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4、汇总小组意见,总结分析,突出“三爱三好”的重要性。

5、分析“三爱”

爱学习:是实现抱负的基础 爱学习,就是要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刻苦学习知识,特别是要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学习,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

三爱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

一.班会目的: 1 .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 .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二.班会过程: 1 、请大家谈谈对“三爱三节”的认识

2 、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3 、节俭的事例

( 1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 16 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 2 )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第3篇:三爱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四年级五班

一、班会背景:

为贯彻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号召,进一步树立热爱劳动意识,增强学生践行“三爱”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肩负起“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社会责任,为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班特别召开“三爱”主题班会。

二、教育主题: 践行“三爱”教育,争做文明人。

三、参会人员

四年级五班全体师生

四、班会目标: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4、利用主题班会普及“三爱”小知识。

五、班会过程:

1、主持人致辞,班会开始。

2、分析讲解何为“三爱”以及其意义。

三爱: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3、分析讨论“三爱”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4、汇总小组意见,总结分析,突出“三爱三好”的重要性。

5、分析“三爱”

6、师生共同总结。

第4篇:三节三爱主题班会教案

“美好人生从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开始 完美品格应立足节水、节电、节粮食”

在古代,“忠君爱国”是每个人都要树立的思想;在战争时期,同仇敌忾,抗击敌寇的侵略就是“爱国”;而在新时代的今天,祖国又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相信每一个人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答案。

幸福的人生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核心意义则是劳动。爱迪生曾说过: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尝过艰难困苦的日子,在他们人生的记忆里,挥之不去的是童年饥饿的滋味和贫穷的窘态。最懂得“劳动最光荣”,只有辛勤劳动才能不挨饿,才能活着,才能迈开人生的步伐。可如今,我们已然步入了小康时代,孩子们再也不用过这种艰苦的日子,有的是锦衣玉食,那么新时代的劳动有何种意义呢?该如何让孩子们认识到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呢? 学习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公益广告,通过广告里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形象的说明了改变命运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知识,知识是怎样获取的呢?是靠不断学习积累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总是和孩子们说要爱学习,但结果并不能够影响孩子去学习,因而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孩子自己真正认识到学习的用处,才会知道它是多么的重要。

一粥一饭当思 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在生活中杜绝铺张浪费。告诉孩子们从小做起,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很有意义。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三爱三节”的含义及内涵。能应用“三爱三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通过情境演示与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三爱三节”的具体表现,懂得应用“三爱三节”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体验学习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三爱三节”的含义及内涵,了解“三爱三节”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应用“三爱三节”来指导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工具:多媒体

学情分析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学习“三爱三节”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是毕竟太小而分不清是非曲直。学习“三爱三节”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导入

多媒体导入播放《我爱你中国》,从歌曲中感受那种对祖国的爱。 问:祖国是什么?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问:生活中有哪些爱国的人或事?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问:生活中有哪些不爱国的人或事?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总结:

多媒体播放《1982》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讨论电影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问:你认为劳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问:在生活中你劳动过吗?从中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总结:学习也是一种劳动。

引导学生得出爱学习,学好知识,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就是最大爱国。 问:那接下来你该如何学习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总结:、、、、、、

接下来展示关于水、电资源纪录片的一些片段

问:水、电有什么意义?生活中有哪些是对水电的浪费?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如何节约用水用电?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回忆《1982》电影中的片段,粮食重要吗?生活中有哪些是浪费粮食的行为?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如何节约粮食?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总结:、、、、、、

最后:提问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向爸妈或者其他亲戚汇报今天学习的内容。

第5篇:“三爱”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

“三爱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学习要靠勤奋,不能投机取巧,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更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准备活动中涉及《国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视频、文章、音乐、图片。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神舟七号及祖国建设成就的有关资料。

3、收集勤奋学习爱祖国爱劳动的名言、警句。

三、班会活动过程

1、学生讲述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

(1)孔子每事问。

(2)悬梁刺股。

(3)映雪读书。

2、主持人:孔子每事问,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孙康映雪读书,这些古人在艰苦的 条件下设法坚持读书,有的成为儒学大师,有的称为著名的学者。那么,同学们能讲一讲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吗?

3、学生讲述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 (1)闻一多醉书。 (2)华罗庚猜书。 (3)高尔基救书。

4、主持人: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1886年5月1日,在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一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后来,国际工人组织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就把这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主持人: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

1 造„„”每当唱起这支歌,亲爱的同学们,你会想到什么呢?对,小喜鹊靠劳动为自己建造新房子,小蜜蜂靠劳动换来甜美的蜜糖,是劳动为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劳动最光荣!下面,由我们全班同学齐唱:

《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

劳动是人间最亮丽的风景线,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请听诗朗诵《五一 颂》。

主持人:劳动创造了世界,光荣永远属于伟大的劳动者,请听故事《我的名字叫劳动者》 主持人:劳动者的世界丰富多彩,劳动者的心灵细腻透彻,传世的乐曲在思念中, 追述着劳动者的浪漫。下面请欣赏相声,《劳动创造了人》。

主持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请听诗朗诵 《站在季节边缘》

主持人;劳动创造了今天的业绩,劳动装点着祖国的繁荣,我们的祖国多么美啊! 碧绿的草原,蓝蓝的大海,弯弯的江河,绘成了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请欣赏朗诵《彩色的中国》。

主持人: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我们就是花园的花朵,盛开在祖 国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请欣赏表演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主持人:在我们祖国宽广的土地上,有两条河哺育了勤劳的中国人民,那就是长江和黄河,请男同学朗诵《长江长,黄河黄》。

主持人:我国还有很多大山、江河、名胜古迹。最雄伟的是长城。长城是什么样子呢?请听快板《长城长》。

主持人:请大家欣赏诗朗诵《我爱我的祖国》

(三)国旗国徽

主持人:我们的祖国真美丽,我们都热爱她。你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什么吗?

生:五星红旗。

主持人:它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生:中间一颗大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星围绕着大星星,表示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

2 主持人:国旗上的红色和黄色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红色象征革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黄色象征光明,也代表我们黄皮肤的中化民族。

主持人: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亲手升起? 答:1949年10月1日,在开安门广场,由毛泽东同志亲手升起。 主持人:什么地方应升挂国旗? (看谁说得多)

答: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查院,中国人民政协、外交部、机场、港口、火车站、边境口岸、边海防、学校、政府机关等。

主持人:中小学生多长时间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答:每周一次

主持人:我们热爱祖国,要有自己的行动。我们该怎么做? 生1:我们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生2:我们要守纪律、爱劳动、讲卫生、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健康成长。

生3:我们要努力学习,锻炼体魄,勇夺奥运金牌。

生4:我们要勤奋读书,考上航天大学,去研究载人飞船,让神

八、神九再创第一! 生5:我们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让祖国更加美丽。 主持人:同学们说得好,希望同学们会做得更好!

四、总结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2、学生畅所欲言。

3、班主任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事例,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优良的品质。让我们用知识作为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学习前人好学不倦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刻苦学习,努力锻炼,提高本领,报效祖国的!

第6篇: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活动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一首古诗,我们代代传唱,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2、朗诵古诗《悯农》

3、学生谈感受。

4、这首诗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要节约的何止一粒米,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古到今,就有许多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三节三爱主题班会教案

二、明理

师:假如我们向阳小学只有XX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角钱,一天下来就可以节约多少钱如果这些钱给你,你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学生交流。

师:假如我们只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也都节约一角钱,一天就可以节约——(生计算后回答亿)这亿元,对国家来讲,可以做哪些事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都想得很周到。这一天节约下来的钱就可以做这么多的事。做了这统计后,你有何感想

3、小结:同学们,从刚才的统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小的一角钱竟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三、导行

(一)说说关于勤俭节约我最欣赏敬佩的一个人、一件事、一首古诗、一句格言。 要求:人: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事:用一两句话介绍。

诗:背一背

格言:诵一诵

(二)联系现实,自我教育

1、谈一谈你对下面三件事的看法。课件出示:

a、小丽常常浪费纸,一张纸才写几个字就扔掉了。小英批评她,她说:“一张纸才几分钱,用完了再买。” b、小全与妈妈到饭店吃饭。饭后,妈妈要把剩菜带回家。小全说:“别这样!让同学知道了,会笑话我们的。” c、小明 与小刚给同学过生日,小明送的是自己做的小礼品,小刚却叫爸爸花钱买贵重的礼品。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小丽、小全、小刚他们的做法都是错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向焦裕禄、陈嘉庚学习,生活节俭,不浪费财物,把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

2、、让我们静下来,回顾一下过去,以前,我在勤俭节约方面做的怎么样再展望一下未来,今后,我该怎样做

3、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但是在我们的周围,仍然存在着浪费现象,请看:(多媒体出示有关浪费的照片),这些,都是老师在课间拍摄到的,这些行为,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有的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你看了后,有什么感想

4、教师小结

四、升华

1、班干部发勤俭节约倡议书。

《勤俭节约倡议书》

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在短缺的今天,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节约用水,适量使用;节约用电,随手关灯;节约粮食,合理饮食;适度消费,精打细算;爱护图书,循环使用;再生,随手环保;减少垃圾,分类存放;互相督促,形成风气。

让我们同心协力,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节约成为习惯,传遍校园、家庭、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2、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在下课之前,老师有一首歌与大家共勉。多媒体播放歌曲《悯农》。

上一篇:仓库保管员月工作总结下一篇:预防医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