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2022-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技术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其在教学过程的运用,发挥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毋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一、目前政治教学特点的分析

1、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谈话法、榜样示范和行为训练法,这些方法往往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教育者对受教育的单向灌输,刻板说教,而无视受教育者品德学习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政治教育方法造成的后果常常表现为学生被动遵守品德要求,而不知道品德规范的真正价值意义;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和行为不能互相转化;有的学生在遭遇复杂社会现象需要做出道德判断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甚至有的学生养成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些足以说明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所处的地位不平等,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过分强调政治教学作用的外塑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把品德规范作为外在的参照物或刺激物,或者强调学生通过机械的对照模仿,矫正、遵循外塑行为;或者强调利用表扬批评和惩罚的作用来强化规范行为。尤其是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按照自身以往的经验,过分依赖教育个人的权威,缺乏对个体品德,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政治教学过程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实际,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判断选择余地,只是作为一个被作用的客体,被动服从,以致教学影响无法深入学生的灵魂内部,真正处在学生内部的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和品德意志很难形成积极向上的政治行为。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

我们正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利用的速度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飞速发展。计算机、有限网络和无线网络以及卫星通讯等技术的兴起,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存储和传递的能力。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已成为当今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多媒体引入政治教学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设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多媒体可以为教学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可以利用它创造一个交互环境的微观世界,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1.观摩运用

用MP3、DVD、VCD点播系统取代录音机,加快他们对多媒体教学特点的认识,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政治教学效果。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既向学生传播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新课程新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反复回访教学实况录像,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讲评,师生共同教学,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同时还可以记录有保留价值的政治教学资料供以后教学参考、研究之用。如材料分析题是每年中考必考题,是当前中考试题中普遍采用的、分值最大的、要求最高的体型。它一般是以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和社会生活实际等背景材料为情境,设置几个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解答好此类试题,必须掌握好它的特点、类型及解题方法。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材料分析题解法例谈》的光碟向学生播放,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将光碟带回家观摩继续理解学习,直至掌握为止。可以说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让信息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将来高一层次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课件运用

利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制作教学课件,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将政治课的相关课或框的知识内容制成课件,并附加必要的技术讲解与图文,将这些清晰、完整的展示出来,学生学习起来就可以一目了然,轻松有趣,水到渠成。课件还可以把教学重点内容特别标出,以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课件既浓缩了教学内容,又涵盖了更多的教学信息,因此,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建立政治网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与安排,循序渐进的布置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和需要随时点击该页查阅和学习。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如在执教九年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分别选择不同角度的资料。有的选择长征精神;有的选择女排精神;有的选择抗洪精神;有的选择载人航天精神;有的选择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虽然角度不同,思维空间也不一样,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努力学习,建设祖国。在教学中更加注意锻炼和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使他们认识到宽厚、诚信、自信、坚强、乐观等因素在造就成功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当然,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但它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可有的教师误认为它是一种“全能媒体”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或者没有从多媒体的角度来看待多媒体电脑,整堂课不管是课题、例题,还是课文中的字词句等等,一切由电脑来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或者为了赶时髦,为运用而运用;有时随意呈现,喧宾夺主;有时教师变成了放映员和解说员,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有时片面理解教学效率,追求课堂容量,偏离学生实际;有时屏幕全能化,忽视了板书的作用,从而众多因素造成了教学上的失误。因此对多媒体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而不是滥用。

三、实现多媒体政治教学的途径

1.改善硬件环境,促进软件开发教育部门要不断的改善多媒体辅助政治教学的硬件环境,加强、加快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化教育体系,努力增强资金投入促进政治教学软件的开发。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在中国信息化过程中,制度和文化因素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技术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运用于教学,从物尽其用的角度来看,它可运用于网络,它的彻底开发得益于技术的协作辅助,技术走在前头,教学运用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2.CAI课件要以其独特的功能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教师通过课件实现教会、教懂、教活、教精,让学生达到乐学、善学、活学的境界,这一切是任何教学手段所替代不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把图片、音乐和影片放置网页锁定程序,或在源代码中自行编写,则把视听觉材料有机整合。例如:学生在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一框时,软件只能从知识的角度告诉学生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此框重在学生的互动活动,这是课件所无法取代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控、催人奋发的激励、画龙点睛的总结来配合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实质是使计算机网络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瑕瑜互补、共同进步。

3.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素质面对新形势,积极探索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化政治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校政治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改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

总之,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同时抓取、操作、编辑、存储、处理加工和呈现文本、数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频信息等多种媒介信息,并将它们综合和集成一体,实现了交互控制。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与生俱来的个别特性、直观性、交互性、共享性、实时性等特点,极大的优化了学生的政治学习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薄发”,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才能使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发展少走弯路,才能真正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作者:郝强

第2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初中生物课堂带来了便利。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技术展开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带动学生去主动探索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结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展开生动的趣味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当中。本文主要是围绕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中的作用为主题展开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初中生物

生物作为初中生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其在考试中占有重要比例,新课改要求初中生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创设高效课堂。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理性的分析当前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利用多媒体技术建设互联网课程,开展系统化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逻辑框架体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注重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过于单一刻板,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但是并不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时代发展对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仅靠机械性记忆所掌握的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发展需求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聆听状态,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学生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是寻求教师的帮助而不是进行自主的思考。为了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初中生物教师要巧妙地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展开初中生物的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引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初中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传统的生物教学不注重实验教学,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就忽略了对初中生物的实验讲解,使得学生无法对初中生物知识深入了解,从而产生认为学习初中生物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错误观点。教师想改变这种教学观点就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引用可以使教师以多种方式展开实验教学,结合多媒体引入与初中生物实验有关的视频,让抽象的概念直观化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初中生物课堂。

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多媒体是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左膀右臂

导学案是教师在正式上课前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计划,是辅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工具,很多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情况,这种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教学带来困扰,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初中生物课堂,不能真正的理解抽象的生物概念,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为了避免这一教学现象的产生,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展开导学案的制定。

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去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将其引入到导学案当中,在正式讲解课程内容前先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探究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行思考生物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需要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制定导学案。事实上,学生制定导学案的过程也是进行自主预习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多媒体技术的引用改变了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互联网等相关的信息技术去寻找学习资料,根据教师设定的教学主题去进行导学案的制定。教师不要强加给学生生物学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观点,而是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自主探究。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与拒绝毒品有关的知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与毒品有关的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明辨是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知道毒品危害人们的身体和日常生活,要远离毒品。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与毒品有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观看中进一步的了解毒品的危害性。由此可见,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生物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生动形象的导学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希望学生通过系统化学习可以运用生物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自然的走入生物课堂

要想将被动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主动的教學模式,教师就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入生物课堂,运用学生的思维去制定教学计划。因为学生对直观立体的画面比较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教学视频,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能够快速呈现立体的课程知识,这不仅突出课程的重难点,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这体现出了多媒体技术具有实际运用价值和意义。

在现代化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多媒体技术包含多种教学应用模式,需要生物教师进行合理的开发,从而让学生完全进入到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很多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如果教师一味的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来展开讲解,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展开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人的性别有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如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角色扮演教学,让学生去换位思考。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初中生物课堂。多媒体素材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强烈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力。

(三)多媒体技术真正为生物高效课堂插上了自由的翅膀

多媒体技术的引用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有效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展开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相应的课堂活动,建立展示性的交流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都有接受能力强和接受能力弱的同学,通过这种有效的分组可以让学生们互帮互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互动可以认清自己的学习情况,理性的分析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口述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将理论知识进行细致化的讲解,但是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无法真正的去了解抽象概念。而结合多媒体展开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就解决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掌握抽象的知识概念。例如教师在讲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知识内容时,由于DNA这一概念比较抽象,教师运用口述的方式无法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而教师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就可以将DNA的结构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播放与DNA有关的试验视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图片和试验视频,观看过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将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再选一位组员代表在班级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概念,并且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重复的播放实验过程可以夯实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最终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互动课堂

初中生物包含着很多逻辑性非常强的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造成学习效率下降,从而降低学习动力。创新教学给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路径,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努力,通过新颖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宽度。

教师通过全新的教学设计对以往教学策略进行修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现代科技设备的融入,为学生带来充满活力的课堂内容,像类似于生动的图片、影像等引发学生好奇心的有效教学素材,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的学习,用新颖的资源提供的新的学习路径可以将相对复杂的概念简单化。通过生活有趣的情景内容引入,学生可以从动态的影像中获得学习知识的灵感,让学生能够在初步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把文字性的概念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从而更利于学生接受。举例来说,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教学手段不但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立体的教学内容,还带来了便捷的师生互动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互动讨论式的生物课堂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点,同时也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的动力,让学生实现高效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结合正确的学习方式达到把思考分析与知识拓展有效结合的目的,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这就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的以引导为主的教学策略。

多媒体技术拥有非常便捷的互动渠道,可以促进课堂活力的提升。学生可以快速的将自己的问题或者想法反馈给老师,这样即能得到具体化的指导,教师又能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找到教学难点,并以此为切入点优化教学策略。例如在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的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利用动态的多媒体画面进行教学导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求真、积极创新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们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融入相应的问题,针对于动物的主要类群,学生围绕重点内容先后提出了几个關键问题,如两栖动物能否在单一环境中长期生存;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区别在哪里;两栖动物与鱼类有怎样的联系等问题。提出疑问是解决问题的开端,通过互动回答可以提升教学针对性。问题的解析过程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跟随教师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能够逐渐形成生物核心素养。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学习趣味的课堂氛围,因此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得到发展。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诱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把知识牢牢的记在心中,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种促进。

三、结束语

初中生物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科学求真的生物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能,最终让学生去主动的学习,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会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21(2):204.

[2]王欣.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5):82,84.

[3]尹春喜.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9):51-51.

作者:季云峰

第3篇: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摘 要:正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为此,我国教育不断深化改革。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顺应当下的社会发展。基于此,为促使我国教育成果的最大化,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入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作文教学;创设情境;运用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6.076

语文作为我国母语学科,是其他课程开展的基础,将陪伴莘莘学子走过学习生涯,并为其步入社会的语言表达,情感抒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其基于现今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促使我国语文教学更上一个台阶,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教学模式是关键。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对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更会是教育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小学作文作为作文教学的基础,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不仅能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更是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就:“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小学作文教学为例,进行简要分析[1]。

一、以“媒”为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自制力相对薄弱。因此,为提高学生写作效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关键。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思考。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且教学过程过于单一,无法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与教师一起去探索作文丛林的奥秘,写作兴趣不浓,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开展作文教学课程的基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是写作教学关键。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运用直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思维,联想,细心观察等智力因素,以及兴趣,意志等情感因素。因此,运用多媒体在写作教学过程前对其进行情境创设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教学课程,从多媒体模式中直观的明白寫作教学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2]。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意识

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题目“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想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是什么,随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录像,内容是:学生们参加秋游时去采购物品,在路上遇见一位老婆婆颤颤巍巍地过马路,眼看绿灯时间马上就要过了,学生们蜂拥而上守护老婆婆过马路,赶在红灯前将老奶奶送入马路对面。小学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影响,正确的指导非常重要。视频的播放会使得学生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

因此,视频播放结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题目,譬如:“同学们,你们发现身边令人感动的小事了吗?它可以是你们保护好路边的小草,可以是帮助老婆婆过马路等等,感动呀,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现在,同学们思考好自己写作的那一件小事了吗?思考结束,就赶快开始写作吧!”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指导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快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那一件“小事”,从而让学生找到写作乐趣[3]。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情感

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题目“更加美好的世界”教学时,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能还不够强,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讲解前,通过多媒体播放环境污染的短片,创设情境,使学生投入其中。多媒体播放短片的内容可以是现今的公益短片:镜头最开始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地球,随后播放在人类没有生活在地球上,环境良好时的万千物种。此番作用是为使学生震撼,感受美景,与之后播放的环境污染形成鲜明对比,给予学生视觉冲击。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先对学生提问:“大家看到了这个蓝色星球的魅力了吗?看到世间万物的美妙了吗?让我们继续来看看,现在的地球是否风采依旧。”随后继续播放:人类出现以后,蓝色星球逐渐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工业废水,垃圾,大气排放等等,让地球千疮百孔。视频最后显示,怎样才能拯救我们唯一的家园?

视频播放完毕,会使得学生陷入沉思。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同学们,看完视频你们有何感想?现在我们的蓝色星球上环境污染处处可见,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是现今我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让我们走进写作的世界里,一起去抒发该如何保护环境,让‘更加美好的世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指导,不仅使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以此激发其写作兴趣[4]。

二、以“媒”为饵,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兴趣作为开展作文教学的基础,对作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提高作文教学成果最关键的因素乃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迫在眉睫。多媒体的加入,能促使学生拥有写作相关的感性表象,基于此,作文教学课堂可以巧借多媒体辅导学生写作,引导学生写作思路,指导观察,为学生积累素材,以此提高其写作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范文,引导学生写作思路

写作思路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引导学生写作思路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强烈视觉效果的多媒体放映,将写作题目的写作要点进行分析,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其主要目的是为在此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对写作要点的认知,从而在教学进行写作知识要点讲解的时候可以更加清晰的明白写作思路,从范文的写作思路中得到启发,并学以致用。

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作文题目“写人,写事,写景”教学时,因为写作范围十分广泛,为使学生写作思路更加清晰,让学生确定题目是关键,从题目中如展开写作思路。譬如,确定写景,写作题目确定为《家乡的景色》,则引导学生进行家乡的景色观察,随后以教学课程为例,如《桂林山水》这类写景的课文,在多媒体上进行写作思路剖析,将范文中的各项描述类语句,写作手法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写作思路得到拓展。

(二)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多媒体的展示,会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为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特点,使其运用到写作中去,可慢慢演播声像媒体,显示学生多喜爱的失去,使学生有意识的对准目标进行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如,在记性写事作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为促使学生能够仔细回想当时活动的场景,使其将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层层递进写进作文中去,教师可在平时学校所举办的一些活动中进行录制,或者,在互联网络上寻找有意义的学校活动,随后进行播放。譬如,在互联网络上寻找某校所开展的拔河比赛进行播放,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在视频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试写,当学生作为视频的人物时,这样的意义活动该怎样进行描写。在此基础下,会促使学生对写作细节描写的加深,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促使学生积累素材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正所谓:“书中自由黄金屋”,写作素材的积累会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又一升华。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由课外书所翻拍的电影。如《小王子》《白雪公主》等童话类故事,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如,学生在进行《我的爸爸》这一类写人题目时,一般会采用“大大的鼻子,小小的眼睛……”这样描写方式。而在播放这类电影时,里面的描写手法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明亮的双眸,微微上扬的嘴角……”等描写词汇,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下,还能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閱读,让学生逐渐了解课外书中所蕴藏的美妙,为其积累写作素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的加入为学生的写作带来灵感,为作文教学课堂注入新的色彩。因此,为提高我国学生写作水平,在课堂中合理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其具有重要意义。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写作水平的提高,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是在“教”与“学”中为学生架起科学桥梁。由此可见,多媒体的加入基于现今作文教学的重要性[5]。

参考文献:

[1] 陈福军.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4):46.

[2] 沃晓华.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2):25.

[3] 王书亭.应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99.

[4] 李白坚.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C].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 2008:288.

[5] 罗雪.语音识别软件在小学三年级作文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6.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侯玲

第4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上虞中学

杭黎方

多媒体教育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由“杂草众生、野狼成群”开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过程。听完后,教师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反映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什么事情?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临什么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此引入教学。又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先播放电影《林则徐》或《鸦片战争》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措施。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动?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

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又如讲授“西安事变” 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我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三、 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金字塔的录像及照片,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外观宏伟、庄严;内部结构复杂,装饰精致;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作什么用?在地处沙漠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

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

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又如讲《抗击外来侵略》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击退沙俄侵略三段录像片,使活生生地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

第5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宁陵县华堡乡中:王思玉

所谓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过去的一切就叫历史.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并且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这些历史都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比较远,而且跟今天或身边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讲到的事件,人物大多难以记忆,因此,初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这些学习内容.在这个情况下,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创设历史情境,将使他们更易于学习和有兴趣学习.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内容时,先在多媒体屏幕上播出一首已制成Flash动画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学生一听到熟悉,喜欢的歌曲,精神就开始集中到屏幕上,他们还会跟着节奏一起唱.听完后,我让学生根据歌词简单地说出东汉末年中原的局势,从而引出"三国鼎立"这一课题.在讲课过程中,我利用电脑插入三国人物的图像,主要战争的形势图,历史故事小插图,相关文物等形象的材料,让学生从更感性,直接的方面认识这段历史.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历史资料讲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并始终让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初一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地理位置),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容易突破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的重难点是丝绸之路.对于初一学生,他们的地理空间概念比较差,要他们记住丝绸之路的路线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这些地名现在已经不用了,而且是些艰涩难读的古代文字.同时课后练习有一道题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于是我把这作为一个突破口,课前先让学生回去搜集丝绸之路沿途几个重要城市的一些相关资料.在课上,我先在投影幕上打出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图,让学生自告奋勇上来表演,扮演一个从长安回阿拉伯的商人,根据路线说出他沿途的经历,而这个学生所说的就是他课前搜集的资料整合而成的.接着可以再找其他学生,但要说前一个学生没有说过的地方.学生说完后,教师要做一个总结,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并布置课后作业就是完成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样,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角色扮演,课后撰写作文,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巩固知识,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自主地记忆,从而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原始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影片在教学中的作用, 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 果教师只照课本读书,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印象也不深,尤其是文化科技部分,十分不好讲,偏偏文化科技历史就是进行爱国主义的最好材料.同时,爱国主义也是历史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但如果学生对祖国历史的感性认识不足,就难以产生对祖国的感情,更难讲是爱国情感.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多使用历史图片,录像,纪录片等多媒体教材,这不仅使教师上课上得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体会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同时也强化了思想教育,并且教育形式也不会流于形式和不为学生所接受. 如讲述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在这一课中讲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展过程,而四大发明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标志,因此上好这一课就是要给学生上好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虽然这三大发明在今天依然广泛应用,但在古代是怎样发展的呢,古代的它们又是怎样的呢,它们是怎样传到欧洲而又对世界文化起重大影响的呢 这一系列问题既是本课的重难点,又是本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单纯由教师来讲似乎欠缺了形象性,学生缺乏了感性的认识,我就在课前做了一个课件,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古代关于这三大发明的珍贵图片,如发明印刷术的毕升画像,活字印刷版,罗盘针,突火枪,火箭等一系列历史图片,并且还把自己收藏的汉代司南模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看看,摸摸,使他们有更直接的认识.在讲课过程中,我不仅利用历史图片重现了活字印刷的过程,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最后我还讲到这三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情况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习到祖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学生还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有三大任务,包括基础的历史知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能,思想政 治教育三项任务.而其中开发和培养智能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智力结构中,思维力占了特殊的地位,它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也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的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埃及金字塔"时,先让学生看一系列关于金字塔的照片,再介绍和金字塔相关的一些有趣的科学数据和等式,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制造的.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日常所得到的相关知识,提出许多有趣的方案,教师在最后可做小结,并且提出学术界的看法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同时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相关的科学,拓阔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特定的场景下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

如讲述《人民解放战争》这一章的复习课时,可先播放有关解放战争前敌我双方的准备情况和后方人民群众对国共两党的态度,接着还播放四大战役的片断及人民群众支援我军的情况,进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军事力量几倍于共产党,而且有美国先进武器的援助下,国民党仍会失败呢 "由于学生先前已经学习过理论性知识,加上刚刚看了相关的纪录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所以他们会很快总结出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就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失去了民心,而共产党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幸福的,因此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得出理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通过自主的学习找到答案,并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误区.

把多媒体运用到历史课中,本来是为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激发学生德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的实行素质教育.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讲究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趋势.如一些课时根本不需要运用课件,只需要利用幻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有些教师却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制作无大用处的课件;有的只需要用Powerpoint就能做到相同或更好效果的课件,但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时尚,把一节课做成网页,在网页中加入许多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电脑来学习.这本来是好的,但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学生能看到的,自学到的东西极少,大部分时间学生仍是看着显示屏听教师讲课,这和利用课件来上课没什么区别,学生学到的可能更少(有不少学生只顾着玩电脑,甚至上网,而不听课).但课前教师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制作网页.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利用网页来上"三国鼎立"一课,事后我自己制作了一个相关的Powerpoint课件来上课,发现两者的效果相当,而且用课件来上课,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在课上可以讲三国小故事,讨论问题,评论人物,从而得到的知识量和效率比用网页来上课大得多,并且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觉得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要使用得当,俗话说"刀要用到刃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功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初 中 历 史 电 教 论 文

宁陵县华堡乡中:王思玉

第6篇: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水塘中学:代航

一、能准确的表现音乐形象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丰厚的声效果。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二、能深化德育和美育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电教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

(一)教育功能。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歌词等内容,虽然可以通过说教对学生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但远不及设计绘制投影片后来演示教学内容及用录像来指导学生观看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好。如欣赏《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除制作、演示《铁蹄下的歌女》的投影片外,我还给学生放映了当今“舞台上的歌星”的录像画面。在画面的对比下,让学生感受到:同是歌女,因处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因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感染功能。它包括愉悦感染和悲凉感染等,指的是歌曲的内容通过电教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的共鸣。比如教《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在幻灯映出的“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背景下,然后播放歌曲的演唱录音,这样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歌中的家乡和我们自己的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美感功能。美是客观存在的。音乐除了声音的美之外,形式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被人的感官所接受。如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通过放映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三、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在中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录像带。通过录像,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电教媒体。

四、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我们如果把这些内容在备课时写在明胶片上,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我在教《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的欣赏与听辨》时,由于先把四大主腔的音乐特点和情感特点分别制成了四张投影片,因此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辨赢得了时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使用电教媒体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幻灯、投影和录音录像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尤其是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五、能丰富想象,激发写作兴趣

人的想象靠什么去激发?靠语言、靠情景。而在教学中,情景的再现是通过电教媒体来实现的。不使用电教,就很难直观地再现情景,没有情景,就不能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岩、矣乃归舟”八幅灯片,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赏毕,我对学生说:“大家在小学时写过看图作文,今天,大家能否试一试听音乐作文呢?”当我再次播放录音时,同学们纷纷拿起了笔。一位学生曾写下这样一段不错的文字:“从那典雅委婉、恬静柔美的乐声中,我仿佛听到了那沉沉隆隆的暮鼓、悠悠扬扬的渔歌和江水激岸的回响;从那一幅幅清丽淡雅、神奇辽阔的画面中,我仿佛看到了那明月晚浴后跳出江面时的盈盈笑脸,江风轻吻微波时的柔情蜜意,白帆飘飘荡荡的怡然,橹桨划开浪花的潇洒,花影频摇的舞姿,水天一色的和谐,归舟远去的幽静和满仓鱼虾的快乐。此时此刻,我完全置身于云河仙境之中了,获得了不出校园而餐水乡之秀,身居教室而醇花月之境的艺术享受。真是听之心旷神怡,观之赏心悦目,想之回味无穷”。从这里可以看出音乐在激发写作兴趣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用了之后你会有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你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水塘中学:代 航

2011年6月29日

第7篇: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那种单

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电脑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进入课堂。

电教媒体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不断促进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构筑了新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来进行美术教学,可以使课本上的文字、图画,通过鲜明的视觉、听觉而更形象直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也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形象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龙头,这一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一上课就如同进入迷人的景胜一般,乐而忘返。因而我们就必须在课前设计制作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课件来创设趣味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投入到本课学习中。例如

在上《迷彩服》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出有趣的动画片:森林里要举行动物联欢会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非常高兴,都要想穿一件漂亮的迷彩服来参加。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这样,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得到感染,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动物的形象记忆深刻,激发了作画的愿望,为接下来帮动物们设计迷彩服打下基础。学生在这种情趣中,乐趣倍增,便会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是从“美术是视觉艺术”这一本质特点出发,在有限的时空内,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使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直观的视听形象,吸引学生各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接受教育信息。多媒体的使用要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其在重点、难点处“布阵设防”,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得好,将事半功倍。

如上《有趣的鞋》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大家先欣赏各式各样鞋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鞋造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利用多媒体学生再欣赏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的奇形怪状、功能各异的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新颖、奇特的作品。从而轻易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多媒体能解决以前挂图的小、不清晰的问题,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更好地欣赏各类美术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利用多媒体放映整个制作的示范过程,学生立即明白。经过这种电教手段强化的视觉信号,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增强对认识对象的兴趣,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多媒体,激励学生参与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尽量动手动脑,创造出他们满意的作品。小学生有一个很主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爱表现自己。他们希望能在参与的活动中得到认可、老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在教学《魔幻的颜色》时,学生往往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很难弄清楚,这时多媒体就可大显身手,在大屏幕上放映一张五彩缤纷的图片,同时各种颜色不时地闪烁,学生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颜色的差异。同时还可用多媒体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制作成各

种小动物,然后将它们设计成“找朋友”的游戏,用做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在课堂游戏中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都十分投入,对所学内容也能轻松牢固的掌握。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过程的实施,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创造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特征。想象是创造的主要条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性思维并非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要收到积极的效果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其自觉性、积极性。单凭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是不行的,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起到很好的启发诱导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视、听等各种渠道影响加强学生与外界的联系,通过各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

如我在上《家乡的桥和塔》这课时,收集了许多关于桥和塔的资料、图片。把它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对未来桥和塔的发展变化憧憬于设计中,启发他们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作品。这一课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影视等展示给学生观察、认识提供了很多机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提供其想象的各种思路和条件,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才能。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很好地加速了美术人才的培养。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将我们带离以往那个只局限在黑板、书本的教育方式,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方式。

第8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在此,我就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入激趣

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在学习新课时,有时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了。而多媒体声像兼备,能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学习《元日》这首诗时,我先播放一段新年喜庆的音乐,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过新年的情景,而且对爆竹的传统功能——增加节日热闹的气氛自然也就理解了。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有关于这首诗的内容,那么也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

2、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低,知识面窄,空间概念差,再加上缺乏生活经验,一旦碰到陌生的情境,很难理解教学内容。而运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就比较容易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声音、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超越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枯燥为生动,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如在学习《西湖》一课时,学生对西湖各景点的地理位置,如文中提到的孤山、小瀛洲等在哪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能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西湖美景呢?在教学本文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首先出示了一张概略图,在图上标明西湖各个景点的位置,这样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并将远眺西湖、近赏西湖以及月光下的西湖美景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同学们看到这么迷人的景色,眼中都闪烁出兴奋的光芒,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加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西湖的清奇秀丽以及“人间仙境”的含义,自然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朗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朗读指导,能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朗读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不断的练习中熏陶情感,发展智力,增强想象能力和思维

能力,促进智慧的发展。如在学习《槐乡五月》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全屏幕的配乐朗读录像,朗读感情激越,音乐优美动听,画面精美绝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槐乡孩子那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形象扑面而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的朗读录下并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找到了差距,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练习,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旨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了。

2、创新能力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的渴望,收获自我发现的体验。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有限的,而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生动的、积极的。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我借助多媒体,将一幅狼向小羊扑去的画面展示于学生面前,然后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寻求不同的故事结尾。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有的说就在狼扑向小羊时却倒下了,原来是一位猎人朝狼开了枪;有的说小羊机灵地一闪,躲到了一边,狼却扑了个空,掉到了河里;有的说小羊被狼

吃了,它的爸爸决定复仇,就设计打死了狼„„故事的结尾各不相同。看得出,想象的翅膀已经插到了他们的身上,创新的火花迸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化解教学重难点。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1、化难为易,突破重点。

每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讲练结合等途径,但效果不是很好。多媒体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比如学习古诗《枫桥夜泊》时,从诗的题目入手,分析诗的语言,讲解诗句含义,再现诗中形象,并感受诗人的感情,这些光从语言上讲,对于小学生而言,在理解上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困难。借助多媒体技术,先配乐朗诵,然后展示一组有关图片,创造一些相关的情景,古诗所描绘出的情景,已用不着我再怎样解释,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最后入

境悟情,达到熟读成诵,体会到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突出常规教学中的重点。

2、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化的思维为主,然而有些课文涉及的知识是比较专业、复杂,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是较为困难的,即使反复读也难以领会、感悟其中的知识意境。而这些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如果难点不突破,学习不仅不能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标,而且还会降低学习热情。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设计人字形铁路”极其陌生,所以对“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这一难点百思不得其解。教学中,我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将火车怎样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真正理解火车是怎样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山的。让学生亲眼看到北上的列车到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学生随着演示过程经历了形象性思维,形成了鲜明的表象,难点不攻而破。这时再来朗读,学生就会豁然领悟,从读中感悟到人字形铁路的巧妙之处。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把远的拉近了,把虚的变实了,把难的变易了,从而突破了语言训练的难点,实现了读中感悟。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指导写作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话„„”。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如我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田野》这篇作文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把这次作文要求出示在屏幕上,和大家一起审题,分析讨论作文的内容及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这篇作文一是写景,二要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三要写出景物动态美和静态美,四是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在学生知道写什么和写的具体要求后,我又帮助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所见,然后播放了一段秋天田野的录像,让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上的景物,此时,那绚丽的色彩、活动的画面、动人的音响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写作兴趣。当学生有序地把画面上的景物说完整后,我重点抓住稻田和庄稼地让学生细致观察,抓住稻子和庄稼(大豆、高粱、白菜)的动态、静态特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写具体的问题。录像反复播放,教师适时指导,多数学生看完录像后,都能绘声绘色地进行描述,他们不再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视听结合,注意力集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感性材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

2、评改作文

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传统作文评改主要是老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很少

参与。多数学生看了老师给的分数和评语就了事,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不利。在作文讲评课上,运用多媒体,可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或好的片段在实物展台上投影出来,供全班同学欣赏借鉴。还可将写得不好的作文投影出来集体评改,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益匪浅。而被评学生,由于直接地感受到别人的反应,面对面地接受批评、表扬,体味到写作的不足之处与成功的喜悦,心理得到满足,记忆深刻,同时更激发了作文的热情。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评改作文过程中尝到了甜头,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愿去钻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让多媒体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的作用,使语文课更具光彩和魅力。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9篇: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当今社会,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英语日常教学中,如将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融合,会更加引发学生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在乐中求知。

二、以景激趣,激活思维,产生快乐,把握学生新知识学习的最佳时机。

三、突重解难,巩固深化,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乐于求知 。

四、创设英语情景,趣化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努力学习在信息化时代交流、学习、研究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快乐教学乐中求知以景激趣创造性思维主动参与 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取代着传统而单调的教学手段,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本身就具有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和个别化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用计算机创设的情景与现实生活相仿,且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便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快乐教学是快乐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快乐教学就是要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主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更要顾

及语言的功能、意念和实际运用,是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读写能力,既重视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又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教学的注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特点,为课堂增添了活力,恰倒好处的创设了这份愉悦的情境,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加快乐起来!

一、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在乐中求知。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就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会动,我就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字母教学时,学习新的字母以前,先播放一段英语字母歌的动画,生动活泼的画面,儿童化的情节,轻快的音乐,不自觉的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进入了英语课堂,还复习了已学内容。

二、以景激趣,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快乐,把握学生新知识学习的最佳时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才愿意轻松地愉快的接受它,学习它,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努力用毅力去克服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想尽办法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兴趣。所以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就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呈现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展示出教学的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从感官上给学生以强烈的有意识的刺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要学习”的动力,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在教学单词“shopping”时,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呈现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

品,可爱的玩具,各式各样的故事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强烈的购买欲和求知欲,以情趣助学,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也处于极度活跃的状态,是进行新知学习的最佳时机。

三、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巩固深化,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乐于求知

在定向思维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暂时的凝滞,即思维障碍。在英语学习中,一个新的知识点,一个长句子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而这些又往往是教学中重、难点。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种种优势,便能及时疏通学生被堵塞的思维,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巩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对于介词的学习,小学生会觉得实在是个大难题。如何突破这一难题呢?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利用三个不同的画面转换,使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

画面一:汽车放在桌子上面。师问:Where are my toy cars?学生回答后,画面出示一红色箭头,指向桌子面,并出现介词:on。

画面二:汽车放在桌子里面,师问:Where are my toy cars?画面出示一指向桌子里面的红色箭头,并出现介词:in。

画面三:汽车放在桌子的底下,师问后出现箭头和介词:under。这样通过三个简单画面的出示,学生对这三个介词就有了一个十分明朗清晰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不长,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也会使学生疲惫不堪。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两者交融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投入在学习活动中。那么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注意而不产生疲劳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 的优势,将学习

活动安排得有张有弛,变化多样,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学生快乐的完成学习任务。而游戏无疑是快乐学习最好的方式之一。将游戏融入操练环节中,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产生持久的注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轻轻松松的巩固所学知识。

在学习了句型“Is that a „”和几种表示衣服的单词后,我便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游戏:屏幕上出现一些衣服,裙子,衬衣,大衣„„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充分观察后猜一猜:Is that a dress?Is that a „?这样既加深了对所学句型的巩固,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设英语情景,趣化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对话的表演中,既能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是对教材学习的升华。而在学生的表演中,根据对话的内容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配之以一定的情景,或声音,或图像,或兼而有之,这样在课堂上便创设了一个较真实的交际情景。在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身临其境,展开对话,形象生动,富有真实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如在教学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丰富多彩的课堂上,我先放映有关的节日片段,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课文内容,这样创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进入角色,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敢于说,乐于说,这样也必然会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酝酿创造思维的火花。多媒体形、声、色、情并茂的特点,对于英语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将之融会贯通,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优势,只要我们将之融会贯通,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必能大大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的全过程,带来英语课堂教学的新面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此外,英语教师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努力学习在信息化时代交流,学习,研究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并且还应该学会利用因特网筛选和综合信息,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学,学会收发电子邮件,制作网页,参加电子教学论坛等。但与此同时,不要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师就可以完全依靠它来完成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而教师本身只需熟悉操作过程,对自身语音语调,教态教法等基本素质可以忽视,甚至在整堂课中都不需要望一眼学生,不需要说上几句课堂用语,更不需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须知,老师良好的发音,正确的语音语调,亲切自然的教态,灵活的教法,漂亮的书写无一不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表扬,一次宽容的微笑会给学生无穷的动力,使得他们在一种欢乐,愉快的气氛中自觉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总之,优秀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是电视机和计算机里令人应接不暇的画面永远无法取代的。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的地位也日益彰显。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不能只有教师的演示,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

上一篇:普通话说话训练下一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