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构建下传统文化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二零二一年一月,我们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中初中课程教科书指导》对中华传统文化进中初中课程教科书"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课题,作出了顶层设计。在当前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怎样借助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心中,从而培养具有人文自信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文化构建下传统文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构建下传统文化论文 篇1: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摘要】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企业文化同一性特质束缚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的刚性给经营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以及企业文化追求短期利益、诚信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有含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义利观”以及“中和之道”的哲学精髓才能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优秀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传统文化 仁爱精神 义利观 中和之道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①成功的企业大多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文化缺乏活力,管理水平滞后,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优秀的企业文化不能只照搬西方的理论和西方的经验。我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家构成,而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最为契合。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深邃的哲理性和经世致用的实用性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我国企业应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吸收传统文化中有助于企业管理的精华思想,去芜存精,灵活运用形成有利于企业成长的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的同一性特质束缚了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沉积下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往往反映的是过去成功的经验和思想,因此,中国的企业文化往往具有同一性的特质。这种同一性的特质有助于企业管理中的层级组织的等级指挥和标准作业,调节制度结构和层级组织无法触及的非正式关系。这种同一性特质的根源在于消费需求的无差异性。中国企业过去长期处于计划体制的管理之下,企业无须考虑消费者需求,而今天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企业文化的同一性特质使得企业对于市场的变化很难迅速反应和跟进,束缚了企业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企业文化的刚性给经营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企业文化作为过去经验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现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巨大的阻力。因为企业文化所积累的虽然是过去成功的经验,但是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原有的企业文化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济环境,由此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是所谓企业文化的刚性。企业文化刚性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文化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保守意识太强,因循守旧,导致企业文化出现钢性。

企业文化追求短期利益,诚信基础薄弱。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源自无意识层面的财富欲使得很大一部分人群在对财富的追求中只认可自己的权益,而完全不顾他人的权益,甚至不顾他人的生命。这种情况在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利润不择手段,对于利益特别是短期利益过分追求,使得各种职业道德沦丧的事件层出不穷,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事件、毒馒头、毒豆芽、墨汁粉条……当企业文化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时,企业的诚信基础就会变得异常薄弱,如果企业失信于公众,所追求的利润将变成空中楼阁。

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启示

“仁爱精神”中所体现的管理思想。儒家“仁爱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爱”,②“仁爱精神”中的五种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以爱作为基础。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调节各种关系,企业与员工、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与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甚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爱”就是调节企业这一系列关系的润滑剂。有了“爱”这个基础,企业就能理顺与员工、消费者、政府职能部门、自然环境的关系。爱的内涵在儒家思想之中也有诸多的阐述,“仁者先难而后或”“己所不欲,勿施与人”。③企业如果在经营管理中将“仁爱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才能实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义利观”与企业利益。在通常的观念中,一般认为儒家的义利观是扬义贬利,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儒家思想推崇的是义利并重,主张“义然后取,人不厌其烦”,而非统治阶级所宣称的“利而巧”、“君子耻言利”。儒家的义利之辨不是对利的否定,有不同维度的涵义,应当“见利思义”,面对道义与利益的冲突时应当考虑利益正当与否的问题。这对企业文化中的道德标准设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道德与利益并非是对立的。“无奸不商”的企业是很难长期获取利益的。企业文化中蕴含正确的义利观,有助于强化企业的诚信基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真正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中和之道”中蕴涵外圆内方的和谐思想。儒家的“中和”哲学强调和为贵,“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这些都是“中和”思想的哲学内涵,在企业管理中“中和”思想体现的是一种追求稳定的管理哲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风险与收益并存,追求最大收益的结果是企业将承受更大的风险。在时机并不成熟的时候一味追求收益,盲目增大风险,企业可能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有和谐之意。企业只有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才能保证自身的長远发展。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创造的财富是以牺牲自然环境,透支自然资源为代价。企业作为有史以来最具效率的组织,其本质是一种对投资者负责的社会契约。这种社会契约的履行和运作必须建立在自然契约的基础之上。如果企业的获利行为破坏了自然契约,企业与自然的矛盾超过了合理的生态阖值范围,钱财到头将只是虚幻一场。儒家的中和之道还提倡“忍辱负重”和“载道至远”,这种“吃苦”和“坚韧”的品质也是企业生长过程中所必须具有的品质。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文化的构建

吸取“仁爱精神”的精髓,将情感管理融入企业文化。以“爱”为纽带满足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以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员工。当经营管理者以亲和的态度尊重员工、与员工打成一片,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企业目标。企业以“爱”为基础推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将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思想传达给员工以获取员工的理解和认可,企业员工通过培训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这种以“仁爱”为内容的企业文化。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还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要以“爱”为基础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供给和消费者的需求是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对于消费者的合理需求,企业应该通过提高快速应对的能力,协调组织中间各个部门的职能,以最大限度地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对于消费者不合理的需求,企业应该通过营销策略、广告宣传去引导和影响消费者改变想法。以“爱”为基础对待消费者的需求不是一味地盲目满足,而是“择善从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消费者的关爱。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然环境,因此企业对社会、自然环境也有回馈、修复的责任。如果企业文化中蕴含“仁爱精神”,企业更容易认识到企业的获利与社会、自然环境有唇齿相依的关系,也就能够主动去关心,爱护社会以及自然环境。

“中和之道”所倡导的外圆内方有助于克服企业文化刚性。“中和之道”讲究避免两极对立,人与外部环境要圆融、协调。所谓外圆内方,“圆”可以减少阻力,代表着事顺人畅;“方”代表原则性的问题。当企业经营到一定时期以后,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组织僵化、行动缓慢、应变性差等企业文化的“刚性”,克服这种企业文化“刚性”需要企业在保持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吸收引进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文化,使本企业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企业文化能够容忍异质价值观,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创新。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帮助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才能保持稳定的业绩。在保持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企业博采本行业、本民族或者其他民族优秀的管理思想、管理哲学,融会贯通形成多元化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就是“中和之道”所倡导的外圆内方。

企业文化中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诚信为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然环境的支持。根据儒家“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当企业通过赢利发展壮大以后,对社会、环境也就相应地拥有一份责任,这种责任并非法律和经济上的义务,而是受道德力量的驱使,主动去关爱社会,回馈社会。当企业的利益和社会、国家、环境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的利益应该服从后者的利益。这就需要企业文化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义利统一,诚信为本。企业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恪守道德原则,信守承诺。从短期来看,也许无法达到投资者期望的利润标准,但是树立了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这种无形资产无法用金钱计量,从长远来看,企业会获得更大的收益。(作者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的阶段成果,编号:09SA096)

注释

①周三多:《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4页。

②张立文:“和平、发展、合作——儒家文明在世界文明对话中的地位和价值”,《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③李振刚:“解析《论语》的核心理念:仁”,《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作者:陈瑾瑜

文化构建下传统文化论文 篇2: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对策

摘要:二零二一年一月,我们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中初中课程教科书指导》对中华传统文化进中初中课程教科书"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课题,作出了顶层设计。在当前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怎样借助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心中,从而培养具有人文自信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

“双减”政策中重要一”减”便是减少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初中生沉重的作业负担。这同时也需要校长和老师进行反思和设计新教育思想。语文课程是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所以,在中学教学与传统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必须以将传统语文课程特色与相关性为出发点,把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教育加以有效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传统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认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过当前中国初中生的学业状况也不容乐观,因为大部分中学生都还没有了解基本文化知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也都流于表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也遭到了很大影响。

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有效融合的意义

(一)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史学传统文明的积淀和继承,是中华民族之魂。在初中的语文课程中,将课文内容和中国传统的人文常识加以有效融合,能有效帮助学生体会真情故事中的中国传统企业文化精髓,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生命价值观念。

(二)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对于初中语文课本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不少内容都是和中国传统文明礼节、美德品行有关的,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遗产。在教育过程中,老師通过对传统教育内容的挖掘,帮助他们进一步的理解到了仁义礼智信,告知了他们应该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孩子、公民,帮助他们建立了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可显著提初中学生语文素质水平

语文素质包含了许多内涵,除基础的语文能力之外,还包含着传统文化、个人品德等。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初中语文教育融为一体,并利用中国历史人文、地方民族特色进行语文教学,将能比较高效的提初中初中生语文素质,并实现其全方位发展[1]。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途径

(一)整合地方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教育最重要的关注就是人的成长,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课程和作业都是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所设计的,初中阶段学生们也处在叛逆时期,学生们对一成不变的模式已经有所厌倦。除此以外,老师们还能够运用课内、课下两个教学阶段进行学校传统文化语文教育,把课外教育当成学校主要的辅助课程,把课堂教学结果反馈至学校课外教学中,从而促进了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以八初中上册的《我国石拱桥》课程为例,通过在课前预习环节,可使老师根据各地的实际状况,了解各地有名建设状况。在上课时,老师们也要以当地著名建筑物为出发点,将该建筑物的历史来由、产生因素及其文化内容等加以有效整合,并将之整合于文章与教学内容之中,以实現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教育的有效融通。当课程结束后,老师们会给学生重新布置课程目标,使他们更熟悉中国本地建筑历史及其发展缘由,从而最好的协助他们进一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此种教学模式中,将班级较为作为主体教学场所,同时还充分考虑了对学生课下自学能力的有效训练,不但使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教师课堂教学实现了有效融合,同时还切实地把教师所学内容引入到了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由此可见,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当作主要突破口,把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作入手点,不但可有效丰富课堂内涵,还能够有助于学校良好的管理内课外关系,从而凸显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要地位[2]。

(二)立足初中的语文课本,在课文中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在新课程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占比逐步上升。不仅是神话故事人物或是古圣伟人,不仅是古诗文词或是传奇人物作品,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直接反映。不过,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维影响也很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们都一味重视语文的用具性,而忽视了其所具有的人文意味,把知识传递当成了课程重心,忽视了人文传递,这也是造成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欠缺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想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语篇课程加以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必须以语文内容为立足点,对课文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含义加以深度发掘。新课改意见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主动、合作、探索的学习模式,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中,要当好"引导者",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课文内容,体验中国传统的文化魅力[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民间风俗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需要改革自己教学方法,改革自己的教育理念,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加以有效融合,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 冯淑娟. 以书雅言以诗雅情以礼雅行——初中语文学科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雅”课程实践[J]. 华夏教师,2021(1):41-44.

[2] 吕刚. 重拾语文真味找回华夏墨韵 ——论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J]. 新校园(中旬刊),2017(5):45.

[3] 王宜槐.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探究[J]. 文渊(初中版),2020(8):41.

作者:曹文亮?邓倩

文化构建下传统文化论文 篇3:

传统文化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

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在于“兼济天下”,即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在自身崛起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其关键点在于“和合共生”,即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态度与原则;其落脚点在于“大同世界”,即安居乐业、天下太平,这是中国在引领世界潮流时的祝福与愿景。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济天下;和合;大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诞生于新时代的中国,扎根于五千年中国文明。2018年4月11日,在集体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兼济天下”“各国都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发言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大同”等思想联系在一起,这类论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为在传统文化视域下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 出发点: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忘势》)作为儒家经典中的名句,却受到了稷下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前半句体现了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而后半句则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的体现。虽经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但不失孟子本义,不影响其使世界更美好之意。此处,“穷”与“达”的主要区别在于得志与不得志。我国自古就有许多文人先贤以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为志向,譬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到“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表明其将兼济独善之志行分别寄于讽喻诗、闲适诗两类诗作。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不仅是经济实力的飞跃,更是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志更近一步的飞跃,体现了中国从“穷”到“达”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2]436其中,前两条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体现的正是独善其身;后一条则可看为党的初心使命面向世界的延伸,体现的正是兼济天下。对中国来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个百年”之际,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可看作独善其身的重要表现;在“两个大局”交汇之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體可看作兼济天下的实现方式。

一百年前的近代,中国内外交困。在社会各阶层的改良与革命运动相继宣告失败的情况之下,在外国列强仍然虎视眈眈、北洋政府腐朽而无力回天的国内外形势之中,郁郁不得志的中国迎来了开天辟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个新生的强而有力的革命领导力量就此凌空而出。此时,已经自顾不暇的中国想要独善其身已实属不易,对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最要紧的就是使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中华民族企盼独立解放、复兴繁荣,中国人民企盼翻身作主、幸福生活。为此,党坚持独立自主,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相继打退了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反动势力,并不断与党内错误思想作斗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踏上了艰辛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历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独善其身”迈进。

一百年间的发展,中国内外兼顾。这一百年中,党和国家在谋求实现“独善其身”的同时,随着发展不断提出自己的国际关系论断,调整对外方针政策,尽己所能地在国际舞台发挥重要作用,力求趋向兼济天下。从毛泽东“中间地带”论断与“三个世界”划分,到邓小平将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论断,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与中国人民对于和平的深切向往,对于各国友好相处、全球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望,对于促进人类美好生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的高度重视,并愿意为之努力奋进的积极态度。

建党百年的今天,中国改头换面。经过党一百年的奋斗,中国由“穷”逐步蜕变到相对而言的“达”,而改革开放无疑是这一蜕变的关键节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跃居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不断发出属于中国的大国强音。如在抗击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战“疫”中,中国多次向世界各国伸出援助之手,不断派出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与专家,输出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确保将中国经验最大限度地传授给世界,为各国“战场”投入了珍贵的人力物力、智力财力,为稳住国际疫情形势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现了真正的大国力量。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勇于承担大国责任,肩负起“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433的新的时代使命,正是体现了其在自身“达”之后对于“兼济天下”的责任与担当。

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来势汹涌,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气焰嚣张,热点地区战火频仍,“三股势力”层出不穷。沧海横流,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此时中国兼济天下的行动更显出大国担当。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与世界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2]460,这种精神正是传统文化中“兼济天下”思想在当代的延续与发展。大国带动小国,小国成长为大国,当各国以“兼济天下”为出发点,在实现“独善其身”的基础上,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各国命运就紧紧相连,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开始构建。

二、 关键点:和合共生

“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墨子·尚同中》)此处,从文本的角度,“和合”可以理解为和睦同心。实际上,从墨子“十论”中“尚同”的意义来看,墨家语境下的“和合”表达的应当是一种协调统一的状态。然而,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并非墨家一家之言,众多学者的思想中都蕴含着“和合”理念或者“和”的思想,如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老子》),体现了阴阳调和的思想;孔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表示礼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和谐人际关系,侧面体现了和的重要性。从整体看,在“和合”理念中,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琴瑟和谐、人心和善等思想一以贯之,分别体现了和合的宇宙观、天下观、国家观、家庭观、道德观等理念。

两千多年来,和合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中国的社会制度构建及社会治理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3]在今天,“和合”可以理解为和平与合作。从人类根本利益出发,“和合共生”“互利共赢”符合世界发展大局的要求。其中“和合”更是共赢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和平与合作才能使各国迎来共赢的局面。

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倡导与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五个观念。并提出与上合组织成员国“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美好愿景[2]441。其论断中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思想。

天人合一是其重要理念,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然的和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2]471在人类与自然博弈的历史长河之中,尤其是在步入工业时代以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毒烟雾、日本“水俣病”等案例,沙尘暴、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灾害一次又一次向我们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以及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观与安全观中,“协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的本质;“绿色”蕴含环境友好的观念,是天人合一的关键;“可持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指向。在迈向五种世界的愿景中,使世界清洁美丽的关键就在于践行天人合一理念,即保持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的协调统一,秉持环境友好的态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从而更好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最终愉快地拥抱自然,享受自然,迎接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协和万邦是其价值追求,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家的和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2]471。在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球视野提出的五种观念中,“共”“合”“互”等字眼高频出现,体现了万邦的协和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体现在其整体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内部的联系。“协和”究其根本就是一种联系,相应地,协和万邦也包含三方面内涵,首先是万邦的整体协和,主要表现在万邦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宏观上协调一体,紧密团结。其次是万邦的相互协和,不仅表现在国际关系上的和谐友好,更表现在国家发展中的协同合作。最后是万邦的内部协和,即各国实现国内和平,战火消弭,稳步发展。如中国利用上合组织平台在幫助阿富汗重建、助力各成员国执法能力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就旨在帮助这些国家得以发展至邦内协和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邦内协和是万邦相互协和的前提与基础,国不成国,就更别提与其他国家建立真正的和谐关系;万邦相互协和是万邦整体协和的重要表现,相互协和之下的整体才是和谐的整体。

和而不同是其根本原则,是天人合一与协和万邦的基础。从“共同体”整体的角度看,各国人民是“和”的,体现在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上;但从各国人民角度看,“共同体”内部又是不同的,体现在生活方式的独特样貌中;这样的“和”与“不同”存在着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但又并不冲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国家说了算,也不是一个地区说了算,而是要靠全世界各国积极参与,要“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2]435。各国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有不同,在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难免有所差异,“和”代表的正是在存在并保留这些“不同”的基础之上,各国相互包容、相互接纳、相互交流的状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468。和而不同才能促进和睦团结、平等互鉴,才能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才能体现世界开放包容的特征。为了人类璀璨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必须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以期协和万邦,携手共进,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交流,在和平合作的基础上互鉴,在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发展,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实现超脱人与人之间的和合,也就是世界真正的和合。如此,方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 落脚点: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大同”描绘的是一个中国式的乌托邦,在这个理想世界中,百姓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各国和平发展,天下太平;一派祥和美好。工业时代以来,与之类似的思想在世界遍地开花,并随着时空转换,以不同的形式或内容呈现出来,比如当代所盛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全球融合的思想。其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和我们今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是与“大同”思想有着紧密联系。

一方面,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大同”思想异曲同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在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未来世界中,生产力高度发达,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分工彻底消灭,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人类社会形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并肯定了其科学价值,他指出:“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5]

而在“大同”世界中,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关爱“鳏寡孤独废疾者”,交往时没有了门户之见、亲疏之别,意味着人们的交往更加自由密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敛聚私有财产不再重要,出力劳动不必为了自己,意味着人们掌握着社会生产资料,共同为了公众利益参加生产,分工也就不再重要。

这两种世界的构想虽着眼点有所不同,前者着眼于各民族,后者则着眼于不同的社会角色,但都体现了人们之间交往联系的自由密切;虽表现形式有所差别,前者提出消灭不同民族的分工,后者则表示人们不为私利而劳作,但都体现了生产劳动的社会性;归根结底,这两种世界都体现出一种高度包容的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世界历史”預言中的世界就像是马克思、恩格斯构想下的大同世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和理论基础,也包含着对“世界历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大同”思想一脉相承。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了“大同”思想中世界和谐的本质特征。“讲信修睦”就已经奠定了大同世界和谐的基调,其前后所描绘的关于统治者与民众、男女老少,人与人、国与国各自的处境及其之间的关系更是和谐美好。“尽管封建社会时期的大同社会与社会主义时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不一样的,但其追求美好和谐的出发点是一致的。”[6]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扬弃了“大同”思想中天下治理的基本观念。大同思想提倡“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即由人民选择的贤者、能者治理天下,虽与世袭罔替的“家天下”制度相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但未能充分体现在国家决策中集体治理的智慧。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有各国认可的、负责任且强有力的大国的科学引领,更需要世界各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积极参与和通力配合;不是要开设大国的一言堂,而是要实现全球民主治理。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补充了“大同”思想中未能呈现的自然环境。从其本质上讲,“大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描绘的仅仅是人类社会的状态,缺乏对整个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设想。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有关理念对此做了有力补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2]360,并表达了在全世界共同努力下“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的畅想[2]435。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展现出了当代中国新的“大同”世界构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就在于建设一个由“远离恐惧、普遍安全”“远离贫困、共同繁荣”“远离封闭、开放包容”“山清水秀、美丽清洁”[2]433-434新定义下的“大同”世界。

其中,“远离恐惧、普遍安全”可以对应“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当今世界,“三股势力”以及各国好战分子犹如“盗窃乱贼”,在他们的“谋闭”之下,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遭受严重危害。当他们“不作”“不兴”时,世界方能远离恐惧、迎来普遍安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各国在防务安全、执法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并且强调“国家间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不能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2]464。

“远离贫困、共同繁荣”可以对应“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高度积累的情况下,人们不必敛财藏货,不必为己劳动。“远离封闭、开放包容”可以对应“外户而不闭”,与人们不封闭家门类似,各国大开国门,彼此加强开放。“山清水秀、美丽清洁”虽然在“大同”思想中没有对应描述,但未尝不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大同”状态。

四、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世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7]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乃大势所趋,从“兼济天下”出发才能顺应时代,抓住“和合共生”的关键才能赶上潮流,“大同世界”就是一种共同繁荣昌盛的必然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指导下,在对全球化的时代脉搏、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一贯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处理原则所作出的科学决断与重要倡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实践活动,致力于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作用不容小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既要努力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与其契合的思想理论,也要努力建立起各国文化与之关联融通的交流枢纽,以文化最根本、最深远的力量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国际认同感,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侯丽军,代超.习近平:世界大同,和合共生——集体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强调建设一个包容和谐的世界[N].新华每日电讯,2018-04-12(0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习近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N].人民日报,2015-05-08(01).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

[5]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32.

[6] 雷江梅,赵耀.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6):80-84.

[7]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24(01).

(责任编辑 文 格)

作者:姚咏 肖萍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要点优选3篇下一篇:内部审计中企业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