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学雷锋工作方案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土局学雷锋工作方案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土局学雷锋工作方案1

雷锋,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向雷锋同志学习,树立道德标杆;与雷锋精神同行,汲取榜样力量。井冈儿女学雷锋、做先锋已蔚然成风:“感动”人物用他们的真、善、美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市交警同志用敬业为民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公安交警队伍的公仆形象……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与我市的井冈山精神水乳交融,成为激励我局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的精神旗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意义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人们呼唤雷锋精神。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雷锋精神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为传扬,全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对于凝聚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群众的意志和力量,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进位赶超,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眼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眼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市“三大”主题教育活动、“城市精神”大讨论、“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重要问题”等活动为推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广泛进行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广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使雷锋精神扎根大地,融入时代生活,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发挥积极作用。

三、系列活动

1、切实做好雷锋活动的舆论宣传和开展学雷锋活动。各单位要发挥宣传主体的作用,加强对学雷锋活动的宣传。大力宣传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及时开展和推动本单位学雷锋活动,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向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学习的活动,推出和宣传本单位弘扬雷锋精神,为国土资源作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宣传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2、抓好“城市精神”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引领本单位干部职工拼搏奋进,展示发展中新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

3、继续抓好全市“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活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做到学习先进,修炼党性,提升境界,转变作风,投身工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各单位认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前往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宣传教育功能。

5、积极开展“学雷锋见行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为职工、帮一把暖人心”服务职工活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组织要深入开展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系列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四、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把学雷锋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各部门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工作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确保学雷锋活动有力有效开展。

2、创新形式,拓展内容。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行业特色、群众特征,提出学雷锋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要突出重点、区分对象,注重融合、协调推进,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学雷锋活动的特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总结和继承长期以来学雷锋活动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活动内容,不断赋予学雷锋活动以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不断赋予学雷锋活动以新的形式;积极打造活动特色,不断赋予学雷锋活动以新的吸引力。

3、加强督查,务求实效。要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深化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各单位要积极行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派专人负责,并及时向市局及新闻单位反馈活动情况。各单位制定的具体方案和负责人名单请于3月20日前报市局办公室,市局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国土局学雷锋工作方案2

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明办〔2016〕x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我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广泛吸引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共同建设“美丽xx幸福家园”,助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文化志愿服务,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同建设美好生活,促进在全市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文化育人。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让收藏的文物、陈列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引导市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坚持示范带动。立足公共文化设施实际,逐次推进,率先搞好市级文博单位和科普场馆的志愿服务,抓点带线、以线促面,建立示范带动机制,建设一批活动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示范单位,为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志愿服务树立榜样和标杆。

坚持改革创新。把支持和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纳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深化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创新,鼓励志愿者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志愿服务效率,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三)工作目标。2017年6月30日前:由市文明办指导xx演艺中心、xx学院美术馆完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市文广新局负责完成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包公文化园、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梅庵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市科技局完成市科技中心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市档案馆、星湖管理局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各县(市、区)文明办要协调各地有关单位,结合各地实际,完成辖区所属公共文化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二、工作措施

(一)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公共文化设施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志愿服务站点,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编写志愿服务手册或服务指南,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基本遵循和依据。要安排工作人员做好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和保障,引导志愿者与公共文化设施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合力提高服务效能。

(二)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公共文化设施根据志愿服务需要,经单位领导机构统一,在本单位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公共文化设施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可以登录“广东志愿时”手机平台、网站进行注册,成为“广东志愿时”会员单位,在系统平台对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规范管理。达到登记条件的,可向民政部门申请依法登记。xx市公益服务促进中心要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组织的启动成立、初期运作、项目开发、合作交流等,帮助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能力。

(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面向群众、服务社会摆在首位,结合公共文化设施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项目要结合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合理安排志愿服务内容和志愿者岗位,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弘扬尊老爱老、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生活困难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的合作,让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大中专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基地,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举办知识讲座、巡回展览、文艺演出、阅读推广等,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三、工作要求

(一)建立台账。公共文化设施要按照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制定的《关于规范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5〕149号)确定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服务记录要记录在《志愿服务记录证明》上,注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等。建立志愿服务台账,把志愿者的服务记录汇总在“广东志愿时”这一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做到互联互通,使服务记录能够异地转移和接续。

(二)营造氛围。公共文化设施要在志愿服务站点摆放“志愿服务岗”台牌,悬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汇聚志愿力量、共筑中国梦想”等志愿服务口号,张贴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志愿者招募信息、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等,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志愿者要佩戴标贴或绶带、帽子、臂章、马甲等统一标志,立足单位、聚焦服务,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和职能作用,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树立良好形象。

(三)收集资料。每次活动都要收集好详细的资料,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方案、服务规则,活动中有文字记录、有现场图片,活动后有工作总结。收集到的信息请及时报送市文明办和xx文明网,市文明办将组织好的经验材料在xx文明网、中国文明网xx站上刊登。

联系人:刘xx,联系电话:xx,邮箱:xx

上一篇:员工绩效考评方案下一篇:区委敬老月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