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人文教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2008北京奥运会高扬“人文奥运”的旗帜。本文通过对人文奥运内涵的阐述,说明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

第一篇:人文教育论文

浅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

摘 要 当前对于如何加强人文教育的策略多不胜数。但是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并无显著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否主要依赖于人文教育的作用,人文教育所起的作用是否有被过分夸大之嫌?我们的人文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是否有误区?现如今我们应如何落实人文教育的实效性?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将依照上述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国内外学者论述,其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素养更是被推上了至高的席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人文素养低下常被众多学者论述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建设顺势而生。人文教育的价值不容置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对人文教育的呼声从未间断,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在笔者查阅的文献中发现,其中对于如何加强人文教育的策略更是多不胜数。然而最近的调查显示,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无显著提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人文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可以发挥多大的价值,是否有被过分夸大之嫌?我们的人文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是否有误区?现如今我们应如何落实人文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将从上述三个问题展开分析,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厘清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1 人文教育与邻近概念的辨析

笔者在梳理文献中发现,诸多文献对于人文教育、德育、素质教育三词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文献中出现三词混用的情况枚不胜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这三个词语有共通之处,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是这三个词均带有时代意义,从其提出的先后顺序可排列为:德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后面一词在使用时通常被无限扩充内涵,因此常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概念不清、使用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因此厘清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和实施人文教育尤为重要。

1.1 人文教育与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概念的内涵较为丰富,但是从现代公民教育特征上讲,它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意识形态、理想模式等。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具体应表现为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勤劳勇敢善良的品质、奋发向上的进取意识、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崇德重义的道德情操和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等。①而“人文教育”从其性质上来说是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它首先是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而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社会、哲学和艺术教育等;其次,是人文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目标。

1.2 人文教育与德育

人文教育与德育的目标都在于教人做人,但是二者的概念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德育从广义的概念来讲,它的核心是对“人伦道德”的培育。对德育较为多的解释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同时,德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因此,大学德育的主渠道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②而人文教育则主要通过学校的制度、人文环境以及相关的课程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教育实质上是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它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察生命、关照灵魂、陶冶情操,并能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顿悟生命的最高境界。因此,人文教育与德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偏重“人伦道德”,人文教育偏重“自我超越”。③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德育,又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1.3 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可概括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及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四大素质的教育。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与人的专业相关的、对形成人的职业能力起支撑作用的基本素质。非专业素质是指每个人必须备的、对其终身发展起作用的基本素质。 这里我们所探讨的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基本能力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素质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向受教育者传授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它不仅具有社会性、道德性,还具有艺术性。而人文教育从一定层面而言,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人文教育。从教育的目的上来说,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为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更好地帮助他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其主旨不仅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同时还使个人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从二者的关系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内涵比人文教育更为宽泛,人文教育的目标比素质教育更显隐性,要避免素质教育成为空而泛的口号,就需要人文教育作为普适性的基础,否则素质教育就是虚幻的。

2 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实施的误区

2.1 人文教育肩负着高职院校学生在中学未完成素养的养成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当地培养有技能型的专门型人才,因此,专业性的学习是重点,但是切不可把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性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欠缺归咎于普通教育(如高中文理分科),归咎于高考对学生的甄别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靠普通教育的改革,如果因为普通教育所存留的问题,要求“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上将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等教育将不再是专业教育,充其量只能称为“大中学”。④而高等教育中的高职教育更具专门性,培养专业技能型的人才是高职教育存在的根本。因此高职教育应与普通教育严格区分,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任务应围绕其专业教育目标开展。如过将普通教育未实现的目标输送给高等教育,其结果将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目标模糊不清,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为保证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大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学生更早面临就业压力,对课时较少且缺乏短期效益的人文课程,学生多持轻视态度,多数学生更注重专业课学习。这是事实,但是如果人为的加大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一方面可能会使原本就少的专业学习受到挤占,另一方面人文教育实施的效果并不一定真正见效。这些课程的学时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对人文课程产生厌恶的情绪,多数学生虽表面上选修这些课程,但是课堂上多半在做专业课作业。因此,在开设人文课程时,一定要处理好其与原有德育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3 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途径

3.1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

实践证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需要示范榜样的作用,仅靠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榜样较少。社会上的榜样能影响到学生的较少,而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同时也是最真实、可信的。通常,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行、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素养能够通过上课或平时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素养的力量。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力争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一是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学校要严格规范管理教师,三是鼓励教师积极进修。通过宣传使教师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促使其加强自身素养的自觉性,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在言行举止等各方面注重表率作用;制定规范的制度,督促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鼓励教师参加人文系列知识的培训,并根据其参与培训的课时数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及公示,争取引起全校师生对人文知识学习的重视。

3.2 营造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针对上述论述的人文教育的自身的特点,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应从两点积极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一要加强硬件建设,二要提高软件投入。其中加强硬件建设包括学校总体规划的开发、教学设施的投入、人文景观的建设等;软件投入主要包括人文课程建设及开发、人文教育专业的合理设置、人文教育学术氛围加强、校园文化的广泛开展等。人文素养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因此,硬件和软件建设务必要考虑到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例如:定期举办各种级别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系列讲座、人文系列知识竞赛以及人文经典指导阅读等活动。

注释

① 司娟.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构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57-58.

② 徐秀萍.论大学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1).

③ 纪望书.浅析人文教育中的几对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④ 解飞厚.人文教育若干提法及做法质疑[J].湖北大学学报,1998(3).

作者:乔中彦

第二篇: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偏离与人文回归

[摘 要] 深入分析当前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实践偏离并寻求解决之道,必将有助于重新审视国内医学人文教育发展。通过对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历程回顾发现,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教育目的之间已出现实践偏离,表现为医学人文教育目标要求与医学教育标准、医学人文教育学科特性与医学的人文属性、医学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与医学即人学、医学人文教育规范适用与医学人文发展要求等方面偏离。为此,从重新审视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存在,推进医学人文性在人文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关注医学人文与实践教育结合则是促进医学人文教育人文回归的有效选择。

[关 键 词] 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偏离;人文回归

[

一、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早在20世纪60年代,医学人文教育就已在国外医学教育中兴起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其教育目标也相应作出一系列修改,强调加强人文学科与医学教育的融合,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培植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依靠人文知识和方法发展医学技能,培养协助精神和管理能力。相比之下,国内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则较滞缓。仅从概念接受而言,以中国知网为例,1998年所收录的7篇文章中仅有1篇以“医学人文教育”为题介绍国外医学人文教育情况,其他6篇大多则以“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和“医学生人文教育”为主;1999年所收录的8篇文章则有5篇题目集中于“人文教育”。2003年起开始关注“医学人文教育”概念;2011年篇数为99篇;2012年篇数达到122篇,并由此开启国内医学人文教育研究的热度。

但随着经历创建和兴起(20世纪70—80年代)、研究和成长(20世纪80—90年代)、审视和规划(2000年至今)发展阶段,国内医学人文教育在摸索中不断前行发展,并且就教材、课程等实践方面相应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各项医学人文教育研讨等活动,医学人文工作者及相关学术团体积极审视国内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大大地推进国内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从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联合提出“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建议”起,至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养”“全科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推动工作,均表明当前医学人文教育越发引起重视,关注点逐步转向医学人文教育具体实践中的成效。

通观我国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要求,国家在不同阶段对医学人文教育目标作出明确表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人才則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可见,这一阶段所强调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多为泛指即“四有”新人。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高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则进一步“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医学教育重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着重明确加强融合式的课程体系建设。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则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从以上相关人才培养要求可以看出,国家对医学教育基本上保持着一以贯之的“德育为先”以及“人文与科学并重”的要求,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则也相应地增加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育实践理念。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医学人才培养的标准化、规范化,《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16版)将医学人文教育列为临床医学专业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并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办学标准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具体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医学教育的人文属性和将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等融入医学专业教学中。

二、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偏离

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是理解医学的本质、目标和自身的知识基础。虽说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学,但其终极目的和服务对象在于人类本身。而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学教育尽管有着其培养周期长、阶段衔接紧密、连续性强的特点,同样也必须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保证所培养的医学人才是文化的、能动的、全面的人,即是一个能以“仁术”医务工作者,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立体而丰满的人。换言之,无论医学教育理念随着时代需求而出现任何变迁,医学人文教育始终立足于“人”这一主题,强调教育实践应回归于关注人的发展。

从以上发展历程可知,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已在国家、高校等各方面得到普遍认可。而当前医学人文教育改革诸如人文课程随意开设、课时不足、教育连贯性差等乱象频发,恰恰与对医学人文教育本质这一本源问题的漠视不无关系。事实上,无论在医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探索层面,却又始终强调“回归人文”。这一反差本身就说明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教育目的”之间已出现实践偏离,而这种实践偏离必将影响医学人文教育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

(一)表现一:医学人文教育目标要求与医学教育标准相偏离

现代人文教育在教育层面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了解掌握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并最终外化为人文形态。对于医学人文教育而言,其目标也无外乎涉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再加上本身就受限于医学教育的独特性和规范性,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则理应与医学教育标准中的人文要求保持一致。

但在现实中两者常常出现错位,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更多表现为过多强调要结合院校实际情况来组织实施,而忽略了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指导性标准,或者说医学教育标准应用已出现了实际脱节,教学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医学教育标准指导,以至于人文教育教学并未达到实质性效果。以医学人文课程开设为例,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在医学院校中存在较大差距,仅就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人文医学教育教学组织状况调查结果可知,国内医学人文教育整体现状不容乐观,则明显与医学教育标准中所强调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置于生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并列的地位”不符。

(二)表现二:医学人文教育学科特性与医学的人文属性相偏离

“医学既不是纯科学,也不是纯艺术,……医学是人文科学中最科学的,是科学中最人道的。”可见,医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性和人文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即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来说,医学都不能简单地将其内在的科学与人文进行分离,毕竟医学与人文之间实质上已处于相互交融的状况。

尽管如此,医学人文教育本应将其人文性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凸显,反而却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忽略人文学科特质和人文属性。一是只将人文教育简单地归为传授人文知识而已,似乎只是传授哲学、伦理学、文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而“探讨健康、疾病、生命、死亡、疼痛、快乐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考察医学和卫生保健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常常被忽略。二是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隔阂依然存在,以致难于将人文学科所强调的感知理解随着医学实践的推进而达到二者深层次交融。三是对人文实践中借助语言表述的思维方式不予过多关注,同样缺乏对医学生写作与交流方面的相关训练。

(三)表现三:医学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与医学即人学相偏离

医学归根到底其最终目的在于治病救人,落脚点还是人。正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所言“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滋养。”对于医学实践而言,则不仅仅涉及医学从业者自身具备人文关注,同样还需要通过医学教育借助人文视角的方法帮助其认识到自身价值以及作为人应当如何存在。

医学人文教育理应将其价值指向定位于人,围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持续探究人的自我认识、自身发展同时并将此付诸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然而实际教学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偏离:(1)存在知识价值功利思想,受过度重视医学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的影响,以致从学生到教师、施教者和受教育主体均在不自觉地用科学的方法来衡量人文教育。(2)简单地把人文教育误认为是课程教学,只需要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即可,完全忽视了课程设置及其人才培养应围绕从人出发而展开。(3)淡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病人关于自身病情所引发的个体经历关注不足,更多会基于疾病视角来看待病人,无法将病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理解。

三、医学人文教育的回归思路与构想

不可否认,医学人文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健康需求日益高涨、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化冲击的今天,再次强调医学人文的作用及意义,并促进其在医学教育实践中得以贯彻与实现,既有助于对以往医学人文教育的人文反思,也能够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医学人文教育的實践,从而使生命的关注回归医学教育实践当中。因此,我们要积极思考探寻医学人文教育的回归思路,以期能为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所助益。

(一)重新审视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存在

教育是保持人的主体性,为人生赋值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的基本手段。而对于医学而言,弘扬人的价值、倡导人文精神则是其内在的人文价值。为此,医学人文教育需要立足于生命视角,认真反思与重新看待医学教育中人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从医学本质与价值实现、医学实践与应用过程等方面全面促进对生命和健康的终极关怀,纠正医学科学化过程中所出现技术主义的弊端,从中尊重生命存在以此重塑生命价值至上和重振人文精神。要化解当前的医学人文教育难题,必须坚持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医学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都是通过防治疾病、促进健康而达到使人幸福,这是医学追求的终极目的。”一切都要以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石,一切都要以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为标准。要注重医学生生命价值的养成教育,既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引导,又得强化医学生生命价值的自觉养成,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守护生命融入生命价值追求中去,以此作为医学生生命价值养成的重要精神底蕴。要关注医学人文教育的精神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双向培育,应将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与人文技能一并纳入教育教学中,以确保医学人文教育的专业性和人文性相融。

(二)推进医学人文性在人文教育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偏离终究归于医学人文性的缺失,这与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内在统一理念相违背。当前,人文的回归不仅仅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责任,更需要立足人的全面发展来推进医学人文性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因此,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生,必须及时纠正医学人文教育偏差,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医学人文性真正落实到位。

顺应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重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需再次关注,一方面注重在医学专业的训练中培养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能够重视对医学生人文学科素养的训练,努力提升医学生的洞察力、共情力和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出兼有科学和人文视角,融科学观察与人文体验为一身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对于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则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加强人文知识、人文技能之外,往往需要更多地关注医学生的人文特质培养,诸如人格特征、人文思维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文化体验等,促使其能够真正地从“外在经验”转化为“内在体验”,进而提升对生命本质的全面认识和生命意义的深度理解。其次要强化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主体地位,能够自觉摒弃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思想,有责任地围绕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从认知、情感和心理上全方位参与到人文教育中,同时积极介入社会生活深入医学卫生领域能够辩证地认识到健康与疾病的本质,从而对生命现象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注,并更好地理解与批判反思今后所从事的职业。

(三)关注医学人文与实践教育结合

之所以造成当前国内医学人文教育困境重重,归根结底还是医学人文与教育实践存在着间隔,没有将“医学人文理念真正践行于一切医学活动之中”。而在新时代医疗卫生飞速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全面增强的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教育教学转向,应着眼于医学人文与医学专业实践、临床实践等方面的有效融合,从而突出新时代下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和夯实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根基。

当前如杜治政所言,“所有一切医学人文活动的最终落脚点,仍是医学专业实践,并且也只能是医學专业实践。”对于医学人文教育专业实践问题,虽说国内医学院校借助开设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着手推进,但仍应在实践性和实效性方面加以改革。鉴于此,则要改变单一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尽可能突破原有学科设置,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来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实现以医学与人文等多学科交叉、师生互动交流为主的课程内容,同时保持学习阶段人文知识教学的连贯性。另要纠正原有课程教学偏差,更多地关注教学行动的有效性,把注重实际放在教学第一位,可将临床问题纳入社会医学、医学人文等内容,让学生从中了解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医学的影响并学会以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来思考研讨医学问题,如此才能将教学真正转向关注学生的学,逐步在回归过程中凸显教学价值。毕竟“教与学的所有环节都是为了学生各方面的有目的成长而开展和进行的。”而在临床实践环节,其实“绝不仅仅是一个临床技能的培养,而是包括临床能力、临床技能在内的医学理论的升华。”除了遵循医学人才培养规律之外,整个临床实践过程都要将尊重生命、守护健康理念融入其中,一方面要将生命尊严融入临床实践全过程中,学会有意识、自觉地关注患者内在体验,促进自身人格完善与人文品质塑造的再生成,从而在践行人性化医疗中完成人之为人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则要及时纠正此前所奉行的片面医学理念,应时代需求树立大健康理念,主动关注全生命周期健康问题,积极回应主动服务社会健康需求,确保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应通过合作性实践、多专业合作模拟等促使学生参与到临床活动中,学会从不同视角去感受不同主体诉求,增加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意识,进而不断地提升自身临床素养,明确身为医者的责任与使命担当,诚如奥斯勒在《行医的金科玉律》一中所强调的“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

参考文献:

[1]余仙菊.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广西高教研究,2002,2(1):109-110.

[2]刘虹.50年来国内外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医学人文教育:历史、现状与前景,2002,2(1):195-198.

[3]足立智孝.美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历史与理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8-12.

[4]刘芳.医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4(2):59-60.

◎编辑 曾彦慧

作者:刘联 蓝云

第三篇:浅析“人文奥运”对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影响

摘要:2008北京奥运会高扬“人文奥运”的旗帜。本文通过对人文奥运内涵的阐述,说明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人文奥运 高校 人文体育 教育 影响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n Human Olympic and Col-lege Human Physical Education

Sun Ji-Xiang

Zhao L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Communication 102600)

Key words: human Olympic, college, human physical education,influence

一、对人文奥运内涵的理解

“人文”一词内涵丰富。在英语中,它对应于humanity(人性)或者humanities(人文学科),包含着理想的人性和对理想人性的培育、优雅艺术的教育与训练等方面。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人文奥运的内涵及意义给出了众多不同的解释,如文化的奥运,人道的奥运,人本的奥运等等,均是从不同角度对人文奥运的理解。目前,多数学者赞同把北京奥运会定位为“文化的奥运”“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生活中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会的盛会,‘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和谐、友爱’的统一的盛会。”奥运会不仅仅是金牌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奥运会对参与者而言,不仅展示了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的涵养,它同时也体现了体育运动对人的精神教化,体现了人的文化属性和体育的文化功能。人文奥运的提出,强调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的人文认识论,人文奥运的提出顺应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趋势,是从人自身、人的生活世界、意义世界出发对人与体育的关系最有力的诠释。

二、奥运与教育

十九世纪末提出创办现代奥林匹克倡议的顾拜旦,从他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开始,就基于“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这一思想,着力于将竞技运动纳入教育,将体育纳入一般教育,从而确立了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学本质。萨马兰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讲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一个完善的人。”因此,《奥林匹克宪章》明确地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表述为一种人生哲学,主张“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建立一种使人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得到提高的生活方式。”

三、体育的人文精神

体育的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核心,注重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权利,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提倡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的关怀。体育对人的关怀是有层次之分的。首先,体育对人的基本关怀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主要通过体育锻炼来维护人的健康。其次,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和平。只有在和平的社会中,人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人文体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增强体质,通过意志品质的培养,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体育和文化教育的结合,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概括地讲,就是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人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包括身体、意志、精神在内各方面协调发展。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培养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精神和团结互助、和平友谊精神,还能获得美的享受。

1.体育人本

体育的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处处关怀人,为了人的发展着想。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体育教学是教育体系中使受教育者精神健全、道德完美和体魄强健的主要手段。顾拜旦在《体育颂》中高度赞美了体育的作用,鼓励人们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其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成为高尚、公正、自由、坚强、聪明、健美的人,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清新的生命,还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

2.体育文化

体育运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体育运动中包含着美术、音乐、舞蹈、建筑、艺术、雕塑、文学等。体育运动与现代文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联系。顾拜旦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起,就坚决反对把这一运动看作纯粹的体育竞技运动,他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和艺术的。”体育运动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挖掘、展示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使各种文化形式和艺术手段都在体育运动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成为体育社会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

3.体育文明

要观察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也要观察研究人伦社会的现象及规律,教育人们要达到完善文明的社会。自然文明是自然界的造化形成的,人类文明则是人类活动创造形成的。中华民族千百年崇尚的道德精神,就是诚信、互助、公正、勤劳、敬业、和睦、奉献、尊老、爱幼等崇高的道德理念。当今世界倡导和平、友爱、和谐、发展、文明和进步也是人类发展的主流。友谊、和平、信义、公平竞争、更快、更高、更强,体现着人类对文明与进步的共同追求。由于体育所独具的活动性、技艺性、竞争性、群聚性、礼仪性等特点,在振奋民族精神,培养社会公德,激发爱国热情,促进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等方面,体育的社会影响显得更加深刻,同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教育作用。

五、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强适应环境、适应生存教育,树立终生体育理念

体育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生存。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于是对体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终生体育教育应运而生,而终生接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不但为实现学生终生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和心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习惯、技能、团结协作与竞争的能力。

2.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作为个性化教育的体育,一方面通过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因材施教,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塑造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一定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反复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的过程中磨练了个性,从而使学生在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中得到充分发展。

3.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审美情感是一种审美主体内在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乐。在体育中常见的是成功与失败带来的成就感和悲伤感,教师要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教会学生平衡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健身运动中也会出现诸如“跑步者高潮”“顶峰体验”的审美情感,通过情感的升华,在运动中就能真正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快感和身心甜美的享受。

总之,人文体育教育就是要体现教育的人文化,体育人文精神集中表现在教育的功能上。让我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断竞争,不断追求,不断向极限挑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尊重他人。通过人文体育精神的教育,使学生走向圣洁和崇高,使生命走向健康和高尚,使生命在人文价值的关怀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M],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2]陈德敏,《学校体育人文教育使命反思》,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

[3]彭永捷,《试论“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北京社会科学,2002(4)

[4]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作者:孙纪翔 赵 琳

第四篇:基于人文精神涵养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探索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再认识,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人文环境塑造等方面探索改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人文精神 高职 人文素质教育 改革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欠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价值观紊乱,缺乏理想追求、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现象,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生源相对较差,尤其随着三本院校转型并入二本,高职院校争夺生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甚至采用注册入学的方式。无论是单招、中职对口招生,还是高考统一招生,高职学生表现出整体素质偏低、学习能力较差等状况。此外,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文化底蕴尚浅,特别是在大学人文精神培养和塑造方面还处在探索前进的路上,人文精神普遍欠缺。

当前,高职院校明确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一定程度上导致“重专业教学、轻人文教育”的思想盛行,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较为薄弱。表现在:一是高职人文教育与中学、中专阶段的人文教育脱节,缺乏有效对接和提升。二是高职人文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模块和结构缺乏有机的联系,与专业的结合不够紧密。三是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机构和师资相对薄弱,负责人文素质教育的机构主要有人文社会科学部、公共基础部或类似的部门,专职教师数量少,难以满足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采取“看菜吃饭”的办法,有什么样的教师开什么样的课,导致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甚至以“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代替人文课程,即便是开设有人文课程的院校,内容也单调。四是教育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学质量不高。高职院校“2+1”或“2.5+0.5”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被压缩,而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导致师生功利思想严重,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被边缘化,人文课教师地位相对较低,教学热情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与专业课相比。

二、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再认识

通常认为,人文素质包含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人文素质教育就是用人文知识教育人,最终使之内化为人的精神,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针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现象,早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规模战”逐渐转向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的综合实力的较量,许多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涵养人文、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如果说培育大学精神在高职人文内涵建设中起的是价值引领的作用,那么构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则是高职人文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是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认清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具体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有别于以考试升学、就业谋生为目的的传统教育,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丰富人文知识,提升人文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思想境界和人文修养全面提升,具有非功利性。从教育的内容来看,与自然科学教育不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具有人文性。从教育的形式来看,有别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点的讲授和灌输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人文素质教育更注重互动式教学,强调社会实践,具有实践性。从教育的主体来看,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主体,人文素质教育更强调学生主体,提倡以人为本。从教育的阶段来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与中学、中职阶段以培养人文知识和人文能力(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主,转向以培养人文精神为主。

当前,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建设工业强国,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大力倡导大国工匠精神、现代工匠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培育“工匠精神”,倡导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和思想境界。这对于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精神涵养。这就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探索改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三、改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和分析,加强和改进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教育理念的表现形式,课程结构的设计“不仅是为未来职业进行设计,也是为未来人生进行设计”。因此,课程的设计首先应基于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充分认识,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进行。具体来讲,一是要分类别分层次进行课程设计。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主要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学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置人文课程,将人文课程充分融入专业课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全过程,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协同作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二是优化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应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强化德育功能,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模块,基于学校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应该积极开发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尤其是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创造性将“侗族大歌”“壮族嘹歌”等非遗项目创造性融入人文教学课堂,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双赢。三是做好中学、中专与高职人文课程的有效衔接。要避免重复性的人文知识培养,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人文能力,积极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四是灵活设置课程的形式。高中阶段是以语文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高职院校由于培养模式不一样,人文课程应以选修课为主,专业必修课为辅,在专业课程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和融入。

(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改进教学方式,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精神。首先,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增强师生互动,让人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之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平台。其次,要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探索慕课、网络课程等形式,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之成为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毕生追求,如“工匠精神”的培育,除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外,在教学和实践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敬业奉献”等人文精神。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还通过“校长有约”等形式,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或教育教学过程中热点话题,让学生与校领导面对面对话,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再次,要广泛开展大学生人文实践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在实践中培育学生人文情怀,提升人文精神内涵。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圆梦使者”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多年来尽心尽力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对于增进社会和谐、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高素质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关键,也是难点之一。一是要建立一个人文素质教育专家团队。这个团队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骨干,在职能上类似于学术委员会,重点做好教育教学调研、课程设计、教学跟踪与改善、教学研讨等工作,参与专业建设有关的培养方案的拟订、课程安排等重要环节,统筹做好校内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大人文格局。二是多渠道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加大兼职教师比例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办法,一些高职院校还通过专家讲座、网络课程、人文讲坛、面向校内外募集公选课等形式,弥补师资不足。三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人文素质。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人文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人文素质教育考核评价的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与其他知识性为主的课程考核评价不一样,应该是以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提升为考核目标。因此,人文课程的考核应弱化知识性的考查,强化学生人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等综合性的考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学生素养积分考评办法,素养积分认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遵守校纪校规类(A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B类)、科技文化与创新创业类(C类)、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活动类(D类)、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类(E类)、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类(F类)等六大类,通过加扣分认证,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全面考查,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的改善。人文环境的营造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是指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整体布局和人文景观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校训石、文化长廊、人文雕塑、开展人文学习和活动的场所等。软件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开展如经典诵读、校園文化艺术节、各类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主动融入校园文化创建,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师生认同的(下转第30页)(上接第14页)校园文化精神品格,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打造“金葵文化品牌”,形成了“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南职精神,引领师生在专业建设、技能大赛等各方面取得了引入瞩目的成绩。另外,把企业文化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提升人文素质有积极作用。

“由于人文的内隐性,人文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应该伴随人的整个发展过程,它绝不仅仅是几年的人文知识教育或者几门人文课程能够完全实现的。在当前倡导“工匠精神”、深化内涵建设形势下,是否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涵养人文精神,促进内涵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1998-04-10

[2]胡孝四.高职院校人文内涵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

[3]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5-02

[5]李忠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高职院校人文精神涵养研究——以广西高职院校为例”(KY2016YB623);2016年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与高职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简介】彭 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职业教育。

(责编 卢 雯)

作者:彭敏

第五篇: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来看,教师的人文素养还有待提高,而教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此文章分别从提高教师和学生人文素养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人文素养教育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人文素养教育建设反而显得落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各种学科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挑战与机遇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职院校绝不能再仅仅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还要培养承担社会职能的全面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的人才,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人才,能够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应从提高教师和学生人文素养两方面入手。

一、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和主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师德建设不单纯是个人的品质问题,它关系到一代大学生思想人格的塑造,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未来。但是,历经时代的变迁,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高等教育逐步地世俗化,这种趋势使得大学教师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知识分子,固守人文精神境界,追求心灵之寄托,而日益疏于自身的修为,在人文素养方面出现了缺失。

1.转变观念,坚持职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并重。应该转变传统的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不能单纯地以就业率作为评估高职院校的标准,专业技能也并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而应把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鼓励性政策,鼓励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也可以设立人文素养教育先进奖,获奖教师在考评、职称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等。除此之外,各高职院校还可统一设置人文素养类课程,根据情况,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转变高职教师的观念,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突出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特点,使高职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并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有力促进者。

2.以专业课为依托,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多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其实,完全可以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同时将人文素养知识渗透进去,专业教师应有意识地在专业课的讲授中利用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融合课程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重视教学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专业有着深厚的学术修养,还要对人文社会学科有着深切的感知和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将人文知识渗透到专业领域,使人文知识与专业知道相互渗透、融合,让学生在获得实用知识的同时,无形中也使得教师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3.加大人文素养教育学习与培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师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和主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才能将这一精神传递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一方面应将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相关内容纳入他们继续教育的范畴,从制度上给予规范和保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和考核,并与教师考评与职称评定挂钩,从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人文社科类讲座、培训、研讨会等,定期对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4.教师人文素养的自我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一言一行,都会体现出他的人文素养,教师对学生有示范榜样的作用,学生往往对老师怀有敬畏和崇拜之心,生活中有意无意会模仿老师,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但是,人文素养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本人自发、主动地去培养,需要将人文知识内化为潜在意识,外化为外在行为。第一,重视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学会学习,善于读书,研修人文经典,掌握必要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知识,提高文化底蕴,并在不断开展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潜心钻研,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第二,教学上,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和知情意的共生共长为目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全的人格,教学内容上要基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

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只有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管理下才能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才能培养适合时代发展、合乎社会要求的学生。

1.重建教育理念,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地位。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过分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在职业院校中体现为通过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一项技能,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一直忽视教育的隐性功能。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来看,教育的本质更多的应是其隐性功能,通过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教育来实现其全面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应该纠正长期以来的只培养某一方面专长的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知人文素养,既具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使受教育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全面发展的人。明确了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从而要确立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人文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有效开展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实质性步骤。同时,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也是改革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重要探索和重要思索。重建教育理念,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地位,这是改变教育现状的第一步,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才能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2.构建和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职业院校长期以来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应该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文素养教育的价值出发,构建和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既要保障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要考虑开课教师和学生的现状,同时还要兼顾特色院校和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及现实可操作性。职业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宜从显性和隐性课程这两个方面入手,其中显性课程主要包括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社会科学与人文知识讲座这四大块课程,而隐性课程是那些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涉及校园文化建设和一些课余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不是只设置就可以,还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学科的比重、实施经典阅读、开展网络课程等方式来深化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指校园物质文化(生产设备、校园环境、标志性建筑、雕塑等)、行为文化(校风、教风、班风)、制度文化(教学、科研等管理制度)、精神文化(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共同价值观、办学风格等)。课余活动主要是有特色的校园社团活动、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职业院校应该同时构建和完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体系,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针对人文课程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体制。只有从制度上给予促进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文素养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应该对人文类课程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目前各所高校对于人文素养教育的考评体制基本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确定,而且多以开卷或老师划定范围形式,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所不同,它既不是选择题,也不是问答题,这种考评体制显然难以真正地评估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建立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考评机制既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又可以自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也就是说,对学生人文课程的评价,不仅只停留在考核其掌握或接受人文课程的程度,还应把学生的实际行为等纳入进考评体制中。这一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激发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为出发点和归宿;(2)考评应将平时表现占到一个重要位置,改变单纯的期末考试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单纯地听课,单纯地看书,到课程结束的时候,知识还只是书本上的那点知识,所以应该将平时表现纳入考评机制,比如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欣赏某部作品后的感受,对某一现象或历史事件的评论等;(3)考核评价应该是多方位的,不应将其量化、细化、固定化、程序化和模式化,比如可以以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公益活动、文体活动、艺术表演、知识竞赛等的表现作为标准,考评也可以改变老师对学生的考核,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4)考核和评价更应体现人文关怀,不应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压力和负担,比如上课方式既可以必修,也可以是选修或辅修,考试方式既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实践活动,最终的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分数。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应该是厚重丰满的,人类文明的智慧和传统道德观念都应从教师身上得到彰显和传播,人文精神的博大和美好也应从教师身上得以展示与演绎。社会和高职院校应该为人文素养的传递提供制度保障,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弘扬人文精神,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平.高职生应努力提高人文素养[A]//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1.

[2]李志友.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30).

[3]王珍.职业教育要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9,(02).

[4]单铭磊,袁宇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评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

[5]沈汉达.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启示[J].职教论坛,2008,(17).

[6]王一丁.新时期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7]范格劫.论现代大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人文精神的构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8]黄丽.大学教师人文素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

[9]曲宏明.学术研究应当具备的精神——献给教师节的思考[J],辽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3).

[10]李志友.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3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素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GH 10329)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伟敏(1970-),男,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党总支书记;李慧静(1984-),女,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学工办辅导员。

作者:李慧静 张伟敏

上一篇:企业应急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