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肺结核病应急预案

2022-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校肺结核病应急预案

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现状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中小学校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为提高中小学校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抽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00所中小学校,从13个方面对100所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以及中学和小学的应急预案进行分类比较。结果100所学校中,82所学校在应急预案中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机构,21所公布了事件报告电话,59所学校制定了常规防范措施,28所学校建立了逐级报告制度,所有调查学校都没有制定相关的应急演练方案,33所学校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制度。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各指标的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中学与小学应急预案内容报告率除工作职责和任务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校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绝大多数存在内容不全面、没有针对性、可实践性较差等问题,且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方案。

【关键词】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研究;院校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学校内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其他事件,其特点是具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2004年1月我国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当年全国各类学校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0起,占全年总事件数的40%。另据报道,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发生在学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病疫情暴发,不仅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威胁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效的应急系统和按预案实施的应急处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研究通过对基于网络的全国范围内100所中小学校的应急预案进行分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指导。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各省市分成经济发达、中等和欠发达3层。基于网络搜索顺序,选取上传至网络的100所中小学校制定的应急预案。这100所中小学校分布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上海市13所,江苏省12所,浙江省9所,福建省8所,广东省6所,安徽省6所,山西省5所,北京市、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各4所,黑龙江省、四川省、河南省各3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甘肃省、青海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各2所,河北省、江西省、海南省、贵州省各1所;城市学校48所,农村学校52所;中学32所,小学6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

1.2 方法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的第11条和第12条有关应急预案内容的要求,从以下13个方面进行分析:(1)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依据;(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机构;(3)通报电话;(4)领导机构及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5)常规防范措施;(6)具体应急措施;(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8)责任追究与奖惩;(9)应急演练方案;(10)善后处理与恢复;(11)应急保障;(12)疫情报告流程图;(13)监测制度。

1.3 数据处理对所收集到的各所中小学校的应急预案与上述13项指标一一对照,对比各应急预案的完整度,用频数和构成比做统计描述。并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以及中学和小学的应急预案进行分类比较,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分析在100所学校中,应急预案包括13项指标中5项及以上的学校有63所,5项以下的学校有37所,没有学校制定相关的应急演练方案。100所学校中,93所学校制定了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依据;82所在应急预案中设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其中21所公布了领导人通讯录或单位电话号码(10所学校各发布了1个单位固定电话号码,11所学校公布了全部领导机构人员的电话通讯录);82所学校在应急预案中明确了各部门及各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各相关人员职责分类细化的学校有27所);59所学校制定常规防范措施;只有8所学校没有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28所学校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12所学校只简单提及了逐级报告中的各个人员,16所学校发布了详细的逐级报告制度);41所学校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22所学校制定了善后与恢复措施;37所学校制定了相关的应急保障措施;只有5所学校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的疫情报告流程图;33所学校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制度。

2.2 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比较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各指标比较,城市学校在常规防范措施、逐级报告制度、应急保障、疫情报告流程图几项指标的报告率均高于农村学校。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3 中学与小学应急预案内容比较对13项应急预案内容构成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小学的各项指标报告率均高于中学,但只有工作职责和任务这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討论

应急预案是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由政府及相关部门预先制定的应对方案,其目的是保证在事件发生时,各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救援,防止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学校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机制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而事先做好的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更新、修订、演练等方面的准备机制。近年来,由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频发生,各学校对相应应急体系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加强。应急预案作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方案,需要高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但就本次研究来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报告制度、应急演练方案、应急保障、监测制度和责任追究等方面仍不够完善;且各学校的应急预案大都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过于笼统。

本次研究中,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各项指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反映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应急预案制订水平上没有差别。但我国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区。提示农村学校应更加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对小学与中学应急预案内容进行比较后发现,小学各项指标报告率均高于中学,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学对制订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较高,应急预案比较完整。

针对本次研究中各学校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的落实是学校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要措施,要指定报告人、确定报告对象、拟定报告内容、确定人性化管理、疏通学生投诉渠道及关于学校面对新闻媒体的问题。(2)预案是否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关键靠实践,要通过演练检验。特别是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由于缺少认知和行为上的应对能力,容易出现群体性的恐慌。因此,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方案,在应急演练实践中检验应急预案的效果并加以修正和完善。(3)根据学校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当地卫生资源状况适当储备一定的应急设备和应急药品,以保证学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或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以等待专业处置队伍的支援。(4)及早识别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是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态,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及时而准确地捕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发生的早期信息,建立高效、灵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体系。

学校制订应急预案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制度保障,也是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必要措施。本次研究中,大多数学校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领导机构,且一半以上的学校拥有校医或卫生保健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学校在制订应急预案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各学校应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导下,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对本校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危险性分析,对本学校应急能力作出评估,而后按照可能发生事件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分级制定应急预案。学校领导要加深对应急预案意义的了解,深刻认识应急预案制定及实施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危机防范意识的思想引导以及实际应急能力的加强,使应急预案真正成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力武器。同时,还要加强预案的日常演练,提高人員的应急能力,保证在危急条件下能够应付自如,真正发挥预案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王艳霞,张辉,周洋.2004-2006年昆明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43~45.

[2]李桂霞,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分析、预防和应急处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4):1742-1743。

[3]谷亚红,张智斌,李长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综述[J].中国医药导报,2011,36(8):129-131.

[4]雷芝樱,董柏青,陈娜萦,等.2004~2007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与对策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5):447-449.

[5]芮鸿岩.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J].扬州大学学报,2010,14(4):11-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2003-05-09.

[7]李俊清.应急预案的蜕变及其原因分析[J].晋阳学刊,2011(4):18-22.

[8]林鸿潮,彭涛.论学校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及其法治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4(4):19-24.

[9]周志忠,吴秀辉,让蔚清,等.基于人因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8):569-571.

[10]余柯,李晓红,杜一华,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其预防[J]墩学与管理,2012(4):13-14.

[11]顾永强.没有经过演练的预案靠不住[J].劳动保护,2010(21):44-45.

[12]张凯,张一飞.浅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93-94.

[13]潘松涛.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1):12-13.

[14]吴洪华.学校应急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0):7-8.

收稿日期:2013-05-08;修回日期:2013-06-14

作者:李书贤 徐勇 汪漪 宋瑜

第2篇:泗南江乡小学肺结核病防治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校的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师生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定和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颁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照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原则,构建肺结核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确保社会稳定和教学质量的发展。 1.3工作原则

依法处置,科学应对;加强监测,及时处置;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专群结合,以专为主。 1.4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2.指挥体系 2.1应急指挥机构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肺结核病疫情暴发流行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决定启动和组织实施本预案。 2.2日常管理机构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应急指挥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校肺结核病疫情暴发流行应急处置的日常事务。 2.3专家咨询机构

学校邀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组负责对疫情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小组应急指挥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参与应急指挥。 2.4相关工作职责

2.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预案启动后的组织领导,及时资询专家,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邀请专家对事件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负责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信息交流和通报,适时公布事件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2.4.2各村校:负责本村校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的组织领导,做好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做好并落实学校内的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 3.疫情确认

暴发的定义:指某一集团,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同一传染源感染,发生较一般预想要多的结核病患者的情况。一般来说,一个群体1个月内连续发现3例以上(含3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肺结核病人即为暴发。

肺结核病例及疫情的判定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核病分类标准”和《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进行判断,我市结核病暴发疫情应报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判定。

4.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 4.1监测网络

建立肺结核病情监测网络,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上级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卫生院、各村校等相关单位构成。对发现的可疑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小学监测信息进行收集,并向上级汇报。

4.2监测内容与信息报告 4.2.1疫情监测与报告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人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 4.2.2报告内容

在报告学校肺结核疫情时,要详细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波及的范围、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下步工作计划等。 4.2.3报告时限和程序

当发生肺结核暴发疫情时,疫情暴发学校应在24小时内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由领导小组再向县教育局或县级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 5.应急响应

5.1.1物资准备:包括调查表、宣传材料。

5.1.2密切接触者检查和处理:根据卫生部门确认的病例,协助卫生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了解其活动范围,确定密切接触者人数及分布,并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了解所有密切接触者是否有可疑肺结核症状,并即时统计和上报。

5.1.3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待命。在接到暴发流行疫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切断传播途径,采取病人隔离治疗等必要的防制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5.2肺结核疫情处置中的健康教育

加强学校师生及周边生活居民区的结核病的防制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及人民群众防病意识。健康教育重点介绍结核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结核感染与发病的关系、预防性治疗的意义等,提高广大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的认知水平,防止社会恐慌情绪的出现。

5.3结束响应

暴发现场两周内无新发肺结核病例出现,污染源已隔离,传递环节中断,暴露者或易感者明显减少,根据上级指示,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确认暴发终止,提出报告,经上级政府决定,结束本次应急响应。

泗南江乡小学 二00九年九月一日

第3篇:学校结核病防控应急预案

一、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管理措施

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结核病确诊病例,但未达到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应当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

1.做好确诊病例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加强晨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学生的健康状况。

2.休学和复学管理。

 (1)休学管理。根据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休学学生可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并接受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管理。

(2)复学管理。患病学生经治疗康复并取得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后,方可复学。

3.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不需休学的结核病病例的管理。对经结核病防治机构诊断不具传染性、不需休学的学生结核病病例,校医或班主任应当协助结核病防治机构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随访复查。

4.积极协助结核病防治机构对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密切接触者筛查无异常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可正常上课上班,学校应要求其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及时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二、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强化措施

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应当考虑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核定事件并确定事件级别。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也可根据防控工作实际,按照规定工作程序直接确定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预案进行处置。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落实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疫情监测、密切接触者筛查、病例治疗管理、环境消毒、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危害和影响。

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强化开展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防治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

2.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每日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

3.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现场调查、密切接触者筛查以及确诊病例的治疗管理等工作。

4.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公共场所通风等措施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场所的消毒工作。

5.落实医疗卫生部门要求的其他防控措施。

第4篇:学校结核病防控应急预案

长冈小学校传染病防控活动方案

为有力地保护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凌南海

副组长:李建军 钟晓军 林福永 谢玉盛 组员:兰国兴 陈敏悦 各班班主任 部分科任教师 职责分工: 指挥:陈兴

协调组织报告:黄明亮 宣传:王丽雯 后勤保障:刘树海 安全:吴林长 一二学年:饶凌云 三四五学年:谢芳

二、疫情报告程序

┌——→主管校长(或主管主任)——→校长 各班班主任 ┌——————→区疾控中心 └——————→保健所—→教育局体卫艺科

三、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生命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组织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门卫管理,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切断外来传染病源,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流感、风疹、流脑、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如一个班级中有同时五人以上发烧,应启动预警机制,加强监控,如多个班级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向教育局、保健所和疾控中心报告。

3.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给出初步意见后,按医嘱立即通知出现传染病症状学生的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按医嘱或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校医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4.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立即通知疾控中心,按医嘱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5.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6.如传染病烈性感染,应请示疾控中心及教育局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县科教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7.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长冈小学

2018年3月5日

第5篇:卫辉市学校结核病防治应急处置预案

卫卫疾控〔2011〕1号

为了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发生、流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教育部《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10‟133号)、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9]53号)和《新乡市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各级各类学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接受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归口管理”的方针。

二、组织领导

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由主管卫生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结核病防治工作。

在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时,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即为结核病疫情应急处置小组,结核病疫情应急处置小组责成市疾控中心结核

1 / 5

病防治科组织技术力量开展结核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三、防范措施

1、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增强结核病防病意识,保障师生健康。采取多种形式如:选择主题班会、观看宣传光盘、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写观后感、作文比赛、黑板报、橱窗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也可根据本校特点,开展具有特色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广大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2、在每学期开学后,组织学生对学校的环境尤其是教学区、生活区、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空气消毒;并经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以保证室内“微小气候”符合卫生要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3、及时发现可疑肺结核病人。对有咳嗽超过两周或痰中带血或低热、盗汗的学生应高度怀疑其结核病的可能,应立即动员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

4、每年对学生开展一次结核病预防性体检,体检率必须达到95%以上。预防性体检为有偿服务,按物价部门规定的价格收费。在进行结核病预防性体检时,发现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反应者,应转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X线胸片检查和痰检,对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者,应进行正规治疗和管理;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未定诊为活动性肺结核者,要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导下预防服药。

四、疫情报告

2 / 5

1、学校发现疑似肺结核或肺结核病人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时限向学校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结核病暴发、流行,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五、应急响应等级和启动条件

应急响应等级共分四级,即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其启动条件是:当某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中发生一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包括结核性胸膜炎),无论痰菌阳性与否即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如在一个月内发生两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无论痰菌阳性与否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如在一季度内发生三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无论痰菌阳性与否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如在一个月内发生三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无论痰菌阳性与否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六、应急响应行动

1、对患者的处置

确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包括教职员工),立即休学隔离治疗,由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病人的治疗与管理,传染性消失后,凭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的诊断证明方可复学;非传染性病人在校治疗,由校医或家庭督导员负责治疗管理,确保规则用药。

3 / 5

所有肺结核病人的抗结核药品由结核病防治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免费提供,有合并症需要用辅助药品者自费,参加新农合的病人辅助药品费或需要住院的重症结核病人按新农合规定给予报销。

2、应急响应行动

四级响应行动:对其密切接触者--教师、同班同学、和同宿舍的同学,在病人发现15天内进行结核病筛查,筛查率达到95%以上。

三级响应行动:对其密切接触的教师、同年级的同学在病人发现15天内进行结核病筛查,筛查率达到96%以上。

二级响应行动:对全校的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在病人发现15天内进行结核病筛查,筛查率达到97%以上。

一级响应行动:对全校的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在病人发现15天内进行结核病筛查,筛查率达到98%以上;之后在第三个月对全校的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进行第二次结核病筛查,筛查率达到99%以上。

以上应急响应行动由我市疾病控制中心组织实施。结核病筛查为有偿服务,按物价部门规定的价格收费。

3、对重症感染者的处置:

在结核病筛查中,发现的重症感染者即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学生,应给予自费预防性治疗,防止其以后发病。

4、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与效果评价:

应急响应行动结束后,由学校和结核病防治机构联合写出工作总结报告,分别报送同级教育局和卫生局存档,效果评价工作由结核病防治机构年底前汇总报出,每年报告一次。

4 / 5

七、责任追究

为避免结核病应急事件特别是

一、二级应急事件的发生,应建立责任追究制:

1、当学生发生可疑结核病症状或确诊为肺结核病人时,各级各类学校医生应积极向结核病防治机构转诊报告,并写出转诊单。学生得到医生告知未按要求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诊,由此而引发病情加重、感染他人的由该学生家长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校医未及时转诊超过两周者(以转诊单日期为准),则按《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条款,追究校医的渎职责任。

2、各级各类学校应积极配合结核病防治机构对学生进行结核病预防性体检和针对疫情发生而采取的应急响应行动。如借故拒绝上述工作进程,学校主管卫生工作的副校长即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在结核病防治机构出具的备忘录上签字,由此而引发的一切后果由校方承担责任。如果结核病防治机构在接到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15天内,未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由此而引发的一切后果由结核病防治机构承担责任。

5 / 5

第6篇:万隆学校预防肺结核病简报

多种途径、预防肺结核病

万隆学校

春季也是流行性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肺结核病的高发期。为此,我校集中精力,在4月份通过各种措施,大力预防肺结核病。如举办讲座,观看视频,班队主题活动,下发宣传传单,板班、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肺结核病,并且有效预防肺结核病。最后学校举办了有奖知识竞赛,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另外,学校还通过家长会、向学生下发《告家长书》等形式将预防肺结核病的知识向家长、社会横向延生。扩大宣传的区域,让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有效地预防肺结核病。

图为学生正在观看并讨论宣传资

图为学生正在校园广播播音

图为学生班级班的手抄报

图为校园板报

2015年4月30日

第7篇:结核病防控应急预案

小伦敦学校结核病防治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确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管理措施,妥善处置学校群体性结核病感染事件,努力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条例》的各项要求,我校将积极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高学校防控结核病的应急能力,制订本预案。

一、严格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防控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防控工作。

长:李勇

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具体落实人员分工、资金保证、部门协调。

副组长:李学锋

协助组长做好相关事务工作。

员:

闫红艳

具体负责学校卫生监督,防控必须物品的采购,校园消毒。

田光伟

具体负责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及资料汇总。

班主任

具体负责本班的卫生打扫,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学生晨检及缺勤统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及报告。具体负责本班的卫生打扫,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学生晨检及缺勤统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及报告。

二、学校结核病预防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增进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教室、图书室等人群聚集场所要特别注意卫生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常洗澡、勤换衣被等。

4、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5、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有结核病史及有结核病家族史,体质较差学生,要注意重点观察,发现异常及时诊治。

三、学校发生肺结核病的处置办法

(一)对疫情的处置

1、学校一旦发现首例肺结核病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在24小时内将疫情上报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不得延报、瞒报。

2、积极协助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清疫情的来龙去脉。如果传染源在学校内,应迅速采取措施消除传染源。

3、当疫情呈个别散发状态,经疾控部门认定无须停课时,应注意一方面做好患病学生的隔离、治疗工作,另一方面对密切接触者进 行观察与排查,做好记录。并注意搞好宣传教育,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坚决防止肺结核病爆发流行,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当疫情呈爆发状态,经疾控部门认定须停课时,应立即停课,并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并做好疫情监控、信息报送和有关防治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扑灭疫情,消除不良影响,尽早复课。

(二)对患病学生的处置

1、首先对患病学生实施隔离,指定专人陪送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患病类型,确定传染性的强弱,并调查其排菌期是否发生在学校。

2、通知学生家长接回患病学生,并对如何规范治疗及其用药情况、定期复查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随时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3、对患病学生的生活用品,要按疾控中心要求进行彻底消毒。所在教室、寝室按疫点消毒要求,进行药物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4、患病学生经过规范化治疗,病情趋于稳定,持结核病防治机构诊断证明,确认没有传染性,可申请复学。

5、学校对患病学生应给予充分的关怀和照顾,帮助其树立信心,坚持治疗,而不会有歧视思想。

(三)对密切接触者的处置

1、对与患病学生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重点是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寝室的同学)登记造册,实施医学观察,并进行必要的筛查。筛 查步骤为:初筛为结核菌素试验,进一步筛查为胸透,如果仍无法确定,应拍片及进行痰涂片检查以确定是否被感染。

2、对上述密切接触者,如果筛查结果为阴性,应在观察3个月后再复查一次。

3、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一般服用异烟肼,成人每日300毫克,儿童按每公斤体重5-10毫克)。

4、如密切接触者经诊断被感染,应作为新发病例及时做好疫情报送、患病学生处置、密切接触者处置等工作。

附:

学校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问卷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年龄:___ (岁)

调查日期:

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上划“√”:

1、你曾患过结核病吗?(A:患过;

B:没有)

2、你最近一年有没有连续3周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热等症状?(A:有过;

B:没有)

3、你的家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亲人)中有没有结核病患者。(A:有;

B:没有)

4、肺结核病能够传染吗?(A:能;

B:不能)

5、给儿童打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病吗?(A:能;

B:不能)

6、“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哪一天?(A:3月24日;

B:4月7日;

C:6月26日;

D:12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肺结核病列为

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8、邻居或同学患了肺结核病,应如何对待?(A:断绝来往;

B:帮助他(她)树立信心,坚持服药)

9、正在治疗的患病学生可以上学吗?(A:可以; B:边吃药边上学;

C:传染性消失后,凭结防机构的诊断证明可以复学)

10、你知道患了肺结核病有哪些症状吗?(多选)(A:发烧; B:流涕;C:咳痰; D:咯血; E:胸痛; F:夜里出汗; H:腹泻)

11、你有没有看过预防结核病的宣传资料?(A:看过;B:没有)

12、你以前上过预防结核病的健康教育课吗?(A:上过;

B:没有)

上一篇:致50米运动员加油稿下一篇:海尔战略tcl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