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盈盘亏原因分析

2023-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盘盈盘亏原因分析

盘盈盘亏(小编推荐)

A 现金盘盈盘亏:

(1)盘盈:但属于能查明原因的,要查明原因,如是未进账,属于应付个人或者单位的款项未付未入账等 会计处理: 盘盈时: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溢余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溢余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 等

盘盈但无法查明原因的,应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会计处理: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溢余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溢余

贷:营业外收入 (2)现金盘亏

现金盘亏能查明原因的,应查明原因,并做“其他应收款”处理,无法查明原因的经批准后做”管理费用“处理,具体处理如下: 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短缺

贷:库存现金 处理时:

借:其他应收款--XX(查明原因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部分,经批准处理)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短缺

B:存货盘盈盘亏 (1)盘盈: 会计处理:

借:存货(具体什么产品或者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存货一般是收发差错造成所以冲管理费用,注意与现金盘盈相区别) (2)盘亏: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材料、产成品、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扣除残料价值和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计入“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盘亏时)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部分)

管理费用 (一般损失)

其他应收款(应收的各项赔偿)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处理时)

C:固定资产盘盈盘亏:

(1)盘盈:固定资产盘盈一般都为差错造成,所以要通过”以前损益调整“核算,此处注意和前述资产盘盈相区分,具体处理如下: 1.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损益调整

2.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盘亏: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核算,批准后做“其他应收”或者“营业外支出”处理,具体处理如下: 1.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固定资产

2.借: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金额)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第2篇:盘盈盘亏的处理

1、现金盘盈的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现金盘亏的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2、存货盘盈的净收益冲减管理费用,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其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3、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其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4、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其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5、固定资产盘盈的净收益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固定资产盘亏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 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再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存货的盘盈都计入“管理费用”)

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存货的盘亏:收发错误和管理不善计入“管理费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计入营业外支出)

例1: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800元,保险公司赔偿116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贷:原材料 20000 批准处理后: 借:原材料 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借:其他应收款 11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600 借:营业外支出 7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600

现金盘盈、盘亏如何记账

① 盘盈现金,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批准处理后属于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现金盘盈计入营业外收入)

②盘亏现金,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批准处理后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现金盘亏计入管理费用)

现金盘盈或者盘亏批准前:

盘盈: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批准后:

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其他单位的)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

盘亏:

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核算

一般来说,企业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果清查中发现固定资产的损溢应及时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固定资产盘盈或盘亏的会计处理,也各不相同。

固定资产盘盈

实行新准则后,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旧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盘盈在批准转销前通常是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批准转销后则从该科目转入“营业处收入”科目。按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漏报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 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前期差错,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更正。

企业在盘盈固定资产时,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将两者的差额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次再计算应纳的所得税费用,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接着补提盈余公积,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最后调整利润分配,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例1】甲公司于2009年8月30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5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2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那么该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为:

1.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累计折旧

60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00

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00

3.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500

4.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00

固定资产盘亏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例2】乙公司年末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发现丢失一台电机,该设备原价100000元,已计提折旧30000元,并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经查,设备丢失的原因在于设备管理员看守不当。经董事会批准,由设备管理员赔偿15000元。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盘点发现电机设备丢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0

累计折旧

3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2.董事会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15000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3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0

3.收到设备管理员赔款

借:库存现金

15000

贷:其他应收款

15000

第3篇: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1.现金

(1)现金溢余

借:库存现金(实际溢余的金额)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处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

(2)现金短缺,按照实际短缺的金额: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应收保险赔款(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存货

(1)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包装物/库存商品/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盘亏存货,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材料、产成品、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扣除残料价值和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计入“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例1计算分析题】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800元,保险公司赔偿116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340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0

批准处理后:

借:原材料 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借:其他应收款

11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600

借:营业外支出

11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000 3.固定资产:

(1)盘盈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若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按此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损益调整”科目。

【注解】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的原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而原来则是作为当期损益。之所以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是因为固定资产出现盘盈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而造成盘盈的可能性是极小甚至是不可能的,企业出现了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而产生的,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的调解利润的可能性。

【例2计算分析题】某企业于2009年6月8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7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00 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盈余公积提取比例为10%。

要求:编制该企业盘盈固定资产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按照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盘盈属于会计差错,该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为:

(1) 借:固定资产

70 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70 000 (2) 借:以前损益调整

23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3 100 (3) 借:以前损益调整

46 900

贷:盈余公积

4 69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2 210 (2)盘亏固定资产: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

借:其他应收款

(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金额)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识记要点】

①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计入“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②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盘亏存货扣除残料价值和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计入“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③盘盈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亏的固定资产扣除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后的金额一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出售,以及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遭到损坏和损失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清理工作。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及清理完毕后净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帐户的数额;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及清理完毕后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帐户的数额,其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清理完毕后应将其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

“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应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

[编辑本段]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程序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累计折旧 (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计算交纳营业税时,企业销售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 (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

(7)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

借:长期待摊费用 (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编辑本段] 固定资产清理的示例

[例一]

某村通过清理资产,出售一台旧495机器,原值1200元,售价900元收到现金,495机器已提折旧800元。会计分录:

(1)先注销固定资产和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 400

累计折旧 800

贷:固定资产 1200

(2)收回价款:

借:现金 9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 900

(3)结转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 500

贷:其它收入 500

[例二]

某村因火灾烧毁仓库一座,原值52000元,已提折旧22000元,保险公司赔偿15000元通过银行已支付。清理残料变卖收入现金1100元,以现金开支清理费1300元。经批准,转入递延资产处理,分4年摊销。资产会计分录:

(1)先注销固定资产和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30000

累计折旧 22000

贷:固定资产—— 仓库 5200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1300

贷:现金 1300

(3)保险公司赔偿:

借:银行存款 1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15000

(4)残料变卖收入:

借:现金 1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1100

(5)结转净损失(30000+1300-15000-1100)

借:其他资产—— 递延资产 15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 15200

(6)结转当年摊销数(15200/4)

借:其他支出 3800

贷:其他资产—— 递延资产 3800

[例三]

某村因多日的阴雨天气,导致办公室房顶塌陷,经过抢修支付砖瓦、水泥、木料等建筑材料费共计12000元,劳务费2000元,款从银行支付。经过村民理财小组讨论通过,决定分4年摊销。会计分录:

(1)支出时:

借:其他资产—— 递延资产 14000

贷:银行存款 14000

(2)分年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3500

贷:其他资产—— 递延资产 3500 [编辑本段]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被清理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融资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清理完毕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及清理净损益(清理收入减去清理费用)。

第4篇:资产盘盈盘亏账务处理总结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对于存货的盘盈,应及时办理存货的入账手续,按盘盈存货的计划成本或估计成本,调整存货账面数,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查明原因和有关部门批准后,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一)存货的盘盈 报经批准前:

企业对于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盘盈的存货,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做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存货的盘亏 报经批准前: 1)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2)购进的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存货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报经批准后: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报经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属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属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第5篇:财产盘盈盘亏账务处理分录

财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1、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现金盘盈

清查后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收入 现金盘亏

清查后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赔偿)

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存货盘盈

清查后批准前

借: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存货盘亏

清查后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管理不善)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赔偿)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盘盈

固定资产盘亏、毁损

清查后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损益调整

盘亏清查后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贷: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非正常损失)

批准后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盘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赔偿)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毁损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其他应收款(赔偿)

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非正常损失)

第6篇: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核算

医院财产物资是指医院拥有或控制的、具有实物形态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物资和固定资产等资产。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会计核算重新作出规范,并要求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作出相关会计处理。在此,本文结合笔者学习新《医院会计制度》心得,拟对医院有关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及批准处理的会计核算谈一点粗浅之见。

一、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情况

医院财产清查时,出现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情况如下:

(一)医院库存现金的长短款

医院库存现金是指存放在医院出纳员那里的货币资金。医院财产清查时,出现库存现金账实不符情况:一种是库存现金实有数大于账面结余数,称为现金长款;一种是库存现金实有数小于账面结余数,称为现金短款。不论现金长款,还是短款,均为出纳会计业务质量不高现象。医院发现库存现金长短款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针对不同情况作出处理,并要求会计人员及时入账。

(二)医院库存物资的盘盈盘亏

医院材料物资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而储存的药品物资、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医院的各种库存物资,应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清查盘点过程中,发现库存物资实有数大于其账面余额数时,称为物资盘盈;否则,称为物资盘亏。

医院发现物资盘盈或盘亏时,首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调账,使其材料物资账实相符。然后,查明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处理时,一般情况下,盘盈财产物资的净收益,计入“其他收入”账户;盘亏财产物资的净损失,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三)医院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是指医院持有的、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

医院发现固定资产盘盈或盘亏时,首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调账,使其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然后,查明及时原因,根据规定的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处理时,一般情况下,盘盈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计入“其他收入”账户;盘亏固定资产,应先扣除可以回收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等,将净损失确认为当期支出,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二、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涉及的账户

(一)“库存现金”账户

1.用途:核算医院库存现金的增加、减少及结余情况。

2.性质:资产类账户。

3.结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现金实有数。

(二)“库存物资”账户

1.用途:核算医院库存物资的增加、减少及结余情况。

2.性质:资产类账户。

3.结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物资实有数。

(三)“固定资产”账户

1.用途:核算医院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加、减少及结余情况。

2.性质:资产类账户。

3.结构: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固定资产原值的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固定资产原值实有数。

(四)“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1.用途:核算医院在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2.性质:资产类账户。

3.结构:借方登记盘亏或毁损的库存物资及固定资产的净损失数额,贷方登记盘盈库存物资及固定资产的净值,期末,经批准将盘盈的财产物资净值从借方转出,计入“其他收入”账户;经批准将盘亏的财产物资净值从贷方转出,计入“其他支出”账户。余额若在借方,表示医院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损失;若为贷方,表示医院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溢余。终了后,报经批准处理后,该账户一般无余额。

三、医院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一)医院现金长短款的会计处理

医院现金长短款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出纳员每日账款核对中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的,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发现现金溢余,也就是长款,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计入“其他应付款”账户;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计入“其他收入”账户。如果发现现金短缺的,也就是现金短款,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账户,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经批准后,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例1】×月3日,某三级医院发现盘亏现金2000元,经批准,作如下会计处理:1200元由出纳员赔偿,其余计入当期损益。

借:其他应收款——出纳员 1200

其他支出——现金短款 1800

贷:库存现金3000

假如,该医院发现库存现金长款200元,无法查明原因。会计处理如下:

借:库存现金 200

贷:其他收入 200

(二)库存物资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医院的各种库存物资,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贵重物资,应多次盘点清查。对于发现的盘盈、盘亏以及霉烂变质、毁损等物资,应当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并及时查明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例2】×月3日,某三级医院发现盘亏药品一批,实际成本为12000元,霉烂变质药材一批,实际成本为6000元。报有关部门,等待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8000

贷:库存物资——药品 12000

——药材 6000

×月9日,某三级医院对发现盘亏的药品一批,实际成本为12000元,霉烂变质药材一批,实际成本为6000元。批准处理:盘亏药品属于科教收入取得,冲销待冲基金;霉烂变质药材一批,追究保管人责任由其赔偿1000元,保险公司答应赔偿3000元,其余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借:待冲基金 1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2000

借:其他应收款——保管员 1000

——保险公司 3000

其他支出 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000

【例3】×月30日,某三级医院发现盘盈药品一批,市场价格为15000元,中药材一批,类似中药材市场价格为5000元。报有关部门,等待处理:

借:库存物资——药品 15000

——药材 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贷:其他收入 20000

(三)医院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与流动资产一样,医院固定资产也应当定期清查盘点,每年至少清查盘点一次。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根据规定的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及时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入账,确认为当期收入,计入“其他收入”账户;盘亏固定资产,应先扣除可以收回的保险赔款和过失人的赔偿等,将净损失计入“其他支出”账户。

【例4】×月31日,某三级医院发现盘盈固定资产一台,同类固定资产市场价格为150000元,估计已计提折旧为5000元。报有关部门,等待处理:

借:固定资产 14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45000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45000

贷:其他收入 145000

【例5】×月31日,某三级医院盘亏设备一台,原值为200000元,已计提折旧50000元。报有关部门,等待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50000

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如果上述固定资产属于财政补助收入或科教补助收入购置的,待冲基金为150000元,则会计处理如下:

借:待冲基金 150000

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50000

贷:其他收入 150000

上一篇:大学生自我介绍300字下一篇:六一节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