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网络环境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图书馆的崛起,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这一新变化,本文试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总思路及具体对策做些探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图书馆网络环境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图书馆网络环境论文 篇1:

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咨询与图书馆信息咨询比较研究

[摘 要]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咨询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本文通过对网络信息咨询服务和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有利于发挥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咨询;图书馆;网络信息咨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最明显的标志是全球范围内的网络革命。从此,人们的生活就在网络的影响下逐渐发生了改变,网络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环境下,面对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和服务需求,类似于百度、Google、威客、博客等相继提供了网络信息咨询服务的平台。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适者生存,图书馆要在网络环境下积极发挥信息咨询服务的作用,就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1 两大信息咨询服务概述

1.1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

早在1975年,国际图联就已经把信息咨询服务作为图书馆的四大职能之一。1984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健康服务图书馆首先推出电子参考咨询服务,可以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1]但是多年以来信息咨询服务长期停留在以馆藏文献查询为主的层次,信息服务意识很薄弱。到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这段时期内,图书馆的信息参考咨询服务在内容、手段、方法、范围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服务对象不再以本馆读者为主,任何一个上网用户都可以成为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的主体,参考咨询服务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全新的服务体系。这种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以网络环境为背景,以本馆信息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为主要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特定的需要,以知识和信息为开发手段,从事知识和信息的调研、搜集、加工、转换、重组与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逐渐成熟,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意识增强, 图书馆的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的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信息咨询是满足读者对信息本身的需求,它需要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并最终形成和提供信息产品。其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能够使信息再生,也就是说,它能够通过信息的集中、浓缩、重组、综合等方式而产生新的信息,其本质是一种信息增殖活动。指导和帮助用户利用馆藏文献资料,提供文献检索路径的咨询服务仅仅是新时期信息参考咨询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提供文献研究成果、决策参考方案、信息研究报告、信息简报,制作各种文献数据库等信息产品和其他信息技术服务。开展广域化的信息咨询服务已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必然趋势。目前,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大都采取了多种服务方式与服务手段(如图1所示),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许多图书馆在开发文献情报资料、深化服务层次、开拓服务领域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大部分图书馆已在某些部门开设了对外信息服务,少数图书馆单独成立了信息咨询公司,作为“以文补文”、发展第三产业的创收途径,如金陵图书馆开办了“南京时代信息资料公司”、四川图书馆成立了“四川智力资源开发公司”、苏州市图书馆与该市情报所联合办起了“苏州市图书情报服务公司”等,大大增强了信息咨询工作的活力。[2]苏州独墅湖高校区图书馆信息服务部也专门与园区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商业性质的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为信息咨询服务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为信息咨询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1.2 网络信息咨询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不同用户对于获取信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各种大的搜索引擎网站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2001年8月,Google推出名为“Google Questions and Answers”的服务,但只开通了一天就因用户的需求超过了资源的承受能力而关闭。2002年4月,Google重新推出该项服务,改名为“Google Answers”。最大的中文搜索平台百度推出了“百度知道”,另外像新浪“爱问”、威客、博客等一些网络信息咨询服务相继出现,这些都是网络信息咨询服务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实例。对于网络信息咨询服务的概念,有些学者提出了“网络咨询服务,即包括利用传统的印刷型出版物和电子文献信息或网上文献信息为网络用户和非网络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这一概念实际上将信息咨询服务分为两个部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和网络信息咨询服务,两者相互补充。此外,还有研究人员提出“信息咨询网络化,是指咨询机构、计算机系统、通讯和数据库,乃至咨询用户之间形成一体化,这一特征的实现是以网络为依托的”。[3]笔者认为,所谓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是指信息咨询代理人和用户(信息委托者)之间借助于各类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以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具体地说,就是信息咨询代理人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利用网络进行检索、选择、加工,并形成信息咨询报告以提供给用户。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随着人们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咨询也会适应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开展多元化的服务。积极拓展服务内容、人才与技术双提升将是网络信息服务的新亮点。

2 网络环境下两种信息咨询服务优劣比较

2.1 咨询要素的比较

2.1.1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的基础。图书馆是知识服务的基地,拥有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的文献资源和其他各类型的电子资源。图书馆如此丰富、系统、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其他信息咨询机构所没有的,这些资源可以给图书馆信息咨询带来竞争优势。相对于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源是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确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存在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虽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相当充足,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知识老化程度加快,图书馆文献知识信息的时效性大大降低了,而网络信息源却是在不断地更新中,能够及时满足用户对信息时效性的需求。

2.1.2 咨询人员。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咨询人员是信息咨询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信息咨询成功的关键。信息咨询人员的素质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及时解答用户的技术问题,为用户的整个咨询过程提供技术指导。2)具有某一学科或具体领域的相关知识,能进一步开发信息产品,提供增值服务。3)具有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较好地组织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4)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较好地了解国际信息。而现阶段大多数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并不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在完善中;另外,信息咨询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的培养还跟不上需要。但网络信息咨询服务则网罗了各个专业的高水平人才,所以具有相对的优势。

2.1.3咨询方式。信息咨询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用户选择咨询机构。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和文化服务的核心机构,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支持,被誉为文化知识的殿堂,用户对图书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易于接受。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而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泛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一段时间内还有待提高。图书馆提供的传统信息咨询服务方式大多数是以单个、重复、琐碎解答问题为主要方式,有时也以信函或电话咨询方式为补充,是一种被动服务方式,主动地为读者筛选、整合、推荐较为适用的信息,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网络信息咨询服务在提供主动式的信息服务方面则具有优越性。

2.2 信息咨询用户的比较

用户是信息需求意识的发出者和咨询服务的接受者,是信息咨询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4]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咨询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结构的变化将最终决定现代信息机构的知识服务内容、模式与管理机制。用户是信息机构和信息中心一切活动的主体,是它们诸多要素中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用户,就没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中心(包括咨询在内)的一切活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不但是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原则,也是各种各样信息咨询机构共同追求的目标。现在大多数图书馆服务对象泛化严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交叉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用户信息需求正在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从文献型信息向非文献型信息发展。而图书馆限于人力、资源、资金等因素,不可能满足各行各业各级用户的信息需求,服务对象的泛化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降。在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方面,国内外一些大型门户网站积极实行走专业化的路子,从“大而全”向“专而精”发展,积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3 信息咨询支持系统的比较

支持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信息咨询技术系统支持,包括咨询平台技术、信息推送技术、系统软件(如Virtual Reference Toolkit)、数据库系统的支撑;2)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为信息咨询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咨询环境。图书馆作为国家的一个公共服务部门,应当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与调控力度有限,相应的建设严重滞后。而网络信息咨询服务的发展趋于国际化,在信息化与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网络信息咨询将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

3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发展方向

3.1 充分利用资源,开展有特色的信息咨询服务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其他各类型的资源是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的基础和保障。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和革命, 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也同样需要以全新的模式来适应这一形式。要满足读者越来越精细的信息需求, 图书馆必须做好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信息资源开发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有特色、有价值才是创新。为此,资源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注重个性化资源、特色资源的建设。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要研究本部门、本地区的特点和信息需求的特殊性,突出本馆的特色,确定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方向和重点。同时要注意信息咨询的互补性、共享性;2)满足用户的要求,让用户可以利用到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信息。

在开展具有特色信息咨询服务的方面,图书馆应该注重馆藏特色建设和馆藏的个性化管理,立足本馆的资源,发挥馆藏优势,这是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得以区别于其他信息咨询机构的最重要特征。同时也应该选择本身拥有优势的资源类型(如具有连续性、积累性、系统性的资源类型)和靠一蹴而就的方式难以拥有的信息资源(如专利、技术标准、地方文献等),这样有助于形成资源优势,提升信息咨询的服务质量。

3.2 服务理念的提升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理念创新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突破口和前提。理念创新是对传统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5]没有创新的理念,便没有创新的办法;没有创新的方法,就不能解决新问题。图书馆员的创新行为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咨询理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起着先导作用。既然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那么图书馆的服务应当牢固树立“读者第一”“利用第一” 的理念, 以现代人应有的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全局观念和信息观念推进信息咨询服务向纵深发展。

传统的信息参考咨询服务是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在图书馆的咨询台等候服务对象提出问题, 然后予以解答。网络环境下, 信息用户从面向图书馆的信息需求向面向社会化信息需求模式转变, 传统的以固定信息机构为主导的信息服务体系正被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所取代。图书馆利用互联网开展了电子邮件服务、网上互借业务、网上订购服务、网上信息导航、网上文件传输等, 这些服务方式大大方便了用户获取到自己所需的情报信息。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的相互渗透和连接, 已经形成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网络。图书馆应该吸收网络信息咨询当中利用RSS、博客、威客等Web2.0技术,积极开展在网络平台上适应用户的信息咨询服务。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公开性等诸多特点, 使得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 各种信息检索工具种类繁多, 一般用户难以熟练掌握各种检索工具, 这就需要图书馆信息咨询员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网络化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应运而生。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要及时捕捉不同层次用户所需的信息, 及时提供可供用户选择参考的信息资料,方便用户的同时,也为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形成隐形的宣传。

3.3 注重用户需求研究

信息需求是一种社会需求,信息咨询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研究用户行为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影响因素,是深入揭示信息行为动因乃至信息活动的先决条件。用户的信息需求会在用户的心理刺激下产生信息行为(如图2[6]所示)。

图2 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关系

信息咨询服务应该以用户为中心,积极了解用户的心理,满足用户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双重获取。

3.4 提高信息咨询人员的素质

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环境对咨询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信息咨询员除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外语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掌握包括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在内的各种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目前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不能满足用户需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不了解用户需求,所以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二是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即知道用户需求什么,但无法提供对口服务。因此,对于信息咨询人员而言应该:1)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综合的分析力;2)具有良好的计算机能力,能够利用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使信息咨询服务传递网络化、高速化;3)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信息咨询的动向;4)具有较高的交流技巧。总之,信息咨询人员是信息咨询服务工作能否较好开展的关键。

4 总 结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创新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信息参考咨询服务方式, 同时也是一种国际潮流,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标志着图书馆正在利用网络平台拓展自己的专业性服务。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 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要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信息服务,同时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要明确定位,引进先进的市场经济理念,真正发挥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信息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各项服务的核心,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是当今乃至未来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人的努力,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各部门的有序工作。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要积极吸取网络信息咨询服务的优势,实现两种信息咨询服务的互补,使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在网络时代跃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唐 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J].实践研究,2009(5):73—74.

[2] 郝晓倜.从参考咨询到信息咨询的转型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6):46—47.

[3] 佘志虹.论网络信息咨询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0—52.

[4] 柯 平.信息咨询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96.

[5] 单长桂.论新时期的信息咨询服务[J].农业网络信息,2009(5):57—59.

[6] 胡昌平.信息服务与用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27.

[7] 高 屹.用户需求研究与深化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5):169—171.

[8]Jeffrey Pomerantz,Frederic Stutzman.Collaborative reference work in the blogosphere[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06,34(2):200—212.

[9]何 燕,瞿其春.GoogleAnswers不能取代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2007(4):94—97.

[10] 荣洪涛.新时期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误区及其对策分析[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73—75.

[11] 章金尧.参考咨询——从传统到Lib2.0时代的变迁[J].现代情报,2007(12):55—57.

[12] 姜丽芙.威客与图书馆信息咨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2):54—55.

[收稿时间]2009-10-26

[作者简介]周鹏飞(1989—),男,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07级图书馆学在校本科生,发表论文1篇,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课题,研究方向:信息咨询服务。

[说 明]本文为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2008217B。

作者:周鹏飞

图书馆网络环境论文 篇2: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和创新

摘要:随着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图书馆的崛起,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这一新变化,本文试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总思路及具体对策做些探讨。

关键词:服务 高校图书馆 网络 信息技术 创新 分析

1 我国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已进行多年,一直致力于以在线服务超越图书馆现场服务。尤其当前数字出版技术发展迅速,技术对图书馆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开始,贯穿资源服务,直到面对读者终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要求图书馆以微信等社交软件把知识推送到读者身边,共同构建没有边界的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供应商和服务商的技术发展,相应的,图书馆的服务也越来越智能化,图书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当这种融合越来越深、越来越广时,邓菊英提出,公共图书馆面临着该如何深度挖掘这样的知识和信息,参与到这一时代进程中来的考验和机遇。

根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读者需求,技术商正在帮助图书馆提供这一解决方案。方正阿帕比在此次研讨会上发布了“学知课堂解决方案”和“阅知移动终端解决方案”这两大产品,前者是一个面向日常教学活动的资源服务平台,可以将图书馆种类繁多的数字资源以学习者个性化的课程为主线进行重新组织,智能推送给学习者;后者迎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读者对多屏展示、多屏互动和移动阅读的需求。

2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服务特征

2.1 服务内容创新。在知识服务和提供方面,政府、公共图书馆和产品供应商都应该深入思考。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洪修平则提出,图书馆人要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以用户为核心更有效地提供知识服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和高质量的阅读体验。他建议馆界应该思考,怎样运用现代的技术建设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系统,推广图书馆更好的服务。南京大学图书馆近几年一直在做数字图书馆的创新实践。根据他们的调研,该馆副馆长邵波提出,数字图书馆上线以后如何根据用户的需求去对接,去细化,成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问题。他认为,移动图书馆不是图书馆数字化的终点,不是简单地通过手机或者多种终端形式让读者看到图书馆就够了,图书馆人要通过移动门户把相关的资源进行集成,更好地进行整合。他同时认为,数字图书馆系统应该是一个人机系统,而不是只针对用户而与馆员没有任何关系的系统;馆员应该在系统后工作,而不是在系统前端。

2.2 服务方式创新。可持续是图书馆永恒的话题。当下,信息服务行业的大融合共同推动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服务,可以说,任何一个服务不能持续到最后,都会让整个行业有所损失。上海图书馆近年来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其科技创新服务如新阅读体验中心、市民数字阅读平台、“创·新空间”等服务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主任金红亚说,上海图书馆未来会在数字阅读下更大的力气,更大的本钱,做进一步的发展。但她认为,当前数字图书馆在发展中,仍有三大问题比较突出。第一是资源问题,市场上的内容“三少一多”,新书少、畅销书少、专业书少,低质量的书多。常常是读者来了,但由于资源的瓶颈问题,数字阅读发展不上去。第二,资源格式问题,特别是电子书出版的格式不统一,既影响行业的发展,也影响图书馆的发展,同样也影响了阅读群体的培养和发展。第三,平台问题,不仅不同厂商之间的数据无法无缝对接,图书馆自己开发的平台之间也很难连接。因此,她指出,图书馆的发展与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数字资源行业、数字平台行业、IT行业以及终端行业的发展,这些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链的时候,图书馆的春天就会来到,读者数字阅读的春天也会来到。

3 网络技术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作用

3.1 大力支持关键技术开发要解决困扰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技术难题,孙坦表示,必须在国家层面以及各类科研资助项目中加强对数字图书馆前沿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形成图书馆、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共同协作的、可动态持续的关键技术研发网络,为我国数字图书馆范式跃升提供扎实的技术基础。

优化用户界面,搭建数字平台,使资源与技术实现无缝对接,是近年来上海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点。据倪道敏介绍,为提高用户对数字资源的使用率,上图近期引入资源发现系统,初步实现资源的跨库检索;为推进市民数字阅读平台建设,上图推出移动版的数字阅读,让读者更便捷使用上图的电子资源。

3.2 大力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关于馆藏资源的信息共享共建问题,刘兹恒表示,目前需要努力的是:首先,要积极推进已经启动并在运行中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促使其资源更加丰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覆盖面更广;其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问题,减少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缩小信息鸿沟;再次,要在各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推进各地区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开展和合作机制的建立。

3.3 加快进行信息资源整合。目前,很多图书馆都拥有丰富的纸本文献和数字资源,资源的整合与重组问题亟待解决。刘兹恒表示,利用这些统一的检索平台,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实体馆藏和数字资源统一的检索界面,还能够将收集到的开放存取资源与本馆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使开放存取资源成为本馆的虚拟资源。

4 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措施

未来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我们绕不过的一个问题是——未来图书馆文献采购是否应该以数字文献的采访替代传统文献采访?专家们对此观点一致,均认为图书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道,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将长期并存。在未来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数字资源会逐渐增加,纸质资源会逐渐减少;纸质资源不会完全消失;在一个馆内,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之间无论是经费占比还是数量占比,都会达到一个平衡,并随发展而有所调整。倪道敏则认为,虽然数字出版产业近年处于快速增长趋势,但相当长时期内,传统纸质媒介仍然将是图书馆最主要的馆藏,并将与数字资源馆藏长期并存。

4.1 用户需求永远是图书馆变化之本。未来的图书馆文献采访,再也不是由图书馆单方面决定了,更不是由图书馆的某个采购人员决定的了。真正的采购决策者是广大读者。“读者决策采购”(patron-drivenacquisition,PDA),也称“按需购买”、“需求驱动采购”,是指将读者的阅读需求量化成一定指标,作为图书馆文献采购和馆藏建设的决策依据。最早的PDA来源于利用馆际互借记录来发现读者需求,以促进和补充纸本馆藏;在电子书时代,它特指图书馆基于读者的实际浏览与阅读情况,以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或参数触发对某一文献购买指令的资源建设新模式。

由读者自行选阅图书,是图书馆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馆藏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在国外大学图书馆已被广泛采用并收到良好效果,特别是在电子图书的采购中优势尤为突出。对书商来说,PDA的营销模式灵活多样,不同的PDA营销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图书订购的触发机制与订购类型。已有的PDA营销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短期借阅、按需购买、按使用量付费、基于设置的短期外借次数购买等。

作为专业图书馆的代表,孙坦认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未来取决于用户需求、数字出版和语义网技术的发展,其中数字信息环境下的用户需求是主导因素,而数字出版和语义网技术的发展则是推动力量。

4.2 联盟共建共享愈加重要

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是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制度建设的一种创新,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之一。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发展迅速,这些联盟的建立对于有效克服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性障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图书馆联盟由政府实施宏观管理,有较严密的组织形式,参与的成员主体地位平等,参与的程度由成员自主决定,参与的利益由成员分享。因此这种联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是富有生命力的。

5 结束语

建立与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具有较强开放性和实用性的标准,为数字图书馆的共建共享提供基本保障。图书馆发展的未来趋势,打造特色,融合发展便是图书馆的发展之道。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特色资源和原生资源建设将日益受到重视。强调图书馆要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这一数据库是以本馆原有馆藏资源为依托,针对用户需求,对其中有特殊利用价值的各种文献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数字化,最终以数据库形式组织起来的信息资源集合。将这些文献转化成数字资源后,可以减轻对原始文献的使用损耗,并形成本馆的数字信息资源特色。

参考文献:

[1]林晓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1).

[2]李德玲.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5(05).

[3]文庭孝.网络信息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比较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1(04).

作者:张晓敬

图书馆网络环境论文 篇3:

浅谈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

[摘 要]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指出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环境;信息资源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传输已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信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在图书馆自动化环境下,信息的存储和检索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离开了计算机和网络一切都将成为空谈。利用数字化信息需要软硬件设备,其中不同的文件格式还对不同的硬件有特殊的要求。信息资源的特点在网络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作为信息中介的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实现对社会更有效的服务和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强有力的信息保障系统。

1.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1.1 馆藏信息资源建设观念的变化。在传统观念中,图书馆的馆藏主要是纸质文献。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张印刷型文献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现代图书馆则以信息的可获得性和传递性作为评价馆藏优劣的标准。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不仅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而且利用网上资源来扩大自己的馆藏,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快捷的信息服务。因此,网络环境使传统单一的收藏观念发生变化,收藏由静态变为动态,为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了平台。由于用户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采集、组织加工、信息服务、管理形式等诸多方面也将发生更深刻的变革。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机会,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会,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

1.2 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结构的变化。传统图书馆文献的收藏对象是以纸质印刷型的图书、期刊为主。而在网络环境下,馆藏文献由单一的纸质印刷型文献发展到缩微、磁介质、声像、光盘电子文献、实物文献与虚拟文献共存,馆藏文献结构与网络间的互动关系日益增强,各种数据库越来越成为用户通过网络寻求利用相关文献的重要手段。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光盘型等文献的问世和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图书馆的馆藏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馆藏的范围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分为两部分:一是现实馆藏(包括印刷型文献、磁带、光盘、软盘等);二是虚拟馆藏(网络信息资源)。而且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密切相关的两部分。数字化信息资源和印刷型文献信息载体及传播方式的不同,带来了利用上的差异,决定了现实馆藏存在的意义。而虚拟馆藏扩展了馆藏资源的范围,增强了信息服务的能力,可以说,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拥有一个庞大而又丰富的信息资源。

1.3 馆藏信息资源建设评价标准的变化。传统的馆藏建设强调的是书刊采访的质量,被评价的对象是文献本身,即实际入藏书刊的数量、结构、重点等。而在网络环境下,是评价图书馆在整个信息环境中为用户提供信息的选择能力和存取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提供检索机会,其质量高低实际上反映了满足需求水平的高低。因此,检索质量便成为评价馆藏的重要标准。

1.4 馆藏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的变化。传统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获取方式主要是通过预定、购买、接受捐赠、交换等途径,同时也拥有了该文献的永久所有权和使用权。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获得的网络信息往往不是信息资源的实体,不具备该信息的所有权,只是它的网络使用权,而这大量网络信息的使用权和存取能力比传统的馆藏文献资源实体更为重要。另外,随着网上书店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图书馆可以通过浏览网上书店提供的书目信息来预定、采购文献。网上采购将成为图书馆文献信息采访人员的主要工作方式。

2.网络环境下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因素

2.1对信息资源价值缺乏认同感。据专家估计,我国数据通信设施的利用率不到20%。主要原因是人们受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不习惯、不会使用信息资源,对信息资源在现代信息社会的价值和作用缺乏广泛的认同,这种落后的观念同网络信息时代极不相称。信息资源属知识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与网络的易传播性,显示了网络信息传播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服务能力,它将会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2.2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图书馆存在着行业和系统归属之间缺少合作意识的现象。各图书馆往往独自进行馆藏现象数字化和数据库的开发建设,易造成开发的数据库规模小、质量低、结构不合理、格式不规范、联机使用少、共享性差等问题。同时,受“地盘保护”思想的影响,许多价值较高和颇具特色的信息资源被封存在部门内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从而导致了重复建设和信息资源及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2.3建设资金匮乏。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数据库的开发、运行、更新和维护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图书馆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缺少其他资金来源渠道,大多数图书馆的印刷型文献采购经费增加幅度较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出现了逐年萎缩的态势,对于资金投入量大的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就更难以顾及了。

2.4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要求图书馆员不仅仅是图书的管理员,而且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导航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一大批懂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队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虚拟馆藏的构建,更要求现代图书馆员具备网络知识、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传输技术等相关的知识。然而,图书馆人员队伍中,本专业、高层次、知识面宽,并且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较少。相当部分的人员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工作中仍沿用传统手段,有的连基本的电脑操作都感到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借助电脑及互联网进行文献信息的采访工作。此种状况很难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的发展要求。

3.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策略

3.1转变观念,有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数据库共享。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该彻底抛弃那种传统的、封闭式的文献收藏观念,用现代的、系统的新理念来指导今天的信息资源建设。为避免信息资源重复建设,节约资金,提高建设质量,国家及各省市应成立专门的信息资源建设统筹协调机构,根据各馆目前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特色化建设问题,确定信息资源建设发展方向和远期目标,突出各馆特色化建设优势,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搞好馆际间的交流与协作,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整体优势。

3.2增加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协调好投资比例。网络环境下,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数据库建设是首要任务,对它的建设应更多资金投入。各馆可根据数据库类型和规模的不同,采用国家投资、社会集资或机构内部匹配资金等多种形式进行。有计划、有顺序、有重点地建立有实用价值和市场前途的数据库,促使现代图书馆真正走上产业化运行模式的发展道路,同时,协调好投资比例,不要忽视对现代图书馆传统文献资源费用的投入,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金,保证良好的信息资源的结构比例。

3.3优化馆藏结构。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更快捷、更方便地获得所需信息。而电子出版物具有信息容量大、体积小、检索速度快、存取方便、易于流通,且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等特点,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电子出版物的优点决定了图书馆应该改变传统的馆藏发展策略,优化馆藏结构。

3.4提高人员素质,培养信息资源建设人才。网络信息环境对从事图书馆职业的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网络时代的图书管理人员应该是能够利用各种传播载体,进行信息的有效收集、选择、鉴别、整合及有序管理和广泛传播的专家,除了具备图书情报学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以外,还应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外语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开拓能力和快速获取信息、高效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为此,图书馆可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引进人才等方法,建设一批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知识渊博、眼界开阔、专业技术精通、头脑敏锐、掌握现代化技能的新型人才队伍,这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怀涛,黄健.网络环境下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的因素,图书与情报,2001.1.

[2]袁俊华,易红.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源之撮述,图书与情报,2006.2.

作者:包修成

上一篇:智能化车辆管理论文下一篇:商业歧义广告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