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2-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利用有效途径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分析

摘 要:伴随着我国美术教师行业的不断革新与进步,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于现状,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新时代的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坚定伟大而长远的理想信念,树立与时俱进和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深入研读美术相关教材,对于自身的发展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此同时,要深刻明确和认知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和思考,从根本上减少和防止类似教学问题的再次出现,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长足发展和学生的综合进步。

关键词: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有效途径

Analysis on the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growth of art teachers by effective ways

LIN Yunmei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of 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in Fujian Province,china)

傳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如今的新时代,教育变革是大势所趋。其中,我国美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于美术教学和美术教师都有了新的要求和规定,紧跟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美术能力,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理论,都需要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变化,使得美术教学永远保持着新鲜感。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锻炼,促进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术教师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1.以德为先,培养自身的敬业精神

美术教学涉及到的知识是广泛的,想要更好地教学,就需要美术教师去不断地埋头学习和实践,并且具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和信心,去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其它知识储备,这是敬业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与此同时,根据我国美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核心素养的概念被重点提出,作为美术教师,要深刻认知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实际意义,并始终紧紧围绕着这一概念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根本目标就是“立德树人”,这就需要依托在核心素养之下,以德为先,努力进行美育教育,以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美术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和综合能力。

2.坚持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

美术教师想要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坚持理想和树立信念是前提,只有有了确切的目标,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和进步,才能在努力的过程中不迷失方向。其次,美术教师经常会遇到自己擅长的技能领域和专业教学内容不匹配的情况,比如,有的比较擅长油画,但是教学内容很少有关于油画的部分,这就难以展现出他的专业技能,并且长此以往,自身专业能力也难以提升。因此,需要从根源上思考和分析,转变教学思路,在教学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深入挖掘各种绘画方式之间的融合点和切入点,这样既可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又可以逐渐扩展自己的绘画技能领域,同时通过不断的尝试,促进美术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美术教师不是拥有大量的美术知识就能够教好美术学科,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拥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全方面、多角度地理解相关美术内容和鉴赏相关美术作品。因此,美术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业,只有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和艺术修养以及精神内涵。终身学习需要靠实际行动,并且需要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如自主研读美术相关书籍,以此来丰富自身的美术知识储备和其它艺术知识储备;也可以通过自主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学习更多的美术专业知识;更可以为自己制定相关学习计划,有规律地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检验和反思,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正,以此促进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

4.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提升美术教学能力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拥有的教学能力包括多方面,第一,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如网络信息技术等。新时代的美术教师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应该是熟练的,这极其符合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第二,需要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是为了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优良的沟通环境,促进美术教学实效性的显著提升。第三,需要拥有极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要解决自身在美术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第四,需要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为美术教学的长远发展,也是为了美术教师自身的长足发展。第五,需要拥有优良的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有一些教学课程是涉及到实践操作的,而此时需要美术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如果自身的实践能力有限,那么美术教学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根据新课改的具体内容,美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是促使学生爱上美术,享受美术,能够深刻认识和理解美术的基本含义,在众多的美术作品中发现美的存在。美术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和谐的艺术氛围,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受到艺术的熏陶。而想要达到其要求,就要不断地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由于美术课堂的时间有限,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是专业能力的一种显著表现。过早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不一定代表着专业能力过关,因为也有可能是的教学内容有所缺失,或者是没有和学生进行高效互动,只有学生真正学会了相关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才真正代表着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良好的。但是,美术教师没有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还不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其次,能否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等完成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也是体现美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点标准之一。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美术教研活动比赛,可以针对美术知识进行评比,请专业人士围绕着教材中涉及到的美术知识进行出题,并且适当加入一些超纲题目,最终的成绩能够看出他的美术知识掌握水平,也能够看出平时的美术知识积累程度,由此评比出最优秀的美术教师。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针对于美术课件制作开展相应的比赛活动,并选取具体的美术课程,如以美术课程“茶香四溢”为教学主题,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有的在课件中加入了我国传统的茶文化相关内容,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优秀文化,而且每一种茶都有相应的配图,在课件中同样插入了轻音乐,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去。与此同时,在课件中又加入了用粘土制作茶盖和茶杯的视频,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到具体的制作过程,激发相应的制作兴趣,整个课件的内容也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5.拓宽美术教师培训渠道,发展美术专业技能

美术学科在众多的教育学科当中是比较重要的,它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的主要学科。同时,美术课程内容包括多方面,除了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以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素描、手工以及陶泥制作等。而这样课程的教学都要建立在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上,只有美术教师自身拥有高超的教学能力,才能在众多的教学课程中游刃有余,为学生提供教学示范,让学生能够真实地看到实践过程。比如,在进行美术课程“民间木雕”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于民间木雕的优秀作品,也可以为学生分别播放有关于圆雕、浮雕以及半圆雕等雕刻方法的视频,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教学具体的木雕方法的时候,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之后学生再进行自主雕刻练习,依旧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视频里的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学生遇到的问题是多样的,全部借助于教学工具不太现实,也不适合学生的发展。所以,此时就需要美术教师自身具有相应的美术技能,能够手把手地为学生提供木雕的雕刻方法,也能够在学生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亲自动手操作解决学生的问题。

与此同时,美术教学在不断进步,美术教师需要更多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来傍身,才能时刻保持美术教学的先进性。为了促进美术教师的长足发展,学校可以为其提供多种机会,比如,积极鼓励去各种专业机构深造,或是学校定期开设一些讲座和研讨会,引导美术教师多多参与,这会是一场美术知识的盛宴,在讨论和互动中,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美术知识火花。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所有的学生,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增加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努力丰富自身的学識,不断促进自身的美术专业能力的增加。与此同时,美术教师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美术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向美术书本学习,向其他优秀的美术教师学习,向学生学习,从而促进自身的全方面提升和美术教育的多角度发展。只有这样,美术课堂才可以逐渐朝着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建安,迪丽努尔·买买提.美术核心素养下乌鲁木齐市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析[J].参花(下),2020(09):80-82.

[2]马敏娟.试析高职学前教育视域下美术教育专业现状及其教学改革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0(17):76-77.

[3]曹启海.传承文化,共创未来——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问题及策略[J].天津教育,2020(22):135-136.

[4]王西乾.基于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研修共同体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59-60.

[5]张琳.乡村振兴视域中山东农村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参花(下),2020(08):82.

[6]陈昊.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美术教师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0.34(03):106-109.

[7]李林娜.高校美术教育专业“T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0(05):73-74.

作者:林云梅

第2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和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领会和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是美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增强中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和提升美术教师本人的专业水平。

一、美术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观念

新课程要求中学美术教师不但具有敬业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还必须形成与时俱进的美术教育观,充实与完善知识结构,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综合教学的整合力,逐渐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真正意义的主体形象。众所周知,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需要有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等等。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的教育、适应学生的认识方式,美术教师已经认识到“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一桶水”也是远远不够的,自己要有“自来水”。教师只有不断地积累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善于发现自身不足并不断改善,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美术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新课程促使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教师应当了解课堂中的美术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广泛地阅读、积累,涉猎古今中外的流行音乐、声乐、器乐作品以及戏剧、舞蹈等相关艺术。走进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因此,转变观念是关键。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在教学中树立起新型的人才观、教学观、评价观及课程资源观,才能在课改的洪流中不断成长。

二、美术教师要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提升自我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得好:“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在教中悟,在悟中更好地教,才能给学生最优质的教育。”让我们每个美术教师牢记这一点,“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发挥美术教育的特殊作用。

1、先学后教

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有充分的准备。中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以提升专业水平。一是对学生进行了解和分析,使教师主动对教育学、心理学进行一定的学习和研究。美术专业生或特长生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动手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都有一定的区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二是对相关知识领域、其他学科内容要有一定了解。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明显,学科教学日益呈现出综合性的特点。美术学科与语文、数学、音乐、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美术教师不扩大知识面,及时充电,就很难适应各学科的发展。课件在美术教学中广泛应用,但一些老教师在大学里从未接触计算机,那就需要重新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三是对教学内容的精通。美术学科门类众多,大的种类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仅绘画要就又分为素描、水彩、水粉、速写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使自己对熟悉的领域更加精通,在专业上做到既“博”又“专”。四是对教学教法的研究。随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中学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美术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师应通过听课、查阅资料等有效途径来进行研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2、边教边学

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也是教师收获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一是营造课堂文化氛围,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管理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从学生身上得到启发,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上注意倾听、交流,向学生学习。现在的学生处在极强的视觉文化冲击环境中,平面、电视、网络、视觉图像无处不在,美术信息越来越国际化、生活化、平面化。虽然学生的专业知识比不上教师,但是他们年轻,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也更富于创新精神,这些方面都是很值得教师学习的。二是课堂上多动手、多示范,提高专业技能。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基本功非常重要,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知道,当堂示范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教学过程灵活多变,如环境、气候对作画的影响,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示范中出现的偶然性效果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当堂示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三是利用师生教与学中的错误这一重要课程资源,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创造新的价值。为此,在美术教学中应允许学生犯错,允许自己犯错,也允许美术教材犯错,然后教师对这些错误创造性地加以利用,会在美术教学中都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教师在帮学生改画过程中,有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局部形不太准、关系不太正确的小毛病,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对学生、对教师本人都有很大的提升。

3、先教后学

教师在完成阶段性教学后,应对自己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以主动地获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学习的结束,教师要先教后学:一是教师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让学生提出宝贵的意见。在积极接纳学生的意见中学习和充实自我。二是邀请其他教师听课,探讨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课题合作研究及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群体内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积极效应。三是及时对教学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三、丰富学习方式,促进专业成长

新课程教学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这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为此,美术教师要丰富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条件,最大限度地做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在计算机大面积应用于教学的今天,做好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是美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种科技大背景下,美术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扩大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沃土。教师在学习与实践中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把传统的教学工具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最大效能,引导学生增强对美术形象、色彩、形状、肌理、质感等的感受能力,在有效的教学手段的启迪和感染下触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进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作者:郑晓建

第3篇: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探索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新课程实施与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研究(编号:2013JSJYYB159)的阶段性成果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顺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丰富教学知识背景,拓展专业技能,探索日常课程活动,并在实践中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使美术教学与美术科研之间形成互补,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式;专业技能;科研能力;专业化随着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取,提升自己的职业技术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1转变教学方式,探索课堂教学

(1)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成果分析,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学生的智力差异,而取决于情感意志和品质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丰富积极的情感能有效促使认知过程和个体品质得到健康发展,其中教师的情感作用影响更大。[1]教师课堂情感影响学生的全部认识活动,教师的情感修养和对学生的关怀,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由最初的喜爱转向热情而积极的思考,增强学生意志力,使非智力因素活动的能量更大。

教师对职业的热爱是工作的原动力,专注自己的事业才能如饥似渴地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性学习与情感性学习密切联系,教师真诚对学生爱的情感信息传达给学生的时候,所带来的是亲切的信任感而会倍受鼓舞与激励。所以,教師应注重用情感去工作,以丰富的情感关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进行结合,形成互相推进。

(2)教师教学知识背景素养的提高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前提。美术课程知识背景包括美术本体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美术本体知识是关于教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对教的理解,即美术本体性知识向学生可理解的学科知识的转化;实践性知识是教学经验的积累。专业化教师成长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丰富自身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把备课看成写剧本,把教学当表演,让自己当作观众。

上一堂课就好比演一出戏,备课就像写剧本,剧本直接影响演出效果,备课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教师首先要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备课环节,在美术本体知识的积累和构建上下功夫,做到备课着眼教学活动能够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围绕着预期教学目标而制定详细方案,预设为实现预期目标而采取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把教学当作“表演”,就是说教师要考虑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审美品质为重点,通过教学艺术行为,“声情并茂”,在听、看、分析、训练、拓展等多方面进行点拨和示范,练好演员基本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进行教学管理,把现成的教材知识技能简单输送课堂,缺少“表演环节”,教法呆板教条,是忽略交流和探索等领域的具体表现。另外,还要加强课堂反思,以一个观众的心态去感悟总结课堂,学会照镜子,发现美中不足,及时发现和改正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不足。教师的成长需要经验加反思的过程,人思则变,反思的目的在于突破经验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使经验对未来的行动更加具有指导价值。

(3)积极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是对课堂教学的完善和补充,也是转变教学方式的一种手段。美术教学资源范围较广,包括教材、图书及多媒体教学等校内资源。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资源,如博物馆、美术馆、山水风景、文物古迹等等。在教学中,利用这些资源要注意:1)教材资源利用是研究教材,而不是把内容简单照搬过来。要把教材当作举例,使学生理解和感悟,获得美感熏陶和智慧启迪,获得学习方法并形成个体能力。2)美术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综合利用资源,建构以声音、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资源系统,促进教学活动开展。3)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艺术源于生活,隐藏于美术知识背景下的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节,教学生活情景的创设是重在促进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广泛收集现实生活素材并合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密切联系教材,使各教学单元的内容都能突显出课堂创新点。

2拓展专业技能,提高科研能力

(1) 美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其自身的专业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专业化美术教师,要适应教育改革和职业发展的需要,除了具备自身的专业方向技能强项外,还要在手工、雕刻、书法、摄影、设计、动漫等各个方面了解和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宽专业技能。首先,美术知识题材的多样性,要求教师能够详细了解不同题材技法的特性和效果,熟悉各类技能技法。其次,美术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又要求教师注重电脑、网络、多媒体制作等各项技术的研究,并能够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因此,拓展美术技法和学习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原有高师美术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现实教学中结合中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视觉文化信息,探索美术教学技法的新元素,提高艺术评论和审美鉴别能力,使美术技能、教育职业技能更好地作用于美术课程的多类模块设置当中。

(2) 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实施,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引领课程与时俱进的灵魂。美术科研能力包括以下方面:1)要发现和挖掘美术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择好在美术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中有突出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目标预测和课题设计。2)对美术教育相关信息的识别、分类比较、评估与使用等。在当代视觉文化多样性的条件下,信息流通发达,来源多,此种能力的价值就更显重要。3)开拓创新与实施操作的能力。在新课程条件下,中小学美术教科研是崭新的创造性活动,往往可参照的研究范围和模式狭窄,有时也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教科研落实到具体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并组织协调研究团队的各项工作。4)文字表述交流能力。就是要把研究结论诉诸文字,通过研究报告、论著等表述出来的能力。这也是进行成果交流与推广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当前,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制作图表信息等,会更有利于成果描述和推广。

因此,美术教学与美术教科研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教科研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它能确保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2]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可以转化为研究教学,寻找问题,探索教改并形成解决方案的积极倾向。要关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化成长融为一体,进而促进教学和科研素质的整体提高。参考文献:

[1] 何高明.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果[DB/OL].http:∥www.xtedu.com/xxdt/zbxx/ghezxx/200911/6538.html.

[2] 赵清福.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提高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6(07):112113.作者简介:牛鸿岩(1966—),男,河南沁阳人,副教授,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研究。

作者:牛鸿岩

第4篇:新型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德勃拉.布莱兹曼说,"学会教学--正如教学本身一样--总是一种过程,一种形式和转化的过程,在此期间,一个人做了什么,他就能够学到什么。"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在教学当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考察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途径,必须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在学校的氛围里面综合进行。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和理解谈几点想法。

一、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我们常会听到许多教师这样埋怨学生,“你是我从事教师行业以来从未碰到过的最笨的学生”。这是一种反思,但仔细思考,他们永远不满意自己的教学,不过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怀念过去。真正的反思型的教师也永不满意自己的教学,但是他们会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以寻求更多的新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我们认为要持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必须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反思型教师就是会经常回顾、重建、重现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他们总是主动的考察自己。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认为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1、研究课程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美术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长期以来,美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美术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例如为了上好《机器人伙伴》这一课时,我仔细钻研教材,要求自己像科学家一样研究机器人,拿着仿真玩具机器人进行研究,为了更好的完成这课的教学任务,我还特地翻阅了有关机器人制造设计的书,经过这样研究教材,我才开始大胆重组教材,精心挖掘教材中的材料。

2、改变教学方法

一个方法得体会让人终身受用,一个方法的失败会让人遗憾一辈子。因此我们应该把原先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保留下来,但必须补充新鲜的“血液”。

(1)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教学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运用计算机把课件做好,上课时只须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于是我就自学了几个制作课件的软件,实现自己能亲自制作,如我制作的《卡通画》、《七彩生活》、《动物伙伴》等课件,在运用中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美”。而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的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使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信息来自各方面。

(2)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情感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如在讲授《水墨画的笔墨技法》时,对于课中涉及到的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内容,单单通过口头讲述恐怕学生难以领会,只有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同时伴以适当练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尝试--指导教学模式。尝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探寻方法。在学生尝试绘画和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包含部分的示范)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并获得技能和得到体验。在《生活离不开电话》、《会变的树》的课中,让学生根据制作图自己动手操作,教师的指导贯穿在学生动手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尝试,可培养其独立能力。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尝试绘画的兴趣,使其具有挑战性;并不断鼓励学生持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3)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如在教学水粉画中让学生有3个作业选择,分别是:(1)根据生活中的趣事画一张水粉画;(2)为理想中的自己画一张水粉画;(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粉画并且临摹一张。学生不用再为一道不愿做的作业而烦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难度大或是难度小的作业,心情肯定愉快而又轻松。

(4)、由传统美术技能教学,倾向美术技能与审美教学的和谐统一。

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智、能结合。怎样结合呢?A,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B,要引起学生的重视。美术课虽非主科,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眼光,对生活的热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学生未来的生活都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3、教育自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1)加强合作,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2)坚持阅读,牛顿曾说过,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不断的阅读,才能达到自我的完善。只有“独上高楼”,才有“望尽天涯路”的可能。

二、校本培训促进自己成长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工作即学习,现代人的学习将交融于工作和生活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学习、工作和生命融为一体。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推广前景。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校本培训,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我校每周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课外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坚持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大家共同备课,共同讨论,共同学习,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我们教师如果自身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再加上学校的培养,走研究型的教师的道路,专业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第5篇:谈对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悟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走上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之路?这是每一个美术教师必须经常扪心自问的问题。记得齐白石先生对美术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是师德高尚、技艺非凡、能讲能画为优。教师能画不能讲也能带出好学生,这样的教师为合格。只能讲不能画不是好老师,又不能讲又不能画不能当老师。”这段话从师德、语言表达能力和美术专业素养三个方面概括出了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而时代在发展,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新课改的迅猛推进,社会对美术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仅仅从教育部几大赛事就可以看出其对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了解到在现今社会里一位优秀美术教师的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近几年教育部的几大重要美术赛事有: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比赛、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全国美术教育论文及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这些活动几乎都是从县、市、省再到国家级层层申报、遴选,由于教育部活动评选的导向作用,作为省市县一级的比赛往往也都是依据全国比赛的内容和要求。这些重大赛事都是每三年一届,它们分别从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美术课堂教学、辅导学生参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这四个方面对全国美术教师提出来要求,也为美术教师铺就了一条专业化成长之路。

第6篇:美术教师专业成长

我的专业成长

向盛林

2009年,我刚从学校毕业,就应聘到召市初中做了一名农村中学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到这里工作已经4年了。想起4年前来到陌生的环境,我战战兢兢,真的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个职业 ,担心自己不能尽快的转换自己的角色,当好中学美术教师。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没有经验就凭这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敬业;结合自己学生时代的课堂体会这样迈入教师行业第一步,进过几年不断历练,我的专业逐渐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是增进教育者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和活动。目前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美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急剧下降,教师示范技能差,同时对新课程的某些误解,认为示范就是不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没有任何示范。这样一来任何人都能上美术课。美术课也就没有了学科特色与学科本位,这是很危险的信号,部分美术老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专业性,或本身专业技能不强,或没有了对艺术的狂热追求,而忽视了学科本体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绘画、手工制作的能力减弱,美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艺术形象大打折扣,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也受到影响。

美术教育的专业知识 所谓美术教育理论包括美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美术教育史,儿童造形能力发展阶段,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等等 美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包括传递人类艺术文化遗产,提升美感能力,陶冶与解放情感,促进心智发展,增进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等等对此课题,美术老师除参考有关论述,自己亦应时刻反复思考和探讨美术教育史涵指本地,本国,外国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美术老师首先应该对本地本国的美术教育的发展情形有全面的认识,对当中一些具影响力的理论,政策等也应有一较深入的探讨此外,对一些曾影响本地美术教育发展的外国美术教育史亦应有一认识除了对过去的美术教育有认识,美术老师当然还应该对今天美术教育的情形有一了解那些理念影响当今的美术教育今天美术教育出现那些问题问题成因究竟在那里 其他美术教育同工有那些新的观点 这一切都是美术教师应该注意及思考的问题 自一八八二年意大利美术史学者Ricci偶然发现儿童画并展开研究,便一直有不少学者从事儿童画的研究经过百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儿童画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明白它如何反映儿童的美感认知能力,视象表达能力,兴趣,性格,生活经验及文化背景等等美术老师除了对有关研究理论有一了解,更重要的就是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即懂得分析儿童美术作品并透过作品对儿童有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课程设计受社会对教育的理念取向左右它的组成元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法,评鉴等美术老师应明白如何设计有意义的美术教育课程,怎样组织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如何平衡课程内容至於教学策略方面,老师一方面应深入认识各种教学法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该明白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唯一可遵守的原则就是设计教学策略时要照顾学生的特性,教育目的,教学环境等。

美术教师固然需要具备本科的修养,但正如丰子恺先生所指,"会画"的老师不一定是一位称职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更确切地说,美术教师尚需对美术教育的理论有一掌握认识美术教育理论的目的不在於知识的获得与拥有,最重要的就是从中获得启发,帮助自己反思美术教学的种种问题如教师角色,教学活动和教学法的设计等明白教学应以开发学生所有,照顾他们所需为目标以美术创作教学活动为例,开发所有的意思就是鼓励儿童表现及发挥已具备的心智和造形能力,同时亦会想办法加强和发展他们的能力。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迎接挑战,认真过好每一天,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是个普通的教师,但我坚信,把普通的事做好,这本身就不普通了,所以为了我爱的教育事业,我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工作。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能在现代人才观、质量观和以人为本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观的指导下,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结合课堂实践,寻找研究切入点。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在争取把研究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益。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予以运用,提高对课堂教学的精加工程度,追求教学的品质与效益。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技能,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养成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并引导他们形成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教师长期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理论是教师的知识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依照发展目标不断完善自己,这样,在教学工作中,使我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努力成为成熟期教师,并向学者型教师转型。在教学中不断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面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见解。

勤反思:师生之间也经常会产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特别是刚从即将升上中学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个性和见识也随之增长,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且自尊心特别强。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能当着众人面对他们加以大声呵斥和责骂,这样只会招来反感和叛逆。现代教育理念更推崇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教师更多的贴近学生,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环境下实现教育的目标。那么,怎样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怎样达到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呢?从这次经历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启发: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在课堂上学生的违纪行为教师常采用“发火”的方法,想通过发火让学生心生敬畏,让学生加深印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事实证明,这样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事实上如果大事小事都发火是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号:对这事你没有办法了。本来,当学生违纪后,大多数同学内心充满了不安,如果你发火了,就抵消了学生的不安,学生也就无所谓了。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与学生沟通冲动时,有时会不太理智,这时谈话也许要费力,事情过后,冷静下来想想,学生自己也会反省到自己的错误,毕竟他是有一定的是非观念的。事件中,我在课堂上采取了冷处理,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又使课堂教学正常进行,冷静后的谈话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师生的矛盾得到融解,师生心灵更加理解和信任。 孙晓云教授说“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这一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是高度考验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耐心的,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不可一时激愤把师生关系搞僵,对以后的教学没有好处。

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创造性的从事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以此完善、发展自我。然而教师专业能力既是提高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关键,也是制约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瓶颈。 因此,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本学期,我认真的备课、编写教案,设计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阶段规划和措施我认真对待,不断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的积极性高,学校的文化氛围浓厚,以及各级各部门的耐心帮助,促使了自己的成长及专业的发展。

第7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

讲稿

枫芸学区办公室

罗先成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也应该成为培养教师的土壤,是发展教师的动力,是提升教师的平台,成就教师的保证。 “教师是立教,立校之本”,学校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从途径和方法上看主要是通过促进教师发展达成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和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获得发展,只有教师获得发展,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发展学校首先发展教师,为此,我们提出:以理念为导向,以学习为根本,以赏识为角度,以激励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立足农村实际。“多一分投入,多一种学习,多一些反思,多一点执着。”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 理念指导,促进发展。

学校发展教师的条件就在于学校可以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氛围,能过满足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让教师想发展,让教师能发展。想发展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能发展是解决所需物质、智力和信息的支持问题,两方面相融汇。我们认为“关注学生必须同时关注教师!”。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但同时也指出一个关键环节,教师是这场改革的具体实施者。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能否跟上。坦率地说,如果忽视了教师,而一味追求关注学生,难免会有筑造空中楼阁的现象。因此,我们坚持以三个理念来指导工作。

1.“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化水平要不断提高,学习是途径,反思是关键,创新是活力;均衡发展则意味着人人参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校长要想自己是帅,教师就要个个是将!”这正是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理想目标。

2.“调动内需,促进发展。”教师的内需是其学习、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创设条件,营造氛围来激发教师内需,提高工作积极性;再辅以任务驱动,明确目标导向,形成自我实现目标的高层次需要,最终走向自觉进取,促进成长,这是学校的另一个工作策略。

3。“赏识教师,激励成长”。这是一个根本的评价观,虽然我们有较健全的评价、激励机制,但是,学校对教师个体的期待、赏识就是最为朴实,也最为有效的激励。学生需要赏识,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任何一个人,工作被认可、被赏识,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特别是我们普通的教育者,一线教师更是如此。如何尽力让教师感受到这一点快乐?那就是管理者应怀着赏识的心态去看待每个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教师点点滴滴的教育行为,给教师提供发展平台、空间和机会。

二、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教师的素质提高在课改背景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而有效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读书做笔记这么一个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探讨交流和展示的活动中。 1.开辟交流平台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认为教师知识结构必须不断调整,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由此,构建学习化校园,倡导学习化教育生活,是新课程对学校、对教师的新要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经过一阶段的学习思考与策划准备,结合课改要求与学校实际,尝试开展“每周论坛”、“对话与交流”、“网络学习”等活动,确定了活动目标、内容、计划、形式与要求等。同时召开了校委、教研组长联合会议,认真选定了学期活动的大主题如:《立足原起点实现新目标》、《帮助的力量》等。教师根据学校大主题确定主讲话题。如:《让班级活起来》、《培养学生自主习惯的培养》、《有爱才有教育》……把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作为交流探讨的时间。活动采用专题讲座、漫谈交流等形式,话题涉及教育热点、实践发现、学习反思、困惑对策等进行交流。在交流活动中,还设置了主持人、主讲人,这个设置意味着一种责任的下放。责任感驱使主持人主讲人认真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加强学习、勤于动笔。教师在这个过程的锤炼中,获得较佳的状态并展示了自我,从而感受到一种快乐,一种成就。

为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让“交流平台”发挥作用,成为构建学习化校园的一个辐射源,我们强调了几个要求。积极参与 这也是一个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对这项活动不回避,或主持、或主讲、或记录、或漫谈、或争议思考……人人参与,那就意味着这项活动做有所值。

认真准备 “思考”是准备的关键之一,能否真实地去反思教育的现状、问题,不敷衍了事,决定着活动的实质性效果。这不仅影响工作成效,从中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现教师个人内心深层的另一种工作品位。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要求主讲人要提前一周把讲稿送交主持人审阅并共同交流、完善,以确保发言稿的质量。

联系实际 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关键还得联系实际。教育的现实性,要求我们谈论、思考的东西必须是现实而非空洞的,故其内容应来源于学习心得、实践发现、困惑反思,范围包括眼中的学校、班级、课堂、家长、学生等等。一句话,在我们的身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 即借鉴与应用。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这不仅是一个学习要求,也是一个工作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来验证,学是为了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现实中的教育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如何在交流中借鉴,在反思中改进,以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这一点是“交流平台”的归宿之一。

“交流平台”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教师交流新平台,突出了参与、交流、探索、争鸣、促进、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学习氛围的形成,对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现实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交流平台”不但是教师学习的交流平台,更是教师参与的锤炼天地。

2.研训结合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门面。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校发展内涵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能够得到验证。所以,我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的相结合起来,构建“学习——交流——行动研究”的校本研训模式。校本研训立足于教师参与学习、交流和实践,开辟具体的载体或平台,以问题攻关为主方向,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来源于实践,服务于教育,以此引导尝试行动研究,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研训以 “学习”为基础,与《走进大师》、《教育智慧》、《教师成长》《福建教育》《江苏教育》《课堂密码》等教育阅读活动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与教研交流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反思”相结合,促进内化学习。

教研方面,各教研组固定每周有半天的教研时间,全校确定一个学期总的教研主题,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大主题和本班实际确定自己的子课题开展研究,教师定期以公开课的形式就该课题研究情况向教研组做汇报,并为大家做本课题的专题讲座。教研组结合公开课的实施情况也向教师提出建议,以便更深入地做进一步的研究。学校从说课、集体备课、开课到评课,规范了教研活动流程,并围绕主题规范整理形成各环节文字材料。如围绕教研主题,结合课例,开课教师需要撰写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后反思,组织者则要整理教研记录、教研小结等各种材料;以“校长走进课堂”月活动为契机,在活动中,教师感受到教研是一个严肃而认真的工作,从而行之有效,言而有物。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为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我校要求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之余要加强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如摘抄好优秀的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写教育随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校以“材料集成”为手段,促进教师系统整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先后整理汇编了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手记、论文心得体会以及学校教研材料。

3、手记反思 手记是成功经验的积累和失败实践的反思。教师在手记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发现不合理因素;在反思中,不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改变做法。为此,教师每周至少撰写1篇教学手记、教后反思并作为学校常规月自查的一项内容。同时,为鼓励与推动,我们汇编了教师教育手记集《耕耘》—教师手记选,鼓励教师踊跃在教育书刊投稿。

4、网络交流 整合各种教育资讯,构建校园信息库,给教师提供跨时空多领域的学习、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这是学校适应信息社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教师博客和团队博客,发挥电脑和网络的作用,致力使教师个人资料、学校工作资料规范合成。一方面使教师在信息集成中得以锻炼;一方面促进教师开放交流,资源共享,拓展教师交流空间,增加学习渠道。同时通过网上交流,又展示了自我。现在,我校每位教师都有简历媒体资源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显然,网络建设又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块活动阵地。

三、课题探究,促进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的工作转型,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效的媒介。

1、课题引入 引进的优势就是指导相对到位,资料相对丰富。几年来,我们有参与了“作文生活化”(国家级课题)、“发展性评价”(县级课题)、“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县级课题)、“新课程课外阅读”、(县级课题)“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县级课题)的探究活动。

2、课题创生 《自查与反思》是我校在学习工作摸索中感受创生的市级研究课题。目前,我们还在围绕这一主题,指导教师尝试从“有效课堂”、“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欣赏课”课堂教学新模式、“小太阳”少先队管理新方式等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各校老师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凸显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创设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四、自我反思,促进发展。

制度是保障。为了有序地开展活动,引导教师成长,学校建章立制是必要的。但是,没有教师的自觉反思,就不可能实现专业成长。为此,制度建设必须注重引导教师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调整做法,不断提高自律素质。

1、自查反思 我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尝试建立了自查反思式的管理工作体系。评价主体注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及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评价内容不仅涉及教学常规,还向课堂教学、师德拓展;评价期限除平时评价以外,还对学期、学年进行评价。为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制定了《常规工作要求》、《常规自查工作要求》、《随堂听课制度》《师德内涵》等制度,配备相应的评价工具如:《教师职业道德自我评价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自我评价表》、《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表》、《课堂教学同事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学生、家长)》、《常规自查表》, “自查 反思”式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强调了教师参与、主动反思;强调交流与沟通,以利共同发展;强调真实、客观。反映教师个人与学校的自我反思与工作调整,从而引导教师自律,促进教师成长,实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

2、记录成长 我校教师在办公电脑每人建立一个成长档案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建立是一种基于“学习与反思、记录成长历程”的教师发展目标引导的档案袋管理。主要包括生涯规划、我的学习、交流与反思、教育与教学、教育科研、我的成果六大部分。收集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个性化有价值的过程性材料,以帮助教师更条理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历程。

同时,我校还成立以校长及教学骨干为主的档案袋开发小组,负责档案袋的假设、验证、交流、实施。成立以校长及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为主的档案袋管理小组,负责档案袋建设的指导、组织交流、实施建议工作。为确保档案袋能真正促进教师反思、总结、调整,我们还制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工作原则》及《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工作要求》。确定了真实性、操作性、过程性、人文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档案袋的建立让教师在自查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在反思中不断地调节自我;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促进反思与交流,在交流中走向成长。总之,教师在不断的反思、总结、调整中,在自觉的学习、交流中,促进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

五、培养骨干,促进发展。

一位教育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

1、引领和促进,发展教师。他们专业发展,但专业的发展力不开学校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和思想精神等的构建,失此,专业的发展只能是急功近利,不可能是持续深入的发展的。

2、发展群体,发展教师。致力于形成“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局面。但要以突出的一个个体带动优秀的群体。一个未能也没有形成核心人物的学校,它是教师发展不可能是百舸争流的。

3、骨干培养,发展教师。 学校发展的真正支撑是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学校必须注重支持、培养骨干教师。在学校资金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支持了市级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同时有意识地给教师压担子、促发展,培养校级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凸显了教师在学校的影响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树立了学校首席教师地位,不仅肯定了教师,促进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也营造了一种氛围,带动着其他教师的成长。目前,我校已有市级骨干教师2名,县级骨干教师5名,中心校级骨干教师4名。

2、活动推介—— 塑造校园名师。名师之“名”必须扬“名”,我们努力争取各种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各级赛课,让教师在各级优质课、公开课,校际交流课,带教示范课、中心校本培训等活动中展示、推介。同时创设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主持、评课发言、学习交流等活动中加以锤炼,凸显能力。近年来,我校已有7位教师在中心校校本培训中做专题讲座,多名教师也成为中心校的学科带头人。名师之名,让教师在普通的岗位上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正是形成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校本教研,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营造了一中良好的学习氛围;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日常教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走符合学校的校本教研之路,开展适合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在研究自己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第8篇:教师专业成长的

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条途径”郑友训

1.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条路径”

“第三条路径”即指没有外在行政命令和群体意识的前提下,来自教师个体的、内在的发展意识和动力,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设计,以充实生活,丰富体验,拓宽加厚文化底蕴,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更新的目的。其特点:首先,它是教师来自个体的、内在的发展意识和动力。其二,强调内容的人本化,它是教师自觉地发掘专业生活中的有利因素,使自己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以完善人生,充实个人生活为目的。其三,它是提升教师素质要求的补充和辅助的机制。“第三条路径”强调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阶段的反省认知,提高其专业发展反思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对教育活动的反思和研究,要求教师进行终身自我教育。

2.“第三条路径”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成为专业成长的主人。它使教师拥有个人专业发展自主,实行自我专业发展管理,并能够自觉地在日常专业生活中自学。(2)有助于教师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它要求教师参照专业发展的一般路径不断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井将此作为采取进一步专业发展行动的依据。(3)有助于教师构建本体现代学力理念。它倡导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个体内化,推崇知识学习和实践体验的有机结合,强调文化底蕴和能力的形成与迁移。(4)有助于塑造现代教师新形象。它重视教师对生活内容的感悟和学习,注重现代文明素养的学习和提升人格能力内容的学习。

3.“第三条路径”实施的基本策略

(1)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学校应有意识地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提升教师自我发展意识,这是教师真正实现专业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2)倡导教师个人生活实践的体验和感悟。它倡导教师从自身的实际生活出发,积极进行人生的实践和体验,并在其中感悟、学习、提高。它要求教师自主地学习社会、学习做人、学习生活,使教师在各自不同的体验感悟中实现自我的学习和升华。

(3)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系统化、经常化。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尤其要注重对教学经验的科学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使教师对其实践信念和实践的因果决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使教师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此外,还应经常记录对自己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为反思专业发展历程提供基本的原始素材,为能够更好地实行专业发展的自控和调节奠定基础。(4)寻求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第三条路径”要求教师自己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好的、新的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知能。为此要充分发掘、利用各种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寻求与同事的合作与帮助。尤其是当专业发展道路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时,需要同事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

第9篇: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兼谈新教师的成长过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化程度不断地提高,这必将给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难逢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大量的实践与研究结果表明,教师队伍业务水平提高的方向是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指的是学科知识,绝大多数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学历是合格的,已符合要求。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主要是靠教师自己在教育科研与实践中获取。而实践性知识包括关于课堂知识结构,情境控制知识,解答本专业难题的知识,这要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或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形式来获取。对青年骨干教师来说,重点是增加自己的条件性知识容量,对新教师来说,则重在提升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水平。还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分成原理性知识(学科原理、规则和一般教学法知识)、案例性知识(学科教学特殊案例、个别经验)和策略性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反思性教学)三部分,案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属于内隐知识,而原理性知识属于外显知识,如何将外显知识内化为内隐知识,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许多中年教师出现了教师的职业危机,主要表现为:(1)教育理论的贫乏和教学技能的相对固化滞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很不熟练;(2)学校的各项体制改革瓦解了中年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策略;(3)沉重的工作和家庭负担;(4)患得患失,担心学校改革会损失既得利益,会影响自己的权力、地位、威信,心理负担沉重,对改革和创新谨小慎微,甚至有抵触情绪。笔者认为,作为青年骨干教师来说,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提高专业化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改革的要求,这是摆在我们广大青年教师面前的重要命题。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有学者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有16%受教师职称评审需要的影响,有52%受自身专业发展需要的影响,有29%受外界竞争环境条件的影响,还有3%受其他因素影响。

二、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

首先,由于温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温州经济模式”为特征的文化现象的张扬,对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宁愿自己做个小老板,也不愿去大公司当经理”的社会现象已逐渐成为一种温州特有的文化,其隐喻是个人主义和合作意识的失衡,淡化了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很多教师停留在经验型阶段主要也是受这种社会转型期文化的影响。 其次,学校要有明确的、具体的教育哲学思想。关注人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又要关注教师的发展,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在我们苍南县的学校文化中,比较重视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这在学校的创业阶段、评估阶段,对学校的生存和社会声誉的提升确实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学校的发展期,要有自己的教育主张、理念、精神、文化、特色、课程、教师、管理、环境等一系列内涵建设,内涵发展必须依靠学校自身的生命能量来实现,依靠校长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第三,校长必须是一个专业化发展型的校长,并且要给教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因为一个学习型学校和人性化环境,才会滋润着教师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和教师扮演的新角色

1、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1)学校与社会之间界线的模糊:教师工作范围的扩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反差在逐步增大。

(2)信息化社会与网络的扩展:对教师的权威性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教师将首当其冲地成为全社会终身学习与继续教育的典范。

(4)提升教师职业层次:学校为教师提供宽松的专业环境,教师则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教师扮演的新角色

(1)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指导者和领导者;“学生是工作者,也是研究者”已成为新课程条件下的一种共识。

(2)教师不再是教育改革的“被动者”,而应该是教育改革的“主动参与者,主动策划者”;“我与学生同步成长”,“我与学生是竭诚的合作者”已成为新时期优秀青年教师的口号。

(3)教师是教育者的同时,也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既会当导演,又会当演员,又会当观众,既会扮演节目的主持人的角色,又会扮演音乐指挥家的角色”的理念,也逐步被很多的课堂教学的精英所采纳,并不断地取得成功。

(4)教师既是课程方案的实施者、执行者,又是课程内容的研究者、开发者。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

此外,教师不仅要学会“教书育人”,更要学会“严于律己,身先垂范”。

四、青年教师的发展目标及新教师“

一、

三、

六、九”培养计划

1、青年教师的发展目标

(1)具备研究生学历或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外语达到六级以上水平,计算机应用达到“高级”程度。 (2)青年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从单一结构向综合结构转变,能不断更新和拓宽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

(3)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独立承担教育科研的能力,并能有机地应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

(4)青年骨干教师对课堂教学能运筹帷幄,具有较强的表演力和互动效应,有效教学理念领先,成为教学改革的“促进者”、“领路人”。

2、新教师“

一、

三、

六、九”培养计划 目标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导航灯。目标的制订必须切合实际,要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居多,教学经验缺乏,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实际,提出了新教师“

一、

三、

六、九”培养计划,并按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实施,分别以“稳”、“胜任”、“出成绩”、“形成特色”为阶段奋斗目标,要求经过九年时间的培养和自身努力,使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乃至学科教学带头人。按阶段特点分,第一阶段为适应期(第1年),即通过一年时间的校内新老教师挂钩互学后站稳三尺讲台。要求在“稳”字上下功夫,主要通过组织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学习,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案的规范化设计,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价以及撰写教育教学体会文章等,并辅之以上好上岗课、汇报课和开展“听课、讲课、评课”等实践活动来达到阶段培养目标;第二阶段为巩固期(第

2、3年),即再通过两年时间成为学科胜任教师。要求在站稳讲台的基础上,站好讲台,用好课件讲好课,在“好”字上下功夫。主要通过上好研讨课,参加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学科胜任教师来达到阶段培养目标;第三阶段为成长期(第

4、

5、6年),即再经过三年时间成为校内骨干教师。要求在“站稳讲台”和“胜任教学”的基础上,在“精”字上下功夫,并做好“出成绩”的文章。主要通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和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全面熟悉教材和教学大纲,熟练驾驭教学的全过程,善于总结教学经验,积累教学资料,自觉主动地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并初步形成自身教学风格等来达到阶段培养目标;第四阶段为成熟期(第

7、

8、9年),即再通过三年时间成为校级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或县级以上名教师培养对象。要求骨干教师通过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参加硕士课程班学习,或派到名校跟名师挂钩学习,提高教科研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设计理论、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成为更高层次的学科教学带头人或名教师培养对象来达到阶段培养目标。在各阶段的考核时,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突出教学实绩”的原则,坚持以参加研究课、示范课活动,承担教科研和教改实验课题,参加各级教学能手比赛等为主要依据。综上所述,笔者始终以“高×宽×长”的乘积效应(即高尚的师德、宽阔的知识和擅长的教书育人本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拥戴的好教师,成为更高等级的名教师,甚至是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五、今天,我们作为新教师应该关注什么?

笔者认为,我们新教师要把握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共享,学会反思,要主动请求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多听不同类型、不同学科教师的课,多关注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善于收集各种资料和信息,不断地积累第一手素材,为教学研究奠定基础。

(一)在反思中成长——加强案例研究

1、课堂教学反思

(1)这堂课教学设计基于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2)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如果已经达到了,标志是什么?如果没有达到,标志又是什么? (3)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进程有何区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是怎样处理这种区别的? (4)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个问题是最为关键的?下次课我打算如何解决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5)这堂课中,发生了哪些令我印象深刻、经久难忘的事件?

(6)及时记叙这堂课上个别学生的课堂行为,并想方设法以故事情节的形式来呈现? (7)在模仿教学的基础上,我曾做了哪些创新?在哪些方面渗入了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教师学期或学年工作反思

(1)在我的工作中,我最满意的有哪几个方面?最不满意的有哪几个方面? (2)我在工作时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和遇到哪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3)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并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教训?

(4)在未来一年里,或者从长远来看,我希望采取哪些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并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3、学会撰写教学案例

(1)一般项目:包括教师姓名、记录时间、科目与专题、任教班级、学生人数、记录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等。 (2)教学设计: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媒体运用、教学过程设计及说明等。 (3)过程描述:包括过程实录(录音或录像记录)、时间分配记录、教学设计调整记录、课堂情景对话描述记录等课堂教学情况的描述。

(4)课后反思:包括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意识到了什么不足?从实践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这些切身体验能不能与更为广泛的教学理论联系起来?等等。

(5)访谈实录:有意收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的材料。

(6)教学启示:通过案例分析达到了什么效果?如何给他人以启示? ①什么是教师力图达到的教学效果?

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如何具体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

③什么是教学模式,我这堂课构建了怎样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将给他人有什么启发? ④教师为帮助学生达到学习效果,可做哪些方面的启发工作?

(二)有新课程意识——校本课程开发

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意识

新课程的提出与研制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我们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参与者要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要了解我国进行这次课程全面改革的基本背景与现实意义。其次,要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六个转变)。最后,要了解课程的演变过程(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要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处理好课程与教材的关系

(1)课程是“占有学习环境”的学校制度,包括教材、大纲、学生、课堂教学情境等。 (2)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3)教材仅仅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知识的拐杖而已。

3、处理好教师研究者与学生研究者的关系 首先,教师是研究者,研究什么? (1)研究学生感兴趣的所有问题;

(2)研究教材呈现的知识框架,设计问题情景; (3)研究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4)如何促进学生参与探究或对话。

其次,学生也是研究者,研究什么?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 (1)研读,搜集信息、阅读信息、提出假设; (2)研判,处理信息、验证假设; (3)研讨,探究与对话,解决问题。 第三,课堂意义和活力在哪里?

当我们把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解和学生作为研究者的想法联系起来时,教学就充满了丰富多采的可能性,课堂才有意义和活力。

(四)在合作学习中成长——成立五人及以上合作小组

目前,中年教师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但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难以脱颖而出,经过时间的消磨,渐渐地把青年教师推向了上述中年教师的行列,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此,笔者采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做法促进中年教师的学习,通过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师论坛形式来提高教学、教研与科研能力,使中年教师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除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自愿组合五人及以上合作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互帮互学的参与式培训活动(如,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小组研讨活动,或针对某一话题自发组织“PARTY式”的聊天活动谈谈教育教学心得),培养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质。这种参与式培训活动在小组内进行,分组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小组成员要进行角色分工,以保证小组学习顺利进行。每个小组应有如下三个(前三个)或五个基本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1)召集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人人参与,避免个别人的“话语霸权”。 (2)记录人——记录小组每一个人的发言,不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防止信息衰减。 (3)计时员——保证小组内每一个人都有时间发言,提醒发言过长者缩短说话时间。 (4)噪音控制员——提醒小组成员讨论时声音不要过高,以免影响其他组交流。

(5)汇报人——代表本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报时要注重精炼、概括、不要“照本宣科”。

最后,要求我们新教师要积极参加“说课、上课、评课”,“上课、说课、评课”活动,做到在教学、教研活动及反思过程中成长。

上一篇:前台文员工作意义下一篇:小班保育员个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