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口文化节活动方案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全市人口文化节活动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全市人口文化节活动方案1

根据形势需要和上级要求,经研究确定,利用三月份在全市开展一次人口与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月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活动目的

为增强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澄清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谣传,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不断满足广大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计划生育需求,为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这条主线,大力开展人口形势、国情国策、计生法律法规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原创: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促进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和家庭文明幸福。

三、工作任务与要求

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是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的重要一环,在集中宣传月活动期间重点要抓好以下六点:

⒈市政府分管领导发表专题电视讲话,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参与这次活动。

⒉市、乡、村主要街道要设立以生育文化为主要宣传内容的标语牌、宣传橱窗、黑板报、阅报栏等环境设施,结合“三下乡”,开展婚育新风赶大集活动,开展定点街头宣传、咨询。同时,各乡镇(街道)要组装宣传车,巡回乡村进行宣传;市直各部门、单位要摆放宣传看牌、悬挂过街横幅,以期广造声势。集中宣传月期间,位于城区的密州、龙都、舜王三个街道办事处要集中在城区开展宣传活动,各新闻媒体集中进行宣传报道。

⒊媒体宣传。市电台、电视台和报社要在集中宣传月活动期间,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报道的力度。报道的重点是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各地开展宣传活动中的经验等,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舆论环境。

⒋全面落实“四个一”。集中宣传月期间,要充实“一条街”内容,扩大范围,整顿强化舆论环境;乡镇人口学校要普遍上好一堂课,有针对性地对新婚、生育、节育对象进行一次教育培训;对每个育龄妇女家庭发放一次“明白纸”;各乡镇(街道)都要组织宣讲团,逐村组织育龄群众进行计划生育责任、义务、法律法规的宣讲,增强管理服务的透明度和法律法规的知晓率。

⒌在广大青年中开展晚婚晚育、计划生育倡议活动。结合省计生委、妇联、共青团等单位发出的《关于提倡晚婚晚育致青年朋友的公开信》和(上级市)市发出的倡议书的宣传发放,各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单位都要组织广大未婚青年签订好晚婚晚育协议书,以此激发当代青年带头落实国策的积极性。

⒍结合集中宣传月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五进村”、“十登门”活动。五进村是:

一是流动课堂进村。市、乡两级计生服务站组织技术骨干,巡回各个村讲授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

二是生育文化宣传进村。各村的主要街道都要设立语言温馨、形式上悦目的生育文化一条街,并不断充实有关内容;

三是婚育服务队进村。乡镇(街道)计生办要主动配合民政、妇联、卫生等部门组织人员经常进村,开展生殖保健咨询、查体等项服务活动;

四是生殖保健科普知识进村。服务站工作人员定期进村举办“三优”知识展览,并开展相关的咨询服务;

五是婚育新风文艺宣传进村。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要有一支婚育新风文艺宣传队,围绕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精心编排文艺节目,经常深入村(居)演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十登门”:一是婚前登门。送一本计划生育知识问答,宣传政策法规知识,引导他们优恋、优婚、晚婚晚育;二是新婚登门。送一套新婚必读,指导新婚夫妇掌握新婚卫生常识、落实生育计划,做好孕前准备;三是孕期登门。送生殖保健手册,指导孕妇掌握孕期保健事项;四是产后登门。送一套婴幼儿喂养丛书,指导产妇搞好产后保健和婴幼儿喂养;五是避孕节育登门。送一份避孕节育知识小册子,指导学习避孕知识,安全有效地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六是术后登门。原创:送一份关心问候,开展术后随访指导;七是生殖保健服务登门。送生殖保健知识,了解妇女身体健康情况,指导群众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八是送科技致富知识,落实致富项目登门;九是优待政策落实登门。定期到独生子女家庭宣传优待政策,落实独生子女待遇;十是流动人口管理登门。到流动人口家庭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询问情况,落实经常性的管理服务措施。

四、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这次集中宣传月活动的领导,协调工、青、妇及计生、民政、司法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确保集中宣传活动取得实效。一是要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研究措施,部署任务;三是要成立专门班子,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四是要搞好活动的经验总结交流,互相促进。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要对宣传月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汇报交流,每周上报一次活动进度及好的做法、建议;五是要严格进行评估,宣传活动结束后,市里将组织验收,并纳入年终考核,赋于一定的分值。

各单位要认真对待,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并于月日前将活动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分别报市委宣传部宣教科和市计生局宣教科。

全市人口文化节活动方案2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今年5月10日至31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组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西丰县2002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2004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铁岭县、昌图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4、开展了按比例残疾人就业;

5、省市县各级政府拨专款为特困残疾人口建房;

6、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一帮一\"活动。

7、采取了定期救助和临时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趋于完善。

8、市里今年4月份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对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救助操作性强。

四、下一步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想法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扶贫救助在农村是核心,要加大资金力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2、省、市将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一定比例。市财政每年划出一定资金为残疾人建房。

3、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关于残疾人的救助措施,尽快出台铁岭《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于1月24日转发省财政厅等13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残疾人在扶贫、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住房采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法律维权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4、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

5、扩大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落实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规,每年从残保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定期培训残疾人就业,以重新安置为主。

6、动员社会力量,每年在全市开展资金和实物救助(经常性)。

7、落实好省政府残疾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文件;市县财政按人口比例筹集残疾人专项经费,开展如\"光明行动\"和给肢体残疾人购代步车和无彩电家庭购彩电,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要求。

上一篇:农委信息宣传工作方案下一篇:法律进民企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