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与科技创新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智能制造与科技创新

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融合与创新

【摘要】本文认为,智能制造是以“中国制造2025”为基础的企业创新的战略体现。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在企业的生产流程与经营活动方面具有高度的重合性,智能化成本管理是一种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相互融合的创新机制。智能制造借助于“互联网+”和“绿色环保”等手段实现智能管理,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提升。在智能制造环境下,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低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转变,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等,将成为智能化成本管理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智能制造 成本管理 融合 创新

一、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移动技术的支撑下,智能制造正在快速地推进实体经济与虚拟世界的融合,产品的销售方式也发生显著的变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智能制造能够促进增值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商业模式实现持续创新,为成本管理与控制拓展成长空间。传统的成本管理由于受技术手段与会计制度规范的约束,主要计量与控制的是企业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体现出的是显性成本的本质特征(谢志华,2016)。在智能制造的环境下,以往难以计量与控制的一些隐性成本,如企业所有者自己提供的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的机会成本,也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成本管理加以充分体现。从智能制造到智能管理,再到智能化成本管理,体现的是物质流、价值流与信息流的整合效应;智能制造情境下的 “互联网+”“绿色环保”等创新要素进一步丰富了成本管理的新内涵,并给当前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动力与活力。

二、智能制造与智能管理

智能制造与智能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智能管理促进了智能化成本管理的转型升级。上个世纪的智能化成本管理最直接的体现是适时制(Just-In-Time)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SIMS);本世纪对成本管理智能化影响最直接的是智能制造所表现出的技术等因素,如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制造与服务制造等。

(一)智能制造的特征

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是与德国“工业4.0”相衔接的创新概念。以“工业4.0”为例,其实现的主要标志是“网络与智能化”,其主要成果是“实现智能化和个性化: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的智能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智能制造的生产方式可以用“6C”来定义:(1)连接(Connection),主要指传感器和网络;(2)云储存(Cloud),即任意时间和需求的数据;(3)虚拟网络(Cyber),包括模式与记忆;(4)内容(Content),指相关性及其含义;(5)社群(Community),包含分享和交际的能力;(6)定制化(Customization),指个性化的价值和服务(夏妍娜等,2015)。其基本特征:一是互联化。具体包括生产设备间的互联、设备与产品的互联、虚拟与现实的互联等。二是集成化。具体包括纵向集成(企业内部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集成)、横向集成(通过价值链以及信息网络实现资源的整合)、端到端集成(重构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体系)。三是数据化。综合利用各种数据,包括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等,通过内外部数据的运用,进行实时的精准分析。四是创新化。具体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组织创新。五是表征化。具体表现为从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型,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二)智能管理与智能化成本管理

“智能制造”是要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减轻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产品的质量与生产的效率。为了准确把握“智能管理”的本质与意义,需要深入探索“智能管理”的两种基本理论,即复杂性理论与异质性理论。复杂性理论是由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Prigogine)率先提出的,是继“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与“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之后的第三代系统科学观(蔡志兴,1996)。“异质性”表示的是所考察对象之间差异化程度的概念,它的一个技术表达是“多样性”。一个系统能够进行何种程度的管理,取决于其本身以及现有管理手段的复杂性。为了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控制,控制行为必须能够处理系统的多样性。在管理复杂性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应对外部的复杂性。为了处理外部的复杂性,需要合理选择能够处理的环境。只有充分认识管理对象的复杂性与异质性,并合理地配置其人工智能,才能有效地实现“智能管理”。

智能管理将促进智能化成本管理的发展。智能化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在智能制造环境下的功能扩张,要求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关注智能化的生产环境,强化智能化的成本规划、优化成本战略和成本评价,并将智能化的成本信息贯穿于整个智能制造的决策过程中。智能制造对成本管理的动因理论也将产生促进作用,即通过智能信息系统合理配置企业的成本结构并提高成本执行的效率与效益。传统的成本结构主要包括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及外部的复杂性因素等,智能制造环境下的成本结构将发生新的变化,从智能化的高度来分析企业的成本构成、成本动因,实施智能制造环境下的成本控制和改进。由于智能化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尚不完善,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系统整理和提炼。即通过制定明确的智能制造目标,使各种不同的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发挥综合作用。同时以案例的形式加以总结,使其在相关行业或不同企业中得到推广与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智能制造是一种以智能管理为核心的经营创新系统。从管理会计角度观察,智能化成本管理应包括以下能力:对企业成本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保持或获取成本竞争优势的能力;及时发现新领域或随环境变化制定成本战略的能力;将企业嵌入更大系统且实现可持续性成功的成本控制能力等。

三、智能制造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智能制造以战略的眼光从企业或产业的供给端入手,加强生产流程和设备的整合与创新,并从源头识别创新驱动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价值链和供应链,运用智能管理等手段为企业的成本管理等提供智能化的战略信息,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培植。成本管理通过价值流管理,为智能制造的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控制提供实践支撑,为智能化管理提供技术方法上的保证。智能制造对于成本管理的效率与效益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智能制造对成本管理效率的影响

与“智能制造”相适应,成本管理要实现智能化管理。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只有适应智能制造的新环境并加以提炼与升华,才能提高智能化环境下的成本管理效率。智能制造对企业的要求是,必须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的人工干预,及时正确地搜集生产线数据,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并掌控生产进度等。从产品开发到设计、外包、生产及交付在内的整个生产制造中的每个阶段,都必须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并且实现各阶段信息的高度集成。企业或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软件系统,对于实现生产工序及系统组件间的交互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交互不仅在生产层面,还作用于业务层面,并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使内外部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发展思路上,只有充分认识企业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并与企业战略进行有机融合才具有现实可行性。成本管理要围绕企业的智能化管理,结合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相应的成本管理策略。一方面,借助于成本信息支持系统,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结构、成本行为进行全面的了解、控制与改善,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增值新路径,并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的控制系统方面,积极关注企业价值增长的战略空间、管理过程、控制绩效,加强不同战略选择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与对策,努力实现企业成本的最小化与效益的最佳化,增强成本管理的系统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楼继伟,2014)。

智能制造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服务,以及支持客户定制、突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等特点,并推进成本管理信息支持与管理控制系统的建设(黄世忠,2015)。信息化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设备、存储系统以及运营资源可以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连接起来,能够实现良好的信息集成功能,并借助于开放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使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活动的横向沟通与纵向交流,使企业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敏捷运作,从而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及时和高效。智能制造大大扩展了成本管理的视野,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效率与效益。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分享,依据“互联网+”进行独立的自我管理(自组织),并进一步实现成本控制的理想目标,即“既要关注外部市场机会带来的‘开源’效应,也要注重内部成本管理与控制能够获得的‘节流’效益”,最大限度地促进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智能制造对成本管理效益的影响

智能制造促进了成本管理的智能化,提高了成本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在智能制造环境下,成本管理的数据和信息能够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增进企业的价值增值能力,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决策成本概念框架(CFDC)、作业成本管理(ABC/ABM)、资源消耗成本管理(RCCM)等,将智能化理念融入成本管理实践活动中,突出智能化成本管理的意义。智能制造对成本管理的影响表现在:成本结构发生变化(如机器折旧与研发费用增加);成本控制方法有所改变(如采用以作业组为中心的形式,关注设备的正常运行及相关的维护费用等);计算机智能推动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如产品设计的优化等)。同时,智能制造通过企业成本向社会成本的转化,将变动成本转变为可变成本,即借助于“互联网+”,另一方面,使固定成本变得不固定;一方面,加强与物流资源的整合,使物流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展示,并创造出更高的效率与更多的效益。如通过成本管理中的价值链思维使生产供应网络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价值需求。此外,智能制造还通过以下途径加强成本管理:通过适度的投资规模来降低成本;围绕市场调研确定为顾客提供服务产品多样化的广度来降低成本;通过合理的研究开发政策,按照所得大于所费的原则降低企业总成本;通过合理的劳动力投入来降低成本等。

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指引的智能制造,使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开始从生产制造成本转向产品研发成本,成本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被广泛重视。以生产线的设计方案为例,通过仿真技术实施验证等得到普遍推广,当生产线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时,使用仿真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发现设计方案中的问题,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与效益。智能制造为成本管理效益提供了机遇,如传感器价格和互联网连接成本已经大幅下降,而宽带的飞速发展基本实现了网络全覆盖;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商业标准软件的实施费用更是大幅下降,新的工业大数据技术给成本管理智能化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等。早期的成本管理围绕成本习性,将企业的成本管理按照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进行分类,并据此加以管理与控制。智能化的成本管理则以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成本信息等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为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评价等具体管理提供积极的支撑。智能化成本管理既是一种侧重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与方法,同时又是企业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四、智能化条件下的成本管理创新

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的融合体现在工业制造与“互联网+”和“绿色环保”等的联结与拓展层面,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的创新则体现在“智能”“整合”等环节中。经济新常态促进了成本管理的发展,在当前经济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通过成本管理,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智能”,即成本管理的智能化。通过价值链(包括虚拟价值链)与供应链(包括网式供应链)中的智能化成本管理,使企业线上与线下经营活动紧密衔接,传统的JIT(适时制)等成本管理工具从时间驱动向时间与空间驱动的融合创新方向转变;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移动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融合,使企业的有形成本要素与无形成本要素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的投入成本已面临“管理瓶颈”制约,借助于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无形成本的内在潜力将成为成本管理智能化的内在需求。一般而言,组织创新由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构成,这是一种创新的“双核模型”(Daft,1978)。在智能制造的环境特征下,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成为智能化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如对于低度专业化(Professionalism)、高度规范化(Formalization)和集权化(Centralization)的企业可以从管理创新入手加以研究,反之则有利于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加以研究与探讨(Damanpour,1991)。

智能制造离不开信息物理系统的支撑,通过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嵌入实物运行过程中,实现与实物过程的密切互动,从而给实物系统添加新的能力。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信息物理系统正是嵌入式系统进一步优化的结果,而通过通信网络,将所有设备互联的智能工厂是其中最好的体现。在“互联网+”的智能制造环境下,成本管理中的创新驱动表现出若干新的趋势:一是由集中式成本控制向分散式成本控制转变。其目标是构建一个权变式的个性化和数字化成本管理的智能化模式,使成本管理体现出无界化、小型化等的基本特征,许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合作,产业之间高度融合。同时,传统的成本要素驱动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智能化的成本要素创新将得到推广与普及。二是由单一企业成本管理向企业群成本管理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越来越关注经营活动的结构性动因与执行性动因,并依赖所嵌入的关系网络,企业及其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伙伴关系将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智能化成本管理能够在企业群组织间寻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合作方式,减少不确定性。结合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企业群成本管理需要配合制造业的细化分工、生产协作,使集群的组织间成本信息支持系统向市场、设计与生产等环节渗透;通过成本管理的控制系统向柔性、精细方向发生转变;借助于组织关系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内连企业群内部组织,外连供应商与销售商等外部组织,优化内外部组织间的成本行为,提高经营合作的成本效果,如利用大数据信息来增加信息的共享和减少组织间的循环时间等成本费用。

基于创新驱动的成本管理,要求围绕智能制造从经营成本向成本经营转变,通过企业物理资源的有形成本要素,向外部无限资源与管理创新的无形成本要素进行对接,将企业成本社会化,使社会资源为己所用。借助于成本管理的供给端创新,充分利用外部廉价的制造能力,把企业的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提高成本的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将企业内部的固定成本转变为企业外部的可变成本,使自己的固定成本变成别人的固定成本。用别人的可变成本替代自己的可变成本,置换出自己的可变成本,并集中于创新业务的经营上(李海舰等,2008)。从我国的创新导向选择上看,采用管理创新,通过组织与制度创新来提升无形成本要素的生产率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智能化的成本管理不只是简单的降低成本,而是要通过定向智能管理,也就是结构性成本控制手段来鼓励现有企业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生产要素的增长。同时,利用国家对企业创新驱动的优惠政策,如定向减税和免税等政策加快产品的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二)通过智能成本管理,实现低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转变

企业智能制造有多种表现形式,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特征。在“互联网+”的制造环境下,企业产品由线下转到线上,并通过相互协调使企业或国家间的联系由“数字”加以体现或转换。低成本竞争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将目标成本与预测成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成本信息确认差异,制定制造过程的“成本标准”;其次,在产品生产阶段,将这种“成本标准”与市场价格或内部转移价格进行比较,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利润”,并与预算或预测的利润目标值进行对比。其目的是寻找“成本差异”,实现成本领先的战略要求。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的结合,企业的成本或利润不仅仅是“量”的要求,更需要谋求“质”的提升。即通过智能化的成本管理将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的融合,将基于前馈与反馈的长期整体控制与短期整体控制进行有机融合,同时进一步将成本控制划分为战略控制、经营控制与操作控制等不同的层级。

借助于智能化成本管理,使企业各项生产活动嵌入供应链、网络链的全部环节,实现实体价值链与虚拟价值链的结合。如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由代加工向代设计与出口自主创新品牌转变等,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这种形式,通常称之为“智能工厂”。在智能工厂中,每个人都将参与到分析、解决问题的工作中,即随着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劳动者与管理者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人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普遍,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逐渐被智能机器所替代,人在其中的角色也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然而,要实现低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转变,提高人的“智力”与“智能”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在智能制造活动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企业认真思考员工在教育、经验和技能集合上的差异,从而增强个人和企业双方的创新能力,成为智能制造环境下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道路上,人才软实力与智能设备的硬实力同等重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利用政府对智能制造的引导作用与政策效应,加快企业全要素的转型升级。通过“互联网+”促进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的融合,能够对各种生产经营环节中的成本要素进行优化,改变以往仅凭经验与直觉的成本管理决策,使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效率大大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显著改善。

现阶段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的结合有助于“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与行为优化。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智能成本管理不仅可以运用于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需求端管理,还可以在市场动态变化的预测等方面发挥供给端的管理效果。如结合市场预测,对初始工艺路线与生产设备进行优化,灵活配置工艺与设备,以节省投资成本和优化生产价值流(如自制还是外包等);对于计划单独建线的产品,可以严格按照生产要求配置设备;对于支持多产品的柔性生产线,需要在关键设备前增加缓冲时间,让排在前面的非关键设备适当加快生产节拍。同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辅助制造资源的准备属于不增值的环节,加强柔性工装和激光定位的应用,以提升生产线成本价值流的积极效应,是智能成本管理的客观选择。柔性工装的目的是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免除装配各种零部件时所使用的专业定型架、夹具,从而降低工装制造成本、缩短工装准备周期、减少生产用地,且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激光定位技术能够结合三维制造模型和室内GPS定位数据,准确定位到加工或装配的位置,从而引导机器人完成自动加工或装配。

(三)通过环境成本管理,实现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企业转型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技术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促进制造业工艺改进实现生产流程的绿色发展,同时围绕供应链管理,优化价值创造的环境系统,构建循环经济链;二是通过技术的创新驱动,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材和环保产品、装备、工艺,实现企业或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型。无论是上述哪种形式,加强环境成本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传统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是一种客观的战略选择(周守华等,2012)。智能制造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了环境成本管理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在环保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精力,企业作为社会中的成员,必须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向绿色制造转型。当前绿色制造已经成为企业或产业是否有潜力的重要标志。智能制造与环境成本管理相结合,是要充分利用以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先进智能设备,积极构建智能化工厂。即通过优化生产环境,让机器人去执行人所不能或难以完成的事情。人与机器、信息物理系统的分工将转变为人类设计产品并决定产品规则和参数,机器、信息物理系统基于这些指令,触发、比对路径并选择、优化生产。即通过智能的人机交互传感器,人类可借助物联网对工业机器人进行远程管理。这种机器人还将具备生产间隙的“网络唤醒模式”,以解决使用中的高能耗问题,从而使制造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升级。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主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中重要的自动化工具,并且工业机器人的种类不断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显著提升。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节约原材料消耗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环境成本的角度看,智能化设备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环境成本的管理效率,也促进了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过去立足环境管制手段来防范诸如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风险,效果并不显著;现在通过环境成本的嵌入,增强了企业绿色制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环境等资源的生产效率。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政府通过环境管理的行为主导(如政府补贴等),引导企业主体采用环境成本管理手段自发地减少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的生产活动,调动了企业市场自主性的积极作用。智能制造与智能管理促进了环境成本创新,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从原材料、能源到劳动力等的全要素投入,从而抵消企业在环境维护等方面的成本耗费,这种资源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不会削弱企业或产业,反而会增强企业或产业的竞争能力(冯圆,2014)。

(四)通过精益成本管理,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精益成本管理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益成本管理是企业将精益思想与其成本管理活动融合而形成的管理模式。具体目标是:通过精益成本管理,强化经营控制,消除浪费,追求最小价值流成本;提供精确、及时和易懂的信息以促进企业精益生产的实施,增加顾客价值,促进公司成长,提高获利能力,增加公司现金流等;通过激励员工、提供相关和可控信息支持精益思想,使组织在任何层面都能实现不断的改进。精益成本管理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小批量生产模拟大批量生产,并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冯圆,2015)。精益生产不只是个别企业的选择,现在已经上升为政府部门倡导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精”体现在效率方面要快速高效,质量方面要“尽善尽美”;“益”体现在成本方面要尽可能地节省,即精益生产着力创造一种“完善、周密、高品质、高效益”的生产模式。精益成本管理包括拉动式的即时生产系统(JIT)、全面质量管理、团队工作法(Teamwork)、并行工程(Concurrent)、成本企画等内容,是一种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相结合并贯穿始终的管理体系。其核心是“五个少”,即要求以较少的人力投入、较少的占用空间、较少的资金投入、较少的生产时间和较少的质量缺陷而能够精确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智能化时代的精益成本管理通过搭建交互用户的平台,借助于大数据分析等按需为企业提供定制等服务,将生产型制造转变为服务型制造,在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个性化体验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网络化、数字化、物联网等都是服务于精益成本管理的技术手段,通过精益成本管理,能更加有效地保证智能制造的实施。精益成本管理可以改变企业粗放经营的现状,提升组织的敏捷性,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流程的标准化与成本管理的创新(罗宾斯,2008)。同时,智能化的精益成本管理还有助于塑造共同愿景,构建灵活柔性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管理当局要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实施精益成本管理的顶层设计,制定出公司的中长期经营计划,塑造持续改善、全员参与的精益文化,使制造业由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定制化的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形态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业转变。

五、结语

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的融合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客观必然。就智能制造本身而言,是政府导向性与企业生产的市场自主性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化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智能管理工具,代表着企业成本管理的未来。智能制造通过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手段传导智能管理,智能管理又进一步借助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实现成本管理的智能化。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在企业内部流程与内外部价值链的管理环节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通过成本核算可以促进智能制造的数字技术发展,优化或再造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经营的成本管理效率与效益。“互联网+”和“绿色环保”理念又进一步促进了智能化成本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了企业设备与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企业物质流、价值流、信息流等环节的有机融合和生产活动中全要素的相互整合。同时,智能制造通过智能信息系统合理配置企业的成本结构,提高了成本执行的效率与效益,为政府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实践数据的支持。

智能化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是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智能化环境下成本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优化智能成本管理的结构性动因与执行性动因,需要成本管理工具的整合与创新。智能化成本管理需要从信息支持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两个方面入手,开展“链式成本管理”与“网式成本管理”的深入研究。同时,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在“供给侧改革”的引领下,提高智能制造环境下成本要素利用率,并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出最高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天勇.传统经济模式的增长困局[N].学习时报,2013(9).

[2] 冯圆.经济新常态下的成本管理创新研究[J]. 新会计,2015(11).

[3] 夏妍娜,赵胜.工业4.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 蔡志兴.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5] 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财政,2014(9).

[6] 黄世忠.移动互联网时代财务与会计的变革与创新[J].财务与会计, 2015(21).

[7] 李海舰,郭树民.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经营社会的视角经营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8] 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

作者:冯圆

第2篇:基于智能制造的管理会计创新

【摘 要】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两翼”。智能制造可以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智能制造在短期内以新经济为主要载体;长期、战略的视角考察,智能制造则以改造传统工业、促进转型升级为主要抓手。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在战略、结构、流程、文化等方面与智能制造高度融合。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引导下,智能制造借助于“互联网+”和新经济模式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智能化嫁接,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管理控制”和“信息支持”系统的功能作用。从成本管理入手逐步推进管理会计创新是我国企业在智能制造的情境特征下,实现创新驱动、质量效益竞争、绿色制造转型和服务型制造升级的一种内在要求。

【关键词】 智能制造; 管理会计; 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就如何加快中国制造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以及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中国政府针对德国的“工业4.0”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确定“以体现信息支持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1 ]。与“中国制造2025”相对应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就是要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减轻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产品的质量与生产的效率,同时它也是搭建“新经济”桥梁的基石,体现了“互联网+”的技术创新需求。智能制造深刻影响着产业格局,催生出许多新的生产方式,以及新产品、新形态和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制造借助于创新驱动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及发展引擎。

无论是新经济领域,还是传统领域,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正处于新的机遇期。譬如,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经济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尤其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支撑的智能制造(如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正在改变制造方式的传统范式;体现在网络众包、协同共享、个性定制、精益供应和网络集聚、电子商务等的“互联网+”产业也在重塑企业的价值链体系,并持续扩展着制造业的内涵与外延。与“智能制造”相适应,管理会计要实施“智能管理”,即借助于“人工智能”提高管理会计处理系统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能力;在充分认识管理对象异质性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智能化管理工具,提高管理会计“管理控制”和“信息支持”的功能作用[ 2 ]。智能制造是一场生产模式、思维模式的重大变革,即从自动化到智能化。随着智能设备,如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劳动者与管理者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人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普遍,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逐渐被智能设备所替代,人在其中的角色也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智能制造能够促进增值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商业模式实现持续创新,为管理会计拓展成长空间。

二、智能制造、“互联网+”与新经济

从企业角度讲,智能制造有多种表现形式,以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为载体的“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以及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新经济”等在工厂、车间的生产实践是智能制造在现代制造业中最直接的感观体验。

(一)智能制造的内涵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设备、智能工厂与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它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通过人与智能设备的交互协作,去扩展和部分取代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脑力劳动,如开展智能化设计和生产的激光定位等。智能制造由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构成。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通过智能生产线和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工厂),借助于柔性工装和高度集成等手段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的效率与效果。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前者对于管理会计的“管理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后者对于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资本对这一领域的持续投入,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风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人脑的研究,了解智能的本质,研发并生产出能与人类智能相仿的智能设备(如工业机器人等)[ 3 ]。人工智能将颠覆各个行业的生产方式,新经济的平台型公司发展空间巨大。如2016年3月,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了较量,最终“阿尔法围棋”战胜李世石,取得胜利。人工智能按照实力的大小可分为三类:一是弱人工智能,它是在特定领域等同或者超过人类智能或效率的机器智能;二是强人工智能,它是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三是超人工智能,它是在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等领域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从世界各国智能制造的发展状况看,即便是弱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制造也具有很强的智能化能力,它可以在人类繁琐或难以深入的领域从事相关工作。智能制造预示着管理会计的“管理控制”与“信息支持”系统必须适应智能制造的步伐、加快智能化工具或技术方法的开发与应用,并重新审视现行的管理会计范式。近年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德勤已经在探索机器人从事审计及管理咨询等方面的业务工作。智能制造为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二)智能制造与“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战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十三五”期间“新经济”发展需要借力于智能制造与“互联网+”,两者的结合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战略的融合,不只是产生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还体现在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和引导。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与文化成本等具有了融合的可能性,商品经营、资本经营与环境经营一体化趋势增强,相应的管理会计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升。适应智能制造的生产环境,管理会计必须具备如下能力:一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保持或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三是及时发现新领域或随环境变化制定战略方案的能力;四是将企业嵌入更大系统且实现可持续性成功的控制能力等。智能制造与“互联网+”的结合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现价值、创造价值的路径,并拓展了企业价值增值的空间。阿里巴巴通过“交易撮合+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的领头羊,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商品交易平台,在2015年会计年度里(截至3月31日),阿里的商品价值实现金额为2.44万亿元[ 4 ]。此外,智能制造与“互联网+”的结合还可促进消费的转型升级。当前的消费实情是:以网络消费与出口消费为代表的消费驱动没有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许多消费能力转化成了外需。借助于智能制造与“互联网+”,大力拓展跨境电子商务是扭转这种偏差的有效对策之一。总之,管理会计要在“管理控制”与“信息支持”方面为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结合保驾护航。

以智能制造为导向强化“互联网+”,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这是本届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面临新挑战的重要机遇,善于把握和有效利用的企业将获得成功或跻身于“新经济”行列。这是因为,“互联网+”的智能制造重担若片面地压在TMT公司(电信、媒体和科技整合在一起的公司)身上,可能对后期的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李彦宏(2016)认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势头正在减弱[ 5 ]。具体表现在:(1)“人口红利”在减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中,2015年12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年增长率为6.1%,互联网普及率首次达到50.3%。与五六年前动辄20%甚至30%的增速相比,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增长已经进入平稳期。(2)投资拉动作用弱化。互联网领域“跑马圈地”,拼资金(即“补贴大战”)的现象可能难以持久。基于创新驱动,通过智能制造与“互联网+”的融合与技术突破,推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可行的发展路径之一。“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会在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上得到发展。亦即,“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及产业结合将会大幅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与效益。

(三)智能制造与新经济

以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为载体的智能制造是“新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新经济”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率。作为智能制造的一个突破口,借助于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使其焕发出新活力是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智能制造应围绕重点制造领域进行攻关,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等。同时,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智能优化等,加快建设重点领域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等的软硬件基地。

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显示了智能制造与新经济结合的趋势: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新经济带来新活力,增强制造业新的动力。“新经济”已写入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即“要让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等倾斜,大力发展‘新经济’”。智能制造与新经济的结合就是要追求“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方向。或者说,通过新的模式解放老的、旧的生产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增长点,以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保证中国经济保质保量稳定运行。从狭义角度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经济”是指由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标志的经济,包括绿色能源环保、移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重要内容。从广义角度讲,“新经济”则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外在表现,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生动体现[ 6 ]。

三、智能制造下的成本管理创新

智能制造是以“中国制造2025”为基础的企业或产业创新的战略体现。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在企业的生产流程与经营活动方面具有高度的重合性,智能化的成本管理是一种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相互融合的创新机制。将智能制造嵌入于成本管理之中,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效益,还可以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促进劳动效率和安全效率的提升。智能制造下成本管理的特点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的融合

在现行的会计制度规范下,成本会计以核算为主,成本管理以控制为主,尽管两者实质为同一门学科,但在时间管理的坐标和管理幅度的要求上则有明显区别。以时间坐标来考察,成本会计以事后核算为主,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而成本管理作为服务于成本会计的“管理控制”系统,需要从事前、事中与事后全方位、多环节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及有效开展核算管理。成本会计中的“核算”受到会计报告中时间的严格约束,而成本管理中的具体管理和控制活动主要与企业管理的具体对象及活动项目的开展相关,时间上相对灵活。成本会计为成本管理提供发展机会,成本管理为成本会计提供规范的基础。在智能制造环境下,两者的边界开始缩小或者归为一统,区别可能只表现在是否遵循会计准则这一层面。从管理幅度来考察,成本会计中“成本”概念主要是制造成本,而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则不受此局限,可以是财务会计中确认、计量要求的成本概念,也可以是管理学及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如组织成本、政治成本等[ 7 ]。在智能制造的环境下,如何整合和强化各种成本方法在价值创造中的功能与作用,如何厘清不同核算方法的异同,以及解决各种核算方法之间的矛盾等,将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加以沟通与讨论,以进一步扩展成本管理的空间或余地。

(二)“互联网+”与智能化成本管理相互衔接

“互联网+”对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产生的冲击与影响是由其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有学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革命将带来颠覆性的社会变革,以商品交易时空效应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将使成本管理的传统范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比如,随着电商、微信、支付宝、众筹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涌现,传统责任预算中的成本理念以及实体经营中的交易成本与文化成本等将在内涵与外延上发生变异,未来社会将是一个零成本的社会[ 8 ]。嵌入“互联网+”的智能化成本管理,可促进企业供产销环节成本与互联网经济紧密融合,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近年来流行的决策成本概念框架(CFDC)在互联网经济下将变得更加相关与可行,传统的作业成本管理(ABC/ABM)与资源消耗成本管理(RCCM)等将被融入到环境成本管理的控制系统之中。由此可见,智能化成本管理将成为智能制造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价值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时,智能制造下的成本管理使传统的实物成本流管理与虚拟成本流和网络组织成本流等紧密结合,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和竞争优势的提高。此外,智能制造与“互联网+”的结合还有助于促进现金流成本的管理。经济新常态下的管理会计重点已向成本管理方向倾斜,即高度重视企业的存货占用成本和产品耗材成本等的控制与规划工作。智能化成本管理在突出节能降耗和压缩成本等管理工具开发与创新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等。

(三)提高成本理念转化为概念产品的效率与效果

基于成本理念(cost concept)的创新模式是以成本概念的分类为依据的,成本理念体现在一系列的层次性概念之中。比如,可以将成本理念分为核心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应用层(标准成本、责任成本、作业成本、资源消耗成本、精益成本、环境成本等)、发展层(企业间成本、企业群成本、风险成本、社会成本等)、研究层(成本管理的射程、边界,成本功能扩展,成本管理的权变性,成本控制的新坐标等)四个方面。划分不同层面的成本理念,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成本管理的创新。基于成本理念的概念产品(conceptual product),是指符合技术与经济要求且具有独特创意的产品或具备某种特定消费意念的产品[ 9 ]。概念产品是一家企业用来展示自己的最新技术,或者为下一代产品的开发方案等而专门制作的模拟物体。可以借助于图1的框架,探寻成本理念转化为概念产品的路径与规律。

图1表明,以概念产品为代表的产品理念与成本管理的结合,就是基于上述框架不断优化和筛选具体方案的过程。即,借助于“两个视角”(以操作与魅力功能为代表的应用视角以及以物质与精神欲望为代表的需求视角)和“四个路径”(即领导性路径、视觉化路径、实用化路径和高端性路径)提高管理会计的智能化成本管理水平。主要的产品设计思路:一是开发高性能及特殊市场需求的产品;二是不断改良产品设计;三是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工工艺。具体的分析路径包括:路径一,引领消费新生活路径:(1)具有很强的创新性;(2)具有很好的精神享受,如“高端、大气、上档次”。路径二,满足感观消费的开发路径,如外观体型、色彩等的改进与整合等。路径三,大众消费需求的路径,比如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符合大众的口味。路径四,性价比路径,如家电产品噪音低、省电省水等。满足未来顾客需求的创意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创新意识——概念产品——现实产品”。成本理念与概念产品的结合,正是基于这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思维而形成的成本管理的战略发展观,体现了成本管理改革实践的发展规律。

(四)为成本管理工具的创新提供新的范式

受技术条件等的限制,现行的成本管理范式往往停留在单一方法应用的经验积累阶段。无论是传统的成本加成法,还是主流的标准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等,欲使多种方法融会并用,往往困难重重,更难以在实践中广泛推广与普及。原因涉及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一是从管理角度讲,各种工具的作用区域与实践效果存在偏差,在促进成本管理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某种阻碍效应。譬如,缺乏对工具之间协同性与整合性的认识,或者没能从逻辑上解决工具的兼容性,造成资源浪费等。二是从技术角度讲,各种工具的应用流程等存在差异,技术上无法一致。譬如,以标准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为例。目标成本法强调目标导向,在开始设计之前就确立目标成本,同时它可适时对目标进行修正;而标准成本之前没有目标,虽然生产前需要估计成本,但是标准一旦确立,往往要一年或多年才能修改。

传统的成本管理,单纯从技术角度看,似乎难以将多种成本管理方法在技术上进行融合。标准成本法表现为一种串型管理,针对“估计成本”进行价值判断,若成本过高,需要重新回到设计阶段,强调成本降低的战术性;而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并行管理,强调成本降低的可持续性,即针对目标成本,由各方团队攻关,并共同实现成本目标。在智能制造条件下,生产的各个环节已高度智能化,智能化系统能够自动地将成本管理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状况及时地反映出来,并适时地将市场情况反映给生产车间,使生产一线人员自觉、主动地调整生产计划,并完成目标任务。在智能制造环境下,成本管理上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即各种工具的利弊得失通过人工智能的开发,智能管理系统能迅速地提供解决方案,并实现相互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对于技术上的问题,借助于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的共同点,管理会计的智能系统可以自动辨别、适时比较、开展方案抉择等,提高成本管理工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使企业在“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下掌握主动,使工具理性迸发出无限的生机。

(五)为环境成本内部化提供技术支撑

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看作是降低成本费用,没能从长远、战略的视角考察成本效益,忽视产品研发、设计、市场开拓等活动对企业的影响;二是没能将环境成本管理上升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我国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来加以界定的,与理论上的成本概念具有一定的差距。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概念,属于狭义范畴,即成本中只包含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料、工、费),而对企业耗损的资源和环境费用则没有考虑在内。实际操作中,企业对环境成本的计量也很简单,一般只考虑显性的支出(如环境污染罚款等),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期间费用或营业外支出,或在金额较大时作为待摊费用处理,而忽视了隐性的环境支出,不符合因果配比原则[ 10 ]。在智能制造的环境下,通过对外部环境成本进行估价并将他们内化到生产和消费商品与服务的成本之中,以便体现出资源的稀缺性,消除外部的不经济性。外部成本内部化后,环境因素进入生产环节而成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成为同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并列和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时,智能制造下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属性能够充分体现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部代价,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

(六)有助于构建成本管理的共生体系

成本管理的共生体系不是企业之间或企业与有关特定情境的简单结合,而是以互利或相互促进的方式共同进化,它的核心是相互关系。共生体系构建的标准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兼顾各方权益。共生模式下智能化成本的管理战略如图2所示。

图2表明,只有构建智能制造的生态圈,企业才能真正进入经济新常态下的共生运行模式。智能成本的管理战略包括结构性共生战略与执行性共生战略。结构性共生主要是围绕企业主体与相关经济情境的紧密关系,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文化成本等来实现商业生态的平衡与发展;执行性共生需要考虑分享经济、“互联网+”与企业主体的新经济特征强弱,通过智能化的成本管理实施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来完成。此外,应结合智能化成本管理战略改进传统的经营绩效评价范式,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商业生态与新经济下的协调发展等价值管理指标引入到企业主体的评价体系之中,并将企业声誉、品牌等的建设与共生模式下的智能成本管理战略相互融合,即进一步纳入更为广泛的商业价值圈,为企业主体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提供支持。

四、智能制造下的管理会计扩展

管理会计通过价值流管理,为智能制造的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的控制提供实践支撑,为智能化条件下的管理会计提供技术方法上的保证。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扩展

1.从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考察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使企业组织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与多变。如何基于不同组织开展协作与配合,突破传统组织边界的约束,使企业管理渗入各类中间组织,加强组织间的项目预算与成本的规划和控制,谋求总成本最低的目标等,需要开发智能化的管理会计工具,实现多种技术方法的柔性应用,提高管理会计的决策相关性和决策有效性。智能制造对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要求是优化产销流程,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同时积极关注企业价值增长的战略空间、管理过程、控制绩效,加强不同战略选择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与对策,努力实现企业成本的最小化与效益的最佳化,增强成本管理的系统性、有效性与针对性。以生产线的设计方案为例,通过“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的融合,企业实践中通过仿真技术实施验证生产线等得到普遍推广,当某条生产线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时,应用仿真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的问题,提高管理会计的效率与效益。

2.从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考察

智能制造对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的要求是,借助于生产线数据,合理配置生产计划并掌控生产进度,提高产品生产的可视性,等等。企业或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软件系统,它对于实现生产工序及系统组件间的交互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交互不仅在生产层面,还作用于业务层面,并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使内外部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11 ]。通过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组织结构、价值行为进行全面的认知、控制与改善,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增值新路径,并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设备、存储系统以及运营资源等可以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连接起来,它能够实现良好的信息集成功能,并借助于开放的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使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管理会计“管理控制”与“信息支持”活动的横向沟通与纵向交流,使企业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敏捷运作,从而实现管理会计系统的及时和高效。

3.对管理会计价值增值目标的影响

首先,从企业的外部环境观察,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将大大降低智能设备等的成本费用。譬如,传感器价格和互联网连接成本已经大幅下降,而宽带的飞速发展基本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同时,技术的进步还使各种商业标准软件的实施费用大幅度下降。此外,智能化设备的配套环境也体现出零成本社会的内在属性。譬如,支撑智能制造的信息物理系统,通过把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嵌入实物运作的过程,实现了智能制造与实物过程的密切互动,从而给实物系统添加新的动能,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与效益。其次,有关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会计以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经营信息等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围绕智能化的管理会计,实现从经营成本向成本经营转变,通过企业物理资源的有形管理会计要素向外部无限资源与管理创新的无形管理会计要素对接,将企业成本社会化,使社会资源为己所用。换言之,借助于智能化管理会计的供给端结构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外部廉价的制造能力,把企业的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管理会计的工具扩展

诚然,智能制造是由智能设备、智能工厂和智慧员工共同构建的商业生态圈系统。为防止智能制造出现所谓的“高端产业低端化”,必须提高对企业经营能力、科技实力等的价值判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智能制造扩展管理会计的工具体系是现阶段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企业的情境特征,可以从智能制造与新经济的结合以及智能制造与“互联网+”的融合程度上进行管理会计工具的创新。详见表1。

表1表明,产业链管理层面主要是智能制造与新经济的结合,它通过结构性创新提高产业的制造效率,围绕执行性创新培育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价值链层面主要体现的是智能制造与“互联网+”的融合状况,通过实体价值链向虚拟价值链的延伸,实现链式结构向网式结构的转变,通过流程变迁与组织变迁的结合提高智能制造环境下的企业执行力。从管理会计的供给侧角度观察,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流程等方面具有高度重合性,智能制造环境下的管理会计工具扩展可从以下方面率先加以推进。

1.约束理论(TOC)

该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发展都会受到不同方面约束条件的限制。智能制造的业绩高低可以重点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即完工效益、存货和营业费用。譬如,约束理论借助于智能化的流程网络图、最优生产技术(OPT)等工具,识别并报告生产作业链中制约整个生产运营流程、影响完工效益的约束性作业,并由制造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相互协作,减少或消除约束性作用。基于约束理论,通过“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移动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融合,便于企业的有形成本要素与无形成本要素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传统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的投入资源已面临一个约束“陷阱”,借助于管理会计的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无形成本的内在潜力将成为智能制造的一种内在需求。

2.适时生产制(JIT)

智能制造将有助于适时生产制的进一步扩展。作为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JIT要求消除一切只增加成本,而不向产品中增加价值的过程,即追求存货水平最低,浪费最小,空间占用最小,事务量最小。适时生产系统的核心是一个没有中断倾向的系统,根据产品品种及其所能控制的数量范围而具备柔性,最终形成一个使材料平滑、迅速地流经整个系统的和谐机体。通过价值链(包括虚拟价值链)与供应链(包括网式供应链)中的智能化成本管理使企业线上与线下的经营活动紧密衔接,传统的适时生产制(JIT),以及其他管理会计工具正从时间驱动向时间与空间驱动的融合创新方向转变。

3.持续改善(Kaizen)

智能制造将促进企业的持续改善,它要求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企业员工的努力、民主参与意识的高低等进行主动的沟通和调整,提高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效率与效果。在持续改善评估生产部门流程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智能制造设置新的目标,通过持续改善活动比较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消除不需要或无效作业(不增值作业),通过提高增值作业来实现目标。智能制造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使企业的成本或利润不再仅是“量”的要求,更是“质”的规范。即通过智能化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将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等具体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与事后的融合控制,并将基于前馈与反馈的长期整体控制与短期整体控制进行有机衔接,通过将管理会计的“管理控制”划分为战略控制、经营控制与操作控制等不同的层级来提高管理会计的效率与效益。

4.精益成本管理(LCM)

精益成本管理是精益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制造本身就是一种精益成本管理。精益成本管理是企业把精益思想与自己的成本管理活动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精益成本管理以供应链作为整个成本管理的连接纽带,以ERP汇集供应链各方的信息,达成精益成本管理目标。智能化条件下的精益成本管理通过采购、设计、生产和服务全方位控制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可以实现供应链成本的最优化,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换言之,智能化时代的精益成本管理通过搭建交互用户的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按需为企业提供定制等服务,将生产型制造转变为服务型制造,在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个性化体验的同时,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5.业务流程再造(BPR)

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可能会诱发激进式的流程变迁。所谓再造就是重新洗牌,从零开始重新考虑企业的流程。具体包括重振企业活力(revitalization)、重建组织结构(restructuring)、重新进行战略规划(reframing)和重启新生(renewal)等内容。即为获取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而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关键性的再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中重要的自动化工具。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节约原材料消耗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智能制造的业务流程再造是新经济诞生的“摇篮”,也是用“互联网+”和新经济去嫁接和改造传统产业的一种重要工具。

6.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自20世纪9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和诺顿教授系统总结出来至今,对全球企业界的影响力巨大,它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之一。Gartner调查显示,《财富》全球1 000强中约75%的企业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管理。传统的平衡计分卡只包含四个维度,即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通过智能制造与平衡计分卡的结合不仅增强了管理会计的战略导向性,也促进了企业的前景理论与平衡计分卡执行力的紧密融合。平衡计分卡的关键在于“平衡”,智能化条件下的平衡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本平衡,包括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以及实现结果与驱动因素的平衡;二是具体平衡,包括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实体价值链与虚拟价值链的平衡、链式整合链与网式整合链的平衡、内外群体的平衡(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单一企业与企业集群的平衡等)、经营中的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平衡、学习与创新中的东方古典哲学与西方精细化管理的平衡等。

7.作业成本法(ABC)

智能制造将对作业活动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顾客需要设计作业链,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原则进行计算。智能制造将会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增值作业、减少增值作业对资源的消耗。同时,智能作业管理将对传统的作业成本法提供更为完整的成本核算信息,通过建立合作联盟网站等网式竞争平台,加强企业内外部作业活动间的合作、交流、发展和服务,推动创新主体积极合作建立产业作业链与技术联盟。随着单一企业组织形态向网络组织形态的扩展,网络集聚开始形成,智能化的作业管理将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网络集聚包括企业群、全球制造业网络、虚拟网络组织,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社会网络组织等,这些组织形态的相互匹配必将使作业成本管理发挥更为积极的功效。

五、结束语

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道路上,必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政府对智能制造的引导机制及政策效应,加快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步伐,促进传统产业在“互联网+”的融合下实施积极的转型升级。本文研究认为,基于智能制造的管理会计创新是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及“新经济”的内在联系为基础或出发点的改革与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就智能制造本身而言,它是政府导向性与企业生产的市场自主性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制造通过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手段传导智能管理,智能管理又进一步借助智能化的成本管理实现管理会计的创新。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在企业流程再造与内外部价值链等管理活动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并在经营活动的生产制造环节具有紧密的一致性。智能制造下的成本管理创新,促进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的融合,使“互联网+”与智能化成本管理更为衔接,提高了成本理念转化为概念产品的效率与效果,为成本管理工具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推动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进程,有助于构建成本管理的共生商业圈系统。

智能化的管理会计创新推动了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的完善与发展,促进了企业物质流、价值流、信息流等环节的有机融合,智能制造通过管理会计的“管理控制”系统合理配置企业的要素结构,加快了企业全要素生产力的相互整合进度,提高了管理会计整体的效率与效益。在“供给侧改革”的引领下,提高智能制造环境下的全要素利用率是管理会计的内在要求。财政部于2015年12月29日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再次表明财政部对管理会计的高度重视,并从“供给侧”的高度加以引导,这种体现时代特征的智能制造的供给侧改革必将融入到管理会计的基本指引体系之中,并成为下一步管理会计改革与创新的新起点。●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A].2015-05-08.

[2] 冯巧根.中国情境特征的管理会计案例研究[J].会计之友,2016(6):129-136.

[3] 蔡志兴.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 黄世忠.移动互联网时代财务与会计的变革与创新[J].财务与会计,2015(21):6-9.

[5] 李彦宏.互联网“补贴大战”不可续[EB/OL].人民网,2016-03-04.

[6] 宋清辉. 新经济是中国发展新引擎[EB/OL].财经网,2016-03-14.

[7] 冯圆.经济新常态下的成本管理创新研究[J].新会计,2015(11):10-15.

[8] 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9] 冯圆.成本管理的概念扩展与创新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6):9-15.

[10] 潘煜双,徐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与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1] 冯圆.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融合与创新[J].新会计,2016(5):3-9.

作者:冯巧根

第3篇:基于智能制造的管理会计创新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旨在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強国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制造”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我国制造发展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智造”,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同时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变化,管理会计必须实时做出调整才能协助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实现长足的发展。

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中国制造 2025” 和“互联网 +”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 “两翼” 。智能制造就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智能制造从短期看是依靠新经济为载体不断的发展;从长期看,智能制造以改造传统工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关键。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管理经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企业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与智能制造实现了高度融合。智能制造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引导下,借助“互 联网 +”和新经济模式加快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此来实现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充分发挥了管理会计“管理控制” 和“信息支持”的功能。在智能制造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推进管理会计创新工作,努力实现自身绿色制造的转型和服务型制造的升级。

一、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即“内部报告会计”,是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

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复合。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具体目标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以及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管理会计包括六个工作程序,分别是确认,即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作为适当的管理会计业务予以辨认。计量,即以货币或者其他度量单位对以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予以数量上的确定。归集,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按严格、一贯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类。分析,对经济事项发生的内外环境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评价和确认。编报与解释,以适当的形式反映各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信息。传递,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级管理者或其他信息使用者。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在此基础上来看,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其职能主要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新制造环境带来的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的生产控制系统开始采用适时制,追求零缺陷、零库存,并开始采用合作、弹性的管理政策。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出现了电脑整合制造的趋势。在此新制造环境下,传统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由于不能够捕捉公司在朝着世界级制造业发展的进程中所取得的进展,不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不能够考虑战略决策的需要而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制造环境下,企业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出现了变化,其理论观念也更加趋于综合系统,管理会计必须全面考虑生产、经营、市场以及政策等诸多因素,来实施对企业产品、生产、经营和市场的全面控制和管理。而企业将整个经营活动细分为一系列作业活动,并引进了成本作业和成本动因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推翻了传统成本性态的认识,而将成本按作业量分别划分和根据成本动因加以确认,这标志着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朝着更加有效和务实的方向演进。同时,由于计算机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各部门处于随时的信息沟通之中,并且共享信息库资源,为管理会计新技术方法的运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从而更有利于管理会计能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迅速做出整体性的调整和策略。当代管理会计研究人员使用作业研究、概率论、统计、经济学理论中的定量技术作为分析工具,主要关注的是在简化的生产环境里研究复杂的信息和订约问题,而真实的生产环境里的信息则不那么重要。在新制造环境下,管理现代化的实践和发展,早已领先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企业对环境变迁所产生的反应除了引进新的组织形式和产品生产技术之外,也可以引进新的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研究人员还应深入企业组织现场进行实地研究来归纳和总结这些新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实地研究的倡导者针对实际作业或过程,通过直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获取研究数据,从而能够得到真实和精确的研究结果。正是由于实地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弥补理论和实践的间距,保证理论的创造性和指导实践的生命力,这种研究方法已成为当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从实际改进方向来看,新制造环境下,企业侧重于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并以新观念和技术弥补传统技术方法之不足。发展和完善这种新观念和技术,正是成本管理会计今后改进的方向。

二、智能制造

(一)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智能制造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而且,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制造

“互联网+”是指各行各业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模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不仅仅是指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商业运作模式的诞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制造业运作模式难以再适应新环境的发展,必须实现自身的改造和升级,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商品经营,资本经营与环境经营的一体化趋势增强,相对应的管理会计的只能和作用也加强了。为了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只能制造的发展,管理会计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适应能力,这包括对企业内部黄精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三是应变能力,即根据环境的变化能够及时改变策略的能力。

(三)新经济背景下的智能制造

新經济是信息化带来的经济文化成果。从狭义角度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新经济”是指由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标志的经济,包括绿色能源环保、移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重要内容。从 广义角度讲,“新经济”则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外在表现,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生动体现。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为载体的智能制造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新经济”是智能制造的突破的一个关键,新经济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产业链的重新塑造,从根本上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率,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当前,智能制造的重点是重点制造领域的攻关,这就需要借助优势企业,抓住关键工序,实现其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智能优化等,加快重点领域的智能化建设。智能制造与新经济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一方面能够通过新经济带来新活力,增强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力。智能制造与新经济的结合追求的是“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方向。通过新的模式解放旧的生产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增长点,以发展新的生产力,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三、基于智能制造的管理会计创新

在“互联网+”背景和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制造业正在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也实现了相应的改变和创新。最主要的是管理会计的工具创新。管理会计的工具创新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约束理论,适时生产制,持续改善,精益成本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平衡记分卡以及作业成本法。“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充分发挥了企业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的作用,管理会计的创新,正是体现了智能制造对无形成本的需求。适时生产是无库存的生产机制,主要依靠价值链的成本管理,通过线上线下经营活动来获得效益,管理会计的创新由时间驱动向使劲和空间的融合驱动发展。同时,智能制造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持续改善的作用,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共同提高。智能制造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实现了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升级,在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的同时实现了企业价值的增值,完成了企业的完善发展。智能制造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结合,推进了业务流程的转变和发展,管理会计由此也发生了改变。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在智能制造中能够增强管理会计的战略性导向,促进企业的前景理论和平衡计分卡执行力的紧密结合。智能作业管理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核算信息,提高了管理会计的管理工作,使其工作更加完善。

四、结语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以及新经济环境背景下,“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使得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也出现了相对应的变化,实现了管理会计的工具创新和理论创新,系统创新。智能化的管理会计创新推动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发展,促进了企业各个环节的有机统一和结合,加快企业各个生产要素的整合,提高了管理会计的效益。

作者:张竞

第4篇:智能制造下管理会计创新探索论文

摘要:为了加快我国制造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重要概念便是“智能制造”,对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管理会计与智能制造在多方面进行高度融合。在智能制造的环境特征下,企业需逐步推进管理会计创新工作,努力实现自身绿色制造的转型和服务型制造的升级。关键词:智能制造;管理会计;创新

一、研究背景

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占主体地位,即是立国之根本、兴国之利器、强国之基石。在创新驱动下,许多新的生产方式、新产品、新形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应势而生。“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制造业的优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智能制造内涵包括:一方面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减缓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以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与生产的效率的目标;另一方面其体现“互联网+”技术的创新需求,奠定了“新经济”桥梁的基础。管理会计为了与“智能制造”相适应,应实施“智能管理”,依靠“人工智能”大力提升其处理系统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能力;充分理解管理对象异质性,有效、合理配置智能化管理工具,最大限度发挥管理会计管理控制和信息支持的功能。

二、智能制造下的管理会计

(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形成复杂多变的企业组织关系。要求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不断通过优化升级产销流程,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同时重视企业价值增长的战略空间、管理过程、控制绩效,加大在不同战略选择下的成本管控力度,力求实现企业成本最小化和企业效益最佳化的最终目的。

(二)根据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有效、合理配置生产计划并掌控生产进度,深化产品生产的可视性。智能制造时代背景下,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媒介,工业机器、设备、存储系统及运营资源紧密连接在一起,充分发挥了良好的信息集成功能,并依赖于开放的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将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实现管理会计“管理控制”与“信息支持”活动的横纵双向沟通与交流,实现企业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敏捷快速运作。

(三)影响管理会计的价值增值目标

1.从企业的外部环境看,持续不断的推进智能制造,对降低智能设备等的成本费用有促进意义,零成本社会的内在属性在智能化设备的配套环境中也得到了体现。

2.从企业的内部环境看,通过改革智能化管理会计的供给端结构,充分利用外部廉价的制造能力,将企业的固定成本转为可变成本,极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管理会计工具创新

智能制造是一个商业生态圈系统,由智能设备、智能工厂和智慧员工构成,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境特征,创新管理会计工具可从智能制造与新经济的结合、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程度上进行。

(一)约束理论(TOC),每一个组织的发展都会受到来自不同约束条件的限定及制约。智能制造业绩高低主要是从完工效益、存货和营业费用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根据约束理论,实现“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移动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有形成本要素与无形成本要素。当前,依靠管理会计的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的内在需求便是充分发挥无形成本的内在潜力。

(二)适时生产制(JIT),智能制造能使适时生产制进一步拓宽。适时生产制是作为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追求消除一切只增加成本而不向产品增加价值的过程。依靠价值链与供应链中的智能化成本管理,使企业线上与线下的经营活动紧密连接,使管理会计工具由时间驱动向时间与空间双驱动的融合创新方向发展。

(三)持续改善(Kaizen),智能制造对企业产生持续的改善作用,通过对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员工的努力、民主参与意识的高低等进行主动的沟通和调整,利于提高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效率与效果。实现智能制造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企业的成本或利润不仅仅是“数量”的要求,更是对“质量”的规范。

(四)精益成本管理(LCM),智能制造自身就是一种精益成本管理的过程。通过建立一种交互用户的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升级,不仅为用户提供全流程个性化体验,而且能实现企业的价值的增值。

(五)业务流程再造(BPR),智能制造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可能会引起激进式的流程变迁。伴随现代科技的的迅猛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是十分重要的自动化工具。广泛运用工业机器人,不但提高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且对人身安全的保证、劳动环境优化、劳动强度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材料消耗的减少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具有非常意义。智能制造的业务流程再造是实现“互联网+”与新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的一种新兴工具。

(六)平衡计分卡(BSC),智能制造与平衡计分卡的结合有两个重要的优点。一个是能增强管理会计的战略导向性,另一个是能够促使企业的前景理论与平衡计分卡执行力的紧密融合。智能化平衡应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基本平衡,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实现结果与制约因素的平衡;二是具体平衡,具体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实体价值链与虚拟价值链的平衡、链式整合链与网式整合链的平衡、内外群体的平衡、经营中的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平衡、学习与创新中的东方古典哲学与西方精细化管理的平衡。

(七)作业成本法(ABC),智能制造将从根本上对作业活动实现变革。智能作业管理能提供更加完整的成本核算信息,凭借合作联盟网站等网络式竞争平台,增强企业内外作业活动之间的合作、交流与服务,合作建立起产业作业链与技术联盟,形成网络集聚,扩大与拓展智能化作业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参考文献:

[1]姜红德.智能制造[J].中国信息化,2016.

[2]彭新启.智能制造面面观[J].船舶经济贸易,2016.

[3]陈正兵.论道“管理会计”[J].财会学习,2016.

第5篇: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

智能制造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市,210016) 摘要:简述了智能制造形成的原因及智能制造的概念;分析了智能制造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 机械制造 工业4.0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JiaYu Wa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picts the cause of formation and conception of IM.And presents status in the development on IM.Finally indication is given of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question confronting IM. Key words:IM;AI;mechanical manufacture;Industrie 4.0

0 前言

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装备上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是实现高效、高品质、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生产的下一代制造装备。在综述了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目前智能制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装备将是智能制造装备未来的发展方向。

1研究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就制造自动化而言,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 70年代以后则是CNC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 80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与此同时,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但与实用化相距甚远。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发展,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二是借助计算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80年代以来,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近来年,人们对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赋予了极大的研究热情,这是因为从1870年到1980年间,制造过程的效率提高了20倍,而生产管理效率只提高了1.8-2倍,产品设计的效率只提高了1.2倍,这表明体力劳动通过采用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而脑力劳动的自动化程度(其实质是决策自动化程度)则很低,制造过程中人的因素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人尚未真正地从复杂的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各种问题求解的最终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人的智慧。因而,人类群体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包括社会问题、生理问题等)在制造过程中都有所反映。面对批量小、品种多、质量高、更新快的产品市场竞争要求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面临众多问题,譬如:(1)专家人才的短缺和转移致使一些专门技能不能及时或长久地得到提供;(2)现代制造过程中信息量大而繁杂,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大量的信息资源需要开发与共享;(3)制造环境柔性要求更大,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决策时间要求更短;(4)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受制于制造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即智能水平;(5)现代生产要求专家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更及时的合作,小到一个企业内部的各个生产环节,大至一个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界中的众多企业之间。各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处在制造历史上的一个危险时期”。幸运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科学以及其它高技术的发展,通过集成制造技术、人工智能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造工程—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IMT)与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IMS)使我们有可能走出这个危机。这是因为,制造过程所面临的众多问题的核心是“制造智能”和制造技术的“智能化”。IMT是指在制造工业的各个环节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旨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收集、存贮、完善、共享、继承与发展。未来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应该是知识密集型,制造自动化的根本是决策自动化。

2发展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IMT&IMS的研究正迅速受到众多国家的政府、工业界和科学家们的广泛重视:

2.1.1美国

美国是国际智能制造思想的发源地之一,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的发展,并且已经把它作为21世纪占领世界制造技术领先地位的基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就着重资助有关智能制造的诸项研究,项目覆盖了智能制造的绝大部分,包括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决策、基于多施主(multi-agent)的智能协作求解、智能并行设计、物流[]传输的智能自动化等1。2005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出了“聪明加工系统(smart machining system,SMS)”研究计划。聪明加工系统的实质是智能化,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和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动态优化。即将相关工艺过程和设备知识加以集成后进行建模,进行系统的动态性能优化;(2)设备特征化。即开发特征化的测量方法、模型和标准,并在运行状态下对机床性能进行测量和通信;(3)下一代数控系统。即与STEP-NC兼容的接口和数据格式,使基于模型的机器控制能够无缝运行;(4)状态监控和可靠性。即开发测量、传感和分析方法;(5)在加工过程中直接测量刀具磨损和工件精度的方法。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实施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Plan”(先进制造联盟计划),立即得到同日发布的“实现 21世纪智能制造”新报告的积极响应。在这份由美国智能制造领导联盟(smart manufacturing leadership coalition,SMLC)公布的报告中,不但描绘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蓝图,而且确定了十大优先行动目标,意图通过采用21世纪的数字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加快对20世纪的工厂进行

[]现代化改造过程,以改变以往的制造方式,借此获得经济、效率和竞争力方面的多重效益2。

2.1.2 日本

日本于1990年首先提出为期10年的智能制造系统(IMS)的国际合作计划,并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和欧洲自由贸易协定国在1991年开展了联合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克服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局限性,把日本工厂和车间的专业技术与欧盟的精密工程技术、美国的系统技术充分地结合起来,开发出能使人和智能设备都不受生产操作和国界限制,且能彼此合作的高技术生产系统。 2.1.3 欧盟

欧盟于2010年启动了第七框架计划(FP7)的制造云项目3,特别是制造业强国的德

[]国,继实施智能工厂(Smart factory)之后4,又启动了一个投入达2亿欧元的工业4.0(Industry []4.0)项目5。德国政府2010年制定的《高技术战略2020》计划行动中,意图以未来项目“工业4.0”奠定德国在关键工业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并在2013年4月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将此计划推出。“工业4.0”概念最初是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

[]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目前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6。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方面的绝大多数研究工作,目前还处在探讨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中应用的阶段。几年来,开发出了众多类型、水平各异的面向制造过程中特定环节、特定间题的“智能化孤岛”,诸如专家系统、基于知识的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等,而对制造环境的全面“智能化”研究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自 2009 年 5 月《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国家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国家有关部委更集中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专项政策,使得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轮廓得到进一步地明晰。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子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科学技术部也发布了《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三部委组织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工业与信息化部制定和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路线图》,该路线图明确把智能制造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领域,以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为目标,以突破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为支撑,其思路是:以推进八项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以提升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在国民经济六大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推广。

3 问题与展望

3.1 存在问题

总的说来,目前IMS的研究仍处在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中应用的阶段,研究课题涉及到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控制、材料处理、信息管理、设备维护等众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发了种类繁多的面向特定领域的专家系统、基于知识的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甚至智能加工工作站(IMW),形成了一系列”智能化孤岛”(islands of intelligence)。这中间包括CIMS研究中所取得的有关进展。然而,随着研究与应用工作的深入,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依赖制造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研究工作还面临着一系列理论、技术和社会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智能化”。一般说来,现代工业生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受技术(包括生产系统)、人(包括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社会群体)和经济(包括市场竞争和社会竞争)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市场预测、生产决策、产品设计、原料订购与处理、制造加工、生产管理、原料产品的储运、产品销售、研究与发展等环节彼此相互影响,构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取决于各环节的集成自动化(integrated automation)水平,而生产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取决于各环节的集成智能(integrated intelligence)水平。目前,尚缺乏这种“集成”制造智能的技术,这也是目前“并行工程”的研究重点。

3.2发展趋势 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以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装备最为清晰。

3.2.1 德国“工业4.0”

德国“工业 4.0”通过充分利用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推动现有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CP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通过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制造装备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CPS实现计算、通信与物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可使系统更加可靠、高效、实时协同。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于2013年发布了德国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以加强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德国制造[]的未来7-8。“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 (1)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工业4.0智能工厂如图1所示);

(2)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图1 工业4.0智能工厂

3.2.2 美国工业互联网装备

2013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发表了《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报告[9]。该报告提出了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的概念。工业化创造了无数的机器、设施和系统网络,而工业互联网则是指让这些机器和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相连接,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工业互联网装备将整合两大革命性转变的优势: (1)工业革命。伴随着工业革命,出现了无数台机器、设备、机组和工作站; (2)强大的网络革命;

(3)在网络化的影响下,计算、信息与通讯系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4 小结

智能制造装备集制造、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于一身,是未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美、日、欧已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部分产品面世,德国的“工业4.0”项目也积极地推动了制造业向智能化的转型。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战略地位,已出台政策推动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化水平提升。可以预见,未来智能制造装备在引领制造业低碳、节能、高效发展上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显现;同时,行业也将在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仪器仪表、三维打印装备、新型传感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重点领域形成快速发展与突破。

5 参考文献

[1] GUO Qing-lin,ZHANG Ming. An agent-oriented approach to resolve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J].Robotics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10(26):39-45. [2] 罗克韦尔自动化. 奥巴马总统的先进制造联盟计划得到今日最新发布报告的支持[EB/OL].[2011-07-24]. [3] Manu Cloud[EB/OL].[2014-03-01]. http://www. Manu-cloud-project. eu/. [4] JAMES T. Smart factories[J].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2,7(6):64-67. [5] 宋慧欣.“工业4.0”制造业未来之路[J]. 自动化博览,2013(10):26-27. [6] 何 瑾. 智能制造装备业万亿市场蓝图初现[J]. 科技智囊,2013(8):38-40. [7] 杜品圣. 智能工厂-德国推进工业4. 0战略的第一步(上)[J]. 自动化博览,2014(1):22-25. [8] 杜品圣. 智能工厂-德国推进工业4. 0战略的第一步(下)[J]. 自动化博览,2014(1):50-55. [9]EVANS P C,ANNUNZIATA M. 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R]. 2013.

第6篇:《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解读

问:什么是智能制造?

答:智能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与制造装备和过程的深度融合与集成。

问:《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出台的意义?

答:《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的出台,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和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我国制造业和装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奠定技术基础,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智能制造科技工作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未来重点突破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在过去的几个五年计划里,科技部就智能制造中的高端装备、关键支撑技术及核心基础部件、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装备,通过 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部署了一批智能制造的相关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初步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智能制造科技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十一五”期间,通过有效组织,突破了一批长期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技术,如机器人技术、感知技术、工业通信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可靠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数控技术与数字化制造、复杂制造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攻克了一批长期严重依赖进口并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核心高端装备,如盾构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高端加工中心等;建设了一批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基地,培养了一大批长期从事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高技术人才。

问: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型感知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制造业正发生着巨大转变,智能制造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主要技术方向发展,并已经成为下一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问:“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智能制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智能制造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智能制造提出的要求:使我国制造业具有制造过程可视化、智能人机交互、柔性自动化等特征,并实现可持续、高效能、绿色制造。

问: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存在着哪些差距?

答:我国制造业目前发展的主要表象是以跟踪模仿为主、自主创新为辅;产品组装为主、功能创新为辅;系统集成为主、部件攻关为辅;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在产业发展的共性基础支撑技术的研究方面比较薄弱,核心基础部件较为缺乏,产品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制造过程信息化应用面还不够普及。

问:发展智能制造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面向我国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和国际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趋势,坚持前瞻布局、重点突出、创新跨越,引领产业发展的思路;针对我国制造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和高端装备制造方面的差距,研发相关的智能化高端装备、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系统、关键支撑技术及基础核心部件,形成智能制造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框架,攻克瓶颈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并建立标准体系,为我国制造业的低碳、高效、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成套的解决方案;通过示范、推广实现产业升级,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问:发展智能制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发展智能制造的基本原则为:抓住高端、突出重点,企业主体、服务发展。

(1)抓住高端、突出重点

以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高端装备为突破口,以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技术和装备作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智能化的高端装备、攻克一批智能制造的基础理论与共性关键技术。

(2)企业主体、服务发展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突破瓶颈的关键核心技术,逐步提高关键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化率,形成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问: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设计与工艺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系统控制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和系统集成技术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按照“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推广一代”的技术路线,突破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攻克一批智能化装备、研发若干制造过程自动化生产线,制定相应技术与安全标准,增强产业竞争力。系统布局创新基地和平台,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

问:“十二五”智能制造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研究包括泛在感知条件下的新型感知理论与技术、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设计过程智能化理论、制造过程智能化理论与技术、制造装备智能化理论与技术,

完善智能制造基础技术、技术规范与标准,解决未来智能制造所需的理论框架和未来共性技术,最终实现拟人化智能制造。

问:“十二五”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研发一批与国家安全与产业安全密切相关的共性基础技术,重点突破一批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础部件,研发解决一批与国家安全与产业安全紧密相关的共性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核心基础部件、微纳制造技术、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嵌入式工业控制芯片、高速/高精制造工艺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数控制造技术、制造过程安全与安防技术等。

问:“十二五”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重点研究箱体类精密工作母机、智能化工程机械与成套装备、新能源装备等,突破一批标志性的智能化高端装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我国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问: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装备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重点研究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流程工业的核心工艺和成套装备等,提升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促进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

问: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应用方面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针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集成应用智能制造理论与技术、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智能化的高端装备和智能化制造过程,研究实施示范应用和产业化相关技术,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以及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问: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方面将要做哪些方面工作?

答:根据有关科技管理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及“十二五”智能制造重点专项的实施特点,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保障重点专项的有效实施:一是,建立真正有效的产学研用联盟;二是,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三是,完善技术规范和标准,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四是,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成果转化;五是,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

第7篇:关于上海发展智能制造的思考与建议

制造业是上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然而近年来,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在资源、成本、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下,“上海制造”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困境,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智能制造是当前全球新工业革命的重要趋势;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突破的重要方向。为了发挥科技作用,引领上海制造业在新的时代迈上更高层级,上海市科委于2012年9月22日举办了“2012年上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组织产业界、学术界高水平专家以及市府各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负责人就上海应如何发展智能制造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智能制造代表了人类生产力的巨大革命和产业模式的深刻变革。跟上国际潮流,抢滩智能制造是我们不能错过的历史机遇,当前上海制造业向“智造”的转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 智能制造是当前新产业革命的核心趋势

近年来,关于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提法在国际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4月封面文章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认为以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和数字制造技术等为代表的智能化、信息化趋势对制造业的影响当前可能已到了临界点,将引起一场制造业革命。进而,随着生产的本地化、个性化趋势,将可能导致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引起全球产业体系的革命性重组。这一预见受到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当前正在发生的新产业革命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信息革命的延续和发展。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全球产业各个领域,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业态模式的创新。可以预见:未来10年信息技术仍将是产业革命的主要引领者和驱动力。近年来,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拓展,促使制造技术发展的热点与前沿由简单提升生产的效率和规模转变为提高制造系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效率及规模,制造系统正在由原先的能量驱动型向信息驱动型转变。智能制造技术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智能制造不仅仅意味着制造业自身的革命性发展,也为服务、管理等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智能制造的核心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形成的,融合了创意、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的一体化网络。由个别企业内部的产业链出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延伸出覆盖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创新链网络;形成信息化框架下自反馈、自决策、自组织的全球化产业体系,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激发创新活力。如苹果、IBM等跨国企业,目前已经初步将这种智能制造的理念变为了现实。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87飞机从设计、研发、制造到融资、采购、物流每一步几乎都通过全球网络实现,其中近90%的生产工作外包到全球40余家合作企业。据统计,智能制造网络使波音787飞机缩短了33%的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且节省了50%的研发费用。

智能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智能制造技术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的方向实现了巨大跨越。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及应用贯穿制造业全过程,以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日趋广泛;产品创新响应市场需求的效率大大加快;生产管理的精益化程度显著提升;分散化、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开始兴起;全球供应链整合程度日益提高;企业智能决策能力有效增强;设计、生产、服务一体化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崛起。以上趋势都代表着制造业发展的未来主流方向。吴启迪教授就此指出:通过智能系统,构建智慧企业,实现人、信息与技术的高度协调,将是未来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二、当前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态势

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竞争热点,各国都将智能制造业作为重振制造业战略的重要抓手。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2月又出台“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要加大政府投资、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平台,以加快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2012年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立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其中智能制造的框架和方法、数字化工厂、3D打印等均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欧盟在《未来制造业:2020年展望》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发展目标,并于2009年9月出台了智能制造路线图,提出以实现可持续及精益制造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德国通过国家政府、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和各州合作,投资于数控机床、制造和工程自动化应用技术研究;日本提出加快发展协同式机器人、无人化工厂,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国家层面也对发展智能制造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已编制完成《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于2011年设立“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专项”,今年3月,我国又出台了《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2012年8月30日召开的中国工程院院企合作交流会议上,工程院院长周济作专题报告,强调必须抓住“数字化智能化”这一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让中国制造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2012年2月,国家工信部批复广东顺德为全国首个智能制造试点区域。2012年8月,浙江省正式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综合试点。国家和兄弟省市的积极布局行动,更增强了上海发展智能制造的紧迫感。

三、上海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基础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我国传统的制造业产业高地,为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上海具备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技术基础。上海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高校、科研院所,近年来已取得了一大批相关的基础研究成果;掌握了一批智能制造所需的关键技术,如机器人技术、感知技术、复杂制造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攻克了一批智能制造核心高端装备,如光刻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高端加工中心等;实现了一批先进制造成套设备的产业化,如核电、火电装备、物流设备、轨交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建设了一批有关的高水平研发平台、基地;培养、引进了一大批长期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高技术人才。

上海具备智能制造发展的企业基础。通过市科委“九五”到“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的推进,在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战略产品研制中的应用、国家级应用示范企业的数量、相关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为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深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企业基础。上海在航空航天、成套装备、船舶、汽车、钢铁、石化等优势制造领域,培育形成了6家数字化综合集成示范企业,带动了560余家企业信息化深化应用;示范企业新产品贡献率平均提高22%,设计效率平均提高27%。面向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率先开展制造业数字化促进服务转型的示范,推进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依托“科技小巨人”计划,在一批具有行业示范作用和较好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开展数字化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和技术辐射效应。

上海具备有利于智能制造发展的产业环境。上海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多样化,商业环境成熟,配套设施齐全。在汽车、飞机、船舶、电子、电机、计算机、装备制造、仪器仪表、先进材料等领域,上海都有较为成熟的产业支撑,为智能制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及研发中心落户,如FANUC、ABB、川崎、安川四大国际机器人巨头企业在华总部均设立于上海,这为上海制造业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国际合作提升自身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上海发展智能制造当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智能制造技术对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上海智能制造的进一步提升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严重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有待明确。目前国家已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规划》和《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上海市也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首批五个重点省市。但上海目前智能制造的总体发展战略仍有待明确,技术路线图还不清晰,全市层面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协调和管理尚待完善。

二是产业技术体系有待完善提升。目前,上海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仍处于较为分散和较低水平的局面,企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自身创新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相对不足,关键技术环节薄弱,许多重要装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智能制造产业技术体系不够完整,先进材料、3D打印等前沿领域发展滞后;自主技术的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尚未实现市场化;应用于各类复杂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的智能化高端软件产品缺失;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资源计划软件、电子商务等关键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大。

三是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突出。杨海成院士指出:智能制造新型工业装备包含硬装备和软装备两个方面,其中软装备包括工业软件、信息、流程、标准规范、知识经验等无形要素,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当前上海多数制造企业对于设备、生产线等“硬装备”投入较大,而对于 “软装备”缺乏充分重视,在应用中存在较严重的“重生产、重结果”现象,过分依赖人的经验,对制造过程中的知识发现、积累和传承重视不足,影响到企业的长效发展和行业竞争力。

四是产业技术服务能力尚待强化。政府主导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与支撑体系,在技术应用初期,对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上海企业的应用和普及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然而随着企业数字化制造理念的普及和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这种单一的推进模式显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支撑能力不足,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也逐渐显示出来。林忠钦院士指出:上海制造产业现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往往只关注当前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项目合作方式,而长效性合作机制欠缺。当前,上海还缺少有能力面向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智能制造共性技术服务的专业组织和机构。

五、促进上海智能制造发展的建议

当前上海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环境,骨干企业具备了较为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条件,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与支撑体系有了良好的前期布局和基础。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上海智能制造发展进程,促进上海制造业迈进国际先进水平行列,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是把握当前有利时机,制定上海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吴启迪教授建议:上海当前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规划,抓紧研究、编制上海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路线图。应将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作为上海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来部署推进,从全市层面对上海智能制造发展路径进行顶层设计,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支持力度。

二是搭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应统筹发挥本市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核心技术创新资源作用,围绕上海智能制造重点领域,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组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产业联盟主要发挥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推动技术创新,承担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任务;二是服务企业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人才培育交流等;三是促进行业发展,为产业谋划方向,为行业制订标准。

三是整机牵引,重点突破,带动产业。据预测,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额将达到10000亿元。其中整机制造环节处在技术和价值的高端,对产业链、创新链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建议以工业机器人和高端智能装备为重点,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核心制造技术,实现自主成套设备的产业化,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打造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并带动相关零部件、感知器件、信息系统、设计和控制软件等配套产业的全面发展。

四是促进制造服务业和智能制造专业应用软件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技术、软件产品、标准规范等,加大对本地智能制造软件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有能力的企业向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信息集成服务商转型,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与信息、知识以及业务流程等要素的全面融合。鼓励制造业企业以智能制造技术为依托,进行跨领域的业务拓展和业态创新,积极扶持和培育集产品、技术、管理和服务于一身的新兴商业模式。

五是进一步推进实施智能制造领军与高端人才战略。鼓励重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领军和高端人才培养战略,率先创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智能制造技术团队;在政府各类人才计划中,加大向具有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和制造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倾斜;加强智能制造技术的高端培训组织;引导和支持建立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逐步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的长效机制。

第8篇:中国工程院院士谈:3D打印与智能制造

3D打印与智能制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答本报记者问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石伟 李红

2016-04-14 编者按: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当前,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发整个制造业的深刻变革。作为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3D打印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焦点领域。要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型,必须了解认知3D打印和智能制造。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

记者:卢院士,您好。作为我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您在国内倡导并开拓了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3D打印?

卢秉恒:从制造方式上看,制造技术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等材制造,铸、锻、焊在制造过程中重量基本不变,已经有3000年历史了。一种是减材制造,车铣刨磨机床通过材料的切削去除,达到设计形状,已有300年的历史。还有一种是增材制造,在制造过程中材料一点一点地累加,形成需要的形状,才30年的历史。

3D打印就是增材制造技术,原理是将计算机设计出的三维模型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然后把打印材料按切片图形逐层叠加,最终堆积成完整的物体。

3D打印是一项颠覆性的创新技术,被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制造技术创新。麦卡锡报告列出了对人类生活有颠覆性影响的12项技术,3D 打印排在第九位,在新材料和页岩气之前。麦卡锡报告预测在2030年3D打印将在全世界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的效益。2015年麦卡锡报告又将这一进程前移,认为增材制造2020年可达到5500亿美元的效益。

记者:您刚才说3D打印是一项颠覆性的创新技术,那么它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优势呢?

卢秉恒:3D打印的特点和优势很多。

3D打印应用非常广泛。3D打印可以打印许多材料、任意复杂形状、任意批量,可以应用于各工业和生活领域,可以在车间、办公室及家里实现制造。在理论上,3D打印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但许多材料的打印、工艺的成熟度、打印成本、效率等尚不尽如人意,需要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使之更好、更快、更廉价。

3D打印支持产品快速开发。3D打印可以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所想即所得。直接由设计数据驱动,不需要传统制造必须的工装夹具模具制造等生产准备,编程简单。在产品创新设计与设计验证中,特别方便,可以使产品开发周期与费用至少降低为一半。3D打印已经成为机电产品和装备快速开发的利器。

3D打印是节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等大型复杂结构件,传统上往往采用切削加工,95%~97%的昂贵材料被切除。相比而言,3D打印仅在需要的地方堆积材料,材料利用率接近100%。3D打印大大节约了材料和制造成本。在航空航天装备研发及制造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3D打印是个性化制造技术。3D打印可以快速、低成本实现单件制造,使单件制造的成本接近批量制造。因此,3D打印特别适合个性化医疗和高端医疗器械,如人工骨、手术模型、骨科导航模板等。3D打印还是再制造技术,可以用于修复磨损零部件的再制造,如飞机发动机叶片、轧钢机轧辊等。它可以以极少的代价,获得超值。所以,3D打印应用在军械、远洋轮、海洋钻井平台乃至空间站的现场制造上,都具有特殊的优势。

3D打印开拓创新设计的新空间。3D 打印可以制造传统制造技术无法实现的结构,为设计创新提供了非常大的创新空间。可以将数十个、数百个甚至更多的零件组装的产品一体化一次制造出来,大大简化了制造工序,节约了制造和装配成本。以3D打印新工艺的视角对产品、装备再设计,可能是3D打印为制造业带来的最大效益所在。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3D打印已经显现出颠覆性变革。如GE公司做的飞机发动机的喷嘴,把20个零件做成了一个零件,成本材料大幅度减少,还节省燃油15%。这是一代发动机的概念。过去,每开发一代发动机要上亿欧元,现在一个喷嘴就解决了。美国3D打印的概念飞机,重量可以减轻65%。

3D打印引领生产模式变革。以后,3D打印可能成为可穿戴电子、家居用品、文化产业、服装设计等行业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一些专家甚至认为,3D打印等数字化设计制造将引领生产从大批量制造走向个性化定制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3D打印是创客最欢迎的工具。GE公司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挑战3D打印,将飞机的一个零部件让创客设计。第一名只用了原始结构的1/6的重量就完成了全部测试,而设计者是19岁的年轻人。3D打印展现了全民创新的通途。另外,互联网+3D打印的制造模式也很值得关注:通过收集大众的个性化需求,由创客完成设计,设计方案由3D打印件进行验证,再由虚拟制造组织生产,由物联网来配送。美国众创公司有15000名访客、6000名创客。亚马逊利用网络销售3D打印商品,营业额已达数十亿美元,利润30%。今后,对于我国而言,互联网+3D打印很可能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亮点。

3D打印有利于创材和创生。在创材方面,3D打印制造出了耐温3315℃的高温合金,用于龙飞船2号,大幅度增强了飞船推力。利用3D打印高能束的集中能量,以3D打印设备作为材料基因组计划的研制验证平台,可以开发出超高强度、超高韧性、超高耐温、超高耐磨的各种优秀材料,增材制造变成为创材技术。在创生方面,3D打印应用于组织支架制造、细胞打印等领域,实现了生物活性器官的制造,一定意义上在创造生命。3D打印可以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健康服务。

我刚才所讲的3D打印支持产品快速开发、制造节材、个性化制造以及再制造等方面,目前已经进入应用。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各类标准,使其能更广泛地应用,发挥更大的效益。

3D打印开拓创新设计的新空间、引领生产模式变革方面,是现在和将来都要持续、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今后的5—15年中,它将会带来重要效益。在引起制造业逐渐量变的同时,近一半的产品将实现个性定制化生产。

3D打印的创材与创生方面,则更将为未来材料科学和技术、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带来巨大颠覆性变革。

记者: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3D打印,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较好的基础。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国3D打印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

卢秉恒:你说的没错。3D打印的科研方面,我国的研究起步并不晚,20世纪9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开始了研究,“九五” 期间,已经基本掌握了当时的几种主流技术,掌握了其制造工艺和软硬件控制技术,开发了这些技术装备,开展了推广应用。90年代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开始了金属材料增材制造研究,可以制造与锻件性能媲美的大型构件。目前我国依靠自己开发的大型金属3D打印设备,在飞机大型承力件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在军机、大飞机研发中,充当了急救队的作用。而且,钛合金大型结构件已经率先应用于飞机起落架及C919的研发中。可以说,目前中国在3D 打印方面的研究已处于国际前列,如论文和申请专利的数量处于世界第二。

在应用方面,我国工业级设备装机量居全世界第四,但金属打印的商业化设备还比较薄弱,主要还依靠进口。非金属工业型打印机,我国60%以上立足国内。小型FDM打印机,已批量出口,销量跻身世界前列。但国产工业级装备的关键器件,如激光器、光学振镜、动态聚焦镜、打印头等还主要依靠进口。工业级3D打印材料的研究刚刚起步,除了个别研发能力强的公司研发了少量材料外,3D打印的材料基本依靠进口。

从产业发展看,我们发展得还是太慢。美国有两家最大的3D打印公司,2015年达到近10亿美元的规模。而我们企业基本是校办企业起家,最多1个多亿人民币产值。现在进口设备大举“进攻”中国市场。金属打印装备,国外则实行材料、软件、设备、工艺一体化捆绑销售。我们必须研发核心技术与原创技术,打造自己的创新链与产业链。现在国内已经有若干3D打印公司上市,科技开始与资金结合,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当前,3D打印技术正处于一个技术的井喷期、产业的起步期、企业的“跑马圈地”期。我们应该抓紧标准的研究,3D打印的数据标准可能影响到装备和应用两个方面,对此我们应该掌握话语权。在航空件和高端医疗器械方面,要积极研究面对3D打印个性化制造产品准入的标准,以利于新技术的应用。要加强基础研究,发展原创技术,在3D打印的新材料研发、显著提升打印件的质量和打印效率等方面实现创新;建立创新体系,为企业提供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克关键核心器件,打造产业链;引导金融资本,助推3D打印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若干个具备国际竞争规模的企业。

记者:以3D打印为代表的制造业先进技术,正在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向智能制造转型。请问您怎么看待我国的智能制造?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卢秉恒:比较中、德、美三国,德国的工业优势在于质量过硬、基础雄厚、工艺严谨;美国的优势在于:社会创新、高科技优势、集全球资源与精英;而我们中国的重要优势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内需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

面对我们存在的阶段性差距,需要工业2.0、3.0的补课(质量优先、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等自动化技术)的同时,发展工业4.0。因此需要追赶与跨越并举;必须发挥政府科学而有力的调控作用,汇集有限的社会资源,做好协同创新。

我们巨大的市场需求,必须保护,充分利用,以引导和支持我们的装备制造。一个领域的需求,就可以带动一个装备领域的发展。如航空航天、汽车领域对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我们如何通过大飞机、两机专项及军工技术改造的机遇,拉动我国的机床工业,同时形成高端装备的雄厚发展基础?建议项目采购采取信息安全的一票否决制。各项计划、各个行业的互动协同发展,是我们大国制造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国可以参考德国、美国两国路径,探索适用我国国情及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任务的道路。建设一批能协同社会创新资源,为产业提供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的创新中心。避免科技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在产学研协同方面,应该正确理解企业为主体。企业要成为投资研发、应用成果、集成成果的主体。产学研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把科研机构、人员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调动和发挥出来。在全社会的协同机制方面,加强科技计划协同,按技术成熟度,各部委分工协作,各计划形成接力。国家科研计划应以标准、基础研究为先,重视产业化共性技术,以创新思想、发明专利为评审依据。

在金融与科技、产业的协同方面,改善制造业的资金环境。如何引导金融资金更多更快地流向实体经济、流向有潜力的先进制造业,加强资金对创新的支持力度,让创新力量及时得到资金支持,这是中国制造2025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关键问题。

在人才协同方面,建立正确的学科评估标准,引导创新与工程能力培养。倡导科研人员的论文更多地写在产品上,写在装备上。中国制造2025还需要培养一批工业4.0时代的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既精通制造工艺,又具有互联网思维,能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源。创新型社会还需要一大批创客、极客,需要马斯克式的人物,有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欲。

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带动性技术是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主要是工业互联网和底层智能化两部分。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要形成一个万众创客网、CAD/CAE/CAM数字化制造服务网、3D打印、性能测试服务网,由众包完成产品的开发和数字化制造。用工业互联网构成一个高技术的服务业,构建新机制的创新体系,驱动知识信息的流动。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用互联网把全国的、全社会的乃至全球的人才、资源都集中到一块,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这就是智能制造的精华。走出工厂的围墙。让知识流动起来,补足中国制造业开发能力弱的短板。这就是互联网带动制造业发展的真谛,最大的效益所在。

在底层智能化方面,主要是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和3D打印。机器人是提高生产柔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具。智能机床的关键就是信息获取、工艺优化软件加上过程的质量控制。智能机床能够监控加工的状态并对被加工件所达到的精度做出判断和控制。它能成倍地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中,设计是形成产品创新价值的关键。高端服务业提供设计工具、设计师和产品结构的CAE分析,而3D打印是验证设计的快速手段。3D打印可以使产品开发周期与费用降低到1/3-1/5,3D打印支持定制化生产模式。尤其重要的是,3D打印使设计师摆脱了许多可制造性的约束,极大地释放了设计创新空间,如果说机器人是今天的技术,那么3D打印是更加深刻影响今天和明天、乃至后天的技术。

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可以成就制造业美好的未来,制造业可能的前景是:一半以上的制造为个性化及定制,一半以上的价值由创新设计体现,一半以上的企业业务由众包完成,一半以上的创新研发为极客创客实现。

第9篇: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关 键 词】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能力、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应加快推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用更加明晰的市场战略、产品战略、竞争战略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而要完成我国传统装备制造业工业转型升级这一历史使命,须大力发展高端的自动化装备,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装备行业成为制造业升级的发展重点。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的统称,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智能制造装备的水平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阶段,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及通用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专用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六大领域。其中,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是行业典型代表。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近年来中国智能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工信部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销售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为产业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十二五”时期,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2%左右,其中,高端装备产业的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一倍以上。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将达20%以上;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以上。这意味着,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左右。据此分析,未来5-10年智能装备行业将迎来高速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5%;2015年智能装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占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同时,行业将重点推进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专用装备等四大类产品发展。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环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重点区域;智能仪器仪表装备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智能机床装备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智能控制系统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智能装备关键部件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智能专用装备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和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前景。同时,佐之以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及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备把握整个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资料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及其子行业的发展规模、经营效益、竞争格局,并根据行业的发展轨迹及行业领先企业的发展经验,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各类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规划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全方位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上一篇:防治腐败实施方案下一篇:万象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