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之写人作文

2022-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生作文之写人作文

浅谈小学生如何写好写人作文

【摘要】新课标中,写人作文的重点训练范围包括学会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学会描写人物的动作;能写出自己熟悉的或敬佩的一个人;能写出在某项活动中的单个人和群体。从写作要求中可以看出,在写作起步阶段,可着重进行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

【关键词】写人 外貌 事例 细节

根据新课标,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大约要进行48次作文训练,其中写人记事类作文约占55%。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画好“眼睛”可以说是准确而又形象地描写人物外貌特征的关键。不能片面地理解“画眼睛”的含义,在外貌描写中,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举止、服饰等,只要有助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那么无论是画眼睛,还是画其他地方,都是应该允许的。

写人,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想要让学生写好写人的作文,本人认为教师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要塑造人物的形象

顾名思义,人物的形象一般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描写。

2.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等。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的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例如:中午吃完饭,妈妈叫我洗碗,我不肯洗,妈妈用婉转的语气说:“我的小洗碗机,快去洗碗吧!”我就高高兴兴去洗碗了。我一边洗一边说:“妈妈,那你是小天鹅洗衣机啦!”因为妈妈常常给我们洗衣服。爸爸不甘落后地说:“我是电饭锅,因为我天天给你们烧饭。”我笑着说:“哈,我们都是家用电器了!”

3.动作描写: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成功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这样才能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哥哥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腿也被卷到了大腿。他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腿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他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他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4.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义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我想:我把票投给谁?还是投给小飞吧!他平时和我那么好,总和我一块玩。可是小磊比他更优秀啊,我到底把这一票给谁呢?这该怎么办呀!我投给小飞?可小磊更优秀。投给小磊?小飞是我的好朋友,又舍不得。

生活中每个人的长相、习惯、动作,都会因所处环境、性格、气质不同而显示出各自的特征,这离不开仔细地观察、思考和比较,而抓住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才是鲜活,才能寥寥几笔就画好“眼睛”,让人物的形象更突出、鲜明了。

二、选用典型事例

在记叙文中,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有什么特点,不能靠空洞的词语去形容,有一句话叫“事实胜于雄辩”。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例如:一阵凉风吹起,他裹了裹身上还带母亲体温的新衣,暖和了许多。他突然发现,衣服上的线密密麻麻,十分慰帖。他回想起来那晚的那一幕:他正在忙着打点行装,无意中一瞥,看到母亲正在昏暗的油灯下为他缝制衣服,灯光掉在母亲那充满老茧的手上,母亲竟浑然不知,只是一针一线的缝着。母亲头上的白发在油灯的照耀下格外显眼,闪着白色的圣洁而又温暖的爱的光芒……

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把要描写的人物放到故事当中,尤其可以打动读者。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勤于观察,善于捕捉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做到让事实说话,让事例新鲜感人,不能老一套,干巴巴的。

三、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有时,读一篇文章,你可能记不住那些曲折离奇的情节,却能记住一两处生动的细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个好的细节,可以起到“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奇妙作用。写好“细节”,首先要“细”,也就是精雕细刻,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只有“细”才能使千姿百态的各种人物在一举手、一头足、一微笑、一蹙额、一声叹息、一句独白或一段场景的渲染中性格突出,灵魂毕现。

例如:奶奶直起身来,与爷爷四目相对的刹那,他们相视一笑。在无声无息中传递着幸福。爷爷举起一只手,轻轻理了理奶奶凌乱的鬓丝,轻轻地说了声:“我走了。”

生活的长河里,既有波涛汹涌,也有涟漪浪花;烂漫的春景中,既有春色满园,也有红杏一枝;繁复曲折的情节中,既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有极其细微的神态动作;综观人的一生,既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有日常所见的一个微笑。那么,我们不妨就从一朵浪花、一枝红杏、一个动作、一个微笑写起。

参考文献:

[1]徐惠芳.中小学生读书全书[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5).

作者:栾岫红

第2篇:浅谈小学生如何写好写人的作文

写人的作文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练好写人的作文为初中高中写人的作文打好基础。 写人离不开写事,人物的性格、品质需要用事来体现,写事写什么样的事呢,我们不是邱少云、黄继光我们没有像他们那样轰轰轰烈烈的大事,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每天做的都是平凡小事,因此我们要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从一件又一件的平凡小事中体现人物性格品质。雷锋,他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然而正是一件又一件小事让雷锋变得伟大。人们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给大嫂买票,帮乘客搬东西,送祖孙二人回家……一件件小事让雷锋形象高大起来,鲜明起来。 那么如何构思呢?首先根据要求选好人物,选的这个人物一定是你熟悉的,你对他(她)特别了解,甚至能说出他(她)的喜怒哀乐。 其次罗列人物特点,你选的这个人身上有哪些特点(写正能量的),比如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热爱劳动,热心助人……接着根据特点选事例,事例一定围绕特点选,为特点服务,千万不能事例特点两回事。 写人还要写人物外貌,读者通过读人物外貌,对你笔下的人物有个清晰的印象。人物外貌写的时候要遵循三点原则,

第一,有个性,不千人一面。

第二,有特点,不面面俱到。

第三,充满爱,不丑化人物。遵循这样的原则,写出来的人物才能张三是张三,李四是李四。绝不会谁都适合。 写人的特点可以是一个特点,也可以是多个特点。 如果抓住人物一个特点写,要用两到三件事证明这一个特点,这两三件事要详写,细致,一件事是偶然,多件事就是必然,你用多件事證明这一个特点说明这个人真正具备这个特点。写我的妈妈孝顺,不仅写妈妈孝敬外公外婆,还孝敬爷爷奶奶,甚至邻居王奶奶,李爷爷她也会伸出热情之手照顾他们,用三个事例,就把妈妈敬老的美德写出来了。 写文章就是用事例证明主题的过程,在事例的选择上要多样有变化更能吸引读者。 例如,写我的同学,从三个方面写我的同学,一是爱学习,二是懂事,三是乐于助人,抓住这三个特点写同学,第一个特点爱学习,就用一件事详写。第二个特点就用两件事较详的写。第三个特点乐于助人可以略写,一句话一件事.比如他经常把彩笔借同学。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补习功课。在家下楼时谁家门前有垃圾他就给带下楼扔垃圾箱。坐公交车经常把座位让给老人……略写,写一堆事,证明我的同学乐于助人。

写人的作文还要注意细致的描写,让人物形象生动,细致刻画人物需要把情节放慢写,像电影里的慢镜头,怎样才能做到情节放慢呢?做到这一点也不难,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进行描写,这个人物立刻就会鲜活起来。比如:写一名小同学玩飞镖,有人这样写,我拿起飞镖就投,第一次没投中十环,我不放弃又投,这回我中了十坏耶!我开心极了。这样写就是没写出来。没有把投飞镖的过程写清楚。而另一个小朋友这样写:我把镖盘放在窗台上,左手拿了五根飞镖,站在离镖盘两米远的地方,我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右手拿起一支飞镖,抬起小臂把飞镖举到耳畔,前后晃了晃,闭上一只眼睛,瞄准标盘,我又学着行家里手的样子,对着飞镖哈…哈…吹几口气,心里想:我的飞镖啊!你可一定要中十环啊,因为你沾了我的仙气了,我再一次瞄准飞镖,身体后倾、屏住呼吸使劲一投,耶!我中了十环。这样写才把投镖的过程写清楚,才把人物写活。

写人的作文是我们小学生学写作文的关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赵晓晶

第3篇:让学生在写人叙事的作文中品味生活之美

【摘要】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由于经历不同,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也会不同,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品味亲情、感受生活之美的能力,让作文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实现作文与育德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触动心灵;凸显个性;感悟生活 ;作文与育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除第一单元是诗歌外,其他单元是记叙性的文章,本学期的表达交流训练重点是“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要选好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语文必修1阅读鉴赏第二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这几篇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通过学习学生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也欣赏和借鉴叙事艺术;在第三单元中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些散文所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结合所学课文,语文必修1在表达交流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做一个认识爱体验爱传播爱的人;培养学生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中学生的作文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培养学生品味亲情、感受生活之美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高一作文训练谈谈粗浅的做法。

一、抓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抒写细腻富有人情味的生活

在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做个心灵美好、情感丰富的人,重视指导学生抓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出来细腻而富有亲情味道的文章。在《我和你》作文训练中有这样的片段:“照片中的你微眯着眼睛,看着我。我多想你就站在我的面前,这样我就可以触碰到你,听你说话,看你认真专注的做木工活和照顾花草,同你一起散步并跟着你向每一个街坊打招呼,和你在巷口的松树下看夕阳……我想你啊,我的爷爷!”还有一个片段“在这么一个团圆佳节里我想起了你——我的爷爷。记忆中的你,总是穿一件长袖的白衬衫,一条干净熨帖的中山裤和一双白布鞋,衬衫的口袋里装着一块精致的怀表。你总是微抿着唇,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很明显这两段文字是小作者抓住了心灵的触发点,一个抓住了观察爷爷相片时的心灵触发点,让自己的情感变得丰富而细腻了,另一位学生及时抓住“元宵节”这个触发点,引起他对爷爷的回忆,可见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学会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話、一件物品中有所触动,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并将这种感情融入形象描写中,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是细腻而富有人情味的。

二、选好叙事的角度,表达对生活的感动之情

我们若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万事万物皆可为诗;用善感的心灵去感悟亲情,生活也会处处流淌着感动。生活是写作的素材,挖掘素材的目的是表达对生活或人生的看法,当遇到的人或事触动了你的心灵,让你有了感情,明白了道理,写起文章来自然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了,因此,本人在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选择最令自己感动的角度表达。在《我和父亲》作文中有这样的片段:“我六岁时,每逢周末,你骑着自行车载我在乡间小路上放声歌唱,迎着风儿,我们来到一片草地上,时而追逐打闹,时而牵着风筝奔跑,时而追逐飞舞的蝴蝶,时而在草地上打滚,玩得不亦乐乎,那时的你是我亲密无间的朋友。”还有这样的片段“到了十二岁,我长得和你一样高了,可你还如我儿时一般接我放学。下雨时,你手中的伞总会往我身边倾斜,我几次试图扶正这把伞都被你阻止,看着你被雨水打湿的半个身子,我被这份浓浓的父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两个生活片段之所以能如此感人,那是因为小作者能选择最触动自己心灵的角度,捕捉到了父亲的微笑、眼神、动作等,体会到父爱情深,进而表达自己对父亲、对生活的感动之情。

三、摘取生活细节,凸显人物个性,感受亲情挚爱

写人要突出个性,写事离不开细节。在作文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人和事进行深入思考,反复推敲,撷取细节凸显人物个性。有一位学生在《我的外婆》作文中写道:“推开那扇已快陌生的门,踏过那道长满了青苔的台阶,我看到家人凝重哀伤的脸,舅舅递给我一个外婆临终前留给我的那个粉红色圆形的小盒子,我打开了盒子,看见那张几年前我和外婆在村边笑得很甜的合照,还有那两枝我们共同采下的野菊花,我强忍的眼泪一滴滴往下落……”又有学生在《我的父亲》中这样写:“十岁时,超市收银员不小心多找了我十元钱,我手里捏着那沉甸甸的十元钱回到了家,不小心被你发现了,你大发雷霆,顺手抄起一个衣架便重重地抽在我的手臂上,生气地对我说:‘做人要老实,不是你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拿!’然后拉着我上门还了那十元钱,看着你赔着笑、低声下气道歉的神情和那自责的眼神,我留下了惭愧的眼泪……”这两段细节描写如此真实感人,来源于小作者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把眼、耳、鼻、舌、身的窗户打开,对外婆、对父亲的细心观察,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细节和与亲人活动最为密切的场景细节来描写,从而写出外婆、父亲给我深沉而细腻的爱以及我的感激之情。

四、由事入理,提升感悟生活之美的能力

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家庭、社会、学校这些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会让心灵有所触动,也只有心灵受到触动,真挚的感情才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思想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用手去表达最美最真实的想法,这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关键一步。如在《春天》中有学生这样写:“我看到在一片绿得发亮的树叶的掩映下,有一点嫩黄在颤动——竟是一只小小的蝴蝶!那蜕下的蛹就在它的身边,它用细小的腿艰难地挪向树干,那嫩黄的翅膀微微地扇动,那细小的触须在轻轻地抖动,终于它冲破一切阻力,向着那难以逾越的高枝飞去……目送这远去的幼小生命,我的心被震撼了,突然明白世间万物皆渴望生存、渴望拼搏、渴望自由……”显然,这段文字不仅是小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更是他用心思考的结果,该生学会了从看到的树干上蛹活动的生活片段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富有哲理,这样文章的意蕴更深了,学生感悟生活之美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生活的确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由于经历不同,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也会有不同,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抒写令人心动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品味生活之美,从而实现作文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作者简介:占远秀,女,1967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合浦县廉州镇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语文教学和学校的教学管理。

(编辑:张晓婧)

作者:占远秀

第4篇:小学作文之写人

小学作文辅导——写人;什么是写人作文,怎样写好写人记叙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

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如“头发花白”可以说明人物年龄大;“皱纹深、皮肤;?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他的身份、职业、;?要善于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1.妙

小学作文辅导——写人

什么是写人作文,怎样写好写人记叙文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外貌描写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如“头发花白”可以说明人物年龄大;“皱纹深、皮肤黑而粗糙、高大魁梧”可以表明人物饱经风霜、个性坚毅刚强;“浅浅的酒窝、乌黑明亮的眼睛”可以反映人物聪明活泼的特点等。

? 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他的身份、职业、经历、性格等特征; ? 外貌描写要与特定的情境相融合;

? 要善于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何使外貌描写生动传神?

1. 妙用修辞(比喻、夸张、排比、引用等)

a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b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似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2、还可用哪些手法来写人物外貌?

a过路人看到罗敷,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罗敷,脱下帽子戴上纱巾,想引起罗敷的注意;耕地的人竟然忘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忘记了手中的锄,回到家里还因贪看罗敷耽误了活计而相互埋怨。(用旁人反应来烘托) b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用人物对比来表现) c走下楼梯,远远看见外婆正孤孤单单地站在萧瑟的秋风中,白发和落叶一起飞扬。在空旷的操场上,她瘦弱的身影显得那么的无助与苍老。(在具体环境中点染) d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复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在动静变化中展示)

请你猜一猜?

⑴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

⑵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 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怎样描写人物的眼睛呢?《穆老师的眼睛》中一开始是这样描写穆老师的眼睛的:“穆

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这只是从外表来写眼睛,更重要的是写好“眼光”、“眼神”。

课文接着写,当“我”上课想玩东西时,穆老师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当我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当“我”病刚好来校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当“我们”下课做游戏时,穆老师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 !我要捉住你们啦!”这样就把眼睛写“活”了。 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穆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眼睛:大眼睛忽闪忽闪 乌溜溜的眼珠 眼睛布满血丝 会说话的眼睛 慈祥的目光 凶狠的目光 眼睛眯成一条缝 眉青目秀 炯炯有神

鼻子: 高鼻梁 鹰钩鼻 酒糟鼻 蒜头鼻 朝天鼻 塌鼻梁 又扁又平的鼻子 又高又直的鼻子 尖尖的鼻子

头发:披肩长发 柔软的头发 齐眉的刘海 秃头(没有头发) 白发苍苍 头发乌润 头发稀疏

嘴: 樱桃小嘴 抿着小嘴 血盆大口 尖嘴猴腮 厚嘴唇 薄嘴唇 嘴唇苍白 唇如胭脂 唇无血色 齿白唇红

手与身材:十指尖尖 粗壮的大手 身材矮小 身材苗条 体态轻盈 身材臃肿 佝偻着身子 亭亭玉立 弱不禁风 瘦骨嶙峋 虎背熊腰 膀阔腰圆

穿着:穿戴整齐 衣冠楚楚 衣着入时 珠光宝气 花枝招展 衣衫不整 不修边幅 破破烂烂

2、动作描写 这是人物描写的中心环节。其实,动作就是人物思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

如“一路上他又蹦又跳”中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喜悦:“他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向前扑 去”中的动作描写揭示了人物坚强勇敢的品质等。 动作描写时,一定要用词准确、精练,并且要很好地为表现人物特点及中心思想服务,否则就会变得罗嗦多余。

3.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恰当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爱好、思想和性格。但要注意,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 人物的年龄、地位、教养、爱好和所处的环境及思想性格特点,要有利展示人物特点,表达中心。

4.心理描写 心理活动就是人物的思想活动。人物想什么,怎样想,都直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是表现人物特点,表明中心的重要渠道。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描写,适应于写自己或以第三人称他人的文章;另一种是通过记叙 作者的心理活动,间接地展示文章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二、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

请你诊断

⑴走到镜子前面看一看: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这样的我。

⑵我呀,小头长脸像母亲,浓眉大眼像父亲。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三、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我家的“吉祥三宝” “宝王” —妈妈

经典宝事:走错了家

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回家去,妈妈带着我们边上楼梯,边讲自己今天买了什么衣服。越说越起劲,等到走到了五楼了,妈妈才发觉不对,只听得她大叫一声:“错了,错了,三楼的家怎么走到了五楼了!”我和爸爸跟着走,也才发觉,我们都笑妈妈说:“你都已经住了这么久了,连家都不知道在哪了!”妈妈不好意思地说:“都怪我讲衣服讲得太投入了。”

“大宝” —爸爸

经典宝事:刚买的新车卡在半路上

那天,我和爸爸去领新车。我美滋滋地坐在车上,突然,爸爸的车卡在转弯处。前后的车都在按着喇叭,急得爸爸满头是汗。我紧张地问:“爸爸,你不会开车吗?”爸爸说:“哎,刚考出驾照,车技不好。”后来,爸爸硬着转过弯来,结果新车挂出了一道痕。回到家,爸爸摸着车心疼极了。我安慰爸爸说:“没事的,就只挂了一点,没人看到的。”爸爸听了,才心情好点。唉,爸爸的车技真令我紧张! “小宝” —我

经典宝事:反穿裤子

那天早上,我睡觉太死了,闹钟叫了几次还没有醒。等我7点起来,字迷迷糊糊中匆忙把衣服穿好,就急急忙忙地上学去了。到了晚上,妈妈看到我的裤子,惊讶地说:“你的裤子怎么裤缝都露出来了?”我低头看看,原来把裤子穿反了。一家人哈哈大笑,我却羞死了:我一整天在学校不都反穿裤子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说我们一家是不是都是“宝”呀!哈哈!不过,我喜欢这个“吉祥三宝”的家。

四、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他是什么人?

高兴时——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伤心时——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 里充满了泪水。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愤怒时——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哭泣时——亮晶晶的泪珠在他是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写一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

1、写一个人。

(一)通过写一件事写一个人。

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画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过一件事写人就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来写。

2、要写出事情的发展过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写具体。用一个典型事例记叙一个人,应该把这一事例写。

(二)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

1、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几件事中要和谐、统一。

2、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

(三)、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

通过对比方法写一个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变化;第二种是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品质;第三种是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突出歌颂其中一个人。

2、写两个人 写两个人,一般是写《我和**》,**应包括亲人、同学、朋友、老师等熟悉的人,要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必须注意:

(一)要写好人物之间的联系。《我和**》,题目中突出了一个“和”字,这就要求从双方写起,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我”和**之间的联系。在叙事过程中,要写出彼此之间都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用对话展开情节。写《我和**》作文时,要用对话展开情节,用对话表现文章的中心。

3、写几个人。

写几个人是比较复杂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写“一家子”、“这一班”,也可以写“几个小伙伴”。总之,不论是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几人都行。

这类作文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列人物表似的介绍。

(二)有代表性的介绍。

(三)以一件事为线索写几个人。

(四)通过几件事写几个人。

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以抑起扬,深入人心

摆渡的老哑巴

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开船了!”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呀呀”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开了船。船慢慢行着,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我为了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运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今年春天,我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可不见了老人的影子。几天后,我从乡民口中听到了关于老人不平凡的故事,那位聋哑摆渡人,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终因体力不支,静静地安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对老人的感受是那么的深刻,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好动人的一面。静静地站在渡船上,我在心里轻轻地说:“老伯伯,谢谢您!”

【技法点津】

一、独辟蹊径。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根据作文中的材料,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可能很多考生一见到“水”,思维便很自然地转向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和生存问题等方面,而《摆渡的老哑巴》由“水”想到了“那河”,由“那河”想到了“摆渡”,再由“摆渡”想到了那摆渡的老哑巴,歌颂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二、设置悬念。指在文章的开头便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直接写出事情的结构,以吸引读者的写法。《摆渡的老哑巴》一开头便引人入胜,不仅以优美的语言对“那河”、“那船”进行了描写,而且还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悬念: “正因为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这时读者不禁要问了:摆渡人是谁?那感人的故事指的又是什么?

三、选材典型。一篇好的写人作文,除了有新颖的构思和立意外,还需要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去表现对象的美好品质,使得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显得有血有肉,不然就会显得空洞无味。《摆渡的老哑巴》中,作者选取了“无偿摆渡”、“帮捞拖鞋”和“勇救小孩”三件事,由小到大,层层深入,歌颂了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四、对比鲜明。通过前后不同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变化等的对比,表现人物正面的美好品质和精神面貌。《摆渡的老哑巴》中,“我”先是看不起老哑巴,认为他样子长得非常丑,而且“傻”,所以总不愿意接近他,甚至连坐船的时候也要坐到船尾去,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帮“我”捞回了“我”掉在河中的拖鞋,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人英勇地跳进了河里,救了一个儿童的命,而他却终因体力 不支而永远安息在那条他辛苦了一辈子的河里。老哑巴的这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由衷地说了一声:“老伯伯,谢谢您!”这一声,不仅包含了“我”的敬佩之情,也包含了“我”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我的语文老师

瞧,这位身穿黑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总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

又是一堂作文课。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俊同学拖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俊吗?”“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衣服?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身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解放球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叫仔细观察。”接着又讲了几个仔细观察的小故事,然后布置我们去观察校园的花园。这次我们看得更仔细了。对花辅的每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都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还翻查有关参考书。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较好。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要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不感到高兴吗?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第5篇:小学作文辅导之写人

小学作文辅导——写人

什么是写人作文,怎样写好写人记叙文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外貌描写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如“头发花白”可以说明人物年龄大;“皱纹深、皮肤黑而粗糙、高大魁梧”可以表明人物饱经风霜、个性坚毅刚强;“浅浅的酒窝、乌黑明亮的眼睛”可以反映人物聪明活泼的特点等。

 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他的身份、职业、经历、性格等特征;  外貌描写要与特定的情境相融合;

 要善于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何使外貌描写生动传神?

1. 妙用修辞(比喻、夸张、排比、引用等)

a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b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似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2、还可用哪些手法来写人物外貌?

a过路人看到罗敷,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罗敷,脱下帽子戴上纱巾,想引起罗敷的注意;耕地的人竟然忘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忘记了手中的锄,回到家里还因贪看罗敷耽误了活计而相互埋怨。(用旁人反应来烘托) b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用人物对比来表现) c走下楼梯,远远看见外婆正孤孤单单地站在萧瑟的秋风中,白发和落叶一起飞扬。在空旷的操场上,她瘦弱的身影显得那么的无助与苍老。(在具体环境中点染) d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复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在动静变化中展示)

请你猜一猜?

⑴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

⑵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怎样描写人物的眼睛呢?《穆老师的眼睛》中一开始是这样描写穆老师的眼睛的:“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这只是从外表来写眼睛,更重要的是写好“眼光”、“眼神”。

课文接着写,当“我”上课想玩东西时,穆老师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当我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当“我”病刚好来校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当“我们”下课做游戏时,穆老师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 !我要捉住你们啦!”这样就把眼睛写“活”了。

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穆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眼睛:大眼睛忽闪忽闪 乌溜溜的眼珠

眼睛布满血丝 会说话的眼睛

慈祥的目光

凶狠的目光

眼睛眯成一条缝 眉青目秀 炯炯有神

鼻子: 高鼻梁

鹰钩鼻

酒糟鼻

蒜头鼻 朝天鼻 塌鼻梁 又扁又平的鼻子

又高又直的鼻子 尖尖的鼻子

头发:披肩长发 柔软的头发 齐眉的刘海 秃头(没有头发)

白发苍苍

头发乌润 头发稀疏

嘴: 樱桃小嘴 抿着小嘴 血盆大口 尖嘴猴腮 厚嘴唇 薄嘴唇

嘴唇苍白

唇如胭脂

唇无血色 齿白唇红

手与身材:十指尖尖 粗壮的大手 身材矮小 身材苗条 体态轻盈 身材臃肿 佝偻着身子 亭亭玉立 弱不禁风 瘦骨嶙峋 虎背熊腰 膀阔腰圆

穿着:穿戴整齐 衣冠楚楚 衣着入时 珠光宝气 花枝招展 衣衫不整 不修边幅 破破烂烂

2、动作描写 这是人物描写的中心环节。其实,动作就是人物思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

如“一路上他又蹦又跳”中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喜悦:“他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向前扑 去”中的动作描写揭示了人物坚强勇敢的品质等。 动作描写时,一定要用词准确、精练,并且要很好地为表现人物特点及中心思想服务,否则就会变得罗嗦多余。

3.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恰当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爱好、思想和性格。但要注意,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 人物的年龄、地位、教养、爱好和所处的环境及思想性格特点,要有利展示人物特点,表达中心。

4.心理描写 心理活动就是人物的思想活动。人物想什么,怎样想,都直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是表现人物特点,表明中心的重要渠道。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描写,适应于写自己或以第三人称他人的文章;另一种是通过记叙 作者的心理活动,间接地展示文章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二、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

请你诊断 ⑴走到镜子前面看一看: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这样的我。

⑵我呀,小头长脸像母亲,浓眉大眼像父亲。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三、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我家的“吉祥三宝” “宝王” —妈妈

经典宝事:走错了家

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回家去,妈妈带着我们边上楼梯,边讲自己今天买了什么衣服。越说越起劲,等到走到了五楼了,妈妈才发觉不对,只听得她大叫一声:“错了,错了,三楼的家怎么走到了五楼了!”我和爸爸跟着走,也才发觉,我们都笑妈妈说:“你都已经住了这么久了,连家都不知道在哪了!”妈妈不好意思地说:“都怪我讲衣服讲得太投入了。”

“大宝” —爸爸

经典宝事:刚买的新车卡在半路上

那天,我和爸爸去领新车。我美滋滋地坐在车上,突然,爸爸的车卡在转弯处。前后的车都在按着喇叭,急得爸爸满头是汗。我紧张地问:“爸爸,你不会开车吗?”爸爸说:“哎,刚考出驾照,车技不好。”后来,爸爸硬着转过弯来,结果新车挂出了一道痕。回到家,爸爸摸着车心疼极了。我安慰爸爸说:“没事的,就只挂了一点,没人看到的。”爸爸听了,才心情好点。唉,爸爸的车技真令我紧张!

“小宝” —我

经典宝事:反穿裤子

那天早上,我睡觉太死了,闹钟叫了几次还没有醒。等我7点起来,字迷迷糊糊中匆忙把衣服穿好,就急急忙忙地上学去了。到了晚上,妈妈看到我的裤子,惊讶地说:“你的裤子怎么裤缝都露出来了?”我低头看看,原来把裤子穿反了。一家人哈哈大笑,我却羞死了:我一整天在学校不都反穿裤子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说我们一家是不是都是“宝”呀!哈哈!不过,我喜欢这个“吉祥三宝”的家。

四、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他是什么人?

高兴时——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伤心时——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愤怒时——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哭泣时——亮晶晶的泪珠在他是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写一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

1、写一个人。

(一)通过写一件事写一个人。

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画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过一件事写人就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来写。

2、要写出事情的发展过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写具体。用一个典型事例记叙一个人,应该把这一事例写。

(二)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

1、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几件事中要和谐、统一。

2、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

(三)、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

通过对比方法写一个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变化;第二种是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品质;第三种是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突出歌颂其中一个人。

2、写两个人

写两个人,一般是写《我和**》,**应包括亲人、同学、朋友、老师等熟悉的人,要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必须注意:

(一)要写好人物之间的联系。《我和**》,题目中突出了一个“和”字,这就要求从双方写起,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我”和**之间的联系。在叙事过程中,要写出彼此之间都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用对话展开情节。写《我和**》作文时,要用对话展开情节,用对话表现文章的中心。

3、写几个人。

写几个人是比较复杂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写“一家子”、“这一班”,也可以写“几个小伙伴”。总之,不论是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几人都行。

这类作文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列人物表似的介绍。

(二)有代表性的介绍。

(三)以一件事为线索写几个人。

(四)通过几件事写几个人。

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以抑起扬,深入人心

摆渡的老哑巴

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开船了!”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呀呀”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开了船。船慢慢行着,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我为了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运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今年春天,我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可不见了老人的影子。几天后,我从乡民口中听到了关于老人不平凡的故事,那位聋哑摆渡人,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终因体力不支,静静地安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对老人的感受是那么的深刻,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好动人的一面。静静地站在渡船上,我在心里轻轻地说:“老伯伯,谢谢您!”

【技法点津】

一、独辟蹊径。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根据作文中的材料,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可能很多考生一见到“水”,思维便很自然地转向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和生存问题等方面,而《摆渡的老哑巴》由“水”想到了“那河”,由“那河”想到了“摆渡”,再由“摆渡”想到了那摆渡的老哑巴,歌颂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二、设置悬念。指在文章的开头便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直接写出事情的结构,以吸引读者的写法。《摆渡的老哑巴》一开头便引人入胜,不仅以优美的语言对“那河”、“那船”进行了描写,而且还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悬念: “正因为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这时读者不禁要问了:摆渡人是谁?那感人的故事指的又是什么?

三、选材典型。一篇好的写人作文,除了有新颖的构思和立意外,还需要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去表现对象的美好品质,使得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显得有血有肉,不然就会显得空洞无味。《摆渡的老哑巴》中,作者选取了“无偿摆渡”、“帮捞拖鞋”和“勇救小孩”三件事,由小到大,层层深入,歌颂了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四、对比鲜明。通过前后不同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变化等的对比,表现人物正面的美好品质和精神面貌。《摆渡的老哑巴》中,“我”先是看不起老哑巴,认为他样子长得非常丑,而且“傻”,所以总不愿意接近他,甚至连坐船的时候也要坐到船尾去,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帮“我”捞回了“我”掉在河中的拖鞋,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人英勇地跳进了河里,救了一个儿童的命,而他却终因体力不支而永远安息在那条他辛苦了一辈子的河里。老哑巴的这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由衷地说了一声:“老伯伯,谢谢您!”这一声,不仅包含了“我”的敬佩之情,也包含了“我”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我的语文老师

瞧,这位身穿黑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总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

又是一堂作文课。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俊同学拖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俊吗?”“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衣服?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身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解放球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叫仔细观察。”接着又讲了几个仔细观察的小故事,然后布置我们去观察校园的花园。这次我们看得更仔细了。对花辅的每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都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还翻查有关参考书。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较好。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要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不感到高兴吗?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第6篇:小学作文辅导之写人写事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董不易)

小学生作文指导系列——写人写事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亲爱的同学,万事开头难,结尾难。写作文尤其如此,下面举出写人写事作文的几个例子,或许对你有所启迪。

开头

1、倒叙总起式。先交代事情结果,总起全文。

例1:谢天谢地,菩萨保佑!这只可怕的大狼狗终于被主人带离了校园。同学们长长叹了口气,一颗悬着的心像一块石头落回原处。《可怕的大狼狗》

例2:这次荣获校“文明小主人”荣誉称号的同学居然是冯光泽,学校的钱校长为他发了奖。“哗哗哗——”台下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个捣蛋鬼的变化可真大啊!《真没想到》

例3:想到2009年8月18日下午那惊险的一幕,我至今心有余悸,“818,发一发,我的腮真发了。”唉!都是那该死的黄蜂惹的祸呀!《都是黄蜂惹的祸》

2、悬念式。提出问题,吊起读者胃口。

例:她是谁呢?那衣服,那俊俏的小脸盘,这么眼熟。《我的表妹》

3、抒情总起式。开始借景抒情,再总起全文。

例:童年像一条河,朵朵浪花在朝阳照耀下充满欢乐。秋高气爽的季节,那次海边捉蟛蜞真有趣。《海边趣事》

4、总起肖像式。先写出总起句,然后描写人物外貌。

例:我的弟弟真可爱。圆圆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我的弟弟》

5、肖像总起式。先写出描写人物外貌,然后总起句统领全文。

例:打开影集,照片上的她:短短的黑发,红润的小嘴,柳叶似的眉毛,调皮地笑着。她就是天真可爱,做事认真的李小红。《我的同学》

6、声音总起式。开始写“歌声、笑声、风雨声„„”铺设情境,而后总起全文。

例1:“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听着这首歌,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妈妈的影子。《难忘的妈妈》

例2:“呜呜„„”哭声呼天抢地,“父亲啊!父亲,你怎么就这样走了。你太苦了,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啊„„”邻居周家灵堂里白衣黑纱,哀乐和悲泣声响成一片,可千哭万哭也唤不回被烧死的父亲。听着这悲痛欲绝的哀号,我觉得这次教训太惨痛了。《一次惨痛的教训》

7、对比总起式。把许多事和人和其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对比,突出其中之一。

例:儿童时代的往事,我大多淡忘了。唯有一件事像刀刻的,我怎么也忘不了。《难忘的一件事》

8、开门见山式。直截了当地交代人和事。

例:又是星期六,我冒着严寒回到了家,见到了年迈的爷爷。《爷爷的拐杖》

9、写景导入式。例:碧蓝蓝的海水就在脚下,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海边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强强最喜欢的爷爷的小屋就在这里,一张普通的苇叶,经过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吹奏出悠扬曲调的芦笛。《爷爷的芦笛》

结尾

1、总结照应式。这是结尾中最常用的一种,篇末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课题与开头。

例1:求求你啊!狼狗的主人,一定要把这只可怕大狼狗看好。真是吓死人了,至今,我常在睡梦中被这只可怕的大狼狗吓醒„„《可怕的大狼狗》

例2:真没想到啊!昨天的捣蛋鬼,今天的冯光泽荣获了学校“文明小主人”的荣誉称号。这热烈的掌声,不就是对他由衷地赞叹吗?《真没想到》

例3:五彩斑斓的童年充满了乐趣,好似一串串风铃留下一阵阵清脆的响声。至今,海边捉蟛蜞还是那么诱人,令我回味无穷„„《海边趣事》

2、感悟式。通过写人和事写出自己得到的启示。

例:老师笑了,笑得那么开心。我终于领悟到学生对老师

最好的礼物就是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啊!《一件礼物》

3、自然式。以事情的结果自然结束。

例: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心里像吃了蜜一样。《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4、抒情式。以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例:啊!老师就是无私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啊!老师就是平凡的桥梁,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毫无怨言。《老师赞》

5、记忆式。写出自己对人或事情的不愿忘记,永留心底。

例:这件事犹如发生在昨天,我对父母的关心爱护刻骨铭心。远在故乡的父母请多多珍重,孩儿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父母的爱》

6、联想式。从所写的人和事情展开联想,写出感想。

例: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老人纯洁的心灵,仿佛看到和谐社会的新风吹遍祖国大地。《一位修伞的老爷爷》

同学们,写好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吧,让它如凤头一样光彩引人,似豹尾一样有力精彩。希望同学们结合文章实际,灵活应用,写出精彩的文章开头与结尾。

第7篇:记叙文写作之写人

【技法讲解】

写人记叙文,是以描写人物的经历为主的记叙文。那么,怎样写好一篇写人记叙文呢?

一、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具体典型的事例。如《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中,作者为写他对独立的要求,选取了他不让人搀手和要自己买东西的事,表现了一个“男子汉”的个性特点。

二、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应采用不同的描写手段。

1.外貌描写。要善于选取人物外表上一个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如《童年的朋友》一文中,作者始终从“我”——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文章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如:“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笑。”“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这些句子形象地表现了外祖母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乐观、坚毅的个性。

若在文中多次描写人物的外貌,要善于抓住人物外貌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一面》一文中对鲁迅作了三次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起来。

第8篇:现代文阅读之写人记事散文

散文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文体文章统称为“散文”。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报告文学等。

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写人记事散文

写人记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记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情、感悟的散文。

写人的散文,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记事的散文,致力于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

文体特点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

记事散文很少有单

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将若干零碎、琐屑的生活片段组合成篇,而这些片段又以一线贯穿,来反映一个主题;记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

写人散文所写或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或是一类人,或是几类人,甚至是几者的综合。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是通过叙事、人物描写来完成。

写人、叙事往往不可分离,文中的人、事都来自于生活,并非虚构。无论写人、叙事,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感情,阐明事理。

写人记事散文,有的还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萧萧《灯火》

迟子建《哑巴与春天》 丰子恺《送考》

李笙清《故乡的芦花》 阎连科《父亲的树》

写人记事散文与写景状物散文的区别:

写景状物散文重在通过景、物来抒发情感,写人记事散文重在通过对人、事的叙写来表情达意。

写人记事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环境背景等,而这些在散文中都不必求全。写人记事散文常从一点引发开去,抒发种种生活感受,或延展出历史、人生的哲学。

阅读要点

关注事件特征

感受人物形象 领悟作者情感

方法点拨

1、线索类型:人物、事件、感情

2、结构关系:层进、抑扬、对比、突转等

3、人物的描写: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4、主旨与意蕴:联系现实,联系社会背景;抓住作者的议论评价。

常见题型

概括形象特征

分析语句含义

探讨结构安排

赏析艺术手法

提炼作品主旨

探究深刻意蕴

解题思路

读懂文章:通读全篇,整体把握 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方法)

例题领路

《乡路上蹒跚的脚步声》

1.第3段画线句子“父亲在他愈来愈老的时候,越来越对事物想得开,不再眷恋更多的东西”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12江苏《考试说明》: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明确考察点: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解题入手点:思路结构、内容、联系小说复习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父亲对土地的深情,为下文写“父亲放不下土地,舍不下村庄到地里的那段路程”作铺垫。

2.文中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这些事情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情怀?(6分)

2012江苏《考试说明》:欣赏作品的形象,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明确考察点:概括形象特征 解题入手点:筛选文中信息

参考答案:事件:①赶着驴车收送骨头,撑持一个家。 ②宰了在玉米地里长大的猪,把肉一家一家地送给乡亲。③有事没事就去地里走走看看,和地唠唠,甚至经常睡在地里。 情怀: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勤劳本分、朴实善良的美德,以及他对土地的钟爱与痴情。(意思对即可)

3.请鉴赏文中第8段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及其表达效果。(4分)

2012江苏《考试说明》: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明确考察点:赏析艺术表现手法 解题入手点:明确描写对象内容(特点)、找出各种表达技巧、注意效果、情感作用

答题模式:

找名目(具体)、述内容、赏作用(特点、情感)

4.请鉴赏文中第8段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及其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这段文字选取了农村傍晚时分特定的场景,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描写了父亲从地里回家的情形,生动地表现了父亲与地里的庄稼和路边的草树结下的深厚情谊,照应文章标题。

5.作者说“地是有良心讲感情的,地是庄稼人的亲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 2012江苏《考试说明》: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明确考察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解题入手点:结合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6.作者说“地是有良心讲感情的,地是庄稼人的亲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

同意。这句话是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的“父亲”的心声,也是千千万万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的心声。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父母,庄稼人没有了土地,就像失去了亲人一样难受。父亲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对土地有感情,心底牵挂;是土地让父亲感悟到生活的真谛。 所以说,“地是庄家人的亲人”。

爱惜土地,适时耕种,土地就会孕育希望,无私奉献。父亲在土地上付出艰辛劳动,土地成了父亲支撑一个家庭生活的源泉,所以说“地是有良心讲感情的”。

理解文中句子的作用

1、在篇章结构上:

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在表情达意方面(内容上):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开头: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3、点题。 中间: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推动情节发展。 结尾: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

4、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练习巩固

《父亲的树》

阎连科 1.文中说:“另一边,有人就把分到自家田地中的树木都给砍掉了。”“可最终,父亲没有砍棵树。”人们砍树和父亲不砍树各怀着怎样的心理?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4分)

人们:心理:分了地就认为地里的树就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并担心政策反复,政府会把田地收走。

品质:看重私利缺乏对信念的坚守。

父亲:心理:不忍砍掉那棵还没有真正长成的树,期望它再长长。

品质:父亲的善良和对信念的坚守。

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深刻内涵。(4分)

(1)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

(2)树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

(1)使用比喻手法,以“雪”的惨白阴冷比喻树桩的“白”,给人一种触目刺眼的感觉,形象地传达出父亲看到树被砍伐后心理上的疼痛和伤感。 (2)使用拟人手法,“树桩的沉默和蔑视”是对人性贪婪和人们失去敬畏之心的无声控诉。

3.本文中作者多次把树比喻成旗杆或旗。统观全文,从三个方面简要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用意。(6分)

①像旗一样直立挺拔的树象征(或比喻)父亲高大的形象及淳厚的美德。

②“旗”象征“信念或信仰”,旗一样的树不断被砍掉,说明人们逐渐失去了信念或信仰。

③以“旗”喻“树”,意在说明乡村伦理中的人性与品德能够荫庇后人,可敬可畏,不容亵渎。

4.文章最后说:“只是想,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了树,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请探究其中的深刻寓意。(6分)

①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表明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②改革开放的时代,“钱”似乎左右着一切,人人一心想着致富,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坚守美德信念的担忧。

③表达了对朝令夕改的政策的担忧。

第9篇:人教版作文训练之写人语文试卷

(四)

阅读与习作训练四: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名师导语

一说到人物描写,很多人会像背口诀似的数落着“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但是很少有要想到环境描写。其实,人总是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环境或令人感到喜悦、恬静,或令人感到悲怆、紧张。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事情发生的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中,有许多可写可描摹的东西。我们写文章时如果能对环境作适当的描写,即使是三言两语,也许都会像神来之笔,为你平淡的叙述,增添不少波澜,更重要的是,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使你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明。

指点迷津

1.在运用环境景物描写时,要注意它与文中人物或事件的关系,不要为描写面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环境描写主要目的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如果,环境描写脱离了你要表现的人物,脱离了文章的中心,就毫无意义。

2.环境描写也要注意前后照应,似有似无的贯穿全文,这样你的文章就会像一个圆润光滑的球,情与境,人与事浑然一体,这可是写作的一种高境界。

轻松练笔

作文题目

以《雨(雪、雾、风)中情》为题,写一篇情境作文。

温馨提示

写这样的作文是要有情有境,要把所写的人和事放到一定的情景之中,起笔就营造一种情境,并且将这种情与境贯穿于全文。做到景与事交融,可以一边叙事一边写景。写这样的作文首先要动感情,动真感情,所以选材很重要。要写就写埋藏在你内心深处的人和事。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心得下一篇:洗护用品调研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