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大讨论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育理念大讨论

“军事任职教育大讨论”专题——美国军事职业教育探究

军事职业教育主要包括生长干部的任职教育和在职干部的继续教育。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突出教育的实践性,着眼于人员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这方面美军军事职业教育可以说走在各国的前列。研究美军军事职业教育特点对我军职业教育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军军事职业教育特点

和平时期,美军把教育训练作为提高官兵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美军人才培养实施基础与专业分训,基础学历教育主要由陆、海、空军的军官学校、军官候补学校和设在地方大学的后备军官训练团担负,强调培养“通才”;而各军种的专业院校主要集中于进行培养“专才”的军事职业教育。其军事职业教育训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强调军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美军认为,教育训练是胜利的奠基石;现代化武器无论多么先进、威力多么巨大,离开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人员也不可能发挥效能,军事职业教育训练对部队战斗力提高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美军职业教育训练包括任职培训及任职后的继续教育。美军始终把军事职业教育训练摆在重要地位,高度重视加强对教育训练的领导,建立了比较严密、科学的教育训练领导机构和管理制度。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审定全军教育训练大纲,陆、海、空三军均设有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和部队司令部,负责本军种单个人员(院校)与部队训练原则与计划的制定。美军于1985年增设了“国防部办公厅训练与训练技术指导委员会”和“国防训练数据与分析中心”,负责掌握有关教育训练信息,及时运用新技术,探索新办法,以改进全军的教育训练工作。

(二)强调军事职业教育的针对性

美军十分重视军事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的适应性。美军军官实行的“逐级培训”,具有鲜明进修教育“岗位培训”的特点,按照岗位要求进行专业教育训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很强,最大限度地实现训用一致,确保官兵素质与职务晋升和装备发展保持同步。初级军校主要对新军官进行与第一任制密切相关的军兵种专业技术教育,对在职初级军官进行拟晋职所必须具备的业务技能教育。中级军校主要设法使学员“树立从合成军队整体联合作战的需要来考虑本军兵种作战的习惯,彼此能够吸取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军官的领导艺术和智慧。高级军校着重从政治、经济角度研究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使高级军官成为“军人政治家”。

(三)强调军事职业教育的开放性

美军强调实行“开放型”教育训练方针。美军认为,要保持美军的技术优势,必须随时吸收整个社会和世界上最显见的科技文化成果和人才,必须实行开放型办学方针。一是对社会开放。为使社会了解军队、支援军队,招收政府官员入学,增强其国防意识,使他们能在决策中自觉地考虑军事需要。二是军校互相开放。美军实行各军种院校互为代培学员的“交叉培训”制度,其比例较大。如陆军军事院校中,其他军种学员约占35%;海军军事院校中,其他军种学员约占45%;空军军事院校中,其他军种学员约占17%。各兵种专业也互为代培学员,其中海军陆战队选送到其他军兵种学校代培的学员数量最多。三是对外开放。三军院校都有数量不等的外国军官就学。四是聘任外籍教官。西点军校几十年来一直聘请英军军官讲课。

(四)强调军事职业教育的科学管理

美军十分重视提高教育训练效率,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好的教育训练效果。一方面,美军强调依法管理,及时修订教育训练管理法规。如美军已修订的有《院校管理制度》,完善《作战指挥训练大纲》,将中、高级指挥官的训练纳入正规化培训轨道。二是充分利用新技术,加强教育训练管理的宏观控制。目前,美军已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系统工程、数控科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引进到教育训练管理领域,建立了管理数学模型和信息网络系统,科学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例如,美军把教育训练管理的过程,即制定计划——准备训练资源——实施训练——考核——(反馈)制定计划,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运用控制论有关原理实行全程控制。三是建立起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强教育训练的量化分析与控制。同时注重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受训人员的监督、评估和检查,将其看作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训练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如美国国家训练中心,分工细密,严格监督受训部队和人员,在评估检查中大量采用了录像、高频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以保证检测和评估的准确性。

(五)强调军事职业教育师资合理性

美军院校在考察和选调教员时,采取现役军官与文职结合,专职与聘用相结合,组成综合性教员队伍,重视发挥文职教员的作用。军事院校的整体中,现役教员约占总数的70%,文职教员占30%。现役教员主要从部队抽调现役军官轮流担任,任期2-3年。定期轮换能使教员熟悉部队情况,增加实践经验,提高教学针对性;能确保院校和部队的信息交流及时、经常,使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有机衔接。文职教员的选拔,是根据各院校的性质和对师资的需求量,有选择地招聘地方院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的专家、教授,也从国外聘请少量学者。如海军军官学校的文职人员就有许多是来自西欧一些著名院校。美军认为,选用文职干部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教授、学者专长,弥补军校不足,利于开阔视野、改变知识结构,吸取地方科技成果,减少编制与经费,精简机构,提高教学质量。美军此种师资选用制度,确保了教员队伍在流动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提高。

二、对我军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军事职业教育是我军军事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我军军事职业教育中要借鉴美军的经验,构建与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

(一)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确立规模型职业教育模式

我军军事教育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培训都由军队院校来完成,加上受传统正规教育观念的影响,军校也普遍存在着过多地重视学历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现象。纵观美军军事职业教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自成体系,教育资源利用率相当高。随着我军在新军事变革中编制体制调整、新军事装备的不断配备,军事职业岗位技术含量的普遍上升,对军队人员的任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军在院校教育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军事职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对传统的军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改组和综合利用,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离,充分利用军队。地方高校的资源,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大力构建规模化的军事职业教育,达到军事职业教育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军事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极大提高。

(二)发展军事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我军发展军事职业教育,必须以军队发展需要为导向,突出教育针对性,优化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内

容。知识军事时代,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须以推动部队现代化进程为标准,以适应岗位要求来确定。这就要求我军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本着“部队缺什么样岗位的职业技术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的原则。一方面要建立与部队密切联系的对话机制,紧密关注部队管理、训练、新装备配备等过程,及时编写各种训练教材,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另一方面要建立对部队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所属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体系,突出以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教育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军事职业技术岗位的应知应会要求,设计模块式教学体系,确保培养的军事人才具有职业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三大特征。

(三)发展军事职业教育,树立开放型职业教育理念

美军的军事职业教育特点表明,军校无法全部承担培养军事人才任务,必须依托国民教育体系。我军也是如此。尤其目前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我军实现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化,军队建设急需大量应用型军事人才,军事职业教育成为我军军事教育发展的主流。正如邓小平所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必须树立开放教育理念,改变军事院校传统的封闭状态,跳出军校教育小系统,融入国家教育大系统、大循环,置身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立足自身培养训练职业技术人才的基础上发挥地方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实行军地联合办学方式扩大人才培养途径。具体表现为,军地通用专业技术人才可由地方院校培养和输送,军校职业教育中某些课程可请地方院校教授、专家讲授,在充分利用地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高培养人才与军队、地方相适应的能力。

(四)发展军事职业教育,建立独具特色的教育管理制度

借鉴美军军事职业教育管理经验,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应重视健全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通过研究自身教育的发展规律,借鉴地方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以及美军相关的管理经验,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军事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同时注重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系统、统计、控制等科学理论于军事职业教育管理之中,有效发挥教育管理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与军事职业教育教学相适应的考试制度、学籍管理体制以及相应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专职队伍,对军事职业教育的开展、各个教学环节全程进行监察和指导(或监督与管理),实时反馈教学效果,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五)发展军事职业教育,建立“双师制”职业教员队伍

我军军事职业教育也必须把满足部队岗位需要的职业教育素质放在首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军军事院校职业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中,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员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教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优化教师队伍成份,增加新鲜血液,提高现有专任教师基本素质,是军事职业教育中需完成的首要任务。我军军事职业教育中教员的选用可借鉴美军院校教员考查和选调的方法,走选取专职教员与从部队抽取专业基础知识牢、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现役军官相结合的道路,改善教师结构。同时,注重对现有专任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每年有计划地组织专职教员深入部队基层参加锻炼、到专业院校学习、受训等方式,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强化专任教师职业技术能力,提升他们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及实践水平,达到促进军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作者:朱建业 史敦杰

第2篇:教育思想大讨论下“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思考

摘要:就如何提高学生高效率地自主学习专业课是高效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其成果对于推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提出的学生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采用教学制度的改革创新同移动慕课的混合教学的方式,同时结合食品营养学就业导向这种三位一体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旨在培养更多的食品营养学方向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思想大讨论;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

Key words:educational thought discussion;self-regulated learning;Food Nutrition

教育思想大讨论自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体系,教育思想大讨论是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深入探寻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是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核心工作之所在[1]。

作为高等院校食品营养及检验教育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其主要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安全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食品自身的营养价值。作为大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专业学生如何树立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意识备受关注。自主学习通常是指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且通过独立地分析、实践、质疑、探索及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近年來,教育工作者针对如何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通过对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现阶段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论述,并通过构建食品营养为就业导向旨在为提升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的意识。

1 “食品营养学”的教学现状

1.1 授课方式的传统化

虽然现代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但大部分课堂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由以教师讲授为主、考试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到教学学习中去,使本应该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大纲及课本的单一化完全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乏创新及自主学习教导导致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授课模式单一化,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基本功掌握不够扎实,使学生对于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不够。

1.2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差

食品营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理论知识都仅仅是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及生活经验,知识点冗杂且分散、不具体,理论内容不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同时,以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学生仅以课堂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完全独立于生活之外,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对于生活中出现的简单营养问题,不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1.3 学生毕业后的抉择困惑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考录取率达到了72%左右,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式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2]。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创业这4个选择点。考研的比例虽然正在逐年攀升,但是基数之多、录取率之低、备考压力之大,使大部分学都选择另辟蹊径;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满足公务员报考条件的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虽然目前国家正在鼓励支持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工作,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经验、而且难度之大、风险之高,使成功率仅为3%左右;因此,绝大部分食品类大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直接就业这一方式。但大部分食品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的就业岗位不是十分满意,主要体现在薪资待遇方面、工作条件及发展空间这3个方面。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是因为对所学专业不够扎实,不能学以致用同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事本职业的价值观不够清晰,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是职业价值观,即个人对本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3]。

2 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的探索

2.1 优化教学制度

我国最新出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作为教育的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4]。针对教学大纲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创新。在教材应用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教材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采用国内教材为主、国外教材为辅的方法,并且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领域,达到知识点的全面覆盖。调整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置身边常见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5]。“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等课程存在一定的交叉[6],针对不同课程要明确侧重点,如碳水化合物是维持机体正常发育的必要组分,“食品营养学”应重点讲授碳水化合物的概念、来源及功能等。在“食品化学”中主要侧重在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如焦糖化反应及聚合反应等方向。通过2门课程从不同角度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化地了解碳水化合物相关知识。

2.2 移动慕课混合式教学方法

鉴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而且还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移动慕课是指使学习回归主体,拥有学习的决定权,重新梳理课堂的教学模式[7]。移动慕课混合式教学能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增强了“你教,我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其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移动慕课的运用将会营造出“团结协作、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及创新能力的目标。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面对面的理论授课,结合平台提出研究食物中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專业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讨论,让其通过查阅资料、小组研讨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兼得相关的就业本领,提高了“食品营养学”的教学质量。

2.3 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为就业导向

针对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就业压力大并且工作条件不满足于学生自身需求的问题。“食品营养学”课程可以作为其就业导向,坚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本的指导思想,围绕食品行业及岗位中所需的食品营养专业技能,重点培养具有管理能力、营养检验能力、营养学教育及营养师等领域的学生,进而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对达到专业课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是“学”与“用”系统性体现,使学生在学习了“食品营养学”之后,不仅能科学地制定营养食谱,还能针对不同的人群给出全面的膳食建议。

3 结语

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教育体制的发展及学生本身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就业指向及社会发展。“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对课程理念、教学制度及授课方式的改革创新,间接赋予学生自主学习外围环境,通过将移动慕课混合式教学方式应用于“食品营养学”授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构建“食品营养学”为就业导向调动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三者有机结合旨在为更好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的能力,使其成为食品营养学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张爱武. 在实验教学中贯彻教育思想大讨论精神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6):91-93.

高旭东,宋起超,于浩洋.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32(5):61-63.

赵一静,李新. 高校学生就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 中国商论,2018(28):179-180.

刘唤明, 雷晓凌, 刘颖,等. 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 现代农业科技,2016(3):340-341.

王坤,姚笛,王欣. 浅析新形势下“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革新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18(20):87-88,91.

翟立公,王俊颖,丁志刚,等.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与探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0):151-153.

谢晓娜.“翻转课堂”模式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探索[J]. 广东化工,2017,44(19):186-200. ◇

作者:宋雪健 迟晓星 钱丽丽

第3篇:世纪之交语文教育大讨论的发展历程述评(二)

【摘要】1998年2月至1998年底,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达到了高潮。诸多重要媒体纷纷开辟语文教育问题讨论专栏或进行相关的专题调查、专题访谈,社会反响巨大。语文教育界开始对批评做出回应,召开相关座谈会。相关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参与进来,是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第二阶段。

【关键词】语文教育;大讨论;高潮

1998年2月至1998年底,大讨论达到了高潮。这是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第二阶段。1998年2月之后,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讨论继续升温。讨论中,有些批评的激烈程度几乎达到了极点。

《中国青年报》从1998年2月25日起,在《教育导刊》版面中展开了以“语文,该怎么教”为话题的讨论。讨论持续了几个月。“话题讨论(一)”首刊该报记者刘万永撰写的专题报道——《语文,该怎样教》,并配发了一幅压题照片。该文引述了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刘国正的看法:当前,语文教育在教学思想、教材、教师、教法上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是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毒害:一是把语文课的工具性简单化、程式化、刻板化,把生动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二是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脱离社会;三是考试及练习多而滥,强加给学生沉重的负担,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该文还提到标准答案、改革考试的制度、内容和方式的问题等等。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该报又刊发了如下文章:《语文,为何非要整齐划一》、《我们无奈》、《教师身不由己》、《学生:作文如“八股”》、《教师:语文教学本末倒置》、《人文精神的失落》、《语文贵在实践》……

《光明日报》从1998年2月18日起,在《教育周刊》版面中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开辟了“语文教改讨论”专栏。在第一期专栏中,加了编者按: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门学科,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所谓“标准答案”,是指把学生丰富的情感统统赶进一条死胡同;作文的程式化、新八股,使这块展示孩子心灵、本该色彩纷呈的花园日渐荒芜。愿专家们、老师们、家长们关心并参与这场讨论,共同为语文教改贡献力量。在这一期,发表了该报实习记者付君萍采写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亟待改革》一文。文中谈到了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作文训练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教材的陈旧、落后以及教师水平偏低等问题,指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强烈呼吁中小学语文教学亟待改革。“语文教改讨论”专栏一直举办到1998年10月,共发表了《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语文教学四问》、《教改必须全方位进行》、《实事求是调整语文教材》等三十多篇文章,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争鸣。

《中国教育报》也于1998年2月底专辟了“调查报道”栏目,力求比较客观地阐述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办法。2月底至3月中旬,该栏目连续五期刊载该报记者李建平的系列报道——“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围绕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困惑有哪些、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调查与思考(一)”从“认清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的角度,阐述了部分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看法——中小学语文教育有“应试教育”影响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也有学科本身的问题。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调查与思考(二)”提出“阅读教学亟待加强”的论题。文章透析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一种倾向,即忽视阅读教学,尤其是忽视课外阅读的状况。分析了语文教学过分注重考试内容而忽视基础的培养,其结果使人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教条、刻板的问题。“调查与思考(三)”希望语文教学“走出识字教学误区”。“调查与思考(四)”呼吁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文章列举了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读与写严重脱节,学生不会从课文中汲取营养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二是写作公式化;三是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启迪;四是课文与作文脱节,教师缺少课后指导作文的材料。“调查与思考(五)”分析了当前考试指挥棒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要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其根本出路在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方法”。

就在大众媒体开展语文教育问题讨论的同时,《北京文学》继1997年第11期之后,1998年第3期再次在“世纪观察”栏目中刊载署名的言辞激烈的讨论文章——杨东平的《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和洪禹平的《误尽苍生》。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文章指出,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畸形化的主要动因。其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将以树人、育人为旨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而应试教育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课程的难度、深度已成各国之最;二是重点学校制度和异乎寻常的教育竞争;三是形成所谓“唯理性教育模式”。这种教学由于实行标准化考试而进一步模式化,变为选择题、判断题的习题演练。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学的语文教学——加重语法、逻辑修辞等“理性”的内容,对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训练。

《误尽苍生》一文指出,高中语文课本以及相关的“教参”、考卷,给人总的感觉是烦琐而荒唐,试题花样层出不穷,出题考人成瘾成癖,好像能在这种连珠炮似的考问中让学生把语文学好。这实际上已不是误人子弟的问题,而是一件误尽天下苍生的大事!因为天下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得用这种课本、“教参”教书,都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们能对付这种试题,还有天下当父母的,都得为这种烦琐荒唐的教学付出财力、精力。作者在文中以两处课后练习题和两道语文考试中的阅读分析题为例,具体分析、论证了其烦琐和荒唐。

可以说,《语》文把应试教育及其在语文教学中造成的恶果剖析、揭露得入木三分,而《误》文则把对高中语文课本、教参及课后练习题、考试题的批判的激烈的程度推到了极致,足以让人触目惊心。这两篇文章由《中国青年报》于1998年3月10日在“专题报道”栏目中抢先摘发,其影响更为深远,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对语文教育问题的热烈争鸣。

《北京文学》可谓一不做、二不休,1998年第7期又发表了王丽的《清理与反思——著名学者教授谈中国教育》的专访稿。其中,包括访谈钱理群教授的《重新确立教育目标》、访谈童庆炳教授的《不要错过历史机遇》、访谈郑敏教授的《认识和热爱中国文化》、访谈刘锡庆教授的《语文课要解放人的心灵才智》。四位著名教授对语文教育的即兴发言,意在从理念上对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清理,试图找到走出语文教学误区的出路与途径。几个月之后,《北京文学》又在第10期上刊发了《清理与反思——著名学者教授谈中国教育》的续篇。其中包括:访谈王元化教授的《要下决心抓好教育改革》、访谈施蛰存教授的《语文教育一定要改》、访谈夏中义副教授的《我想做一个尝试》、访谈许纪霖教授的《我们的教育制度在理论上存在着误区》、访谈王富仁教授的《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健康的人格》、访谈王宁教授的《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和访谈胡晓明副教授的《我看中国语文教育》。这七位大学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对与中国语文教育有关的种种问题畅谈了各自的真知灼见。这组访谈文章进一步扩大了讨论的范围。

在这一阶段,《羊城晚报》、《南方周末》、《生活时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人民教育》以及其它的许多新闻媒体、教育刊物等也都纷纷加入了大讨论的行列。

1998年11月,教育科学出版社选编了大讨论开始以来有代表性的文章,出版了《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一书。

总的看来,1998年一年,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仍是以批评为主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文教育目的不明确、不完善,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对人性、人文精神的关怀,忽视了文学教育和美育;2.语文教育思想落后僵化,缺乏时代精神,固守“极左”时代遗留下来的陈旧思想,扼杀了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发展;3.语文教学方法机械僵化,课堂教学长期固守以教师为主的串讲式或问答式等一两种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需要;4.语文教学手段存在严重弊病,现行教材、教参的内容和指导思想都十分陈旧、落后,不适应时代的要求;5.语文教学评估不科学,标准化考试存在严重问题,烦琐、荒唐的练习题、考试题误尽天下苍生。

面对大众媒体日益激烈的批评和批判,语文教育界试图做出冷静客观的回应。1998年3月7日,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人教社中语室、人教社报刊社、北京市中语会等单位,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以“语文教学的成绩、问题及改进方法”为主题的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语文教育界专家、特级教师、教育部基教司研究员及《人民教育》、《光明日报》等报刊的记者,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张鸿苓主持了会议。会后,《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5期)等报纸杂志刊发了座谈会综述(或纪要)。综述(或纪要)指出:社会各界都来关心中小学语文教学,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同时还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应该肯定二十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这是有目共睹的,是功不可没的。第一,“文革”以后,原国家教委颁发了《语文教学大纲》,恢复了语文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实现了“一纲多本”,已经审定通过的实验课本就有八套之多。第二,语文教育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不少语文教师进行了单项的和整体的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大部分成果得到了推广。第三,从全国范围看,教师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第四,从总体上看,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逐渐增强。同时,也要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正如刘国正先生在发言中讲的那样,可以说在教学思想、教材、教师、教法、考试上都存在着问题。1.从教育思想上看还存在着僵化保守的倾向。2.教材的基本知识不明确,课程标准缺乏具体性,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目标呈多重性。3.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4.考试的问题。标准化试题比重太大,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平时练习只进行简单的训练。5.教法方面的问题。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形式,缺乏理性的思维,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第五,缺乏踏踏实实的科学研究。

刘国正在《光明日报》1998年4月29日发表了《提倡科学态度,反对危言耸听》。他在文中肯定了近二十年来语文教育改革的四方面的成绩,也指出了语文教学受到应试的扭曲而出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他还指出,欢迎报刊上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讨论,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希望形成一次祥和、冷静的科学探讨,成为推动语文教育进一步改革的强劲力量。同时,在讨论中有必要提倡良好的学风,采取心平气和、互相尊重、实事求是的态度谈问题,挖苦讽刺,或危言耸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讨论所依据的事实也要尽可能求得准确。这对讨论是有利的。

1998年11月25日,教育部基教司专门邀请部分在京学者教授,召开“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共商语文教学改革大计。会上,学者教授们在指出当前语文教育种种弊端及危害的同时,提出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纵观第二阶段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其主要特点有:

1.讨论仍以批评为主。一些批评言论如“误尽苍生”甚至激烈、尖锐到极点。同时,人们也更多地提出了对语文教育问题及语文教育改革的理性分析意见,也出现了更有力的要求客观评价语文教育的声音。

2.参与面更广,影响力更大。重要的新闻媒体纷纷开辟语文教育改革讨论专栏或相关调查报道、访谈专栏,使讨论的参与面更为广泛,影响力更为巨大。

3.讨论由语文教育界之外向语文教育界内部渗透。除了一些一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发表文章参与媒体的语文教育问题专题讨论之外,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与人教社中语室、北京市中语会等语文教育界的代表性机构联合举办专题座谈会讨论“语文教学的成绩、问题及改进方法”,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也撰文发表了颇有影响力的观点。

4.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与参与。大讨论的声势与影响力促使教育部基教司组织召开了专门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倾听在京学者、教授的意见。

5.批评与反思的扩展与深化。这一阶段,人们的讨论开始由对语文教育问题的批评与反思扩展、深化到了对我国教育领域存在问题的批评与反思。

作者:王随仁

第4篇:新时代教育理念大讨论

斜桥镇中心幼儿园 周毅

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核心是促进幼儿的发展,重视发展每个幼儿的好奇心、自信心、独立性和应变能力;强调创设丰富的室内外环境,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已有水平开展各项活动;强调游戏是课程组织的基本形式,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强调教师要在变化的情境中根据个体不同的发展需求提供灵活而有差异的教育。为此,我对幼儿园教育基本理念的理解:

(一)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合适的教育,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如科学探索活动:在烹饪、玩沙、玩水和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幼儿通过比较、分类和寻找因果关系,感受事物之间的关系,体验探究以及创造的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引导幼儿讨论观察所得,在幼儿预测结果时提出质疑以引起幼儿的思考。健康类活动:在室内外活动区中发展幼儿的投掷、跳、跑、攀爬等运动技能,使幼儿真实感受身体各个部分的组成以及它们是如何协调运动的,以加深幼儿对运动的理解。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区,幼儿可以涂鸦、撕纸或剪纸,可以用颜料涂画或用黏土造型。通过艺术创作,幼儿可以提高手部控制能力,这种技能有利于前书写能力的培养。同时,艺术活动还有利于帮助幼儿感受有关质地和结构、形体和色彩等物体特征,使幼儿获得有关数学学习的经验。角色、表演游戏:幼儿通过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尝试理解、控制自己的世界,体验分享的快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释放生活中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幼儿也可以通过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来尝试适应外部世界。积木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自主决定使用何种大小、形状的材料,计划和安排建构过程,关注建构技能的应用。他们可以与同伴一起通过测量、计算来解决问题,体验分享或合作的快乐。阅读活动:当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感受、分享观点和传达喜欢或害怕等情绪时,他们开始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当幼儿听音乐或欣赏诗歌时,他们能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幼儿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这些责任意识正是推动教师自觉行动的动力所在。

(二)师德为先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耐心、责任性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教师要热爱孩子,“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深入到孩子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很好的为幼儿服务,这样就在他们中树立了威信。我们教师辛勤的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爱孩子就意味着尊重,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要认真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每一个意见,每一个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得角落——人得自尊心。我觉得热爱幼儿要面向全体,尤其是个别性格特殊的幼儿,能容纳他们的天真,能容纳他们的错误,这种爱才是博大而深沉的!多表扬,多给他们戴一些高帽子,少批评,即使批评也尽量不在全班幼儿面前批评。让爱的

暖流也能流进他们的心田。让他们也感受到生活也有阳光。

(三)能力为重

把学前教育理论和保教实践想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学习,更新幼儿教育观念,主动、积极地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幼儿人格,真诚关爱每一个幼儿,做孩子们的朋友、妈妈。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幼儿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幼儿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幼儿的热情,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过内外学前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方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发展的意志和能力。

让我们在工作中,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信任幼儿,尊重幼儿个体差异。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以上是我的拙见,与大家共勉。

第5篇: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征文

审视自我正确定位

猿向人进化,人类诞生,自人类社会形成起,教育活动便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面存在。人类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贯穿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兴亡发展,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教育的表现形式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掌握并创造文化,得到全面发展。而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了桥梁的作用,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引导着学生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道之末闻,业之末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矣。”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先把“闻道”和“精业”结合起来,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事业与追求。在对待教育事业上教师应具备忠诚教育,敬业乐业的道德品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思想品德修养,不断地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自己,完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并且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结构,使之更加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学劳动过程中教师所表现的道德品行、言论和知识往往对学生起着示范性作用。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往往对自己的老师怀揣着崇拜和敬意,那些在其学习生涯中为他指明方向,甚至影响他一生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似春雨点点浸润着心田的种子,悄然伴其发芽生长,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一般的良好品质更需兼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

教育的整个过程是个传递科学知识,综合运用智力的过程。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持有恒心和耐心,不能急功近利;教师的劳动还具有超前性,不仅要关心现在的更要关心未来,按照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势,随时进行方向和内容上的调节。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更应采取严谨治学,勤奋进取的态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还应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艺术,包括为教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以便使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另外在教学能力方面应首先具备教学中:包括备课、讲课、板书设计、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再者是组织管理,教育科研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从而为教育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教师劳动在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具有创造性,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整个过程需要两者的共同努力和完美结合。教师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立学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育不是大型工厂的流水线生产,组合材料制造成相同的产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应尊重个性化的发展,发挥主体作用。在知识传递中,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我们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指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在潜移默化中让知识内化。除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地进行学习,探索,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并改起进,实现自我提高,进而从策略层面上提高教师行为的合理和有效性,增强“时态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受者,是教学过程中赖以存在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学生眼中教师的形象以及反馈都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教师应给予宽容的心,关心爱护他们,并尊重、信任他们,俯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细看孩子们眼中的大人世界,他们的语言童稚而不失真,表扬抑或批评,学会用心交流,每一个文字都似流动的音符,回荡在校园的每一方。童真的年代,他们更需要别人给予的认可,信任即是沟通的前提,沟通是拉近彼此心灵的基础,只有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创造和谐的氛围与环境,每件事开始都有会很难,可是只要坚持下去,全身心地投入了,就能体会到它真正的快乐。

想起友人曾说的“会有人因为你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即使是微妙的……”在大自然面前 ,人类有时候显得极为渺小,在灾难面前我们或许软弱得不堪一击,唯独不变的是那最真的心。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作为一个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新教师,一个一直被学校温室呵护着的新手,人生的船帆才刚刚扬起。没有过多的畅想,一如既往地坚持曾经的梦,迈开步走在学校的绿茵小道上,学着以一颗平常的心去认真对待,努力做得更好,点滴间,身后的足迹会是最好的见证.....

钱忠云

第6篇:龙游县沐尘畲族小学开展“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总结

龙游县沐尘畲族小学开展

“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总结

根据龙教办【2013】101号《龙游县教育局关于积极开展“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积极开展了“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标设定

通过“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开阔视野,把教师的教育理念引导到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要求上来,引导到对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的深刻理解上来,凝聚到促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共识上来,进一步强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的意识,从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出发,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促进育人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二、活动重点

此次大讨论活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本源问题、围绕教育公平这个社会公平的基石、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围绕教育国际化这个时代要求、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这个任务展开。其中深入讨论的四个主题包括:1.讨论教育的本源,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2.讨论教育的公平,我们怎样才能维护这个社会底线;3.讨论教育的纠结,为什么教育变得如此现实、功利、虚伪;4.讨论教育的未来,怎样培养出能独立思考、判断,有勇气有担当的下一代。

三、活动组织开展

1.启动讨论:6月,根据《关于在全省开展“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的通知》,发动全体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大讨论,突出广泛性和参与度。

2.组织学习:7月至8月聘请专家,组织理论学习。同时选择《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孩子不笨》、《三傻大闹宝莱坞》、《望子成龙》等反映较好教育理念的电影,进行观看并组织讨论。

3.开展征文。9月,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征文,交流对新时期教育理念的思考与认识。

4.树立典型。学校在QQ群开设专栏,用生动的笔触深入挖掘和报道近年来我校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一些先进典型,邀请当事人、专家、教师以及家长等对改革实践或探索进行讨论和交流。寻找“对的教育”典型,采访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校长、老师或家长,让他们来说说自己的故事。每个典型报道配一组教育专家的解读。同时,曝光和批评教育理念落后的做法和现象。

5.座谈研讨。教师节前夕,组织座谈研讨结合学校“魅力教师”活动,对“对的教育”行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美丽的教育细节等进行挖掘宣传。

6.总结提升。推出“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系列评论,对讨论活动进行小结,梳理主流观点,提炼一些标志性的、叫得响的口号,引领教育理念,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正能量。整理大讨论的文章,选择优秀作品集结出版。

四、活动反思

活动期间,老师们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本源问题、围绕如何办人民满意教育等问题开展了积极热烈的讨论,老师们在审视自己过往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及不足结合该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为如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如何培养有用的新时期人才献计献策。讨论过程中,老师们纷纷提到了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生为本,积极研修,改革教学方式,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人性化,严格把握好度,要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严格执行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一的以分数论英雄,应以多元化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新发展打下基础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相信在经过此次大讨论后,广大教师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教学观,将讨论成果转化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环节中,为龙游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龙游县沐尘畲族小学

2013-12-17

第7篇:“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大讨论

交流研讨材料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全院上下掀起了学习、宣传、实践的热潮。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我们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重视人才培养,不同的历史时期,广大知识分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不断学习,找出不足,事实改正,在新时代的道路上,用新的细想理念武装自己,有担当,有作为,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我个人工作不足之处以及整改措施。

一、 专业知识淡薄,学习劲头不足

自2015年毕业以来,很少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找理由,找借口,专业基础知识淡忘,新技术新思想跟不上口腔材料发展,因各种原因,未能开展口腔内科常用的橡皮障,热牙胶等基础治疗项目,更少学习显微镜等更高层次的基础治疗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复习专业基础知识,温故而知新,同时加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克服困难,将口腔基础治疗做的更规范,更有效。

二、 奉献精神欠缺,思想狭隘 面对疾病,检查不细心,治疗不仔细;面对病人,缺乏耐心,责任心,没能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患者感受,过于程序化,公式化,没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做一名好医生,要做到德才兼备而且是以德为先。在治疗过程中,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老人还是孩子,都应一视同仁,根据病情需要诊治。因为许多口腔疾病都和生活习惯有关,所以治疗中更应不厌其烦的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护理要点,不仅治好患者疾病,更让患者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三、 院感意识淡薄,无痛治疗欠缺

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平时的工作中对医院感染控制方面意识不强,总抱有侥幸心理,执行各项院感规章制度时不积极,不认真。在治疗操作时,总考虑治疗效果,忽略治疗期间患者感受,缺少了无痛治疗思想。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落实口腔感染管理标准,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医疗废物回收工作,切实杜绝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同时,无痛医疗,为了减少病痛,尽量选用进口超细针头和进口局麻药,配合认真细致的操作,结合细致的治疗方案,权衡各方面利弊,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并在每一步都主动事先征得患者知情同意。

总书记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向未来做出的承诺。

为了早日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全体党员应该从此刻开始,从我做起,找出不足,改正不足,挑起身上的担子,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第8篇:转理念、转作风、转习惯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当我听说上级要对我矿8.22时间做出严肃处理时,认为有点小题大做。通过唐远游总经理、张延明董事长、王洪海总经理的讲话和近一段时间的反思,使我感到事件的严重性,如果发生事故,形成事实,就像2006年平煤瓦斯爆炸事故一样,我们就成了国家的罪人,近一段时间在检查自查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尤其在转作风、转理念、转习惯都有很大的缺陷,每个人都应该从深层次对自己进行一次剖析。

一、作风不扎实。从8.22事件看到是一个形象,实质就是体现一个作风不扎实,那么多得部门和环节都没有把好关,体现了我们工作浮漂,没有把国办发26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有严重的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倾向,没有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零理念,问题虽然发生在职工身上,但是根源在干部身上。假如干部不去要求,工人会主动去干嘛?工人把不得多休息一会。大家都明白实质上就是干部在管理上出现的严重错误。8月26日,唐远游总经理来我矿检查,在很短的时间内查出了大量问题,有些是小儿科的问题,可现场管理一塌糊涂,暴露出管理松懈,落实不到位,这也反映了我们责任心的用心程度。我们的施工现场检查过后没有继续保持,只是在应付检查。这也充分暴漏了我们领导干部思想浮漂,作风不扎实,管理部到位,工作标准要求低所致。特别是我们施工下场精细化管理没有要求到位,从排版的吊挂、风水管路的吊挂都不懂程度上存在随意性,想怎么吊就怎么吊,没有注重细节,把铅丝和联网绳成了吊挂的主要力量,怎样能搞好质量标准化,怎样才能把精细化工作做得更精细,这就的看我们在管理上、思想上、作风上有没有一个新的转变,有没有新的认识,假如你尽心尽责去要求,试想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二、理念陈旧。理念确定思路,思路确定出路,我们的发展缓慢,关键是理念没有真正融入到大公司里面去。井下施工现场出现回风巷道断面小,本应早该扩大断面,但是我们在理念上没有彻底转变,也就是安全理念没有进一步升华,没有提前做好基础工作。现在3906

1、390

51、39011三个工作面没有打开,不能施工。关键是配风跟不上,通风阻力大。如果我们提前做好基础工作,搞好痛风降阻,也就不会出现8.22事件的发生。9月6日在古汉山现场会上,张延明董事长向河南煤化总工程师提出了不管什么新技术、成熟不成熟坚决支持,张董事长这种新的理念,向我们发出了一种信号,那就是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新的生产力,用先进的生产力提升瓦斯治理效果。我们这几年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超前意识,造成现在的被动局面。思想观念上有一种等靠的思想、凑乎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机械化就是生产力,对新的设备、新工艺没有积极推广利用,与大公司先进理念存在差距,我们要彻底利用这次停产整顿的机会,清洗自己的头脑,跟上集团公司前进的步伐。

三、坏习惯多。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反思,感觉我们的坏习惯多,现场管理标准底,质量标准化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布置得多落实的少。现在工作中有些措施职工学都不学,就让职工签字,不要说职工不知道,就连干部也不明白。包括我们施工现场没有人去落实措施与现场相符不相符,制定的措施现场是否能干,有没有针对性,这些表现就是干部作风不实,执行力不强,看惯了、听惯了,也就习惯了。有许多习惯性三违,习惯了、看惯了,不正确的也就变成正确得了,没有认真对照标准。比如;强调一坡三挡,多少年来都是这样,现在才发现执行的有偏差。另外有一种干部布置任务讲条件、讲理由、将客观,不思进取,责任意识不强,照成干部监管部到位,落实不到位。工人干活没有标准,长期以来养成的坏习惯,导致现场一塌糊涂。怎样才能改掉这种坏习惯,我们只有更新观念,用新的理念武装头脑,用心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反思,大家一致认为;把8.22事件教训看成一件好事。从8.22事件中彻底的暴露了中马村矿在管理上出现的漏洞,如果我们没有发现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将利用这次停产整顿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背水一战,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提高认识,把理念真正融入到大集团公司里面去。搞好瓦斯治理工作,把瓦斯治理工作当成领导的第一责任,第一要务,把瓦斯治理“十条红线”牢记心中。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要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教育,使他们戒骄、戒躁,牢固树立“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理念,求真务实做好各项工作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看到自己在管理上和工作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去改进和尽快地完善,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执行力落实方面,更应做好责任分工、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顺利进行。确保安全生产。短暂的停顿,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我坚信:有了这一阶段的停产整顿,我们井下现场管理方面在巷道整体面貌上和精细化管理落实方面都有了新的起色,也为我矿今后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实际行动来重塑中马村矿的良好形象。

管理干部 2011年9月27日

第9篇:药监局树立和落实监管理念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大讨论会体会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局接到市局《关于深入开展“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学习讨论的通知》后,立即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市局的文件精神,并进行了学习讨论。在讨论中,干部职工畅所欲言,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开展这样一个学习讨论活动,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在分析问题时,实事求是,不避短;在提出建议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当前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近几年来,在市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实创新,扎实工作,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日趋完善,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持续好转,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食品药品监管事业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差距。一是在食品源头治理上,农产品污染问题还未得到有效治理,药物残留超标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在食品加工环节上,工艺落后的小企业、小作坊较多,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在食品流通环节上,城乡农贸市场食品经营条件差、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进货渠道混乱的现象比较突出。四是在食品消费环节上,中小餐饮单位和街头食品摊点数量多、卫生条件差、监管难度大。五是在监管体制上,存有重复执法、重复检验、监管空白等问题。六是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还未得到彻底治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这些充分表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已经提升到必须审慎对待的战略层面,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时刻绷紧食品药品安全这根弦,认识上再提高,工作上再努力,措施上再完善,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建议

1、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部位和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的专项整治。在食品领域,要以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食品源头污染治理、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为重点环节,分阶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实施专项行动。要突出整治儿童食品,整治食品包装、印制业,整治保健食品冒充药品欺骗群众的行为。特别要注意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小工厂、小作坊、小加工点以及小摊小贩制假售劣的违法犯罪行为,一经发现,要严厉查处。在药品领域,要集中整治农村药品市场、医疗机构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特殊药品、医疗器械等,以农村、城乡结合部和药品经营企业集中的敏感地段为主,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一查到底,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惩。各部门要设立公开举报投拆电话,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通过新闻媒体,对制假售劣的违法行为及时曝光,使其在社会上无法立足,无处藏身,形成整治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的强大舆论氛围,以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

2、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在食品安全方面,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入手,加大农业投入品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严格食品加工企业开办标准,加强生产监管,把好生产关;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严把市场经营主体的准入关;积极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大对餐饮业、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的监督力度,把好食品安全准入关,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监管格局。在药品监管方面,要进一步抓好药品分类管理、特药监管、gsp认证的后续监管,强化对医疗机构药品购进管理和使用行为的监管,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药房实行规范化管理,推动药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

3、大力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效能。一是整合监管职能,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这既是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出发点之一,也是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要挖掘现有监管资源的潜力,把分散的监管集中起来,把具体的监管统一起来,创出一套资源优化、优势互补、并联互动的新监管模式来。二是要发挥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总调度”和“信息枢纽”作用。要以办公室为中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沟通情况,协调日常工作,以实现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与成员单位、成员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真正做到信息传输、快捷、资源共享。三是要突出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制度建设是一项抓根本、管长远的工作。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督查督办制度、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形成一套行为规范、运行高效、监督到位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加强综合协调和督察指导,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贯通,职责分明、分别把关,协调有力、高效监管的工作体系和监管格局,大幅度提高食品药品执法效能。

4、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创新。为将食品药品的监管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扩大监管的覆盖面,逐步实现食品药品的无缝隙监管,各乡镇要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工商所、卫生院、派出所、农技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本乡镇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以及时了解情况并反馈有关信息,并协助查处本乡镇食品药品相关案件。要继续开展以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为主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真正建立一支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切实加强基层药品监管。要在药品监督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我县食品药品监督网络,使食品药品监管网络重心下移,建立起县有监督员、乡有协管员、村有信息员,横到边、纵到底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同时还要加大对监管网络建设的投入,以充分调动基层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好监管网络的作用。要不断提高食品药品监管的水平和质量,在治本上下工夫,要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为食品安全设置信用保障。把搞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律行为,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标准、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制度和信用披露、奖惩制度。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档案,依法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状况和信用质量,对信誉好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讲信用企业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要进行严厉打击。

5、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执法就是服务的观念,努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将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做到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技术条件,保证必要的办案和监督抽查等经费。要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我县食品药品行业的信誉。另一方面,要围绕加快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按照“监督有威、帮扶有为、促进有效”的思路,着力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市场经济主体上下功夫,寓监督于帮扶之中。

6、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意义,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科学知识。同时,畅通举报投拆渠道,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及时查处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假劣食品药品案件,增强全社会对食品消费的信心和用药安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典型,及时曝光违法案件,扶优打劣,培育诚信典范,在食品药品行业树立起“诚信xx县”的良好形象,促进我县食品药品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上一篇:托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机关处长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