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课堂高中生物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应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充分挖掘课堂生成资源,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动态生成的三大原则。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动态课堂高中生物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动态课堂高中生物论文 篇1:

关于有效预设与动态生成的高中生物课堂探讨

所谓预设是指在高中生物课前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调控,学生出色地提出问题,教师精准地点拨,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和方法上的自我建构。教师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成功地演绎预设与生成?

从教学对象来看,高中学生好奇心强,又具备一定的认知、推断能力,为了引起他们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们自愿组成学习小组,讨论搜集和整理有关生物学习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实践潜能和创造潜能,形成学生发展的优势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奠定基础。

例如:我们教师可以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将高中生物个体的生命历程引到细胞的生命历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进而通过图片展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由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的关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婴儿和老年人体内都有衰老细胞,而老年人表现出衰老,婴儿却不表现为衰老?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得出“多细胞生物的个体衰老是由体内细胞普遍衰老引起的”,并举出实例。

在高中生物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学校老校友的集体照来创设情境获得了成功。这个情境给了学生感性认识,因为是联想到自己,学生的参与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很容易就会想到白发,皱纹,老年斑,听力下降,骨质疏松、无力等,再由学生自己分析这些衰老特征的原因,总结出细胞衰老的特征。通过讨论、列表等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细胞衰老的特征。

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资料图片,特别搜集了关于这两种死亡方式形态学上的差异的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总结。通过例举胎儿手的发育,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有重要作用;通过让学生例举成熟个体细胞的自然更新,得出细胞凋亡对于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稳定有重要意义;通过例举艾滋病病人的T淋巴细胞被自动清除也依赖细胞凋亡,得出细胞凋亡也能抵抗外界干扰。教师给出大量的信息,由学生提炼并回答,使学生合作学习、信息处理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在介绍“最新研究细胞衰老和凋亡的科学研究成果”时,通过视频将看似难以理解的知识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关于研究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诺贝尔奖介绍给学生,补充了一个小故事:研究细胞凋亡的科学家苏尔斯顿研究线虫就花了1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由于他一边要在解剖镜下挑取线虫,一边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线虫的细胞,凳子要移来移去,实验室的地板上都被磨出了一个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延缓妈妈的衰老”,学生各抒己见,由于前面的预设做了铺垫,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大胆想象,提出了“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修复染色体的端粒长度,从而来延缓衰老”。这一答案实际是超出高一学生知识范畴的,达到了良好的生成,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这一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老师预期的目标。细胞衰老和凋亡两块都是重点、难点,如果顺着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那么细胞凋亡知识的呈现就会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加工:先讲细胞衰老和凋亡,然后把两者的科学研究整合后一起呈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小组协作精神。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总是以下一些体会:

(1)预设要关注学情

表面上看这节课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学生在讲,教师仅仅在引导,但如果教师自己没有充足的准备,就不可能起到主导作用。课前笔者查找了非常多的资料,甚至在网上学习了几节高校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课程,就是想做到对相关知识了然于胸。教师只有把教材、学生钻研透彻,才能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类问题,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当课堂上出现学生回答的各种答案时,教师也才能有的放矢,快速处理,引导到正途上。

(2)珍惜课堂中的“意外”,及时捕捉生成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細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组织好课堂,让整堂课有序而不死板,学生活泼而不混乱,教师把握好教育的时机非常重要。在课堂的各抒己见一环,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如何延缓妈妈的衰老?”其中有一组学生讨论得出:可以修复细胞内染色体的端粒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这样大胆的想象,笔者立即给出了肯定,说到以后上了大学研究相关原理,将来不仅能获得诺贝尔奖,还能给全人类带来福音!这样其他小组的思路也一下就开阔起来,学生活动也更生动活泼了。

(3)适时积极回应学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注意对小组发言学生的鼓励和评价,但课堂氛围还可以再轻松些。为了达到教学的知识目标,在细胞衰老的特征这块内容,总希望学生能回答出更多的答案,这样让学生有种压抑的感觉。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引导。教师要驱动学生的内部活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新知。

作者:付安香

动态课堂高中生物论文 篇2: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原则

摘要: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应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充分挖掘课堂生成资源,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动态生成的三大原则。

关键词:生物课堂;动态生成;原则

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但许多教师往往都是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课中按部就班地按照现成的教学设计方案来上课,较少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状态。正如叶澜教授指出的:“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完全成为教师活动的配角,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趣味的生物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这不得不说是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缺憾。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达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完成活动的一片天地,课堂教学应当以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出现。我们要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用课堂动态生成的理念重新看待生物课堂教学,建立崭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而是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内容不断地碰撞出火花,学习需求和方向不断地修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激情,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生物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进步,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得到了飞跃发展,师生都受益匪浅。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学的理想境界。

倡导这种生成的生物课堂教学是因为: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角。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具有生成性。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满足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教师要如何把握好课堂动态生成的原则呢?笔者结合自己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目标性原则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优劣,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目标。当然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应当是动态生成的,但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又不能完全偏离三维目标。例如,针对“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生既要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又要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还要形成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应该围绕生物的课程目标来进行。有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提出自然环境污染很严重,举出很多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实际例子,其他同学反响热烈一直参与讨论。教师如果对这样的“课堂动态生成”,顺其自然让学生一直纠缠其中,不去及时地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指导,课堂看似很热闹但必然会偏离原有的三维目标,导致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虽然生物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确定的,但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可以调整的。由于生物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性,学生学习的具体条件、精神状态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教学目标需要灵活的加以变化,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即随着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减三维目标,以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注意只能对目标做适当调整,不可改变太多,更不能完全扔掉原有的预设目标。所以把握目标方向,应是课堂动态生成第一原则。

二、价值性原则

课堂是生成的,但有时会生成无意义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生成的价值性原则。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听课动态和了解接受程度,及时调整,力争全体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例如,在课堂上讨论“DNA的双螺旋结构”时,有位学生眉飞色舞地讲述了两位年轻的学者沃森与弗朗斯·克里克如何共同发现了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的有趣故事。本来在讲课过程中,补充一些有趣的典故、生物史等,是诱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可这样一来,一个跟本节课无关的内容分散了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喧宾夺主,结果反而使大家无法认真学习本课的重点和更好地突破难点,其原因是教师没能把握好生成的价值性原则,“生成”最终沦为“无成”。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教材资料“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了解这一发现的相关故事。

现代课堂上确实有很多生成资源,但不都是有用的。什么样的生成资源是有用的?主要看是不是有创新价值、智力价值或人文价值,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把握生成价值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教师在上课时首先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在遵守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再考虑趣味性。教师在课堂上要防止脱离科学性去追求趣味性,否则会误人子弟。由于教师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如讲解、提问和组织讨论)所提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再经过学生的深入思考,更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使教师一时难于回答。这类事件处理不好,必然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实验课上,学生实验发现葡萄糖和蔗糖竟然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了砖红色沉淀,因而学生对课堂上讲过的实验原理提出质疑,教学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当然,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薄弱,提出质疑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质疑并不能改变事实的客观性质。课堂教学要有好的动态生成,教师就要在关键时刻起着引路人的作用,要实事求是,绝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胡乱回答,蒙混过去。笔者这时采取恰当的方式,说明还原糖的鉴定原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结果,使课堂达到编者、学生、教师三位一体的境界,尽快导入正常教学。课后,笔者及时查阅不少的资料并结合自己多次重复实验,终于弄清事实的真相:蔗糖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就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还原糖,从而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给学生作了圆满的答复。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在这种新课程理念的变革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往更显重要。”教师作为生成教学的“指导者”,应把握好动态生成的目标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驾驭生成,让课堂在生成中真正精彩起来。

参考文献:

[1]李信.中小学课堂教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黄金秋

动态课堂高中生物论文 篇3:

高二生物的教学现状与动态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

【摘要】受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影响,高中对于生物教学的要求也侧重了教育重点,让学生及授课教师真切认识到高中生物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生物教学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搭建优质的动态课堂,我根据动态课堂的相关概念,结合高二生物目前的教学现状,给出了几点构建动态课堂的改善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动态课堂;教学理念;策略

引言: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明确高中生物教学理念定目标,高中生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引领学生正确认识生物这一学科对于自身学习、生活的帮助。根据学校高二生物的教学现状,相关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融入动态课堂教学模式,从多个层次引领学生成为生物学习的主导者。

一、动态课堂的相关概念

动态课堂,顾名思义,上课的时候让课堂上的所有人、物都行动起来,不仅仅是讲课和听课,还要求手上动作和脑子动起来,学生和老师之间也要有交流。这样既能够巧妙的将课前预习与课上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又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也会增多,使课堂效率更高,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也满足了这一要求。但是,很多老师目前的教学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不是十全十美,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不敢迈出新的一步,要敢于创新。只有学生和教师都做出改变,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动态课堂,做到真正的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二、高二生物的教学现状

1.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学习压力较大

高二相当于高中学习阶段的转折期,它不仅囊括了高一学期的知识,并对其做了一个阶段性总结,它更是承接高三生物学习的阶梯,让高二学生对生物整体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高二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著增大,所要接收的各科知识面也扩大了很多,与此同时还要面临会考,所有学科的复习时间紧张,在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会大大降低,在多层次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偏离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

高二的学习,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所要面临的科目难度也在高一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加上会考的压力,这样促使授课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偏离了新课程改革教育标准的理念。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师与学生更加偏重学习成果,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理念及学习目标的引导,各科课程授课内容量增大,使得各科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3.高二生物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的主要授课模式大多采用传统的“单方向授课”模式,由高中生物教师书写导学案,单方向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授,并倡导学生提出疑问,由教师进行解答,但是由于课程知识较多,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他们更多的是自己课下默默吸收知识,认为向老师请教没有必要。生物教师布置课下作业,等到下一节课在向学生讲授习题,周而复始,直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产生反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束缚了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

三、在高二生物教学课堂中构建动态课堂的改善策略

1.对动态课堂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掌控

我们所分析的动态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是将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理念在日常课堂中进行全面的灌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究性研究,使其能够通过自己的意愿进行有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运用,从根本上推动学生的自我发展水平,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通过自主的方式巩固自身的学习体系,将“要我学”模式彻底转化为“我要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课堂的建设目标,提高生物教学的整体效率。

2.注重学生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师建立动态课堂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想要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生物能力。要想学生提高自身的生物水平,就必须要从学生、教师角色转变的角度进行改革,将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作为动态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教师做好自己辅助者的角色,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参与程度,从学生自身出发帮助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以便能够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自身素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进行充分的调动。教师在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兴趣,以学生的求知欲进行向导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此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对其自身的学习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在面对一些难度较高的知识点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提问,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或是自己不同的见解进行表述。在此基础上建立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的动态教学模式。

3.将生物知识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由浅到深进行教授引导

动态课堂的构建不仅仅需要教师进行知识的教授,还需要学生充分融入到授课过程中,二者时刻保持知识上的交流,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将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机融合、代入,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实践性。例如,在进行人体的体温调节图解和水盐调节图解的教授时,生物教师可以举出几种动物,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辨哪种是恒温动物,哪种是变温动物。从而引领学生回顾以前学的知识,让学生判定当一个人发烧,即本身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是哪一部分首先感知到,又通过哪种调节方式进行调节,从而给身体机能传递信息,让身体各器官进行有效调节,促使体温回升,使人体达到动态平衡,确保体温正常。

结束语:开创新型的生物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投身到动态课堂中,有效的改善目前高二生物教學现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性,采取多样化的动态课堂授课模式,让学生侧重学习过程享受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逻辑能力,从多个方面提升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小玲.创建动态课堂提高教学效率[J].甘肃教育,2020(16):106.

[2]丁晓然.构建动态课堂,助力高效教学[J].教育艺术,2020(07):29.

[3]薛梅.高二生物的教学现状与动态课堂的构建[J].高考,2019(02):102.

作者:吴晓菲

上一篇:酒店安全总结三篇下一篇:毕业实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