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发展前景

2023-0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煤炭工业发展前景

煤炭工业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问:中国能源组成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主导地位。但煤炭生产、消费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而且自从这个世纪初以来,煤炭面临着风、光天然气等多种形式能源的挑战,如何看待煤炭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答:煤炭历来中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展望“十三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初步研究预测,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8亿吨左右。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在60%以上。煤炭工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即便从世界煤炭消费增长趋势看,近10年来,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增加了4.7个百分点,亚太地区增加了9.2个百分点。随着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与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煤炭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然十分突出。

当然,中国煤炭产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来自生态和环境方面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将加快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实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这需要我们转变近10年来快速发展的惯性思维,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努力构建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煤炭通网站: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3年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供过于求的形势不会改变。与2012年同比,2013年煤炭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经营业绩增速仍不容乐观。

@中国证券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网站27日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意见提出,坚决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加强煤炭进出口环节管理,减少低质煤进口。

作者:梁嘉琨

第2篇:建立煤炭宏观调控体系 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在京召开座谈会,与会有关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煤炭企业集团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巡视员吴吟:

国务院第92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炭工业的高度关注,对煤矿职工的亲切关怀;进一步阐明了煤炭工业的战略地位,指明了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全面的纲领性文件。第一,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了要统筹煤炭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矿区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明确了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炭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要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炭资源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煤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第三,《意见》第6条,明确提出由国家出资完成煤炭资源的找煤、普查和必要的详查,统一编制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再进行精查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市场化转让。第四,《意见》第18条提出“严格技术岗位人员配备标准”,这是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素质、解决煤矿技术人才短缺的根本性措施。第五,《意见》第20条提出“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发展与资源总量相匹配的低热值煤发电、建材等产品的生产”,为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指明了方向。第六,《意见》第23条提出尽快修订煤炭产业政策,完善办矿审核制度,严格准入标准。第七,提出了落实《煤炭法》的有关规定,研究建立煤炭产业积累煤矿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第八,提出了改革煤矿工作制度,将矿工入井时间缩短到8小时之内,并尽快实行“四班六小时”工作制。这对企业来讲是一种压力,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我想就如何贯彻《意见》谈几点:一是组织专家编写学习辅导材料;二是已向国务院请示,建议召开全国煤炭工作会,将《意见》具体化,可操作;三是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以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为主题的论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

目前,社会对我国煤矿的特点缺乏了解。美国67%是露天矿,中国只有4%是露天矿,大部分是井工矿,且深度大都在400米、600米至1000米,开采难度大;还要与瓦斯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煤矿安全管理、生产管理都有其自身特点。如何使煤炭行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水平,成为一个技术先进、高效、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燃料,为人民提供光和热,我觉得:一是应该大力宣传《意见》的重大意义,唤起全社会都来关注煤炭,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增强煤矿职工主人翁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煤炭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为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能源安全保障。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唐元:

第一,怎么看待煤炭行业。我认为,煤炭行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行业。煤炭行业的发展不仅是煤炭企业自己的事,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因此,应该跳出煤炭看煤炭行业的发展,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看待煤炭工业的发展。

第二,正确判断目前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最近,我对煤矿采掘比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煤炭工业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1991年到2004年,整个煤炭行业新建3万吨以上矿井共投资1581亿元,只相当于2004年电厂投资4808亿元的33%。我认为,这是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造成煤炭行业投资不足有多方面原因,而财政、税收政策和各种不合理收费是最关键的原因。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分析,1993年税制改革前,煤炭行业产品税综合税率为3.35%左右,税改后的11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年平均为8.47%,比税改前增加了5.12个百分点,11年累计多缴税900多亿元。同时,煤炭行业长期承担不合理收费。自1991年开始向煤炭行业征收铁路建设基金,2004年煤炭企业就交纳了160亿元,占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4.15%。应尽快形成煤炭行业良性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

《意见》一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煤炭经济发展全局。二是针对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和解决的措施都做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提出的改革思路,如对经济发展的协调、环境保护、经济结构的调整、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技术工程人员的配备、安检、瓦斯治理等等一系列措施,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相信《意见》对促进煤炭工业以健康为前提,协调为动力,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王德辉:

《意见》共六大部分28条,其中1/3以上的条款提到了环保。这对我国煤炭工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对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曾联合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对13个省市的矿山(包括煤矿)等的执法情况进行了检查。我们发现,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但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也严重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山西省煤炭的出省价是每吨200多元,据山西省有关部门测算,治理和恢复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大约每吨需要花费50元。

根据《意见》要求,环保部门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制定相应的生态环评标准。污染控制已有具体明确的国家排放标准,管理比较严格,但生态的治理和恢复很难做到严格管理,主要原因是没有标准。我们要在做好煤炭开采环评工作的同时,制定生态环评标准,既控制污染,又预防产生新的生态环境破坏。二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地方制定矿区环境的综合整治规划,防止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偿还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环境旧账。三是因地制宜制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意见》中提到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解决环境保护费用内部化的问题。四是指导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省级的煤炭开采环境保护条例。国家有环境保护法,具体到煤炭行业,应该有一个环境保护条例。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连昌:

关于如何落实《意见》,我提两条建议:第一,要制定出台配套文件。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涉及的问题很多,涉及的部门也很多,关系错综复杂,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利益,一个部门有一个部门的利益,没有配套文件容易出现扯皮现象。第二,文件出台后,解释的口径要统一,要便于操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按法律程序办事。地方文件与《意见》有矛盾的,应以《意见》为准,过去的文件要取消。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祯:

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目前,山西煤炭工业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其一,产业集中度低。2004年全省产煤大数5亿吨,由3826个煤矿生产,其中国有重点88个煤矿的产量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45.6%,平均每矿产煤256万吨;地方国有370个煤矿的产量占17.31%,平均每矿产煤23万吨;乡镇3368个煤矿的产量占37%,平均每矿产煤5.4万吨。其二,小煤矿的安全基础薄弱。2004年山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首次下降到1以下,为0.98,国有重点煤矿为0.12,地方国有煤矿为1.28,乡镇煤矿为1.91,是国有重点煤矿的16.5倍。目前山西产5亿吨煤,多数小煤矿的生产是没有安全保障的。其三,小煤矿资源回收率低,国有重点煤矿的回收率大致在80%左右,而小煤矿仅在20—30%之间,全省小煤矿年产2亿吨煤,就要动用10亿多吨的煤炭资源,浪费十分惊人。其四,国有重点煤矿的社会负担沉重,与小煤矿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目前山西国有重点煤矿除养活离退休职工外,还要负担医院、学校等各类人员10多万人,平均负担企业办社会费用20多亿元,加之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吨煤成本比乡镇小煤矿高出将近2/3,使国有重点煤矿始终受到生产力落后的小煤矿的困扰。其五,煤炭行业税负比其他行业要重得多,尤其是国有煤矿相对于小煤矿更加沉重。

当前,认真贯彻《意见》,就要大力实施资源整合、关小建大、淘汰落后,实现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资源资产化管理、企业股份制化改造、区域集团化重组,实现资源整合、规范管理、集团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解决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问题。

陕西省煤炭管理局局长王双明:

煤炭行业的现状是,过去条条管理式所形成的规范,交到地方后,有弱化的趋势,应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落实。小煤矿的整合,地方政府实施起来有困难,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宣传时要把这个行业地位突出出来。

但有一个理论问题需要解决,即煤炭工业是属于竞争领域还是属于非竞争领域。这个问题一定要明确。如果属于竞争领域,国有经济是要退出的;如果不属于竞争领域,国有经济要控股。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王金华:

《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首次专门为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而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炭工业的关怀和重视,充分体现了煤炭作为第一能源在我国的主体地位。《意见》首次提出了以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目标。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涵盖全行业的;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巩固和培养壮大优秀的煤炭科技队伍,提升全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王立杰:

我认为《意见》的意义有两点:一是引起了全社会对煤炭的关注。温家宝总理指出,这个文件不仅仅是煤炭的事,而且涉及到我国的能源,乃至经济发展的大事。二是指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正确思路。多年来,煤炭工业应该说走了不少弯路,《意见》的出台对煤炭工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回顾煤炭工业的历史不难发现,过去我们对煤炭工业的发展重视得不够。例如,电力和铁路都有建设基金,煤炭不但没有建设基金,还要交纳铁路、电力建设基金。1985年以来,煤炭企业的发展全靠企业自身投入。在煤价偏低的情况下,企业负债经营,根本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要发展煤炭工业,就要按照《意见》指出的按照资源回采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走。总之,关键在于国家的重视程度,必须要有投入,才能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力。同时,要制定《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等与《意见》相配套的措施,从法律、制度等方面保证《意见》的真正落实。否则,煤炭工业还是很难走出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岳福斌:

我要讲三个问题:第一,《意见》的重要性。国务院第9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这个文件,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煤炭产业由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中国煤炭人的“福音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了煤炭人的苦衷,也充分认识到了煤炭人在中国目前40多个行业中是付出最多、索取最少的这一现实。第二,对《意见》的体会。这个文件之所以被大家看好,成为我国煤炭产业、煤炭经济发展史上第一个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得益于对煤炭产业、煤炭行业、煤炭经济的研究,以及将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第三,关于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一要分层次地开展研修,与企业一道把《意见》的精神理解透。二要组织宣讲团到一些大的煤炭企业去宣讲《意见》精神,这样做能够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三要重点培养和发现一些对贯彻落实《意见》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单位和企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经验交流会或现场办公会,推广经验。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徐水师: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煤炭工业确实要进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对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全面加快煤炭工业发展;有利于煤炭资源规划和合理利用,促进煤炭资源管理和生产开发的相互协调;有利于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煤炭集团的结构调整;有利于加强煤炭安全生产,推进煤炭综合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完善煤炭法律法规制度。我们要深入学习、落实《意见》,全面加强煤炭勘察工作。要充分发挥煤炭行业人才优势、质量优势和管理经验,积极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对煤炭资源规划、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煤炭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开展煤炭资源税率改革和研究,积极参与制定煤炭资源回采标准和办法,参加煤炭资源回采的执法检查,深化洁净煤技术的研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服务。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董事长杜复新:

新中国煤炭工业走过了50多年风雨历程,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党和国家回顾煤炭工业发展历史、深刻分析煤炭行业现状和长远考虑煤炭行业未来的重大决策,在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意见》对煤炭工业的资源、生产、综合利用、节能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作为在煤炭企业工作了30多年的“老煤炭”,我认为这些意见非常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在未来几十年仍是能源供应的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新的能源会不断被发现,同样,煤炭的用途也会不断扩展。因此,保证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充足的煤炭供给,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知前提。现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对未来资源的精查勘探,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矿区的稳定发展、广大矿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有很多城市是煤城,煤矿兴则城市兴,煤矿安全稳定则城市安全稳定。

山西焦煤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焦煤生产企业,要抓住《意见》出台的契机,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切实动员和组织员工学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按照《意见》要求切实抓好资源开采,搞好安全生产,抓好资源综合利用,抓好矿区环境保护,提高职工生活质量;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煤—焦—化”、“煤—电—材”等产业产品链的延长工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要广开渠道,走出去请进来,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要全力加快晋中煤炭大基地建设步伐,到2010年实现产量超过1亿吨、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

宁夏煤业集团总裁张文江:

《意见》真正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煤炭工业的关心和高度重视。在贯彻《意见》时,要跳出煤炭来宣传这个文件。在贯彻落实上,要抓主要工作。建议有关部门出台一个比较详细的东西对《意见》进行解释说明。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忠勤:

《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的成立,体现了国家对煤炭工业和煤炭企业的高度重视。以国务院名义颁布煤炭工业发展的综合性文件,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意见》的出台,对加快煤炭大基地、大集团建设,促进煤炭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煤炭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见》中提到的“加快培育和发展若干亿吨级大型煤炭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平衡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和走出去开发国外煤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对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特别是龙煤矿业集团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证《意见》的有效落实,建议尽快制定《意见》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应出台具体政策,重点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一是在资源配置上,国家应优先保证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具备充足的后备资源。特别是随着二级矿业权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对以煤炭资源进行的招商,应有统一规划和重点倾向。对国有重点煤矿规划接续区内的煤炭资源,各地市县不能对外招商;在二级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化转让上,应优先转让给具备煤炭生产经营资格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二是帮助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补还勘探欠账,提高勘探质量,形成更多可供建井的资源储量。同时,出台政策支持国有重点煤矿搞好老矿区深部找煤和外围找煤的地质勘查,延长老矿区的服务年限。三是制订具体的扶持政策,对主焦煤等稀缺资源和稀有煤种,实行有计划、保护性开采,同时严格限制小煤矿开采。四是对新建煤矿项目、煤炭转化项目、环保项目等,国家应在项目立项、资本金注入等方面给予大型煤炭企业重点支持。五是继续加大国债资金的投入,帮助煤矿加快补还安全欠账,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郎庆田:

我讲几个问题。第一,关于资源问题。我听到社会上有一些流言,说一些小矿主们要和国家政策“赛跑”。“赛跑”的两种措施是能采的煤炭资源赶紧采,根本不考虑什么回采率;采不了的矿赶快卖掉。第二,关于洁净煤问题。洁净煤是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将来的煤矿出矿产品应该尽量减少直销原煤,改为销售经过洗选加工的洁净煤。这既可以减少运输压力,还可以解决市场的掺假等问题。第三,关于资源税问题。资源税是依据销售收入征收的,这里面有通过洗选加工增加的收入,这不是鼓励洗选加工向社会提供洁净煤,减轻社会的成本。这个税不合理。第四,矿工的问题。矿工问题中有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提高特殊岗位的补贴。个人所得税出台后,矿工的下井补贴不应该计入个人收入。第五,价格问题。煤炭定价不合理,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应该尽快实现煤炭市场定价。

开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殷作如:

《意见》是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煤炭企业息息相关。文件好,还要贯彻落实好。贯彻《意见》精神,要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获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在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中,《意见》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开滦集团公司一直把安全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严从细狠抓安全生产。特别是在瓦斯防治和综合利用上,严格对瓦斯突出矿井的管理,建立健全了危险源辨识技术体系、瓦斯抽采和监测监控体系、灾害预警救援体系,切实防范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我们已经坚持了20多年抽采瓦斯,用于职工生活,实现了“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

第3篇:推动煤炭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云南省宣威市煤炭工业,在2004年实现产销两旺的基础上,2005年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销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2006年宣威市煤炭工业计划投入生产建设基金5亿元,在全市乡镇煤矿生产原煤1000万吨、加工焦炭35万吨、加工洗精煤3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4亿元,销售原煤970万吨、焦炭30万吨、完成销售收入13亿元。

宣威市煤炭工业在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个别煤矿也暴露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等问题。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提高煤炭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有安全保障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和解决的课题。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煤炭经济的增长方式,从更高的起点、更广的视野确立宣威市煤炭工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战略,谱写宣威煤炭经济新篇章,宣威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强领导,就是要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宣威煤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重安全,就是要切实抓好煤炭安全生产,狠抓安全目标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增投入,就是充分发挥电煤公司在融资方面的优势,在两年内,以宣威煤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集团为载体,打造4个产量100万吨以上的区域性龙头生产企业集团,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兴科技,就是要大力改造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走煤焦一体化路子,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储备,就是要加大地质勘察投入和地质基础调研,增加资源储备。顺流通,就是要抓好煤焦流通秩序的治理整顿工作,加大流通秩序的治理力度,减少国家税费流失。深改革,就是要认真抓好煤焦销售和电煤供应工作。强管理,就是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合力,就是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向晓阳 刘 阳 钟 舒

第4篇:发展大型煤炭企业是当前煤炭工业的重点

来源:内蒙古煤炭网发布时间:2011-05-19 18:59:00

今年以来,自治区提出关于培育建设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实施“双百亿工程”,以及开展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决定,是顺应形势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工作,积极开展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加快培育发展大型煤炭企业,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把思想高度统一到自治区战略决策上来

4月份,《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培育建设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实施“双百亿工程”的意见(2011—2013年)》(内党发〔2011〕9号)提出,“力争到2013年底,全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及企业集团达到60户左右(含驻区中央企业)”;《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培育建设“双百亿工程”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园区)名单的通知》(内经信发〔2011〕21号)确定了53户重点培育建设的大型骨干企业,其中,包含煤炭生产业务的企业有24户。3月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1〕32号)提出,到2013年底,全区地方煤炭企业“形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煤炭企业20户”。

自治区确定的上述目标,为全区煤炭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这一目标,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炭企业结构调整。煤炭企业肩负着重要使命,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高度统一到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

(一)“十一五”期间,自治区从生产力层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区煤炭工业发展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以来,自治区从煤炭工业持续、高效、安全发展的高度,对全区煤炭工业进行了以煤炭资源整合、矿井优化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开工建设了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改造升级了一批老矿井,淘汰了一大批规模小、资源回收率低、开采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的小煤矿。煤炭开采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状况稳定持续好转。

“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关闭小煤矿近900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5000多 1

万吨,全区各类煤矿由2005年的1378处,减少到2010年的551处,原煤产量由2005年的2.56亿吨增至2010年的7.87亿吨,平均单井产能由2005年不足14万吨提高到140万吨,资源回收率由2005年的20%提高到60%以上,机械化生产水平由35%提升到90%以上,原煤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5稳定下降并保持在目前的0.05左右。3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退出市场。我区煤炭工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我区煤炭工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十一五”,我区煤炭工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遵循了煤炭工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了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全面开展了资源整合、推广机械化开采、淘汰落后工作,实现了提高煤炭生产力的发展目标。

(二)“十二五”期间,全区煤炭工业需从生产关系层面推动结构调整,全面开展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发展是煤炭工业的第一要务,结构调整是永恒的主题。目前,我区煤炭工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根据国务院的要求,自治区开展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继续优化煤炭工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煤炭生产力和安全生产水平的重大决策,可以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从生产关系层面上继续进行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

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一是可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截止2010年底,全区551处矿井,企业数353户,一企一矿的企业有309户;500万吨以上规模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6%,30万吨规模的企业占33%;全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煤炭企业9户(地方企业5户、驻区中央企业4户)。不难看出,我区煤炭企业在规模化和产业集中度上还相对偏低,企业数量不仅多,而且散,一企一矿较为普遍。2009年,全区只有11户地方煤炭企业进入全国煤炭100强行列,排在最前的伊泰集团公司仅位列第19位,其余均在30位之后。因此,我区急需培育形成一批产值超百亿、发展可持续、供给有保障、安全生产可靠、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的大型和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支撑自治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

二是可以提升全区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大型煤炭企业在技术管理、安全防控、生产经营等诸多方面,均具有与产业自身,市场需求等各方面相适应的机

制,将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等优势植入中小企业,实现对煤炭生产经营的有效调度和均衡调控,确保煤炭产运销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煤炭工业向科技化、信息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三是可以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与大型骨干企业相比,小型企业在安全设施、人员培养等方面的投入能力是有限的,借助大型骨干企业的实力,将大型骨干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和做法,延伸、繁殖到小型企业,可以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四是可以促进煤炭产业多元发展。煤炭生产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大型骨干企业利用其管理、资金、科研、人才、抗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在煤电、煤机、煤电冶、煤化工等产业进行延伸,改变目前较为单一的结构,实现煤炭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二、扎实做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如何开展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在3月16日全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议上,自治区赵双连副主席,自治区经信委牙萨宁主任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要求。根据目前各地区的进展情况,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积极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关系到我区煤炭工业在“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能源供给安全,必须上升为“一把手”工程,而且是两个“一把手”工程,亲自过问方案制订,亲自组织实施,将“各盟市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落到实处。

(二)真正融合,防止“一顶帽子”大家戴。

煤炭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核心是资产的融合,不管是收购、控股、参股,只有资产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经营、安全、组织方面的高度有机统一。在企业兼并重组中,要坚决防止假兼并、假整合、假重组,坚决防止任何形式“一顶帽子”大家戴的现象发生。

(三)互利共赢,维护各方利益不受影响。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本质上是各方利益的调整。自治区出台的支持政策,是针对兼并主体的,被兼并企业只有积极参加兼并重组,融合到兼并主体中,才能享受自治区的鼓励政策,充分体现了本次兼并重组“政府引导,政策推动,企业

自愿,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也充分兼顾到参与兼并重组各方利益。

(四)加强督促,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一方面督促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工作方案的要求,在资源配置预留、运力保障、产能核定、退出机制、安全生产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措施。另一方面是督促有关盟市,不折不扣地组织好、实施好本地区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全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全面展开

来源:发布时间:2011-04-29 22:19:00

3月1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动员大会。赵双连副主席作了重要讲话,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牙萨宁具体部署了全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全区100余户主要煤炭生产企业负责人及产煤盟市分管领导、重点产煤旗县政府负责人和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自治区经信委、发改委、国土厅、煤监局等部门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结束后,各盟市按照赵双连副主席讲话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有序推进此项工作。

一、迅速传达会议精神

全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议后,全区各盟市均迅速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将自治区工作方案印发给各旗(县、区)和煤炭企业。会议结束后的当天晚上,鄂尔多斯市政府即在呼市召开会议,提出了工作要求,具体布置了相关工作。3月18日,乌海市召开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工作座谈会,传达会议精神,研究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赤峰市安监局专门召开班子会研究确定工作计划。其他盟市也于近期分别召开会议,传达了自治区会议精神,部署了本地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二、全面开展调查摸底

目前,全区各盟市正在全面开展煤炭企业调查工作,对辖区煤矿分布及生产、资源、资产、人员等情况进行摸底和核实。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等地已完成了调查工作。鄂尔多斯市也基本完成了调查摸底任务,近日正在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

三、正在制订实施方案

全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议之前,鄂尔多斯市、乌海市、赤峰已提出了本地区的初步实施方案,目前,正在根据调查摸底情况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通辽市安监局制订了两套实施方案(讨论稿)报市兼并重组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其他盟市正在提出方案。

各盟市均明确了本地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牵头部门,建立了日常工作协调机制。

四、着手培育新的百亿元煤炭企业

鄂尔多斯市在去年已形成的5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伊泰集团、汇能煤电公司、鄂绒集团、伊东煤炭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的基础上,今年将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再培育5个百亿元企业,分别是:满世煤炭集团、特弘煤电集团、蒙泰煤电集团、乌兰煤炭集团、天隆集团。目前,这五家企业已牵头与相邻和就近企业协调重组事宜,到今年底,鄂尔多斯市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煤炭企业将达10户。

从目前的进展情况看,各盟市按照自治区工作方案的要求,于6月底前可上报实施方案。各煤矿企业正在积极酝酿,并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相互沟通协商。大多数企业参与兼并重组工作的积极性较高,部分企业已形成了相互组合的合作意向。下一步,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近期深入煤炭企业较多的地区进行协调指导。二是着手盟市实施方案的审批准备工作。同时我们将随时报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情况。

第5篇: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2006-09-0

4 来源:榆林市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隆重举行的“煤炭科技万里行——走进榆林”活动,是我市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煤炭工业实施科技兴煤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我代表榆林煤炭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前来榆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榆林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分三个层面:资源概况、发展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各位做一简要介绍。

一、榆林煤炭资源概况

榆林是煤炭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规划13个大型煤炭建设基地之一。全市含煤炭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4%,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为2800亿吨,探明储量为1460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86%,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2%,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按照规划分为神府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和吴た笄?BR>

榆林煤炭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过程中,经历了三次聚煤作用,从而形成了三个不同地质时代的煤系,即石炭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煤田。石炭二叠纪煤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府谷、吴堡一线,探明储量70.49亿吨,可采煤层11层,单层最大厚度15.47米。煤类主要为气煤、肥煤、焦煤。三叠纪煤主要分布在子洲、米脂一线,总储量为0.33亿吨。侏罗纪煤主要分布在榆、神、府、横四县区,含煤面积24561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357.33亿吨,主采煤层5层,煤层单层最大厚度12.5米,每平方公里地下平均储煤1000多万吨。煤类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煤质具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0.8%)、特低磷(0.006---0.035%)、中高发热量(6800---8200大卡/千克)的特点,是优质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是理想的环保用煤,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竟争力。

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我市煤炭工业从“七五”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努力,煤炭工业的开发与建设已具雏形,已形成1亿吨/年的生产规模。“八五”以来,煤炭工业产值和实现的税利一直占到全市GDP和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市煤炭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具有转折性、标志性和历史性的五大突破:一是全市煤炭产量突破亿吨大关,2005年煤炭产量达到1.06亿吨,同比增长30%,占全省产量1.55亿吨的68.5 %;二是煤炭工业产值突破百亿,达到115.5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5 %;三是全行业实现税利费突破50亿,达到54.78亿元,纳入财政部分为42.43亿元,占财政总收入62.69 %;四是全市煤炭铁路发运煤炭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102万吨;五是地方国有煤炭运销企业实现税利突破5亿,达到 5.21亿元,同比增长13.5%。

回顾煤炭工业发展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煤矿建设成效显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神府煤田的开发带动下,国家和地方共投入资金近300亿元用于我市煤炭资源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大柳塔、榆家梁、榆树湾等现代化矿井为代表,大中小矿井齐全,国家、地方和个人联合开发的格局。目前,全市境内共有各类生产矿井395处,其中中央企业矿6处、省属企业矿2处、地方煤矿387处。“十五”期间,我们抓住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高起点、新机制、大规模、现代化”的煤矿建设方针,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了榆树湾、锦界、冯家塔、拧条塔、何家塔、三道沟、南梁、海湾、中能榆阳、杨伙盘等一批现代化矿井。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前期1000万吨,后期4000万吨榆树湾煤矿,年底可建成投产。南梁煤矿和中能煤矿,为地方煤矿的技术改造树立了榜样,成为榆林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璀璨明珠。

(二)煤炭产销趋于合理。我市通过铁路外运经营煤炭始于1982年,当年由2万吨起步,经过20多年努力,出口煤计划增加到120万吨,内销煤计划增加到565万吨。发运线路由过去的在山西庄阴线发运到现在的神朔、包神、西包三条线路发运。发运站点由过去在山西庄阴线借站上煤到现在的在神朔线上的新城川、黄羊城、孤山站;神延线上的凉水井、大保当、牛家梁、鱼河;包神线上的大柳塔石圪台、瓷窑湾等站上煤装车发运。全市经省政府批准的公路煤炭计量站点36处,其中出省、出市地界站点24处,县乡公路12处。截止2005年,全市国有重点煤炭运销企业通过铁路外发运经营煤炭计划量为3145万吨,实际发运煤炭4228.5万吨,实现税利费16.44亿元,出口煤创汇2.67亿美元。

(三)安全状况基本平稳。各级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重视安全程度普遍提高,深化煤矿专项整治,强化监管,加大投入,综合治理,促进全市煤矿安全状况总体稳定。2001年至2005年,全市地方煤矿原煤百万吨死亡率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分别为1.7

2、1.

23、1.

16、0.81和0.90,总体呈下降趋势,未发生5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煤矿安全生产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连续十六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四)结构调整有重大突破。“十五”期间,煤炭工业逐步实现了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的转变,由资源粗放型管理向严格保护型管理的转变。

一是“三个转化”进程稳步推进。2003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三个转化,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与转化并重,把转化放在首位的方针,突出煤炭主业,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了一批涉煤转化项目的建设。着力走科技创新、项目带动、转化为主的路子。

二是标准化矿井建设成效明显。从2003年起,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累计投资2.04 亿元,建成标准化矿井68处,初步改变了地方煤矿小而散、脏而乱,无序竞争、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局面,促进了资源与生产、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三是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53 亿元,完成3549.67 km2的煤田地质勘探任务,为后续规划发展创造条件。完成了神府、榆神、榆横矿区的总体规划,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评审。积极实施资源整合,关闭516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对45处地方煤矿实施了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对86处乡镇煤矿进行了联并。全市累计投入2亿多元,用于小焦化厂的清理整顿,共关闭兰炭企业49户、焦炉78 台;累计投入1.6亿元,用于煤矿生产、生活区绿化,矿容矿貌得到了改观;共投入1.5亿元资金,对煤矿开采已形成的地表塌陷、水体泄露,植被破坏等进行了补偿和治理;累计矿区植树种草面积4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较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组织专家开展因采煤造成地面沉陷的治理调查研究,制定了榆树湾矿井保水采煤实施方案;规划了六个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中发展,环境集中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新建煤矿实施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三同时”;新建电力项目都采用空冷装置,同步建设了脱硫设施,并完善了节水环保工艺和设备。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榆林是煤炭资源的禀赋条件,特别适合大规模开采和就地转化。我市煤炭企业要实现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有利时机,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按照“三个转化”的方针,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过程中,把发展大型、特大型煤电化、一体化项目作为主攻目标,打破产业界限,以多种形式推进煤电联营、煤焦化联营、煤路运联营,延长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循环经济的格局。

当前,我们要着力处理好以下我市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系和问题。我市煤炭工业尽管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一些自身内部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直制约着我市煤炭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我市地方煤矿技术人员缺乏,科技含量低,从而形成盲目开采,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比如在我市,集矿、路、港、电、航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中央大型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单井单面产量、全员工效等多项指标创世界记录,是世界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与地方煤矿落后的采煤方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们深信通过这次“煤炭科技万里行”活动,为我们榆林煤炭工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榆林煤炭工业发展中,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供各位领导、专家进一步研究。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跨越式发展和适度开采之间的关系。我市地方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拉动的结果,并不完全是行业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是靠煤矿超能力生产;企业效益的增加主要还是依靠产量增加和价格提升。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跨越式发展和适度开采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榆林煤炭”、“平安榆林煤炭”。

二是正确处理开采与塌陷的关系。煤炭开采必然造成地表塌陷,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底,全市因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面积达320平方公里,仅神木县采空区面积达99.12平方公里,现已塌陷44平方公里。煤炭开采造成的塌陷,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我们绝不能熟视无睹,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在开采中治理,在治理中开采,力求把塌陷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绝不能再走山西、东北等老工业区的曲折道路。

三是正确处理煤炭开采和水资源保护的关系。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的7.3%。现有的开采方式,已造成了水体泄露,这就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因此,在煤炭资源开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煤炭开采和水资源保护的关系,积极探索保水采煤新技术。

四是采煤方法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全市现有地方煤矿普遍以炮采为主。高档普采、轻型综采和综采等先进的采煤方法没有得到普遍应用。落后的采煤方法,不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相适应,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应用煤矿先进适用技术,改革现有的采煤方法。

五是采空区治理已成为煤矿亟待解决的问题。受采煤方法限制,房柱式硐室开采导致工作面无法实现全负压通风,工作面空顶作业,顶板事故频发。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强,采空区面积范围越来越大。近年来大面积冒顶次数不断发生,已经成为我市煤炭安全生产的心腹之患。

六是煤层自燃发火倾向严重,矿井防治水任务艰巨。我市榆神矿区、神府矿区属侏罗纪煤田,煤类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煤层自燃发火自燃发火指数低,极易自燃。近年来,全市有多处煤矿发生井下煤层自燃,虽然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榆神矿区大部分煤矿采用竖井开拓方式,工作面离涵水层较近,极易发生透水。

七是煤炭产品结构单一,转化率低。我市现有给类煤矿395处,2005年共生产原煤1.06亿吨,原煤生产和输出的比重过大,大量原煤以直销为主。受资金、技术、人才诸多因素限制,全市原煤就地转化1330万吨,转化率仅为12.5%,煤炭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焦化、煤电铝、煤气化、煤液化等优势产业和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洁净煤项目建设和劣质煤、煤矸石、与煤共生伴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接续产业的培育更是滞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煤炭产业经济运行质量水平和综合效益不够理想。

八是煤矿安全欠账多,技术装备落后。受历史条件限制,我市地方煤矿起点低、先天不足,矿井采、掘、机、运、通以及排水、供电系统等普遍缺乏先进技术装备,井下采用非防爆车辆运输,没有实现矿井全程电子监控,整体技术装备落后,安全基础薄弱,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较差,影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同志们,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我国能源政策的调整,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作用、地位在今后会进一步加强,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推动产量逐年提高。榆林作为全国产煤大市,既要做到产量有序增长,又要避免走过去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装备煤炭企业,逐步提高我市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

这次煤科总院前来我市,秉承“立足煤炭、服务煤炭”的基本宗旨,坚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和优化煤炭产业,不断创新煤炭开采、洗选和安全防范技术、安全保障能力。这对于我市煤炭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次极好的机会,“煤炭科技万里行—走进榆林”,为我们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我们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在资源勘探、采煤方法改革、中小煤矿技术改造、煤矿安全、洁净煤技术利用、产业延伸转化、保水采煤技术、采空区治理、环境保护、煤矿信息化、矿井标准化等领域加强合作交流。请参加会议的代表,要针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寻找与煤炭科研单位对接的切入点,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为榆林煤炭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携手合作,共同奋斗!

衷心祝愿“煤炭科技万里行”活动在榆林这块圣洁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谢谢大家!

榆林市煤炭工业局局长——刘乃儿

第6篇: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煤矿机械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0%以上,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十一五”期间,中国煤炭产能大幅提升,产量继续增加,价格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一些主要产煤大省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效,相继组建了一批区域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形成了煤电、煤化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2012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全国煤炭产量36.6亿吨,比上年增长4%左右;全年进口煤炭2.89亿吨,同比增长29.8%;出口926万吨,同比下降36.8%。2012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286亿元,同比增长7.7%。

2013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企业均出现销售困难、成本持续增加、资产负债率上升的情况。产量方面,自2013年一季度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同比持续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上半年累计产量17.9亿吨,同比下降3.7%。销量方面,上半年全国累计煤炭销量17.5亿吨,同比下降3.8%。

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中国宏观经济在“十二五”期间仍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持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使煤炭产业链下游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维持煤炭工业较高的景气度。在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大环境下,未来国内煤炭企业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升,煤炭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得到根本改变。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煤矿机械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煤炭工业的现状,并对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褐煤、焦煤、无烟煤、电煤、动力煤的开发利用情况。随后,报告对煤炭工业做了进出口数据分析、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投资潜力分析和前景趋势分析,最后分析了煤炭工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第7篇: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

2月25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指出,站在煤炭工业“十二五”及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煤炭工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应充分认识我国短期煤炭供应宽松与长期总量不足的客观形势,实施煤炭总量控制措施,提高全国煤炭长期稳定供应保障能力。”王显政说。

远期四大风险

一是煤炭资源保障程度低,资源供应面临潜在风险。我国大型整装煤田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宁和新疆地区,其他大部分产煤地区资源赋存条件较差。煤炭资源开发越来越向晋陕蒙宁等西部地区集中,煤炭调出区与主要消费区的距离增加;原来一些煤炭调出省逐渐转为煤炭调入省,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保障的难度加大。特别要关注进入“十三五”以后,全国煤炭需求量在40亿吨以上再逐年增长下的煤炭资源保障问题。

二是矿井数量多,产业布局趋同,非煤产值效益低,结构调整面临挑战。我国小型煤矿数量多,生产集中度低。目前全国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有1.2万多处,占全国煤矿总数的80%以上。开采深度增加,煤炭生产风险增加。目前全国已经有千米深井39处(其中,山东24处、江苏5处、辽宁7处、河北2处、安徽1处),最深的达到1450米。煤矿深部开采面临的冲击地压、地热、高承压水、瓦斯等自然灾害与职业健康问题。在煤化工产业发展进程中,也存在“逢煤必化”、“以煤养化”、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问题。

三是煤炭生产消费持续大幅增长,环境问题凸显,生态环境约束强化。目前全国煤矿采空区土地塌陷累计达100万公顷左右,每年新增采空区6万公顷左右;煤矸石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严重土壤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有害重金属排放不断增加,酸雨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由于我国持续快速的煤炭消费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社会舆论压力。

四是发展理念亟待更新,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亟待加强。近年来,煤炭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难能可贵,但要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实现煤

炭工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任务还很艰巨,距离落实科教兴煤战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和谐矿区任重而道远。近期过剩明显

王显政不止一次地提醒煤炭企业应警惕煤炭产能过剩,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在这次会议上,他再次重申了此种观点:“现阶段,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煤炭市场需求放缓、价格下滑,煤炭产能过剩压力显现。”

王显政指出,近10多年来,在市场需求大幅增长、煤炭价格上升、行业效益好转等多重因素引导下,煤炭产能建设速度加快,煤炭产量大幅增加。

从煤炭投资与产能建设分析,“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投资1.25万亿元,加上2011年的4700亿元,共计1.72万亿元,按800元/吨产能建设计算,可形成产能21亿吨,其中5亿吨转入“十三五”,“十二五”净增产能16亿吨,加上现有煤矿产能,全国煤矿总产能近期过剩的问题明显。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煤炭市场需求增速回落,价格下滑,库存增加,企业应收账款增加。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秦皇岛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价格由去年11月中旬的86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760元/吨左右,下降100元/吨。1月末,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078万吨,可用22天;2月21日,秦皇岛港存煤达到822万吨,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达到1650多亿元。

他预测,今年二季度以前,全国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供需总体平衡、相对宽松态势。“煤炭企业要充分认识煤炭市场所面临的需求增长放缓及产能快速增长的形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组织生产,按照市场需求适当调控产量,促进煤炭供需平衡,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

第8篇:#####煤炭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煤炭局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编制规划的目的、依据与指导思想:

为推动全市煤炭工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根据省发改委《关于编制全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及编制提纲,#####煤炭局组织编制了本规划。#####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年远景规划,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编制意义深远而重大。

本《规划》的编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定煤炭产业、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民生为发展重点,立足本市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战略设想和目标任务,保障全市煤炭工业平稳较快增长,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煤炭能源保障。

*、规划适用期限和基准年

规划适用期限为****到****年。第一阶段****年到****年,第二阶段远景规划为****-****年,基准年为****年。

*、规划编制过程和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规划编制中充分结合了各矿可申办扩层扩界远景储量,结合了目前正在积极勘探申办的省内、省外的煤田开发。

二、 煤炭工业面临的形势

*.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和导向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国家经济宏观调节下,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工业、产业、建筑业、社会及发展迅速,煤炭的主要消费业如火力发电、建材、化工等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煤炭价格将会稳步有升,煤炭资源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不会动摇,市场前景较好。

*.安全发展任重道远。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伴随煤炭开采始终,冲击地压、高承压水、高地温等问题更加突出。人员素质偏低,技术管理薄弱,安全基层基础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煤炭管理部门有弱化倾向,市(市)煤炭局经费

保障不足,装备水平低,制约煤炭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科技进步有待强化。煤炭企业对科技工作认识有待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研发机构极少,研发人才匮乏。煤矿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引进比较被动,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及现场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不够重视。专业技术人员任务重、压力大、责任大,对日常工作疲于应付,无充足时间和精力开展科技攻关活动。

*.人力资源需求有增无减。煤炭和非煤企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现有人才数量、质量和专业已无法满足需要。同时,人才流动性加大,并加快向外地、向优势企业聚集,条件差的小煤矿人才流失将更加严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观念落后,重引进、轻培养,重使用、轻开发,重干部、轻职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将造成资源浪费,加剧供需矛盾。

三、 发展方针和目标

(一)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方针:

我市煤炭工业“十

二、五”规划及****年远景规划的编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定煤炭产业、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民生为发展重点,立足本市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战略设想和目标任务,保障全市煤炭工业平稳较快增长,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煤炭能源保障。

(二)编制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的原则。统筹市内资源开发和市外、境外资源合理利用,妥善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开发与环保、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等方面的关系,促进煤炭与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二是创新驱动的原则。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要抓住世界能源格局调整的机遇,立足现有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在煤炭安全开采、煤炭转化、替代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提高安全水平,提升战略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原则。优化结构是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性任务。“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突出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一方面,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组建大集团;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非煤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四是安全高效的原则。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推进安全发展,实现由高危行业向“本质安全型”的行业转变。

(三)、“十

二、五”规划及****、****年发展目标及远景展望

*、煤矿生产目标: ****年***万吨,****年***万吨,****年***万吨,****年***万吨,****年***万吨,****年***万吨, ****年***万吨。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以上,原煤入选占总产量**%。

*、采掘机械化:地方煤矿由于受开采煤层及地质条件制约,其生产能力较小。因此,采掘机械化程度较低。目前我市矿井正在考察发展机械化采煤工作,努力在采掘装备水平上有新的提高。

*、安全生产目标:地方煤矿积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了煤矿安全思想意识,进一步完善了生产系统的安全设备和装备,****年全市矿井达到市域可视监控网络化,强化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增强矿井抗灾能力。“十

二、五”期间杜绝死亡事故,降低重伤事故和非人身事故率,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善采掘工作环境、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推广采面钢铁化支护,提高采场支护质量。积极进行安全生产基础性研究,配齐煤矿安全生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实施以人为本、科技兴企战略,加强职工职业危害防治,提高职工劳保福利待遇,控制尘肺病、风湿等职业病的发病率。加强行政执法监管,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我市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实现安全生产。

*、结构调整目标:随着境内可采煤量的枯竭,现生产矿井逐年减少,从事煤炭产业工人大批转向其它产业,一是立足现有开采技术人员的优势,积极扩展外省市的煤炭开发,++++集团计划分别在贵州省和江苏省新建年产**万吨的===煤矿和年产**万吨的===煤业;二是抓住现煤炭创利的优势,集中资金创办地面产业,如加工、制造业等;三是就地取财,利用现有厂市、厂房大力发展养殖业等。

*、职工队伍素质目标:“十

二、五”期间煤矿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初中以上不低于总数的**%,高中以上不低于总数的**%,大中专以上不低于总数的*%,消除老弱、文盲人员,上岗职工全部进行专业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彻底改变煤炭产业队伍工作生活脏、乱、差、危及收入低的状况,按照建设

小康社会的要求,从改变生产环境抓起,做到生活环境达到园林化、住宿公寓化、文化生活多元化,在提高职工福利文化生活待遇的同时,提高工人收入水平。“十

二、五”期间力争煤矿职工平均年收入达到当地职工平均收入的*.*~*倍,后十年达到*~*.*倍。

*、重点建设项目

力争在省外建设*处年产**万吨,在本市建设一处年产**万吨的中型现代化矿井。

四、建议重点:

*、煤炭开发布局

积极开发枣陶矿市可采煤量,实行现有地方煤矿++++开发开采,依托市域优势,建立地方煤炭集团化公司充分开发利用陶庄、甘林矿市剩余的煤量。

*、勘探建设项目

(*)资源勘探

在++++市域煤田勘探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可扩界勘探的市域,加大勘探范围,寻找煤田、建设新矿,为地方经济发展补充后劲。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规划项目

积极发挥技术资金优势,向省内外大型煤田发展,在贵州或山西等地再探找开发一处大型煤田,做好煤炭资源战略储备。

(*)小煤矿++++

本着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煤炭资源的原则,在规范小煤矿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制订有利小煤矿发展的政策,积极实施整顿++++、提高的方针,兼并整合小煤矿提升办矿质量,发展地方经济。

(*)安全技术改造

建立制订小煤矿技改政策,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加大小煤矿安全投入,加大矿井技改力度,提升小煤矿办矿标准和办矿规模。

五 、主要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主要保障措施:

*、健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地方煤矿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受约于煤炭资源的优劣,在国家政策体制的指导下,立足于矿井实际,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煤炭资源,尽量减少煤炭资源的损失,延续矿井开采年限,提高矿井生产规模。

*、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

要大力支持煤炭企业集团发展,规范集团公司经营运作,充分发挥煤炭企业集团中坚骨干作用,促进煤炭主业与非煤产业的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推动地方煤炭工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深化煤炭企业改革

按照国家有关指导性政策,积极对现有煤矿进行体制改革,走++++兼并之路,实行优化组合,提高办矿体制。目前,本市++++兼并了部分矿井,扩大了煤炭储量,提高了生产能力。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小矿发展

近年来国家、省对煤矿的治理整顿相继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及在整顿期间下发的规定指令等,同时率先成立了煤矿安全监督监察执法大队,加大了对地方煤矿整顿监管力度,关闭、规范了一批小煤矿,提高了办矿条件,促进了我市煤矿健康发展。

*、实施科技兴矿战略

“十

二、五”期间,对现有矿井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引进推广适合于小煤矿使用的先进设备。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矿之路,培养招聘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在实践中创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开采技术,使安全、生产、管理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在今后的煤矿安全管理中,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细化完善“三级三线”网络建设,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强化煤矿安全监管,并依照《煤矿安全规程》等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大矿井的安全投入,提高矿井的安全装备水平,完善优化矿井的生产系统,积极实施以人为本、科技兴安的战略,健全市域安全生产数字化远程监控网络,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矿市生态和环境保护

按照《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规定,建立专门环保机构,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制度,强化综合治理措施,加大环保投资,绿化保护矿市生态环境,建设高标准的生态矿市。

第9篇:浅谈如何推动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发展

煤炭工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必须实施“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三步走战略,依法关闭非法矿,查处违法矿,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矿,并通过整治整合,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变煤矿过多、过乱、过散的状况。

实施整顿关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湖南煤矿多规

模小、灾害重、安全基础差,百万吨死亡率是全国平均值的3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整顿关闭要求,坚决关闭淘汰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改造提高一批,减少煤矿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矿井本质安全水平。

按照湖南省政府提出“落实国家政策,结合湖南实际;考虑国计民生,立足长治久安,加大整顿力度,加快产业升级”的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原则,和“一揽子”解决全省煤矿整顿关闭问题的总体方案,拟将“十一五”后三年关闭的煤矿提前到2007年底全部关闭,使煤矿总数在1120处以内。要重点关闭5类煤矿:不执行煤矿监管监察指令,擅自违法组织生产造成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年生产能力3万吨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也要列入重点关闭对象);严重威胁国有和相邻煤矿生产安全、严重超深越界开采或超深越界开采屡禁不止拒不退界的;矿区范围内煤炭资源枯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决定关闭的。

搞好整合技改,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要充分发挥国有大矿管理、技术、人才、信誉优势,鼓励国有大矿整合煤矿,并以整合技改促进煤矿企业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要搞好系统改造。保留下来的矿井,其开拓、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供电系统,必须按照煤矿设计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改造。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优化矿井开拓、提升、排水系统;必须配备同等能力的备用风机和电机;开采深度50米以上的矿井必须有人车,以改善作业环境,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要抓好瓦斯治理。所有突出矿井必须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按“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要求,实现企业内部或县域联网;必须建立和完善瓦斯抽放系统,坚持“先抽后采”,并逐步变“抽放”为“抽采”;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必须采用能形成负压通风的正规采煤方法;严禁采用巷道式和前进式开采。不达以上要求的坚决关闭。

要抓好支护改革。2006年,湖南煤矿顶板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45%。必须严格加强顶板管理,要改革支护和采煤方法,逐步实现采掘工作面支护材料金属化、锚喷化;淘汰巷道式、高落式等落后的非正规采煤方法和工艺。要掌握矿压和顶板活动规律,严禁空顶作业。

推进管理强矿,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要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层层落实煤矿安全责任。要强化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各级煤炭行业管理、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煤矿生产中的违法、违规和非法生产行为,并积极培育和发展面向煤矿的技术服务体系,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要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要坚决淘汰非正规开采方法、强制推行壁式开采;积极推广采煤工作面金属液压支护,2008年底前淘汰木支护,推广井巷锚喷支护。

要加大煤矿安全投入。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各类煤要按规定提取的10元安全费用,全部用于瓦斯集中整治和安全投入;吨煤提取10.5元的煤矿维简费、省属煤矿政策性补贴资金的30%用于安全专项投入。对国家支持的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地方财政要积极安排配套资金,专项列支,同时到位。

要加强劳动组织和用工培训管理,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煤矿企业要切实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严格从业人员准入标准,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建立入井人员管理系统,严禁以包代管和层层转包;要与所有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要认真落实全员安全培训。今后,新申领矿长资格证的煤矿矿长和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及技术负责人,必须达到煤矿安全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历的要求,现有持证人员最迟必须在2009年底前达到规定学历和工作经历的要求。

上一篇:公文管理工作下一篇:关于青春的英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