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自我反思

2023-0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精神心理自我反思

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及自我调节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及自我调节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在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为实验对象,将进行自我调节的50例护理人员纳入研究组,进行基礎调节的50例护理人员纳入参照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的原因,探析自我调节对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调节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心理反应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调节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不良心理反应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进行自我调节的精神科护理人员生活质量更高,因此亟需进一步增强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的自我调节意识,从而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关键词:精神科;心理反应;自我调节;护理人员

精神科护理的目的为治疗心理疾病,改善个人的精神状态。随着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增加,护理人员的压力也逐步增加,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有文献显示,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的自我调节可以有效预防心理问题[1]。本研究选择100例在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为实验对象,分析其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及自我调节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在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为实验对象,将进行自我调节的50例护理人员纳入研究组,进行基础调节的50例护理人员纳入参照组。研究组年龄22~28岁,参照组年龄21~27岁,均为女性,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护理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分析

(1)对精神卫生认识的匮乏,导致大多数人对精神病患者是排斥的,加上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不佳,基础设施不全,被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无助的心理。(2)因为我国精神科护理事业发展较慢,所以很少有机会出去学习与深造,且工资少、福利差,社会支持不够,导致护理人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感觉前途渺茫,所以出现消极和悲观的心理。

1.2.2 不良心理反应的调节

参照组进行基础调节,研究组进行自我调节。基础调节方案:听听音乐、跑跑步等。自我调节方案:(1)转移注意力,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消除疲倦。增强体育锻炼,养成成熟的人格。保持较好的情绪,学会适当放松,必要时可以和同事沟通,通过幽默的话语消除烦恼,增添快乐。(2)消除自卑情绪,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学习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把所学内容有效运用到临床与社会之中,转变社会群众对精神病患者与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看法,做到自强自爱。通过自身的能力、素养、言语等的提升,获得更多人的尊重,以增强自信心,积极开展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调节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心理反应评分。采用医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表和不良心理反应评分表评定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反应,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不良心理反应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调节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调节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心理反应评分对比

调节前,两组不良心理反应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调节后,研究组不良心理反应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调节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心理反应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调节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不良心理反应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进行自我调节的精神科护理人员生活质量更高,因此亟需进一步增强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的自我调节意识,从而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林.精神疾病危急事件发生后对医护人员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5):106,108.

作者:姚宇 李雁婷

第2篇:精神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打针、送药、疾病护理等,更重要的是疾病的预防、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指导、心理护理等。精神科患者比较特殊,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精神症患者更是如此,因此,只有获得患者的信任,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针对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个别的疏导、护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 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特征

神经症患者病前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躯体化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现实处境不相称,但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反复求助医生,到医院检查。病程多迁延,容易引起周围人对他们的歧视,以为他们是装病偷懒、折磨别人,这反而加重患者的自卑心理,使患者认为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他们,看不起他们,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神经症患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出现了偏差:过分关注自身感觉,轻视别人的忠言,只相信自己,绝不相信他人,甚至轻视他人。有过分担心自己的能力,感觉一无是处,产生自卑心理;有的过分夸大危险,感觉处处有危机,从而惶惶不可终日;有的过分担心自身健康,感觉患有重病,四处求医,虽然多次检查均显示正常仍坚信患有重病,产生疑病心理。目前医院多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亲属过分关注患者,患者整日无所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神经症症状上。另外,多个患者相互暗示,亦加重神经症症状。

2 心理护理

充分尊重和理解患者:护士必须掌握精神科的有关专业知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必要的疏导。要同情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对不合理要求要委婉拒绝,使病人心服口服。对于症状的改善,要给予真诚的鼓励,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强占胜疾病的信心。

护士的关爱行为是治疗神经症的良药:护士是患者住院期间接触最多的人,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护士与患者交谈时,音调进不宜过高,频率不宜过快,柔和、悦耳的交谈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与患者交谈时要面带微笑,表情亲切自然,使患者有愉快感、安全感,进而密切护患关系。还可以轻拉患者的手或轻拍患者的肩膀,全神贯注听患者倾诉,使患者不良心理得以宣泄,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密切观察病情,减少伤害行为:虽然多数人认为神经症比其他重性精神病病轻,但是患者精神痛苦的程度却重得多,自伤、自杀时有发生。由于病人智能和意识均正常,其行为计划周全,隐秘性强,成功率高。因此,护士对这类患者更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伤害行为的发生。

提高患者地位,增加人文关怀:封闭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病情的转归,不利于改善病情。因此,应多组织患者参加工娱活动,分散其注意力,要把个别心理护理和集体心理护理相结合,多给患者讲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讲解促进健康的有关知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人文关怀,促进护患配合,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3篇:心理自我自我评价(共)

> 心理学自我评价 推荐度: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 推荐度: 心理素质自我评价 推荐度: 心理自我评价 推荐度: 自我心理素质评价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第4篇: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人们。(摘自百度百科)

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学生们也渐渐的感受到了不同方面不同大小的压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正确面对解决这些压力,成为我们最关注的事情,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法直接有着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更应该多关注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压力的方法。

大学阶段面临着目标的选择,社会角色与个性意志,理想与现实,自我成熟感与自控能力之间的矛盾,加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应对得不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成为能力发挥和身心健康的障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我觉得学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应该进行了多一点的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通过对在在校大学生于不同年龄(17-24)不同性别不同系别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 当代大学生心理普遍都存在过多过少的压力男生压力较女生过大些

(二) 主要压力来自于平日的学习和对前途的担忧

(三) 内向的同学更倾向于人际关系的压力

(四) 学生在有压力的时候很少能够去找心理辅导老师倾诉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意见以便能辨正确的减轻学生们的压力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人生,要拥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目标才能前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让他们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专业发展以及自身特长,从而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不同的个体,帮助其树立适度的学习标准,制定恰当的学习措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会利用图书资料,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还应培养良好的学风,形成团结、凝聚的学习氛围浓厚的集体。

(二)、提高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人活在社会当中,不可避免要和其他人接触,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应适时发现学生交往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矛盾和问题的出现要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和集体交往中的矛盾和问题,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要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注重培养豁达大度的气量,要求学生从个人行为的点点滴滴做起。另外适度提高学生的社交意识,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来进一步增强他们将来的就业能力,有效完成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三)、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五)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普及心理知识 让学生自己调节心理来缓解心理压力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来调节自身压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给自己定位准确 扬长避短。尤其在刚入学的大学生身上 他们在中学阶段 一般有心理优越感 而入学后仅只是大学生中普通的一员。对此 大学生们首先要逐步接受自己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 接纳自我。

(2)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时 要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调整 使其回归到现实中 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压力。并且要常问自己“来大学干什么”“今后要成为怎样的人”等 有利于角色定位 适应新环境。

(3)确立大学的学习 奋斗目标。大学生入学后 往往会有意放纵自己 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失。这是诱发心理问题的病状 看到别人有条不紊地学习工作 便会产生压力。所以大学生必须给自己确立学习奋斗的目标 从心理等角度来讲 有一个明确目标 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 无形中会转移留意力 削弱心理压力的不利影响。有了明确目标 就有了内在驱动力 使人变得积极向上 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压力。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一种适合高校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要发挥好它的作用,就必须着力培养有本校特点的校园精神,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等,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加深对网络文化研究和控制,决不让腐败没落的东西污染学生的身心,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文雅的氛围,保证学生在优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地提高认识、升华情操、磨练意志,从而铸就健康的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

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第5篇: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心理面临压力,冷静地处理心理压力也不是难事,那些在危机面前不惊不诧,保持冷静的人并非天生就有这份能耐,他们也都是在生活中逐渐学会的,以下介绍几种能有些减轻生活压力的自我心理调节法。

学会识别心理紧张的征兆,心理紧张通常表现为身体和行为两方面的变化,具体反应因人而异。以下几条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压力征兆,可以自我识别:没有食欲或食欲过盛,心跳过快,头痛或颈背部肌肉紧张,难以入睡或半夜醒来恶梦频频,不能深呼吸皮肤过敏或湿疹,吸烟或饮酒过量,注意力难以集中,为琐碎小事而与家人同事争吵。

如果你有其中两条以上的征兆,就意味着你可能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了。

应付紧张状态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1.找到控制压力反应的方法 我们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并非来源于所陷入的生活困境,而是来源于我们对这些生活经历所采取的反应。你无法控制生活降临于你头上的打击,但你却能控制自己对待这一打击的态度。所以,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压力占据你的头脑。保持乐观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我们应将挫折视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要养成消极的思考习惯,遇事要多往好处想。洞察你自己的心声。许多人对一些情形已形成条件反射,不加思索就做出反应。我们应多聆听自己的心声,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努力在消极情绪中加入一些积极的思考。

2.尝试创造一种内心的平衡感 心理学家认为:保持冷静是防止心理失控的最佳方法。而每天早或晚进行20分钟的盘腿静坐或自我放松术,则能创造一种内心平衡感。这种屏除杂念的静坐冥想能降低血压,减少焦虑感。有一项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烦躁的人每天花10分钟静坐,集中注意数心跳,使自己心跳逐渐变缓慢。10个星期后,他们的心理紧张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此外,按摩对减轻压力感也非常有效。

3.懂得平衡你的生活 许多妇女抱怨说她们时间老是不够用,事情也老干不完。这种焦虑和受压感对许多人来说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些为工作或生活疲于奔命的人。并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含义。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应尝试换个角度想问题,抽空去想一想或回味一下那些令自己快乐的事情。当你为琐事而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是无济于事的,你应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一切都写下来。每天早起10分钟,把自己感受写满3页16开的纸,事后不要修改,也无需再重读。过一段时间当你把自己的烦恼都表达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头脑清楚了,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了。这种自我交谈方法能帮助你解决好多问题。

第6篇:自我心理综合评价

心理健康,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上了心理课后,我才懂得它的真正内涵,它的种种判断标准,才明白原来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由此,我对自我心理健康做了一下评价。

首先,我必须明白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其次,由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出发,对自己心理进行评价。

1.充分的安全感:我觉得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对安全我是很有信心的,没有过度的担惊受怕,这点应该还是很好的做到了。

2.充分的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估:自己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因为我还是不能充分了解自己,也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估,有时会自傲,有时又会自卑,总患得患失啊。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平日里对自己生活目标还是蛮切合实际的,不会做太遥不可及的目标,这点合格。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这点很自信啊,我总是能在生活学习中锻炼自己,在自然中获一分闲趣,一分平静。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人格,当然是十分注重的,同时,我也能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平和。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想必,作为一个学生这应该是必备的吧。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小到大,我的人缘很好,与人和善是我的做人准则之一,广交好友是我的目的。

8.适度的表情表答与控制:这点合格,我平和的人,若不是很恐怖或恶劣的事一般是不会爆发的。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记得小时候思想不成熟,有过一些小错误,现在思想成熟,对自己的所需所求比较合理。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做有限的个性发挥:在我意识里,社会规范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个性发挥当然是有限的,但有时我总会怯场啊。

再而,从高职心理健康的标准出发,有以下几个评价结果。

1.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需的心理保证。但是,自我觉得这点没有做的很好,求知欲不强,学习的热情不高,也没有很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因此,还要多多努力。

2.情绪健康:它标志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这点还是蛮自信的, 情绪一般起伏不大,较稳定,同时我也蛮乐观的,已于环境相适应。

3.意志健全:自觉性和自制力蛮好,但果断性和顽强性还有待提高,一般我总是很犹豫,名为考虑周全,但我还是很讨厌这个缺点的。

4.人格完善:虽然有时候会退缩,但总的来说,还是能以积极进

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的。

5.自我评价正确:总体而言还过得去,可是,总免不了小小自得、自卑一下啊。

6.人际关系和谐:这点自我感觉良好,只要不够我的底线,所用的朋友我都会真诚以待。

7.社会适应正常:自我评价过关。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良好生活环境中生活的我确信满足。

最后,通过此次自我心理评价,明白自己还有好多方面有待改进,希望自己把好的、健康的延续下去,差的、不健康的进一步改进。

同时,希望自己有一颗平和心面对未来。

第7篇:教师的自我心理调节

马上面临期中考试,面临着课程教不完,该教的没教会,学生情绪烦躁的情况,许多老师非常着急,恨不得一节课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同时加上孩子情绪不稳,于是许多老师出现急躁的心理状态。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形象,从正面积极的去影响学生的心理,给学生正确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也从容不迫的应对复习。

一、 正视现实,积极调节自我。

很多时候,许多情况不尽人意,例如:到复习才发现很多学生该学的没学会,家长评教中满意率低,这些情况无法暂时改变。这时,不应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应该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复习时发现有知识学生没学会,说明现在已经发现问题,要做的是怎样去解决它,怎样找到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让其学会。家长满意率低,透过这件事,说明自己的工作方式没有和家长积极的沟通,或者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真的有些问题,家长产生不理解是很正常的情况,通过反馈,怎样改进自己下一阶段的工作,怎样和家长去沟通,在最大程度上取得家长对工作的支持,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只能更好,没有最好。

二、 进行自我剖析,正确认识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面对自己的不足或缺陷,很多人刻意的去回避。正确的面对自己,每个人既不是一无是处的“凡人”也不是没有缺点的“神人”。正确剖析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自尊、自爱、自信,不卑不亢,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染,起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也懂得爱自己,爱别人,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 理性的面对突发事件。

课堂突发事件通常是不可预知的。例如:有些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或有些学生突发疾病等等。面对突发事件,考验的是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碰到不守纪律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智慧,巧妙的化解,方法大家看过很多,就不一一展开来说,但最找你更要的是冷处理,而不是将矛盾激化,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在处理问题是经常想一想,这样做合适吗?不能被自己的情绪左右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总之,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作为一名老师,学生心中的“圣人”,更是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最佳的状态来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孙跃林

上一篇: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设计下一篇:小学作文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