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水环境治理现状

2022-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国内水环境治理现状

国内外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分析

摘要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我国的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同国家的污染治理模式有不同的适用体制,同一个国家内部的治理模式也不同。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不同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发展背景、基本架构和模式效益,总结出这些模式对我国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的启示,对于推进我国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模式;治理主体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9.024

Key words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pollution;Governance model;Governance subject

農村生活环境污染作为一种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农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2011年,中央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业、农村和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的重要性;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2015年一号文件指出,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落实县乡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由于背景不同,不同的国家、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农村都有不同的治理模式,每个治理模式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条件。目前,学者对于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对国外成功案例相对宏观层面研究。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美、日、英三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经过了一个从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1-3]。环境治理模式是治理主体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一切行动的规则、标准与方向[4]。国外在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方面的实践,包括环境监测体系、环境污染治理体系、环境信息公开体系和环境应急体系4个方面的制度经验[5]。二是对国内典型模式相对微观层面的探讨。郭永辉[6]提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3种治理模式,陈加宝[7]指出我国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应确立适合我国的城乡一体化的环境治理模式,实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法治化[8-10]。刘建英等[11]、赖庭汉等[12]、叶芳等[13]认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生态化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辅助和居民参与的合作治理模式。曾鸣[14]、宋欢[15]从农业面源污染、微小水污染、生活源污染和跨流域污染4个方面总结了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模式,提出从经济根源来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笔者从发展背景、基本架构和效益方面分析了美国和昌邑市的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模式,探索创新更为适合各地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的机制模式,对提高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美国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模式

1.1 模式发展背景

美国是农业发展大国。2010年美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6.5%,2011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农、林、渔等部门就业人数约占总就业人口的0.7%。2016年美国农场数量估计为206万家,农场的耕地总面积为3.69亿hm2,美国自然资源丰富。

美国由于土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农村生活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空气污染严重,每年有数百万吨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严重威胁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引起了公民的广泛关注,居民强烈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治理污染。为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美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污染治理。美国颁布《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等大量法律法规,为美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完备的政策法律支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环境政策体系和各项环境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为美国环境保护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1.2 模式运行的基本架构

美国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环境保护机构治理的同时,引入市场化运作和公众参与,出台了多元化政策,完善了生态环保法治体系。

美国联邦政府设有环境质量委员会和国家环保局2个环境保护机构。环境质量委员会负责监督、协调各行政部门有关环境方面的活动,为总统提供环境政策方面的咨询;美国国家环保局执行各项环境法案,负责环境管理与保护。

美国实行市场化运作环境治理。联邦政府在项目运作中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农场主参与农业环境保护项目;垃圾公司与联邦政府签订协议,按一定费用保准到村民家收取垃圾,通过招标获得垃圾处理厂的运营权。

公众参与是农村垃圾治理的重要途径。在美国,通过社区参与,自我服务,基本实现了环境公共治理的自我供给。美国在制定环境相关法律、计划时,会邀请农民广泛参与,使计划更具有可操作性。农民可以申请组成类似于非政府组织的农村社区,由当地居民自己组织农村垃圾治理项目活动。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为保护美国良好生态环境提供了有效而有力的法制保障,实行“绿色采购”“环境保护税收”等多元化政策来治理环境;设立专门的基金会,管理环卫资金,解决了污染治理服务中的经费问题。

1.3 模式效益分析

美国污染治理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美国农村生活环境,完善了本国的环境治理体系。从生活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角度来看,引入市场机制,在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加快了经济发展,使空气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美国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模式大大节省了污染治理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公司承包要比政府进行污染治理服务节省25%的费用,节省街道清扫费用约43%。

2 昌邑市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模式

2.1 模式发展背景

昌邑市属于山东潍坊市下辖的县级市,总面积1 578.7 km2,总人口6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94万人,占人口比例79.44%;昌邑市境内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展形成优质水果、优质蔬菜等10大专业生产基地,是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基地县(市)、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市)。

通过资料查阅,统计昌邑市2010年垃圾情况发现,2010年昌邑市日产垃圾260~410 t,垃圾占压土地面积133.33 hm2,可见,昌邑市农村环卫设施建设落后,生活垃圾堆积,形成“垃圾围村”;同时,地膜、产品包装等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低,造成土壤、水体等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影响农民健康,昌邑市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昌邑市政府意识到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要形成长效机制,而市场化运作是搞好环卫工作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有效的方式。2008年,昌邑市在全国率先施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进行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打造昌邑模式;2009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推进环卫一体化作为重点;2011年,昌邑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促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深入进展。如今昌邑市镇街区驻地托管率达100%,城中村托管率达100%,行政村托管率达100%,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在昌邑市得到全面实施。

2.2 模式运行的基本架构

昌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昌邑市政府将全市镇街区驻地、村(社区)的道路保洁、垃圾收运全部委托给康洁公司,确立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

(1)建立“一杆到底”的科学运作机制。保洁公司与村、乡镇政府签订合同,所有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的提供设置,都由康洁公司全面负责:在昌邑市的691个行政村,配备1 600余名保洁员,设置垃圾桶20 000多个,在10处镇街区建成垃圾中转站,购买配备垃圾清运车近60辆。村内的保洁员负责所在区的垃圾收集、垃圾桶清洁等保洁工作,对管理员负责;管理员监督指导保洁员的工作,管理员每日的工作行程受到环卫局跟进监管,层层递进。

(2)确立资金筹集制度,加大技术创新。昌邑环卫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收费模式增强了村民的环卫意识,为城乡环卫一体化持续发展提供了固定的资金保障。昌邑市坚持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加大技术创新。昌邑市环卫局引入市場机制与企业合作,投资2.2亿元建设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年处理建筑垃圾150万m3,可生产新型环保建材200万m3,实现废弃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大提升了城乡环境卫生质量。

2.3 模式效益分析

昌邑市完善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结束了长期以来垃圾堆积围村的现象。昌邑市城乡环境卫生工作取得巨大进步,昌邑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2017年昌邑市共清理垃圾3 125 t,建立了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资源利用一系列项目,实现垃圾减量30%~40%。

昌邑市市环卫局与企业联合研发的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将生活垃圾转化为沼气、肥料等有效资源,日处理生活垃圾300 t,通过再利用每吨生活垃圾可产生160元左右的经济效益。成立昌邑康洁环卫集团,与安徽淮南市等签订保洁协议,合同额近20个亿。昌邑模式实施以来,赢得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定为标准化试点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3 结论与讨论

总结该研究引用的2个典型模式案例可以发现,农村生活环境的治理会在实际执行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引发新的模式实施方案。

美国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的巨大进步,得益于法律保障和政策安排,美国联邦政府认识到农村垃圾治理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地制定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措施,实现农村垃圾治理的法制化管理;但联邦政府行政体系复杂,各部门政策实施效率不高,居民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也难以保证。

昌邑市与时俱进摸索创新出昌邑模式,充分发挥统筹城乡的优势,使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清理,成功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但昌邑模式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村子仍存在整治不标准、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有的村居环卫管理制度不严谨,对保洁员职责监管不够等。

推进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进程,各地政府应结合地方实情,制定出适应新时代和新环境的合适、有效的治理模式执行并推广。相关部门应落实环卫工作,与时俱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体制。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的标准,完善人员配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卫保护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和社会的环境治理参与度。

企业与环卫部门进行生活垃圾处理的合作,积极争取政府各项环卫整治项目,根据不同村镇的差异化污染现状,确定不同的合作方式,提供更高效的供给和多样化治理服务,有效满足村镇的需求。

村民作为多元主体之一,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环境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要提高自己参与生活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尽量减少个人生活垃圾的产生,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

参考文献

[1] 宋海鸥,毛应淮.国外环境治理措施的阶段性演变:工业污染治理——以美、英、日三国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45-49.

[2] 胡久生,邢晓燕,汪权方,等.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278-286.

[3] 李忠民,汤哲铭.国内外城市治理模式与我国实践性选择[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2):25-29.

[4] 陈海秋.国外典型城市环境治理的九大模式概述[J].珠江现代建设,2010(3):3-7.

[5] 郭少青.国外环境公共治理的制度实践与借鉴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2016(3):54-63.

[6] 郭永辉.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研究:国内外治理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8):63-69.

[7] 陳加宝.城乡环境和谐宜居130万农民率先受惠[N].济南日报,2011-10-27(004).

[8] 吴越,庄斌.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模式探讨[J].环境保护,2015,43(17):31-34.

[9] 孟彬,夏欣.潍坊市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问题研究:以临朐县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2014(10):58-60.

[10] 曾婧婧,胡锦绣,朱利平.从政府规制到社会治理:国外环境治理的理论扩展与实践[J].国外理论动态,2016(4):85-92.

[11] 刘建英,刘彦芬,祁麟.新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治理方式分析:以南和县北关村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5,30(1):28-29,36.

[12] 赖庭汉,吴戊镇,房陈钰,等.多中心治理视阈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实践探索:基于广东100条自然村的一线调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7(9):121-131.

[13] 叶芳,黄玩群,涂纯浩.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成效和制约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4):98-103.

[14] 曾鸣.对重塑广东农村环境的若干认识[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5-22.

[15] 宋欢.广东农村生活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7(8):161-164.

作者:孙艺榛 郑军

第2篇:国内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

摘要:治理理论已成为研究公共危机问题的主要范式之一。公共危机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2003—2021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对公共危机治理问题的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研究视角呈现学科交融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研究内容丰富多元,研究的热度、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大,促进该研究的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既有研究也存在概念内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局限性,据此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公共危机治理;研究现状;演化路径;研究展望

基金项目:广东省创新强校项目、广东省教育厅疫情防控专题“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复合治理机制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例”(2019KZDZX1035)。

“在危机中”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各种潜在的与显现的公共危机日益成为我们经常面临的危难现象和发展难题,研究危机和破解危机越来越成为中国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1]27。关于公共危机治理路径的研究源于世界银行和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理念的大力倡导。目前治理理论已成为研究公共危机问题的普遍语境,公共危机治理这一主题亦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关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以“公共危机治理”为关键词检索项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至2021年5月31日,共检索到719条结果,其中学术期刊465条,学位论文223条,报纸会议31条记录。研究者以相关理论或公共危机事件为切入点,围绕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范畴、治理体系的各个方面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初步构建了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但基于公共危机常态化、动态化的现代特征,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危机治理的难度在加大,相应地,基于新发展阶段的公共危机演化规律和治理路径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少数学者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性工作,如刘智勇、刘文杰(2012)对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的研究述评;鹿斌、周定财(2014)等对国内协同治理問题的研究述评与展望;张玉磊(2016)对整体性治理及其在公共危机治理领域运用的研究述评;张美云、杨徐美(2020)对国内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进展评价及未来展望。这些述评类文献,多数侧重于梳理公共危机治理的某个方面,如主体协同或整体性治理、协同治理这两种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目前仅有1篇是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公共危机治理研究现状的,但其文献样本的选取是基于治理的模糊概念,将公共危机治理、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应对、公共危机处置这些主题都包括在内。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治理理论,以公共危机治理或突发事件治理作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2003—2021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系统描述国内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方向和路径。这一方面有助于在理论层面上更精准地把握公共危机演化的内在机理,以便构建更为成熟的公共危机治理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助推公共危机治理实践的相关研究,为具体的实施层面提供模式和路径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样本和研究概况分析

本文以关键词=公共危机或者关键词=公共危机事件或者关键词=突发事件与关键词=治理为检索条件,时间范围不限,选取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的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作为数据来源,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截至2021年5月底,共检索到471条文献记录。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有效性,在正式展开文本的定量分析之前,进行了数据清理:第一步,对篇首语、编者按、学人推荐、期刊总结、选题指南、通知、新闻报道等无作者的期刊内部管理事项类文献一律删除;第二步,考虑到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进展和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剔除了会议综述、研究综述、研究热点等述评类文献以及书评;第三步,清理了少数乱入的与本主题无关的文献;最后,用CiteSpace软件将初步清理后的数据输入进行去重处理。经过数据清理后得到447条有效的文献数据,构成本研究的分析样本。

(一)从发表年度分布来看,研究总体上趋热,2020年达到峰值

从图1来看,关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热度总体上呈蜿蜒上升的趋势。研究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3-2007)为研究的起步阶段。五年间平均每年有4篇高质量论文发表,虽然数量不多,但可持续性强,表明这个领域持续受到学术界关注;第二个阶段(2008-2017)为研究的活跃阶段。2008年到2010年是快速增长时期,2010年发文量出现小高峰,达到36篇;随后的6年发文量在每年28篇左右小幅波动,直至2017年达到34篇。这表明在本阶段该领域的研究相当活跃,涌现了很多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促使公共危机治理理论体系不断成熟和完善。第三个阶段(2018-2019),研究趋冷,降至与2008年相同的水平。第四个阶段(2020年)为研究的井喷阶段,仅2020年一年的发文量就达到了峰值,约占2020年以前年度文献总和的三分之一。总体来看,本领域研究始于2003年,因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引致的治理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2008年至今研究进入繁荣时期。

(二)从研究的学科分布来看,以公共管理、政治学为主,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显端倪

由图2可知,由于公共危机治理是公共管理、政府治理等领域的核心术语,也是公共管理学科、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主题。因此,这些学科占据研究的主流,发文量占比高达9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也有其他学科陆续加入研究行列,如新闻与传播、社会学、医学、安全科学、情报学科、经济学、环境科学等。这一方面说明新形势下公共危机事件的新发展、新特点,特别是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研究热点和研究脉络分析

(一)研究热点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选择关键词并进行寻径处理后,设置节点频数为6,得到图3的关键词词频共现图谱,也展现出本领域的相关研究热词和较受关注的研究主题。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概念范畴的热词,包括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治理、治理、公共危机管理、危机治理、应急管理、风险社会等;第二类是领域或事件范畴的热词,范围层次不一,包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网络舆情、网络谣言、社会风险、舆情治理、公共治理等;第三类是治理体系方面的热词,涉及治理的各个方面分析,如治理模式有整体性治理、协同治理、数字治理、合作治理等,治理主体有政府、非政府组织、数字共同体,治理方式有积极型政府、整体性动员、大数据等。

(二)研究脈络演进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突变可视化分析(设置时间切片为1,值为0.8)得到前25位的高频热词知识图谱(见表1):

从表1的高频热词知识图谱可以管窥公共危机治理研究的发展脉络。整体来看,公共危机治理研究是伴随着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衍生出的一个分支理论体系。由于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常态化的现实需求的张力,研究的热度、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延展。其中,早期阶段(2003—2007年)关注的主题有数字治理、社会动员、积极型政府构建等;中期阶段(2008—2015年)出现了众多的突变主题,如治理理论的探讨、公共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应急管理以及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网络治理、协同治理以及整体性治理等治理模式;近期(2016年至今)由于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以及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与之相关的研究主题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层面的研究热度激增。

三、核心主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对现有文献样本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选取中心度较大的11个聚类导出,由于部分子聚类的成员归属不具有唯一性,经过重组归类最终形成四大类11个子聚类(见表2):

(一)类I为公共危机的理论范畴构建研究

包括#0公共危机和#10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内容,关注的主题有公共危机决策、信息沟通、公共参与和公共精神、政府信任、公权力、网络社会治理等,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1.公共危机决策方面的研究

公共危机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公共危机的治理至关重要,其中涉及决策结构、决策能力、信息沟通以及公民有序参与等多个要素。如刘霞、向良云认为由处于核心地位的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公民、企业等多元的决策主体形成的公共危机决策网络治理结构是现实的选择。其成功运行的关键在于各成员组织之间在知识资本平台上持续有效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2]。万朝珠从信息的传播、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互动性、组织基础和法律与制度保障方面指出了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决策的困境[3]。赖英腾则针对公共危机中信息沟通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4]。胡象明认为公共危机治理转型就是通过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造就具有公共参与能力和公共精神的公民和公民社会,从而最终实现权力向社会的回归[5]。黄健荣、胡建刚经过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嬗变与重构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历史进程,提出公共危机治理政府决策能力再思考:在危机决策价值导向上坚持以人为本,在危机决策权力结构上坚持多元参与和政治共识,在危机治理决策方式上聚焦于前瞻性预警决策,在危机治理决策基础方面走向合作共治[6]。此外,祝大勇、侯雅洁对公权力下沉执行中出现的基层工作人员公权力执行能力不足与越界等典型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陈岩提出了循证领导力概念框架[7]。

2.网络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网络为载体的公共危机与日俱增,产生了网络社会治理问题,也引发了学者们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如熊光清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角度提出应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防控网络突发事件,不断推动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8]。王娟丽在互联网状态下针对148起公共危机事件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公共危机的形成与以下因素相关:客观参量、载体参量以及环境参量。并据此提出构建网络发言人模式和构建公共危机数据监管模式的有效建议[9]。

显然,这些关于公共危机的探讨,虽然主题多样、观点不一,但都围绕着“治理”的理念和逻辑展开,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公共危机研究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向。

(二)类II为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研究

包括#2公共危机治理、#4治理、#9危机治理、#7协同治理、#8整体性治理,这三个子聚类有相似的成分,归为一大类,可以涵盖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内容,包括治理视角、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结构、治理模式等的研究。

1.治理视角方面的研究

主要包括公民治理视角[10]、风险管理视角[11]、“善治”视野[12]和国家治理体系视阈[13]。此外,唐庆鹏、钱再见提出了政策工具视角[14];周芳检、何振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了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新态势[15]。

2.治理主体与治理机制方面的研究

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多元治理主体合作研究。如唐波勇基于利益相关者模式提出公共危机的复合治理路径[16];刘霞、张小进认为应确立以政府为核心、合理配置各主体的权责关系、实行统分结合的危机治理结构和加强监督的合作博弈制度[17];徐双敏、罗重谱分析了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内外部阻滞因素,提出应健全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的内外部机制[18];李想则提出应从搭建大数据平台、信息交换机制、合作协调体制、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构建双方合作路径[19]。二是各类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的研究。包括:政府治理主体的建设问题研究,如杨静娴对政府公信力缺失与重塑的探讨[20],周定财提出的前瞻型政府模式[21],诸葛福民、原光基于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利益博弈角度分析信息公开问题[22];非政府组织参与机制研究,如陈秀峰、聂国欣、于海龙、张勤、胡洁虹等,认为要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需要建立政府与社会协作互动机制、耦合机制及应对机制[23][24][25][26]。

3.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

如刘霞、向良云指出网络治理结构是我国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现实选择[27];容志则探讨了治理框架的现代化问题[28]。

4.治理模式方面的研究

目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较为成熟的是整体性治理模式和协同治理模式。整体性治理模式研究的主要代表是张玉磊和韦彬,张玉磊从治理的理念、主体、结构、环节、手段等构建了整体性治理的基本概念框架,即民生治理、多元治理、协作治理、全流程治理和数字治理,进而结合跨界公共危机的具体治理實践,从理念、体制、结构、机制、流程、技术、保障、环境等方面采取系统化的整合策略,构建公共危机整体性治理模式[29][30]。韦彬则针对跨域公共危机治理功能和治理结构碎片化问题提出了整体性治理策略[31][32]。关于协同治理模式的研究有多重维度:一是协同治理路径,如杨永慧、熊代春从独立性、沟通协调、体制性环境和非政府组织的职责和地位等方面指出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公共危机中实现“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33];于丽英、蒋宗彩运用协同熵分析城市群公共危机多主体系统的演化机理,并进一步构建城市群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网络,最后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和优化资源配置三方面提出城市群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34]。二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如高雪静、魏永忠提出应完善由社会公众、社会组织、辅警力量、市场化保安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妥善解决我国农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35]。三是信息协同机制。如樊博、于洁在借鉴Dorothy等的资源基础框架、Comfort的4Cs模型、Paul等的协作网络界定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资产、能力、行动、协调网络四位一体的城市突发事件协同治理信息协同机制,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36]。四是跨域协同治理。如吕孝礼等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京津冀应急府际协议的结构、类型及变迁进行了分析[37];贾鼎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协同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协同取代竞争”“碎片走向整合”“协同参与”“形成共治”主张,从合作认知、体制机制创设以及系统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加强京津冀三地应对突发事件联动指挥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38]。

(三)类III为突发事件治理体系研究

包括#1疫情防控、#3公共管理、#5突发事件,囊括了公共突发事件、网络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一系列公共安全和风险治理问题,往往透过具体的事件揭示其机理。这类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预警机制、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等三个方面。

1.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随着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在突发事件的演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者们对于网络舆情治理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如王维、高会燕认为应辩证看待网络舆论的利与弊,政府应该及时公开信息,建立网络舆情控制和引导机制,加强大数据研判及完善舆情治理法治体系等方式,实现网络舆论的有效治理[39][40];周广艳、张亦工借鉴国外在网络立法、机构监管、行业自律、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网络舆情治理的中国路径[41]。赵蓉英、王旭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提出了针对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结构本身的控制对策[42];孙振良、宋绍成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协同学理论及系统动力学方法,阐述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生态链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43];吴锋从博弈视角探讨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博弈机制[44]。此外,网民的社会情绪、网络谣言、媒体环境、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社会组织参与等都会影响网络舆情的发展。如朱代琼、王国华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结合三元交互决定论,从个、环境、行为三个方面对突发事件中网络社会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45];张会平等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威慑理论构建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46];翁士洪、顾佩丽以H7N9型禽流感事件中的微博谣言为例探讨了微博谣言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产生机制,提出公共突发事件中微博谣言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之对策[47]。吴志敏认为,新媒体产生了网络舆情的放大效应,应了解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积极影响机制,构建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体系[48]。袁振龙、左袖阳针对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不足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应重塑政府结构、重构政媒关系、重组政社关系,提升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效率[49]。徐顽强等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进行制度设计,以明晰社会组织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角色、功能,构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制度保障[50]。

2.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研究

如翁列恩基于预见性政府治理视角提出要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建立系统、完善的社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51];童星也进一步提出战略性治理的新思维,对于突发事件的治理应该具有全局性、前瞻性、规划性和防御性[52]。

3.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专题研究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发了井喷式的研究热潮,形成了公共卫生危机治理和疫情防控专项议题研究。如肖荣辉、曾光辉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对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信用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建议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监管制度,出台公共突发事件专项信用监管办法,明确社会主体失信行为边界,注重激励措施的落实,完善信用豁免机制,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53]。高静、武彤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采用事件史分析法构建新冠肺炎疫情下政府响应的三阶段模型,选取案例样本,对地方政府响应机制和响应效能进行诊断和评价。进而从协同治理、信息公开、分享机制、基层组织、督导力度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54]。贾哲敏、孟天广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一次全国性调查,提出基于信息需求与供给之匹配关系的信息治理框架来理解突发公共危机应对中政府、媒介与公众的关系[55]。唐皇凤、吴瑞借鉴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新冠肺炎疫情整体性治理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整体性治理的优化路径[56]。张海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深刻反思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不足及成因,从疫情应对评估、构建两级治理体制和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三个方面提出改革举措[57]。张超汉、冯启伦针对全球卫生合作机制的实践困境,认为应搭建公共卫生治理全球统一框架,补齐全球卫生治理赤字[58]。

(四)类IV为治理语境下的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这类研究由#6子聚类组成。应急管理是传统的研究主题,基于治理理论视角的研究主要体现为灾害预警的创新研究、构建制度化的应急管理合作框架和多维治理视角的应急管理理论体系研究。

1.灾害预警的创新研究

周利敏、龙智光以阳江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为案例开展大数据灾害预警研究,提出要健全不同应急部门主动响应机制及跨部门预警合作机制[59]。

2.构建制度化的应急管理合作框架研究

鲍芳修、方雷提出地方政府间亟须构建一种常态的、稳定的和制度化的应急管理合作框架[60]。必须破除地域主义观念,培养合作文化,进而在法律法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管理处置流程、资源整合与补偿、中央宏观政策等方面搭建制度化平台,以增强公共危机的处置能力。而在法律法规方面,谭波、王玉进一步提出应单列应急行政法,并要契合社会共治趋势[61];林淞则在应急资源整合方面从剖析协同理念的内生性诉求出发,以优化应急资源的配置结构为旨归,在分析现行应急资源管理制度所直面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三大挑战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62]。

3.多维治理视角的应急管理理论体系研究

多維治理视角包括:风险治理的视角,如卢文刚、刘晋、詹承豫从系统脆弱性、“社会风险-公共危机”演化逻辑以及“情景-冲击-脆弱性”的分析框架出发对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完善[63][64][65],童星提出了风险危机管理研究新视角:熵[66];社会治理的视角,如卢文刚根据社会治理理论、危机全生命周期理论及应急管理的PPRR四过程维度,初步构建了城市公交全生命周期应急治理框架体系[6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如吕志奎构建了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急管理新体制[67];整体性治理和协同治理的视角,如王莹、王义保构建了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并互相合作的应急治理网络结构[68],引入协同治理理论框架,对城市应急管理中多主体协同进行SWOT分析,以实现城市应急管理模式的创新[69]。

四、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一)既有研究的局限性

如前所述,国内公共危机治理领域的研究由浅入深,从多维对象、多维视角展开,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并行发展。其中,研究对象主要表现为三个维度:公共危机、突发事件以及应急管理。研究内容从概念体系到涵盖治理各个要素的治理框架和体系建设再到治理实践解析。多维视角主要表现为:“善治”理论、风险治理、社会治理、公民治理、整体性治理、协同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治理视角;分析框架方面运用的理论分析方法比较丰富,有利益相关者模式、博弈理论、协同熵、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信息生态链理论、协同学理论及系统动力学方法、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威慑理论;具体的研究方法多采用案例研究、内容分析法等定性分析方法。既有研究内容丰富多元,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的参考与借鉴,但经过梳理,我们发现既有研究在以下方面还存在局限性:

从研究对象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的对象分析: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三者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细微的区别,且公共危机治理研究以公共危机的内涵和治理理论为基础,而应急管理则主要以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来构建应急机制和体系,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概念内涵并非完全一致,这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既有研究在三种维度上的分析基本上各自为政,呈现碎片化现象,如何在治理的语境下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统一的公共危机治理框架,是后续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既有研究着重探讨了公共危机的理论范畴和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各要素问题,但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层面上,主要基于已有的公共危机或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在治理实践中具体怎么运用的研究比较少。如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和分析框架分析了公共危机或突发事件的演化逻辑,并基于此构建了治理的机制、机理或框架,但对于具体怎么去应用、实施的有效性等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此外,对于公共危机的发生机制、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治理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从研究方法来看,既有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分析方法比较丰富,但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内容分析法为主,占比九成以上,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资料开展定量研究的仅有寥寥几篇。基于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是本主题研究的特色,案例研究等定性方法能细致、深入地分析具体事件的本质和规律,但获得的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中推论到总体。因此,本主题研究方法的单一性使得现有文献缺少从宏观层面、整体性看待公共危机的视野,不利于探究公共危机治理的普遍规律和内在机理。

(二)研究展望

目前学界对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还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这正是后续研究需要关注的地方。

1.进一步明确公共危机及公共危机治理的内涵,形成统一的公共危机治理理论框架

目前学界的研究对象维度多元,也说明了在理论层面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公共危机及公共危机治理的内涵,辨析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关系,公共危机治理与应急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并在厘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有机整合。如何明晰公共危机及公共危机治理的内涵以及如何构建统一的公共危机治理理论框架是后续研究应关注的重要课题。

2.开展公共危机治理理论与模式的比较研究

既有研究在公共危机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结构、治理模式等治理的诸要素方面都有丰硕的成果,但治理理论更多的是理念和指导层面的变革,在执行层面是抽象而模糊的,因此在治理的普遍语境下,派生了诸如协同治理、协作治理、合作治理、整体性治理、复合治理等多种说法,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问题。这些治理模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应该如何应用于治理实践,如何整合,适用性和局限性如何,对这些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也是后续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

3.智慧治理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从2009年开始规划和发展智慧城市项目,2015年提出了“互联网+”行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的行程卡、防疫健康码对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数字治理研究在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两方面的科研成果也很多,但从公共危机领域的研究来看,智慧治理理论应用于治理实践的并不多见,零星可见的文献涉及的仅是从技术层面单一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缺乏系统的应用研究。因此,后续研究应关注公共危机智慧治理系统建设和运行模式。

4.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公共危机治理的整体性分析

如上所述,由于案例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已有文献大多倾向于事件分析、理论阐释、框架构建等内容的探讨,但对公共危机发生机制、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缺乏整体维度的思考,后续研究应关注运用定量分析技术(样本模型)或运用大数据技术(总体模型)开展公共危机演化规律和内在机理方面的整体性分析,以便更加有效地解决治理实践方面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建荣.公共危机挑战下的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刘霞,向良云.公共危机决策网络治理结构学习机理探析[J].软科学,2006(2).

[3]万朝珠.公共危机决策中的公民有序参与[J].行政论坛,2012,19(4).

[4]赖英腾.公共危机中的信息沟通及其治理机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

[5]胡象明,唐波勇.危机状态中的公共参与和公共精神——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厦门PX事件透视[J].人文杂志,2009(3).

[6]黄健荣,胡建刚.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决策能力的反思与前瞻[J].南京社会科学,2012(2).

[7]祝大勇,侯雅洁.突发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权力下沉执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策[J].领导科学,2020(22).

[8]熊光清.中国网络社会治理与国家政治安全[J].社会科学家,2015(12).

[9]王娟丽.网络社会公共危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2017(5).

[10]周斌,马丽萍.公民治理视角下的我国公共危机多元治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4,34(6).

[11]聂挺,易继芬.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4(4).

[12]吴长剑.“善治”视野中我国NP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J].前沿,2011(1).

[13]袁明旭.国家治理体系视阈下公共危机治理现代化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8(3).

[14]唐庆鹏,钱再见.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策工具:型构、选择及应用[J].中國行政管理,2013(5).

[15]周芳检,何振.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新态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4).

[16]唐波勇.公共危机治理的两个理论追问——“何以必要”与“何以可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

[17]刘霞,张小进.试论公共危机治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博弈及制度选择[J].学术论坛,2005(3).

[18]徐双敏,罗重谱.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现策略[J].长白学刊,2010(5).

[19]李想.公共危机治理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合作路径分析[J].领导科学,2018(20).

[20]杨静娴.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5).

[21]周定财.前瞻型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政府模式选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12(1).

[22]诸葛福民,原光.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信息公开问题——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利益博弈[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

[23]陈秀峰.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4]聂国欣,于海龙.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途径[J].人民论坛,2015(29).

[25]张勤,姜媛媛,汲君.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组织参与耦合机制探微[J].理论探讨,2010(2).

[26]胡洁虹.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困境与对策分析[J].大众科技,2013,15(6).

[27]刘霞,向良云.公共危机治理:一种不同的概念框架[J].新视野,2007(5).

[28]容志.公共危机治理框架的现代化及路径分析:从解释到运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15(4).

[29]张玉磊.整体性治理: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模式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29(5).

[30]张玉磊.跨界公共危机与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转型: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5).

[31]韦彬.跨域公共危机治理结构:碎片化与整体性治理[J].经济研究参考,2014(29).

[32]韦彬.跨域公共危机治理:功能碎片化与整体性治理[J].学术论坛,2014,37(5).

[33]杨永慧,熊代春.协同治理: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路径[J].领导科学,2009(32).

[34]于丽英,蒋宗彩.城市群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机制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4,22(4).

[35]高雪静,魏永忠.论我国农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协同治理机制的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

[36]樊博,于洁.公共突发事件治理的信息协同机制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16(5).

[37]吕孝礼,郭君,徐浩,等.京津冀跨区域应急府际协议:结构、类型及变迁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8(6).

[38]贾鼎.京津冀合作背景下突发事件联动指挥体系建设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6).

[39]王维.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治理[J].新闻爱好者,2010(2).

[40]高会燕.重大突发事件处理中的舆情导控和治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

[41]周广艳,张亦工.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治理:国际视野与中国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6(1).

[42]赵蓉英,王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关键节点识别及导控对策研究——以“大贤村遭洪灾事件”为例[J].现代情报,2018,38(1).

[43]孙振良,宋绍成.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生态链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7,35(5).

[44]吴锋.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博弈机制研究[J].电子政务,2012(10).

[45]朱代琼,王国华.突发事件中网民社会情绪产生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多个案定性比较分析(QCA)[J].情报杂志,2020,39(3).

[46]张会平,郭昕昊,郭宁.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17,37(7).

[47]翁士洪,顾佩丽.公共突发事件中微博谣言的机制与治理——以H7N9事件为例[J].电子政务,2015(10).

[48]吴志敏.新媒体视域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治理[J].甘肃社会科学,2017(5).

[49]袁振龙,左袖阳.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策略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3(2).

[50]徐顽强,吕露,王剑平.网络时代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事件治理研究[J].电子政务,2012(9).

[51]胡税根,翁列恩.预见性政府治理与社会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52]张海波,童星.战略性治理:应对突发事件的新思维[J].天府新论,2009(6).

[53]肖荣辉,曾光辉.信用监管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J].征信,2020,38(9).

[54]高静,武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响应机制与效能诊断:PSR模型的应用[J].重庆社会科学,2020(5).

[55]贾哲敏,孟天广.信息为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媒介使用、信息需求及媒介信任度[J].电子政务,2020(5).

[56]唐皇凤,吴瑞.新冠肺炎疫情的整体性治理:现实考验与优化路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3).

[57]张海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全球卫生治理体制改革初探[J].国际政治研究,2020,41(3).

[58]张超汉,冯启伦.全球卫生合作治理——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为视角[J].河北法学,2020,38(8).

[59]周利敏,龙智光.大数据时代的灾害预警创新——以阳江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为案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0(3).

[60]鲍芳修,方雷.省级政府间应急管理协作的进展与制度创新[J].领导科学,2013(5).

[61]谭波,王玉.论应急行政法的部门定性及其法治发展路径[J].江汉学术,2021,40(1).

[62]林凇.主体内生性诉求:我国应急资源管理模式的挑战与突围[J].求索,2010(4).

[63]卢文刚.基于PPRR理论的城市公交全生命周期应急治理框架体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6).

[64]刘晋.“社会风险—公共危机”演化逻辑下的应急管理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3(6).

[65]詹承豫.中國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基于“情景—冲击—脆弱性”的分析框架[J].政治学研究,2009(5).

[66]童星.熵:风险危机管理研究新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8(6).

[67]吕志奎.构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急管理新体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5).

[68]王莹,王义保.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的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创新[J].理论与现代化,2016(3).

[69]王莹,王义保.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2).

责任编辑:罗钰涵

作者:周春霞

第3篇:国内外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耕地质量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因此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是当前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首先从技术与政策两大层面,综述了国内外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领域的研究动态,结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背景,分析了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不仅要在治理技术的创新和生物技术的使用上加大投入,更要在建立完善耕地污染风险评价制度、构建耕地污染治理的多方参与机制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通过源头管控将耕地污染防患于未然,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确保耕地保护的可持续。

关 键 词: 耕地污染;耕地修复;耕地污染治理

引言

耕地污染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是当前我国环境治理以及农村绿色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农田土壤受污染率已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不足5%,上升至目前的近20%[1]。当前我国耕地污染的主要表现就是农田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堆放及处置、工业废物大气沉降、污水农灌和化肥、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施用。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损失的粮食约1 000×104 吨,受污染粮食多达1 200×104吨,经济损失至少达200×108元[2]。据农业部对全国污灌区农田的调查,约1.4×106公顷的污灌区中,重金属污染占总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占46.7%,中度污染占9.7%,严重污染占8.4%[3]。天津三大污灌区内种植的油麦菜60%以上受到Cd污染[4]。土壤污染特别是重金属引发的疾病问题、耕地污染带来的农产品及食品安全问题,促使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土壤污染问题[5]。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很多省份在“土十条”框架下又分别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地方工作方案或者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管控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17年9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为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的责任与追究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

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绿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耕地污染修复与治理领域的研究动态,继而结合当前我国耕地污染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耕地污染修复与治理的研究方向,期望对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为顶层设计者提供决策支持。

一、国内外有关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领域的研究动态

(一)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与路径研究

国际上很多研究[6-9]都尝试运用物理、化学的或者物理化学结合的技术来解决污染地块的治理与修复。近年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已从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发展到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基于监测的自然修复。农田耕地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要求原位地有效消除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同时,既不能破坏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功能,又不能导致二次污染的发生,因此迫切需要发展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近年来我国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吸取修复技术应用方面一定程度上开始引领国际前沿研究方向,米艳华等[10]分析了4种植物的修复效果、健康风险以及经济效益,高梁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质能源植物,引导种植较高抗性的高梁品种以及套种低累积高梁品种与蜈蚣草,可推荐作为滇南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耕地边生产、边修复的土地安全利用模式。樊霆等[11]重点论述了植物修复的机理和应用,提出草本与木本联合修复可有效提高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为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提出了新的途径。李玉双等[12]通过调研发现土壤淋洗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Dermont G[13]研究认为土壤淋洗技术对于地质粘重、渗透性比较差的土壤修复效果较差,高效淋洗剂价格昂贵,洗脱废液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陳诚等[14]针对苏南地区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整合农用地分等定级、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壤侵蚀等相关研究资料,重构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加权综合和聚类分析方法,分类讨论耕地保护与整治路径。

(二)耕地污染源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耕地污染原因进行了综述分析,并提出了耕地污染防治之策。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开始关注耕地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朱淑芳[15]认为重庆市耕地污染直接危害着农产品的质量,对做好耕地污染控制、提高土地质量,促进重庆市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谈了几点看法和建议。王静等[16]通过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发现村镇耕地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金属采矿与冶炼、养殖业废弃物、化肥、农药、市政污泥以及电子废物等,认为耕地污染已经成为耕地质量恶化的首要因素,应将村镇污染耕地整治摆在耕地保护的首要位置,从土地利用调控角度进行耕地污染的长效防治,并严格实行源头控制耕地污染。蔡美芳等[17]在调查分析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污染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际上先进国家在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针对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出了建立健全耕地土壤污染预防制度和强化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管理两大政策建议。陈印军等[18]综述了我国耕地土壤污染的现状和主要的污染物来源,并分析了耕地土壤污染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了在制定防治耕地土壤污染政策措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易凌霄等[19]分析了洞庭湖粮食生产区耕地重金属污染的种类与程度,其产生的原因与潜在的危害,总结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防控和治理措施,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遵循“防控与治理相结合,治土与治水相结合,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郭珍[20]从石油农业(内源污染)、污水灌溉(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分析中国耕地污染严重的原因,在探求耕地污染缘由的基础上,文章从宪法选择规则、集体选择规则、操作选择规则三个层次提出了防治中国耕地污染的政策建议,提出要构建耕地污染防治的多部门协同机制、设立耕地修复专项资金。

(三)耕地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耕地污染风险评价是耕地污染防控以及开展耕地污染修复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技术支撑,近十年来,在耕地污染负荷及风险评价研究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肖思思等[21]对昆山市14个区镇的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测定分析,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进行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牛俊玲等[22]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长垣县作为研究区域, 结合当地规模化养殖小区的畜禽饲养量、排污量以及作物需肥量,对畜禽粪便的耕地最大污染负荷量进行了估算,对现有养殖规模条件下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于婧等[23]将生态风险分析引入耕地质量退化风险评价中,借助PSR框架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一种度量耕地质量退化风险的简单、合理的方法,计算了后湖农场样区耕地污染风险指数和耕地质量退化风险综合指数。王爽等[24]利用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计算近35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数量、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产生量变化,从时空维度评价了该地区畜禽粪尿资源的环境风险。

(四)耕地可持续利用与污染修复的管理政策研究

一些学者从经济、法律等角度针对耕地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利用、耕地的利用效率等进行了探讨,例如郝芳华等[25]认为土地产权不明晰、不合理的税费、经营面积达不到湿度规模加上缺乏合适的信贷条件导致了农户对耕地的掠夺式经营,建议健全地权制度达到耕地永续利用目的。LU Xiao等[26]研究发现,可利用耕地面积和地基规模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较大,而家庭的非农收入、产出投入和提高劳动效率的投入对劳动的集约度的影响很小,建议政府制定政策降低土地破碎化,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耕地的集约化利用。封永刚等[27]基于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的双重视角,对1993-2013年中国耕地利用效率水平进行重新估算,并对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改进途径进行了分析。

Qishi Luo[28]比较了中国和英国污染场地管理的法律和政策框架、行政结构和职权能力、技术手段、激励机制。基于英国实践经验,为未来中国污染场地的管理提出了开发基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综合管理体系,引进财政激励机制等管理战略。王俊等[29]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外农业清洁生产的成功实践经验,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现实性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国西部地区土壤污染治理的若干建议,提出土壤修复制度主要包括整治责任人及实行人、整治措施、整治的检查与监督、整治的解除等,其中整治责任人和整治措施是修复制度的重点。Daniele[30]等评估了中国和欧盟污染场地管理的发展过程和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政策、法律、标准、行政职能和管理程度等管理体系内容,基于欧盟的成熟经验对中国的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五)针对农户的耕地污染响应机制研究

近两年来,少数研究人员开始从农户的角度来探讨耕地污染响应机制,为制定合理的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政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杨俊等[31]通过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耕地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农户对耕地污染的响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严俊等[32]运用条件估值法研究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对广西环江县大环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地区农户受偿意愿进行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在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领域主要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展开研究,技术层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充分,包括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技术方法研究、污染来源解析、污染风险评价等方面,基本涵盖了污染源头风险规避、中间的耕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和末端治理的整个过程;而管理层面的研究目前还主要侧重于国内外耕地修复政策体系比较、耕地可持续利用与污染修复的支持政策、农户的耕地污染响应机制等几个方面,缺乏研究农户以外的利益群体对耕地污染的响应机制,也缺乏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相关运行机制的研究,比如资金机制、信息机制、决策机制等。

二、当前我国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規体系不完善

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散而不系统,缺乏耕地质量保护与污染控制的专项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陈世军等[1]分析了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缺陷的原因,认为现有法律规定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不足以全面有效地防治耕地污染,建议构建和完善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健全耕地污染防治执法体制并细化法律责任体系。

(二)耕地污染修复资金严重缺乏

耕地污染不同于工业污染用地,工业用地的开发商在考虑修复后预期收益的基础上会有积极性出资支持污染地块的修复工作,而农用地的污染修复回报则没有那么乐观,缺乏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我国目前污染耕地分布范围广、隐蔽性强,治理和修复的费用相当高昂且见效很慢。据世界银行统计[33],中国大部分修复项目的费用都超过亿元人民币(1600万美元),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显得力不从心。目前的耕地土壤修复 “示范工程”基本都由政府出资,涉及范围、面积较小,通常只有几百亩,而对于我国5000 万亩中重度污染耕地未来若要全部开展修复工作,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便是“钱从哪里来”。

(三)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还不成熟

总体来看,我国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还不成熟,目前无论是化学、物理的、还是生物修复手段的效果大都不理想,方法本身受到使用环境、经济成本等方面的限制,而且在处理与修复的过程中又极易发生二次污染。因此,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技术亟待创新,尤其要在如何降成本、预防二次污染上进行创新。

(四)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

土壤治理与修复是一个全新的产业领域,从技术、资金、人力上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来完成,必须充分发挥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及金融等跨行业的优势力量。据笔者了解,当前我国南方重金属污染试点项目在具体推进中遇到了与农户协商困难、各方谈判艰难,农户不听劝阻继续种植农作物等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修复工程很难往前推进,最根本还是缺乏一个有效的多方参与、多方协调的机制。

三、耕地污染治理與修复政策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当前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面临的实际困难,笔者认为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如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创新

我国在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领域起步较晚,技术上仍然处于摸索期,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需要不断创新,特别是要加大对生物、微生物技术的研发投入。国内已经有不少学者尝试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4-36],今后还需要根据污染地块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基因等技术手段,开发低成本、效果好、二次污染风险低的耕地治理与修复技术。

(二)耕地环境污染风险评价体系与制度

污染风险评价是源头防范的重要内容,国内外研究都已经证明污染源头防范的难度和成本相对于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难度与成本相对降低,因此很多国家都把环境污染风险评价工作作为污染防治的关键一环,耕地的保护更是需要建立与完善污染风险评价体系与制度,通过风险评价识别出最关键的风险源,并针对性地采取防御措施,将污染的苗头扼杀于萌芽,是耕地保护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三)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多方参与机制

在当前农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目前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实际工作涉及耕地承包户、耕地经营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修复企业、科研部门、NGO和社会公众等多个利益群体,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见下图1。耕地污染与修复所遇到的资金、技术等瓶颈问题,很难完全依靠政府自身去克服,应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有效的多方参与机制。

(四)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政策法规体系

耕地保护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做保障,要重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可操作性。在当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政策背景下,需要对当前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领域的法律、法规等政策体系进行评估,做出适当的改进和调整,以及在某些方面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例如要健全污染治理的信息公开机制、决策机制等,确保整个治理与修复过程的公开透明,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五)耕地污染修复的休耕补偿机制

受污染耕地特别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部分区域,地力条件已经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即使采取某些有特定吸附功能的植物修复技术,种植物也不能用于常规的市场销售和使用,而且有些修复措施发挥作用的过程较漫长,土地承包经营户不可避免要承受一定的休耕损失,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各方都能接受的补偿机制,确保土地承包户和经营户得到合理的补偿,尽量避免修复过程中农户与修复单位、地方政府之间的各种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印军,方琳娜,杨俊彦.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 35(4):1-5

[2] WU G, KANG H B, ZHANG X Y, et al.,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bio-removal of hazardous heavy metals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Issues, progress, eco-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opportunitie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4: 1-8.

[3] 王海慧, 郇恒福, 罗瑛, 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1): 210-214.

[4] 王婷, 王静, 孙红文, 等. 天津农田土壤镉和汞污染及有效态提取剂筛选[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1): 119-124.

[5] 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CICED), 2010. Developing policies for so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CCICED Special Policy Report. CCICED, Beijing.

[6] Nanthi Bolana, Anitha Kunhikrishnanc, Ramya Thangarajana.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loid)s contaminated soils -To mobilize or to immobilize?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4,266:141-166

[7] Wolfgang Friesl-Hanl, Klaus Platzer, Johann Riesing. Non-destructive soil amendment application techniques on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grassland: Success and long-term immobilizing Efficienc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7, 186:167-174

[8] Ripamn,Leone A,Garnier M,et al.,Agricultural Land Use and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Control Nonpoint Water Pollution[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6, 38(2): 253-266.

[9] Short, A.G. Governing Change: Land-use Change and the Prevention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the North Coastal Basin of California[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3,51(1): 108-125.

[10] 米艳华,雷梅,黎其万等. 滇南矿区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植物修复及其健康风险[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5): 864-871.

[11] 樊霆,叶文玲,陈海燕等.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3, 22(10): 1727-1736.

[12] 李玉双, 胡晓钧, 孙铁珩, 等. 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 2011, 30(3): 596-602.

[13] DERMONT G, BERGERON M, MERCIER G, et al., Soil washing for metal removal: A review of physical/chemical technologies and field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 152(1): 1-31.

[14] 陈诚,林晨. 苏南地区耕地质量评价与分区保护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 25(12):1860-1867.

[15] 朱淑芳,赖景生.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与耕地污染的控制[J]. 农业经济问题,1993, 5:46-49.

[16] 王静,林春野,陈瑜琦.中国村镇耕地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2):57-73.

[17] 蔡美芳,李开明,谢丹平,等. 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37(120):223-230.

[18] 陈印军,杨俊彦,方琳娜. 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 16(2):14-18.

[19] 易凌霄,曾清如. 洞庭湖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土壤通报,2015,46(6):1509-1513.

[20] 郭珍.石油农业、污水灌溉与耕地污染防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5):16.

[21] 肖思思,黄贤金,彭补拙. 经济发达县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5):674-679.

[22] 牛俊玲, 秦莉, 郑宾国等. 河南省规模化养殖发展中的耕地污染负荷及风险评价—以河南省长垣县为[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 27(5):2105-2108.

[23] 于婧,聂艳,景高了. 基于生态风险分析的耕地质量退化风险评价—以后湖农场为例[J].资源科学,2009, 31(2):330-335.

[24] 王爽,孙磊,金梁. 黑龙江省畜禽养殖量时空分布特征及耕地污染负荷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47(12): 38-47.

[25] 郝芳华,常影,宁大同. 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挑战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环境保护,2003, 4:30-33.

[26] LU X,HUANG X J,ZHONG T Y,et a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n Arable Land Use Intensity at Farm Household Level: A Case Study Comparing Suyu District of Suqian City and Taixi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2,22(5): 556-567.

[27] 封永刚,彭珏,邓宗兵. 面源污染、碳排放双重视角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 25(8):18-25.

[28] Luo Qishi, Catney Philip, Lerner David, Risk-based management of contaminated land in the UK: Lessons for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90): 1123-1134

[29] 王俊,馬成胜,尚磊.国外农业清洁生产对中国西部地区土攘污染治理的若干启示[J].世界农业,2011,1:71-75

[30] Daniele Brombal, Haiyan Wang, Lisa Pizzol,et al.,Soi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for contaminated sites in China and the EU. Common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for lesson drawing[J]. Land Use Policy,2015(48): 286-298.

[31] 杨俊,李争,李文波. 农户耕地污染响应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环鄱阳湖地区为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 33(12):46-50.

[32] 严俊,张学洪,蒋敏敏. 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条件估值法研究——以广西大环江流域为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4): 577-581.

[33] 郭修平,郭庆海.“土十条”与土壤污染治理[J].生态经济,2016,32(2):10-13.

[34] 王凤永, 郭朝晖, 苗旭峰. 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对重度污染土壤中As、Cd、Pb 的耐性与累积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10): 1966-1971.

[35] 余海波, 周守标, 宋静, 等. 铜尾矿库能源植物稳定化修复过程中定居植物多样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18): 341-346.

[36] 胡鹏杰, 吴龙华, 骆永明. 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场地的植物修复技术发展与应用[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23(3): 39-42.

作者:肖庆文 沈兴兴

第4篇:浅谈国内食品安全现状及治理对策

马烨09营养20090804159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食品安全现状面临的形势严峻,几乎演化成一种食品安全危机的现状。本文系作者在阅读并研究多篇文章的基础上,论述并探讨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现状,治理对策

近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持续升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一波食品安全问题自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开始,到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农药残留、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与安全、塑化剂事件,以及老酸奶、毒胶囊事件,还有肯德基等快餐店问题食品事件等等。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前几年的讨论,以至于问题的表达已经从“什么食品有问题”到“什么食品安全”的程度。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

1我国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的定义。目前,学术界里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5]。它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

2.1食品中残留有大量有毒物质

在农牧原料产品的生产中,经常出现大量对农药、兽药等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加剧了农业和农村环境的恶化,使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附着在农产品中,例如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粮食作物中的铅、镉贵重金属污染,草莓、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猪肉中含有瘦肉精,这些都很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的食物中毒。而有些不法业主为了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在水产品养殖中大量使用禁用鱼药,或者使用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部分药物代谢速度非常缓慢,在成品种很容易形成残留,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

2.2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 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

(1) 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2) 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如在饮料中超标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3) 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如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

2.3微生物污染问题

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爆发流行等。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5年来所获监测数据也表明,食品中农残和兽残的污染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连年以较快速度上升。

2.4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植物转基因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为农作物的持续高产和解决本世纪人口爆炸问题所造成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转基因食品已经渗透到了我们身边,并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我国大豆的50%是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主要用来榨油。我们吃的豆油、腐、豆浆等等,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伤害”,一直都存在巨大争议和悬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涉及三个方面:(1)有无过敏性、有无毒性。关于毒性问题目前只有一些相关的动物试验报道,尚无关于人体的研究报告。转基因食品引起人体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概率相对可能高一些, 但与之相应的过敏源检测和安全管理也更加完善和严格,如仅就技术上讲是安全的。(2)抗生素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转基因植物在实验室阶段经常要用抗生素标记基因作为抗性标记进行筛选,这些抗生素标记基因是否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这是人们常担心的问题,随着“标记基因定位删除技术”及更安全的标记基因的使用,这种担忧可被解除。

(3)外源基因是否会通过“异源重组”或“异源包装”进入人的遗传体系中。但专家们认为这种可能只是在理论上具有极小的概率[4]。

2.5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6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

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2.7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

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

2.8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

2.9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食品生产部门、各类农贸市场、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宏观管理又懂得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9]。

3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3.1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问题一直由卫生部门管理,现在虽然通过改革,由多部门参与管理,但由于经济利益与权力部门职责的不明确,导致监管效率低下[6],政出多门,管理不协调的问题。

3.2监管不科学

目前运行的体制重行政管理, 轻技术监督。各类食品检验机构功能设置过于单调, 无技术监督职能,既造成现有的设备和专业人员的闲置, 又造成因经济能

力较差导致食品监测和检验技术远远跟不上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3.3执法不严

在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中, 执法不力的问题不容回避。有不少食品安全事故是由于失职或渎职等执法不力造成的, 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也就不足为怪了。有的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强、以罚代管、以罚代刑或碍于情面和各方压力办人情案, 以及部分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地方保护等。

4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对策

4.1构建并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世界各国都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实现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目标。具体到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现状,应该从发达国家借鉴丰富的经验,尽快构建、完善高效的法律、法规,以帮助我国构建高水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建立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法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第二,加大推行食品安全体系的控制力度。第三,改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规范的局面,加快建立与国际食品法典原则一致的安全标准体系。第四,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等相关制度。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第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和召回制度,提高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

4.2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

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及市场销售环节中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食品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应提升现有检验能力,完善和充实现有的检测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切实的加强和投入。

4.3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

要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传导机制,作为食品安全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定期发布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中市场检测等信息,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服务,使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性的真实情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食品生产者、经

营者和社会管理部门应认真对待食品安全动态的信息反馈,及时改进生产和管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应变能力。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管理,食品报道、食品广告和食品标签要纳入严格的法制管理轨道。另外,应开展食品和农产品监测工作,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开展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工作。有关部门应通过动态收集、监测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2]。

4.4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第一,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食品不安全的风险意识。第二,加强食品源不安全会对健康所造成的危害的宣传。第三,由相关机构定期对食品的安全状况进行公布,及时提醒消费者应该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风险源。总之,要加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坚决杜绝高风险食品的消费,严厉打击食品不安全的恶性事件。

4.5依法行政, 接受监督

各执法主体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制定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强化行政执法权力的制约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 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同时建立制度化的舆论监督和公民监督,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形成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预防合力, 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管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使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保持执法队伍的廉洁和高效。

5结论

随着我国食品问题的不断地出现,我国政府、社会和人民都提高了对于食品问题的关切程度。近年以来,我国已经在法律法规以及在行政部门上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等措施。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近来又不停的出现废旧皮鞋进入食品药品加工领域和新型地沟油事件等等一系列安全问题,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依然不够完善,生产者法律及道德意识淡薄,监管及处罚力度不严格,这需要我们重视并改进。另外,我国人民对于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对于一些明显的问题能够意识到并且加以防范,但是群体性安全问题依然不断地出现,

说明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依然有待加强。我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我国政府,社会以及人民的不断努力和奋斗,不断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我国的食品能够愈来愈安全可靠,愈来愈放心,为我国的建设及民族的未来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江津.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前景[J]. 科技向导, 2011(29): 174-194.[2] 徐佳, 夏杨飞.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4):

246-247.

[3] 徐顺通.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J]. 热点关注, 2011, 8(5): 175-176.

[4] 程景, 刘丽, 郑杨等.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概述[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5):

21-23.

[5] 赵建军.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N].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24(6): 63-64.

[6] 宋嵩文. 食品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10, 12(5):

395-396.

[7] 孙婷. 新形势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J]. 市场周刊, 2011(3): 81-82.

[8] 边昊, 朱海燕.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N]. 赤峰学院学报, 2011,

3(5): 111-112.

[9] 黄有丽.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成因[J]. 法制与社会, 2012(3): 188-189.

[10] 赵蓓.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J]. 科技传播, 2010(3): 20-22.

[11] 王栋.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思考[N].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 10(3):

29-32.

[12] 孙光艳. 浅谈食品安全的现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1(1): 256-257.

[13] 白绍飞, 李松彪, 闫庆标.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 畜产

品与安全, 2011(3): 37-38.

[14] 王文斐. 浅析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J]. 预防医学论坛, 2011, 17(7):

669-670.

[15] 沈红. 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J]. 食品工业, 2011(5): 89-91.

第5篇:国内大气环境现状与污染监测措施思考

摘要:运用文献综述发逻辑分析发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当前空气质量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环境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获得限行空气环境质量的具体研究范式

关键词:环境;空气;监测

1国内外对大气环境监测的手段

环境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是息息相关的。具体到生存在现实中的个体生存的过程中来说,环境与个体是相互适应与相互作用的,那么对于个体来说环境有着不可或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的关注则与空气污染相关。然而,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在空气质量中成为评价空气的重要指标,也是一种数字化的模型标准。这一标准最初起源于美国,大约是在20世纪七80年代所制定。通过对美日空气质量的报告,进行长期曲线是的表述给予区域型一定时期的空气质量的研究项目,为社会大众提供及时有效地空气质量评测报告。通过空气质量的评测报告来反映环境的现状,是环境与个体生活相联系的。

从国内外对空气质量评测来看,空气污染指数的使用可以说是对空气质量检测最有效的指标。目前,部分城市已经采取空气污染指数评价来估测人体健康以及与人体相关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空气质量的评定时间上来看,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中国环保发布条例城市空气质量技术管理规定对空气质量监测评价标准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要求,空气质量分为不同等级。从空气质量分级来观察,污染轻微、污染中度、重度污染等几个级别进行。那么良好的空气质量对人体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在户外进行适当的活动,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时容易造成个体心脏和呼吸的疾病,大众应该减少在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则会使社会公众心脏和肺变得出现几率增加,将增加个体的运动内耐力逐渐下降,在户外进行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人体在进行运动的功能中出现强烈的症状出现大量的呼吸心肺功能减弱的疾病社会个体应避免在户外进行活动从细节。

2现行国内大气环境存在的趋势

从现行中国大气环境的具体情况来看,近年逐渐出现恶化的情况,尤其是在重工业地区诸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城市。因此,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刻不容缓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对重工业的要加强监管。通过对大气环境的监测与监管可以与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防止空气污染的进一步加重。从我国现行污染的情形来看,基本上处于氧化性污染,局部地区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质相互混杂在大气中。灰霾的天气成为城市光学污染的重要载体,人们现在对空气质量给予高度的重视,对空气质量进行监管和检测。

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的空气质量的具体测定,从现行国家标准的制定入手,进行空气质量标准的局部性制定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标准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就一定得参考性提出,诸如增加检测的频度提高监测发布的效率对现行采取一系列的的空气报告进行重新整改。针对一小时和分钟到空气检测进行即时新闻发布实行实现空气质量的报到制度。局部得到有效的管控,对空气污染时间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严格的控制,对于普遍存在的污染时间给予积极地的处理和上报,给相关的空气质量管理部门采取联动的方式进行空气质量管理,进行空气质量统计模型的建构,提高数据的制定的典型性与相关准确性进行空气质量的模式化模型的构建。

3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空气环境的关注

从现行发展上来看,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局部地区空气质量已经进行了指数图,指数统计规律的选取在生活在区域性的人们只提供相对规范和准确的空气质量模型,同时,通过对表格式发布的信息质量在人们在具体生活中可以表格的形式观测到空气质量的变化,要采取相应的自我管理措施,来促进和改善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转换。其中的图形是这是一种较为普遍和相对简便的方法人们可以通过查询和检索该地区的污染空气质量的时间进行相对认知和了解。

相对理性化的区间管理和判断还可以采用风向风速等具体指标在地图上的显示帮助人们对空气质量污染的发展趋势作出良性的判断加强空气质量信息的发布与构建和提高空气质量信息能力的建设,尤其是对传统污染和现行新发现的雾霾,对天气的监管、服务与群众的生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城市出现的光污染和相关的污染颗粒状物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注意环境保护的方法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的应用。处于相对集中的进行了解和理解环境与空气相关的知识。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相关管理人员,还得在现实生活过程中,考虑到局部和整体的具体特点,尤其是对现行空气监测的介绍与理解以及现实实践中的应用,显得更为突出。空气质量的具体知识的现实过程中,人们能够通过报告的形式,迅速地掌握所要了解的知识,迅速地能够提高空气效率,对空气质量观测的方法在具体的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则在实践中被重视。

4结语

空气质量与个体生活紧密相关,生活中参考美国、德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空气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国内空气质量的提高。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内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空气污染与沙尘暴现象较为严重,从成因上来分析,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人为破坏则是其诱因之一。运用现代性空气指数性和区域性污染处理方式相结合进行空气质量的管控,是各级部门相应地应该采取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 虞统.空气质量日报中的空气污染指数 [ J ] .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0, 2( 1) : 23- 26.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 S ] . 2000.

第6篇:我国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现状

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或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水中原有的生态系统,影响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通常称为水体污染。这里既包含了水本身的污染,也包括了水生生物和底质的污染。水体污染使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环境质量、资源质量、社会福利和人类健康的损失。

根据污染物的污染途径,可将水环境污染可分为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三类。 1. 点源污染及其控制工程 1.1 点源污染的特点

点源污染具有确定的空间位置,废污水集中排入水体,主要是指大、中企业和大、中居民点在小范围内的大量水污染的集中排放。

我国水体点源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1999年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立方米,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水域受到污染。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长。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比例已接近持平。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周期为3年。从目前的建设进度看,实现"九五"期间国家提出的全国50万人口的城市都要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装置的要求,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以淮河为例,按规划,到2000年,淮河流域四省需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52座,总投资60.8亿元,形成污水处理能力352万l/d。到1999年6月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只有3座,污水处理能力仅为44万l/d。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的原因,除了资金短缺外,现行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掣肘也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陷于困境。由于没有真正落实"污染者负担"的政策,地方财政因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用,常常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环境保护投资不能有效发挥环境效益。 1.2点源污染的控制

根据点源污染的特点,目前控制点源污染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周边企业的排污管理,集中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将流域内的工业污染源负荷削减至总量控制分配的允许范围内,同时加强工业布局的调整,对重点排污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对部分企业采取关、停、迁、改、转措施。可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预测生活污水负荷量,健全城市排水系统,沿湖铺设污水管道,把沿湖生活污水引入城市总排污管网,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控制和处理,避免沿湖居民生活污水和第三产业的综合废水直接排入湖中。

将工业污水截污后在厂内进行处理,循环再利用,减少工业污染源;对于餐饮服务业和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要清浊分流在高浓度污水的排放点建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作为农作物有机肥。

2 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工程 2.1 面源污染的特点

面源污染是指在降雨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域进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污染。

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①土壤侵蚀,②农田化肥、农药施用、农村家畜粪便与垃圾,③农田污水灌溉,④城镇、矿区、建筑工地和林区地表径流污染,⑤水体人工养殖,⑥大气干湿沉降,⑦底泥二次污染等。其主要特征为:发生区域的随即性、排放途径及排放污染物的不确定性以及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

目前,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畜禽养殖污染量大面广,有一定治理难度。从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农药施用量增加近100倍,成为世界上农药用量最大的国家。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而且由于农药的大量流失,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全国化肥使用量也在成倍增加。1995年是1978年的4倍。目前,偏施化学氮肥,使氮、磷、钾比例失调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大量化肥的使用,农村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脱节。畜禽粪便的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1998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3.4倍。这些畜禽粪便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同时,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的一大难题。据1991年和1997年两次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化学耗氧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增长了22.6%、56.5%、246.6%和552%;在全国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排污量却在增长,这将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2 面源污染的控制

根据河湖所处环境的不同, 其外源性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有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面源污染。

(1)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对于湖泊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危害范围最大、程度最重,已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据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指出,农田肥料污染的负荷平均为47%。如,农业面源污染物中的总磷、总氮分别占滇池水污染物总负荷的46%和53%,占太湖水污染物总负荷的37%和1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途径包括建设生态农业工程, 推进农业新技术研究和应用, 改进施肥方式、灌溉制度, 及合理种植、推广新型复合肥料等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 化肥施用量已达1亿吨, 而肥料利用率仅为30%-50%的水平, 大量氮磷成分通过各种途径排入水体。有研究表明,通过保土耕作、作物轮作、节水灌溉、控制施肥等手段,可以减少农田径流带走的氮和磷达60%以上,可大大缓解水体氮磷污染。近年开发的膜控制释放肥料-控释肥,可大大降低营养流失,对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2)城市面源污染

采用源头分散控制和在汇流口实施集中控制的双重方法来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源头分散控制,即在各个污染源的发生地采取措施将污染物质截留下来,避免污染物在降雨径流输送过程中的溶解和扩散,同时降低水流的流动速度,延长水流的流动时间,减轻后续处理系统的污染处理负荷和负荷波动。

源头控制措施初步处理后的降雨径流,汇流后经固定排放口排入河湖中,少量未经处理的径流漫流至湖中。要彻底控制该地区的面源污染,必须在排放口处实施集中控制,进一步减少进入湖中的污染物量。在各个排放口处,可以根据周边的环境,利用空闲的土地构建人工湿地、植种草坪或其他生态处理措施。采用在人工湿地前,构建一些简单的预处理装置,如滞留池、前置库和小型人工水塘,并采用多种形式优化组合而成的人工湿地,增强其净化能力。沿湖设置一定范围的绿化带,对进入湖中的径流作最后的过滤净化处理并有利于保护湖岸。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措施除了强化工业污染源的控制, 推行清洁生产, 削减或消除污染物排放, 还需根据城市面源污染特点采取控制措施。

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对水环境污染负荷具有很大影响, 推广使用不含磷洗涤剂将会大大减少含磷营养盐的污染。完善城市垃圾处理工程, 减少污染来源 和渠道也是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同时, 配合城市管网建设对不同水质的城市径流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处理, 既保证现有的集中式污水处理的设备运

行, 也根据条件建设分散式高效污水处理工程, 从而达到降低运行成本, 实现就地治理的目标。

科学施肥、蓄类集中饲养等手段减少污染源外,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是一种控制面源的有效手段。外源污染物的控制对减少浅水湖泊浊度,恢复水生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面源污染的控制主要还是加强地面径流雨水的入湖控制,建立河湖两岸的截污工程,把以往直接排入河道的雨水绝大部分截入污水管道,市区污水管道铺设到拦河闸以下的市郊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下游的河流中。还可结合湖泊的美化、亮化工程在湖边路面修筑较低的保护墙,把路面的雨水和污染物拒之于湖外。

建造湖岸生态防护堤工程,通过恢复河岸植被,恢复河流湿地,种植芦苇、浮萍、睡莲、水草等湿地水生植物,提高水域净化能力。种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并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美人蕉、杜鹃等)。就地拦蓄部分降水、涵养水源,减缓径流,截流部分地表污水。 3 底泥污染及其控制工程 3.1底泥污染与特点

底泥是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源和汇,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等方式进入湖泊,大部分沉积于底泥中,富集成为水体内源污染物,其中积累的主要污染物有机物、氮磷化合物、重金属等,其含量比背景值高出几个数量级,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河湖富营养化是指河湖水体在自然因素和(或)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下,大量营养盐输入河湖水体,出现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度繁殖,水呈绿色或混浊呈褐色,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等污染现象。底泥中氮和磷向上覆水的大量释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退化。底泥中难降解的有机物除腐殖质和纤维素外,大多是毒性比较大的有机物,沉积于底泥后容易积累,导致长期的毒理效应。难降解有机物中的多环芳烃PAH、多氯有机物、有机氯农药、有机染料等化合物的处理,目前仍然是国际上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这些污染物毒性大,难以生物降解,在自然界中存在时间长,易在生物体内富集滞留,导致人类和动物癌变、畸变、突变及雌性化。有效降低并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毒性,成为生物修复研究的关键。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的重金属很容易被水体悬浮物或沉积物所吸附、络合或共沉淀,从而在水底的沉积物中富集,重金属的富集对水生态系统威胁很大。

当外部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后,底泥对上覆水体的影响作用就突显出来,成为潜在的污染源。国内外实例证明,外源得到控制后,内源的影响仍然会使水体的污染状况持续下去。 3.2.底泥污染控制工程

底泥污染相应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底泥疏浚、底泥覆盖和营养盐固定等。 (1)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指对整条或局部沉积严重的河段、湖泊进行疏浚、清淤,恢复河流和湖泊的正常功能。底泥覆盖是指将清洁物质放置于污染的底泥上面以有效地控制底泥对上覆水体影响的技术。

底泥疏浚可以快速去除积累在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而且不增加外来物质, 是湖泊水库治理的一项常用技术。疏挖方式一般有种排水挖泥和带水作业。前者因要将水抽干, 底部脱水后才可机械化作业, 因此多用于小型水库。带水作业方式在湖泊修复中应用较多, 已开发了多种技术, 主要有机械式疏挖和水力式疏挖, 还可根据情况采取特殊措施。疏挖成本则受许多因素影响, 包括设备类型、项目大小、堆放场、底泥密度、输送距离和底泥的综合利用等。美国64个湖泊的底泥疏挖工程统计表明, 机械疏挖成本为0.24~14美元/m3, 水力疏挖成本为1.25~1.75美元/m3。如果底泥含有需要额外处理的有毒有害物质, 疏挖及处理成本将更高。

底泥疏浚工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底泥泛起而导致有害物质进入水体还需注意底泥的合理处置, 防止二次污染。此外, 疏挖深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营养盐在沉积物中的沉积规律, 一定深度下的沉积物中可溶性磷和氨氮可能高于表层, 疏挖后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反而增加的现象, 不一定能达到预想的水环境修复目的。因此疏挖前需调查沉积物的分布和特征, 并合理设计工程量。 (2)引水稀释

引水稀释就是通过工程调水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使水体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该方法能激活水流,增加流速,使水体中DO增加,水生微生物、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增加,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底泥覆盖

常见的底泥覆盖系统所采用的材料包括清洁的沉积物、沙子、、卵石和粘土等,底泥覆盖的目的主要包括: (1)物理性地分开污染底泥和底栖环境: (2)使污染底泥固定,阻止底泥的再悬浮和迁移: (3)降低进入上覆水体的溶解性底泥污染物的释放通量。

德国人用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泥灰和少量水混合喷洒到湖中, 以共沉淀磷和藻类, 同时降低营养盐丰富的底泥中磷释放。高聚物材料也可用于覆盖底泥以控制底泥营养盐的释放, 这些材料包括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稀、聚丙烯和尼龙等。这种措施虽有一定效果, 但成本较高, 且安装困难, 易被刺破, 耐久性不够。 (4)营养盐固定

营养盐固定技术是通过投加化学试剂,固定水体和底泥中的营养盐(主要是磷),并使底泥表面上部形成覆盖层,阻止底泥中磷再次进入水体。因此通过投加药剂可控制水环境中的营养盐迁移,常用药剂包括硝酸钙、氯化铁、石灰和铝盐等。。硝酸钙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反硝化作用降解底泥有机物,并且还可以阻止了Fe3+和 S042-的减少,另外还可以促使Fe3+的生成,进而达到控制底泥磷释放的目的。氯化铁用来与硫化氢反应,以及形成更多的氢氧化铁,提高对磷的钝化作用。氢氧化钙常用来调节pH值,使其维持在适宜微生物脱氮的水平。

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原位化学修复记录是Ripl所作的,Ripl 将铁或硝酸盐注入底泥中,有效地降低了磷的活性,从而降低了底泥中磷再次进入水体的机会。Murphy T.P,等采用硝酸钙对日本Biwa湖的底泥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采用硝酸钙可以沉淀孔隙水中97%以上的磷,并且通过现场试验还发现投加硝酸钙使得表层底泥(0-11.5cm)约79%的孔隙水磷得到沉淀,以及93%的硫化物得到去除。加拿大国家水研究所则采用Ca(NO3)2和有机调理剂对汉密尔顿港受污染底泥进行了原位处理,发现197天之内底泥中78%的油和68%的PAHs被生物降解。硝酸钙的投加方式可以是直接注入底泥或者直接向底部水体投加溶解性或者颗粒态的硝酸钙。硝酸钙还可以与三价铁离子混合投加。

虽然该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起来了,然而目前还没有被广泛运用。这可能跟该技术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尚没有完全清楚有关。

显然, 药剂投加法既要考虑实施成本, 又需考虑所会造成的长期生态影响, 因此一般只用于应急措施。

3.4 河湖水体修复技术及其控制工程

河流与湖泊都面临着由于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放所造成的严重水污染问题, 因此又都迫切需要引入能使已污染了的水环境得以改善修复的水处理技术。

河湖水体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1)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引水稀释、底泥疏浚等方法。引水稀释就是通过工程调水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使水体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该方法能激活水流,增加流速,使水体中DO增加,水生微生物、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增加,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底泥疏浚指对整条或局部沉积严重的河段、湖泊进行疏浚、清淤,恢复河流和湖泊的正常功能。

由于物理修复技术存在暂时性、不稳定性以及治标不治本等缺点,所以与生物和化学技术相结合是物理修复技术以后的发展趋势。

(2)化学方法

通过化学手段处理被污染水体达到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如治理湖泊酸化可投加生石灰,抑制藻类大量繁殖可投加杀藻剂。如除磷可投加铁盐等.化学净化法由于投加的是化学药剂,因此不仅治理费用较高,而且还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该方法主要用于酸化湖泊的治理。

化学修复技术具有费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故高效、廉价、安全的药剂的研制(如絮凝剂的研制)和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是化学修复技术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但物理和化学两种修复方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 生物修复已经成为修复污染环境的热点,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生物方法

与传统的化学、物理处理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技术有以下优点污染物在原地被降解;修复时间较段;就地处理操作简单,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少;较少的修复资金,一般只为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的30%到50%;人类直接暴露在这些污染物下的机会减少;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少的特点,是未来水体修复的重点发展趋势。

生物修复在狭义上指微生物修复,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的内涵也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方法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

微生物修复是指:在原地通过投加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和营养物,有时还需外加电子受体或供氧剂,以减少底泥的容积、污染物的量或污染物的溶解度、毒性或迁移性。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对某种污染物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环境中的污染物转移到植物体内或将污染物降解利用,对植物进行回收处理,达到去除污染与修复生态的目的。

第7篇: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目录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 1

1.1 土壤污染 ............................................................................................................................ 1

1.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 1 1.3 农村地表水污染 ................................................................................................................ 1 1.4 乡镇工业污染 .................................................................................................................... 2 1.5 生态破坏和生态退化 ........................................................................................................ 2

2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特点 ............................................................................................... 2

2.1污染来源及类型多 ............................................................................................................. 3 2.2 污染物种类复杂 ................................................................................................................ 3 2.3 污染途径 ............................................................................................................................ 3 2.4 污染负荷大 ........................................................................................................................ 3 2.5污染范围大 ......................................................................................................................... 3

3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 ........................................................................................... 3

3.1 环境一直薄弱 .................................................................................................................... 3 3.2 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 ........................................................................................................ 3 3.3 环保机制不完善 ................................................................................................................ 3

4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4

4.1 强化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 4 4.2 确立环保法规,完善环保制度 ........................................................................................ 4 4.3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多渠道融资 ............................................................ 5 4.4.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革新,确保先进技术应用于污染治理 ..................................... 5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6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村民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更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稳定[1~2]。济发展中,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粗放,农村生活污染物的乱排乱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3~4]。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必要而迫切。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1 土壤污染

我国土壤污染主要表现为氮、磷肥过多,有机肥、微量元素缺少;其次塑料薄膜、购物袋等难降解白色垃圾及废电池等有毒固废随意丢弃对土地也产生了较大危害[5]。呈现出多源、复合、量大、面广、持久、有毒的现代环境污染特征,正从常量污染物转向微量持久性毒害污染物,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尤其如此。我国农村大约有1.5亿亩耕地收到污染,其中2008年耕地面积净减少1.93万hm2。 1.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基础设施及管理体制落后,生污染物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我国每年约有1.2亿t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没有垃圾收集系统或装置,随意堆积垃圾于房前屋后;绝大多数农村厕所简易,无化粪池,卫生状况不佳,易生蚊蝇;兽禽多以散养为主,且人畜共屋,兽禽粪便未经处理,一部分流失于环境。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一些过去只是在城市出现的生活垃圾也成为农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可降解垃圾占比迅速增加。农村垃圾大都集中露天堆放,形成恶臭熏天、蚊蝇乱飞的“垃圾山”[6]。目前,我国农村约有6.5亿常驻人口,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1亿t,其中有0.7亿t未做任何处理,相当于每年推出200多座百层“垃圾高楼”。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最突出表现。 1.3 农村地表水污染

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兽禽养殖和农田径流以及乡镇企业等方面的污染,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农村地区的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农村地表水大都呈恶化趋势,不能作为农村饮用水源。以打井方式使用浅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较为普遍,由于受地表水水质的影响,浅层地下水水质不佳,简易自来水又基本无消毒处理,直接威胁了农民的饮水安全。每年生产的超过2500万t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接排放,使农村居住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投入资金致力于农村饮水保障工作,累计解决了3亿多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到2008年底,全国还有三分之一的乡镇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致使约2亿农村人口面临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1.4 乡镇工业污染

新农村建设强调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随着中国农村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的乡镇企业越来越多,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造成城镇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这些企业不仅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且由于乡镇工业企业数量多、布局混乱、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社会的最大污染源。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乡镇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排污量也会不断地增加,生态压力会随之上升。 1.5 生态破坏和生态退化

在许多农村地区,人们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水土流失,河道、沟渠淤塞,水寒灾害频发;乱采滥挖破坏了当地的生态,泥石流、塌方、地陷频发,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过渡放牧、过渡开发导致沙漠化,草地荒漠化、盐碱化进一步加剧。由于各种污染的蔓延,使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重,已成为环境问题的重灾区,如果继续忽视这些问题,必将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稳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2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特点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十分复杂,其主要污染有以下几个方面[7]。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1污染来源及类型多

如农作物生产污染、农民聚集区生活污染和集约化兽禽养殖粪便污染等农村本地污染源;靠近农村的城市污染、城市周边各类企业或工业开发区污染、道路污染及污染物高空远程传输等异地污染源;扎根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污染源。 2.2 污染物种类复杂

农村污染物的来源决定了农村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比城市更为复杂,按其基本属性一般可分为生物类/无机类、有机类以及有毒类4类污染物。 2.3 污染途径

形式多样化。我国农村污染物途径主要由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国体废弃物污染3种基本途径。 2.4 污染负荷大 2.5污染范围大 2.6污染后果严重

每年因不合理施肥使得超过1000多万t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t,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3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

3.1 环境一直薄弱

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认识不到环境污染深层次的危害性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之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短期难以更改,也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一些基层的干部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的意识,环保意识淡薄。 3.2 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

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一味求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企业布局分散,生产和排污混乱无序,不利于环境污染的规模化整治。 3.3 环保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污染治理资金几乎全部投入到工业和城市,而环境污染在向农村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扩散,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资金。而乡镇和村一级行政组织普遍财源不够,连应付生产性基础建设都不够,更难以建设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这就造成了农村居住点污染日趋严重并将继续严重下去。

4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4.1 强化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提升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从增强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入手,加强对《环保法》相关条例的科普教育,充分利用好各种多媒体资源对农业第一线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还要着重突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通过这些举措帮助农民树立环境资源的忧患观念,加强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强化农业管理:第二,提升农业从业者对农业环境保护知识、技术的认知,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教育宣传协助群众了解环境保护知识,运用先进的技术,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第三,改进工作方法。将环境保护纳入日常的工作内容中,建立环保机制,定期实施环保监察,通过树立优秀的环境保护榜样、对未完成环境保护目标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8~9]。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保证定期举行会议探讨相关环保问题。 4.2 确立环保法规,完善环保制度

第一,对河南豫东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关环保政策。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年度目标,有计划、有层次地完成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强化治理污染相关组织队伍的建设,各级应当有相应的环境监察人员,及时地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监察,确立环境污染的治理办法和环境污染的惩处制度等等,从法律的角度,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加大环境监察的执法力度,从而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制化。第二,健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管理体系。要对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在城乡发

展规划中体现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规划既应当全面系统,也要做到科学实用,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规划应当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规划要具备一定的先行性,确保城乡环境保护的互动,共同完成区域内环境保护的任务,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第三,建立明确的环境污染奖惩制度。一方面,确立环境污染治理相关责任考核体系,确保环境保护制度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的逐级落实,及时对污染环境的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及时对重度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查处。另一方面,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予以表彰,在政策上对落实环境保护的企业予以偏斜,以鼓励农业企业参与到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之中。

4.3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多渠道融资

第一,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补贴。一方面,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应当向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倾斜。农村的财政资金往往分配于新农村的建设之中,导致了建设与资金的矛盾。要想缓解这一矛盾,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就应当重视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环境污染治理的补贴政策。第二,要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收支平衡。通过拓展环境保护收入渠道,强化农村市场的生产资料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收入的增加。对于充分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的企业,降低相关税收,从政策上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引导,促进农业生态重点工程的建设。增加对生态农业企业的贷款支持,扶植重大农业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第三,开展多渠道融资,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涉及范围较广,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农业、水利、工程、卫生等各个部门的合作。要从河南豫东农村的实际情况入手,整合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资源,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农业污染治理的资金募集。多渠道的资金募集方式主要包括群众自己筹措的资金、外资、国营或民营企业筹措的资金、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等等。政府要从政策上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行为进行鼓励,以促进社会各界人士投入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之中,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贡献知识和力量。

4.4.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革新,确保先进技术应用于污染治理

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要结合河南豫东农村的实际生态环境,由于各地的生态环境存在差异,当前在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还需要提高。要想解决当前农村生态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就需要具备科学的环境治理视野,了解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提高农业的生态环境质量。一方面,要注重农业环境治理相关科技的创新,及时对先进、环保、科学的农业技术进行普及,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榜样,推广各项农业知识和技术。鼓励民营农业企业进行环保科技的创新,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确保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环保科研单位的扶持力度,不断钻研新的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环保农产品,从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而为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5 结语

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的稳定,农村环境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由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只有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找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深层原因,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再稳定农村、发展农村的前提下,从根本上减少农村污染,保护农村生态,建设整洁乡村。努力做到“防”“管”“治”三管齐下,各个阶层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再达到农村生活宽裕的同时,保住农村的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蒋知栋,位蓓蕾,李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成因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 [2]崔连香.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9. [4]李尚琨.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合作治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4. [5]王波,黄光伟.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 生态经济,2006,12:138-141. [6]张铁亮,郑向群,师荣光,蔡彦明,姚秀荣,王跃华.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28:3772-3774. [7]徐亦刚,俞飞,张孝飞,等.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与成因[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37-39. [8]王婷婷,蒋知栋,杨耀淇,余洋,乔志勇,林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3(10). [9]张轶,陈凌. 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03:33-36.

第8篇:环境化学 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摘要:我国年平均降雨量648.2毫米,水资源总量为2.8142×10(12)立方米/年,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10(12)立方米/年。年径流量约占全球的5.8%,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 关键词:治理

水污染

对策

现状

我国水污染现状

一.我国的淡水资源

我国年平均降雨量648.2毫米,水资源总量为2.8142×10(12)立方米/年,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10(12)立方米/年。年径流量约占全球的5.8%,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65立方米/年,约为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 一,在世界上排名第88位,中国已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中。我国除了人均淡水资源贫乏之外,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很不平衡。我国属季风气候,水量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夏季径流量几乎占全年的40%,那时大量的淡水未被利用,通过洪水排入大海,而其余时间又往往缺水, 因持续干旱而造成河流断流现象时有发生。从地区上来说,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径流量约占全国的81%,而北方广大地区不足20%。南方人均年径流量为4,170立方米/年,北方只有938立方米/年,南方为北方的4.5倍。我国目前600多个城市中有300我个城市缺水,日均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影响产值每年为200亿元以上。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城市 的经济发展,使得一些城市不得不进行长距离引水,如天津引滦工程、青岛引黄济青工程、北京引密工程、大连碧流河引水工程、长春引松工程、西安黑河引水工程、贵阳红枫湖引水工程、太原万家寨引黄工程等,耗资巨大。

二.水体污染现状

1. 地下水

我国的饮用水源污染非常严重,符合饮用水标准者约占30%,在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各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且严重超采现象十分普遍。比较突出的有太原、西安、北京、南京、石家庄、苏州、大同、唐山、保定、青岛、烟台等。而大连、青岛、烟台、北海等城市的海水入侵现象日益突出。

2. 河水

对我国532条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已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调查总数的82%。到1994年为止,全国各大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城市(镇)附近水域的污染尤为突出。据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

1、2类的占32%,3类的占29%,属于

4、5类的占3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和生化需氧量。大、中城市的下游河段普遍受大肠菌群污染。

以下列举了我国几个河流主要河流的水质情况

长江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但主要城市河段岸边水域污染严重,对沿岸饮用水源构成威胁。据统计全流域水质符合地面水

1、2类标准的占42%,3类的占29%,

4、5类的占2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个别河段铜、砷化物超标。

黄河干流水质尚好,但有些河段受到有机污染。支流汾河、渭河、湟水河、伊洛河的部分河段污染严重。全支流域水质符合

1、2类标准的占7%,3类的占27%,属于

4、5类的占66%。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1994年,黄河兰州段发生两起较大的水污染事故,造成约500公里河长的水体污染。

淮河流域水污染严重,1994年发生了3起特大污染事故,其中以7月15日-20日淮河干流鲁台子段到蚌埠间段发生的污染事故最为严重,群众反应强烈。此次污染在一段时间内给淮南、蚌埠、淮阴、连云港市区、盐城等地数十万居民生活用水带来严重影响,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其中

1、2类的水质占16%,3类的占40%,

4、5类的占44%。

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质符合

1、2类标准的仅占6%,3类的占23%,属于

4、5类的占71%。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酮、氰化物。其中太子河的本溪段污染最重。

海河流域的拒马河水质尚好,其余河段基本为污染河段。水质符合

1、2类标准的占32%,3类的占24%,属于

4、5类的占44%。

上海黄浦江水质状况分为三个断面,闵行以上江段原水水质为2-3类,临江、长桥江段为3-4类,而位于市区的南市、杨浦等江段为4-5类。

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恶化趋势。影响城市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总汞等。

3. 湖泊、水库水

我国湖泊达到富营养水平均的已达到63.3%,处于富营养和中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面积占湖泊水库总面积的99.5%。环境监测表明:大淡水湖泊富营养程度进一步加重。主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氮。巢湖西半湖和滇池污染较重。太湖高锰酸盐指数较高,入湖河道污染较重。洪泽湖突发性事故时有发生。全国城市内湖富营养化严重,其中济南大明湖和南京玄武湖污染较重,大型水库水质普遍较好,但多数水库也受到总氮、总磷等污染的影响。

4. 海水

近年来,沿岸海域各海区无机氨和无机磷普遍超标,污染程度有所增加,局部海域营养盐含量已超过国家3类水水质标准,油类污染有所减轻,但珠江口、大连湾、胶州等海域污染仍较严重。我国近海海域内发生赤潮的频次和面积都有所增加。1994年,全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改善,水产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局部水域内发生水生生物死亡。沿岸梭鱼、海螺、蛤蜊、毛蚶、贻贝、牡蛎等水产品受污染影响较大。

据统计,1994年全国共发生工业污染事故3,001起,比上年增加240起。其中,废水污染事故1,617起,比上年增加186起。据20个省不完全统计,94年共发生污染渔业事故333起,造成渔业经济损失12.6亿元,较93年增长142.3%,其中海水产品损失6.01亿元,淡水产品损失6.59亿元。 水污染案例

水污染事故一:2011年6月4日晚上22时55分左右,杭州市辖区建德境内杭新景高速公路发生苯酚槽罐车泄漏事故,导致部分苯酚泄漏并随雨水流入新安江,造成部分水体受到污染。事故发生后,杭州市民超市疯狂抢购矿泉水。同时杭州、建德两级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环保、消防、交警、林水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杭州市委、市政府紧急动员、多管齐下,及时果断采取有力措施,提供各类净水机、净水器等净水设备产品,全力保障杭州市居民用水不受影响。

水污染故事二:2010年7月30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每年都会有水体污染的事情发生,2008年我国水环境质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2008年松花江水污染的事故到太湖蓝藻爆发危机无锡群众饮水安全,直至发生在汉江严重的污染致使20余万人无法正常用水,千吨融雪剂流入水源造成广东上万村名饮水困难……

面对水环境的挑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战略思想。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战略思想的实施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这一战略下的五大强有力的对策—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全国防止污染,强化综合手段,鼓励公众参与,在新修订的《水污染的防治法》中都上升为了法律意志。 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笨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3)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污水治理办法

为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对水资源的破坏、浪费和严重污染,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保护水资源。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管理,严格执法。贯彻执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对污水的排污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尤其要加强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对违法排放的工业企业要从重处罚。对集中排污口的各类污染源,加强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和水源的保护工作。以流域为单元,以河流为主线,以城镇为节点,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强化流域管理的监督职能和协调能力,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二是从源头控制污染。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从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来遏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对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改善经营管理,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物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修定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用行政、经济手段推行节约用水和清洁生产。三是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不足50%,重复利用率为20%左右[3]低效的水资源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严重浪费局面。只有施行较高的水资源价格、高额的水污染排污费,才能有效地促使企业采取措施,改直流冷却为循环冷却,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研究污水的治理和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环境效益的统一。四是提高水污染排污费的收缴额度,使排污费远远地高于水资源恢复治理的费用。当前,我国排污费定位太低,远远低于水资源补偿费用,因此全面提高排污收费指标,向等量甚至高于水资源恢复治理费靠拢,采取“严进严出”的措施,也许对乱排现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五是研究解决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污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用水紧张的一个有效途径,并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实现较好的环境效益。六是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水资源合理分配的基本路线 作者:关业祥 水利部规计司处长书名为

(2) 行政院环保署「安全饮用水手册」:第3页

(3)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

(4)中国水资源公报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第2页

(5)《造福子孙后代》:前言

第9篇: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研究

摘要研究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湖北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需要。该文在分析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总体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湖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指出其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对进一步推动全省新农村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强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对策;湖北

中图分类号x5;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278-09

1研究背景

1.1政策背景

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82—1986年,中央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2011年,中央又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了农业、农村和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的重要性[1-4]。同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分别下发了湖北省委、政府1号文件,制定了《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要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湖北是农业大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农村土地污染问题突出。全省农村地区水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农村生态环境频遭破坏等现象在农村依然存在,这都成为制约湖北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解决好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实现全省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

1.2研究范围

1.2.1农村环境。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农村自然要素的总称。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乡村等。

1.2.2农村环境保护。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农村自然生态保护等。

1.2.3农村环境污染。指由于农村社会成员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乡镇企业生产以及农村商业经营中的不当行为,导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等。包括水质(地表水、地下水)变差、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对农村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理念,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目标,以“规划共绘,设施共建,责任共担,环境共保,资源共享”为原则,按照建设全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湖北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湖北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4研究目标

通过对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力争使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农村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农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2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

2.1是实现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6年,以不足全国2%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国8.4%的稻谷、6.3%的棉花、10.3%的油料、5.4%的猪肉和18.0%的淡水水产品,并为全国5.2%的乡村人口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空间。但是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通过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常规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地保护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2.2是促进全省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保障 湖北是农业大省,但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526.67 m2,居全国第21位,而且耕地总量呈下降之势。湖北又是水稻种植大省,水资源消耗大。湖北水资源分布不均,给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带来困难。据有关数据统计,湖北水资源总量1 027.8亿m3,只占全国的3.5%,列全国第10位。同时,生产化肥、农药所需的石油、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较低,对外依存度较高。湖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承担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压力很大,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粮食增产方式,以土壤肥力、水资源、化肥、农药的大量消耗来确保粮食安全,不但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从根本得到解决,而且会破坏农村的自然资源。因此,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研究,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化肥、农药的消耗和需求,既是缓解资源紧缺矛盾、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有效措施,又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2.3是减轻全省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据资料显示,2005年,湖北被列为全国15个农业面源污染高风险省市之一,全省农村地区氨氮排放量为4.74万t,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2.09倍;化学需氧量排放24.28万t,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1.40倍;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9.09万t和3.31万t。全省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排放指标已经超过全省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仅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16%的第一产业地区,却排放了超过全省50%以上污染物。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强植被保护和动、植物疫情防治,能有效地支持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3湖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全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多次整治,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乡镇企业污染监管力度,积极防治土壤污染,大力开展农村生态水系整治与修复等工作上,使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7—2010年,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湖北发改委采取实地踏勘、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专程到荆州、襄樊、咸宁、潜江、丹江口市(区)等地,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选择荆州沙市区皇屯村等11个乡镇村等进行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总的来说相对滞后,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学习张伟同志下一篇:事故考核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