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乡村环境治理方案

2022-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居环境乡村环境治理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人居环境乡村环境治理方案

乡村环境整治方案

某某镇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管理工作,集中解决乡村环境卫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确保我镇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实效,根据县委办发[2011]151号文件通知,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改善全镇环境卫生面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以治理乡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市场秩序、交通秩序为重点,坚持城乡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浓厚氛围,提升广大居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加强环境建设、整治和管理力度,完善公共服务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和整治范围

(一)主要目标:通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镇乡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建立起覆盖全镇的环境保洁、镇容秩序长效管理机制,根本改观全镇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提升镇容村貌形象,集镇无卫生死角,镇容村貌整洁有序;

1 力争使60%的村实现垃圾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村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做到农村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池、棚厕;庭院无乱堆乱放;河道、溪沟无明显漂浮物、河岸无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集镇无违章搭建、乱设摊点,逐步减少电力、通讯线路等视觉污染,绿化水平明显提高,文明素质普遍增强。

(二)整治范围:全镇20个村,镇直各机关单位,驻岸单位。

(三)整治时间:从现在起到2012年2月底,共3个月。

三、具体任务

(一)全面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在全镇20个村召开动员会,全面进行宣传动员。一是宣传动员群众全面清理房前屋后、庭院、居室环境卫生;二是宣讲环境卫生和健康的关系、卫生防病知识、自我保健知识;三是发动全镇中小学校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四是在每个村建设卫生宣传栏、并确定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更换内容;五是引导群众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开展乡村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一是集中治理政府及机关单位所在地街道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河道、桥梁周边、集贸市场等卫生死角,并形成长效管理制度,确保有专人负责清扫和监督;二是动员群众清扫村庄

2 口、房前屋后、庭院、居室环境卫生,街道、青岗坝、牟家坝、贾家坝、何家山等镇政府所在地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设臵垃圾回收点,统一进行填埋处理;对于居住分散、不便于集中收集的,引导村民将垃圾做深埋处理;三是清理乱堆乱放的建筑材料和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土堆、柴堆、粪堆,拆除乡村乱搭乱建和搬迁遗留的残墙断壁,清除砖头、石块等废弃物,保持乡村环境卫生整洁美观;四是清扫学校、店铺、机关单位和居民区的环境卫生;五是全面清理重点村庄的广告牌、行道树、电线杆等立面上的灰尘和小广告、公路沿线的不规范宣传标语,粉刷房屋墙体,美化亮化乡村环境。

(三)全面落实环境整治责任制。镇政府与与辖区内所有单位、门店和公路沿线及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督促各单位、商业门店和农户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区域内环境卫生保洁、绿化设施看护等义务,并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对于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对全镇所有建筑工地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四)加强乡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维护。在有条件的村配备环卫设施,设臵满足需要的垃圾收集容器,并确定专职人员进行清扫保洁。加强农村改水、改厕、改圈工作,特别是灾后整村重建的村,要统一规划改厕,保证粪便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从源头上治理农村脏、乱、

3 差现象。

(五)全面抓好重点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为重点,坚持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灾后重建后续项目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推进农户庭院绿化、美化、整洁化;根据群众生活需要,合理设臵乡村垃圾倾倒点、转运站、垃圾池和垃圾箱,新建农机具及柴草棚,通过全面落实“五进一出”即:道路硬化进村庄、绿化进乡村、畜禽进圈舍、农机进车棚,垃圾出村庄的“五进一出”环保措施,逐步实现村有场(垃圾场)、社有池(垃圾池)、户有箱(垃圾箱)、人有厕、机有棚(农机和柴草棚)的 “六有”目标,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基本实现重点村环境清洁卫生的初级目标。

(六)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完善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形成全民齐动的工作机制,靠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达到农村环境卫生长期有人管、管得好的目的。

四、工作计划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1年12月5日至12月10日):制定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分别召开镇、村、社会议,对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行全面的宣传动员。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目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社

4 会和舆论氛围。各村、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制度,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全面启动活动。

(二):集中实施阶段(2011年12月11日至2012年2月10日):按照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结合各村的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全力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三):整治任务检查总结阶段(2012年2月11日至2012年2月底)。加大督促检查,解决难点问题,提高整治成效,对完成建设任务的2个精品村、2个示范村、6个达标村及整治成果进行验收。以验促改,强化措施,集中攻坚,确保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实效。认真总结和推广经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提高管理水平。

五、工作原则

(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原则。从构建“新型产业重镇,人居休闲胜地,社会文明新镇”和谐某某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该项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实施,形成上下一心、部门联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要求,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突出村、单位、部门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责权明确、务实高效、运行有序的组

5 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严格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依法行政的理念和总体要求,严格依法处罚影响镇容镇貌和管理秩序的行为,用法律规范居民的行为。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管理手段,提高集镇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

(四)标本兼治,重在长效的原则。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将行之有效的整治管理经验和做法转化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环境卫生水平再上新台阶。

(五)分层实施,总体推进的原则。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工作思路,分层次稳步推进“城乡清洁”的各项工作。一要解决“清洁集镇”的问题,把集镇区块打造成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便捷舒适的品质集镇。二要解决“清洁农村”的问题,重点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良的新农村。

(六)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环境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扩大参与面。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是打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和谐新某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各村、各单位要把整治活动摆上

6 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统筹兼顾,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顺利推进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决定整合镇环境资源管理站、农业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办公室的力量,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有关人员进入办公室、宣传组和督查组开展工作,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订活动细则,指导全镇工作。各村、各单位作为整治活动的实施主体,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书记主任或法人负总责、专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制订结合本村、本单位实际的设施方案,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工作中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坚持抓重点、重点抓,抓经常、经常抓,抓反复、反复抓,着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二)建立规范化督查考核机制。完善行政监督,将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对行政村、单位部门专项考核内容。建立活动督促、检查、通报、考评等考核机制,建立考评体系(具体考核管理办法及考核标准另行制订)。镇有关职能部门和督查组组织人员对各村、单位工作进展和环境卫生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明查暗访。

(三)建立奖惩机制。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对工作优秀的村、单位根据考评成绩实行奖励;对工作推进较慢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不作为、限期整改不到位的,

7 追究主要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四)建立社会化参与机制。把乡村环境卫生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使整治活动及相关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美好家园尽责尽力。各行各业、各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共建活动,广泛、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学生、妇女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环境整治活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深入持续的推进这项工作。

第二篇:乡村环境整治方案

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打造山清水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秀美乡村,特制订此方案。

一、整治时间及范围

1.整治时间。从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突出治理“脏、乱、差”问题,实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

2.整治范围。这次整治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重点是县道、乡道沿线积存垃圾,各村村道沿线以及塘边、河边、桥下等重点路段裸露垃圾,村内生活垃圾及景观塘、沟附近的白色垃圾。

二、主要任务及原则

1.点面结合治“脏”。以村镇主干道、公路沿线为整治面,重点治理垃圾死角、道路路面、村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广场和村卫生室环境卫生;以农户为整治点,重点整治室内室外、房前屋后、院坝街沿等清洁卫生,做到家家户户整洁有序。

2.奖惩并举治“乱”。开展文明劝导行动,严格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群众解决柴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杂物乱放、畜禽乱跑、棚圈乱搭、广告乱贴、摊点乱设、房屋乱建等环境卫生顽疾,对不文明行为全天侯执法,通过思想教育、强制制止、罚款惩戒等措施,形成环境问题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的良好局面。

3.加大投入治“顽”。各乡镇要加大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建保洁员队伍,并配备保洁车辆,实行农村垃圾镇上集中统一收集清运集中处理,彻底解决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外脏乱差”的恶习。

三、时间安排

1. 7月1日至8月31日组织实施集中专项整治; 2. 9月1日至9月30日巩固提高; 3. 10月1日以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成立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党政班子领导任副组长、各村支书为组员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属地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检查督促工作。

2.强化巡查调度。集中整治期间实行日巡查调度制度。乡镇要安排专人每日巡查,坚持“一日一巡、一日一报”,并将巡查结果在全镇进行通报,对通报的问题实行限期整改。县创城办将联合督查室组建专门督导小组巡回督导环境卫生,将考督结果列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 3.坚持广泛宣传。各乡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广播、宣传车、宣传栏、发传单等宣传方式,提高群众爱卫生、讲卫生的意识,使群众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入脑入心,让群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优化村容村貌,提升农民素质,倡树文明新风,努力营造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附件: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评价标准

农安县创城办 2018年7月1日

附件

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评价标准

总体要求是公路沿线、堰塘、河库、溪沟、居民集中点和农户房前屋后达到“三有”“三分”“五无”的总要求。

一、“三有”工作要求(20分)

1.有专门的保洁员。(7)

2.有一整套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设备,及时为保洁员配备必要的清运工具。(7)

3.每个农户配备有一个以上垃圾桶。(6)

二、“三分”工作方法(20分)

1.分区包干。对辖区进行分类分区,明确村组干部包干责任区,专职保洁员保洁责任区,农户房前屋后保洁由农户进行“三包”(包秩序、包卫生、包绿化)。(7)

2.分类处理。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分散减量化处理: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可降解垃圾)、有害垃圾。(7)

3.分期考核。乡镇对村、村对户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村与保洁员签订协议,每月考核一次,保洁员及时清理垃圾池垃圾、清扫责任区内垃圾。(6)

三、“五无”工作标准(60分) 1.无暴露性垃圾。居民集中点的生产生活垃圾要定期清理,确保无暴露性垃圾。(12)

2.无水面漂浮垃圾。对所有河道、堰塘、溪沟的垃圾漂浮物及时清理,确保河流清畅,无异味。(12)

3.无乱贴乱画。对墙壁、电线杆、门面、树上等乱贴的大小广告、无秩序标语进行清理洗刷,杜绝牛皮癣、非法小广告。(12)

4.无乱堆乱放。各经营户不得占道经营、随意堆放货物,公路两侧建筑垃圾、建筑材料不得占道堆放,农户房前屋后杂物堆放要有序整齐。(12)

5.无积存垃圾。垃圾池及其周围、公路沿线、农户房前屋后无积存垃圾。(12)

第三篇: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

为营造干净整洁清新宜人的乡村环境,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决定在全乡开展2015年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围绕“净化、美化、序化、亮化”目标,扎实开展集镇、村庄、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态,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常态化的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整治时间

坚持常态化的环境整治和保洁管理。乡里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环境整治突击活动。

三、整治内容及责任分工

针对当前集镇及农村环境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集合、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实施以下六项整治行动。

(一)集镇环境整治:重点整治占道经营现象,全面取缔主要路段,特别是金明路的各类流动摊点,全面整治集镇的沿街门面店外经营、店外作业和乱摆乱放现象,彻底清除建筑垃圾。清理主、次干道沿线的各类横幅,严禁商户在节日期间设置高音喇叭宣传促销,沿街散发宣传单等行为。(责任单位:乡城管队)

(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县乡主干道与乡村水泥路两侧影响环境卫生的坟头。从今以后,严禁新增坟头。查出一起,罚村支部书记1000元。清理自然村庄的垃圾、杂草、杂物、卫生死角。对乱堆、乱放、污水外溢、路面及墙体污染等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发动和动员广大农户对房前屋后、庄台道路、家庭院落、沟渠河塘开展常态化整治。(责任单位:各村村民委员会)

(三)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发动小区住户主动参与清洁家园行动。开展卫生大扫除,自行清除户门、单元门、楼道门的小广告及垃圾杂物,全面加强小区内外环境保洁,消除卫生死角,清理乱堆乱放、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责任单位:小区所在村委会)

(四)市场环境整治:重点整治集镇各类农贸市场经营环境秩序,对市场内乱堆乱放、占道经营、污水外溢、货物出摊位、拥堵通道以及车辆进入市场内的现象进行全面整治规范。乡城管队要划出停车线及停车地段。(责任单位:乡城管队)

(五)沟河渠塘环境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清理沟河渠塘及岸边的垃圾、杂物、漂浮物。做到垃圾不入水,岸边无垃圾,实现沟河渠塘环境净化、美化。(责任单位:各村村民委员会)

(六)集镇亮化整治:对集镇街道、小区范围内所有路灯进行全面排查,对损坏的路灯要及时更换维修,确保亮灯率达100%。(责任单位:乡供电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成立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指挥部,党委书记司启干同志担任总督导,党委副书记、乡长赵华国同志担任总指挥,纪委书记陈云海同志担任常务副总指挥,乡三套办成员为指挥部成员,党政办、城管环卫中心、派出所、卫生院等职能部门为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单位。乡成立督查考核验收组,组长由纪委书记陈云海同志担任,副组长由人武部长刘学文同志担任,成员为汤继武、江大东、张金虎、魏二阳等同志。各村支部书记是村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村会计是村具体责任人,做好日常的具体的事务。包村干部为指导员,必须深入一线帮助村周密部署、细化方案,指导工作开展。城管环卫中心要将城管队和运维人员对街道及道路主干道沿线划定责任区域,包干到人进行管理。

(二)强化责任落实。实行村支部书记环境整治“问责制”。对不按乡要求落实的,将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推而不动,被县抽查到存在问题的村,第一次罚村支部书记1000元,第二次的停发村支部书记工资,大会检讨并限期整改,第三次的责令村支部书记引咎辞职。城管环卫中心要认真履职,加强督查,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掌握动态,为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缺位或不作为的要追究责任,因此项工作导致乡主要领导表态或电视曝光的,第一次罚城管环卫中心负责人1000元,第二次停发城管环卫中心负责人工资,大会检讨并限期整改,第三次的将对城管环卫中心负责人引咎辞职,并给予经济处罚。城管队长不仅要带领环卫人员搞好环境卫生,而且要搞好集镇秩序的管理,即摊点的摆放、车辆的停放、垃圾桶的摆放、建筑垃圾清理等,因工作失职,导致乡主要领导表态或电视曝光的,第一次罚城管队负责人1000元,第二次停发城管队负责人工资,大会检讨并限期整改,第三次的将城管队予以解散。包村干部要认真负责,充分认识环境整治是2015年县委、县政府的“五大工程”之一,是重点工作,常态化工作,凡是被省、市、县抽查到环境卫生存在问题的,责令包村干部在早会上公开检讨。

(三)增加运转经费。为了解决环境整治经费问题,县政府2014年出台了第67号文件,规定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原则上按常驻人口每人每月一元钱的标准征收。乡决定村征收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一半留村支付,一半上交乡统筹安排使用。为了调动各村书记的积极性,乡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2月份开始给予各村支部书记每月200月补贴,村会计仍然享受每月100元补贴。

(四)广泛宣传发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各村要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营造浓厚氛围。乡政府利用电视字幕不间断宣传;印发致广大农户一封公开信,要求村不漏组,组不漏户,逐家逐户张贴到位,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开展清洁卫生户评比活动,积极引导农户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卫生的习惯。

(五)严格督查考核。根据垃圾清运量、环境整治面及效果进行督查考核。垃圾量占70%,整治面及效果占30%。各村要形成长效保洁管理机制。为了完成县下达给我乡生活垃圾清运量任务,根据各村户籍人口及参保新型合作医疗人口,乡下达各村每天垃圾清运量(见附表)。乡每月对各村清运垃圾量进行排名评比。对前三名进行通报表扬,对未完成任务且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后二名村支部书记各罚1000元,并向乡党委、政府作深刻检讨。对包村干部实行捆绑式考核,同奖同罚,不打和牌,坚决兑现奖惩。

第四篇: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

古仑乡2011—2012年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实 施 方 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发出的号召,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为推进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和提高全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经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全乡实施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推动、村民自治和农民参与,因地制宜大力推行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根除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提升干部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逐步建立清洁的家园、田园、水源、能源,实现农村生态良好,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环境污染治理体系,使全乡农村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

三、组织机构

乡政府成立以党委书记王哲同志为政委、乡长胡定徽同志为组长、人大主席郭阳平同志、政协办主任彭浩宇同志为副组长、其它负责干部、各部门负责人、各村支书、村主任为成员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彭浩宇任办公室主任;胡爱平、杨利辉、陈争仁为成员。

四、实施方案

(一)垃圾处理。建立以“户、屋场、村” 为体系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形成户、屋场、村、乡四级垃圾处理作业链。农户负责将自家产生的垃圾分类放置,并对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适当处置,对瓦砾、砖块、煤灰、土渣等农村垃圾,引导教育群众进行就地挖坑填埋;对食物类菜叶、瓜皮,实施生态化处理,进行发酵、堆肥、利用;对塑料橡胶、废铜烂铁等垃圾,实行回收;对电池、残留农药瓶等有害废弃物,实行单独集中处理。屋场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池,供农户分类投放生产生活垃圾。村建立垃圾收集站,设立垃圾收集员,将各农户产生的垃圾进行定点集中收集,对需要就地填埋、生态处置的垃圾实施就地处置。乡建立垃圾中转站,接收、处理乡内各村运送的垃圾。

(二)庭院整治。开展文明卫生农户、文明卫生屋场、文明卫生村、组的评选活动,推动和促进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大力开展改厨、改厕、改水和四榜绿化,使农户庭院卫生整洁、绿化美化,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做到院内无乱堆乱放,电线不乱搭乱接,厨房卫生,有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厕所通风透气整洁;规范庭院养殖,推广畜禽圈养,健康养殖,人畜分开,圈舍定期清洁,垃圾实行容器存放,无卫生死角。

(三)进行河边水边污染治理。搞好河渠圳清淤疏通,清理河边水边垃圾污染物,控制河渠圳淤积,严禁将生产生活污水、垃圾、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河渠。对低洼污水坑进行填埋,做到河道无淤积,河岸无垃圾,无臭水沟塘,无污染物直接排放,村庄河渠圳有管护措施,整洁美化。

(四)主要道路两侧治理。要搞好绿化,常年清扫。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和“白色垃圾”,道路两侧要无垃圾、粪堆、杂物、杂草和臭水沟。重点道路两侧影响美观的破旧建筑物要进行改建、粉刷或拆除,规范公路边市场,使道路两侧建筑规范,无乱搭乱建、乱摆乱放,车辆规范停放。

(五)抓好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开展全民素质教育,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驱动,充分发挥农村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搞好乡村绿化美化;制定村规民约推进环境卫生和生态建设,提升干部群众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转化为干部群众的道德行为规范。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组织建立乡村环境卫生和生态管理服务队伍,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推行生态良好、生活健康、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六)抓好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垃圾乱堆乱扔,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很大程度是人们不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的生活陋习引起,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要从环境对人的健康影响进行教育抓起,引导人们培养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干部群众素质。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牌、固定标语和公开信等形式宣传,营造轰轰烈烈的工作氛围,使全乡人民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主动参与、自觉参与的良好态势。要把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全民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文明卫生村”、“文明卫生屋场”、“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卫生户”的评选、挂牌,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村容整洁意识,规范农村日常行为,形成人人爱卫生、爱家园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资金筹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动作、村级为主、群众自筹”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乡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用于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主要用于清除历史形成的成堆垃圾,年终检查验收合格,每村奖励1000元。2.实行垃圾收集清运有偿服务。各部门单位、各村、各企业要对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投入一定的费用,受益农户也要缴纳一定数额的垃圾收集清运费,做到全民参与,有偿服务。3.多渠道筹集资金。

(三)完善配套设施,建立清运网络。各村根据地域情况配备一至三名清洁工人,每个清洁人员一辆人力清运车。每村设置固定垃圾存放点,每个居民组设置若干垃圾池,每户家庭设置垃圾桶,各部门单位、村、企业建成有垃圾回收处理设施,综合利用农村环卫设施(见古仑乡农村固体垃圾无害化处置建设与运行工作方案)。

(四)责任分解,健全机制。建立“党政主导、部门配合、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乡将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纳入考核内容,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各村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好本辖区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考核。各村要成立相应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和规章制度,切实履行村民自治、以村为主职责。各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不折不扣履行应尽责任。全体干部职工要履行联村包组到户责任制,落实好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落实情况纳入各村、各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和干部绩效考核。

古仑乡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2日

第五篇: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爱卫会2010年提出“全面启动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要求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湘政办发„2009‟69号)精神,以及•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的通知‣(长政办函„2010‟22号),切实改善城郊结合部和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决定在全区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城郊结合部和乡村环境卫生面貌为切入点,按照“区级统筹、乡(街)村落实、群众参与”的原则,通过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塑造村容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农村新面貌。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四边三大”活动(对乡村屋边、路边、水边、田边的裸露垃圾进行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有效遏制农村庭院、村庄、公路沿线的“脏乱差”现象,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宜居环境,不断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三、整治范围、内容和标准

(一)整治范围:马王堆街道、东屯渡街道所属村(社区)和东岸乡所属村,今年上半年以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乡政府所在地、新一轮农村示范村、公路沿线为重点。

(二)整治内容:对田边地头、沟渠河塘、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公共场所等地的裸露垃圾、卫生死角、堆物废料进行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开展卫生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整治标准

1、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做到“三无”: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

2、基础卫生设施完善规范。做到“三有”:成片居民区有规范果皮桶、有布局合理的垃圾收集站、有垃圾收集转运专业队伍;

3、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做到垃圾入池、分类处理、及时清运、专人保洁。

四、实施方法和步骤

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连续开展三年(2010-2012年),每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1月—3月底前)

一是全面部署,全民动员。由各街道、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加强领导,抓好部署。要动员到村,宣传到户,落实到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动手,户户参与,打一场全民参与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战。二是制订方案,相关街道、乡要根据实际情况,摸清底子,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在3月底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细则。

(二)集中整治阶段(4月—10月底前)

全面推进落实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各项任务。相关街道、乡、村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有主垃圾,如屋边垃圾,由农户自主负责,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发动居民进行卫生大扫除,彻底清除垃圾,并通过开展家庭卫生评比检查,督促村民做到房前屋后干净卫生、物品堆放整齐有序;对无主垃圾,如路边、水边、田边等地的垃圾,要发动村民投工投劳进行集中整治或环卫所专业清理,通过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活动,积极推广“户分类、村收集、区中转”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

加大拆违控违力度,取缔违规加工作坊,减少乡村污染源,加大对社会路口治理力度,减少乡村道对城市的污染,全面提高城乡卫生水平。

加强拆迁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强化开发过程中工程建设中的渣土管理,保证乡村环境质量。

(三)考核评比阶段(6月—12月上旬)

在区、街道、乡、村层层开展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市、区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领导小组将统一组织检查考核。第一次市级考核在6月份进行,考核重点是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开展成效及乡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是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成效。要紧紧围绕“村容整洁”,把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切实抓紧抓好。为加强对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领导小组,副区长严国益任组长,廖斌、吴穗、王志平、谭自然任副组长,区财政局、建设局、民政局、农林水局、城管局、环卫局、环保局、交管局、妇联、文明办、绩效考核办、爱卫办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廖斌兼任办公室主任。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由爱卫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相关街道、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加强组织协调,抓好具体实施。

(二)落实责任,确保投入

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负其责。相关街道、乡、村要根据区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要求,集中精力将各自辖区范围内的任务落实到位,做到不推诿扯皮,不留死角,不留后患。在硬件建设上,要加大投入,着重解决基础环境卫生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3年内,在东岸乡每年新建站厕10座,使站厕布局合理,满足使用要求;将马王堆、东屯渡、东岸乡村民安置建成区按城区标准配备垃圾容器,修缮破损垃圾池;将乡村道路日常维护经费纳入区财政补贴范围,使村级卫生保洁制度化。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关键在基层,基础在村民。相关街道、乡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营造氛围,加强对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教育,使广大群众知晓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必要性。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村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鼓励村民投资投劳广泛参与到乡村环境整治中来,让村民在参与中感受变化、得到实惠、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要在行动中善于发现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带动其他乡村,实现整洁行动的全面推进。东岸乡、马王堆街道要在3月底之前对村民进行层层动员发动,户户发放宣传资料,使宣传发动深入到每个村民,广泛动员村民群众参与到卫生整治行动中来。

(四)强化检查、严格考核

为保证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顺利开展,区领导小组将采取督查、暗查的方法,将马王堆街道、东屯渡街道、东岸乡各村全部纳入区城管局日常检查考核,进行日检查、周考核、月排名,月考核结果进行登报公示。对工作突出的街道、乡和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全市每半年组织评出“十佳乡镇十佳村”和“十差乡镇十差村”,评比结果在新闻媒体公示、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对“十强”、“十快” 乡镇的评选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建立机制,长效管理

要不断巩固、深化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成果,研究制定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要逐步将门前责任制管理模式向城郊结合部延升,家家户户门前包绿化、包卫生、包秩序,探索和建立“区政府领导、街道(乡)政府负责、村委会实施、专业保洁、广大村民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抓好清扫保洁和“户分类、集中收集”的垃圾处置机制;并通过开展文明、卫生乡村的创建活动,以增强群众卫生意识、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六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净化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切实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政动员、全员动手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好以“四边三大”(路边、屋边、水边、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强化乡村文明卫生意识,建立乡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降低和减少病害传播,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按照“镇统筹、村组落实、全民参与”的原则,结合县级文明卫生单位、卫生示范村创建工作,以我镇集镇、主干道沿线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治村为重点,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全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力争通过1-3年时间,实现全镇乡村环境卫生的明显改观。整治行动主要是通过镇、村(社区)的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对集镇和村头田边、沟渠河塘、房前屋后、道路两厢、公共场所等区域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堆物废料进行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通过集中整治,有效遏制农村庭院、村庄、集镇、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打造一批环境卫生示范村(社区)、村民组、示范户。

三、组织机构

成立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 组 长:

成员单位:各村社区、镇属驻镇各单位、镇府内设各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内,**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乡村和农户庭院环境清理。各村委会、社区要迅速行动起来,组织群众对住所外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清理,彻底清除村庄、院落、圈舍等场所的污水、污泥、垃圾、杂物和杂草,整修村内道路,排除积水,填平坑洼,疏通沟渠清理公共场所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堆物废料,修复公共厕所和其他卫生基础设施,依法清除残留荒废建筑物质、断壁残垣和违章建筑。镇环保所负责指导各村、社区正确处理各类垃圾,防止二次污染。镇农业农村办拆违队负责协助村社区做好废弃建筑物、违章建筑的拆除工作。

(二)加强环境消杀灭工作。按照“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依靠群众、属地管理”的原则,集中时间精力,彻底做好环境消杀灭工作,消除肠道污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隐患。镇爱卫办将依靠各村、社区,广泛发动群众,抓好消杀灭工作。镇中心医

2 院要做好此次环境消杀灭工作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毒鼠强对农村人畜粪便处理机制,做到日产日清。及时将污泥、垃圾集中,进行高温堆肥杀菌。各级爱卫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人畜粪便处理的指导,尽量利用现有储粪设施储存粪便。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

(四)开展植树种花活动。对清理后的道路两侧、公共场所、房前屋后等地,要合理规划,引导鼓励村民种植花草树木,减少裸露泥土,美化环境。镇林业站负责为镇、村提供合理种植方案和技术指导。

五、工作步骤

按照全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3年内实现全镇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的整体要求,2010年为宣传发动、启动实施阶段,2011年为示范带动、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为总结经验、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工作安排如下: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30日-5月10日)。各村、社区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制订整治实施方案,并于5月20日前报镇人民政府。各村(社区)要利用广播、宣传栏、会议等方式,深入宣传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10日-10月31日)。各村要重点抓好“四边三大”的清理整顿工作,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的原则开展环境治理,逐条逐项狠抓落实,按要求完成各项

3 整治任务。

(三)验收整改阶段(10月20日-11月31日)。结合县卫生示范村创建工作,对项整治目标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对各村(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验收。对工作开展迅速,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六、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提高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是爱卫工作持重要内容之一,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方式,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各村(社区)要成立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机构,细化工作方案,认真组织群众清理庭院卫生,组织整治公共场所(区域)环境卫生。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组织、宣传、督查机制,形成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村(社区)、组干部全力抓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实效。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防病能力。各有关部门、镇、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宣传单、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爱卫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重点宣传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使相关卫生降病知识特别是简易行的防病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促进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1、该项工作纳入镇村(社区)绩效考核卫生工作专项,镇人民政府将组织专项督查,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

2、各村(社区)对村民组、各组对户要逐月进行环境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结果予以通报公示,对环境卫生整治工和领先的村(社区)、组、户颁发牌匾奖状,以资奖励;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后的村(社区)、组、户,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督促其加强整治,进入先进行列。

3、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实行镇领导干部联点包干负责制,深入村(社区)、组户指导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上一篇:热点作文素材下一篇:全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