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垫交指导方案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业税垫交指导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业税垫交指导方案1

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公益性镇村债务化解工作,切实做好化解镇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我镇清理化解镇村干部个人垫交农业税款债务工作顺利进行,成立镇化解镇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工作领导小组。化债工作人员从财政、经管、纪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清理核实、审计认定、上榜公示、资金筹措、化解兑付等工作。各社区(村)要成立相应的化解镇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工作领导小组,居(村)委会主任要亲自抓,负总责,是化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财税、农业、纪检工作的干部是具体责任人。

二、把握政策,规范操作

要认真领会和把握政策,严格按政策规定执行。一是明确化解镇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确保我镇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镇村干部垫交农业税款债务化解任务;二是严格执行政策规定的化债范围,纳入本次化解范围的镇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是指2005年全省免除农业税前,镇村干部为完成上级下达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税收任务,由个人垫付资金为农户缴纳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不含烟叶税)而形成的债务,不含垫交其他税收、村提留、乡统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各种集资、乱收费等形成的债务,也不含镇政府和村级组织、企事业单位垫交农业税等税款形成的债务;三是按上级规定的工作内容和步骤进行,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四是按规定严格执行化解镇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的保障措施,确保我镇化债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强化措施,稳步推进

1、于2011年10月中旬召开化解乡镇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我镇化债工作。调配化债工作人员在10月下旬全部落实到位,进行业务培训,并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

2、认真组织镇村开展自查,清理债务资料上报汇总。10月份,组织镇、相关社区(村)两级按规定开展自查清理工作,社区(村)级要成立社区(村)主要干部、民主理财小组及居(村)民代表组成的清查小组,负责对本社区(村)欠税农户及镇村干部个人垫税情况进行逐户、逐笔核查登记,镇驻社区(村)领导对社区(村)级上报的债务情况进行审核确认,并于10月30日前将自查情况及债务清理资料上报镇化债工作领导小组。

3、10月下旬开始,组织财政、经管、纪检等部门人员本着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分片包干办法对各相关社区(村)上报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逐笔审核认定。

4、11月中旬,镇化债工作领导小组将审核认定的债务情况报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审定。11月下旬,将债务情况在镇、社区(村)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债权债务人姓名、原单位或所在镇村、债务余额、债务发生时间等。公示无异议后,将债务数据于11月底汇总上报县综改办。

5、2012年3月—4月份,根据省级审核确定的镇村干部垫交农业税款债务从债务单位剥离出来,上划到镇政府统一管理,同时抓紧建立偿债数据库,实现对债务的实时动态管理。

6、2012年5月份,根据债务清理审定情况,制定我镇化解镇村干部垫交农业税款债务的化债实施方案,并按时上报县综改办审批。

7、筹集偿债资金,统一归口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特设专户,并于2012年5月底前将款项全额汇入专户。

8、经复核确认后,偿还兑付债务工作从2012年6月开始,通过集中支付的方式将偿债资金从特设专户直接支付到债权人账户,偿还一笔,注销一笔,至2012年9月底全面完成。

9、开展考核验收,做好各项验收准备工作,迎接中央和省级考核验收工作,全面完成我镇化债工作任务。

各相关社区(村)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我镇镇村干部垫交农业税款债务化解工作,严格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明确职责,团结协作,扎实推进,切实做好我镇镇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化解工作,确保我镇全面完成镇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化解任务。要严肃化债工作纪律,严禁随意变更债务数额,严禁虚报偿债数额骗取奖补资金,严禁截留挪用偿债奖补资金,严防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农业税垫交指导方案2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加快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通过技术示范、新品种展示和现代化的产业化经营,打造一批高技术含量、高标准管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点),确保产品效益更高、品质更好、竞争力更强,辐射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再上新水平。

二、目标任务

全市建设1-2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每个镇街区建设1-2处现代农业示范园,每个特色种植村建设1-2处现代农业示范点。现代农业示范园(点)的建设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组织实施。建设完成后,园(点)内标准化生产达到100%,商品化处理达到100%。实现亩增经济效益20%以上。推行绿色控害技术措施,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产品抽样合格率达到100%。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现代农业示范园(点)建成后,通过示范带动,有效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全市农产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步伐,扩大农产品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再造现代农业新优势。

三、建设要求

各镇街区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现代农业园(点)建设工作。

(一)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

1、设施农业要达到300亩以上,露地农业要达到500亩以上;

2、建设地点选定符合无公害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的要求,区位优势明显,土壤、空气、灌溉水无污染;

3、基础条件好,建设标准高,示范带动作用强。

(二)镇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要求

1、面积达到100亩以上,建设标准起点高,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具备一定的条件;

2、产品特色突出,效益显著;

3、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标准。

(三)村级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要求

1、面积达到50亩以上,示范带动能力强;

2、产品特色突出,效益明显。

四、创建内容

(一)规模化种植

根据各自主导产业,选择集中连片的基地开展建设工作,推动规模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二)标准化生产

1、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根据国家、省、市制定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各镇街区要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制定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印发到农户,张挂到现代农业示范园(点)的醒目位置,并指导农户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

2、关键技术示范。(1)推广优良品种。筛选适销对路良种、采用合理育苗方式,完善育苗设施、选择优质育苗材料,集中培育、统一供种。(2)病虫害防治。采用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高温闷棚等生态防治措施。(3)科学施肥。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4)推行生态栽培模式。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使用沼气、秸秆生物反应堆等生态能源新技术,提供清洁能源和生态肥料,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3、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五项制度”。一是完善投入品管理制度。建立农业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制度,不得使用国家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规定。二是建立生产档案制度。建立生产档案,做好生产记录,记载使用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三是建立产品检测制度。建立自检与抽检相结合的检测制度,确保上市产品质量。各镇街区农技站要加强安全使用农药技术指导,监督落实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四是产品准出制度。根据检测结果、生产档案记录,对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做出科学判断,严把产品准出关。五是质量追溯制度。产品包装附加标识,标明产品、产地、生产者、质量状况等内容,建立起质量追溯制度。

(三)实现商品化处理和品牌化销售

有条件的示范园要建立集产品清洗、分等分级、包装、贮运保鲜为一体的商品化处理体系,要大力发展冷链系统,实行加工、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现代农业示范园要加大产品品牌建设,要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认证,通过品牌扩大影响,提高效益。

(四)实行产业化经营

现代农业示范园(点)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或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100%产品订单生产。

五、具体进度安排

(一)制定实施方案。2012年5月:各镇街区农技站分别落实镇级和特色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点)的个数、地点、建设主体、面积规模、产品特色、主推技术、投资数额、行政领导、技术指导等,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市农业局统筹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园(点)建设工作调度、进度统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

(二)落实创建任务。2012年6月:召开现代农业示范园(点)建设工作培训会议,进一步做好相关部署。建立健全“五项制度”,编印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料。

(三)技术培训和指导。2012年6月-10月,组织市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四)检查督导与效绩评定。2012年11月:对现代农业示范园(点)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导;11月-12月,组织专家对现代农业示范园(点)的建设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和总结,并进行效绩评定,对验收合格的园区纳入年度农业和农村考核范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区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农技站长为成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

(二)加强工作督导。市农业局将不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各镇街区要切实发挥好组织领导和协调督导作用,保证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三)强化落实责任。各镇街区要安排专人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材料整理、建立档案、工作总结交流、信息上报等工作。

(四)加强宣传培训。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普及栽培知识、推广先进技术。要适时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示范园(点)建设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上一篇:食品安全年度工作方案下一篇:办公室秘书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