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环保设计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力度,环境问题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其中包含了大气污染、噪音以及耕地挤占的情况。这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更会阻碍水利水电工程的持续性发展。建筑企业应当加大对水利水电施工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力度,采用绿色环保施工技术,确保水利水电基础功能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效促进水利水电现代化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水利工程环保设计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利工程环保设计论文 篇1:

浅谈水利工程的环保设计

摘要:本文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意义、设计中要反映出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设计要遵循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设计要体现“整体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生态设计的意义,只有采用生态设计的环境策略,才能使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 设计 环保

0 引言

目前的环境问题日渐复杂化和多样化,但总体来讲可以分为三类,即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和自然资源的日渐耗竭。这就要求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把对环境问题的考虑加入到各个过程之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如果能从的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采用综合的环境管理策略,就可能避免生产阶段带来的环境问题而增加的成本。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生态设计的环境策略,把可能的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意义

生态设计是环境管理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它指每一环节都需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设计上的改进使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降为最低。在这一过程中,决策者应把环境问题看作和经济效益、公司形象等同样重要。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需求。水利工程结合生态建设,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包括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型的人工河流。二是指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筑坝是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流动的河流生态系统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流速、水深、水温及水流边界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科学发展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学在力图满足人的需求时,却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求。而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也会给人们的长远利益带来损害。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应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我国发展生态水工学及开发生态水工技术,应该从工程规划角度看,在开发利用水流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交织在一起共生共存,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体现生态水利工程学——人水和谐的设计理念。

2 设计中要反映出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保护和恢复多样化的河流环境,是维持生物多样化的前提条件。河流里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形成了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河流形状(河长、河宽、空间范围、连续性)、流水状态(水位、流速、水温、水质等J、土壤状态(土、沙、砾石等)三要素。河流生态系统生境的主要特点是:水——陆两相和水——气两相的联系紧密性: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河流纵向的蜿蜒性;河流横断面形状的多样性;河床材料的透水性等。水——陆两相和水——气两相的紧密关系,形成了较为开放的生境条件;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造就了丰富的流域生境多样化条件;河流纵向的蜿蜒性,形成了急流与缓流相间;河流的横断面形状多样性,表现为深潭与浅滩交错:河床材料的透水性为生物提供了栖息所。由于河流形态异质性形成了在流速、流量、水深、水温、水质、水文脉冲变化、河床材料构成等多种生态因子的异质性,造就了丰富的生境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减少了河流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引起了河流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就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因此,在工程设计中要充分保护、恢复河流原先所有的多样化的生物栖息生存环境,避免河流的渠道化及非连续化,为生物群落提供多样性的生存环境。

3 设计要遵循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

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这种一厢情愿的企图最终往往归于失败。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4 设计要体现“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表现为流量、水位和水量的水文周期变化和随机变化,也表现为河流淤积与侵蚀的交替变化造成河势的摆动。再者,要考虑生境边界的动态扩展问题。由于动物迁徙和植物的随机扩散,生境边界也随之发生动态变动。另外,还要考虑流域之间的协调问题。考虑到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总之,生态设计的环境革命,将通过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重新定位和信息调控,试图解决人类生存合理性和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种种环境革命的迹象表明,21世纪是人类生态大调整的世纪。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使人类社会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生态设计可以提高公司形象的需要,而生态设计策略的实施能够导致整个生产系统的革命性变化。

作者:高 霞

水利工程环保设计论文 篇2:

水利工程环保型施工措施分析

摘要: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力度,环境问题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其中包含了大气污染、噪音以及耕地挤占的情况。这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更会阻碍水利水电工程的持续性发展。建筑企业应当加大对水利水电施工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力度,采用绿色环保施工技术,确保水利水电基础功能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效促进水利水电现代化发展。本次研究将以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展开现状作为研究基础,探究节能环保技术在水利施工之中的应用措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其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保型施工;分析

引言:温室效应,冰山效应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提升了全世界对于环保的重视度,为了国家经济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逐渐将环保以及绿色理念作为了国家的重要发展策略。相关研究中指出,在水利工程项目展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土地污染等问题会对国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污染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降低水利工程项目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在水利建设项目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以及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工程节能环保施工技术,为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切实的技术依据。

1.水利工程节能环保施工技术概述

节能环保施工技术是在我国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政策基础上所出现的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的主要理念为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科研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引导之下,我国的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已经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资源节能方面以及环保设备方面产生了多种应用措施。针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需求,节能环保施工技术也已经产生了相关的资源优化技术以及污染控制技术,例如风能技术,电能技术,就地补偿技术,太阳能技术,水泵连接优化技术等都能够有效减少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提高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应用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企业需要针对水利施工项目的需求,水利施工项目的地域特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等选择适合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

2.水利工程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

2.1提升施工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在工程建设项目展开的过程中,施工资源的利用率并不能够满足目前节能环保政策对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都存在建筑资源无效浪费等情况。施工资源的浪费不仅会增加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同时也会增加水利工程项目的固态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政策的进一步展开。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展开的过程中,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展开有效的应用,水利建筑项目的资源使用有效率能够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除此之外,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对水流污染问题产生有效的改善,提升我国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环保这一理念。在水利施工项目展开的过程中,对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以及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展开有效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水利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增加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2.2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现如今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已经从早期的经济高速发展转变为了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节能环保以及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核心思想。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夠在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施工项目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而水利工程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水资源循环使用这一目的,能够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的施工目的。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对于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水利项目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对于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认知度不足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主要发展理念之一,但是在实际的行业运转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水利建筑施工企业并未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产生应有的重视心理。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停留在理论层面,在水利建筑施工项目展开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并未对节能施工技术展开真正有效的探讨,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在施工的过程中并为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展开有效的应用,甚至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害。这些施工行为都不符合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国家水利工程施工调查现状相关研究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还有一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运转的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度不足,节能环保意识严重缺乏,导致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水利工程相关人员并未对节能环保施工理念以及施工技术产生明确的认知,在心中并未产生应用的重视心理。

3.2水利工程项目的投招标制度并不完善

目前针对相关的投招标项目,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标准以及管理意见,但是在实际的投招标工作展开过程中,大部分招标企业并未对环保施工产生明确的重视心理,在招标要求中并未明确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做出规定,对于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查也严重不足,在实际的水利工程项目展开过程中,施工单位只会按照招标要求之中的细则完成施工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未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展开有效的应用,这就导致水利项目施工并不能够产生其应有的环保效益,节能环保施工技术也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3.3节能环保技术的施工要求过高

近些年来,针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率正在逐年提升,但是仍旧有一部分地区并未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展开应用,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分别为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并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节能环保施工技术自身的成本过高,项目的资金不能够满足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需求,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并不实用等。为了让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真正有效的利用,相关部门就需要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需求以及地区环境的基础上加强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研发强度。

4.水利工程项目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4.1供电方案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项目运转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的运转稳定性以及有效性,水利工程建设部门通常需要使用电动机来满足工程的供电需求,相对于其他供电方式,电动机供电自身具有容量大,便于携带等诸多特点,能够满足水利项目的施工需求。为了降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能耗,在选择电动机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就需要针对工程本身的需求以及环保的需求完成电动机的选择工作。通常情况下,如果水利工程项目的电动机容量需求≤250kw,则施工单位需要将高压电动机作为水利项目的主要供电方式。为了确保电动机的使用安全,在应用电动机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单位还需要根据工程的使用需求合理的选择变压器完成电压的控制工作,减少水利工程项目的电能损耗。

4.2变压器的合理选用

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水利工程项目的用电需求,在选择水利工程项目发电机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通常会以380v的电机作为主要选择,380v的电机不仅能够减少水利工程单位的電机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电机管理工作的展开。为了确保电力的稳定性,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还需要通过变压器完成电动机的电压控制工作。为了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转,水利单位必须每天完成电动机的供电工作。在选择变压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利工程的电量损耗,水利项目建设单位就需要合理选择变压器。

4.3节能环保施工技术人才的应用

为了提升水利工程项目之中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水利工程项目展开的过程中,水利项目建设企业就需要加强企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学习新型的节能环保施工理念以及施工技术并对企业之中已有的人员展开节能环保施工能力培养,通过这一方式为后续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企业运转的过程中,水利项目施工单位也需要加强对于节能施工专业人才的招募力度,提升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薪资待遇以及发展待遇,将更多的高精尖专业人才纳入到水利项目建设工作之中,为水利工程项目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4.4加强节能环保施工材料的利用率

在水利工程项目展开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节能环保施工的目的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就需要及时了解节能环保市场,将相关的新型节能环保施工材料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之中。在水利工程项目展开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水资源控制目的,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通常需要在水利工程项目之中安装泵闸。在设计泵闸施工方案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泵闸施工的效率,减少施工的资源损耗,设计人员就需要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上为泵闸施工设计节能环保施工方案,通过这一方式有效提升施工过程中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为了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费,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材料需求制定完善的节能环保施工材料采购方案,做好材料的维护以及保管工作,避免材料的质量因此受到影响。在水利工程项目自身资金预算的基础上,完成水利工程施工材料的应用规划力度,为废弃材料的处理制定完善的材料管理力度,加强可循环材料的使用率,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5对新型的施工技术以及设备展开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就需要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对相关的新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展开有效的应用,通过这一方式提升水利工程的环保性。例如在用电设备的选择过程中,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就需要尽可能的选择自身节能环保性能较为出众的用电设备,同时根据施工需求尽可能优化设备应用方案。在混凝土制备的过程中,对更加高效的制备设备展开有效的应用,通过这一方式减少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污染,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环保性。

结语:在选择新型节能施工环保技术的过程中,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不能够盲目选择施工技术,而是需要分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需求以及后续的运转需求,在水利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完成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选择工作。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选择不合理不仅会增减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同时也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应用。为了确保节能环保施工技术能够产生其应有的效果,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就需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因素,地理因素,天气因素等各种因素展开综合考虑,在这一基础上选择适合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赵志鹏.节能环保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节能,2020,039(003):115-117.

[2]康仙娥.节能环保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No.319(27):163-164.

[3]单永琛.节能环保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No.430(26):149-150.

[4]黄丹华.关于水利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7):140-141.

[5]雷文彬.节能新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2):3984-3984.

作者:刘云海

水利工程环保设计论文 篇3:

浅谈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环保理念的渗透融合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质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对于现代建筑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提倡绿色环保意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建筑工程设计中,将环保理念进行渗透融合,这就对了建筑行业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么,要怎样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体现建筑的环保作用,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从多方面的角度出发,要针对环保建筑工程的功能、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环保理念融合,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建筑工程的顺利发展。因此,本文将浅谈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环保理念的渗透融合,提出几点相关的融合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环保理念;渗透融合

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对于环保理念的建筑是一项比较系统化的复杂工程,需要结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建筑环保做出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要根据相关部门和政策提出的建筑环保标准进行建筑工程建设。在相关的设计、施工和各级不同的监督部门单位、开发商和施工企业等各个环节,必须严格的按照我国环保标准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渗透环保理念,能够使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多方面人员提高环保意识,从而有效的将建筑工程环保作用发挥到极致。下面就针对现代建筑工程设计渗透环保理念的重要性和加强环保理念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渗透环保理念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在油气、煤炭能源方面的资源在日益减少,因此,我国在不断的向新能源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像水利工程,風力发电、太阳能、核能等高成本工程发展,但是我国的能源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对我国的能源发展中,由于能源结构还主要是以煤炭为主,但是人均能源的额储备量比较低,并且资源分配的不均匀,这也就造成发达地区和罗都一些的地区之间产生很大的资源不平衡的情况。因此,要全面的将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中渗入环保理念,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进而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也能有效的避免社会化的矛盾加深。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对于环保理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还能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的安全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我国环保理念和意识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加强环保理念学习

(1)加强设计人员的环保设计能力

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环节中,很多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普遍缺乏环保意识,还有很多设计人员对于环保技术的掌握不全面,不能有效地将环保意识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这也就导致设计方案不能够迎合我国提倡的环保理念。因此,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使用功能进行环保设计,更要明白环保设计的原理和概念,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工程、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施工环境等方面,采用相应的环保理念的设计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建筑工程的环保作用。因此,建筑设计人员要积极的加强自身的环保设计专业水平,积极的将环保相关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进行学习,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环保标准的现代建筑设计方案。

(2)学习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理念

在渗透环保理念的建筑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要通过学习新进的环保理念知识,将自身的传统理念进行创新,要会根据取长补短的方式进行学习,针对不同的建筑风格将环保的理念深入其中,从传统的建筑模式和风格中学习环保的各种方法。由于我国传统的建筑中,具有非常好的环保作用,并且具有绿色环保的作用,所以说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可以将传统的建筑风格进行学习借鉴,并且将一些先进的环保设计理念进行学习,设计人员将传统的建筑设计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相融合,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环保设计,这样不仅能达到设计的要求,还能有效的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通过新旧相结合的方式,将环保理念完全的渗透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就非常有意义。

三、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环保理念渗透融合

(1)设计环保的建筑外墙

由于建筑工程设计环节是整个工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为了能够与环保理念完全的进行融合,要从根本上把握环保的关键点。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环保设计中,对于建筑外墙的保温功能的指标要求的比较低,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建筑环保设计中,将外墙保温的指标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在对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功能的指标方面进行研究,充分的满足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在保证环保节能的基础上,将建筑工程设计中应用环保的外围防护材料。充分的利用太阳光照射,减少灯体的照明时间,从而降低电力资源的使用率;在设计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太阳能电板设计到建筑物中,充分的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促进建筑内部电力的供应,达到环保电力供给的作用。

(2)全方位建筑环保设计

对于现代建筑工程设计而言,在建筑施工之前,设计人员要全方位的对建筑进行设计,尤其是在满足建筑主体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环保设计。通过对外墙、楼层板、空间结构设计、墙面、外饰和屋顶等,以及建筑结构和材料等方面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分析,进而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将其应用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通过全方位的对建筑工程进行环保节能的设计,能充分的发挥环保效果。

(3)建筑屋顶环保设计

建筑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内外的环境直接接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会有环保节能的措施,主要分为斜坡屋顶、保温隔热屋顶等多种。其中斜坡屋顶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潮隔热的效果,并且具有美观实用的优势,也能起到非常好的环保作用;而保温隔热的屋顶会采用绿植层面和架空隔热层面等环保设计,这样不仅具有防水隔热的功能,还能优化建筑物的整体美观的效果,加强建筑工程的环保理念的文化内涵,促进建筑工程的经济发展。

(3)环保施工材料选择

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中,对于建筑建设使用的材料要符合环保节能的标准,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合理的选择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环保设计的很重要的部分,这是直接关系到环保设计理念是否能充分体现的关键。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在建筑环保材料进行选择时。要符合相关部门对绿色环保的规定和标准,并且要依照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这样才能将建筑工程设计与环保理念设计相融合,共同实现现代建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4)建筑空间合理化设计

从环保理念的角度出发,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对于建筑的空间合理化设计非常重要,在能够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室内的温度条件等进行分析,通过平衡室内温度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物的具体使用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针对一些比较使用频率比较低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将一些比较常用的空间进行温度差异的检测分析,要保证空间使用频率的合理控制,将室内的温度进行环保节能控制,从而达到环保保温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对于环保理念的合理渗透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的能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在建筑的设计中,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性。同时,环保理念渗透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将建筑物的实用性发挥的更好。因此,设计人员通过对不同的结构的环保设计,有效的将环保材料和结构施工相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设计的效果,还能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促进现代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来晓峰,赵晓娟.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02):10-11.

[2]王海.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8,4(09):95-96.DOI:10.19301/j.cnki.zncs.2018.09.058.

[3]黄珂.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与具体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23.

作者:蒋林峰

上一篇: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论文下一篇:高三动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