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2022-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音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关于音乐教学情境的反思

摘 要:新课程提出了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教师要依据新的审美教育目标,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走出情境创设中缺少连贯性、典型性、思考性的误区,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和学生心理特征,合理运用审美因素,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情境中体验美。

关键词:有效情境;教学反思;连贯性;典型性;思考性

新课程提出了新的音乐审美教育目标,教师要创设有效的音乐教学情境,有效是指教学情境安排要连贯、科学、合理,并有思想的参与,并不是为情境而创设情境,应该有其实在的意义。但是在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些创设情境的误区,需要我们反思。

一、情境创设缺少连贯性

对情境创设连贯性的反思,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音乐素材呈现方面,二是在教学各环节衔接方面。

(一)音乐素材呈现忌“前后矛盾”,提倡“瞻前顾后”。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音乐素材的连贯性,一节课呈现的音乐材料给人“不自然”、“生疏”、“刺耳”之感,前后音乐产生听觉矛盾,这种教学情境使音乐审美功效适得其反。“当音乐从一种长时间的紧张、激烈转换为平衡、舒服的情绪时,听众就会产生一种希望保持与发展下去的心理期待。反之,如果音乐频繁地进行强与弱、快与慢、紧张与松弛的转换,就会使人产生不适的心理反应。”[1]“因为音乐是流动的、是在时间中呈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听者既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也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这种参与表现为:听者一方面总是对已经呈现的音乐材料做出一定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则总是对即将出现的音乐材料产生一定的期待感。”[2]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重呈现的音乐材料的连贯性,比如音高的连贯、节奏律动相似等,合理运用音乐素材,让学生既感觉音乐进行的合情合理,又能产生情感体验的震撼,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

(二)教学环节衔接忌“虎头蛇尾”,提倡“善始善终”。

一位教师讲授《家》时,温馨的画面加上优美的语言导入,使人产生对家的向往。但后段教学环节中却没有这种情境的延续,使学生失去继续参与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情境连贯性的认识,忽略了教学各环节、各情境内容的衔接和情感的延续,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在《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作品和学生的审美体验、生活经验很好地结合,至始至终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融入“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中国”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情感得到升华。我们可以尝试将每节课都当成一首音乐作品,把前奏、间奏、高潮、尾声四个点作为情境创设的最佳位置,贯穿和衔接整个教学过程:

1.“前奏”情境创设要“独特”。一节课的开始就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应充分注重前奏情境的吸引力和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教学主导思想不留痕迹地导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境。

2.“间奏”情境创设要“巧妙”。在乐曲中,间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预示后段音乐素材。音乐教学以情感交流和审美体验活动为主,更要注重在教学 “间奏”处巧妙地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吸引,顺利进入下个环节的交流和体验!

3.“高潮”情境创设要“出彩”。高潮是作品中最富感染力和情感释放的最佳阶段。高潮情境创设可以是一个点、一个片段或一个高潮区,它要服从于整体教学结构和人的情感等多方面需求,其布局对情绪表达和获得深层次的审美体验都非常重要。因此,高潮情境设计一定要“出彩”,在个性中包含一定的新意,使学生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高潮的美妙感觉,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4.“尾声”情境创设要“实在”。尾声有加强乐曲结束感及情绪深化的作用。很多教师认为“尾声”应该在欢笑、热闹中结束,而这种情境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积累审美体验。其实有时“安静”也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美。所以,尾声情境创设一定要实在,让学生真正找到“回家”的感觉。

在情境教学中,这四个点既要有特性,又要有共性,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二、情境创设缺少典型性

(一)情境创设忌“遍地开花”,提倡“画龙点睛”。

一节课的情境创设总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可很多教师到处设计情境,遍地开花,不但功效不大,甚至有时误导学生的思维走向。为此,我们应找到情境教学的突破口,在紧要处说关键一句、设计关键一局,使教学情境生动传神,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某节课是结合赏析流行音乐来引导学生唱“属于自己的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师在结束时讲了关键的一句话:“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如亲情、友情、爱情,能使我们充分地感受人生的真善美,更有信心对待生活。但人生之路也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我们要唱属于自己的歌,释放我们应有的激情,应该现在努力的不要留在将来,该将来完成的不要提前到现在。”这种语言情境创设让学生在一种优美的意境中明白道理,感悟人生。

(二)情境创设忌“本末倒置”,提倡“主次分明”。

情境创设不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关键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服务。有些教师片面追求情境的直观形象、趣味性,忽略了情境教学的审美特征和音乐性,背离了音乐主体。如新课程倡导学科综合,但部分教师却错误地理解。如一位教师让学生聆听一首无标题的音乐,在聆听中要求学生依据教师对音乐内容的文字性提示进行想象,聆听结束,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诗歌、散文或故事的形式来陈述自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客观地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重了学科综合,拓展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样的教学已经远离音乐教学的本质,让非音乐的情境左右音乐教学,音乐教学已经名不副实。”[3]“学科综合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个可操作的具体教学模式,我们教师要把这种意识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4]“音乐课程的综合,应该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5]音乐情境创设关键在于抓住音乐的魂,让音乐真正走入学生心中!

三、情境创设缺乏思考性

(一)情境教学忌“摒弃传统”,提倡“与时俱进”。

课改的一些新理念引发了一些不正常现象,需要教师反思。如新课程提出不宜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于是一些教师在情境设计时,缺乏應有的教学思考,把知识、技能一带而过。其实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完全否定和排斥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积累审美体验的方法,应该有合理的教学思考,创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情境,真正落实新课程目标,与时俱进!

(二)情境创设忌“主导过度”,提倡“自主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应该是自主、自然的。但在情境教学中某些教师把“境”铺得过实,把“景”布得过满,包揽全局,没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活动的空间,情境创设丧失了个体生命的灵动和发展个性的氛围。其实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音乐的本质不应该是简单的给予,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活动情境要么立足于创设学生直观感受的认知性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产生认知体验兴趣;要么创设具有情感渲染功能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情感,渲染课堂的情感氛围。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情感体验。” [6]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情境创设忌“无的放矢”,提倡“民主合作”。

情境教学使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

1.迷恋“开放自由”:我们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见解,因此某些教师放开整个课堂,觉得课堂越活越好,以为这就是新课改提倡的民主、自由。

2.钟情“顺理成章”:有些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情境教学,让个别优秀学生主导整个课堂,让情境进行“顺理成章”。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剥夺了他们思考和表现的机会。“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是面向全体。”[7]违背课改精神,情境创设又有何意义呢?

3.青睐“合作学习”:在情境创设中,把“合作学习”当成主角,动辄就“合作”。此类“合作学习”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缺乏思维训练的价值,更谈不上情感的参与和体验,不利于学生的内化教育。

4.倾情“无师自通”:有些教师创设了充分信任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境,设想让学生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实际上却导致教学“开放无序”,过程混乱,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及困难无法做到心中有数,无法保证质量。

真正的民主开放是师生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和谐、有序的教学氛围,而不是教师放任不管。如果课堂一旦出现以上现象应及时调控,在创设课堂情境时,“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一种时髦的东西去简单效仿,在合作的方法上应灵活多样,同时要注意把合作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尤其是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本身的任务之外,还应侧重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提高,使这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个性得以张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8]创设民主合作的有效情境课堂。

在新课程中,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走出情境的误区,创设能够让学生产生良好审美心境、获得最佳审美体验的有效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90.

[2]王次炤.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9.

[3][4]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7、191.

[5]王安国.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

[6]楊莉娟.基于学生主体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11).

[7]吴越越.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55.

[8]周进军.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7).

【责任编辑 吴小春】

作者:邓 莉 邓 丹

第2篇:回归音乐教学本质——反思新课程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摘要:以音乐为本是音乐课的本质现象,也是音乐课赖以存在的理由之一。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老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其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彰显音乐教学的本质和特点,也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回归音乐;教学本质;新课程

一、既重“育情”,更重“双基”

“育情”是指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情操。“双基”是指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音乐课程标准》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来定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首要位置,这种布局实际上体现了“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了改革者“一切以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科的人文关怀。但我们的有的老师片面地理解这种转变,以为音乐课的一切都是这个层面的目标来实施,而对音乐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再也不加重视与传授,认为在课堂上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就会背离新课程的宗旨。但是我们说音乐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音乐应以其独特的要素美(速度、力度、节奏、旋律、和声等)、丰富的内容美等非智力因素为主要内涵。而双基正是通往音乐神圣殿堂的双桨,只有在掌握了必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后,才可能深入到音乐之中,体验到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才能去表现与创造音乐。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是欣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授课教师让学生从头至尾欣赏了两遍,除了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其他教学活动外,最后在第三遍的音乐声中结束了这堂课。中间既没有介绍什么是圆舞曲,也没有让学生听辨乐曲的结构,更没有让学生唱唱主题音乐,体会一下乐曲的魅力。从以上的课例中我们能够理解,授课教师的本意是想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自己的课堂,但却步入了另一个误区。

二、既重“综合”,更重“本体”

《音乐课程标准》的确是“倡导学科综合,但是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门类的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这句话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综合的前提,必须是以音樂为中心的综合,决不是背离音乐本体的综合。学科的综合应该立足于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审视音乐的机会,应该立足于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素质。作为音乐老师,我们不应该忘记音乐教学的使命。

三、重“形式”,更重“内容”

在音乐新课程实施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教学过程,许多教师都认为新课程理念强调兴趣和情感,不就是热热闹闹吗?甚至有的教师把多媒体技术奉为神明,认为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就是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所以,一些音乐课往往就是有形式没有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缺乏目的性。一些根本不需要的形式(如分组),教师却乐此不疲,一些直接明了的问题也非要让学生去讨论,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也要学生去创编……这种与教学内容脱节,过于外在和花哨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并非音乐新课程所提倡,是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误解。其实多媒体的运用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是有的教师不管用不用得着,都制作了课件,仿佛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才算是精彩之课。因此,有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主要考虑形式如何如何,而没有考虑或者很少考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缺乏教学目标统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行为,往往导致教学者的教学目标模糊不清,而紧密围绕目标设计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形式服从于目标,方法取决于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必须要明确针对性和目的性。高水准的音乐教学不仅仅体现为教学形式的丰富,而更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所隐含的鲜明意图。

五、重“身动”,更重“心动”

“音乐课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是眼下中小学音乐教师常说的一句话。现今的教学评价也是如此,课堂上假如没有学生动的环节,则可能被视为缺乏创新,教法落入老套。于是一些教师以为把每节课设计得像举行一台预先排练好的晚会那样有条不紊,轰轰烈烈才是好课;以为把每节课组织得像小孩做游戏那样敲敲打打,热热闹闹才是改革。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随便走动,教学秩序一片混乱的现象。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这里的参与是指学生全方位、全身心的参与。既要有身体四肢——“身动”的参与,又要有心灵、思维——“心动”的参与,表面上热闹,而教学效果甚微。因此,只有当学生“身动”、“心动”全方位参与音乐活动与音乐融为一体,亲自、主动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

以音乐为本是音乐课的本质现象,也是音乐课赖以存在的理由之一。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老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其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彰显音乐教学的本质和特点,也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作者:钱 静

第3篇:反思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

摘 要:本文以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学理念混乱、教学的主导与主体不统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大问题,它们严重制约初中音乐教学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 音乐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传统教育中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能力增长的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条法规由于我国地域广大等因素新课改实施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不同教师对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很难贯彻新课改的意图,现结合多年来笔者对音乐新课改的研究和初级中学音乐教学经验,谈谈新课改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理念混乱

当前由于教学改革处于过渡阶段,在初级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混乱状态。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教”,侧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强调一切以教师为主,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分数的地位,重视学生的听课认真程度,重视学生的识记能力,重视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能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社会竞争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理念,重点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改变原有分数万能论的认识。降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教”的位置,更多地依靠学生亲自动手,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增强。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的提升,对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竞争力、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相对薄弱。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希望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中相对落后的部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胜任今后的社会竞争,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教”,新课改重“学”,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生分数的地位,而新课改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说两种教学理念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国家及教育部门虽然强调新课改的地位,但由于很多老的音乐教师已经习惯于原有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让其完全采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因此,初级中学的音乐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异,教学理念混乱。音乐教师应贯彻国家倡导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理念混乱的状况,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的主导与主体不统一

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的主导与主体混乱的现象。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占有课堂,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一切演唱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辅助器乐的选用均由教师决定。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权利的拥有,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打骂、侮辱、处罚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新课改实施后倡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涵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新课改希望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希望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让教师少教,让学生多学,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但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时才对学生进行以辅导为主的教学,多数音乐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授课,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大问题

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习得一定的音乐知识。为完成这些现实教学目标,很多初中音乐教师便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比较普遍的便是语言法、直观法、纠错法。这些教学方法的采用某种角度上讲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习得一定的音乐知识,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太大的作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短期内确实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从长远角度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一育人目标没有太大作用。新课改实施后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和自主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学生音乐知识的培养相对欠缺,但对于学生能力的增强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注意新教学方法的采用。

结束语

音乐教师是初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新课改实施后很多教学存在问题,表现在:教学理念混乱、教学的主导与主体不统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大问题,严重制约初中音乐教学的有序开展。为完成初中音乐教学任务,需尽可能地采用新课改的一些理念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郝宁伟.音乐教学方法探究.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0)

[2] 韩玲.浅谈中专音乐、幼师钢琴课的“教”与“学”.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4)

作者:盛亮

第4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最新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最新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音乐教育作为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下,高中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学积极探索和研究,下面是就爱阅读为大家准备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1

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音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近几年高考基本能力学科的开设, 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音乐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长,比如器乐,比如声乐,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别人的特长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2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要做到终身受益。 因此,在音乐课上,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 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 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气氛,在紧张地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 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的能力。比如欣赏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民歌、民间器乐、民间歌舞音乐、戏曲和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4、 采用多种方法,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县方设法的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其具体为:

⑴ 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观看视频,对各单元的内容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⑵ 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打拍子、打节奏,逐步的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的学生有困难,但是从长远和整体性来看这是很有必要的。

⑶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响设备,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便哼唱旋律,反复练习,学生的识谱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⑷ 课堂内让同学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主体主动的参与,实践的能力,从而使的学生的情绪高涨,是的音乐课上的更加生动活泼。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同学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中学生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同学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出音乐中最纯净的美。 下一页更多精彩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3

一、课堂教学:

高一年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对音乐有兴趣,特别对流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此外,在音乐欣赏课上我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4、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 举办了各种有意义的的文艺活动,如校园歌唱比赛,音乐知识竞答等等。

四、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通过学生的表现情形来打分。也希望音乐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音乐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学生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4

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课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怎样才能使音乐鉴赏课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与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使高中音乐鉴赏课体现优质高效的特点,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引导学生充分想象

要想让获得音乐感知则必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才能获得音乐体验。因此,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感知、领会音乐的过程。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是主体,教师具有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领会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当中,受到音乐的感染,才能抓住音乐作品的本质。讲通、讲透音乐知识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在欣赏相同的音乐作品时,学生也会依据自身经历与生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呈现不同的意境。所以,教师在音乐课中不宜过多讲解音乐内容,而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与创造空间。

二、加强师生对话、交流,增强师生互动

创建科学高效的音乐课堂,常常以师生间的合理互动为前提。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可以大量增加师生互动机会。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就是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教师利用设问和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对话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教师的角色由此发生了改变,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和主持者,学生则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掌握课堂基础理论知识,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个体间的交流与互动,共同享受同学间的音乐感悟,可以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自多个方面增加自己对音乐的认知。教师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对那些存在显著错误的、与科学道理相违背的看法要及时给予指导;而针对那些立意新、创造力强的意见,则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三、加强体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体验式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与教师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体验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巩固原有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应用问题体验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各种问题当中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展示各种音乐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对音乐学习产生强烈愿望,进一步体验学习过程;如教师可以反复播放经典音乐,然后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如赏析《黄河大合唱》时,首先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具备对音乐作品的初步认识,才能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那种战火纷飞年代的意境,在具备一定的感情基调以后,教师可以展示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认识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与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相比,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学生体验音乐情绪和情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情绪和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求学生自理解音乐主题开始,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然后结合音乐内容和创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构成与体裁,感悟音乐作品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赏析者本人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交融,它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觉等多种器官的参与,在赏析作品时具有认知、强化、研究、评价等多种情感体验与升华。所以,要求学生加强体验音乐情绪和情感的过程,在当前的审美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有效引入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丰富音乐鉴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也可以自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投入到音乐课的学习当中,提高音乐鉴赏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很多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手段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捕捉到学习重点,有时还会出现偏差。有时教师也易将精力用于制作各种多媒体课件上,而用于钻研教材的时间过少,不能进行认真的教材教法设计。做到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发挥这种教学手段的特点和长处,才能使高中音乐鉴赏课得到成功。

总之,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人们对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视,高中音乐教学质量也必须提到提高,因此广大高中音乐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致力于研究课堂教学效果,总结经验与发展创新,积极创造有利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音乐鉴赏课水平。 猜你喜欢:

以上关于“[反思]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最新音乐鉴赏教学反思”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网的支持!

第5篇:《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教授新课程已经一个学期了,给了我很深的感受。在了解了新教材的内涵和思路的同时,我也体会到,对于新课程的教师来说,更重要的就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程的思路和内涵,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歌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限制,多给他们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迸发出超乎想象的东西来。所以在课堂中我从不去限制孩子们的想象或者一些行为。记得在欣赏《快乐的小熊猫》一课时,我先用故事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猫,他爱学习、爱劳动。还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有一天,他又帮妈妈去河里打水,可是一不小心把水桶掉到河里了,这下可急坏了小熊猫,因为他不会游泳。我们帮助小熊猫想想办法好吗

其次,是要还学生一个平等的地位,不能总以“权威”自居,不能总是居高临下。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中,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心理相容,学生能够就会把老师的关心迁移到课程上来,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所以,在课堂中,我会经常注意主动走进学生,以此来拉近我与孩子们的距离。例如:坐到他们之中和他们一起欣赏新月,观看学生表演。有时我刚走近他们,有的孩子就会热情主动地邀请我挨着他做。而且在课堂中我会自然和真诚地使用“谢谢”“对不起”“你太让我感动了”“我好喜欢你们啊”等等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自己是好朋友。在学习歌曲《拉勾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演唱歌曲,一起表演。学会歌曲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内容,就是每个同学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去和自己的好朋友拉勾勾。孩子们可高兴了,都去找朋友。这时,我也走入他们之中,和每个孩子都勾一勾指头。这下孩子们更高兴了,都纷纷来到我的面前抢着和我勾指头。使我感到特别亲切,我想孩子们也一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最后,我总结到:我们勾了手指头就是好朋友了。一个孩子突然大声说:“是永远的好朋友!”听到这句话,我很激动,马上说道:“对,老师要和你们做永远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动走进他们,主动和他们去勾手指头,怎么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又怎么会让这样普通的一节课充满了温馨和感动呢!

最后,我体现到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安排和设计。音乐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可以不必一定按着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去进行。为了教学效果更好,每节课的内容可以互相调换。在学习《开火车》一课时,教材的安排是,学会歌曲后,带着学生做开火车的游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先带领学生到操场去做开火车的游戏,让他们先在做游戏中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在学生愉悦的心理氛围下学唱歌曲,学生学的既快又有兴趣。学会后再做一次游戏,这样教学的效果更好。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使我感到新教材给教师的空间更大了。我们可以有更宽阔的空间去发挥、实践。

第6篇:音乐教学反思---教学

聂堆一中 郭红霞

存在问题:

现在的学生热衷多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从此现象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音乐课即唱歌课,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是与音乐教育的相背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1、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少。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从开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经常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2、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的少。

解决方法:

一. 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在音乐课起始课上,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有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初四毕业后,个别音乐基础好些的学生可报考艺术特长班,为将来深造打基础,让我校优秀艺术学生代表,给她们表演、做示范,学生反响强烈;

3、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4、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 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有音乐特长班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 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 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半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 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 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多参与省市艺术节等活动,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第7篇: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教育是美育,是一种美感享受,能给人带来愉悦情绪,因此更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舒适、愉快、自由、和谐的环境,同时它又是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科,而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接触的几乎是全校的学生,他们学业压力重,又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此时,自尊、独立、好奇、好动,逆反情绪等心理特点比较明显,老师要在每堂课面带笑容,和风细雨般地上好音乐课,真的很不容易,经过这么些年的思考、实验、探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

一、音乐课堂教学管理的管理手段

1、座位表。无论是提问、表扬、批评,他会觉得老师很重视很在乎他(她)。

2、针对各个班级到音乐教室的表现评分。

3、期中期末在音乐教室公布各班的集体成绩,每学期结束,作为先进班级评比的依据之一,班与班之间有了横向的对比,最具有公平、公正的性质。

4、参加第二课堂训练积极与否,参与校艺术节演出及各级各类比赛活动,都与音乐课和音乐成绩相结合等,因此学生都很重视。

5、创设美好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保持音乐教室环境整洁、干净,空气清新。

音乐课堂教学管理因班级多,人数多,情况复杂,因此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只有在管理上下功夫,才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下,老师才能做到面带微笑,师生都沉浸在愉悦的心境中,拥有一份好心情,在教与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是更重要的。

作为音乐老师还得学一些心理学,研究探索各种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工作进行。

1、作为教师爱那些听话,成绩好的学生很容易,而真的爱那些成绩差,爱调皮捣蛋的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很难,可他们也是最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最渴望老师的信任,理解和尊重的一个小群体。

2、不能对差生一味粗暴地批评、指责、轻视他。我发现平时这些差生在路上总是主动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且每次我都叫得上他们的名字,在以后的音乐课后他们总会有事没事地主动跟我来聊几句,我感动很欣慰,觉得平时那么多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总之,音乐教师除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外,同时应具备同情心、责任心,细致心,并富于热情,懂得尊重,诚信,友好待人的良好品质。管理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探索,管理与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老师在管理与教学上下足功夫,在美好的环境及心境中,才能面带微笑,和风细雨般地面对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使师生共同愉悦,达到音乐的美育享受。

第8篇: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反思

这星期给别的老师代音乐课这周是单周,不光是自己的课,我认为给其他老师代课也应该认真对待。对于一二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喜欢动”,我带着学生做了柯尔文手势,把手势带入到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通过柯尔文手势了解并逐渐熟悉音高概念。对于五年级较高的年级来说,我给他们上的是音乐欣赏课,欣赏各种音乐;通过一些钢琴曲、小提琴曲、交响乐之类的音乐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播放一些歌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一方面在这一周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我对课本了解还不够充分,应多结合音乐书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多做,组织音乐活动,使用乐器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我需要多加强;我上课还是需要多积累经验,把听课与上课相结合,才会出来理想的教学成果。

另一方面,歌曲只是一个素材,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和培养一种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音乐课的学习也是如此。教会学生一首歌不如教给他怎样来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曲的方法,以后若再碰到类似的或者其他音乐也是一样的道理;重点不在于歌曲本身,即便这节课不学唱歌但还是可以教学生相关的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音乐知识,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动起来,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这节课就离成功不远了。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地积累经验我的教学工作将会越来越顺利!

第9篇:音乐教学反思

每个孩子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孩子,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由地选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发挥其个性特点。以演代考,来一个汇报演出,通过“迎新音乐会”、“小百灵音乐屋”等学生喜爱的形式来完成。如:我搞了一次音乐会,由师声共同起名“迎新音乐会”,内容有吹、拉、弹、唱、舞的形式表现,学生可以单独的、小组的双人的。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发挥特长。此外,还有创造类的汇报,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节奏接龙”、“听音乐编舞蹈”、“玩玩说说”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各种形象,说说各种相应的眼神、脸色、手势等。在游戏中,他们感到考试是一件快乐、简单而有趣的事情,学生玩的愉快、考的轻松。教师则根据学生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做出评价,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关爱每个孩子。还可以让孩子充当小老师,也考考别人。用了“我们都是小老师”的活动形式,让每个同学出题考同伴、评同伴,让他们过一把老师瘾。可别小看孩子们,他们可认真了,互相奖励星星,并写下幼稚而充满情谊的评语,还有的同学甚至贴上了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片作为最高奖励。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促进音乐素质的提高。

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

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

验,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

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从中找出最佳的答案。如在

欣赏课《溜冰圆舞曲》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初听时,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情

绪是怎样的;再听时,让学生按节奏的变化区为乐曲分段,并辨别哪两个部分基

本相似;分段听时,分析比较两个主题在旋律进行及节奏上的特点,联想这两个

主题各描写了小狗怎样的形态,并随着音乐模仿小狗的不同神态、动作;接着分

小组讨论,可用哪些形式来表现乐曲?于是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有的创编故事,

有的创编小品,有的用绘画等形式惟妙惟肖地表现乐队员后出示一条旋律,学生

仔细观察后找出提示中的旋律进行及变奏规律,进行创编乐曲,然后分别视唱改

编前后的乐曲,再次体验旋律、节奏等因索与乐曲情绪的关系。这样经过在不同

层次上的反复聆听及亲身体验、合作参与后,使学生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得出

音乐的旋律进行及节奏变化与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再次合

作,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欣赏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实践能力均有提

高;思维及反应能力较前敏捷;自修心增强;研讨气氛形成。

音 乐 教 学 反 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

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农村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

较差。现将我在教学中的感受一列如下:

一、教材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显示: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

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我们老师恐

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

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

大串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恁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

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改变教学方式,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

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

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为音乐老师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取

长补短. 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

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

作者! 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

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3、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

生一同学习。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反思,请给予指导。

音乐课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孩子们有了对音乐有了自信,那么上音乐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所以,在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真诚的赞扬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声音真好听等等.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二、中肯地分析

通过我耐心细致又合理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么一个道理:也许别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强,但你却在另一个方面要比他强.当学生在由于嗓音不佳、音唱不准或其它原因而不敢开口唱歌时,我一般明确地告诉他,他在节奏模仿等方面能够超过别人,鼓励他用其它音乐形式表现音乐,给学生增添勇气,战胜自卑.

三、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

在音乐课堂上,我会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几个音的高低听辨、几个小节的旋律模唱等,都能有效地鼓舞学生,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

五、随时巩固学生的自信心

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以自然、亲切的微笑面对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孩子们有了对音乐有了自信,那么上音乐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所以,在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上一篇:有效教育的想法和做法下一篇:乐观心态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