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传统习俗

2023-0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重阳节传统习俗

中国传统民居习俗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意义

[摘 要]中国传统民居习俗在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等方面均体现了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营造理想生存环境的生态智慧:各民族聚落选址注重综合考察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及格局,注重聚落周边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营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各地民居样式是适应当地气候、地形等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传统民居在庭院、天井、火炕、火塘、厚墙、檐廊等方面各具特色的设计,能够有效应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利方面;各地民居建筑注重就地取材,选择当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有效节约自然资源。中国传统民居习俗的生态智慧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应继承传统民居人-建筑-环境协调统一理念,坚持民居建设的实用性、经济性特色;另一方面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充分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理念,改进传统民居习俗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方面。

[关键词]民居习俗;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生态智慧

民居习俗是物质生活民俗的重要方面。民居是指人们从自身生存及安全出发建造的住宅及由此延伸而来的居住环境。民居习俗是围绕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等方面形成的风俗习惯,其中蕴含着各民族长期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的重要因素。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地形、水、地质等自然环境要素差异显著,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样式及建筑风格。传统民居习俗的生态智慧体现为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与协调。研究中国各地民居习俗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今天节约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友好型民居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一、聚落选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考察

聚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一个建立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之上、融物质设施与精神观念为一体的人造环境系统,是一个人群、住所、公共场所等诸多要素组合在一起的地域共同体”。①聚落主要包括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乡村聚落一般指村落、村寨,包括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水渠、宅旁绿地等。为了更方便、更充分地从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各民族均注重聚落选址,由此形成了相应的聚落选址习俗,并通过民歌、民间传说传承,体现为神秘的风水观念。

汉族地区千百年来流传的风水术即包含聚落选址方法。聚落选址首先应考虑的是山脉、水流、风向、阳光等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传统风水观念中“形法”考察的五大要素——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关注的即是这些方面。如“龙”即山脉的起伏变化;“砂”即所选宅址四周环卫之山,四周环卫之山能够为人们遮挡寒风,山脉植被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为人们提供放牧、薪柴等生产生活资源;“水”即地上地下水源和水流形态及水质,能够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灌溉及人畜饮用水;“向”即朝向,涉及向阳、避风等对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去就;“穴”则是综合考察以上诸要素后确定的聚落或民居建造的最佳位置。传统风水观念中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环水抱”“山水聚合,藏风得水,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之地。后有靠山,前有水流,左右两侧呈环抱态势,中间平旷之地即为理想宅地,这样的山环水抱之地被认为是“藏风得水”,直接影响着族群或村寨的兴旺发达。将风水与族群的吉凶相联系,不免带有神秘迷信的成分,但其中蕴含的理想生态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多方面的生产生活资料,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等认识,则带有科学成分。现代地理学研究亦证明,山环水抱地形中存在“卡拉奇风效应”,具有增温减湿作用,易于形成微气候,从而为居住者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①

中国各地少数民族在聚落选址方面具有类似汉族地区的风水观念。西南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山地,在聚落选址方面对汉族风水观念借鉴尤多。如彝族认为,山岭是龙脉,是神灵的通道,有神灵作用的山脉生命力旺盛,山林茂密,适于建寨;左右两山相交的凹垭之处,是左青龙右白虎环抱之地,是聚气、聚水的地方,是理想的建寨场所。②彝族村寨选址观念与汉族风水观念如出一辙。侗族在村寨选址方面也受风水观念影响,称蜿蜒起伏的山脉为“龙脉”,山脉遇溪流、平坝止息之处为“龙头”,龙头背靠龙脉,面朝溪流、平坝,类似于风水学中所说的“龙穴”。侗族选择将村寨建于龙头处,称之为“坐龙嘴”,认为在这里建村寨,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③《哈尼族古歌》中讲到安寨定居的方法:“寨头的山梁像三个手指……中间的山梁是寨子的枕头,两边的山梁是寨子的扶手……寨子下面有三个山包,三个山包是寨子的歇腳……再瞧安寨的地方,有块平平的凹塘……再瞧寨头的山坡上,有没有老实密的龙林?……又瞧寨子的山坡上,有没有姑娘眼睛一样的龙潭水?”④哈尼族选择理想村寨场所,注重寨头有山梁做“枕头”,两侧有山梁做“扶手”,寨脚有山包做“歇脚”,寨子安于平平的凹塘,寨头的山坡上要有茂密的神林,村寨周围树木环抱,山坡上还要有清澈的龙潭。⑤可见西南少数民族在村寨选址方法上,虽然用词有所不同,但在选择背山面水、靠近水流的环境格局,以及重视山林茂密等良好生态环境方面,与汉族风水观念大体类似。各族民众还将村寨选址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如彝族在村寨选址上讲究“村后山林可放羊,村前坝子可种粮,坝中沼泽可放猪”;《哈尼族古歌》中说寨子平地上的大树脚是老人爱玩的地方,也是老人吃烟的地方,寨子平地上结的芭蕉果能够用来哄小孩。⑥这些选址考虑不可谓不周全,其中体现了各族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寻求和利用理想生态环境的经验及智慧。

不同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人们的生计模式不同,也会给聚落选址带来多样性。一些民族过着游猎、游牧的生活,居无定所,存在根据季节选择居址的情形。如东北鄂伦春人过着游猎生活,在选择居址时注重综合考虑气候、地形、阳光、水等要素,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地方搭建居所:春季注重选择阳光明媚、水草充足的地方,夏季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凉快的林木稀疏处,秋季挑选靠近河边或桦树林地,冬季则挑选避风朝阳位置;①蒙古族过着游牧生活,牧民在蒙古包搭建地点的选择上同样注重适应不同的季节气候和地理条件。如夏季为避免突然而至的暴雨袭击,一般选择平坦开阔、地势高、凉爽的地方;冬春季节为抵御寒冷的西北风,一般选择在低洼盆地或向阳坡地。

不同地域自然生态资源的局限也会影响到相关民族聚落选址要求。如西北地区多为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因此在聚落选址方面尤其注重考察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条件。喀什地区水系沿分水岭延绵而下,当地维吾尔民居注重顺势建于河流两侧;同时,又由于西北水系年际流量及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在雨量丰沛的季节,近河地段及峡谷地带还会出现河流决堤、洪水泛滥灾害,因此人们在选择聚落居址时还注意避开这些地段。②甘南藏族聚落选址一般选择靠近河谷、背北向阳的缓坡,类似内地风水观念。不同的是,其选址注意避开奇峰怪石、悬崖峭壁等不稳定的地层,注意面山的阴坡植被丰富,可就近取材建筑房屋,又因高原河流多为冰川融水,季节性明显,还多考虑冬季枯水期水量的充足。③这些方面的考量均带有西北高原地域特色。

中国各民族不仅在选址上注重聚落及民居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而且还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建设理想生态环境,这主要体现在聚落及周边植树造林上。如维吾尔族人在安家落户前,首先在那里种树,挖渠、建磨坊时也要栽种柳树。④西南少数民族无不注重在村寨及周边植树造林,《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一书专节论述了哈尼族、傣族、侗族、苗族、壮族、布依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哈尼族有建寨植树的优良传统,其民间史诗记载:“大门盖好了,寨子建起来了。房前屋后要栽上树,寨脚的田坝栽杨柳,寨脚的坡子上栽竹子,寨门外边栽大青树。”⑤苗族注重以民俗的方式植树造林,如注重种植风水树或保寨树,风水树常被神化为崇拜的对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砍伐。苗族家庭在孩子出生后要种植杉树,待孩子成家立业时,即可砍伐种植的杉树建房成家。⑥广西壮族注重种植风水林,以弥补村寨不太理想的地形地貌,如在村落后面或左右两侧密植竹林、树木,以挡住或减弱来风,弥补“后龙”的空缺。⑦植树造林一方面有助于建设完整的风水格局,抵挡寒风,保持水土,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还能为村民提供竹木、瓜果等生活资料,并美化生活环境。

中国各民族聚落选址对理想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建设,虽然随各地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关注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有所不同,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但在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综合考察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以及谋求族群生存发展等方面则具有共同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智慧。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提出“自然的人化”思想;①李泽厚在其实践美学中,针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人性异化及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的自然化”作了正面论述。②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具有了人与社会属性,成为“人化”的自然。所谓“人的自然化”则是通过社会实践,人学会以自然物种的尺度内化为人自身内在的尺度,即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聚落选址与生态环境建设上,“自然的人化”体现为各民族从人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出发,综合考察自然生态环境中气候、地形、水流水质、土壤、林木、草地等多方面要素及其格局,选择适合族群生存发展的最优生存环境,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中不适于族群生存发展的方面,方便人们从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得充分的物质生活资料及良好的生存质量;“人的自然化”则体现为在聚落选址方面,各民族更注重的不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改造,而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顺应。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人们认识到森林及良好植被对于防止风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学习和对自然生态规律的遵守。各民族正是在顺应自然生态环境、遵守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选择、建设理想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以及族群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各民族聚落选址不仅包含选择与建设理想生存环境的经验与智慧,而且其采取的民俗形式及传承机制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如将聚落选址原则与村寨或族群的吉凶相关联,能够促进人们珍惜、维护美好生态环境;将聚落选址方法通过朗朗上口的史诗、古歌的形式传承,不仅能相关知识、经验深入民心,成为人们信念的一部分,而且有助于促进人们掌握生态环保要求。

二、民居样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民居样式是指各地民居各不相同的建筑与地面连接方式、建筑结构、建筑布局及外观样式。各地不同的民居样式是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体现了各族民众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建筑舒适、安全居所的经验及智慧。由于中国各地气候、地形、土质等自然生态条件不同,以及与此相关的生计模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样式。

影响民居样式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风土习俗和社会文化意识等方面。影响各地民居樣式的主导因素也存在差异:有的地区民居样式主要受自然环境制约,有的地区民居样式受地方风俗、民族个性影响更大,有的地区民居样式则主要受文化艺术、宗法社会秩序的影响。③但即便主要受文化艺术、宗法制度影响的民居样式,依然体现出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特征。“合院式民居”是中国民居的主要体系,北京四合院、皖南天井式民居、江浙民居、潮汕三合院、云南一颗印等均属于合院式民居。北京四合院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四面围合而成,其中主要折射出传统宗法秩序及封闭性民族性格,但庭院中植树种花、建假山盆景,则又体现出将自然生态环境纳入民居内的生态特征。北京四合院庭院面积较大,有利于采光通风,外围墙体砖砌而成,屋内设炕,有利于防寒保暖,体现了适应北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皖南民居多由当地富商返乡所建,民居一般为两层,以狭长的内天井为中心,三面为房屋,一面为门墙,院墙高大,屋顶及厢房坡顶朝向内天井,中堂完全敞开与天井相连,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天井中有水池、植物盆景,同样体现了注重庭院绿化、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江浙民居是长江下游合院式民居的典型代表,以院落组合为特点,一般有平行排列的二至三个轴线,每个轴线上的建筑一般不超过三间,厅式院贯穿整个宽度。由于长江下游气候温和,冬季冰雪少,因而江浙民居多注重园林建设,次轴线建筑中,花厅两面向庭院开放,建有水池、太湖石、花墙、花窗等,更多地将自然景物纳入到庭院当中,体现了幽静闲适的文化氛围。潮汕民居主要有三合院、四合院以及合院组合等形式。院落密集组合的合院式群体具有较强的抵御台风能力,院落的天井、楼井、高差以及院落之间狭长的“冷巷”能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此外,还注重采用凹门、檐廊遮阳,以实地基及后墙抗风隔热,从而有效适应了当地夏季炎热、多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自然生态环境。①

东北地区气候严寒,这里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传统社会过着游猎生活,两族传统民居仙人柱和撮罗子颇为类似。如鄂伦春族仙人柱是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搭成倾斜度约60°的圆锥形骨架,冬天上覆五六十张兽皮保暖,天气转暖则换作桦树皮。②仙人柱、撮罗子易于搬迁,适合游猎生活。鄂温克人搬家时不会拆走木架,只是带走木架上的覆盖物。满族民居最具特色的是口袋房与万字炕。口袋房一般有正房三到五间,屋门开在东侧房间;住人的居室两到三间相连,从东侧中间开门;房屋整體形似口袋。住屋中修万字炕,由南、西、北三面组成,南北炕宽五尺余,连接南北两炕的西炕较短。靠住室的东侧房间南北各修一个锅灶,与炕内烟道相通。③口袋房有利于采光避风,火炕有利于冬季取暖,能很好地适应东北的严寒气候。

蒙古草原冬季严寒漫长,冬春两季常受暴风雪、沙尘暴袭击。蒙古族传统社会过着游牧生活,其民居蒙古包主要由天窗、穹顶、围墙、门四部分组成。穹顶也称“乌尼”,是连接天窗与围墙的木杆,对天窗起支撑作用。围墙也称“哈那”,是支撑蒙古包的网状木墙,一般使用长度2米的柳木条交叉编织而成,能根据需要伸缩调节墙的高度。蒙古包的门一般很低矮,可以减少寒风大量涌入包内,且一般朝向东南,不仅朝阳,而且可以避开西北方向的风雨。蒙古包的形状呈圆形,其流线型外形、拱形包顶也有利于抵挡草原上冬春季节的暴风雪、沙尘暴的袭击;同时,圆形包顶也有利于雨水从毡顶泄流到地面。④蒙古包易于搬迁,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其构成及样式能够有效适应蒙古草原的气候环境。

西北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大,形成了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维吾尔族高台式建筑,以及陕北、陇东、晋中的窑洞等民居样式。维吾尔族高台式民居由地下室、地面起居间、屋顶空间三个层次构成。人们根据不同季节和每天不同时段交替使用三个层次的不同空间。如夏季上午,人们通常在一二层起居,午后气温升高,人们到地下室避暑,晚饭后到屋顶纳凉;冬季人们到屋顶晒太阳,夜晚则在一层起居室生活休息。①高台式民居有效化解了当地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的不利因素,体现了维吾尔族人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营造舒适家居的生存智慧。②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形式。黄土高原土层较厚,林木少,适于建筑窑洞。窑洞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沟壑断崖之处凿建的窑洞,称之为“崖窑”;二是从平地上向下挖约10米深的方形大坑,然后四面挖窑,称之为“地坑院”;三是以土坯为材料在平地上人工建造窑洞,称之为“箍窑”。③窑洞厚实,空间密闭,冬暖夏凉,具有较好的防沙性能,能有效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同时,窑洞建筑不用砍伐林木,无需占用耕地,能有效节省自然资源。

碉楼(或碉房)是藏地代表性民居,多见于西藏、川西及甘南山区,是一种集防御与居住为一体的独特民居样式。川西碉楼多以片石垒筑而成,一般三层或三层以上:底层多用来畜养牛羊,二层为居住层,包括客厅、卧房、厨房,三层多用作经堂和晒台。川西碉楼具有多方面适应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如:该地降水较少,屋顶为平顶,可用作晒台;碉楼墙体厚实、门窗窄小,屋内冬暖夏凉;④当地沟壑纵横、地形奇特,适宜建高楼向上伸展;窗户装有窗檐,能够避免雨水从窗口淌进屋内,窗檐下挂着五颜六色的彩布,能够遮挡高原强烈的阳光,等等。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代表性民居是干栏式民居。西南亚热带地区山林茂密、气候湿热、雨量充沛,山中又多毒蛇猛兽。为了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傣族、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民族多采用干栏式民居样式。干栏式民居又有壮族木楼、傣族竹楼、黎族船型屋等不同形式。黑衣壮族干栏式木楼一般分为三层:底层用来饲养牲畜,二层供人居住,三层储存粮食。傣族竹楼大致呈方形,以竹木排列为间隔1.5米左右的柱网;底层架空,四面无墙,用于饲养牲畜,存放柴草、杂物;二层划分为堂屋、卧室、前廊和晒台,内部空间不作区隔,中央设火塘。⑤苗族、侗族、土家族等民族吊脚楼是适应山地环境的民居样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变换形式。苗族吊脚楼大多建在30°~70°的斜坡陡坎上,房屋一部分架空,另一部分搁置在坡崖或地面上。吊脚楼建制类似干栏式民居,一般三层:底层通常蓄养牲畜、放置农具;二层为居住空间,设置有堂屋、卧室、火塘、厨房;三层为储存五谷杂粮的阁楼,多不封闭,四面呈半开敞或全开敞。⑥底层架空,能够有效避免瘴气、汛期涨水、地表潮湿和蛇虫猛兽的袭扰;二层开敞式空间则能发挥通风作用,适合亚热带山地炎热潮湿环境;而选择背靠山坡之地建造吊脚楼,不仅节省建材,还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西南少数民族多注重庭院及住屋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如苗族注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道路两旁和菜地周边种植李树、樱桃、杨梅等果树。彝族人喜欢在庭院里及房前屋后种花卉、桃树、梨树、李树、核桃树、石榴树、棕树、青树、芭蕉树等。⑦傣族人的竹楼建筑在园圃当中,园圃外围是竹林,里面是果园和菜地。傣族人种植在庭院中的林木构成多物种、多层次生态结构:高大的菠萝蜜、酸角树占据上层空间;木瓜、柚子、芒果、番石榴、缅桂花等次高植物为第二林层;香蕉、臭菜、刺五加等植物居第三林层;在三个林层之下,还有蔬菜、香茅草、板蓝根、栀子花等植物,围墙的竹篱上爬着南瓜、葫芦、犁板菜等。①庭院及周边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有利于绿化,而且能够提供瓜果等多种生活资源。

民居样式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是民居生态智慧的重要方面。中国各地民居样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突出体现在民居与地面连接方式、外观式样方面。陆元鼎认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元素包括建筑与地面的连接方式、结构形式、建筑布局、屋顶形式、使用材料和立面形状等方面,传统民居类型可以从不同形态要素划分,但民居建筑与地面的连接方式最能体现传统民居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形态特征。陆元鼎以此为标准将中国传统民居划分为地面式、地下式、架空式、临水式四大类:地面式如合院式民居,地下式如陕北窑洞,架空式如西南少数民族干栏式建筑,临水式如绍兴民居等。②其观点实际上也从一方面论述了建筑与地面连接方式的不同类型具有适应各地地形地貌的特征。中国民居的外观样式具体体现为上述四合院、仙人柱、口袋房、蒙古包、窑洞、高台式、碉楼、竹楼、吊脚楼等民居样式,是体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居样式特征的最直观的方面。各地不同的民居样式或直接受气候、地形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影响形成,如口袋房、窑洞、高台式、竹楼、吊脚楼;或受当地游猎、游牧生计模式影响,如仙人柱、蒙古包等,但游猎、游牧生计模式说到底依然是由当地森林、草地资源的季节性特征决定的。

其次,民居建筑中庭院、天井、火炕、火塘、厚墙、檐廊、冷巷等空间布局、设置、局部设计,均体现了传统民居应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解决自然生态环境不利要素的经验和智慧。如北京四合院庭院面积较大,有利于采光通风;皖南民居天井狭长,有利于遮阳通风;东北火炕、西南火塘有利于冬季保暖。北方民居的厚墙有御寒隔热功能;干栏式民居檐廊、潮汕民居建筑群的冷巷有利于通风散热,等等。

再次,各地各民族民居大多注重庭院生态环境建设。如北京四合院的庭院植樹种花,建假山盆景。江浙民居花厅两面建花园;苗族、彝族、傣族注重庭院种植蔬菜、花果、树木,等等。各地各民族民居庭院生态环境建设,体现了向自然生态系统学习,将民居融入自然生态环境当中,以及协调民居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

三、就地取材及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传统民居建筑一般就地取材,选用当地提供的土石、竹木、动物皮毛作为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因材致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价值,具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意义,也是传统民居习俗生态智慧的一种体现。中国各地自然生态环境可提供用作民居建筑材料的资源种类及数量不同,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影响到民居建筑样式及建筑方式。

合院式民居一般是较成熟的砖木结构建筑。如北京四合院一般采用抬梁式木构架,柱、檩、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均为木制,外墙、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而成,屋瓦则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③皖南民居结合了北方抬梁式和南方穿斗式两种木构架,外墙多用青砖砌成,因为当地林木资源丰富,立柱、横梁、厅堂中的太师壁、天井四周回廊等均为木制;江浙民居多为穿斗式木构架,砖砌空斗墙,等等。

客家土楼是中原汉族移民闽西山区建筑的特色民居。客家人为防范山地土匪及当地人的侵袭,没有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建筑外墙,而是利用夯土技术掺上少量石灰、细砂和碎石,夯出坚硬如石的四层高的承重外墙;土楼内部则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内墙、柱、窗门、楼梯、楼面、屋顶无一例外采用木材,体现了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这里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过着游猎生活,他们能够通过猎获动物获得皮毛,因此,鄂伦春族民居仙人柱和鄂温克族民居撮罗子,无一例外以30根左右林木搭建成伞状木架,天冷的时候覆盖上五六十张狍皮等动物毛皮,夏季则覆以桦树皮或芦苇。东北地区的朝鲜族种植水稻,其民居建筑材料包括稻草、黄土、桦树等木材,以木材作为房屋框架,桦树皮铺盖在屋顶作为瓦片使用,以稻草与黄土混合建筑屋顶和围墙,用来防风保温。

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上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均曾过着游牧生活,蒙古包、帐房是这些游牧民族的特色民居。蒙古高原特有的红柳树及羊毛、牛毛等是蒙古包的主要建筑材料。蒙古包所用的陶敖、乌尼多以坚固的柏木和榆木制成,蒙古包的网状木墙“哈那”多用红柳条交叉编织而成,盖毡、围毡多为羊毛擀成缝补,围绳、围带子也是以羊毛、马尾、牛毛等搓成。蒙古包建筑材料轻便,易于搬迁,适合蒙古族人游牧生活。藏北牧区帐房包括牛毛帐房、羊毛帐房和布帐房,其中用牦牛长毛制成的“黑帐”最为普遍。帐房大小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及人口多少缝制,一般帐房需用二三十幅帐篷料。帐篷搭建好后,为挡寒风,有的人家在帐篷内用草皮砌一圈高约1尺的矮墙,有的在帐篷外用草皮或牛粪围一圈1米多高的矮墙。①可见,游牧民族民居一般以羊毛、牛毛及当地常见的林木或草皮作为建筑材料。

新疆南部土木型建筑材料主要取自当地土木草泥。如新疆焉耆县博斯腾湖沿湖地带有50余万亩水面生长着高而粗壮的芦苇,当地居民有用芦苇扎墙的习俗。②新疆南部的阿以旺民居也以生土、草泥等作为建筑材料,其外墙是用当地黏质砂土用水和成稍稠的泥堆分层湿筑;内隔墙用柳条、芦苇等在木构架上编成篱笆,然后在两侧糊上草泥,抹平压光;屋面则是在小梁上密铺檐条再铺上泥土拍实压平。③

青藏高原上的碉楼多以当地的土石作为建筑材料。当地民众一般用高原山区盛产的方石、片石、阿嘎土等建造碉楼。阿嘎土是西藏特有的一种风化黏土,属于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岩,用它夯制出来的屋面,既美观又防水。羌族民众建筑碉楼时,先以大石砌成碉基,将石片层层堆砌,再把麦秆、青稞杆和麻杆用刀剁成1寸长,按一定比例与黄胶泥搅拌后接缝,使泥石胶合。④石砌碉楼坚固厚实,冬暖夏凉,不仅能很好地适应高原气候环境,而且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

西南地区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各民族注重充分利用当地的林木、土石资源建筑房屋。西南少数民族干栏式民居及吊脚楼主要以竹木、石材为建筑材料。苗族主要选择枫木、杉木、枞树作柱头或楼板。其中,杉木笔直、少枝丫、生长快,在西南山区又非常普遍,是建房用的主要材料。苗族选择的石材则有毛石、料石、卵石等,主要用于屋基、堡坎、柱础部位。⑤傣族竹楼是干栏式民居的一种,竹是其主要建筑材料,柱、梁和屋架结构用粗竹,围墙用竹片编织,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甚至屋顶也有将竹一剖两半做瓦盖顶,用竹绳(竹篾)拴扎。因此,傣族非常重视竹子的栽培,并积累了丰富的竹材抗虫蛀、防腐蚀经验。①土家族、瑶族吊脚楼多以杉木、竹子为建筑材料。瑶族吊脚楼的立柱、房梁、墙壁、门窗乃至地板等,均会用到杉木,甚至屋顶也会用杉皮作材料。贵州西部山地布依族的“石板房”也属于干栏式民居。该地岩石丰富,当地民众用长方形条石建筑房屋基础,然后在其上搭上木板,再用石块砌墙,外墙有块石砌筑和片石叠砌两种形式,屋顶则一律用薄石板盖成。②

西南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还包括井干式民居,如普米族的木楞房,彝族、哈尼族、傣族的土掌房等。井干式民居外围护墙、内分隔墙均以原木或方木两端砍上缺口互相咬合衔接垒叠而成,屋顶以木片覆盖。井干式民居耗用木材很多,一般分布在气候寒冷、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滇西北横断山脉高山峡谷中的部分纳西族、普米族、彝族、独龙族的传统民居即为井干式民居。井干式民居墙壁由原木堆垛而成,能够抵御寒冷,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③云南红河两岸彝族、哈尼族、傣族等民族的土掌房主要为木构架,墙体多为土基砌墙,或新土筑墙;房顶平铺若干木梁,木梁上用劈柴垫底,铺上青松毛后再盖上掺和有草和泥的黏土,用榔头捶压为紧实的土平屋顶。土掌房厚重的墙体和屋面蓄热性能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非常适应当地干热的河谷地带气候环境。④

中国各地民居对建筑材料的利用,充分体现了顺应当地自然生态资源的特征。各地民居注重采用当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注意克服当地常规建材不足的局限。如西南林木资源丰富,因此形成当地井干式民居、干栏式民居。贵州西部岩石资源丰富,且多页岩片石,因此形成当地布依族建筑的石板房。西北地区林木资源缺乏,陕北、陇东、晋中地区民众因此注重利用当地丰富的黄土资源建筑窑洞,新疆南部土木性建筑注重利用当地的土木草泥作为建筑材料。各地民居采用的建筑材料不同,还会直接影响到当地民居样式及建筑方式。如西北地区以黄土作为建筑材料,形成独特的窑洞;青藏高原以方石、片石作为建筑材料,形成藏地独特的碉楼;傣族以竹木为建筑材料,形成独特的竹楼,等等。

各地民居建设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生计模式等方面体现出多方面的生态智慧。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苗族用杉木建筑吊脚楼,对杉木的利用极其讲究,将树干解板或作柱头,以树皮盖屋顶,大树枝用来打盆,小树枝当柴火,嫩尖入药,整棵树充分利用,无一浪费;傣族以竹木盖竹楼,注重选择耐腐抗虫的竹木,形成将竹木放入水塘浸泡数十天作防虫防腐处理的经验;西北窑洞、彝族土掌房废弃后注意房土的重复利用或用作肥料等等。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利用智慧还体现在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生计模式上。如朝鲜族、藏北、南疆等民居以土石筑建厚实的外墙,有利于防寒保暖,能够有效应对当地寒冷的气候环境;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动物皮毛搭建仙人柱、撮罗子,蒙古族以羊毛擀成蒙古包的盖毡、围毡,藏北牧区以牛毛、羊毛制作帐房等,均为适应当地游猎、游牧的生计模式,体现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以及建筑安全、舒适民居的生态智慧。各地民居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作为建筑材料,还具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意义。民居建筑中,建筑材料投资比重最大,就地取材,不仅建筑材料低廉,节省运输费用,而且利用当地丰富自然资源,注意林木的补种,有利于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四、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研究传统民居的生态智慧,旨在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处境、价值及前景,探讨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当代继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国传统民居同样正在经历着向现代民居的变化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民居空间分布发展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趋势,城镇民居更多地是沿交通干线作带状布局。与此相关,民居结构、建筑材料逐渐朝现代化、单一化演变,庭院式住宅越来越少,①人们在住屋中更多地依靠暖气、空调解决防寒、防暑问题,传统民居适应各地不同气候的功能减弱;与此相应,现代民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越来越小,逐渐走向与自然生态环境脱离的道路。面对现代民居以上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对待传统民居?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智慧在今天还有没有价值?哪些方面需要我们研究、继承,哪些方面又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环境进一步创新、发展?这都是我们今天应当直面、思考的问题。

探讨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当代继承与发展,首先应认识传统民居有哪些优良传统。上文我们从聚落选址、民居样式、建筑材料三方面论述了传统民居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的智慧,对传统民居优良传统已作了具体论述。概括而言,传统民居优良传统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其中蕴含着人-建筑-环境协调统一理念或智慧,这是传统民居建筑最宝贵的传统。②传统民居建设不是单纯考虑人自身居住的安全、舒适,一味地改造自然生态环境,而是从自然生态环境中寻找综合条件好、适合人居的环境,将人的生产生活、居屋建设纳入到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中。传统民居还注意在认识自然生态规律基础上,模仿自然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建设庭院,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一方面注重利用当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另一方面注重植树造林,注重建材资源的重复使用、充分利用,注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均体现了尊重自然,追求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共生的理念。二是传统民居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突出体现为民居应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不利要素,营造安全、舒适住屋及居住环境等方面。如聚落选址注重综合考察气候、地形、水源等要素及其综合配置,谋求满足物质生产生活需要及最佳居住质量;采用不同的民居样式应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要素,如干栏式民居一层架空利于通风、防洪、防虫兽侵扰;民居建设在庭院、天井、火炕、火塘、后墙、檐廊等的设计,在建筑材料的采用及建筑方式上,注重保暖防寒,以应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等等。三是传统民居的经济性。就地取材,选择当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筑材料低廉,节省运输费用,利用当地工匠资源,省工省料,均体现了民居建筑的经济性。

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发展,要求一方面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良传统,坚持如上基本原则,另一方面适应民居现代发展趋势,找到两方面的平衡点。具体而言,一方面,不能一味突出传统民居所承载的传统乡村记忆,固守传统民居样式及对当地自然环境中建筑材料的利用。传统民居本身也存在不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方面,如“黄土高原地带的地穴式住居和窑洞民居的建造,使原本就已存在的风霜雨雪对高原的侵蚀大大加快,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栏式、井干式建筑及木构架建筑的建造,不得不大量砍伐林木,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植被结构,或使有的地区林木资源枯竭,或使得有些地区出现草原化乃至沙漠化,随之而来的是动物资源的减少、地表土的流失及蓄水能力的降低。水土的流失,造成雨水流泄过快,使河谷地带洪水灾害频繁发生”。①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改进传统民居中不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方面,如以空心水泥砖替代以原木作为建筑材料,减少木材砍伐,节约林木资源。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民居而言,现代民居结构、建筑材料整齐划一,存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脱离的倾向,这要求我们注重继承传统民居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方面,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借鉴传统聚落选址方法、原则,综合考察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及格局,注重城镇聚落选址的综合论证。要借鉴当地传统民居样式,在传统民居样式基础上创新;发挥传统民居庭园建设、檐廊及厚墙设计等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作用,发挥传统民居以及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过度利用暖气、空调等现代器具,这不仅有利于节约能源,而且本身有利于克服过度使用暖气、空调对人自身健康的不良影响。同时,傳统民居不仅承载着乡村记忆,需要我们保留部分传统民居作为样本,发展旅游经济,从多学科角度研究其中的合理要素,而且传统民居人-建筑-环境协调统一特征,本身体现了人与乡土环境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本性、本能,这要求我们今天的民居建设坚持这一理念,将民居建设纳入到自然生态环境当中,保持各地植树造林及庭院建设的优良传统,在城镇建设中,合理规划建筑与绿地的安排,结合当地适宜植物种群,注重植树造林的多样性、层次性,促进现代人身、心、灵多层次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胡颖峰

作者:李婷 陈红兵

第2篇:浅析中西传统节日习俗渊源及传播途径

摘 要: 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各国文化相互交叉、渗透,由文化传播带来的外来意识形态的介入也应备受重视。传统节日的对外输出,作为一国文化的凸显,承载着传播本国文化的重任。本文就中西方传统节日习俗的渊源和传播途径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西节日不同的文化渊源、传播途径和范围,旨在取长补短,正视外来文化介入的现实,同时大力向全世界推广传播中华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 中西传统节日 渊源 传播途径

1.引言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高速迅猛的信息传递不断加速着全球化进程。各国文化不知不觉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可否认,这种传递与融合令地球村的各国居民们受益颇多,令人放眼全球,领略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和习惯。但同时,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也影响着各国特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传统节日,作为一国文化最令人喜闻乐见的组成因素,正如一幅人文历史的风俗画,展示着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又如一张闪亮的名片,将这个国家及其精神面貌传向世界。本文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习俗渊源谈起,进而延伸到其各自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途径,期望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各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特色文化能在大范围内各居其所,大放异彩,让“村民们”尽情领略不同文化的精彩和亮点,让世界文化百家齐鸣,各放异彩。

2.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例析

2.1七夕vs.情人节

“七夕”又称“乞巧节”,最早记载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七夕本源于古人对自然和时间的崇拜。早在三四千年前,古人就有对星宿的崇拜。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民间多在计算时间时以“七七”为终局。“七”、“吉”谐音,“七七”为大吉之日。“七”又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时光荏苒,七夕“乞巧”逐渐与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合在一起,广为流传的鹊桥相会为七夕节渲染出一份浪漫的爱情色彩。

传统的“卜巧”习俗即为对月穿针,始于汉代。年轻女子月下比赛穿针,结彩线,胜出者为巧手女。除此之外,还有“投针验巧”、“喜蛛应巧”、“巧菜”等专为女子而设的传统活动[1]]P47。如今时代变迁,年轻人已鲜少穿针引线。“文革”时期,谈情说爱一度被视为禁忌;改革开放以后,年轻人受西方思潮影响开始庆祝西方情人节,中国传统节日一度受到冷落。继之而来的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和商业因素的渗入,引发了“七夕”的复兴,但传统的“乞巧”却被时兴的玫瑰和约会等节目取而代之。七夕也被国人冠之以“中国情人节”的名号。

西方情人节有多种起源。广为流传的一种是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战争频仍,克劳迪乌斯二世为让战士专注于战场,禁止年轻人结婚。基督教神父瓦伦丁则帮助他们在教堂举办秘密婚礼。克劳迪乌斯二世得知后,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将瓦伦丁送上绞架。14世纪以后,为纪念瓦伦丁,2月14日被确认为Valentine’s Day,是为当今各国年轻人所津津乐道的西方情人节。

尽管情人节有着如此残忍、悲伤的宗教历史渊源,如今的年轻人早已把它视为一个关于爱情、浪漫和鲜花的节日。这一天的庆祝活动也是丰富有趣的。在威尔士,人们以刻有心型、钥匙状的木勺为礼物,意为“你打开了我的心锁”。在中世纪,年轻人在碗里抓阄寻找自己的情人,抓到的名字会缝在袖口一星期。也有传说记载,当天清早由钥匙孔向外窥探,如看到一人独行,则当年单身;如看到两人及以上则一定能觅到伴侣;如看到一对鸟雀则会于圣诞节前喜结连理。如此趣味盎然,不一而足。而时下,情人节卡片、巧克力、玫瑰花、浪漫的约会等活动更是令世界各国年轻人趋之若鹜。由此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开始为世人瞩目。

2.2清明节 中元节 下元节 寒衣节vs. 万圣节

“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也称为‘三月节’,是专来标志天文、天气变化的一个节日”[2]P62。又传春秋时期晋文公失误之下烧死割肉救他的名士介子推,为表示对介子推的哀悼和思念,清明节与寒食节成为哀悼,扫墓与祭祀英烈和先祖的节日。

中元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亲人去世的人家,都要上坟;如远在外地,则要在街口路边为逝者烧纸念诵。这是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这一晚随处可见悲戚焚纸的中老年人。儿童按旧俗这一晚是禁止出门的,以免沾染晦气。

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这一天民间多备菜肴,祭拜祖先、神灵以祈福寿。寒衣节是农历十月初一,是汉族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清明节、上元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鬼节”。

现在的年轻人出于环境的改变,工作的压力和观念的更新,已经很少关注这些祭祖的节日,甚至很多人把上坟、祭拜等传统的纪念活动归结于迷信。不可否认,诸如烧纸,扎冥衣、冥器等行为有陋习之嫌,不文明且不环保,但把祖辈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一并弃之如敝屣也非理智之举。这几个节日,分别发生在春、秋、冬三个关键季节,“这仍然是农耕生活,农耕文化的必然结果”[3]P203。一系列祭祀行为反映了在中国这个农耕大国,民众对万物生长收获的欣喜和对祖辈传业授技的感激及对他们的思念和缅怀。

经济复苏、国力强盛,我国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清明节”已被定为国家的法定假日,方便人们祭祀祖先,缅怀先烈。然而很多年轻人仅仅把它视为休息或短途旅游的契机,祭祖等活动仍旧是老年人的例行公事。可见我们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还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和努力。不过,近年来祭祀时由献花取代烧纸的现象也令人为之欣喜,相信随着广大民众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和对传统文化的加深理解,情况会越变越好。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前夜,11月1日是万圣节,这是西方一个古老的节日,它“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从罗马的果树女神节,到凯尔特人的诸圣徒日,再到基督教的诸圣日和万灵节”[4]P138。

凯尔特人相信每年10月31日死去的亡魂会回到故居地借活人再生,因此他们举办祭鬼活动,并装扮成鬼怪驱赶游荡的魂灵。他们还会点亮篝火,为鬼魂指路。祭司德鲁伊特教引人们提着萝卜灯挨家挨户征集祭品。11月1日人们会装扮起来游行,称为诸圣徒日。1世纪时罗马人侵略不列颠,凯尔特人的诸圣徒日就与罗马人的果树女神节融合而成新的万圣节。“公元835年,罗马天主教会将11月1日定为教会的节日,来纪念所有的圣徒,这一天被称为诸圣日也就是万圣节”[5]P140。

一个有着如此复杂文化和宗教渊源的节日,如今却流行于世界各地。每年一到十月份,中国各大超市便摆满了南瓜灯、鬼面具、披风、魔法棒等万圣节活动用具,很多幼教和培训机构也热衷于组织孩子参加万圣节狂欢晚会。为什么同是“鬼节”,万圣节的普及程度如此深广呢?且来看万圣节的各种习俗:恐怖而不失俏皮的“杰克灯”、活泼又实惠的“不招待就捣蛋”、热闹狂欢的化装舞会、盛大缤纷的节日游行,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万圣节俨然已成为一个老少咸宜,休闲放松,尤其受小朋友欢迎的流行节日。热衷于这些世俗化活动的孩子和年轻人,是否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层世俗外衣下的宗教文化和西方理念呢?这值得深思。

2.3中秋节vs.感恩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有很多,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意味隽永的文化内涵。

《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古代帝王中秋祭月的习俗逐渐流传到民间形成中秋节。还有“秋报遗俗说”[6]P2。农耕社会,古人有“春祈”、“秋报”的习俗。每逢中秋,收获季节,古人饮酒起舞,拜土地神,庆祝丰收。中秋节兴起于唐朝。彼时,“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玄宗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充满浪漫色彩”[7]P4。

皓月当空,丹桂飘香,家人团聚、赏月、拜月、吃月饼,故而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此外,各地区还有舞火龙、烧花塔、点桔灯、猜谜等传统活动。近年来为弘扬传统文化,中秋节也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有了休假,合家团圆更加方便。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年轻人外出打拼的风潮和日益红火的旅游热一度冲击着传统的闲适浪漫的赏月团圆等节日习俗。因此,除了增加假期外,中秋节节日氛围的烘托与兴盛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索。

每年的11月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节,时间与中秋节相近,同样是感谢收获,合家团圆的日子。提起感恩节,一定要提及著名的“五月花号”和乘坐该船移民北美的英国清教徒。他们为躲避英国的宗教迫害,来到新大陆,并在当地印第安土著的帮助下安居下来。第一次的感恩庆祝活动多少表达了对印第安人的谢意。以后历年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对丰收的庆祝和对上帝恩赐的感恩。他们在美洲大陆杀戮、占地,逐渐强大起来。“早期的殖民者过感恩节,感谢的是上帝给了他们传播文明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能够心安理得地屠杀印第安人”[8]P191。

如今感恩节已经成为美国的法定节日,除了合家团聚和烤火鸡外,还有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充满童趣的南瓜赛跑和蔓越橘竞赛、激烈精彩的体育赛事、华丽壮观的梅西感恩节大游行、热火朝天的吃火鸡大赛,甚至还有趣味盎然的美国总统“赦免火鸡”活动。如此异彩纷呈的庆祝活动再加上来自美国政府和民间的大力营销宣传,感恩节如今日益风靡各国就不足为怪了。想必不管哪国人等,在庆祝感恩节时少有人想起当年淳朴无知的印第安人,却会有许多无神论者随口说出“感谢上帝”的话语。

2.4春节vs.圣诞节

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因之遍布全球的中国人而名扬四海。关于春节的来历,一说是人们于除夕之夜,门贴红纸,燃放爆竹,彻夜灯火通明,驱逐一种叫“年”的怪兽。二说是古代有个叫“万年”的年轻人因当时节令较乱影响农耕生产和收成,遂致力于研究制定精确的岁时节令。期间历尽千辛万苦,还曾遭节令官阿衡的嫉妒而险遭暗杀。最终万年制成太阳历,受天子推崇,天子遂命名太阳历为“万年历”,一年之始为“春节”,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传统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民俗众多,热闹非凡。主要的节庆有祭灶、吃饺子、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守岁、放压岁钱、拜大年、串亲戚、舞龙灯、舞狮子、游灯会,等等。作为最传统最重大的节日,中华儿女不论身在何方,都会尽力聚集起来庆祝这一节日,因此虽然外国人不会庆祝这一节日,但中国春节早已名声远扬。然而,许多传统的民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逐渐被人们淡化。烟花鞭炮会导致环保问题;舞龙灯、串亲戚等节目因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逐渐消逝;吃饺子、穿新衣也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缺失年轻人的青睐;压岁钱本来是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因为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开始变味。经常听到人们感慨现在的年没有“年味”了。不管“年味”如何变淡,相信春节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都是最深沉的积淀,也希望中国的春节能红遍世界各个角落。

圣诞节,顾名思义,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众所周知,耶稣诞生于马棚,具体日期不可考。12月25日是波斯太阳神的诞辰,也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基督教在寻求被罗马社会所接受的过程中,力图迎合罗马社会习俗。选择12月25日作为圣诞节,还有宗教宣传方面的原因。基督教习惯上善于用移花接木的方式把异教徒的节日据为己有,这是当时的教会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重大举措”[9]P211。

作为基督教的节日,圣诞节却有着许多世俗化的庆祝方式,名扬四海的圣诞老人、圣诞树和圣诞花环最为人喜爱;圣诞节火鸡、布丁、松糕、姜饼令各国人等追捧;圣诞颂歌和圣诞贺卡飞扬至各个角落;圣诞长袜和圣诞集会更是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之下风靡世界。虽然圣诞节的世俗化和商业化有违一些虔诚信徒的初衷,但是不可否认,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上帝,都知道耶稣和圣母玛丽亚。

3.结语

通过对以上若干颇具代表性的中西节日之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是中国农耕生活的真实反映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极为严肃、极其认真的‘人文化成’活动,是一种综合的中华文化现象”[10]PVI。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多具深厚的宗教背景,是基督教文明和中世纪教廷统治的生动体现。而这些宗教节日在非宗教地区的大肆推广应该源于西方国家开放的民族性格;英美等政治经济大国的强势推广;同时,其各种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庆祝活动也易于为各色人群接受。世俗化、商业化的包装淡化了其宗教色彩,反而形成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随着西方国家文化扩散的不断增强,相应文化的意识形态、结构和实践俨然会成为对其他文化的个性及完整性的潜在威胁。我国国力日益强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深入人心,在推动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方面我们的政府和人民都在做出不懈努力。同时,我们怀着海纳百川的胸怀,乐于理智、文明地接受西方文化,更应该致力于古老中华文化的四海传播,让世界各国人民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升华到“天”、“地”、“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参考文献:

[1]赵红,祁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2][3][10]孙秉山.为什么过节——中国节日文化之精神[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4][5]司马得.走进美国,从节日文化开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6][7]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8][9]王辉云.闲聊美国节日的历史和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作者:李楠 李杰

第3篇:天主教与滇南苗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嬗变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正以一种强势文化姿态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本文以滇南苗族村寨传统文化习俗在西方天主教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能动性嬗变为案例,揭示了地方文化也以强劲的自主性对西方文化进行着本土化改造;西方文化在地方文化搭建的舞台上进行着新的诠释与演绎,也因此被赋予了地方性意义。由之,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对目前流行的全球化话语进行了解构。

关键词:天主教 滇南苗族 嬗变 地方性知识

作者和少英,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吴兴帜,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31。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占据主导的西方文化对处于相对边缘的地方文化产生了广泛和强烈的影响。洛林斯顿·夏普(Lauriston Sharp)通过对澳大利亚土著野悠榕人(Yir Yoront)的研究,认为由西方传人野悠榕人社会的“钢斧”,仅仅由于替代了其传统“石斧”,便使得野悠榕人的整个社会结构与文化体系趋于崩溃的边缘。每个野悠榕男人至少有一个永久性的贸易伙伴,通过这个伙伴野悠榕男人们用鱼叉交换到石斧。这种交换在数以百计土著参加的大规模集会上进行。在这种集会上,还举行十分重要的入社仪式和图腾庆典。现代钢斧分别通过贸易和教会引入了野悠榕人社会。由于它效率高和耐用,很快被广泛采用。年轻人、妇女、儿童现已拥有斧头,不必通过传统渠道去借了;传统的贸易伙伴关系也被削弱;交换物品时曾经举行的土著庆典仪式也随之衰落。野悠榕人文化中的各个部分都有一个神话,以解释这个部分的存在和意义,并把它归属于特定的亲属系统中。因为没有人能给钢斧制造一个神话,钢斧也就不能整合到野悠榕传统文化模式之中。人们开始不相信原始神话,迷惑、怀疑、摇摆不定出现了。总之,野悠榕社会石斧所营造的社会结构、文化秩序与信仰体系陷入了无法调适的困境。由此,洛林斯顿·夏普指出,钢斧的传人最终导致了野悠榕人的消失。

作为西方技术文化载体的“钢斧”进入野悠榕人社区,使当地文化出现了结构性崩溃。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全球化、均质化是不是将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模式?地方性文化总是被动纳入到西方知识体系中吗?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于2007年暑期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的鲁都克地区一带,对滇南苗族最早信仰天主教的若干村寨进行了民族学田野调查,后又于2008年8月、2009年1月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西山地区信仰天主教的苗族群众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深入访谈,来考察滇南苗族传统文化习俗在西方天主教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嬗变情况,试图对此给出一个初步的回答。

一、天主教与滇南苗族的邂逅及特点

在世界体系舞台上,文化接触与传播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伴随着西方国家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扩展,西方基督教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先遣队角色。19世纪,随着英、法等国对东南亚和南亚诸国的渗透与控制,云南逐渐成为当时英、法等国家战略中连接东南亚与中国长江之间的重要“链环”。英国试图修建滇缅铁路以链接印度与中华帝国腹地长江一带,法国则希望修筑滇越铁路,把云南作为其进一步深入长江流域的跳板。英法在中华边陲地区进行博弈的结果是法国人获得了胜利。1898年,法国人开始为他们的铁路修筑计划勘察路线。从1903年到1910年,法国人从越南的老街经河口、蒙自、开远、宜良到昆明,修筑了一条长约465公里的铁路,引发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变迁。随着铁路的修建,天主教从传统的滇西北、滇东北教区向滇中、滇南与滇东一带发展。滇越铁路沿线及其周边的民族地区。尤其是苗族、彝族地区教堂普遍设立,少数民族群众信教人数激增。从1886年至1908年,云南天主教新增加34座教堂,其中分布在滇越铁路沿线及其附近县区的教堂有18座。1910年4月1日全线通车之后,传教士再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在滇南的大山里穿行,他们开始乘坐火车来回穿越在昆明与越南之间的都市和乡村。

据开远市西山区份玉村天主教教会的马会长介绍,最早进入云南苗族地区传教的是1898-1899年间从弥勒县滥泥箐调来的法国传教士基舍尔。他先在原属阿迷州(现称开远市)、今属文山州砚山县的鲁都克一带传教。随着滇越铁路的通车,教会人员的流动愈加便利,鲁都克一带逐渐成为整个滇南地区天主教活动的中心。1910年,年仅18岁的法国传教士布格尔(J.B.Bougault,中文姓名为封长云)神父,从越南乘火车一路北上入滇,取道蒙自到鲁都克一带传教。他对原来基舍尔修建的“三格草房”进行了大规模重建,最后终于建成了一座典型的西式教堂。布格尔神父在鲁都克传教达33年之久,直到1943年辞世。有关他的传教情况在当地留下了许多传说。鲁都克一带的教会活动历来活跃,附近村寨的苗族和彝族老百姓多数成为天主教的虔诚信徒。近期笔者到鲁都克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这里有40余户苗族与3户彝族,共计200多人,他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天主教信仰;那座由布格尔神父主持建造的天主教堂依旧保留完好。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现今看守教堂的一位年逾古稀的当地苗族老大爷,竟能一边异常娴熟地弹奏教堂里那台已年深日久的老式脚踏风琴,一边用纯熟的法语高唱赞美诗。

苗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人们按照既有的文化模式来规范共同体的行为,指导共同体的生产与生活。苗族群众对天主教这种外来文化的最初接纳,建立在与原有文化体系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并经历了一个逐步的适应性过程。调查中的一位报道人王先生告诉笔者,天主教开始在鲁都克一带传播的时候,家中只有兄弟二人的一户苗家,奉行了一个人信教而另一个人不信教的原则,以应付将来出现的各种难以预测的情况。当时人们信教后是可以自由退教的,不过要举行杀猪之类退教仪式。苗族基本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类的传统婚姻。布格尔神父主持的教会针对这一现象,以教规教义教育群众一定要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婚,对适龄男女进行了婚姻自由之类的教育。对于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强制”婚,可采取退还对方礼金、解除婚约的方法来解决。如果女方确实无法退还男方礼金,教堂可以先垫付,待女方另外择偶出嫁时将所得礼金还付教堂即可。传人之初,当地天主教对于教徒婚配对象的选择,恪守了教徒与非教徒之间禁止通婚的“规则”。由于滇南地处中国的边陲地带,当年土匪横行,鲁都克教会组织群众提高防范意识,保护出行道路,维护群众的出行安全。每逢灾荒年月,布格尔神父还组织苗族群众到蒙自芷村一带的滇越铁路站点,用马匹驮运回通过教会组织从越南发送过来的“东京米”,使得处于深山中的苗族群众免于饥荒之苦。同时,布格尔神父兴办教堂学校教人读书识字,培养苗族信众骨干和地方知识精英。在其主持下,教堂学校培养了陶炳金、陶文亮、熊宝斌、张文先等苗族神父。后来,从这个教堂学校走出去并成为县长级的人物有杨金堂、马成功等。这些举措,推动了教会发展。因此,天主教在苗族地区发展很快。

天主教文化在滇南苗族村寨的传播,以乡土社会的生活层面为主要关注点。在物质利益

帮助的名义下,天主教会的一神论思想对当地文化系统中的原始信仰造成了不小影响。苗族传统信仰体系是一个多神系统,相信万物有灵。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他们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要举行祭龙树仪式;狩猎时捕获到大的猎物要举行祭山神仪式。为了保障家庭成员的安全,每逢盖新房或者换门都要祭祀门神。生病则被认为是人的灵魂离开了肉体,要请巫师举行“叫魂”仪式。据了解,早年当天主教在鲁都克一带逐渐发展壮大时,通过传教士的“世间只有一位真神,那就是天主”之类不厌其烦的宣传,苗族群众也渐渐相信了自己之所以生病、庄稼之所以歉收是因为违反了天主的意愿,是天主对芸芸众生的惩罚;教会是天主派来拯救受苦受难人们的,其他的鬼神并不存在,只要虔诚地皈依了天主教,天主就会来拯救人们。天主教会借助物质帮助逐步实现了对苗族文化深层中的信仰体系之改造,并且波及和影响着其节庆、婚俗、葬俗等传统文化习俗的诸多方面。天主教在这些地区进行传播的同时,也经历着相互的涵化与嬗变。

二、天主教与滇南苗族村寨传统节庆仪式的嬗变

新中国成立前后,鲁都克地区的部分苗族群众由于种种原因搬迁到开远市西山区的份玉、老邓耳等村。老邓耳村是云南省最大的苗族村寨,现有苗族人口2980人,有2000余位苗族群众信仰天主教;份玉村现有苗族980人,全部都信仰天主教。两个村寨相距约5公里,同属于苗族的花苗支系。原本已是天主教徒的苗族在到达开远西山的份玉、老邓耳等村后,还继续坚持他们的信仰。当时既无教堂、亦无神职人员,人们一般都是在家里开展宗教活动。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都克的神父安宗圣被驱除出境。虽然有当地苗族神父陶文亮仍在暗中主持教会事务,但是公开的教会活动已停止。当地老年信众记忆犹新的一件大事,便是在1956年前后,修女张文珍由鲁都克搬迁到开远西山的份玉村,在这一带的信徒中隐秘主持过诸如洗礼、捐赠、圣体、经传之类活动。此后近二十年时间,这一带的教会活动一直处于偃旗息鼓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发生了改变,份玉村、老邓耳村的天主教才恢复了公开活动。1980年,原在鲁都克传教的神父陶文亮到份玉村进行传教。经开远市市政府批准,份玉村教堂于1988年12月25日正式落成,后又于2006年重新修建。

笔者在份玉村进行田野调查期间,适逢春节与苗族的“花山节”。在苗族传统节日里,春节与“花山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人们按照其传统文化方式安排节日活动。据份玉村马大爹介绍,大年三十当天,要打扫房屋,下午准备年饭,妇女淘米煮饭,男人杀鸡煮肉。在饭菜准备好后,燃放鞭炮,正式用餐。村子里的亲戚在吃饭的时候有相互串吃的习惯。整个晚上,村子里的人们在不同的人家里走动,喝酒、猜拳、相互祝福。由于份玉村全部信仰天主教,除夕之夜中关于祭祀祖先的仪式现在已经放弃。而周边的村落,如老邓耳村等,未信仰天主教的苗族家庭在年夜饭菜准备好之后,要在正屋神台上点一盏灯,然后在神台、门、牲畜圈边等插香烧纸,“家主”要在摆好酒菜的桌上取少量的饭菜等先祭献祖先,而且要实时更换将要烧尽的香火,保证神台上点的灯不能熄灭,让祖先在除夕之夜通宵达旦地过年。大年初一,吃完早饭后,整个寨子里的年轻人一般都会集中在寨子中间的平地,踢毽子、打陀螺等。大年初二整个村寨就要开始举行“花山节”活动。

对于苗族“花山节”的来历,不同地域、不同支系的群众中流传着不同说法。一种代表性说法是寻找亲人与求子:当年蚩尤部落战败后,他的81个兄弟带着部落逃到洞庭湖一带建立三苗国。后又被夏禹打败,逃亡中亲人失散的相当多。一张姓人家的两个儿子失散后,其父为了找到儿子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山上立一棵树桩,在树上系了红、黄、蓝、绿四条麻布彩带,召集苗族乡亲到树桩下集会以互认失散的亲人。张姓人家找到失散的儿子,在花杆下敬酒,感谢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乡亲,而场上的乡亲也为其一家团聚祝贺。后来,为了纪念这次树桩集会,每年过年就立一树桩,树桩成了“花杆”,场地成了“花山场”。此后,形成了无嗣求子的人家自愿连续立花杆三年,主办“花山节”的风俗。

从“花山节”的起源传说来看,包含着祖先崇拜与民间信仰的成分,这与天主教的一神论发生了矛盾。所以,在云南省富源县芭蕉箐信仰天主教的苗族中,在春节后举办的“采花山”被认为是不良的习俗,致使“花山节”在芭蕉箐基本消失。而在份玉村,这里的“花山节”却仍是苗族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份玉村“花山节”的正式举行是在1976年,由本村有威望的人出资和组织。在过年前,村里就会选出3-4人,成为“花山老板”,负责整个活动。初二只是宣布“花山节”的开始,然后人们自由活动。真正的“花山节”始自初三,以开展文艺活动为主。这里没有专门的歌舞队伍,三五人在场下临时组合、排练,上场献唱。这样的歌唱与舞蹈一直持续到傍晚,而年轻人更多的是把精力留在下一天。初四,这天的主打节目是苗族山歌对唱,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由“花山老板”组织的男女对唱,获胜者可以获得20-50元不等的奖励;更多的是年轻人的自由对唱,山头到处都是各式的伞,小伙子们打着伞,走到喜欢的女孩子身边,用伞遮掩着,寻求对歌,如果女孩子同意,就开始对唱。这样可能就是一段山村浪漫爱情的开始。年轻人对歌的同时,年长的男人已经开始在准备接下来的斗牛、斗鸡等活动了。初五至初六的“花山节”主要是以斗牛为主,辅以斗鸡和人与人之间的斗脚活动。“花山节”最后一天的活动为跳芦笙舞。芦笙舞中,表演者要自吹自舞,调子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舞蹈动作会根据节奏的频率而不断调整。当节日谢幕的时候,人们开始争抢“花杆”顶上的“松毛”。谁抢到,就意味着他和家人将在新的一年中幸福、平安等。为什么同为苗族人群共同体,同样信奉着天主教,芭蕉箐的苗族放弃了“花山节”,而对于份玉村的苗族,“花山节”仍然是其一年中最幸福的日子?份玉村的信教苗族群众是如何安排他们的文化结构,接纳和调适一种外来文化的?

可以说,“结构性失忆”成了份玉村信教苗族群众在处理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关系时的策略选择。报道人马会长告诉笔者,份玉村每年都举办“花山节”,源于他们认为“花山节”体现了村民团结,村里青年男女可以在“花山节”时谈情说爱,“花山节”是他们文化展示的舞台。从他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信教村民对“花山节”活动中包含的祖先崇拜、民间信仰等进行了“结构性失忆”。人们不再关注把抢到的“松毛”放在床上,或者把花杆拿回家去做成床板以求得子嗣,参与其中的人们更多是在享受节日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文化是一种符号系统,体现在具体的公共符号上,这些符号有物件、关系、活动、宗教礼仪等;同一文化内部的成员通过这些被赋予公共意义的符号交流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情感。作为苗族的一种文化符号,“花山节”经由信教苗族群众的“结构性失忆”,同样成为其身份表达的符号与情感归属的纽带。受天主教影响而内涵发生嬗变的“花山节”,依然是一种交流情感的传统地方文化的表达形式。

三、天主教与滇南苗族村寨传统婚姻习俗的嬗变

天主教之所以能在苗族地区广为传播,如前所述,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从改变苗族的婚恋习俗人手,为年轻人提供自由恋爱的环境,得到了年轻一代苗族人的支持。传统的苗族婚姻中存在着“姑舅表婚”和“强制婚”的表现形式。“姑舅表婚”作为婚姻规则的优先原则,一直在苗族地区存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所谓的“姑舅表婚”就是姑姑家的女儿要嫁给舅舅家的儿子做媳妇。如果姑姑家的女儿没有嫁给舅舅家作为儿媳妇,姑姑要到舅舅家赔礼道歉;女儿嫁给其他人家时,也要得到舅舅的认可。“强制婚”主要表现为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一种地位不对等的婚姻。富人家看中穷人家的女孩子,就可以强迫成婚;有的是穷人家欠富人家的债务,无法偿还,女儿就成了抵偿债务的牺牲品。据马会长介绍,鲁都克教区的传教士,打破了传统教区苗族群众的“姑舅表婚”优先规则,制止了富人对穷人的“强制婚”。可以说,信仰天主教的苗族地区有着较早的婚姻自由。

另外,鲁都克地区的早期天主教教徒与非教徒之间是不允许通婚的,而现在,在份玉、老邓耳等村,对于教众在选择对象上已经没有严格的要求了,教徒与非教徒之间可以通婚。如果男方是他族,女方苗族,则尊重双方的意见。为了便于广传福音,吸纳对方的礼节,如果女方为教徒,而男方为非教徒,一般就不要求在教堂举行婚礼仪式,可按照一般的婚礼习俗举行婚礼。教徒与非教徒之间从禁止结婚到许可结婚以及婚礼地点的变通等,体现出天主教进入民族地区广泛传播后,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相互影响、相互涵化的过程。被地方性知识体系加以能动性“改造”的天主教,具有了与地方文化兼容适应的新特点。同时,地方文化也进行着自身的嬗变。

天主教的传人虽然改变了当地苗族传统婚姻规则,但是对于婚姻习俗中的其他有关原则,苗族信众仍在坚守。苗族的许多支系普遍通行着“同姓不婚”的传统婚姻规则(这里的同姓指的是苗姓)。汉姓不同而苗姓相同,同样不能通婚,因为苗族群众认为同姓即为一家人,一家人是根本不能通婚的。如汉姓“周”与“康”的苗姓都为“Bluat”,即被认为是一家人,相互不能婚恋。苗族青年男女在开始恋爱之前,弄清楚彼此的姓氏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苗族情歌里体现出了人们对此的重视:

(男方)唱:“小妹你我各一方,从来未曾相会,在别人的婚礼上我俩见面,我想与你唱歌表心意,但不知小妹你贵姓?若你有心又有情,请告诉我你的名字。”(女方)唱:“阿哥你我不相识,因为我俩赶街不共一地,当然不知你尊姓大名;清清河水好洗线,我是杨家小妹子,有心与你谈情义,你该告诉我你来自哪里?”

在天主教进入苗族地区以后,自由恋爱逐渐成为青年男女选择对象的主要方式。但人们在确定了对象后,还是基本上遵守民族传统婚礼习俗,按照明媒正娶的方式来确定婚姻关系和举办婚礼。现在苗族的“媒妁婚”就是综合了自由恋爱与传统婚礼习俗的一个综合体。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后,为了确定婚姻关系,男方家会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说礼银。媒人要由两个外姓人担任,会同一个同宗的叔伯,带上一对鸡、一壶酒、一把伞到女方家。在苗族整个婚姻过程中,一对鸡是非常重要的,代表希望两个年轻人独立成家后,可以像小鸡一样独立生活;酒表示勤劳勇敢;伞的两头要用黑纱布条拴着,表示男女双方厮守到老。到达女方家,男方媒人要站在门外唱《要桌子歌》、《请叔伯歌》、《拜礼歌》等歌。歌词主要意思是请女方家父母、叔伯一起来按照苗家的礼俗商谈“礼银钱”。“礼银钱”包括:砍路钱、酒肉钱、嫁妆钱、奶母钱等。在谈妥之后,双方协商结婚日期。最后一个环节是喝“订婚酒”。“订婚酒”即第二天男方到女方家请客,其主要目的是向村民表明,此家姑娘已经和我家孩子有婚约,别人就不要来提亲了。

在结婚日期确定到正式娶亲之间,作为信仰天主教的苗族群众,一般还有一个仪式要举行,那就是到教堂去举行形式上的婚礼。婚礼仪式一般都要有神父或司祭主持。份玉村教堂只有会长,其级别不够主持婚礼仪式,所以一般都在提亲后、婚期前这段时间里,事先要与昆明天主教协会联系以早作安排。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神父授权,请会长主持婚礼。虽然不是每对新人都会在教堂举行婚礼,但是只要条件许可,他们还是会在教堂接受祝福。

娶亲之日,男方派人到女方家接亲,婚姻的仪程在夜间进行。娶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把所有的礼物交给女方家才能进屋。男方、女方两家分成两边,对面坐着。女方家招待来客时要唱《敬烟歌》、《敬茶歌》、《敬酒歌》等,以表示女方家的心意。晚饭后,进行“拜堂”仪式。这时,婚礼的管事要唱《拜堂歌》。不信教苗族的婚礼礼拜仪式包括:一拜天、二拜地、三拜祖宗、四拜高堂、五拜爷奶、六拜大爹大妈、七拜叔婶、八拜媒人、九拜管事、十拜帮忙兄弟等。根据份玉村马会长介绍,对于信仰天主教的苗族群众,首先进行的是“五拜礼”,即一拜信天主,一切邪妄都弃绝;二拜望天主保佑全赦我等罪过;三拜爱敬至尊至善之主,与万有之上;四拜一心痛恨我等罪过,定心再不敢犯主命;五拜恳祈圣母转达天主,赐永恒终恩祐。然后才进行传统婚礼的礼拜程序。

在跪拜礼结束后,一般苗族群众要举行收席子仪式,唱《祝福歌》。《祝福歌》里有苗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祭天、祭山水、祭老祖公等内容:

他人吃饭没有祭,我们吃饭祭天地。他人喝酒不祭鬼,我们喝酒祭山水。左手拿勺右手端杯,祭献天地祭山水。右手拿勺右手握盅,祭献三代老祖公。

对一般苗族群众而言,送亲中女方家队伍包括叔婶、舅舅与舅母、哥嫂等人,在去新郎家的路上一般要吃午饭。吃饭时,两边的人对坐,双方的叔伯要一起唱《祝福歌》,为的是要把妖魔鬼怪赶走,不要挡着新人的道。同时向四周泼洒酒、饭菜,意思是妖魔鬼怪不要来抢新娘:

太阳已升到中天,到了吃午饭时间,请新郎新娘吃晌午,要与妖魔鬼怪来分路。太阳已经升高,吃午饭时间到,新郎新娘要吃饱,要与妖魔鬼怪来分道。

作为天主教徒的苗族群众,他们早已不再相信什么妖魔鬼怪。吃饭后,直接来到新郎家,女方亲戚按辈分依次进入男方家。新婚后,由男方父亲或叔伯带着酒、一对鸡,带着新人到新娘家回门。具体哪天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吃饭时,新人坐桌子“低位”,吃饭前要行“五拜礼”并向在座的长辈谢礼。可以说,信教苗族群众已将天主教婚礼程序吸纳到了本族传统婚礼仪式之中。整个婚礼过程与婚礼仪式遵循着传统苗族的婚姻程序进行,但在祖先信仰、鬼神敬供与避讳等方面进行了改造。

四、天主教与滇南苗族村寨传统丧葬习俗的嬗变

在份玉村和老邓耳村,无论是普通苗族群众还是信教苗族群众,如果村里有老人去世,都是按照传统的习俗来处理。老人去世后,便向村民与亲戚报丧。与此同时,要对逝者的身体进行程序化处理。信教苗族群众与不信教苗族在这些程序安排上,以及对这些程序的解释上存在着差别。对于寿衣的处理,不信教苗族群众一般会去做专门的丧葬服饰,信教苗族群众则一般选择逝者原来的衣服或者重新买一套衣服。不信教的苗族群众保留万物有灵信仰,他们用打卦的形式来占卜逝者的灵魂是否离去。卦用竹片制成,如果两个卦同面,说明逝者的灵魂要

走了;如果是不同面,说明逝者的灵魂还不想走。这个时候需要反复的制卦,直到同面为止。对逝者身体进行清洗时,不信教苗族群众会说:“我找来白布一块,金水一盆,我要帮你洗出金身,你好去见祖归宗。”而信教苗族群众则不再去念。上述对逝者身体的处理,对于不信教苗族群众来说,是为了让逝者更好地认祖归宗;对信教苗族群众来说,他们的解释是让逝者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去天堂,到天主台前。

处理好逝者的身体后,不信教苗族群众要给逝者的灵魂“指路”,请指路师唱“指路歌”,这样才能使得逝者的灵魂在指路师的引导下,认祖归宗。在指路师的引导下,逝者灵魂通过了“父母床脚、舅舅床脚、父母门槛、舅舅门槛、阎王的毛虫蛾蛹山、大黑山、大石山、阎王爷的门槛、洗脸问、投生房、投胎路以及奈何桥等”,最终达到祖先的地方,并重新投生。作为一个全民信仰天主教的份玉村,在老人逝去后,上述苗族丧葬礼仪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一

“指路”过程则不用了,代之而行的是诵经。他们认为,“指路歌”虽然是苗族的传统文化,但非常繁琐,最终要把逝者灵魂指到什么地方,也没有完全确定,且都是以诉苦为内容,所以信奉天主教的苗族群众就不用了。信教苗族群众认为,通过诵经可使逝者的灵魂直接到天主的台前。在老人“咽气”之前,念《灵魂出窍颂》;在“咽气”之后,要念《灵魂离肉身颂》。传统的苗族丧葬仪式中,“守灵”对于苗族群众来说,包含着一个既爱又怕的心态。逝者亲人中的女性要夜间时刻守护着逝者的尸体。据马会长介绍,由于女性胆子小,虽然是亲人,还是非常害怕;对于信奉天主教的苗族群众来说,现在已经不守灵了,改为在逝者边点放蜡烛,给逝者诵经,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

从逝者身体净身到出葬这段时间即为停尸阶段,是整个苗族丧葬礼仪的中心环节。在整个停尸阶段,无论是非信众,还是信众,当每一个来奔丧的女性亲戚到来时,逝者的女性后代都要陪哭;而在男性奔丧者下跪时,逝者的男性后代,尤其是儿子,要向奔丧者行跪拜礼。这期间,如果非信教苗族群众是家庭富有者,一般会请芦笙队来家里吹芦笙;信教苗族群众,则是以诵经来代替芦笙舞。非信教苗族群众,在逝者人棺时,会用一只公鸡在棺材里扫,边扫边念:“亲戚朋友,帮忙兄弟,自家哥弟老小的魂出来……活人出,死人人!”同时,把拴住逝者中指上的线拉到棺材外,然后盖上棺材盖,用芦笙吹奏《起尸曲》、《入棺曲》,把死者的灵魂引到棺材里。此后葬礼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芦笙歌舞的指导下进行。芦笙队一般在逝者家的堂屋中间放置一面铜鼓,围绕铜鼓而坐,吹奏芦笙。逝者的家人,在杀猪待客时,要在那面铜鼓上悬挂猪肉,一般都是40斤左右,而这些猪肉也成为给予芦笙队的礼物。信教苗族群众则是诵《入殓颂》经文,边喊逝者的名字,边洒圣水。

在发丧前的夜里,要举行“背纸钱”仪式。所有带“纸钱”来的亲朋好友等,背一吊纸钱,到棺材前跪拜后,把纸钱烧给逝者,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而“交牲畜仪式”对于不信教苗族群众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这种仪式中,把一只公鸡或者其他牲畜等通过一条长线将系着逝者手指、留在棺材外的那节线相连。如果有芦笙队,线要通过芦笙队的铜鼓。所有的孝子跪在堂屋,手拉着线,哭唱《交牲畜歌》。该环节表达了双重含义:一是要让逝者的灵魂去见祖宗,并把人们敬供的酒水带给祖先;一是要让逝者的灵魂保佑活着的后人能够继续很好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互惠式交换。对于天主教苗族群众来说,由于天主是宇宙中唯一的神,不存在妖魔鬼怪,死者的灵魂通过诵经、祈祷可以直接到天堂。非信教苗族群众在丧葬仪式中请芦笙队吹奏《早饭曲》、《午饭曲》、《闹宾曲》和《送殡曲》;信教苗族群众则是为逝者诵《亡者日课经》,包括《幕克经》、《夜课经》和《出丧颂》,并洒圣水。在出殡前,无论信众或非信众,事先就派人在选择好的墓地上把墓坑挖好,等灵柩到后,放入墓坑,打开棺木,检查一下逝者尸体是否平整。然后盖棺、填土、回家。作为天主教教徒的苗族群众此时则是为逝者诵《抬棺到墓地大众颂》,下葬时念《下葬经》等。

在逝者埋葬后的头三天内,非信教苗族群众一般每天都有儿女白天给逝者送饭、送水,夜间给逝者送火。第一天要送饭、送水、送火到逝者的墓地,第二天送到半路,第三天送到村寨边,以后就不再送了。此外,第三天要到墓地去复丧,也就是看看墓地有没有被牲畜破坏,再给墓地增添点土等。葬后第12天,举行烧灵祭祀活动,意思是把逝者者的灵魂接回家,告诉逝者你的肉身已经死了,你把你的阳间的遗物和脚印带到阴间,去追随祖先。作为天主教信徒的苗族群众,在逝者离去的第三天,在逝者家里诵《三朝经》,请求天主保佑逝者灵魂的安详,第七天和满一个月时,重复诵经。

苗族的祭祀活动一般分为家祭和墓祭两种。所谓家祭,就是非天主教苗族群众在堂屋中设有神台,供奉逝去祖先。每到逢年过节,吃饭前,由男性家长烧三炷香,插在神台前的竹筒里,然后在神台前烧纸钱,并向祖宗敬献酒饭等,口中念着:“我们做好了饭菜,请你们先吃先喝,你们吃后要保佑我们有吃有穿,生活幸福平安。”墓祭,主要是指每年清明节时,以一个“扩散家庭”为单位,由父辈带领子女,早晨起早杀鸡、煮肉后,背着祭祀用品到祖先的坟前去祭拜祖先,并检修墓地。然后,一同祭祖的人开始“打平伙”。份玉村——这个全村信仰天主教的苗寨,苗族群众的家里没有神台来供奉祖先。另外,清明等祭祀的日子里,在逝者的墓地前,也没有这些烧纸钱、放炮竹的场面。人们还是像日常一样平淡地生活,祭祀祖先好像离他们很远。他们忘记祖先了吗?

针对这个问题,份玉村的天主教会长给出了答案。苗族的祖先信仰,一般只祭祀三代祖先。这里的苗族群众在来到份玉村之前,他们和他们的先辈已经是天主教徒,所以逝去的祖先已经在天堂,现在苗族群众逝去后回到祖源故地,也就是去天堂那里和祖先、天主在一起。所以不信教的苗族群众在逝者丧葬中要唱“指路歌”,引导逝者去祖先那里;而信教的苗族群众则是通过诵经,引导逝者的灵魂去天堂,因为祖先也在天堂里。份玉村的信众对于祖先的祭祀并不是在传统的“清明节”举行(也不在家里举行“家祭”),而是把祭祀祖先的日期定在每年的11月1日,这一天实际上就是信徒的“万圣节”(All Saints)。信教苗族群众都会在这一天到逝去祖先的墓地去修整坟墓、念诵经文,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对祖先的缅怀。由此不难看出,当年利玛窦曾试图倡导却未被教皇采纳的允许信众“尊孔祭祖”的礼仪,在这里却以一种相互调适的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正以一种强势文化姿态席卷世界各个角落。但这个世界并未被同质化,相反,地方文化也以强劲的自主性对西方文化进行着本土化改造。一把西方的“钢斧”固然引发了澳大利亚野悠榕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的肢解,但是,滇南苗族村寨,却在原有的地方性知识系统中对传人其间的西方天主教进行了能动性的调适与内化,形成了一种新的与原有传统文化相接续的文化形态。西方文化在地方性文化搭建的舞台上进行着新的诠释与演绎,并因此被赋予了地方性意义。在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地方”已经产生出一种空前的混杂性,以往相对单纯的、同质化程度高、缓慢变迁的文化形态和格局已经被打破。以这种地方性知识的角度去重新审视目前流行的全球化话语,为我们提供了认知世界的新途径。

[责任编辑 刘海涛]

作者:和少英 吴兴帜

第4篇:重阳节传统习俗

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代人们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称做重阳。重阳节人们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相传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随方士费长房学习道术。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这一天将有大灾大难降临在你们家。你现在马上回家,只有让全家每人都在胳膊上系一个绛紫色的袋子,袋子里装上茱萸,然后全家外出登高,喝菊花酒,才能躲开这一场大的灾难。桓景听从了师傅的话,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全家外出登高饮酒。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家中的鸡、狗、牛、羊全都死了。费长房说是这些动物代桓景全家受祸了。从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1.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荒诞,随着岁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重阳节前后,北京西山的几十万棵黄栌变成一片徘红,将西山装点得分外美丽,别有风情。漫山遍野,犹似披上了一件红色的盛装。几个亲朋好友,三五结伴同登西山看红叶已成为北京人秋季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赏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黄蟹肥时。菊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千姿百态,非常逗人喜爱。人们喜爱的不仅仅是她美丽的容颜,更值得称赞的还是菊花刚强的气质。在深秋的冷风中,唯有菊花争奇斗艳,使秋日多了生气,多了艳丽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赏菊的风俗一直保留下来。在萧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园里还举办菊花会、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3.饮菊花酒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风俗早在战国时就已有了。后来,饮菊花酒又被附会上神话色彩,说饮菊花酒可以躲避灾难。菊花在秋日冷霜中开放,气味芬芳。人们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人们便将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才开坛饮用。

4.插茱萸

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此时茱萸的作用已被夸大,成为驱邪的神物。宋朝的时候,人们还给茱萸和菊花起了两个雅称,称茱萸为“避邪翁”,叫菊花为“延寿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真实地描述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也表达了诗人渴望重阳节阖家团圆的愿望。宋朝以后,插茱萸的风俗逐渐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视为神物,仅仅是作为药材使用了。现在这一风俗已很少见了。

5.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就如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糕是用面粉加上枣、栗子或其它干果蒸制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时候,人们吃重阳糕颇有讲究,还伴有一个小小的礼节。在九月初九这日清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口中还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这是取“糕”与“高”同音,表达了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征着未来的日子步步皆高。

第5篇: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1、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寓意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的起源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第6篇:重阳节的民间传统习俗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相逢祥瑞降。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秋高气爽喜洋洋。金菊飘香,归雁成行,健康喜乐福绵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的民间传统习俗

1、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重阳糕:此糕也称菊糕、花糕、五色糕,是一种非常松软类的糕点。因重阳糕的“糕”与“高”同义,所以人们就以重阳糕来代替无法登高的遗憾,这也渐渐成了重阳节的食俗之一。

菊花酒:菊花是重阳时节开得最绚烂的花,赏菊花也是重阳习俗之一,而且重阳节乃是九月初九,九九等同久久,亦与“酒”同音,所以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食俗。

羊肉面:不得不说,重阳节食俗很重寓意,羊肉面的“羊”就是与重阳的“阳”谐音,所以成了重阳的食俗,且面一定得是白面,因为白添一笔为百,百减一笔乃九九,既应了九九重阳,又有长命百岁之意。

螃蟹:重阳吃螃蟹是最好的时节,这时螃蟹又大又肥美,而且肉质细腻,富含高蛋白,可以有效补充多种氨基酸。重阳吃螃蟹自是要吃母蟹,母蟹蟹黄很多,肉多味鲜,想想都要流出口水来了。

糍粑:糍粑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糕点,软糯香甜,当做好出锅后沾上芝麻和白糖一起吃,别提是有多美味了,而且糍粑除了做成糯糯的团子,还能炸成“油糍粑”,油糍粑有着金黄色的面貌,酥脆的表层和柔软的内心,吃上一口满嘴留香,可谓重阳佳节一道必备食品。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之时,这个时候是最佳的赏菊时期。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第7篇:民风民俗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农历九月九日也称为“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主要有饮菊花酒、登高和插茱萸等习俗。

(1)赏菊饮“菊花酒”可祛除百病、延年

益寿:农历九月亦称为菊月,是菊花盛开之时,人们会在这天相约欣赏菊花的优雅丰姿。酿制菊花酒需于前一年开始,放到次年的重阳节便可饮用,据说可祛除百病、延年益寿。

(2)登高可躲避灾祸:重阳节的应节食品是“重阳糕”,因“糕”与“高”谐音,象征“百事俱高”,有祝福之意。当天各地皆会举办登山活动,让全民共同参与。

(3)插茱萸祈求老人家福泰安康:当日每人挂一个红布袋,里面装些茱萸,把红布袋挂在手臂上,然后带着菊花酒爬到高山上品饮,除可家避邪外亦可解灾厄,祈求老人家福泰安康。

(4)放风筝希望长辈高寿:当日大人带小孩到教外“放风筝”,也是含有祈求高龄,希望长辈高寿之意思。

(5)尊天崇祖:在民间宗教信仰中,以尊天崇祖为最大的特色,九月初九是时序上的一个里程碑,借着祭拜自然现象的时间神,来提醒民众在生活上的季节适应。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作背景

诗人因离开家乡,去他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

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地”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下百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第8篇:重阳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1、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寓意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吃的食物

1.菊花

饮酒赏菊可是古人在重阳节的保留项目,请注意,“就菊花”可不光是看,古人还将菊花泡酒畅饮。要说做这个菊花酒也不难,用菊花加糯米、酒曲,按一般的酿制方法就可以制得一坛清新的菊花酒了。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

2.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撑腰糕”、“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老人吃了重阳糕就不会腰酸背痛了,所以每年要给老人吃重阳糕,让老人腰杆硬朗精神好。在重阳习俗中,吃重阳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糕”与“高”谐音,寓义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征合家欢乐吉祥如意。

3.大枣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冬季的补养佳品。

4.核桃

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晰、耳聪目明。

第9篇: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秋风送爽重阳到,遍地菊花满鼻香。登高望君不见君,思君念君心惆怅。一束茱萸遥相寄,满腹话儿对你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1、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寓意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吃的食物

1.菊花

饮酒赏菊可是古人在重阳节的保留项目,请注意,“就菊花”可不光是看,古人还将菊花泡酒畅饮。要说做这个菊花酒也不难,用菊花加糯米、酒曲,按一般的酿制方法就可以制得一坛清新的菊花酒了。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

2.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撑腰糕”、“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老人吃了重阳糕就不会腰酸背痛了,所以每年要给老人吃重阳糕,让老人腰杆硬朗精神好。在重阳习俗中,吃重阳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糕”与“高”谐音,寓义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征合家欢乐吉祥如意。

3.大枣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冬季的补养佳品。

4.核桃

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晰、耳聪目明。

上一篇:优质服务常态化措施下一篇:初中学校校园文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