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发展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

第一篇:科学发展论文

用科学发展观实践、宣传科学发展观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理论保证。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既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又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者,自觉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要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学好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5年,我就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先后写出几十篇与此相关的稿件。

在跨越6个省区、历时近一个月的采访活动和后续的相关采访活动中,我深切感到,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拨正前进航向,是十分必要、十分及时的,是新时期唯一正确的选择。大量的经验教训证明: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赢得美好的未来,而非科学的盲目发展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早在2000年,我在北京参加地球奖获奖者座谈会时,就听到有关科学发展问题的呼吁。由于对此深有同感,我在会后立即展开采访并及时反映了这些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观点。应该看到,破坏环境的发展,掠夺资源的发展,盲目扩张的发展,畸形过度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有些已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灾难性后果。在某省采访时,我就听到某地对资源开发的议论:打了几个洞,挖了几个坑,冒了几股烟,留下几滩黑,剩下几把灰。有的地方决策者目光短浅,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不惜引进外地落后的生产工艺、淘汰的生产设备、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从表面、短期来看,这些地方的经济指标是上去了,但却给未来的发展留下无穷的后患。

我认为,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到现在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历史的进步。科学发展观,是与此前几代领导人的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应该看到,在十年浩劫之后,在百废待兴、经济濒临崩溃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便成为当务之急。而一些人却围绕姓社姓资等问题进行一些无谓的争论。在那个时候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是必要的、正确的,及时的。这个口号在当时和此后一个时期都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相当强大的今天,就不能一味地、单纯地、不讲条件地谈发展了。

发展,是需要付出的:这里面既有人力、物力的付出,又有资源的消耗;发展,是有条件的,不考虑条件的发展,必然是盲目的发展;发展,是需要计较成本、计算投入产出比例的,不讲成本的发展、甚至赔本赚吆喝,是得不偿失的发展;发展,是需要协调配合的,孤军深入的发展,则难以持久。也就是说,有的发展,是需要提倡、扶持、推广的,有的发展是需要阻止、遏制、修正的!我们不能一说起“发展”,就认为是好东西,就应该充分肯定,就不能产生怀疑,我们更不能脱离客观条件、不讲成本代价、不考虑负作用地讲发展。我们对任何事物,哪怕是经济发展,都要做具体分析,不要匆匆忙忙地下结论,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如果我们为错误的东西唱了赞歌,我们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否定了正确的东西,我们就是扼杀了健康的力量。

现在回头看看:我们过去的宣传报道,在这方面的失误和教训难道还少吗?明明是好大喜功的构想,我们却一味高唱赞歌;明明是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我们却高调肯定;明明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我们却没有指出其危害。而一些真正按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客观实际办事的单位或个人,却受到了不应有的指责和不公正的对待。

能否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在很多情况下,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在采访活动中采访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表现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常常取决于记者的思想认识水平。

就以我参加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采访为例,我们每到一地,当地都十分重视,对采访活动也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但是,我们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有些地方负责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或出于某种考虑,一些安排与科学发展观关系不大、甚至毫不沾边。一些单位介绍的情况虽然很丰富,但是可用的东西并不多,有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淹没在大堆的材料和繁杂的事物之中,如果不是独具慧眼,如果没有深入发掘、没有筛选提炼,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神圣任务。所以,每到一地,我都注意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观察事物、发现新闻,最终确定自己要写的题材,要选的角度。我采写的《金川集团公司的“延年益寿法”》《青海阻止污染西移》《呼和浩特养牛人好潇洒》《榆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州将实现经济一体化》《“环保公路”:在大西北延伸》《看不见煤的煤矿》《“宁夏一号工程”的科学发展观》《青海省提高领导者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贺兰山的风刮来了多少钱》《红寺堡——区域协调发展的杰作》《宁夏:旱地“压砂”彰显生态文明》《黎明村里看“黎明”》《绿色的能源,绿色的希望——甘肃省敦煌靖远绿色能源公司发展“生物质燃气”见闻》《宁夏石嘴山:从煤城到山水园林城》《宁夏推动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就以科学发展观为精髓,力图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就是在写长篇综述《西部开发亮点多》时,我也注意将所写内容与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这些稿件,取材不同,长短不一,写法迥异,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宣传了科学发展观。

宣传科学发展观,需要正面引导,也需要研究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批评。有的时候,深入的剖析、恰当的论述、准确的批评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风力发电为何在新疆遭遇尴尬》《宁夏还该不该种植水稻?》《退耕还林:补贴到期之后怎么办》《退耕还林:不蹈“2605项目”的覆辙》《迷迷茫茫的“波尔多”梦》《珍惜青海湖“鱼鸟共生”状态》就是这方面的作品。

2006年7月30日,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述评《“用完就扔”:不该成为时尚》,是一篇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其中的一些素材取自我家附近的早市,取自我对生活的观察。我在这篇文章中首次对过度使用一次性用品、特别是过多使用塑料袋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我的这篇文章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这篇只有千余字的作品,还被中宣部评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宣传的一等奖。当然,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我这篇文章发表几个月后,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限塑”的政策。虽然不能说这是我这篇作品的作用,但我还是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做过一点有益的工作感到欣慰。在此前后,我还针对商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发表了《虚假包装有违诚信》《过度包装:糟蹋社会财富》《商品包装,有多少是恰如其分》等针砭时弊的报道,宣传了科学发展观。

宣传科学发展观,要有自觉性、使命感、责任感。要善于在工作、生活和各类活动中发现问题。2007年6月,我乘飞机去北京参加中宣部召开的总结表彰会。在飞机上提供的午餐中我发现了问题:一顿谈不上丰盛的午餐,竟使用了七八种包装材料,制造了数量可观的垃圾!于是,我利用乘机的间隙和乘客离机的时机迅速展开采访,写了一篇“记者来信”:《客机上能否少制造点垃圾》。这篇稿件,不仅被“航空网”等网站转载,而且被报社评为好稿。到了年终,它又被报社评为年度二等奖。

宣传科学发展观,本身也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不能做无谓的宣传、毫无成效的宣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宣传。没有效果的宣传,是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不仅无功反而有过。也就是说,宣传科学发展观,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要讲究宣传艺术,研究宣传艺术,把宣传效果最大化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任何文字,都要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动力,要有吸引力。只有被阅读了才有可能产生作用。没人理睬,就是文字垃圾。

是不是理论研究一定晦涩难懂?是不是新闻报道一定枯燥乏味?我想,任何读者都喜欢阅读引人入胜、生动有趣、鲜活耐读的文字,而不喜欢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的作品。同样是讲故事,有人讲得人全神贯注、目不斜视;有人却讲得让人心不在焉、昏昏欲睡。同一篇文章,有的可以吸引人一直读下去,有的竟让人看了开頭就不想看结尾。有时,换一个开头,变一种方式,转一个角度就可以收到奇妙的效果。我们完全应该、也应该做到让自己笔下流淌的文字鲜活、生动、感人、耐读!这方面值得探讨、值得借鉴、值得改进的有很多。我在2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也算尝到过一些甜头。例如,我写人工饲养天牛的天敌花容穴甲取得成功的科技新闻,不直接写科研鉴定和研讨会,这些内容在标题和行文中甚至不出现。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写,标题也写成了《天牛,看你还能“牛”几时?》。写郑州人不驱赶、宰杀城市行道树上的鸟、努力营造人与鸟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我的题目是《郑州人的“宽容”》。写由于封山禁牧带来野生岩羊的过快增长,我用了《贺兰山的岩羊多得让人有点愁》《谁给贺兰山的岩羊这么大的胆儿?》。写封山禁牧,我的标题是《宁夏:让羊换了一种“活法”》。

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宣传者,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赋予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该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作为一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我有自己的探索,但我的探索是初步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我愿为此继续探索。

(作者单位:《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

作者:庄电一

第二篇: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服务于科学发展实践

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厦门市委市政府、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共厦门市委党校联合组织召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全国领导科学界139位专家学者就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促进领导科学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领导科学在服务于科学发展实践中的智囊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研讨会取得了成功。

一、学习研讨《决定》精神,探讨领导科学创新发展

这次研讨会学习、研讨了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吴江副会长代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作了“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推动领导科学发展的理论创新”的主题报告,全面阐释了《决定》的主要内容和精神,论述了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大意义,提出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框架,探讨了在《决定》精神的指导下如何推动领导科学理论创新,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实践。在分组研讨中,与会同志就《决定》的精神、领导科学理论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讨论。

一是《决定》从时代和战略高度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全面分析了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为研究新形势下的领导环境提供了依据。与会同志认为,应认真研究和深刻领会《决定》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判断,正确把握客观环境对领导活动和领导科学理论创新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主体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领导科学要创新发展,就需要研究我国社会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我们党肩负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的使命任务,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和对领导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二是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是推进领导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会同志认为,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发现领导规律、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路径和优良传统。我们党在成立88年、执政60年的伟大历程中,先后多次总结过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从而能够纠正错误,发扬成绩,不断创新领导方法。十六大总结了领导建设的“十个坚持”的基本经验,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了50多年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决定》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六个坚持的基本经验,从不同角度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我们党治国执政的领导规律,为研究中国特色的领导活动规律提供了光辉范例。研究领导科学,必须以四中全会总结的六条基本经验作为领导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学习我们党总结经验的科学方法,善于从总结领导经验中发现领导规律、掌握领导规律。

三是《决定》针对当前党建重大问题,从理念培育、制度安排、方法设计上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领导科学理论创新、实现科学领导指明了方向。与会同志认为,《决定》蕴含了丰富的领导科学思想和方法,需要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再如,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等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都是立足于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要求而提出的,富有创新性。领导科学研究,应以《决定》精神为指导,与党的建设、党的执政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全面推进领导科学理论创新。

二、坚持服务于科学发展实践,大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提高领导力,是近年来领导科学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也是研究会近几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研讨的重点内容。这次会议明确地把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问题作为核心议题。与会同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讨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深化了对许多问题的认识。

——研讨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与会同志认为,我们党只有大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现阶段发展特点和继续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把特有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真正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而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关键因素,是领导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前提条件。

——研讨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框架。与会同志认为,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民主领导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能力,选人用人能力,拒腐防变能力,抵御风险、维护稳定的能力,整合执政资源的能力。有的同志还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近年来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存在的经验教训,努力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能力。

——研讨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与会同志认为,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主要是实践问题,应坚持服务于科学发展实践,在实践中锻炼、积累、提高。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应具体到領导科学发展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提高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提高。如,提高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就要把系统学习与重点学习、解决信念问题与解决能力问题、学习理论与创新实践统一起来。又如,提高谋划发展能力,就应培养洞察全局、思考全局、谋划全局、指导全局、配合全局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能力;提高统筹发展能力,就要善于从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上考虑问题,切实提高以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破解难题的能力;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就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正确政绩观,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对关键环节和重点观点问题要一抓到底,在真抓实干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研讨了如何实行科学领导的问题。刘海藩会长在总结报告中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正确判断与把握面临的形势,是实行科学领导的前提。只有以全面分析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为立足点,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来确定自己的战略和策略,才能实现科学领导,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二是全面提高领导能力,是实行科学领导的基础。要通过学习,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治国理政的实际本领,成为懂得领导规律,熟悉相关业务的内行,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践行力。三是改进领导作风,是实行科学领导的保证。我们应探索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规律,提出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的办法。

出席这次研讨会的代表提交了120篇论文。这些高质量的论文以《决定》精神为指导,从学科基本理论、领导体制、机制、领导作风、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学科建设、领导文化,以及干部队伍建设、反腐败斗争等,多方面、多视角研究科学领导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三、以《决定》精神为指导,促进领导科学研究会全面发展

与会同志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应以《决定》的精神为指导,在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学科建设,提高服务实践的能力中,促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的全面发展。在研讨中,大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如,要面对现实研究领导科学、在教学中发展领导科学、加强领导科学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研究会的咨询智囊作用,努力成为中央、各省市的智囊库;要加强学科建设,注重对领导文化、领导人才培养、领导干部生长规律等新课题的研究;要提高研讨质量,有感而发,不讲那些正确而不实的话,要讲有见地的话,等等。刘海藩会长在总结报告中综合与会同志的观点和建议,提出了四点意见:

一是要切实将全会精神作为领导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提出新见解、新对策。尤其要探索领导文化、人才培养途径、干部生长规律等新课题。

二是要从不同的层面,积极参与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与贯彻活动,将理论研究与领导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三是加强交流研讨。可多组织一些小范围的、专题性的研讨活动,分别对一些不同专题进行深入研讨,也可多进行一些研究信息交流(短信、电话等),相互切磋,深入研究,更好地发挥团队研究的作用。

四是进一步提高研讨会质量,讲台要推行“四个倾斜”,即向中青年倾斜、向新面孔倾斜、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向实践第一线倾斜,更多地让年轻的学者、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同志、基层的同志在大会上发言,展示他们的成果。

责任编辑:周振国

作者:李博平 李 巍 丁士峰

第三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发展

收稿日期:2013-03-09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201318)

作者简介:毛殊凡(1963-),男,北京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副主任,哲学博士。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1]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2]。这是党的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实现了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更加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高等教育实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功能所起的积极作用,必须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一、坚持不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首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全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重要功能,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用科学发展观统一认识、指导行动,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各个方面。

只有坚持不懈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积极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3]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4]事实上,这一精神实质也是创新最重要的本质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许多地方都述及创新和创造问题,可以说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新局面;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等。这些精辟论述,不仅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因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也世所罕见。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改革目标任务,就必须坚决摒弃僵化落后的思想观念,坚决破除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坚决消除体制机制弊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为了有效化解风险挑战和长久保持社会稳定,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内外环境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深入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推动科学发展、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规律性认识,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方面特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特殊历史使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必然大有可为。要实现文化的新跨越、创造文化的新辉煌,必须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创新发展研究,科学回答当代中国文化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其要求必定是又快又好的科学创新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以科学发展作为强大武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创新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以积极的创新姿态,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勇于担当、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的广阔前景。

丰富的人才资源、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氛围等特点,奠定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高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必定有所作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指出:“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总人数约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85%,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5]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证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几十年来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力量的2/3以上,高校在“十一五”期间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6万多份。今天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推出了一批高水平论著,整理了一批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了一批国外学术精品。“十一五”期间,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共出版著作约15万部,比“十五”期间增长近30%;发表论文约150万篇,增长近50%。[6]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不断从注重学科基础研究向基础应用并重、为决策服务的方向转型,一大批研究现实问题的成果直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许多研究在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了咨政服务功能。事实胜于雄辩,高校无愧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主力军。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八大门类、28个一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已经建成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立足学术前沿的基础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新兴交叉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同样,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教育战线各方面力量的努力协作,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不断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新问题、新要求。要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决策咨询服务,不断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高校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理念和模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服从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当代中国实际问题,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提出的重大问题以及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系统的理论概括,不断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实现又快又好地科学地创新发展,当然首先必须在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大力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教育,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和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归结到在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中真正取得实效。要使创新发展真正取得实效,既要坚持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又要不断改进思路,努力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的特殊而积极的作用,组织重点课题进行攻关研究,不断推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使哲学社会科学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中不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当前,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力量,加强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贡献。

三、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不仅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途径。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其个性不可能有自由独立的发展,因而就不可能成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创新人才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又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大科学家、“大师”级专家学者的培育对象。创新人才富于独创性、创造能力强,能够积极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自觉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因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要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

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培养创新人才必然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不能不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谈到中国教育巨变的重要启示时也强调:“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事业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改革增强教育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7]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因此,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中,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他们不仅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新研究及其成果“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能够“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8]。因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高校只有以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作为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真正大有作为。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要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筹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相关工作。要加强和改进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广大师生头脑,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要进一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来,成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进学术理论创新的排头兵。要进一步树立协同意识,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以创新为目的,以协同为抓手,以管理创新为前提,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协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内涵式创新发展。要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不断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队伍质量建设,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要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围绕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组织和集聚一流的团队,创造一流的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营造一流的创新氛围,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关键领域做出实质性贡献,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

四、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衡量我们是否最终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全过程全方面并取得真正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方面,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面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应用研究直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原始创新能力。为探索解决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现实社会问题提供探寻途径而进行的原始创新,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要求。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和精神支撑,为国家建设充分表达意识形态内核、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征的现代文化体系,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原始创新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而言,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既是其学科建设的核心动力,也是其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命源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要体现传承性的内在要求,既要面向过去,又要面向未来。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是完善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就学理学科创新发展来看,只有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因此,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当前显得尤为特殊和重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往往是在对于某种文化传统、学术精神的回溯和呼唤中,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为学术研究的活动中实现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在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从文化传承创新的角度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相对阶段不断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总会以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来体现和标识。就是说,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最终要体现在理论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上,存在于相关学术话语体系的生成、转化和传播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过程,是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结合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对语言和历史文本的学习、阅读、理解过程,是一种进行专门化学术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对那些作为某种文化传统、学术精神的回溯和呼唤的学术研究工作给予足够充分的重视。此外,我们还要从整个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度,对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在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重视。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过程中,高等教育作为承担学术研究的重要社会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以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己任的专门文化机构,一方面实现了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和历史文本的学习与研究的统一,另一方面集中了整个社会大部分研究人员并产生出大部分研究成果。因此,高等教育整体上的创新发展,将会为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学术研究支撑。

当代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深刻而迫切的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越来越大的原始创新压力和挑战。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如何适应这种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学术研究中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理论化论证,不断成就中国文化当代形态的深厚底蕴,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勤勤恳恳地甘于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探索中默默耕耘,少些浮躁,多些踏实,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在深厚的学术积累中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做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生命力,开辟了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盛会著华章,道路定乾坤。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共同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朝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3][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8,9.

[2]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5] 袁贵仁.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1):6.

[6] 王亮.述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2-11-07.

[7] 袁贵仁.中国教育巨变的重要启示[N].人民日报,2012-10-18.

[8] 习近平.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责任编辑:成方哲]

作者:毛殊凡

第四篇:坚持以科学领导推动科学发展

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全国干部培训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教材《序言》精神,总结科学发展与科学领导经验,推动领导科学的发展创新,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中共遂宁市委、四川省领导科学研究会于2011年12月14日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召开“科学发展与科学领导射洪案例理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就科学发展与科学领导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方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领导科学如何为科学发展的领导实践服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实践中研究领导科学

射洪地处丘陵地区,既不沿边又不靠海,交通条件滞后,基础设施薄弱,自然资源匮乏,属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围绕从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经济强县跨越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实现了从丘陵农业大县到工业经济强县的成功转型。目前,射洪已经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四大工业城、三大支柱产业、两大新兴产业、90多家规模企业,初步形成工业园区化、集群化、集团化、品牌化格局,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工业发展集约化、要素积聚市场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之路。2010年,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列四川省第23位、丘区县第1位,“科学发展环境指数”进入西部百强县的前10位。射洪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绿化模范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金融生态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县。

与会学者指出,射洪县坚持走以科学领导推动科学发展之路,其成功经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典型性和针对性,是探索将科学发展领导实践转化为领导科学创新成果的鲜活案例。

与会学者认为,射洪经验对于以科学领导方式切实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具有普遍示范意义。课题组基于射洪案例,着眼于从理论层面提出科学发展领导力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从实践层面拓展领导思维、提升领导素质、完善领导机制,可谓“选题好、案例好、理论总结归纳好、研究方法好、成果转化好”,开辟了一条将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领导实践转化为领导科学的理论成果成功路径。

二、坚持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在科学领导带动科学发展中调结构、转方式

与会学者指出,射洪案例说明,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源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从转变领导方式做起。课题组基于对射洪经验的深入研究,将射洪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概括为四句话:全球化视野谋划发展;全域性统筹推动发展;全员性组织加快发展;全方位推进绿色经济优化发展。

射洪县坚持以“跳出射洪看射洪”的胸襟,用全球化的大视野审视射洪县情,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认识射洪发展条件的利弊,对射洪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定位。2008年以来,射洪紧紧抓住丘区示范和扩权试点的契机,以统筹城乡为主线,围绕“工业主导,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联动”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三转型”(工业向循环集约转型、农业向生态高效转型、城镇向现代特色转型),实施“三带动”(工业化带动农业发展、城镇化带动农村繁荣、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加快“三覆盖”(基础设施向农业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保障向农民覆盖),争取达到“三个率先”(率先走出丘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率先建立统筹城乡的新机制,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射洪县放眼全球,整合资源,主动融入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主动步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舞台。射洪县委着力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快”与“好”、“内”与“外”、“长”与“短”、“硬”与“软”的辩证关系,实施人才兴县,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协同机制,强化制度保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树立绿色经济理念,探索走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新路子。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绿色环境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绿色人居、绿色社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生态、绿色消费、绿色旅游、绿色运动、绿色教育、绿色文化等十大绿色生活工程。

与会学者指出,射洪以转变领导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的成功实践,对于各地领导者、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领导者,拓宽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导思路、拓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领导思路、拓展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两化”互动、推动城乡统筹的领导思路,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坚持改革创新,在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实践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与会学者指出,射洪县委从自身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反映客观规律性和富有理论创新性的一系列领导力新观点,即:以学习力强化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撑;以决策力保证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以组织力整合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要素资源;以引导力引领科学发展与科学领导的具体进程;以执行力提升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实际效能;以感召力激发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把领导学习力、决策力、协调力、导向力、执行力、感召力融为一体,积聚成为以科学领导推动科学发展的科学发展领导力核心要素。最近出版的《科学发展领导力论析》,充分吸取射洪科学领导的新经验与领导科学的新观点。与会领导与学者认为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关于该书“在为促进领导科学为领导实践的指导和服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评价,是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

四、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推进领导科学的发展创新

与会学者指出,领导科学是一门植根于实践的学科,它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为领导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动力源泉和良好机遇。与会代表从三个方面提出深化科学发展领导力研究的思路。首先,要着重加强关于提高科学发展领导能力的研究,解决好提高“八个能力”的问题。即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形势的能力、领导各行各业实现科学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自觉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民主领导的能力、维护群众利益的能力、选人用人的能力、拒腐防变的能力等。其次,要提高领导善于问计于民的能力。第三,要提高勇于开拓创新的能力。要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勇于提出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理念、新思路,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定位工作方向和目标,用“五个统筹”的理念来确定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要大力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大任务、大综合、大检查、大信息等工作运行新机制。

与会学者还立足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就把科学发展领导力理论研究推向新阶段问题,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深化科学发展领导力理论研究,当下要注重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即以人为本与教育人民的关系、发展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关系、创造财富与合理分配的关系、改革创新与和谐稳定的关系、勤政良治与廉政公正的关系。有的认为指出,科学发展领导力理论为科学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新思路、新坐标,建议研究者从创新评价考核机制入手,具体量化领导干部科学发展领导能力与绩效考核指标,尤其在构建县级党政领导科学发展领导能力评价考核机制方面有所作为。有的认为今后提升领导干部科学发展领导力重点在县级,难点也在县级。以科学领导推动县级科学发展,要通过着力构建切合县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来体现。

作者:施文义

第五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甘肃民族教育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甘肃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和主要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教育事业总体格局中,坚持重点和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在资金、项目、师资等方面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从根本上保障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甘肃省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003所,在校(园)学生(幼儿)61.8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幼儿)38.85万人,专任教师3.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1.77万人,占民族地区专任教师总数的 48.76%。

(一)高度重视,坚持民族教育优先和重点发展。甘肃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全省藏区工作座谈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藏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甘肃省2010年印发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省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02年以来,通过实施义务教育一期和二期工程、世行贷款项目、中英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与校舍安全工程、灾后重建项目、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援藏项目等一系列工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民族地区仅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两大工程项目,就投入11.5亿元。截至2011年底,全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消除了“08标准”D级危房,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生均建筑面积从2006年的3.72、4.72和10.59平方米,分别提高到2011年的5.2、5.72和13.05平方米。

(三)突出重点,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一是如期实现“两基”攻坚目标。2004年,制定《甘肃省“两基”攻坚实施计划(2004-2007年)》,把“两基”攻坚作为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关键来抓。“两基”攻坚后期,实行“一县一策”,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地区“两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2011年,甘肃省民族地区“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成为全省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措施,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学前教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甘肃省制定并正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力争到2015年,在民族地区每个乡镇建成1所标准化的中心幼儿园,实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三是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中职教育成为民族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平台;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升学率逐年提高。四是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甘肃省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及传播现代文明的重要基地。

(四)强化保障,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和资助体系。2006年春季,在全省农村启动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9.24亿元,用于免除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各级财政共投入4.8亿元,用于民族地区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设立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累计投入3600万元,用于寄宿制学校餐厅、浴室等配套设施建设;设立藏区教育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万元,全部用于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购置实验设备及远程教育设备;实施特惠政策,将甘南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由2009年的生均1200元提高到2011年的1400元。

(五)加强培训,全面提高教師队伍素质。通过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开展全员培训、提高教师地位与待遇等措施,着力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革省内师范院校的招生制度,实行定向招生,开展对等培养,举办民族班、预科班、民族地区专升本师资班,为民族教育师资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对等协作培养计划、“特岗计划”、“国家培训计划”的实施以及有计划、有组织送教下乡等办法,不断加大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力度。截至2011年底,全省民族地区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75%和98.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突出特色,加强双语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是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特点。全省民族地区形成了在通用民族语言的地区开展以民族语文教学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一类模式,在双语兼通的地区以汉语文教学为主、单科加授民族语文的二类模式,出现了部分课程以汉语授课、部分课程以民族语授课的三类模式。2007年,下发了《关于在实行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通知》,要求民族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目前,全省开展双语教学的中小学292所,学习双语的学生5万多人,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 4800名。印发了《甘肃省关于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学校全面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纳入地方课程免费教科书;组织实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动计划”和“中小学品德教育工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三个离不开”等主题教育活动,有力提高了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甘肃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甘肃省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政策支持和领导重视,是发展民族教育的根本保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全省堅持“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从根本上保证了民族教育的优先发展。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途径。甘肃省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各民族之间和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需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办学模式,合理确定教育发展速度与规模。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实施集中办学,科学合理布局,是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支撑。四是调动民族宗教界人士支持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有力补充。甘肃省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民族宗教界人士对省内各民族信教群众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充分发挥他们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和动员适龄儿童入学等方面的优势,为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起到了特殊作用。

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甘肃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大为甘肃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学校办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发展,力争到2020年,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程度总体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随着“两基”攻坚任务的完成,甘肃省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结合正在实施的五年发展规划和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下的民族地区办园体制改革,用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实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跨越发展。通过扶持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实施“9+3”培养计划、异地举办中职班、加大对口支援等措施,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中职教育。

(二)巩固“两基”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促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扩大定向招生、对等协作培养计划、“特岗计划”和民族地区专升本师资班和“国培计划”的规模,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师资培养与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师资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民族地区“十二五”双语教师培训规划,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全员培训。

(四)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保障。争取国家对甘肃省藏区比照支持西藏教育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予以支持,争取国家比照支持青海等民族省份的优惠政策,支持全省其他民族州、县(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作者:王守斌

上一篇:临床毕业论文下一篇:科技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