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天使在人间

2022-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仍有天使在人间

爱心天使在人间

乐桥镇初级中学

七(2)班

侯思语

奉献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美丽;奉献是“僵卧孤村不自衰,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英勇;奉献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豪情;奉献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概。

毛主席曾说:“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同志一生为家,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我们要弘扬雷锋精神,一个有道德的人。雷锋精神使得这个社会更美好,更和谐。好人好事向来是被人们所赞扬的,在我们生活中,一些平凡、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却不被人认可,其实做好事应该从小事做起。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活雷锋”就是从小事做起。郭明义参过军,在部队里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他用自己的博大爱心、满腔热血铸就了人间大爱,被誉为捐资助学活动,累计资助180多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给别人捐款,郭明义从未有丝豪犹豫。而对他自己,哪怕花1分钱也要再三掂量。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近10倍。2012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他“当代雷锋”荣誉称号。

雷锋并不遥远,善念常在心间。这些好人好事使我们感到温暖,它让我们明白,世界需要“活雷锋”的存在。尽我们所能,去帮助那些我们虽然不认识,但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武汉有个学生叫张文驰,他在高考复习的紧张阶段前往北京,只是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儿,他牺牲宝贵的时间捐献造血干细胞。19岁他成为我国年龄最小的骨髓捐献者,也是全国首个捐骨髓的高中生。

这样的好人,你想不想当?其实生活中的好人并不少,那么你要不要加入这个爱心队伍呢?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相信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是爱心天使的一份子。

不仅是汉族人,也有热心善良的少数民族人。阿里木江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新疆人,在毕节,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到处都有阿里木江捐助的贫困学生。他还在贵州毕节学院和贵州大学设立“阿里木江助学金”,因为捐助,花了有10多万元。他的家乡和静县成立了“阿里木江〃哈力克家族团结一家亲助学基金”。他获得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自治区“外出务工模范”等荣誉称号,当选第二届贵州省道德模范,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和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阿里木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行为是对善良最好的诠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而虚伪、金钱、名利、地位、贪婪这五种劣质的精神食粮也危害了人们最初纯洁无瑕的心灵,反雷锋精神充斥了一些道德品质不好之类人的生活。

爱是世界的回音壁,善良是世界的一道光,它们使我们散发人性的光芒。对于学雷锋,某校的大学生已做出了行动,校内出现了十多个“雷锋侠”,队伍不断壮大。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雷锋侠”并不是炒作,它意味着雷锋精神被重视,也意味着人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里善良的本性已经苏醒。

人之初,性本善。有多少人能做到雷锋那样正直无私的“人之初”?我们应该意识到要感恩他人,回报社会。雷锋,他是一个在我们妇孺皆知的人物,也是我们道德精神的信仰。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爱心在时间长河流淌。

你可还记得朋友们对你的关怀,老师们你对的指导,亲人们对你的疼爱?向上吧,少年!用我们的心中所想为社会添一幅人性美的画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奏一曲生命的咏叹调!

评语:

本文紧扣话题,主旨明确,结构自然,语言朴实、流畅,结尾点题,使主题更加突出,文章列举生活中好事,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从小就做有道德的人。

时代的英雄——雷锋

乐桥镇初级中学 九(3)班瞿凤玲

伴随着三月和煦的春风,雷锋精神播撒到人们的心间,像三月里的细雨悄悄滋润着广阔的华夏大地,滋润着人们道德干涸的心灵,同时掀起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热潮。

说起雷锋,每个人都不陌生。从小我们说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的歌谣。在学校里老师也经常教导我们学习雷锋叔叔艰苦朴素,乐于助人和善于挤时间的“钉子”精神……我们知道“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们知道雷锋虽然肚子痛,但仍然投身于工作中去,我们知道雷锋在电影开幕前的几分钟里,仍拿出书来读,我们还知道雷锋……

但是,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促使了人们追求的欲望,还是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今天,雷锋精神一度被我们忘却,弘扬雷锋精神,也仅是一种形式,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付诸实际行动。有人说:“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现代社会的我们难道还要穿补丁盖着补丁的衣服吗?”的确,大多数的我们不会去穿带有补丁的衣服,但是当我们摔倒,别人嘲笑地看着你,当我们像小悦悦一样被车撞倒,躺在冰冷的马路上,看着那些冷漠走过的行人,你的心里难道不想强烈的爆发一句:“雷锋在哪儿?”吗?如果有人去扶你,你是喝令他走,还是心存感激的接受他的帮助呢?答案是显然的,我们无时无刻不需要雷锋,不需要雷锋精神,当初那18个佛山人如果像雷锋那样,那么一个正在绽放光芒的生命可能就不会如此匆忙的凋谢。因此,我想告诉大家:英雄是不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也永远不该被遗忘,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而有英雄却不去敬仰的民族是可悲的。

三百六十个行业,没有哪一行能脱离雷锋精神,臂如如教师,一个老师如果不对其工作尽忠职守,没有事业的奉献精神,他就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也就不会教育出优秀的学生,臂如守疆战士,如果他不忠于祖国,不爱国,不听从军队的指挥,那么他必定不会成为更高层次的将领,又臂如我们,如果我们在学习上不认真努力,不挤时间,发扬“钉子”精神,又怎么能够获得成功呢?……由此可见,我们不论年龄大小,从事哪一职业都必须发扬雷锋精神。

雷锋,他充实地度过了自己短暂而绚烂的人生,他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不寻常的光彩,实现了人生价值:“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中华大地上孕育出来的平民英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同学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要始终把雷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深入贯彻到学习生活中去,要“日三省吾身”,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让我们铭记雷锋的名字,弘扬雷锋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

——后记: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评语:

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抒写着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感悟。文辞流畅,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对时代的英雄——雷锋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向雷锋学习,做有道德的人的决心。

时间褪色,容颜逝去。你像时代前沿中一丛绚烂耀眼的杜鹃,温暖了我们跳动的心房;你像茫茫黑夜里一颗熠熠闪烁的星星,指引了我们勇敢的方向;你像广漠宇宙中一片澄澈透亮的天空,拥抱着我们细微的感动。

何妨吟啸且徐行

你是雷锋,你的名字是一面旗帜,摇曳着每一个生命的律动,在我触不到的时空里依旧流光溢彩。

时间穿越到1962年,你安静地坐在桌旁,你的笔尖流淌着的皆是芬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多么真挚的声音,这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你对热爱的生命的向往,更是你对比生命更宝贵的为人民服务信条的信仰。这种信仰,教育和鼓励人们前行,无论何时,都在发烫。

千百次的我问自己,我的人生我的爱在哪里?答案总以热血的名义,我真心地告诉你这就是我守候的唯一。轻吟着一首《把幸福给你》,给自己一片蓝天,放飞这世界的爱翼,服务于你我他,让德行行走于万户千家。

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满身泥泞,人们却说你是最干净的人;你身躯矮小,人们却说你是最有力量的人;你朴实无奇,人们却说你是最高贵的人。有时候我觉得雷锋离我们好近,有时候又好远啊!众所周知,时下在我们的社会也确实存在着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人情淡薄的不良风气。有人认为雷锋那样做,纯粹是傻子,有人把学雷锋当作秀,甚至有人大放厥词,认为雷锋精神己经过时,再提雷锋精神己然是个笑话。想必大家对这样的情景一定不会陌生,两手一摊“拿钱来”,如果没有钱想让人帮忙,门都没有。更有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彭宇案”,令很多人为之心寒。我本以为“人之初,性本善,”可当这样的事真真切切地一次次在我们身边“复制”时,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想法有了一些动摇。

千百次的我问雷锋,做了一辈子的好事,有时候你就不觉得自己有点傻吗?而你却说:“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透过雷锋的回答,我想我己找到了雷锋。寻找雷锋,他正昂首在暴风雨中,矗立起一个中华男儿的高大。在他无悔的奉献中,诠释了对生活和事业的赤诚;在他坚毅的眼神中,映射出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他灼热的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和社会的热爱。

料峭春风吹酒醒

青春的季节总让人萌动乃至逃离,所以才有了叛逆这个词。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于是拿来问雷锋叔叔:“如果你不约会不谈恋爱不出去玩不喝酒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恋不表白不聚会不K歌不撒野,请问你的青春不就付诸东流了吗?”而你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你用双手向我们展示了青春的蓬勃向上,拥有灼人眼球的骄傲并不是坐吃山空的等待和颓唐。你告诉我们,只有自己争取到的才叫成功,才有喜悦的味道,只有低下头努力,不浮不躁,才会有美丽的欣喜绽放。你教会了我们该怎样度过青春,你教会了一代人的谦逊、勤劳。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一路走来,雷锋,你用你的实际行动在斑驳的岁月里留下了不灭的印记,你以你的坚韧执著,把渺小与伟大完美融合,把普通与高尚完美结合,把短暂的一生变成了永恒的历史。你定格在斜阳余辉中,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你。

千百次的我赞美雷锋,你衣服上的道道泥痕,是你特殊的勋章,你温暖的笑容是你热情的名片,你额角的汗滴是你无私的见证。那一袋袋“抢救”回来的水泥,那一张张脱离困境的笑脸,那一块块垒起教室的砖石,都将你——雷锋永远铭记!

呼唤雷锋,嘘,轻些啊轻些,这根“钉子”已经牢牢的“钉”进了教科书里,难以自拔;召唤雷锋,嘘,轻些啊轻些,这个“傻子”仍毫不懈怠地坚守在岗位上,始终敬业。

怀念雷锋,尽管你早己离我们而去,但你踩下的足迹却成了炎黄子孙亘古尘封的记忆;怀念雷锋,尽管这段岁月没有激情,但你诠释的事迹却成了华夏儿女永远激起的浪花。

一个雷锋倒下去,千万个“雷锋”站起来。站起来,将你的精神传承;站起来,将祖国的明天托起;站起来,将道德的“人”字抒写。将你的言行印刻于心,和着时代的节拍,与你一同成长,也许长大后,我便成了你。即便成不了你,我也愿作你的渐近线,无限向你接近。

又到三月,忆雷锋;正值年轻,做雷锋!长大后,我好想成为你!

[简评]

作者用语凝练,行文有节奏感,韵味十足。文章有诗一般的意境,不失形象和生动性,能巧引苏轼《定风波》中的词句作为小标题,新颖别致,切合我们学雷锋的心路历程。

文章条理分明,字里行间融注的深情如涓涓细流在流淌,始终把践行道德规范和学雷锋融合在一起,表明了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心迹,扣题紧。

“将你的言行印刻于心,和着时代的节拍,与你一同成长”这是多么豪迈的誓言,“也许长大后,我便成了你”这是多么真挚的情感。掩卷深思,我们不得不惊叹文章构思之精妙,立意之深刻。

第2篇:天使修行在人间

中山国丹中医院综合病区护士长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天使修行在人间。

曾经见到过这样一句话: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善良、执着、奋斗、关爱、奉献„„对已自律,对人感恩,这,都是一种修行。 如果生命真是一种修行,你愿意心怀感恩,奉献一生吗?

我愿意!

我的职业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护士,记得刚进护士学校的第一天,老师就对我们说:我们从事的职业有个好听而神圣的名字“白衣天使”。既然是神的使者,需要的就是奉献精神。也许我当时还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可是,当我走进病房,穿上洁白的护士服,戴上别致的燕尾帽的那一刻起,我才开始明白刻画在这“天使”两个字背后的奉献意义。 我们做的天使并不是在仙乐幻境中轻歌曼舞,也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做英雄。你看:天天穿着一成不变的护士服,在满是血腥味消毒水的病房里穿梭,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声或急或衰的喘息声和烦躁病人的谩骂声,干的是没完没了的吸痰导尿输液换瓶。曾有人算过,一个晚上,上班的护士全部走下来的路就有四五十里之多,那么,一年、十年、二十年呢? 是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白衣天使做的工作:

打针、发药、铺床、输液,我们在反复的动作中呵护着生命;

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我们在时间的轮回里迎来了健康。

在白色蒙蒙的氛围中,用自己的双腿丈量了无数个漫长的夜晚;

在患者的期待和焦怨声中,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无数个殷切的希望。 说这是奉献,一点都不为过,而这无怨无悔的奉献之路,就是一种修行!

记得刚出院不久的一位缺血性脑病的患者,67岁了,瘫痪在床。我们护士站的姑娘们都叫他张爷爷。张爷爷的儿女都不在身边,每次查房,都只能看到老伴一个人陪着他。有时候老伴回家去了,就留张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病床上。看着张爷爷露在被子外斑驳的白发,我心里一阵心酸。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无情的病魔却正在肆虐着他的身体。在病房里进进出出的,就格外的照看这个孤独的老人,有空的时候就去陪他说说话。一天,我见到张爷爷的老伴在楼道里抹眼泪,一问才知道,因为张爷爷饮食吞咽困难,又不能将食物咬碎,中午喂了一两勺粥,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这总是不吃东西,营养跟不上,抵抗力就更下降了,那怎么行啊。我突然想到以前看过的护理书籍,再加上自身的护理经验,就试着在家里熬芝麻糊,带去医院给张爷爷吃的时候,居然整碗都吃完了。开心不已的我正收拾了碗准备离去,张爷爷却困难的发出啊啊的声音,眼里含着泪花看着我,我立即俯下身去,安慰的拍着他的手,我知道,张爷爷这是在努力的对我说谢谢。我知道,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句朴实无华的谢谢,还是关爱别人,对生命的珍惜带来的满足。

崇高源于微小,收获来自付出。尽管我也有过牢骚,也有过怨言,但是当我面对那在痛苦中煎熬的呻吟,无望哀伤的眼神,我只知道,我有责任帮助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

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不管怎样,还是要做。 你今天所做的,明天就会被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

我知道我今天所做的,必然会被遗忘,但是我还是会做。对生命珍惜,关爱他人,也是一种修行。

在外科病房的时候,我给一位股骨颈骨折住院的老奶奶做穿刺。老奶奶78岁了,手臂很细,皮肤也特别白,瘦削的几乎没有脂肪,我知道,这样的情况做穿刺挺难的,只要针尖轻轻一碰就会皮下淤血。我蹲在那里,找了半天没有下手,其实我犹豫的原因是,老奶奶骨折已经很痛苦了,我不想再增加她的痛苦,想要一次就成功。估计看出我的犹豫,老奶奶的家人在一旁毫不客气的问我“你会不会扎,不会扎叫别人来。”我没有吭声,连头也没抬,深吸一口气,开始做穿刺,针扎进去了,感觉我使用的套管针是在血管里,但却出现瘀血了,我用手按压淤血部位,没有轻易的拔出,两分钟后松开,淤血竟然消散了,打开输液很好,我突然觉得一阵开心,对着老奶奶做了一个胜利的V字,笑着说“老奶奶,看,我成功了。”也许是感染了我的开心,老奶奶原本忍受着痛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真的好开心,不仅仅是因为一次成功的穿刺,而是因为,老奶奶忘记身体的疼痛开心的笑了。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尽管被误解,尽管不被信任,但那抹微笑,就像是阳光,温暖了我的内心。

欺骗我的人,应该感恩他增长了我的阅历;抛弃我的人,应该感恩他教会了我独立;陷害我的人,应该感恩他磨砺了我的意志。帮助过我的人,更应一生一世铭记在心,用实际行动去感恩。感恩,也是一种修行。

伴随着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耳畔还响着老师的那段肺腑之言,我们从少女成长为青年,从稚嫩变得更成熟。如果有人问我,“要是让上天再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做护士吗?”我看到观众席上的护士姐妹和我一样,都在点头,是的,我会告诉他们:我选择作一名护士,我的选择永远不会后悔。

马克思曾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护理病人不正是这样一项高尚而伟大的事业吗?不正是天使在人间的修行吗?善良,执著,奋斗,奉献,关爱周边的人和事。对已自律,对人感恩,对物爱惜,如果生命真的是一种修行,每一位白衣天使都愿意心怀感恩,奉献一生!

看呐,那是护士的双手迎接生命的降临;那是护士在与病魔抗争;是护士陪伴了苍白的生命。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还是护士。我们是普通的女性,在家是女儿、妻子、母亲,我们又不是普通的女性,是这个城市时刻与生命同行的人。

于是,我们把微笑写在脸上、把辛酸埋在心底、把燕尾顶在发梢、把圣洁挂在胸襟。我们戴的燕尾帽啊,虽然没有皇冠的高贵典雅,也没有博士帽的潇洒荣光,却闪耀她圣洁的风采。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自怜,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面对渴求的目光,我们义无反顾;面对一惯的平凡,我们从容不迫;面对神圣的职责,我们兢兢业业;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一往无前。我们的双臂撑起的是希望的蓝天,我们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谢谢大家!

第3篇:愿在人间做天使

曾几何时,当人们尊称我们为“白衣天使”时,我的心情就很激动。“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白衣天使”是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我弱小的身体能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吗?我怎样做才算是一位合格的“白衣天使”呢?而今,当我看到我的同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奉献着青春,脸上却依然绽放灿烂的笑容时,我心头的疑虑慢慢地消失了,我已找到了答案……

护士职业看似平凡,要做好却很难,很不容易,就像一位老护士说的那样,职业没有贵贱高低,平凡与不平凡的差别在于目的是否高尚。尽管我们没有惊天动地丰功伟绩,只有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尽管辛劳的痕迹爬上额头和眼角,尽管青春在燃烧中消尽,但我们白衣天使的爱依旧,奉献依旧!

当在我们精心护理下,得到康复的病人热泪盈眶地与我们道别时,我的内心就有一种强烈的震撼,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与满足,让我挺直人生的脊梁,在我的脑海中,一种记忆永远铭刻,那就是:我骄傲,因为我是“白衣天使”!

还在我刚刚受到医学的启蒙教育时,我的老师曾说,你选择了这一行,就选择了奉献。假如我当时还不太明白这“奉献”二字的深刻含义的话,那么,从我第一次进病房起,白色的燕尾帽一戴,白大褂一穿,我才明白这天使称号的背后有多少人在无私

的奉献。从我的亲身经历中,我才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的苦和累!打针、发药、铺床、输液,在苦中感受着呵护生命的快乐;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劳累中把握着生命轮回的航舵。在医院特有的气味中,我们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从血染的伤口边,我们走过了炙热的清纯年华;在白色蒙蒙的氛围中,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丈量无数个黑夜的漫长;在亲人的期待和埋怨声中,我们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身患疾苦的病人患者......

记得一次值晚班时,一对夫妻外伤后前来就诊。妻子腹痛得厉害,求医心切的丈夫要求给妻子大止痛针。可在预诊时我发现这个病人面色苍白,仔细询问病史和初步查体后,发现左上腹皮肤青紫,血压偏低,初步判断是内脏出血,就立即把病人送入抢救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入平衡盐液。可病人家属不但不听医嘱,反而指着我的鼻子破口大骂:“我只要你打一支止痛针就回家,而你却是小病大医,谁要你这个小护士来管东管西?”想到病人可能发生危险,看看自己身上的白大衣,我只得忍着委屈继续抢救病人。后经B超检查,证实了我的判断,而且需要马上手术。由于发现及时,抗休克措施得力,手术后第二天病人就脱离了危险。虽然事后这位男子非常自责,专程前来道歉,他一连串的“对不起”,但我的泪水还是浸湿了我的衣襟。

其实,这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极为平常的一件小事,在工作中,我们还会碰到许多类似的情况。但这与几十年如一日,无

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年华的那些老同事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一份春雨,一份秋实,一份汗水,一份收成。当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后,一个个病患者褪去满脸的愁苦康复出院之时,当街头巷尾在似曾相识的笑脸中追寻熟谙声影之时,我们会感到真心的幸福和满足,我体会到了护士的价值,体会到了平凡中的伟大。选择了这一行,我无怨无悔。

是的,我骄傲,因为我是一名“白衣天使”;我骄傲,因为一个个绝望的患者通过我们的护理,重新扬起生命风帆;我骄傲,因为我们能让健康重新拥抱每一个受伤躯体的心灵。让我们大家一起用心,用爱,用微笑为生命注入永远的光芒和希望!

如果,来生再让我选择职业的话,我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护士这一职业,因为我已懂得了怎样才是一位真正的“白衣天使”!

第4篇:《天使在人间》读后感

这是一个以“爱”为主题的书。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舞蛇的泪”。

老鼠们不知从他们哪一位祖宗那儿得知:“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于是在寒冷的时候,老鼠们就四处窜洞,让冷空气流进蛇冬眠的小窝里,把它们冻成冰棍在拖出来,咬掉蛇头,切成片或者是分成段,然后尽情的大吃特吃。当然,等天气一暖和,老鼠就都躲的远远的,以免成为蛇的口中食了。

有一只小白鼠去找蛇吃可他听到了口笛的声,他就随着口笛的声跑去,当时他惊呆了,竟然是一条舞蛇,这条舞蛇随着口笛的声摆动着自己美丽的身躯,小白鼠按照耍蛇人的口笛做了一个口笛。

但是有一天耍蛇的人死了,炉火灭了三天,蛇肯定被冻死了,老鼠们把舞蛇抬到老鼠洞里来要吃了它小白鼠听了向针刺一样,它对着蛇吹起了曲子,蛇听了曲子一下活了过来,它听见了口笛声它以为它的主人活过来了,它就在四处寻找,它突然发现了小白鼠在吹口笛,它以为是小白鼠杀了它的主人,眨眼间,闪电般的一击,让微弱的小白鼠难以生存下去。

刹那间,停止了口笛声,这时舞蛇才明白,小白鼠才是自己的好朋友,可是现在明白又有什么用呢!小白鼠已经被自己给打死了,舞蛇想到这流了一滴眼泪,这一滴眼泪流在了小白鼠的身上,小白鼠突然睁开了眼睛,它看见舞蛇为它流了一滴眼泪,含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

你看,舞蛇对自己的主人也是忠心耿耿,主人死了,舞蛇也不活了,当他听见口笛的声音时,它以为主人活了,就在四处寻找,小白鼠一样,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舞蛇的生命,谁不知道老鼠和猫是天敌,因为小白鼠看得出舞蛇心中是有爱的,所以他用自己的生命救活了舞蛇。

是啊,人类心中有爱,动物心中也有爱。

第5篇:《天使在人间》读后感

挥笔的时候,就直接采用了这本书的题目《天使在人间》作为书评的题目。这也是奥黛丽-赫本的儿子肖恩-赫本对她的评价。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吐言:虽然没见过上帝,但我们的确遇见了天使。

“母亲坚信:爱可以疗伤,生命会变得更加美好。她做到了——用爱去对待世界,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对她的爱。

她,奥黛丽-赫本,以《罗马假日》获得奥斯卡影后美称,不仅拥有超俗的容貌,过人的演技,更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是最早披露索马里儿童因内战和干旱遭遇困苦的外国人士之一,她在埃塞俄比亚投入大量精力,对悲惨,瘦弱的儿童付出了所有的母爱,当一具具皮包骨的身躯在她的怀里哭泣,连呼吸也很困难,她也陪着孩子们哭泣,心疼他们的遭遇。甚至,病重后,她还念念不忘那里的孩子们,她告诉自己的家人:我最依依不舍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被饥饿折磨的孩子们。

赫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获得了比容貌更长久的魅力,源于她那颗天使般的善心。

天使的善心,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高度,到达另一个更有魅力的层次。

在中国,也能轻易找到赫本天使的身影:最美妈妈吴菊,不假思索伸出双手,托起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WWW.FWSIR.COM)面对摄像机,她微笑告诉人们:“谁的孩子不是孩子,我也是母亲,我知道失去孩子的痛苦。”

作为母亲的她们:是优雅的同义语

是魅力与神圣的标尺

我们为她倾心,无论男女,上帝也渴望亲吻她天使般的脸颊。她,是飘落在人间的天使。她是——奥黛丽-赫本。

第6篇:天使在人间读后感

篇一:天使在人间读后感

小时候,我经常听妈妈讲一些感人的故事。现在,我很少去听这些故事了。但是,当我去逛书店时,偶然发现了这本积攒着一些由著名作家写的感动故事书《天使在人间》。

我回到家,把这本书放在书桌上后,我并没有立刻翻开书的第一个故事,而是翻开了书的目录。我数了一下,一共是14个故事。干完一系列的事情后,我开始读起这本书来。

在这14个故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再见了,我的星星》。这个故事讲的是:星星(一个小孩)他们村里每年都会有一些城里的女知青来到村里度过一段时光。毛胡子队长派给星星他们家的是小雅姐姐。小雅姐姐和星星经历了许多的、值得怀念的事情。可是,因为星星他们家出了点儿事。因此,小雅姐姐带着悲伤走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我为星星感到悲伤。星星和小雅姐姐经历了那么多值得怀念的事情,最后却伤心地分开了,星星怎能承受得了这沉重的打击呢?同时,我也为毛胡子队长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毛胡子队长为什么因为小雅姐姐是村里的明珠而绑架了小雅姐姐?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的吗?有悲欢,也有离合,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喜、怒、哀、乐的感觉,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我没有再往下想,而是继续读下一个故事。

读完《再见了,我的星星》这篇故事后,我又有了新的发现。

篇二:天使在人间读后感

黛丽赫本,平凡却伟大的名字,无数次出现在大荧幕上,印记在人们心中。虽然她已长逝,但她的存在,就像是弥留在人世间的天使。虽然她已长逝,但她的存在,就像是弥留在人世间的天使。有的人并未听过她的名字,有的人并未看过她的电影作品,有的人并未了解她的一生经历,但任何人只要看到她天使般漂亮的脸庞,欣赏过她的一部电影,便会把她牢记在心,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在举手投足之间征服所有人。《天使在人间》便是一本关于奥黛丽赫本的传记,但与其他传记不同,此书是由她的儿子肖恩赫本费雷亲自撰写,相对于其他传记中大量的文字,《天使在人间》有更多真实的,珍贵的图片说明,所写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最真实的,每一段文字都饱含了肖恩对母亲最真挚的爱,这样的图片和文字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受到更真实的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是伟大的。她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父亲的离去让她幼小的心灵深受打击,童年中被挖去了一部分,那部分叫父爱。同时,她还饱受战争的摧残,落下了营养不良的毛病;梦想成为首席芭蕾舞演员而苦苦练习的她却被告知身高太高而被迫放弃;长大后颇有名气了有过两段婚姻均以失败告终。这些磨难都纷纷砸向奥黛丽赫本,众多的失败都考验着她,但她完美地回击。她把自己所受的痛苦,所缺失的爱都转化为无私的爱来偿还社会。她把自己的痛苦缩小了,把她能为社会作的贡献放大了,这样的行为让她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女性。她成立了国际基金会,晚年期间长年奔走与世界上一些贫穷的国家,关心那些国家中因为饥饿而变得骨廋如柴的小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世界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呼吁更多的国家进行赠款。她是如此伟大的人,如同人间的天使一般。

奥黛丽赫本是简单的。她因出众的外貌和精湛的演技受到了所有人的瞩目,在她的演艺事业仍在高峰时,她毅然退隐江湖。当时的她面临了两个抉择,事业还是孩子,结果可想而知,他选择了孩子,由这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但她更希望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妈妈,这是她简单的心愿。对比与其他的大牌明星,奥黛丽不喜欢灯红酒绿的生活,她只是想过着那些平静的简单的日子。《天使在人间》也有写到奥黛丽喜欢和好友一起谈话家常,喜欢做一些家常便饭,书中记载了她创作的一些菜谱。如此简单惬意生活的她,让人都泛起了淡淡的涟漪。

我想奥黛丽赫本一生中演得最好的角色,不是《罗马假日》中的公主;不是;不是,而是母亲的角色,无论是对她的两个儿子,还是对那些饱受饥饿的孩子,她都倾心地去照顾,《天使在人间》的讲述让我感觉到了一位出色的演员,一个伟大的母亲正优雅地走出来。

篇三:天使在人间读后感

我已经良久没提笔了,昨天本是我的生日,很想写点什么,可一向没有想写的工具。当然我的生日就这么平平的,不为人知的过往了,但在我心里,不竭的激励自己,对于夸姣人生的神驰和对未来幸糊口福的追求不能遏制,当然这是一种心灵的追求,没有任何物质的暗示,但在我心里,也是满满的礼物,一份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

今天一早心血来潮,读了一本《天使在人世》的小说,它是一部奥黛丽赫本的儿子描述他母亲的小说,属人物列传篇。对于奥黛丽赫本,我本知之甚少,只是听到良多身边的人对她的强烈热闹喜爱。而我仅仅是对《罗马沐日》里阿谁清纯可爱的小女人,一个拥有斑斓迷人的容貌所喜欢。读完此篇,我更想说,她是这样的女人:一个欧州斑斓迷人的天使,一个温柔优雅的女人,一个辉煌和坎坷同在的女人,一个善良和对爱执着的女人,一个终得幸福的女人。

体味奥黛丽赫本的人都知道她有两次坎坷的婚姻履历,但对于我,更吸引我的是她的老友格里高利?派克对她的纯好友情。派克是《罗马沐日》的男主角,阿谁银幕上的情侣,深深在烙印在世界上喜欢它的不美观众心里。而糊口中,是派克在漆黑辅佐他,撑持他,很年夜水平上,是派克带给她一个辉煌的起头。所以在1954年3月,赫本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感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健忘告诉世界: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派克也有自己的婚姻,但派克对奥黛丽的友情,是那种最竭诚最纯正的。1954年9月梅厄和赫本在瑞士成婚。远在美国的派克加入了他们的婚礼,他送给赫本的成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这枚胸针赫本很是喜欢,一向收躲在她的身边直到往世。

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往世。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已经77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赶来加入了赫本的葬礼。要知道,1991年退休之后,派克就少少出门。

葬礼上,已是鹤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阿谁斑斓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密意地说道:你是我生平中最爱的女人。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

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无缺无损地收躲在她的首饰盒里。20xx年4月24日,苏富比拍卖行进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勾当。那天,派克亲自前往买回了那枚陪同赫本40年的蝴蝶胸针。当他干涸的手握住胸针时,他触及了赫本那斑斓的心跳,他感受自己这生平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20xx年6月12日凌晨4点,派克在他的比弗利山庄的居所里,闭上了眼睛。

读到这里,神色无限感伤,人生中可贵有这样的伴侣,无论走到哪里,都心存惦念值得尊敬的伴侣。从这一点上说奥黛丽赫本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了一个真情真义的老友直至终生。

在奥黛丽赫本对于恋爱密意投进,却又让她无比失踪看的时辰,她电话给家数,沉痛地说道: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糊口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我原本想白头偕老,但太难了,太难了!。对于恋爱,她的理念是白头偕老,是那种对恋爱忠诚的无比神驰,是一种可以彼此扶持和理解的恋爱伴侣。

两段未能让她如愿地走到终结的婚姻糊口,并没有磨灭她对于糊口的热情和对恋爱的渴看,终于,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三个汉子,一个她自称:魂灵伴侣的汉子,一个和她一路渡过了舒适和美的晚年糊口直至终老的人。没有一小我不会老往,没有一小我不需要伴侣,但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也许有的人生平都难以拥有真正的(被和谐),而最可贵的就是那种可以彼此理解,彼此扶持,风雨同船,彼此尊敬的人生伴侣。因为那是一种发自心里的欢愉糊口,一种通俗而又不失踪温馨的人生。奥黛丽赫本的晚年,将自己的爱无限的奉献给连系国儿童基金会,用自己的善良来关爱世界,也博得了她想追求的恋爱糊口。可以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篇四:天使在人间读后感

我已经很久没提笔了,昨天本是我的生日,很想写点什么,可一直没有想写的东西。虽然我的生日就这么平淡的,不为人知的过去了,但在我心里,不断的勉励自己,对于美好人生的向往和对将来幸生活福的追求不能停止,虽然这是一种心灵的追求,没有任何物质的表示,但在我心里,也是满满的礼物,一份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

今天一早心血来潮,读了一本《天使在人间》的小说,它是一部奥黛丽赫本的儿子描述他母亲的小说,属人物传记篇。对于奥黛丽赫本,我本知之甚少,只是听到很多身边的人对她的热烈喜爱。而我仅仅是对《罗马假日》里那个清纯可爱的小女人,一个拥有美丽迷人的容貌所喜欢。读完此篇,我更想说,她是这样的女人:一个欧州美丽迷人的天使,一个温柔优雅的女人,一个辉煌和坎坷同在的女人,一个善良和对爱执着的女人,一个终得幸福的女人。

了解奥黛丽赫本的人都知道她有两次坎坷的婚姻经历,但对于我,更吸引我的是她的好友格里高利派克对她的纯真友情。派克是《罗马假日》的男主角,那个银幕上的情侣,深深在烙印在世界上喜欢它的观众心里。而生活中,是派克在暗中帮助他,支持他,很大程度上,是派克带给她一个辉煌的开始。所以在1954年3月,赫本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忘记告诉世界: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派克也有自己的婚姻,但派克对奥黛丽的友情,是那种最真挚最纯洁的。1954年9月梅厄和赫本在瑞士结婚。远在美国的派克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他送给赫本的结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这枚胸针赫本非常喜欢,一直珍藏在她的身边直到去世。

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去世。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已经77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了赫本的葬礼。要知道,1991年退休之后,派克就极少出门。

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

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完好无损地珍藏在她的首饰盒里。20xx年4月24日,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派克亲自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针。当他干枯的手握住胸针时,他触及了赫本那美丽的心跳,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20xx年6月12日凌晨4点,派克在他的比弗利山庄的寓所里,闭上了眼睛。

读到这里,心情无限感慨,人生中难得有这样的朋友,无论走到哪里,都心存惦记值得尊敬的朋友。从这一点上说奥黛丽赫本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了一个真情真义的好友直至终生。

在奥黛丽赫本对于爱情深情投入,却又让她无比失望的时候,她电话给派别,伤心地说道: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我本来想白头偕老,但太难了,太难了!。对于爱情,她的理念是白头偕老,是那种对爱情忠诚的无比向往,是一种可以相互扶持和理解的爱情伴侣。

两段未能让她如愿地走到终结的婚姻生活,并没有磨灭她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爱情的渴望,终于,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三个男人,一个她自称:灵魂伴侣的男人,一个和她一起度过了平静和美的晚年生活直至终老的人。没有一个人不会老去,没有一个人不需要伴侣,但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也许有的人一生都难以拥有真正的感情,而最难得的就是那种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扶持,风雨同舟,相互尊重的人生伴侣。因为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生活,一种平凡而又不失温馨的人生。奥黛丽赫本的晚年,将自己的爱无限的奉献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用自己的善良来关爱世界,也赢得了她想追求的爱情生活。可以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上一篇:手足口病疫情调查报告下一篇: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