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交流发言稿

2022-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言稿是一个人在发言前对自己需要讲话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归纳。你懂得如何撰写一份合格的发言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际交流发言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校际交流发言稿

校际交流发言稿

素朴中学的刘校长,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四中的一名化学老师。这次我们理化生组的全体老师在马校长、王校长的带领下来到素朴中学进行校际交流。非常高兴,感谢刘校长及素朴中学理化生组各位老师的盛情。素朴中学是我的母校,这次我作为教师代表来与各位老师作交流,心里很激动。说句实话,我首先最想学一下贵校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其次,我也只能代表我个人所教的化学学科谈一点感受。

从教这么些年来,我所教过九年级化学学科的版本有多种,从教材整个编排内容来看,过去的教材注重知识性,知识点很深;现在的教材注重实际性、探究性,面广,灵活,但知识点不深。

在教学方法上,一开始也只是完成应该上好的几节课,慢慢发现教学还真是一门学问。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次作业开始,到怎样从学生身心角度出发备好每一节课。到现在我认为教书不是一门职业,而是一门艺术。从在学生面前的语言艺术到上课的技巧,以及怎样高效率地用好每一节课,对学生的身心管理,德育教育等等都必须去专研、摸索、总结,及灵活运用。单从化学学科的教学上来讲,每一个知识点的引入都很重要,要想到怎样才能让学生接受。现在的教科书上的图片多,有微观粒子图片、资料图片、实验装置图片等等,这些图片怎样让学生读懂和看到这些图片让学生能想到什么知识点等等,我认为都是很重要的。纵观学生对每一张试卷的

练习,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实验探究题。其实如果自己去专研一下这些实验探究题,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教材实验的改编和运用,因此,我认为引导学生读懂每一张图片很重要。

就课堂管理上来说,首先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思路清楚,其次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每一个班都有一些学生的精力不集中,讲话,想玩,我想规定每节课必须的三件学习用品:教材、笔记本、草稿本。教材是拿来教学生读懂里面的每一句话,笔记本是用来记录一些归纳总结的知识点,草稿本是用来记录一些点点滴滴的知识点。什么都可以记。课堂上老师的目光要兼顾每一个学生,笔记要监督和检查,养成习惯,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干。

好了,以上这些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浅见,耽误大家时间,谢谢!

2012.11.16

第二篇:校际交流发言稿

××学校与××学校校际

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我受×××校长委托,带领老师来贵校进行教研教学活动交流。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学校的各位领导及各位教师不辞辛劳,从前期的精心准备到今天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我们两校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进行切磋交流,共求高效课堂之道,共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篇章。

今天,是我们××学校和××学校结成友谊学校的开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小范围的、但极具实效和高效的教研活动来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研行为,促使学校教研工作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的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发展中的学校,我们更加需要像今天这样二校合作,在课堂教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培训方式。在区域范围内开展校际联谊的教研方式,可以更加充分调用各校的优秀教师资源,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通过对话促进学校和教师的长远发展。当然,我们更期望今后我们二校在教学业务、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等方面,进行定期交流、切磋,同时根据培训的实践,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密切配合,加强领导,努力做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们,感谢全体师生为这次活动所做的努力,希望大家今后一定到我们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指导。愿我们二校交流不断,友谊长存。预祝本次活

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三篇:校际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十分感谢两个区的教育局领导,经过你们的沟通、协调,促成了两个区的有关学校开展校际对口合作交流,校际交流发言稿。

十分高兴两个区的有关学校能够借助于这样的一个平台,进行切磋交流,共话教育改革和发展;共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之道。

这一次的校际对口合作交流活动,是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针对新进展、明确新目标、落实新要求、达成新追求的有益尝试。当然,如果要使活动真正达成目标的话,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精心落实、稳步实施。

曹杨二中是我本人久仰的名校之一,在我的导师、上海市著名特级校长王志刚先生的带领下,长期来,曹杨二中弘扬“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以现代学校的理念创建“文理相通、人文见长”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全国范围内久负盛名。就此而言,同曹杨二中开展校际对口合作交流活动,对我校来说,应该是收获的大于付出的,对我们学校的发展必将有所裨益。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学校同曹杨二中这样的处于城乡不同区域的两所学校,开展校际对口合作交流活动,实质上就是两种不同的学校文化的交流,进而交融。当然,期间也很可能会带有文化的磨擦甚至冲突。

为此,对于这一活动,我想从文化交流的视角,来谈点想法——

一、文化的差异和相互尊重

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就会有差异。文化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面对这样的差异,需要我们养成相互尊重的习惯,做到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地平等相待。我们既不该夜郎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们要学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以相互间应有的尊重,去面对类似的文化差异现象。

二、文化的多样和学习借鉴

文化的多样性因文化的差异性而客观存在。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从文化多样的角度,去寻找适合于自己学校的优秀文化,及时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文化的多样性,以不同的视角,从丰富的文化现象中,汲取养料,来丰富各自的学校文化。以此来求得积极的借鉴,不断加大文化的融合。

三、文化的地域和有效移植

不同的地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发言稿《校际交流发言稿》。 如此而产生的文化,也正因其不同的地域特点,而带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不同的风格。一种文化在此地可能会非常适切,而到了彼地则可能会格格不入。为此,我们在学习借鉴他人、他校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在进行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跨文化交流时,必须关注到文化借鉴的相容性和适切性,避免跨文化交流的失误,来确保文化移植的有效。

四、文化的冲突和有效融合

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这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在我们进行文化交流的进程中,封闭的状态打破了。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很可能要产生冲突和磨擦。所以,我们在文化交流的进程中,就要尽可能地减小这种冲突和磨擦,实现有效的融合。

尊敬的昌德女中领导:

尊敬的昌德女中同仁: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青浦高级中学访问团全体成员对昌德女中领导和同仁对我们的盛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一行32人代表青浦高级中学来贵校访问,此次来访时间虽短,但影响颇深。通过访问,我们对贵校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巩固了与贵校业已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一切,都得益于主人的真诚合作和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青浦高级中学建校于1923年,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园内到处可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优美的校园环境使人心旷神怡,每个角落、每个景点都发挥了育人的功能。阳光雨露,是花朵芬芳的希望;花草树木,是四季常青的希望;青春少年,是祖国繁荣的希望。

与昌德女中开展跨境友好交流活动,是我校致力于创设开放的氛围,建立开放的学校文化的一项举措。使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广阔的平台上来审视教育、实践教育、发展教育。通过博采众长,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走出国门开展交流活动,学习昌德女中大气的管理风格、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升我校的管理水平,学习昌德女中老师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科研意识,提升业务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此,再次感谢昌德女中各位领导、同仁的热情接待。祝愿贵我两校友谊之花常开,祝愿中韩两国世代友好!

谢谢!

第四篇:校际交流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校长、**校长中学各位领导、老师们: 值此大**中学、**中学校际交流活动在我校开展之际,我谨代表正在**学习的**校长、**中学全体师生,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1991年建校,是**县最年轻的一所学校。学校服务半径15公里,总人口150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606人,有教师39人。近几年来通过狠抓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特色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力争把我校办成“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名牌农村学校为目标。以抓德育工作,创“文明校园”;抓教学工作,创“人文校园”;抓学校管理,创“和谐校园”;抓安全教育,创“平安校园” 的办学思路。两年来课题研究成效显著。学校以“对外团结一切力量,对内抓精细化管理,创建民族特色校园”为主题,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办学特色虽已逐渐的显现出来,但与我们兄弟学校相比起来,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我们继续加倍的努力。

此次校际交流活动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同时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个机会将更加促进我校的成长与进步。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和老师都具有渊博的知识,高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您的到来是我们的荣幸,您的指导是我们的渴望。期望着各位领导对我校的教学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在教研活动中真诚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真诚交流,使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越办越好。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必将进一步增进同各位领导、老师的友谊;同兄弟学校的友谊;必将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你们的指点为我校各项工作推波助澜,将迈上新台阶,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兄

弟学校携手并肩,与时俱进,为**乡教育事业再创新的辉煌!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莅临指导,祝这次校际交流活动圆满成功。

第五篇:校际交流活动总结发言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本次校际交流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活动开展也算是圆满成功了!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我想谈三个感谢、二点感爱,二点希望。

第一个感谢是要感谢长兴镇完小的各位领导及各位教师不辞辛劳,牺牲国庆节的休息时间精心的准备这次活动直到今天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我们两校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进行切磋交流,共求高效课堂之道。第二个感谢是要感谢四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课堂。第三个感谢是感谢认真参与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第一点感受颇深的是我们长兴镇完小学校的校容校貌,人文气息浓厚,走进长兴镇完小校园,一种洁净优雅的感觉随之而来,校园到处绿树掩映,学校的教学楼、会议室、办公室、教室,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整洁,雅致,在课堂上我们看到长兴镇完小的学生是如此的阳光自信,大方有礼,敢想,敢说,敢做。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长兴镇完小的管理水平。三个字,高、一流。值得我校学习和借鉴。

第二点感受,听讲座及听课感受,先是田昌林校长的讲座,理念新颖,内容贴近教学实际,给我许多启示,让我收益匪浅。其次是听了两节语文课的感受,第一节是麻金琪老师的《坐井观天》,虽然麻老师年龄这么大了,但在课堂上激情盎然表情不输于我们的年轻教师。第二节是姚丽老师的《我要的是葫芦》,记得2016年春季学期,那时长兴片区教研活动是在我们学校开展,当时姚老师也献了一节课,我们学校的听课老师都说怎么怎么的好,今天亲耳听了姚老师的课,确实如此的美。我觉得今天听的《我要的是葫芦》这一堂课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姚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始至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学生,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吸引着学生,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这节课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掌握了扎实的知识。其他两位教师的课虽然我没得听,但从评课教师那里得知也是两节非常成功的课。

总之,献课的四位老师都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教学素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的课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内容的恰当处理、课堂氛围的营造还是师生互动的设计,学生能力的培养诸多都发挥了典范引领作用,展现了骨干教师的风范,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个希望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位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在关注课的教学过程,教学理念,教学学方法的同时,能够积极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下来能彼此真诚交流,交流成功经验,交流教学困惑,最终我们都能够有所提高。

第二个希望是希望大家今后我校有场地后一定到我们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指导。愿我们二校交流不断,友谊长存。

第六篇:校际交流座谈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阳小感谢代小的领导及各位教师不辞辛劳,从前期的精心准备到今天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我们三校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进行切磋交流,共求高效课堂之道,共话教育改革和发展。其次感谢上课的九位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的课例,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三,感谢教研室的领导和汉师附小的专家们,你们具有渊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丰富的经验,您的到来是我们的荣幸,您的指导是我们的渴望。你们的到来,让我们这次教研活动收获更大。

今天,是我们阳小和代小结成友谊学校之后,再一次进行的校际交流。当然,有了燕小的加盟,让我们的力量更加强大。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小范围的、但极具实效和高效的教研活动来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研行为,促使学校教研工作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的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发展中的学校,我们更加需要像今天这样三校合作,在课堂教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培训方式。在区域范围内开展校际联谊的教研方式,可以更加充分调用各校的优秀教师资源,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通过对话促进学校和教师的长远发展。当然,我们更期望今后我们三校在教学业务、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等方面,进行定期交流、切磋,同时根据培训的实践,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密切配合,加强领导,努力做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领导的莅临指导,感谢代小的全体师生为这次活动所做的努力。愿我们三校交流不断,友谊长存。谢谢大家!

上一篇:校区宣传工作计划下一篇:向日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