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体会

2022-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体会

认知语言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摘要:本文分析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并且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进行了对比,发现两种哲学观具有相似性,它们之间完全可以进行对话籍以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完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现实主义;经验主义

一、引言

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研究范式。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意义研究为中心,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将语言学与哲学结合起来,这其中最有前景的是认知理论,也即以正确的角度将语言学纳入认知过程研究。不考虑语言问题,认知问题便不可能得到解决。因此,只有对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比较和对比研究,才能充分发挥语言对认知理论最大限度的作用。认知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并存在于语言之中。每一项认知行为都必须是创造性行为,具有主体个性的参与,同时这一行为只有借助语言才得以成为可能。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具有相似性,它们之间完全可以进行对话籍以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完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二、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观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的语言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采用了经验主义(experientialism)的哲学主张。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经验的内容是客观物质世界,一切知识都由经验产生。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观点则主要体现在它的语义观上,即语义以概念为基础,词汇或言语的意义是说话人和听话人脑中被激活的概念。概念的形成根植于普通的躯体体验(bodily experience),特别是空间体验,这种体验制约着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建构。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式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construal)。经验主义认知观认为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在形成有意义的概念、进行推理的过程中,人类的生理构造、身体经验以及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验哲学和认知语义观批判地接受了传统的观念论,将意义视为基于身体经验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这比起将语义视为“概念”(Concept)来说,具有扬其长而避其短的性质。认知语义观一方面继承了“意义是抽象概念”的观点,这是“扬其长”;另一方面摒弃了观念论中客观主义的镜像观,强调了意义与人们的认知密切相关,认知主体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突出了意义的动态观,这是“避其短”。因此,认知语义观是传统客观主义观念论的一次革命性的升华。

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对“概念范畴”(conceptual categories)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在大量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范畴、意义、思维和推理与以前不同的非客观主义(non-bjeetivism)的观点。他们将这种新的观点称之为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或简称经验主义(experientiMism),以此作为自己新的语言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础。这里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这里的经验也不是指被动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即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观点

20世纪20年代初,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把思维简单地归结为刺激—反应的二项式(X-R)。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实践的视角看认识,围绕着对人的主体性研究,使二项式变成为三项式S-O-R,在S和R之间加一个中项O。所以,自然界和思想之间的二项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自在客体一主体一观念客体这种三项式,即主体及其思维结构充当着自在客体和观念客体之间的转换器。这个三项式的结构,实际上突现了思维的建构性问题:(1)观念客体的形成,受到自在客体的决定,表现为输入系统;(2)在这三项中,主体表现为唯一的主动者,它以自己已经具有的思维结构去选择、处理输入系统,形成输出系统,从形式和功能过程来考察,这恰恰是主体在建构着客体,即主体以自己的思维结构分解、过滤、转化自在客体的信息,建构成观念客体。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特有的知识的、社会的、实践的等经验主义内容又决定着对自在客体特定的选择、理解和解释方式。它们表现为这样的关系:自在客体—逻辑结构一观念客体。逻辑结构不同,对自在客体的反映也就不同,具体表现为对信息输入的选择不同,加工角度和程度不同,信息被规范、建构的方式不同,从而观念客体也就不同。所以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而“移入人的头脑”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的过程。

以客观主义认知观为基础的语言观的基本观点是:(1)语言是一个具有完全自主性的自足系统,可以作为一种算法系统来描述,并且其描述不必考虑更为广泛的认知问题。语言学成了跟逻辑和某些数学领域相类似的形式科学。(2)语法尤其是句法是独立的语言结构,理由是语法范畴以形式特征为基础,而不是以语义特征为基础。(3)如果语义属于语言分析的范畴,也只能是用以真值条件为基础的形式逻辑来描述。(4)自然语言具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意义,是与客观现实相对应的,语义研究即是研究语言符号的客观意义,研究语言表达如何与客观世界相对应。其它认知、思维过程则是纯心理的,与语言研究无关。

认知语言学家声称,客观主义认知观在本质上就是纰缪的,因为它忽略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在形成有意义的概念、进行推理的过程中。人类的生理构造、身体经验以及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两个哲学观的对话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原理的基础上,把实践的观点提到第一的地位,使反映原理和实践观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真正科学地揭示了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论观点从本质上讲与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观点是一致的。

经验主义传统与实践论的形成经历了几乎相同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经验主义传统是在同客观主义(objectivism)的斗争中确立的,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扬弃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才得以形成的,因此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同一性不仅仅表现在经验主义传统与实践论的统一上,而且还表现在客观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在哲学主张上的基本一致。客观主义认为,“一切现实由实体组成,实体有固定的属性,实体之间无论任何时刻都存在固定的关系。”实体、属性

以及实体间的关系具有唯一的、正确与完整的结构。这种结构独立于人的理解。所以。客观主义认为理性具有超验(transcendental)的性质,即独立于人体的特征和身体的活动,在从客观到主观的反映过程中人只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Lakoff&Johnson对客观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客观主义就是古典现实主义(classical realism),它看到的是物理现实,而不是文化的现实或人的现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也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是唯心主义虽然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认知语言学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哲学基础是基本现实主义(basic realism)。Lakoff认为,基本现实主义的哲学主张包括五个方面:(1)承认真实世界的存在。真实世界包括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也包括人的经验世界;(2)认为人的概念系统与现实的其它方面之间存在某种联系;(3)基本现实主义的真理观不仅仅基于客观世界的内在一致性;(4)承认关于外在世界的稳定的知识的客观存在性;(5)反对对概念系统等量齐观的观点即反对所有的概念系统具有同等合理性的观点。

基本现实主义吸收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观点。但同时又认为意识并不取决于物质,所以Jones(1999)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经验现实主义(即经验主义)不是一致与一贯的哲学主张。而是游离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哲学主张,而且偏重于后者。”这种唯心主义的倾向在认知语言学的多位理论家的论著中频频出现。Lakoff在讨论government这一概念时认为:“政府是真实之物”它们存在“但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构想着它们。并按着那么一种概念框架规范自己的行为”简言之人脑的意想之物在构建现实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和文化现实中。认识论高出于形而上学(即世界本体)之上,因为人脑能够创造社会机构,并在人的行为中使这些机构真实地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政府属于上层建筑。应由经济基础来决定。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现实主义则认为政府存在于人们的“构想”之中,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种唯心主义倾向在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中表现得更加明显。Lakoff和Johnson认为,用唯物史观来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变革的观点是“先验的论证”(prioriphilosophising),因为它是通过对哲学史的重新审视所得出的结论,而哲学史是通过对自然科学和大量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的材料的仔细研究所总结出的成果,而不是通过由这些思想所指引的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斗争的经验,即“成功与失败”所得出的结论。认知语法大师Langacker的学生Bruce Hawkins(inJones,1999)和Willem Botha(in,10nes,1999)说得更加直截了当,前者认为“压迫这种社会政治现象只是植根于压迫者大脑中”,后者则认为“意识形态起源于人(或人群)的认知系统”。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现实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高举物质决定意识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大旗,所以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家们对客观主义进行批评并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客观主义”时,列宁毫不忌讳地说:“唯物主义者贯彻自己的客观主义,比客观主义者更彻底、更深刻、更全面”,“从感觉出发,可以沿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我论,也可以沿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存在两方面的共同之处,一是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的观点都认为人脑中的概念结构(即理想认知模型)连接着客观世界(自在客体)与主观世界(观念客体),概念结构和理想认知模型都是经验(或实践)的产物,都是人类认知所不可缺少的中介环节。不仅如此,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的观点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过程,即它们分别是在与客观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从客观主义认知观及其语言观转变为经验主义认知观及其语言观标志着人类认识水平和语言哲学研究的进步。

五、结论

经验主义及其认知观是同长期统治西方文化与哲学的客观主义及其认知观相对而言的。Lakjoff和Johnson在批判分析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绝对化错误的同时,也犯了绝对化的毛病,因为他们反对任何超验的东西,有用绝对的一元主义的体验论代替绝对的二元论之嫌。如果只有体验的现实才是真,那么现时状态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用客观的术语来界定。然而,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现时状态是多重现实构成的多重系统。而且如果体验理性思维植根于实在现实。怎样解释早已存在的现实的起源与定义。如果承认身体内存在不确定的现实,就不能认为现实全是体验的。Lakoff和Johnson在研究过程中强调材料的丰富性与翔实性,但在理论概括的精确性方面留下了遗憾。如:古希腊哲学家就开始用引力和磁力等物理现象来描述人类的社会情感,方向相同的力为“爱”,方向相反的力为“恨”,如果LOVE IS A PHYSICAL FORCE。那么也可以说PHYSICAL FORCES ARE LOVE(and HATE)。问题在于我们怎能同时需要隐喻x理解Y和隐喻Y理解X。

客观主义理论认为。所有意义都是直义的,隐喻没有表达真理见解的能力。同时,隐喻表达相似性的观点也意味着,所有的概念必须是直义的,必须命名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存在的范畴,相似性必须由客观存在的共同特征来界定。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性语言是隐喻性思维的反映,隐喻思维是首位的,隐喻性语言是次位的,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隐喻思维是常规的,而不是变异的,表达概念隐喻意义的某一个词可能失去隐喻意义,但是其概念隐喻却可以保持其活力。他们开辟了认知科学研究、认知语言研究和哲学研究的新途径。其理论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对意义问题的关注与探索等做出了非同一般的贡献。但是,作为语言学家,他们不可能对所有涉及的问题都达到理想的深度和广度。论述过程中,观点的偏激、逻辑上的不当在所难免。

尽管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哲学基础上是不一致的,前者奉行的是基本现实主义。游离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而且常常倾向于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所以被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家们批评为客观主义;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批评的唯心主义也无疑包括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主张。可见,这两个学科虽然具有近似的认识论基础,但哲学前提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认为这两个学科很有必要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认知语言学可以剔除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不良倾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能在发挥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对各门具体学科指导作用的同时,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 梅瑞祥

作者:陈海英

第2篇: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摘要:哲学就是最好的学院精神食粮。但是,有的人认为,哲学即使学好了也没有用,哲学理论学的太多,实际动手能力一塌糊涂,典型的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些想法过于急功近利。哲学缺少功利性,它的崇高之处在正于它的超功利性。面对哲学的危机,我们不得不反思哲学本身,反思这个世界。这就涉及到哲学的基本理论,即哲学观问题。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为了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追本溯源,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哲学 哲学观

首先给哲学观下一个定义,从字面来说,哲学观就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它不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观念”,而是构成这种理论的“核心观念”、“根本观念”、“灵魂观念”,它决定该种理论的生命力,构成该种哲学理论与其他的理论的原则区别。与其说它是托马斯·库恩的较为复杂意义上的“研究范式”,毋宁说它是伊姆雷·拉卡托斯的较为单纯意义上的“理论硬核” 。[1]这个硬核包括哲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特征和功能等。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为了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追本溯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批判哲学,改造世界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它不仅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而且对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最后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进行自我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从深入人心的真理变成了束缚人的教条。哲学的目的是要解放人的思想,这种行为与哲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有人断言,只有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不是科学的。我想,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实质上则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严。这样做将会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停滞不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是开放的理论系统,必须在批判中萌发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区别》中,引用原子的偏斜运动,阐述了倾斜运动对直线运动的脱离,表达了一种自由意识。追求一种定在中的自由。在自由民主的社会,哲学批判的功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挥。在专制社会中,人们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的控制,哲学的批判功能就被遮蔽了、弱化了。我们现在的社会以自由民主为发展目标,学术批判是是受到保护的。聂锦芳教授指出,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而学术必须允许自由的争论和批判。这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

马克思具体地提出,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现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因此,马克思给哲学提出的历史任务是,锻造一种世界观武器,使之成为一种革命的、批判的思维方式,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而这种无情的批判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

批判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起作用,而且批判不只是破坏性的,也应该是建设性的、超越性的。就像你说我是错的,你必须说为什么我错了,我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才可以体现出一种理论自觉。哲学的社会功能就是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批判、超越。哲学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这是哲学安身立命的理念。

马克思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辩证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在本质上,它是革命的、批判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发展自己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使它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所谓现代精神,就是人类的自我批判精神,就是人类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主体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的主体意识,就是这种现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从自我迷失进入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阶段。当然,批判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新世界,批判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更是一种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活的灵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一定的哲学是关于一定时代的精神产物;其二,哲学是各种思想文化中最高的形式,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精粹。同时,哲学是文明活的灵魂。因为哲学具有人类性,具有超越时代的一面。因为哲学作为一种自我意识的科学,而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哲学必须把握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及时的吸收思想精神,为迫切问题提供一个解释,进而规范和引导社会的发展。

在科隆日报的社论上,马克思首次明确的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这个命题被广泛引用,并被确认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最简洁、最精辟的论断。马克思所赞赏和肯定的哲学是源于时代、源于人民的哲学,是把时代的问题和人民的精髓升华为理论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必须捕捉到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必须把自己时代的迫切问题作为哲学思考的聚焦点。

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个好问题能极大的推进社会的发展。问题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正因为如此,哲学必须把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当人们把哲学同幻想混为一谈的时候,哲学必须严肃地提出抗议。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统一,既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同时又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更引领时代向理想社会前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心人、解放人的哲学

马克思提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而“归宿点”则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显示了马克思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的人文情怀,显示了马克思主张以哲学解放全人类的意旨。马克思说,哲学所关心的是一切人的真理,而不是个别人的真理。它所参与的运动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种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和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哲学旨趣,是马克思哲学的灵魂,是马克思哲学的普照光,是构成马克思哲学的最为根本的哲学理念。这个哲学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马克思在1843年底至1844年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中。一开头就指出,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通过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德国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哲学的出发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我们这里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5]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就像中国哲学里讲的道不远人,也是这个意思。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国拉回人间,正是哲学属人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异化的分析,以及如何让消除异化,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哲学的人类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完整严密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对自然界、社会、和人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在内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肖前、李秀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规定: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完整、严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从物质看世界,从精神看世界,从实践看世界,这是哲学世界观的三种主要方式。[6]从物质看世界,世界变成了客观世界,比如拉美特利的名言“人是机器”,这种客观性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从精神看世界,正如陆九渊所说,心外无物。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这种哲学把哲学变成完全脱离人世的空中楼阁,空有一个形式。它突出了人的自由和想象,但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从实践的观点看世界,世界的图景就是在物质世界和精神领域中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实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从实践的方式观看世界,在两极到中找到了中介。

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还有科学和宗教,道德和艺术。哲学的方式是独特的,也是最高的。对于哲学与宗教的区别,黑格尔说的好,哲学与宗教在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学问,只是他们的形式不一样,哲学诉诸理性原则,宗教诉诸于感性原则。黑格尔对哲学与科学也有论述,他说,哲学与科学在形式上是一样的,都是理性的思维方式。但是内容不一样。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而科学是关于某一个具体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哲学是世界观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一种。

五、结语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用“现实的理性”批判“抽象的理性”。现实的理性指的就是实践的理性,改造世界的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所追求的思维的全体自由性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统一起来,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起来,把哲学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统一起来。哲学无定论,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日久日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它强调哲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正视生活对哲学的挑战。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也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杰里米·里夫金与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卷4 )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3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46卷)[M].

[6]何毓德.试论辩证唯物主义总体性原理在当代的发展[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作者:李才辉

第3篇: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意义

摘 要:哲学观,就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即哲学究竟是什么,其是哲学中最具基础的部分,它往往作为前提预设规定着哲学家的理论活动的旨趣和方向,决定着哲学思想的性质和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意义,本文立足“哲学观是什么”、“‘实践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两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意义。

关键词: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义

哲学,既不是自我封闭的苦思冥想,也不是固执己见的自我认同,其是在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的比较鉴别中,不断深化自己的。从总体上看,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以当代世界哲学为背景,大致可以概括出八种最主要的哲学观,即普遍规律说、认识论说、语言分析说、存在意义说、精神境界说、文化批判说、文化样式说、实践论说。[1]哲学同哲学观存在着不可分离的联系: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哲学,他们也会有不同的哲学观。一个哲学家的哲学解释原则,往往也成为他的哲学观的解释原则。他在哲学中怎样思考世界,他也就会在哲学观上怎样思考哲学。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足点,即“实践论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解读其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哲学观是什么

在把现代西方哲学称作“语言转向”的同时,人们常常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作“实践转向”,对其的深入理解应该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但我们应该明确,以哲学观为切入点的研究作为其中最直接的一条路径,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由于哲学观是哲学中最具基础的部分,它往往作为前提预设规定着哲学家的理论活动的旨趣和方向,决定着哲学思想的性质和特点;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马克思是一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哲学看法的哲学家,哲学经过他的革命性改造获得了全新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对哲学观的理解尤其重要。

哲学观就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即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观表达的是哲学家对哲学本身的独特理解和特殊要求。所谓哲学观从路向与维度的方向而言,是以哲学反思方式对“哲学”自身所观,是用哲学的方式去说“哲学”是“什么”,在说“是什么”中以表达“不是什么”的规定。哲学观乃是“凝炼”、“精纯”地提供有着哲学自身规定的看法、哲学方式的自性规定以及哲学本身所容纳的根本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观乃是元哲学 (metaphilosophy),它不是经过若干“软化” 而下降到某种较低理论层次的哲学理论“样式”,而是哲学的规范性“理念”。

从哲学观问题显现的理论样式来说,“哲学是什么”的问题通常是隐而不露的。我们接近问题的通常路径是通过显现的问题样式即 “哲学曾经是什么”、“哲学可能是什么”以及“哲学不是什么”来接近“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显现问题的样式略有不同,但其相互关联度较高,其实质上是隐含其背后的内在的问题即哲学乃是什么,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这就表明从完整的理想形态角度看哲学观,上述问题的展开以及其结论都当然地被概括到哲学观内容之中。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哲学观”并非仅限于对“什么是哲学”的解答,而是涉及到一系列与哲学本身相关的问题,明确说来,如哲学的主题、对象、性质、方法、功能、目的,以及哲学与现实、时代的关系,哲学的形成、发展和未来和命运,哲学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哲学家的形象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等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意义理应关涉到这些问题。

二、“实践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哲学,因此,本文主要是从马克思哲学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的实质即马克思的哲学观。

马克思的哲学观,就是马克思所理解的“真正的”哲学,或马克思对“真正的哲学”的理解;而这种“真正的哲学”,就是体现或实现马克思的“哲学观”的哲学,也就是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它的具体理论观点与旧哲学迥然有别,而且首先表现在它的哲学观与旧哲学根本不同。马克思哲学观的酝酿、发展并最终确立,在总体上预示和显现着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理论特质,是我们在当代条件下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应当说,马克思的这份“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及其所具有的哲学内涵,已经明确地表述了马克思的新的哲学观,即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全部哲学问题的哲学观,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世界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哲学观,即我们所肯定的“实践论”说哲学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实践论的哲学观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有自身的思想前提和逻辑进程。就马克思哲学观逻辑进程而言,我们可以大致这样理解:马克思是在哲学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踏上其思想之旅的,这种特殊性就表现在黑格尔已经在传统哲学观的限度内做到了极致,并以其无比庞大而精巧的体系“完成”了哲学,以至于“哲学往何处去”都成了一个问题。可以说,这一时代背景从一开始就为马克思提供了超越传统哲学观的思想契机。而这种哲学观上的超越的真正实现,则经历了三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即理性主义的哲学观阶段,人本主义的哲学观阶段,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阶段,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马克思的哲学观在其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规定性,但如果以整体性的视野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在一系列元哲学问题上的基本思想乃是始终一贯的,而这些“变中之不变”就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的基本原则,这正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点。

第一,哲学的基础只能是社会历史现实。与传统哲学不同,马克思从来没有将哲学观视为独立于现实并自我发展的精神活动,更反对那种关于哲学支配世界的幻想。对于马克思来说,哲学并没有独立于社会历史现实的存在,历史上哲学形态的演变都可以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得到解释。当然,将社会历史现实作为哲学的基础并不意味着否定哲学的能动性。这是因为,哲学本身就是现实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现实也必然包含哲学的塑造作用。正是基于对哲学与现实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的理解,马克思才能够“以一个特殊的领域—哲学—里的战斗来参加在社会的一切领域里进行的反对整个现存秩序的革命斗争”。

第二,哲学的功能在于为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提供先导。马克思哲学观的发展历程表明,他从来没有想成为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哲学家,他对于哲学的所有研究和批判都是为了服务于改造社会的革命性实践。因此,在马克思那里几乎找不到传统哲学所热衷讨论的问题,他所关心的只是建立一种哲学与实践的总体性关系。也就是说,尽管哲学从事的是理论的批判,不能直接的改变世界,但随着哲学对于社会历史现实中的内在矛盾和客观规律的揭示,“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的必要性和途径也就显露了出来。

第三,哲学的主题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在传统哲学中,哲学往往醉心于彼岸世界的真理,很少将人的历史命运、特别是被压迫被奴役的人的历史命运作为自身的理论主题。与此不同,马克思则以强烈的人文情怀恢复了哲学对于人的深切关注。用《共产党宣言》中的话来说,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特征的联合体,既是马克思为人类社会所揭示的未来图景,也是他变革传统哲学的最终指向。而马克思之所以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也同样是为了将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置于社会历史的现实运动之中来加以考察。正因如此,他才没有在科学研究中陷入实证的琐细,而是为经济事实建立起了批判性的概念。

由此可见,马克思已经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哲学对于哲学的种种设定,使哲学在抛弃掉超出自身能力的妄想的同时,主动承担起了对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及其所开辟的哲学道路作出初步的概括,这就是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宗旨,以社会历史问题为对象,以改变世界为目标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作为马克思对哲学本身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不仅直接影响了马克思本人的哲学创造活动,而且也始终规范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哲学观不仅是某种哲学的“理论样式”,而且标明着一种哲学转折的理论路向,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哲学观从当代精神发展的水准来看,具有丰富的时代内蕴。马克思哲学观的当代意蕴集中体现在马克思哲学观是与当代哲学的主流路向与提升品格相吻合。这一时代的理论内蕴具体体现在:

形而上指向的确诺。马克思哲学体现了对“形而上”的哲学境界的追求。马克思并不一概反对康德把哲学看作是人安身立命之本的比喻。问题的实质在于,马克思认为不存在着超越历史之外的这样的安身之命根据。因此,马克思在将哲学返归于现实的问题、对哲学的境界形而上指向上提出了论理缜密的辩护。在这方面马克思的解释意味深长。哲学境界从被动意义上说是指哲学的批判性、否定性,即不承认永恒的存在,将事物从暂时性方面加以理解;从积极意义上说又是指哲学的建构性、导向性和矫正性。马克思经常这样问道:人不是“一直努力想在更高的水平上重新创造自己的真实存在”吗?从人的超越方面来看“对象”,不是把自然(对象) 看作没有人的痕迹的无的东西。“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自然对人的生成的否定性就意味人不断赋予对象以人的规定,不断超越既定的限定的内容。这样看来,“全部所谓的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 劳动的诞生,是自然对人的生成”。人在更高水平上重新创造自己的真实存在与自然向人的生成是一体的历史过程,哲学的境界意义,正是要在“理想”的层面上表达人性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哲学所内含的“形而上”指向否定历史上特定形态的“形而上学”,而其所昭示的“形而上”指向对马克思来说则体现在历史的展开过程。关于这点也是最关键的,我们又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深人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传统。与西方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把哲学封闭在抽象的概念体系中,主张哲学成为现实生活的理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具有一种开放性的理论特征,它始终能够真切地聆听实践的呼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同样证明,哲学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忽视自身的学术建设,相反,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恰恰具有一种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哲学思想的深人发展必须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否则就会堕人纯粹形式主义的追求;另一方面,哲学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又必须被提升到哲学研究的学理层面,否则只能停留于实证描述的水平。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发展。亳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没有想要提供超历史、超地域的普适真理;哲学只有与时代相结合、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致力于时代课题的解答,并随着时代课题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拓展自身的研究领域。与此相伴随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发展。如果说各种西方哲学在进人其他国家后仍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形态,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由于自觉地适应各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变成了各个国家和民族哲学的个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还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性特征。哲学创造的个性化原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由于传统哲学观长期以来将哲学视为无主体的真理,因而压制了哲学家的个性表达。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将哲学家还原为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从而在坚持自身哲学传统的前提下,充分包容了不同哲学家由于不同的个人气质、知识背景、理论兴趣而形成的特殊的哲学创造风格。正因如此,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文化传统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的个性特征。

当然,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说,马克思的哲学观也同样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才能感悟到马克思对哲学观的见解所提出的问题与结论,为什么不仅仅属于马克思本人的了,而将永恒地属于人类的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观的最本真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汪信砚,刘秉毅.论马克思的哲学观[J].哲学研究,2013(1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第5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2卷,第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5]陆杰荣.论马克思哲学观的当代意蕴[J].长白学刊,2011(9).

[6]张汝伦.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作者:胡园园 潘伟华

第4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体会

勿让欲望主宰一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需要层次论提到人都是有需要的,共产主义不是要剥夺人类的正常需要,而是消灭那些正常需要之外的欲望与奢求。

首先,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指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需要一般具有对象性、阶段性、社会制约性和独特性特征。人类个体需要的产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生理状态、情境和认知水平。根据不同标准,需要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需要的代表性理论,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次,什么是欲望?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望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控制得当时,在欲望的推动下,人不断占有客观的对象,从而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关系。通过欲望或多或少的满足,人作为主体把握着客体与环境,和客体及环境取得统一。在这个意义上,欲望是人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根本动力,从而也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反之,控制不当时,欲望的过分膨胀演会变成贪欲,最终定将阻碍并摧毁社会的正常发展与进步。

第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欲望?人都有七情六欲,大多数人也都是凡夫俗子,被欲望纠缠,这是不争的事实。既如此,不妨换个角度看待欲望,不必时时视欲望为洪水猛兽,急于压抑并否定它,因为越是压抑克制,它在大脑中越是活跃。这就像你试图忘记一个人或是一件事,你强迫自己忘记不去想,往往事与愿违,越是一遍遍想要忘记,在这个刻意反复的过程中越是一遍遍加深了原来的记忆,耗费能量,心力交瘁。但是如果人真的没有了欲望,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没什么要讲究,没什么可注重,没爱好,没兴趣,一切都无关紧要,无所谓,总是没精神,提不起劲,什么都可有可无,可好可坏,没激情,没活力,慵懒无序的生活多可怕!所以,人还是需要欲望的,需要它给我们注入活力和动力,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和追求。

其实,当欲望来临时,完全可以用一种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心平气和地与它对话,理解并包容它。欲望实际上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射出我们的不足,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客观理智地面对它,修补它,管理它呢?这样一来,欲望就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自己,明白自己缺失的内容,梳理思路,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不断改变自己,修补漏洞,让自己学会成长。

那么到底该如何控制自身欲望呢? 首先,要摈弃贪欲。常言道,知足常乐。不知足就总会感到痛苦,花花世界,绚烂迷人,放眼世间,我们想要的太多,金钱,地位,名利,豪车,好房,才华,美貌,气质,完美的伴侣,美满的家庭……所有的一切犹如一张巨大的网,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甘愿被困在里面,跟风追逐着所谓的梦想,自以为这些就是自己的需要,殊不知,我们早已被欲望蒙蔽了,迷失了自己真正所需。不久前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政府贪官,家中虽藏千亿现金,却不敢泄露半点,常年过着清廉简朴的生活,内心却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还是法网难逃,这就是没有控制住对金钱的欲望。所以,在面对欲望时,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把心定下来,轻轻问问自己的心,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什么才是我们能够拥有的?我们这颗心能承受些什么?能容纳和消化多少美好?看看古今中外的巨贪们,哪一个不是被自己的贪欲所蒙蔽,因此,不是所有的美好都适合你,不是所有的光环都能罩在你身上。美好的东西是需要能力来驾驭的,需要智慧来平衡的。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别人那里是一片七彩祥云,而在你这里它就会变成通往地狱的魔咒。所以,不要悲哀地盲目羡慕,要明智地选择,知足地生活,安心地走,简单地活。把所有的欲望很好地掌控在自己所能承受得了的能力范围内,优化能量,提升生命价值。

其次,切记不可纵欲。欲望出现的时候,需要我们管理好能量的分配。切不可放纵欲望,懒于管控,随意的合理化自己的欲望。否则,我们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失去自觉自律的能力,罔顾道德,甚至丧心病狂而不自知,变成欲望的奴隶。例如在夫妻间,本来,爱的能量是双向互动的,如果双方都能掌控好这个天平,那么爱的能量就会滋养感情,彼此快乐幸福,和谐愉悦。可是,一旦你的纵欲失控后,你所散发的能量就不再是双向的,也不再是互动的,变得自私,贪婪,对方在继续感情付出的同时,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无法满足你过多的欲望,会质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既然这么爱你,为何不能满足你,让你快乐呢?这无疑是你在剥夺最爱你的人的能量。要知道,欲望是无法被完全满足的,满足的一刹那同时也是下一个不满足的开始,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切不可放纵为患。

最后,放下自我,用爱管理欲望。所有的欲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为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爱就能健康阳光,流畅自如,滋养生命和灵魂,管理不好,就会让自己沦为纵欲,失去自己。那到底该怎么管理呢?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不可凭借我们的意志力直接去管治自己的纵欲,那样会让我们最终走向压抑和否定,放弃和放纵。用爱管理欲望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放下自我,关心别人,打开爱的窗,让爱的喜悦和满足来抗衡纵欲。

当然,也不要盲目的满足别人,否则,你将会变成别人纵欲的帮凶。遇到问题时,多想想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做到不太过理亏,不太过自私,始终要用一颗清醒的头脑衡量自己的付出与得到有没有超出自己的所能承受的能力。不论是你给别人付出,还是你索取别人的能量,都要学会管理欲望,不可失去平衡,让自己的能量无节制的流失,最后,变成一个虚脱的爱的乞丐。

总之,管理好自己的欲望,认清自己真正需要的,幸福就不会走远。

第5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单纯的从个人角度来看,作为一位刚刚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已经从大学时期的政治必修课任务当中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意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认识、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过程以及人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结合自身的观察和日益广泛的网络对于人越来越能直接、清楚的认识社会在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现象有了特殊的感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成为彻底的唯物论,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成为彻底的辩证法。第二,在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企图构造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和建立“科学之科学”的幻想,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把哲学对象规定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三,在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局限性,强调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作用的科学化和革命化,成为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一种自然观,辨证唯物主义是指自然具有自在性、规律性、联系运动的矛盾辨证性;作为一种认识论和实践论,辨证唯物主义是指正确认识最终来源于感官的感觉和主体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和实践在认识、实践、认识、实践的辨证运动中相互促进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的本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以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种一般规律,半空中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也包括在某些社会形态中长期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它的显著特点是:1.高度的科学性。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2.彻底的革命性。它是为了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3.强烈的人民性。它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利益的;4.广泛的包容性。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有助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矛盾,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信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后,一定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给予我更多的帮助,同时也提醒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统一,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相信那句广告词: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

郭秋旺711962100006

第6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程学习体会

编写:朱海汇

通过一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让我对马克思产生了极大的崇拜敬仰,从学习中我得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以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内容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了它的批判精神。

老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帮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学科的思维方式。提高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

哲学提供给我们的,是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虽然哲学不能直接给出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不排除我们应该带着具体问题去学习哲学。因为,哲学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思维层次,找寻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用辩证思维去把握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探索解决具体问题的正确方法,使我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知道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两者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本体论),第二两种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认识论)。

还让我们知道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运动着的,且存在着一定是时空当中,物质内部及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发展的进程(量

变质变),发展的道路(前进性曲折性),发展的动力(矛盾)。

同时也知道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学习认识的主体,客体,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的基本方法(归纳演绎等),真理及检验标准。

最后总结出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质的必然联系的社会行为规律;

社会规律体现的是历史发展和社会现象变化的总趋势,是一种必然的可能性;

社会规律是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性来为其必然性开拓道路的。

第7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学习体会

用矛盾观点正确认识当前任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面临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执政能力、外部环境等“四种考验”,要应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种危险”,十八大再次强调仍然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同时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首次在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矛盾群体中其他矛盾的发展,而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以说,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充满了辩证法,既强调了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也兼顾了稳定这个次要矛盾,同时注重了主次矛盾的转化性,突出了“两手抓”。新时期,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某些沿海发达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近14亿人口中,仍然有很多群众生活在温饱线上,甚至有几千万人民至今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相当一部分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居民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对物质生活有了新期待,迫切需要继续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在人口多、底子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均占有自然资源水平低的大国,可以说,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改善民生,增强人民幸福感,破解经济落后、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均生活水平低的矛盾。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次要矛盾的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除此之外,还有次要矛盾,比如精神文化不能满足群众实际需要,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社会存在不稳定因素,黄赌毒等各类犯罪活动影响社会和谐,外部环境考验,敌视社会主义中国的外部势力依然存在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低,发达的经济和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不但能够为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位提供物质基础,减少社会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发展高新技术,改造污染型产业,治理土地沙漠化,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还可以增长综合国力,提高国防建设水平,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挑战。也就说,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为解决一些次要矛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便于更好地解决其他非主要矛盾。

三坚持“两手抓”是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叙利亚、约旦、利比亚、埃及等也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近年来都发生了不同程度地动荡,既有西方势力渗透、干预等外部因素影响,也有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民生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等内部原因,在动荡时期,保持社会安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就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也说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突出经济建设,强调社会稳定,是狠抓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的体现,能够预防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防止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经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是对当前国情、世情、民情的正确判断基础上的科学决策,是抓住现实社会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的体现,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断,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其内涵和意义,增强执行意识。

第8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心得体会1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心得体会

初读《十讲》,感悟良多,现从《十讲》中有关方法论的阐释、尤其是从其中的7个方法入手,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是深入实践的方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哲学史上革命性变革的显著标志。《十讲》深刻论证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深入分析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实践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刻批判了新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错误。新教条主义从西方“本本”出发,“照抄照搬西方理论,表面看新鲜诱人,事实上削足适履,误国误民”;实用主义貌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但往往是“从某种主观需要出发,断章取义、寻章摘句,把严密完整的理论分割成只言片语,硬套到实践上去,恰恰窒息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十讲》指出,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十讲》还对“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作了深入阐发,指出要分清实际中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局部与全局、主流与支流、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把握事物的本质、内容、全局、主流、必然和趋势,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坚持实践的观点,注重深入实践的方法,有利于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有利于端正学风、作风。

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分析任何事物,都要从历史的联系和发展中去把握。《十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深刻指出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哲学解读,又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学理支撑。该书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了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影响,历史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内在关联,以及评价人物和事件必须坚持历史标准等。

三是系统思维的方法。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使联系的系统性得到了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十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论述联系的系统性,并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实际阐述系统思维方法。谈到系统思维的结构性时,《十讲》联系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情况,分析指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员、土地、生产资料都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于生产组织结构改变了,结果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谈到系统思维的层次性时,强调“顶层设计”对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谈到系统思维的开放性时,指出其对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十讲》提出了如何实现系统优化的问题,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十讲》还明确指出,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在实际中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要立足整体、总揽全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探索试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弄清楚大道理与小道理,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生机活力,又协调有序。

四是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分析方法是把握事物规律、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十讲》在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即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进而指出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避免用抽象的概念和原则代替对具体事物本身的具体分析。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必须依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

五是底线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其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之中。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十讲》运用质量互变原理分析改革开放也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过程,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因此,办事情、作决策,不能走极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适度”。“底线思维”是“底”与“顶”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守住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才能达到事业的顶点;胸无大志,没有攀登高峰的目标,“底”线也就守不住。分析变化中的形势,要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比如就业、物价、社保,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用底线思维,保“基本”。又比如对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要用底线思维寻找最大公约数,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六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十讲》深刻论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进而指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两个结合”,即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领导群众的基本方式是说服,而绝不是命令;领导干部不能不顾现实与可能,跑得太前,成为冒进主义者;也不能落在群众的后面,成为尾巴主义者。

七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具体体现,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具体途径。《十讲》翔实列举了“眼睛向下”“有的放矢”“亲自出马”“解剖麻雀”“全面调查”“由表及里”等具体方法,并提出了运用媒体、网络、问卷等间接手段,以及掌握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理论等问题。要求走出机关门,走进百姓家,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做到亲知、真知、深知,在深入的调研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获取规律性认识。 以上的7个方法,只是本书一部分内容。总之,《十讲》改变了以往哲学教科书仅以理论逻辑建构体系的做法,始终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改革开放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展开阐述,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份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清单,使抽象的理论具体而鲜活。

第9篇: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客观存在”应为“客观是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5、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6、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7、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8、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但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9、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0、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1、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2、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

13、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14、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

(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

15、只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17、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18、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19、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

20、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前对后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

4、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该说法正确)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7、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8、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9、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0、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1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4、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1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

16、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7、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18、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1、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2、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前对后错)

23、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 (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26、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7、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8、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2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是知识的混淆)

30、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

认识论部分

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6、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7、物质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8、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

9、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颠倒因果关系)

10、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1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12、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13、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取决于社会存在,有时不取决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社会意识。

(价值观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所有的价值观都起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

5、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上一篇:群体性事件演练方案下一篇:描写生命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