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长民主生活会

2023-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乡长民主生活会

儒学复兴离不开生活与民主

实际上,儒学本来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儒学,但是我们平时缺乏对它的认识现在我们要把它提高到理性的高度重新提升对它的认识。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当代中国儒学复兴的形势和未来的展望”。这是我对儒学研究的一些最新的心得体会。

从“花果飘零”到正在复兴

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20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1988年,我在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做研究时参加了一个儒学国际会议,这个会议是由杜维明先生主持的。当时连他都悲叹:“现在是‘儒门淡薄,花果飘零’。”余英时先生在这次会议上也提出一个很著名的观点,他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有一些反对儒学的学者也参加了这个会议,比如林毓生教授,他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在会上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一个事实是,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儒学的复兴是跟我们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从改革开放开始,如果说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现在就是“初级阶段的第二阶段”,是在世界上和平崛起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与国际上的交流,尤其是政治、文化、经济方面的交流都非常地密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拿什么去跟人家对话?还是要拿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拿中华文化去跟别人对话。

与儒学复兴有关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国学热”,这几年大家讨论比较多。我们浙江省儒学协会成立之后,有不少农民要来参加我们的学会,要我们给他们讲《三字经》《弟子规》。积极性比一些学者、教授都要高。至于国学到底是什么,他们其实并不大清楚。但是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认同感,有一种亲和力。这些都说明,跟当年“花果飘零”的局面相比,儒学复兴确实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了。

现当代儒学的几种形态

概括来讲,现当代儒学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维新运动,当时康有为这些人就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儒家思想。要综合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他们提出了一个“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新文化,代表作品是谭嗣同的《仁学》和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大同书》,这是儒家文化的近代转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中国人对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全面的反省和批判,当时的潮流是提倡“民主”“科学”。有一些人是批判传统文化的,他们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再后来还有一些人甚至要把孔夫子和儒家文化也一并打倒。可是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坚持儒家思想的人,他们反思儒家文化,认为儒家要走向现代就必须进行改造,加以重新诠释,这就是新儒学。

20世纪20年代,思想界还进行了一场“科学玄学大论战”(编者按: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东方养生》2011年第7期的文章,《相爱比打架优美——科学与玄学之辩》),新儒家就是在这个论战中形成的。新儒家大致有这么三派:一派是以熊十力、贺麟先生为代表的新心学;一派是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我自己还总结了另外一派叫新经学,代表人物就是我们浙江的学者马一浮先生。这三个学派有个共同的弊端,它们都是精英阶层的学问,是“书斋中的学问”,因此缺少一个走向社会、普及推广的机制。所以我觉得他们是属于精英的儒学,不是大众的儒学。

当代新儒家比较著名的是蒋庆,他的思想倾向于“新儒教”,他认为儒学要成为一种宗教、一种国教才可能行之久远,因此他的儒学也是政治儒学。蒋庆还作出了具体的政治设计:分别设立“通儒院”、“庶民院”和“国体院”。“庶民院”是民主选举产生的,“通儒院”是儒家人物来推举的,“国体院”则是历代的贵族。包括圣人的后裔组成的。我认为在多元文化并进的现代社会这是不现实的,是一个乌托邦的空想。

“生活儒学”与“民主仁学”

总的来说,现当代儒学的这几种形态各有利弊,它们都存在着不足和局限性。那么,放眼未来,儒学发展的方向会是什么?

我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写过一篇《21世纪儒家文化的定位》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认为21世纪有两个潮流:一个是全球化,全球化不只是经济的,也是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另外一个是价值观念趋同化,随着文化交流的频密,大家在价值观念上也越来越趋同。我们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等也是具有普适性的价值。那么,在新的世纪,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学应该如何面向大众、面向生活?我认为有两个方向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个是“生活儒学”,简单讲就是面向生活实践的儒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去台湾访学时,林安梧教授就提出过“生活儒学”的概念,生活儒学的另外一个代表是龚鹏程教授,他专门写了好几本书,从面向生活实践的角度来解说儒学。但是龚鹏程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这一项工作是由我们大陆的学者黄玉顺完成的,他写了一本书叫《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里面阐释了面向现代生活实践去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儒学存在主义论。“生活儒学”主要面向的是现代生活的实践语境,它是一种秉承多元文化观的关于实践的理论,我认为在我们的现代生活实践中,它必然会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欢迎。

第二个是新仁学的发展方向。很少有人提到“新仁学”,其实从孔子开始儒家学说就可以概括为“仁本礼用”。“仁”是孔子学说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仁学”是儒学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新儒家过去过多地讲“心性之学”。反而忽视了“仁”的地位,因此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新仁学”的概念。而我自己则进一步提出了“民主仁学”的概念,我把儒学定位为一种东方型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它跟西方人文主义以人权作为核心概念不同,我们是以道德,特别是“仁”,作为核心概念的。那么,它的文化观是什么?我把它总结为16个字一“一元主导。多元辅补,汇通古今,兼容中西”,这其实不仅是一种文化观,也是一种发展观,甚至可以看做是一种世界观。

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是有民主思想的,比如说孟子就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明清时期的一批思想家,比如黄宗羲也提出过一个“天下为本,君为客”的思想。这里的“天下”指的是人民,人民为主,“君”是老百姓帮你请来,为老百姓服务的一个客体,不是主体。所以这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一个性质的不同,这是阐述比较全面的民主思想。因此可以说。民主思想在儒家学说中是存在的,只是还不够系统化。

民主仁学的四项模式是“以民主仁爱为体,礼法科技为用”。民主仁爱是一个核心的价值观,礼法科技既包括法制,也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仁爱、民主、礼法、科技”是“民主仁学”的四要素。这是一种既注重道德实践,又注重社会实践和历史进步的新儒学。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过“一道五德论”,我认为儒家的“道”“德”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体和用的关系:“道”的根本是“德”,“德”所以得之“道”,“道”的根本之德就是“仁道”,就是要树立一个“仁”的价值观念。孟子讲人跟禽兽相比差了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在哪里?就是人是有道德的,是讲正义的,而禽兽是不讲道德和正义的。荀子讲过“水火有气而无声,草木有声而无知,禽兽有声有气有知无义,人有声有气有知有义”。所以人为天下最贵,是因为他是讲道义的。

“一道五德论”是在对历代价值观的演变进行总结后提出的。孔子讲了20多个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中最核心的是“仁”。到了孙中山这里,他提出八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患、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个八德里面其实也是“仁”是最根本的。那么,到了现在我们应该如何表述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我把它概括为“一道五德”,这个道就是“仁道”,“五德”是“义、礼、信、和、敬”。“义”是指合适、恰当、公平、正义;“礼”就是礼仪制度;“信”是讲诚信,守诚信就是要实事求是;“和”是和谐,君子和而不同;“敬”则是为了克服我们多年来因为批判传统文化而缺乏“孝”和“敬”的礼仪、道理而提出来的。

实际上,儒学本来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儒学,但是我们平时缺乏对它的认识,现在我们要把它提高到理性的高度重新加以认识。“民主仁学”的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产物,它的定位是道德人文主义,它的文化观是多元的,它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道五德”的价值观,这些就是其基本要素。

总的来说,儒学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教化民众,只有弘扬民主才能够立足于现代。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民主,那么儒学的复兴就是一句空话。

第2篇:良序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公共生活的重建与协商民主的发展

摘要:公共生活是人社会性的重要体现,对维系社会关系、配置社会资源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公共生活及其社会治理技术也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的结构性转化。传统公共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在社会结构、伦理基础、治理依据、治理机制和价值导向上具有显著差异。影响良序公共生活秩序生成的内在逻辑包括内部动因、组织结构、制度环境、技术规则和文化基础。良序公共生活的重建依赖于治理模式的转型。协商民主在价值目标、制度规范和技术规则等方面与当代公共生活相契合,为公共生活的重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念、制度与技术支持。在以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推进良序公共生活重建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观念上、制度上、技术上和文化上的瓶颈。

关键词:公共生活;协商民主;治理技术;基层治理

自摆脱蒙昧和野蛮以来,优良的公共生活就成为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对于秩序的构建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永恒的话题。古希腊城邦中,公民成员通过公民大会、陪审团、宗教节日、戏剧节和运动会等形式参与公共生活,践行着原始的民主与平等。春秋礼崩乐坏之时,孔子主张恢复周礼,遵循外在制度内化为个体内在自觉的路径,在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建构中达致社会良序。随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市民社会从公共权力中解放出来,阿伦特(Hannah Arendt)认为所谓个体性只有通过公共生活中的“行动”才能实现。此后,公共领域作为“一种独立于政治权力、不受官方干预的社会公民自由表达政治观点、讨论公共事务并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或者公共场所”①也孕育而生,人们借助于“交往理性”实现着良序的公共生活。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中央集权、封建等级和道德礼法曾长期维护着公共生活的稳定与秩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变迁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个人原子化、社会陌生化程度的加剧导致传统良序公共生活日渐消解,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公共诉求分化、利益表达不畅、共识凝聚乏力、社会冲突趋于激化等,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结构与公共生活方式的變迁呼唤着新的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对传统公共生活的衰落进行研究,试图证明公共生活的形成和延续由其社会特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良好的治理方式有助于推动良序公共生活的构建。

一、传统公共生活的衰落与治理方式的式微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公共生活是人社会性的重要体现。与私人生活不同,公共生活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开放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等特征。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所参与的公共生活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并直接反映着国家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治理方式。

1.传统公共生活及其治理方式

公共生活的形态是一定经济社会发展下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在我国古代社会,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商业生产和交换极不发达,社会分工不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通常被局限于一定阶级和地域之内,家庭、家族、村庄、宗教和道德成为支撑人们生活的基础。公共生活主要体现为以阶级和身份为中心划分的不同类型公共活动。如君王和卿大夫参加的公共活动主要有朝会、宗庙社稷之礼、大蒐、会同等,而平民则生活在以宗族为纽带的共同体中,祭祀和祠堂是他们最重要的公共生活形式参见姚中秋:《重新思考公民与公共生活:基于儒家立场和中国历史经验》,《社会》,2014年第3期。,随后还发展出集市与行会。这种共同社会经验塑造了平民强烈的共同体心态,使他们能够在公共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定位和认识自身,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生产包括道路、教育、医疗卫生和安全等在内的公共产品。在我国“皇权不下县”温铁军:《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6期。的传统社会里,祠堂、集市、庙会等构建了基层社会的公共生活空间,创造了丰富的公共生活场景,承载了基层社会自我治理的重要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维系社会关系、增强社会互动、配置社会资源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宋代以后宗族社区的发展和完善,公共生活具备了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人们遇到的各种矛盾和不公正大多可以在自己的宗族中得到解决,基本无需去找政府(县衙)。于是,传统的官僚体系能够以极低的行政成本维系其政治统治。

这种传统公共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我国的近代乃至现代。在以血缘、地缘和亲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熟人社会”里,公共生活中的地位象征着在村落中的社会地位。“每个家庭都有发言权,村民之间的地位较为平等,村民具有较强的公平感。因而,处理村庄的公共事务必须考虑到每个家庭的意见,需要众人的参与协商才能够达成统一,是典型‘协商型’治理模式。”陶自祥:《公共性衰落:妇女家庭地位变革与村庄公共生活变迁——基于一个华北村落的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在这些村落,“哪个家庭若不积极地参与村落公共生活,就会被别的村民看不起,被认为家中‘没有人’了,最终丧失在村落中的发言权。”陶自祥:《公共性衰落:妇女家庭地位变革与村庄公共生活变迁——基于一个华北村落的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除了政治性的公共生活,传统农村社会的闲暇生活也同样具有公共性。有学者将传统中国的闲暇生活分为宗族大会、祭祖、庙会等仪式性闲暇和社戏、集市等社会性闲暇,无论是仪式性闲暇还是社会性闲暇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实践的密码,体现着传统的伦理秩序和交往规则,使农村社会的闲暇生活兼具社会性和价值性。王会:《乡村社会闲暇私人化及其后果——基于多省份农村的田野调查与讨论》,《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这种公共生活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维系社会关系、增强社会互动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是传统社会秩序的重要体现。

传统社会主要依赖于强大的中央集权和以道德礼法习俗为主的制度规范,并着重通过感性教化来维护公共生活的等级和秩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加之传统社会小农经济高度分散,治理成本过高,基层社会的治理就只能依靠代表地方精英并相对独立于官吏体系之外的士绅(乡绅)“乡绅”、“士绅”是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历史性概念。“乡绅”,主要是指居乡或在任的本籍官员,后来扩大到进士、举人。“士绅”一词出现较晚,但内涵较宽,主要是指在野的并享有一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知识群体,它包括科举功名之士和退居乡里的官员。参见徐茂明:《明清以来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阶层,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士绅之治”也成为维护传统乡土秩序的重要方式,并衍生出不同的形式。如明清时期的“乡约制度”李卓:《乡约制度与协商民主》,《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日。,人们通过缔结乡约、族规来选贤举能、整合民意、凝聚共识、议事商讨;近代以来的“士绅会议”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超越行政權力体制的地方士绅与官吏商讨确定本地相关事务的具体办法。

在城市里,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位”成为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单位是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行政组织体制的延伸,同时也是功能多元化的组织体制。它既能最大效益地安排生产和生活,又能把人们的家庭、社会生活与政治管理有机统合在一起。因此,单位往往承担着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从摇篮到墓地”的各种生活服务,包括学校、医院、商店等各类基础设施在内的集生产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于一身的复合体周平:《中国单位体制的演变与城市社会政治控制方式的调整》,《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在单位中,公共生活既有制度化的职工代表大会,还有各类不定期的茶话会、联欢会和舞会等,单位中的身份和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其他领域的生活状态。

事实上,尽管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城市单位体制仍然体现着“熟人社会”的基本特征,并构成了“领域合一”领域合一是指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活动领域都是以政治为中心的领域合一的状态。在不同类型的非市场经济中,领域合一的样式也各有不同。参见王南湜:《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的基本社会形态。正如有学者所说,“自然经济所对应的是一种浅渗型的领域合一类型,而计划经济所对应的则是一种深渗型的领域合一类型”王南湜:《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页。。由于社会资源被国家垄断,国家根据所支配资源的大小对城市“单位”中的各类公共生活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渗透。为了保证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和资源抽取能力,社会治理由政府全权包揽,政府成为全能型政府,通过指令性的计划和命令式的规章制度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和有计划的配置,对基层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单位成为政府开展经济生产、实施社会管理、组织公共生活、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场域。

由此,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时代,这种以道德礼法和权力(权威)为中心的治理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的配置社会资源、组织公共生活、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作用。

2.衰落与式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分工细化,原本领域合一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全面冲击,人们逐渐脱离原有共同体的束缚。信息技术和现代化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血缘、地缘和亲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逐渐被打破。作为权利主体,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性,逐渐形成了异质性群体集聚、生活节奏加快、流动性增强的现代社会。社会结构也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转变。国家、社会与个人间的关系发生变迁,领域合一主要走向领域分离,传统的公共生活逐渐瓦解并面临重构。

公共生活的状态主要取决于人的参与和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市场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快速流动,农村社会公共生活空间也日益萎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1982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20.43%,到2000年上升至35.39%,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7.35%,农村常住人口为58973万人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与此同时,农村的土地和资源也源源不断地向城市集聚,伴随而带来的是农村公共生活空间的萎缩,包括集体化共同体的解体、行政性集会的稀疏、乡村文艺活动的消解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6期。。由于政治性的公共空间日益缩小到村委会及其办公室中,村民们不再热情地关注公共事务,而将精力主要集中于自身发展和家庭温饱中余旭娇、李宽:《转型期农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性重塑与秩序化重构——以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慈溪R村为例》,《上海城市管理》,2016年第1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集市也正在逐渐变成单纯的商品交换场所,情感交流功能逐渐淡化。一些传统公共生活空间即使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其公共性、社交性的角色功能也大大弱化,成为一种自发的、个体的乃至封建迷信的活动吴理财、夏国锋:《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落与复兴——以安徽省农村文化调查为例》,《学习月刊》,2006年第15期。。与此同时,无论是仪式性闲暇还是社会性闲暇都呈现出去公共性的特征,乡村闲暇生活逐渐走向个体化的闲暇王会:《乡村社会闲暇私人化及其后果——基于多省份农村的田野调查与讨论》,《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也使越来越多农民更愿意通过在家消遣,而不愿意走出家门参与公共生活。

传统乡村治理方式也日渐式微。由于士绅阶层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不复存在,士绅遭受新兴知识分子严厉批判,原有权威遭受挑战。随着士绅阶层的凋零,用以规范传统社会公共生活的乡约族规由于丧失了执掌者而逐渐失效。“特别是乡村权威的授权机构直接由上级产生并对上级负责,导致乡村士绅已不再是接受传统儒家道统教育的传统儒生,而变成了上级政府的附庸,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乡村固有的公共生活和自治传统。”参见岳铭青:《科举制废除、士绅阶层衰落与基层治理变迁》,《怀化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在随之而来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导致既没有传统士绅的文化背景又没有责任担当的“土豪劣绅”趁势而上。传统乡村社会依靠士绅实现自治的稳定秩序被打破,公共生活也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性转化。

城市公共生活同样如此。改革开放后,国家权力逐步退出人们的一般性单位,单位成为自我管理、自我运行、自我发展的独立体,原有的公共服务的职能也面临削减。“单位制”的解体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引发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也随之失效。由于“国家—单位—个人”的依赖关系被打破,指令性的计划和命令式的规章制度得以实现的技术性和操作性条件不复存在。“政企分离”、“政社分离”使得各种社会资源分散到市场和社会中,住房、医疗、教育、人事制度等改革使得政府不再是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者。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单位组织制度的改革使得“单位”的纯居住功能得以强化,“政府组织所承担的大量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的职能,开始渐次从国家的权力网络中溢漫出来”胡位钧:《社区:新的公共空间及其可能——一个街道社区的共同体生活再造》,《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社区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人们的公共生活场域也发生了重要转变,城市居民开始从“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区人”。在社区公共生活中,各类社会资源与合法权益都需要自己去争取和实现。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新的行为规范和治理方式尚未形成,加之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在从“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于个人的发展和私人空间的构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不高,公共生活并没有因为社区自治而繁荣起来,相反陷入了相对的沉寂,甚至呈现出“家庭原子化”、“独自保龄球”1995年,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 Putnam)发表了一篇产生了畅销小说般效应的学术论文《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人们不再愿意跟周围的邻居聊天喝咖啡,一起走进俱乐部从事集体活动,而是更愿意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或者独自打保龄球(Bowling Alone)。的状态,一项基于福州典型小区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59.7%的居民表示不了解社区组织,67.2%的居民表示从未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活动。在参与社区组织及其活动方面,即使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业委会,也只有51人,占13.1%;参与社区管理机构组织的活动只占8.5%,社区公共空间普遍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黄宁莺、郭为桂:《和谐社区何以可能?——基于福州典型小区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3期。。公共生活的缺失也导致了邻里关系冷漠。根据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当前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而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为45.1%,高于县镇的29.0%和农村的11.8%韩妹:《80.9%的人感觉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22日。。由此也衍生出各類社会问题,如公共责任伦理缺失、社会矛盾缓冲机制缺位、优秀传统文化断续等。公共生活的失序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健康发展。

总体而言,经济基础、历史阶段、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变革是造成传统社会中良序公共生活的衰落与治理方式的式微的主要原因。传统社会公共生活主要依托于熟人社会,而当代社会公共生活则需要建立于陌生人社会中;在伦理基础上,传统公共生活主要基于家庭伦理,而脱离了熟人社会的当代公共生活则需要人们秉持契约精神;在治理依据上,传统公共生活主要依据道德礼法,而当代社会生活主要依据法律制度;在治理机制上,传统公共生活通常是权威之治,当代公共生活则是参与者平等协商;在价值导向上,传统公共生活往往基于身份认同而重情,现代公共生活则通常基于权利认同而重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是导致传统公共生活衰落和治理方式式微的根源。

二、良序公共生活生成的内在逻辑

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传统与现代的差异固然明显,但彼此之间并非是完全断裂的,而是保持着一定的延续性和承继性。传统社会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仍以其深刻的文化底蕴稳定延续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世界。在我国传统“领域合一”的社会结构中,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承载的公共生活都无法与私人生活和政治生活完全相分离,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具有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的生活交往空间,但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进程的加快,“有形的手”却在事实上挤压着公共生活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传统公共生活的衰落正是源于其未能在高速发展和变革的社会中实现有效转型,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结构、组织形式、治理方式和时代精神,加之“父爱式”的权力介入,导致公共理性无处安放,公共精神无法彰显。

因此,重塑现代社会良序公共生活,首先要理清其生成的内在逻辑。具体而言,影响良序公共生活生成的内在逻辑包括内部动因、组织结构、制度环境、技术规则和文化基础。

1.内部动因:对公共利益的平等追求

对公共利益的平等追求是当代良序公共生活生成的内部动因。公共利益是公共生活的基石。在传统社会的公共生活中,人们谋求公共利益的广度和深度极为有限。通常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都由权力或权威中心来处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很小,甚至有时“统治者利益就是公共利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导致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所追求的利益也以“同心圆波纹”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的结构向外扩散,形成“差序利益”。

而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中,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呈现出了不同的逻辑特点。一是对公共利益追求的普遍化。随着社会分工和职业结构日益细化,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都急剧扩张,从事专门化职业的人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参与公共生活是人们表达诉求、谋求和维护合法权益、聚合公共利益、达成“公共善”的必要途径。二是对公共利益追求的平等化。尽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但在一定意义上,公共利益也是个人利益的有机聚合,其公共属性决定了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争取和维护。特别在个人合法权益备受珍视的今天,平等地追求公共利益、达致公共善是公共生活的重要动力。三是对公共利益追求的主动性。当代社会人们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并非无目的的自发行为,公共生活也不是自发的交往行为。良序的公共生活需要人们主动参与和积极作为,这种参与和作为也高度建构着各类新型利益关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利益格局。因此,对公共利益的平等追求构成了当代良序公共生活生成的内部动因。

2.组织结构:扁平化多中心的组织架构

与传统熟人社会中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公共生活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生活呈现出原子化和多中心的特征。由于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不再束缚于血缘、地缘和职缘,连接的纽带更加多元,原有的“身份”也逐渐模糊,一定范围内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加平等。公共生活的组织形式不再是以某些权威或权力为中心的“金字塔”型,或是无秩序的自发行动,而是倾向于更有目的和效率,更注重个人的平等体验、民主表达和行动自由的积极行为。由于摆脱了层级组织中的“被安排”、“被主导”的命运,拥有一定自主性现代公共生活在组织架构上呈现出扁平化特点。

多中心也是现代公共生活的组织特点。在领域分离的现代公共生活中,人们参与某种公共生活的决定性因素不再仅仅是特定的权威或权力。不同场域的价值原则也各有不同,人们围绕效率、公平和自由等价值原则主动参与各类公共生活,而不同类型的公共生活也通过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生活内容等形式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人们穿梭于不同的公共生活圈子、表达不同利益主张、争取各自的权利诉求,满足各自的精神旨趣,展现着“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现代公共生活的各种形式在地位上相互平等又彼此独立,形成一种平等的多中心秩序。

由于任何一个主体都不具备解决一切复杂多元、持续变化的问题的知识、能力和资源,因此组织结构的扁平和多中心客观上决定了现代公共生活治理主体与形式的多中心。这种多中心治理结构要求充分发挥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兴趣爱好、习惯和语言等要素形成不同的交往组织,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3.制度环境:规范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

当代民主社会是法治社会,健全规范的法律、政策和制度规范体系是建构良好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支撑。在传统熟人社会中,生活空间狭小,人际关系单纯,交往形式简单,诸如诚信、互助、友善、睦邻等公共生活的规范体系能够通过习俗和舆论自然形成,因此不必借助于强制性规范进行约束。

但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空间急剧扩大、人际关系纷繁、交往形式多元多变、信息交流不对称等特点决定了原有道德规范和礼法的约束效力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公共生活的秩序维护需求。在多中心的现代公共生活中,人们通常着眼于自身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在没有严格的上下等级隶属关系的参与主体之间,制度和規范的缺位将导致参与主体的搭便车和投机行为,公共生活也极有可能陷入“公地悲剧”与“集体行动困境”。为了避免现代公共生活的治理失灵,需要更加具体、明确、规范、健全的契约、规则和制度予以保障。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对于维持良序公共生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日渐广泛的人际交往行为也必须依靠法制的规约和道德的调适,以明确权责,降低交往成本,克服利益冲突,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

4.技术规则:清晰明确的规则共识

规则是建构公共生活秩序的必要条件。在传统社会中,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往往诉诸于道德规则——“礼”。费孝通先生将中国乡土社会视为“礼治”的社会。“礼”作为维护传统公共生活秩序的规则不同于法,它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关予以实施,维持“礼”这种规则的是社会传统。人们在日积月累的交往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交往规则,如等级秩序、行为规范、处事原则等,通过言传身教践行并传承着这些规则,并形成一种交往经验或传统,它是实践理性的产物。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这种礼治规则的交往经验对于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在现代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重大变迁,单靠模糊抽象的道德规则已无法有效解决生活问题、维系交往秩序。理性公开、清晰明确的技术规则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成为良序公共生活的重要保证。

技术规则是可视化、操作化的行为规范。现代公共生活中,维系公共交往的纽带多样而复杂,除了共同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更多地表现为公共利益、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等,公共生活的参与主体也愈加多元,公共生活形式愈加丰富,目标诉求愈加具体,利益和价值诉求的达成也更加需要各主体间的协作与包容。清晰明确的技术规则有助于厘清公共交往行为的边界,规范交往过程,降低交往成本,减少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弥合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不同于经过时间沉淀的道德规则,技术规则是人们根据特定公共生活的类型、特点、目的和宗旨而建构出来的。在现代社会中,技术规则的制定只有进行充分对话,整合不同成员的意见和需求,形成最大多数的共识,才能使人们自觉遵守,技术规则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在公共生活和集体行动中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没有清晰明确的技术规则和自觉遵守规则的参与主体,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共生活。规则体系完善与否,决定着公共生活的秩序和品格。

5.文化基础:合作包容的公共精神

合作包容的公共精神是良序公共生活得以延续的文化基础,赋予公共生活以灵魂。事实上,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延续都要依赖于一定的文化基础。在传统领域合一的社会中,无论是普通村民还是“单位人”,都被结构化于国家之中,人们依附于宗族和单位,缺乏独立人格和自主能力,只有遵守道德礼法、服从权威安排才能寻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传统社会的公共生活通常在本质上体现为日常生活,遵守道德、尊重权威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社会生活方式重构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迁、权力配置的调整加速了原有公共生活方式的瓦解。现代公共生活建立在社会化、专业化基础之上,打破了原有的自上而下、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人与人之间以相互独立的原子而存在,在结成特定的公共组织、开展公共生活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观点诉求、习俗禀性等差异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合作包容的公共精神就显得弥足重要。

公共精神是一种公民美德,体现为人们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以及公共责任的秉持。现代公共生活的重建归根结底需要国家与社会、市场、公民之间协商与共治。合作与包容的公共精神是滋养良序公共生活的重要文化基础。信任、协作、宽容、团结等文化要素往往具有自我增强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均衡,为公共生活的良性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视域中,一个成熟的公共领域和良善的公共生活是维系个人和国家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保障个人权利得以实现、推进国家民主化发展的关键力量。传统以权力和权威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良好公共生活秩序的重塑要求既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契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同时也能将植根于自身的优秀文化基因传承下去,在变革社会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发展,这就需要转变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与技术,通过治理方式的变革推动公共生活的良性发展。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建构现代

良序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治理方式的变革,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地培育和建构现代社会良序公共生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是人们通过自由、平等、理性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协商等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社会冲突、增进社会共识和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治理方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与传统,继承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中庸”、“民本”思想与实践,允许并尊重差异性的存在,容纳不同意见,以人为本,主张通过协商达到和谐的境界。同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传统社会的“协商型”治理也有根本差别。传统社会的“协商型”治理或“协商文化”建立于小农经济、专制政治和宗族礼法基础之上,“协商”双方主体资格不平等、缺乏制约机制,其本质在于通过“朝议”、“谏议”、“清议”、“乡议”等形式维护封建统治和等级秩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超越了传统社会受制于生产方式所导致的协商政治在个人权利、平等地位、普遍参与、制度保障、技术支持、公共精神等方面的局限性,契合现代社会治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使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议题设置更加包容、诉求表达更加多元、制度保障更加健全、规则程序更加清晰、利益整合更加有效。

当前,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具有较好的公共生活习惯和参与意识的地区已经或正在形成良好的协商民主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但在一些经济发展和公共生活较为落后的地区,却无法有效地推行协商民主实践,有些地区即使开展了,治理效果也比较差,很难构建起良序公共生活。社会基础固然是协商民主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条件,但治理模式的转型对于公共生活的改善也发挥着重要的形塑作用。具体而言,协商民主为现代良序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念、制度与技术支持。

1.价值契合:协商民主明确了良序公共生活的价值导向

公共生活的本质在于其公共性。公共性要求每一个公共生活的主体都能参与其中,促进社会公共善的实践。良序公共生活应当是围绕谋求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的现实目标而展开的。然而,资源稀缺的客观现实决定了个人利益具有排他性,而这种排他性也是公共生活冲突的最直接根源。在利益分化的现代民主社会,要缓解个体利益之间以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并努力使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实现共赢,就要从简单利益争夺走向理性的利益协商。因此,力图通过对话协商达成共识、促成公共利益的协商民主为良序公共生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的路径。

协商民主以平等自由、对话倾听、包容理解和理性妥协为基本要素,这不仅满足了当代公共生活的本质特性,同时还指明了公共生活的价值导向,即以追求共同利益为目标,承认差异、主张参与、强调对话与磋商。一方面,协商民主通过人们之间自由而平等的对话磋商来提高个人自主化程度,调整个人的利益偏好,促进利益融合,化解矛盾冲突,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协商民主也有助于培养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美德,提高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意识、理性精神和民主素养。就此而言,协商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民主的程序,其平等、包容、理性的价值导向也为良序社会生活的构建提供了方向,而秩序优良的社会公共生活也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社会资本。价值上的契合使协商民主与良善的公共生活相互促进、相互建构。

2.制度保障:协商民主提供了良序公共生活的制度规范

良好公共生活秩序的构建离不开对交往主体、交往过程和交往规则的约束與规范。传统社会的公共生活主要靠道德伦理、内心自觉和简单的共同体规章予以规范。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关系仅靠内在道德自觉是难以有效维系的,以契约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公共生活必须依靠一定的制度规范予以保障。制度是支撑公共生活的理性体系。协商民主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形式为公共生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为制度保障的协商民主主要体现在对不同层次、类型、范围和目的的公共生活的形塑与规范。我国基层协商民主最具代表性的“温岭民主恳谈”就是首先从规范和完善公共生活开始的。1999年6月,温岭市松门镇开展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为了改善自上而下、满堂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松门镇创新性地引入了对话式的论坛形式,使干部与群众能够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处理公共事务程同顺、邝利芬:《温岭民主恳谈的意义及局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松门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做法也得到了积极推广,各地掀起了以畅通民意渠道、改善公共服务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并相继将此纳入了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从单纯的协商对话、到公共事务决策方式的改善,再到“參与式预算”的形成,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具有温岭特色的“民主恳谈”协商民主模式逐步形成。事实上,这种“民主恳谈”就是一种旨在畅通民意、加强沟通、提高决策合法性与民主化程度的公共生活制度化平台。协商民主作为一种规范公共生活的制度与机制,就是要打破由经济体质改革和社会转型所造成“利益的通达性阻塞”张静:《通道变迁:个体与公共组织的关联》,《学海》,2015年第1期。,重构民众与公共生活的制度化关联,缓解政府与社会的疏离,改善公共生活现状,优化公共生活质量。

制度保障需要制度化文件予以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并相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指导思想,就是把不同层面和领域的协商民主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的陆续出台,协商民主逐渐从一种民主实践上升为制度形式,成为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性文件的相继出台不仅有助于形成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良好制度氛围,同时也为问题复杂、情况多变、矛盾突出的公共生活提供了有效的治理资源。通过建立一整套的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平台和渠道,使各种形式的公共生活有序开展,让每一个人在公共生活制度规定的范围之内都能自由平等的表达利益诉求,进行充分的对话协商,形成理性共识,达致“善良意志与自由精神、个人善与共同善的有机统一”吴育林:《论公共生活及其主体性品质》,《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3.技术支持:协商民主提供了良序公共生活的技术规则

良序公共生活的运行不仅需要制度保障,现代社会民主自由、平等多元的公共生活理念的落地,很大程度上需要科学、合理、有效的技术规则予以支持。哈贝马斯认为,在公共领域中构成交往行为必须满足三大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Wahrheit)、正确性(Richtigkeit)和真诚性(Wahrhaftigkeit)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只有在保证三大有效性基础上,公共生活参与者之间的理性交流和协商对话才能顺利开展。良好的协商规则不仅有助于强化人们有序处理冲突、调和矛盾的规则意识,还有助于提高人们在参与治理、参与决策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各地协商民主实践蓬勃发展,在实践模式上进行了大量创新,不仅有温岭的“民主恳谈会”,还有南京的“市民论坛”、安徽的“南塘实验”、湖北的“开放空间会议技术”、河南邓州的“四议两公开”、天津宝坻的“六步决策法”、杭州的“民情合议庭”、四川彭州的“社会协商对话会议”等等。协商交往技术的创新是实践模式的创新的核心内容,技术的创新通常体现在交往规则的设计上。例如,安徽“南塘实验”将西方民主辩论的12条“罗伯特议事规则”改良为乡村版议事规则——“南塘十三条”,明确了公共讨论中的程序、发言规则和注意事项,其中渗透着现代公共生活的平等、尊重的理念参见翟明磊、吴达:《“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南塘试验》,《南方周末》,2009年4月2日。;湖北“开放空间会议技术”的最大特色是“4321要素”,即四项原则、三大动力、两类参与和一项法则,遵守“在场的人就是合适的人”、“凡是发生的都是有原因的”、“只要开始了时机就到了”、“结束了就让它结束吧”四项原则,依靠“公共性、热情和责任感”三大动力,“蜜蜂和蝴蝶”两个特殊参与主体以及双脚法则,保证公共生活中人人有声音、人人有选择、人人有分享、人人在协作、人人有平等参见袁方成、张翔:《使协商民主运转起来:技术如何可能——对“开放空间会议技术”及其实践的理解》,《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湖北省通过利用“协商座谈会”、“社区论坛”和“四民工作法”等技术,有效整合了并动员了包括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物业公司、政府机构等组织和人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着力解决了社区环境、社区治安、惠民资金使用和社区利益纠纷等公共问题资料来源于2014年3月21日“湖北省城乡基层组织协商民主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材料。。不同的实践形式都包含着细致的技术规则设计,以保障公共生活的民主化和有序化。协商民主探索和形成的理性协商的技术规则,对于培养公民意识和理性精神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处理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种理念和能力,公共理性通过公众参与所形成的并不是基于某种最高理想原则之上的绝对真理,而是公共的程序性规则、合作的理念与协商的共识。”李海青:《理想的公共生活如何可能——对“公共理性”的一种政治伦理学阐释》,《伦理学研究》,2008年3期。

将更多的公共生活热情转化为工作思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将更多民主理念和目标转化为促进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机制和路径,凝聚公共生活共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现代良序公共生活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性支撑,能够真正激发公共生活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对技术化的规则和具体的流程设计落实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自由、尊严的公共生活理念,培养出具有参与热情、能力和理性的现代公民。

四、分析与思考:以基层协商民主

推进公共生活的重建郡县治则天下安。相比于嵌入地方治理中协商民主所承担的回应需求、决策咨询等功能,基层协商民主被赋予了更实际的民主意涵。因此,基层协商民主是协商民主最丰富、最生动、最鲜活的体现。近年来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蓬勃发展极大提高了城乡社区公共生活质量和基层社会民主自治水平。然而,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协商民主在推动现代良序公共生活构建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如协商形式多样,成本较高,缺乏可复制性,难以推广普及;协商程序和机制与现有制度间缺乏有效衔接,制度供给不足;协商技术不成熟,参与主体协商意识和民主精神有待提高,协商效果难以保障,共识难以达成;对协商民主的认识容易偏差容易造成协商异化,违背协商民主的基本精神,难以塑造出参与型的公共生活文化;等等。因此,以基层协商民主推进良序公共生活的重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突破观念上、制度上、技术上和文化上的瓶颈,积极开展尝试与创新。

首先,牢固树立基层民主自治的观念。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应当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政府部门要逐步放权并赋权于社会,转变“官本位”的观念和过去以单纯行政命令管理社会的方式,更多发挥引导、指导和支持的作用。与此同时,民众要在公共生活中逐步意识到个人的利益诉求通过集体行动更容易达成实现,在思想上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开展自治转变,使公共生活更加民主、高效和公平。

其次,继续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重点解决治理模式与现實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协商需求与协商民主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打破传统的官僚行政的封闭性,增强基层协商民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积极主动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构建更为科学、有效、规范的基层协商民主模式,推动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

再次,不断创新基层协商民主的技术规则。扩大协商议题的应用范围、增强协商主体的代表性、规范协商过程、科学设计协商流程等等。通过探索技术可行、规则明确、流程清晰的协商技术,提高民众的程序意识和规则意识,提高公共生活质量。

最后,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提升公民文化素养。社会组织是培育公共精神、构建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践协商民主的良好形式。要通过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带动民众参与各类公共活动,培养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兴趣以及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的能力,提升民众参与现代公共生活应具备的文化素养。

良好的秩序是公共生活得以健康开展和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尽管随着社会对效率和功利的热衷,科层化、建制化的官僚体制开始席卷公共领域,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中,人们专注于自身无暇他顾,公共交往空间遭受严重挤压,但人们对于良序公共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消失。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协商民主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改革中的问题要靠继续深化改革来解决,协商民主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的调试与修正、解构与重构,在重建自由平等、积极有序、崇礼向善的良序公共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徐东涛)

作者:李欣

第3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生活》的主线

《政治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贯穿《政治生活》的主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是个大概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从要素层面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民意政治(如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等)、政党政治(如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等)、责任政治(如责任政府,首长负责制等)、法治政治(如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等)。

從制度层面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是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与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从运行机制层面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包括权力分工与权力制衡机制、政治参与机制、民主与集中机制、法治机制等。

从规则层面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则包括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遵循程序和规则的原则等。

《政治生活》诠释了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生活》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作了系统阐释。

在观念形态上,它阐述了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联的重要政治观点。总体来说,阐述了以人为本、人权、法治、权利义务观、公民意识、公平正义、政治发展、和谐社会等。这些重要的政治观点呈现于教材中,表明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在制度层面上,它阐述了我国各项重要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对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主义民主领域上,它阐述了党内民主、国家事务领域民主和社会事务领域的民主。党内民主是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相结合的民主。国家事务领域的民主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及政府各级领导成员以及对其监督等方面的民主。社会事务领域的民主是指选举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经济文化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群众团体的领导成员以及对其监督等方面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上,它阐明了我国目前主要的两种民主形式,即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通过两种民主形式,我国人民广泛参与国家事务,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显现出全面性、真实性特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方略和部署方面,它谈到发展党内民主与发展基层民主相结合的方略,谈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相结合的科学部署等内容。在第三单元,它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而在第一单元则阐述了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发展党内民主与发展基层民主的结合,实际上就是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略。此外,在第三单元阐述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在第一单元则阐明,要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民主制度建设与民主政治理念的培育,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理念,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理念,也不可能有效地运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有机结合正是我国目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科学部署。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方面,它阐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重大进步成果,如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党的执政方式上提出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政府改革方面,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依法行政,政府权力受到监督,政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等。《政治生活》把这些民主政治的进步成果均反映出来。

在公民的政治参与机制方面,它阐述了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义务及履行民主权利的途径、方式等内容。

此外,它还概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和优势。教材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文件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特点的概括,简要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政治生活》对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有益探索

对中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政治生活》在阐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时,严格遵循中学教科书的编写规范和特定要求,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德行形成规律设计和安排教材内容,对如何培育学生的社会民主政治理念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使教材具有某些特色和风格。

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的全面性和简要性的有机结合。《政治生活》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它毕竟不同于理论专著,也有别于理论通俗读物,它不可能也不是专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专论。《政治生活》顾名思义,讲的是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内容。它根据中央提出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面对和将要面对的生活为基础,组织教材内容。就整体而言,全书阐述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较为完整的知识,其内容具有全面性的特征。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自身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对此中学教材不可能作系统论证,更不能进行拓展。中学教材编写为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允许减少理论层次,降低理论难度,因而,教材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时,有不少问题是点到即止。如关于民主领域、民主形式、党内民主等,仅仅提供“是什么”方面的知识,而对于“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不展开论证。换句话说,教材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论述,大体保持常识性的程度,力求简明扼要,因而教材又具有简要性的特征。可以说,全面性和简要性的有机结合是教材的特色。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政治生活》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类型、本质、特点、制度框架、民主形式、民主领域、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民主集中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等理论知识。恰是这些理论知识,回答了学生面对的政治生活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正确参与政治生活的问题,因而它成为支撑着整个教材质量的知识支柱。教材具有鲜明的理论性。《政治生活》在注重理论诠释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政治行为的引导。例如,在讲述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强调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引导学生树立“履行义务的权利观”和“负责任的自由观”;在谈公民如何行使选举权的问题时,引导学生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能力表现,在理性判断基础上审慎投票;在关于如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问题上,引导学生懂得行使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在关于公民如何进行政治参与的问题上,引导学生做到坚持有序政治参与,遵守宪法与法律的规定,遵循程序和要求等。这些要求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有利于学生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实践。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是《政治生活》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

再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结合。《政治生活》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阐述,其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具有真理性,其内容源于宪法和党的文件,根据权威文献引经据典进行编写,力求做到持之有据。每个重要的政治观点都是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与此同时,《政治生活》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倡导的价值具有合理性。如教材的目题采用复合结构,其中不少目题彰显着国家倡导的价值导向,如“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这些目题的后一句都是对前者价值目标的显示。又如教材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政府观、民主观、国家利益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引学生确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通过对我国各项政治制度的介绍,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通过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总之,教材内容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有机统一也是《政治生活》另一特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尝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责任编辑/刘 烨

作者:吴少荣

第4篇:乡长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乡长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默认分类 2008-07-19 10:04:22 阅读196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我于2007年9月调任$$乡乡长,在这次“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我本人能够按照乡党委的安排要求,结合“弘扬延安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积极学习,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对解放思想、延安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这次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深刻反思,深感

自身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现剖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和差距

(一)、学习抓得不紧。这是我岗位发生变化后感到最为不足的一个方面,虽然平时比较注重学习,集体学习都能参加,并且能认真思考,但由于整天拘于日常事务,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够,对上级的方针、政策等文件看得多,听得多,但研究的不够深透,缺乏理性思考与分析。在学习目的上强调学以致用,缺乏全面系统的知识升华,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也不够透彻,掌握和运用还不够好。

(二)、工作有时过于急躁,由于工作热情高、加上对各项工作总想追求尽善尽美,在具体工作中,总是想抓动快,雷厉风行,不愿拖拉,总是想把每项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最好。因此,在工作中容易急躁,对工作不力或犯错误的同志批评训斥得多,说服教育的少,有可能伤害这些

同志的感情,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工作作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是下基层调研时间较少,虽然也知道下基层调研的重要性,但往往由于时间安排不紧凑,导致时间仓促,走访不够深入,了解还不够细致,与群众的接触较少。二是在工作中与书记沟通的多,与具体工作人员和是其他领导沟通的较少,也没有很好地深入到干部群众中,沟通思想,更换意见,总认为下次不忙时解决,可工作一忙起来,就在集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事务性工作,各种会议以及应酬中。三是对干部关心不够,主要表现在与干部平时谈工作多,个别谈心较少,重点教育更少,存在要求不够严,疏于管理的现象,在领导班子内部也存在工作见面多,思想见面少的现象。

(四)、廉洁自律标准还有待提高。个人廉洁自律能够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但

在个别问题上,比如用车上还存在公车私用现象。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总是一味强调没时间,没精力学习,片面地认为基层领导干部重要的是实干,是落实上级的政策、措施,只是掌握省、市、区的大政方针,形势动态,工作就可以做好。因而在学习中实用主义倾向地比较严重,导致在学习中挑重点,拣实用,面对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观理论读得不够

精,缺乏系统性、深刻性。

(二)、作风建设不够深入,总认为自己是从乡镇副书记、人大主席的一步步干出来的,群众对自己的评价一贯都是好的,自己在工作中也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加之自己是经过组织多年培养提拔,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但往往只是埋头苦干,抓实干,忽

略了作风建设。

(三)宗旨意识,树立得不够牢固。由于在思想改造上有所放松,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所淡化,没有真正树立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公仆意识。与群众的联系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廉洁自律方面就是放松了自己的约束和要

求。

三、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要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要把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作为重点,常抓不懈,深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与实际工作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运用各种形式,注重零星时间的积累,积极学习经济、法律等其他方面的知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和要求,把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群众的实际把急需办的事,能够办的事,覆盖面广的事作为工作重点,抓重点,重点抓;抓具体,具体抓;抓细致,细

致抓;抓深入,深入抓;用抓实实在在的工作,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切实履行历史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三)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处处以身作则,广泛接受监督,使自己的工作和

作风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考验。

第5篇:乡长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民主生活会剖析材料

丰收乡乡长王玉健

2012年5月31日

按照县纪委和组织部的安排,今天在这里召开丰收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通过自查和互相提,我就自身存在的不足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不足

1、创新意识不强。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主要存在思想解放不够,观念陈旧,做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方法少,不够深入细致,如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问题,机遇总是与困难风险同存,往往在考虑发展时,总是把困难和风险放在前面,有时就失去一些发展机遇,表现为胆量小,在工作中,很少主动做同志们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班子成员之间谈心,沟通思想时间较少,影响对某些问题看法共识的达成,影响班子合力的凝聚,由于这种表现的存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锐意进取的精神不强,有时工作中出现得过且过的想法,在领导和同志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缺乏勇气。

2、思路不够开阔。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主动性有时不够强。等着基层找上门来的多,深入到村到户少,虽然始终坚持加强思想修养,不断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想问题、做工作、办事件还是沿袭老方法、老套路多,部 - 1 -

署落实具体工作多,谋划全乡统筹发展长远发展思考的少;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考虑乡上的难处多,存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运用现有农村政策处理有关问题方面不够灵活,有时总感到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工作中,有时思想顾虑比较多,突破思维定势少,敢想敢干、敢闯敢冒、大胆创新意识不够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3、在理论和业务学习方面做的不够,忙于日常公务,疏于政策理论学习。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

1、努力提高创新意识。深入贯彻县委十四届全委工作会议精神,以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活力为手段,完成年初确定的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产业建设等指标。以推进项目建设、扩大财源,壮大集体经济为重点,建设新农村,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做解放思想的表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乡情,谋化发展,努力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法、新举措;挖掘资源,瞄准税源,突出新农村建设,带动乡村经济跨越发展,切实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克服求稳怕乱,因循守旧的思想,看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打造一个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服务农民的人民满意乡政府。

3、 认真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三创”活动,增强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

进一步树立廉政的理念,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坚持严以律己,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规范言行,不奢侈浪费,在工作上吃苦耐劳,不畏艰苦,始终保持一股勇气,一股锐气,勇往直前,从自我做起,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做好政府全面工作。

第6篇:乡长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党委民主生活会剖析材料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各位领导: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今天在这里召开刘坪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我现就本人在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小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解放不够。本人在思想作风上还不够艰苦,特别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主动性有时不够强。虽然始终坚持加强思想修养,不断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想问题、做工作、办事件还是沿袭老方法、老套路多,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少;部署落实具体工作多,谋划全乡统筹发展长远发展思考的少;面对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考虑乡上的难处多,存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运用现有农村政策处理有关问题方面不够灵活,有时总感到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工作中,有时思想顾虑比较多,突破思维定势少,敢想敢干、敢闯敢冒、大胆创新意识不够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能力提升不够。日常工作中虽然能够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够从坚持群众观念,自觉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但是在如何更好地做好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 - 1 -

民等方面探索得不够多,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形势的变化,在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和接待群众来访上,如自来水改造、通村公路维修等方面,自觉维护党委政府整体形象和利益方面考虑的多,为基层群众、特别是一些特殊群体考虑的相对较少,做的也不够;在全力招商、突破引资等方面思路还不很宽阔,措施还不很有力,成效还不很明显。

3、开拓创新精神不强。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能够经历千锤百炼变得更加坚强的重要原因。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主要存在思想解放不够,观念陈旧,做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方法少,不够深入细致,如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问题,机遇总是与困难风险同存,往往在考虑发展时,总是把困难和风险放在前面,有时就失去一些发展机遇,表现为胆量小,思想不解放。在工作中,很少主动做同志们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班子成员之间谈心,沟通思想时间较少,影响对某些问题看法共识的达成,影响班子合力的凝聚,由于这种表现的存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锐意进取的精神不强,有时工作中出现得过且过的想法,在领导和同志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缺乏勇气。

4、作风过硬不够。作风事关形象,作风事关发展。日常工作中,本人在完成县委县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大,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了解民意,主动开展调查

研究较少。个人认为,作风上存有四多四少的现象,即一是听取基层汇报情况多,实地考察少;二是等着基层找上门来的多,深入到村到户少;三是在乡镇处理具体事务时间多,跑村组下基层时间少;四是工作一般布置多,动真碰硬较真格少;由于上述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问题的及时解决和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

1、进一步树立发展的理念,争做解放思想的表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镇情,谋化发展,努力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法、新举措;挖掘资源,瞄准市场,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切实引领农民增收致富;要不断转变观念,积极开拓创新,克服求稳怕乱,因循守旧的思想,看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努力建设一个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服务群众的人民满意政府。

2、进一步树立奉献的理念,争做勤奋工作的表率。作为乡政府乡长,自己要时刻意识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牢记宗旨,克难求进。要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和饱满的革命热情,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心系基层,心系群众,服从大局,团结同志,共同肩负起强乡富民的神圣使命。在工作中不求名利、不计得失,摆正位置、当好角色,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3、进一步树立廉政的理念,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坚持严以律己,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要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思想上自觉抵制腐朽思

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工作上吃苦耐劳,不畏艰苦,始终保持一股勇气,一股锐气,勇往直前;在用权上克已奉公,不以权谋私,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4、改进工作作风,埋头苦干办实事

做到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重要的是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诺为民承,制为民建,”,说实话,察实情,为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干部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5、改进生活作风,保持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看似小事、实为大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群众不仅仅用它来评判党员干部个人,也用它来评判党员干部队伍。自己作为乡政府乡长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规范言行,坚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永远保持奋发有为,坚韧不拨的精神状态。管住自身,管住亲人,管住自己的干部,重视思想道德修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洁身自好,廉洁奉公,做到“慎微、慎初、自尊自爱”从爱护和关心干部出发,加强对干部生活作风的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保证每个党员干部都能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从我自己做起,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第7篇:2011民主生活会乡长发言提纲

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乡政府乡长:***

今天这次民主生活会,我认为这是一次总结自身前期工作,查找自身存在问题,有效推进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活动。希望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增强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严肃换届纪律及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 下面结合自己实际工作,本人将近期各方面的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个人自查情况

一是学习方面。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和国务院、省、市重要文件精神;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组织的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胡锦涛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深刻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愿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意义。

二是工作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按照稳定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把群众利益与党和政府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两个多月来,本人多次接待群众单独或集体上

访,热情接待,仔细了解情况,尽力帮助解决困难;对于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安排有关部门调查了解,果断处理,保证群众利益,促进和谐发展。

三是纪律方面。严肃换届纪律,是确保顺利完成换届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是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的重要抓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带头维护换届工作纪律,这是重大政治责任。必须明确要求,严格约束自己;珍惜荣誉,维护组织形象;弘扬正气,发挥表率作用。特别是作为一乡之长,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始终站在维护换届纪律的第一线,加强监督,把正风肃纪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

二、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我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原有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虽然本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仍缺乏一种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

二是自身素质能力与履行职责的要求还有差距。来到新的岗位,工作的角色定位、性质要求都发生了变化,自己感觉在管理和领导方面的经验还不足,工作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处理繁杂和重大问题时思考不够全面,全局把握的能力还不够强。

三是工作作风与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前期开展了一些调研,在较短时间内对我乡基本情况进

行了了解,但缺乏有针对性的工作调研,解决实际问题较少。对于分管的部门,不能大胆真抓实干,有碍于面子,怕影响关系的想法。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的实干精神还不够强,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三、整改措施

一是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将学习时刻贯穿于生活和工作中。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学习形式,既要向书本学,又要向领导向同事学习,同时学会思考,勤于总结,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增强为人民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实意为他们解决问题,竭尽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要热情接待前来上访的困难群众,认真听取汇报,让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提高筹划能力、协调能力、落实能力,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采取群众接受、欢迎、

喜闻乐见的方式,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坚持换届纪律,树立党员表率。严格遵守“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五个一律”换届纪律,思想上高度重视,程序上严格把关,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对换届纪律的宣讲、指导和监督,坚决执行上级及市委各项换届纪律要求,保障各项工作部署顺利落实,为农村“两委”换届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以最优组织、最严纪律、最佳作风、最强力度,扎实推进换届工作。

以上发言,不足之处,还望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和锤炼自己,为##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第8篇:副乡长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班子评议:是一个善于学习,真抓实干的班子,班子成员之间能够做到相到支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形成了领导班子“合心、合抓、合力”的良好氛围。

个人年度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努力方向。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根据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任务要求,紧密联系个人实际,自查自纠,自我剖析,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知识面窄。

2、缺乏创新精神。

3、有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工作标准时高时低。

二、主要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和重视不够。

2、解放思想做得不够。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2、转变工作作风。

3、高标准、严要求自己。

第9篇: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张乡长)

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民主生活会

发言材料

张斌兵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的安排要求,乡党委召开这次保持党的纯洁性民主生活会,要求我们深入查找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对于我们不断改进作风、加强廉洁自律、更好地履行职能,促进全乡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袁纯清同志、张九萍同志、冯志亮同志在全省、全市、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本乡实际,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查找政府班子在全乡经济发展、关注民生、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我本人在思想政治建设、党风党纪、效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明确努力方向,认真撰写了发言材料。下面,我就政府班子和我本人存在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刻解剖和分析,请大家提出宝贵批评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一)我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整合后,工业经济转型步伐不大,乡集体企业经营管理不到位,遗留问题未能较好地解决,新兴产业发展不快,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农业调产力度不大,“一村一品”规划发展有差距,就业矛盾比较突出,群众增收困难。

3、招商引资力度不大。思想不够解放,没有积极主动 “走出去”。

(二)政府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1、执政理念有待更新。政府在转变职能、转换机制服务经济发展上仍有差距。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主动性差,有推诿现象。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工作要求布置的多,亲自干、亲自检查的少,存在形式主义、本位主义。

(三)我本人作为主要领导干部,自身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体现在: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敢闯敢干的胆识和勇气,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经验主义,对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认识不够准确。

二是把握政府工作全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对工作安排多,没有在创特色、出经验、争先进方面深入研究和下苦功夫,凭经验办事。

四是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的主动性不强。由于到我乡工作时间短,平时忙于琐碎事务,深入基层调研少,从而对各村的经济发展中和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实际困难不能够很好地把握。与同志们的沟通不够,由于工作头绪较多,与同志们交流淡心的次数还较少,导致对干部的一些思想状况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工作方法还有待改进,对自己和同志们的要求还不够,对工作标准、工作要求有所降低,有时存在老好人的思想,导致个别干部办事拖拉,纪律松散,出现工作上的缺位和不到位现象。对比较棘手的工作,有时也有畏难情绪,导致了在工作上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力度不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还不多。

二、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感肩上的担子重和压力大,在全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浪潮中,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时不我待。我总觉得有一种精神在激励我,有一种责任在催促我,有一种眼神在期待着我,我们一定要认真形势,努力克服自身不足,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强化服务,执政为民,创新务实,谋求发展,努力推动我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些,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学习,强素质,促提高。

为提高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干事创业的能力,我们班子成员要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继续保持好每周集体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根据各自分管工作,有针对性地自学,在夯实基础、苦练内功、提升本领上下功夫,达到综合素质提升的新跨越。

第二,明思路,办实事,谋发展。

一是继续在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休闲观光农业上下功夫;二是要继续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三是继续在特色城镇建设上下功夫;四是继续在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上下功夫;五是继续在发展商贸服务业上下功夫。

第三,抓作风,促转变,求实效。

一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老百姓的疾苦、困难放在心上;二要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时效性;三要树立“无功就是过”的工作意识,一切工作用效率和质量来衡量。对工作迟缓,贻误时机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四要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认真贯彻执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五是保持政令畅通的工作局面,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对乡党委的决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我本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要多站在全局角度、长远发展的高度去学习、去工作、去考虑问题,抓好政府自身建设,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加压再加压,时间上抓紧再抓紧,强化工作纪律,提高办事效率,为党委分忧,为群众服务,当好表率。二要切实转变作风,沉下心来,弯下身来,深入基层推动工作的落实。多做一些破解难题的工作,多做一些研究政策的工作,多做协调落实的工作,多做一些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民生的好事、实事、具体事,使政府的决策和工作多走近路,少走弯路,不走错路。三要多深入基层,了解民情,集思广益,主动采纳好的意见建议。主动发现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情况,不断总结新经验,切实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使我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公共关系实训下一篇: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