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2022-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的功能。制定这个制度有很多预防措施,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制度》,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万荣县开展秋季开学期间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集中检查

本刊讯(记者 崔文生)9月6日,运城市万荣县市场监管局集中开展了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大检查,确保开学后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尽早部署,细致安排 8月下旬,该局印发了《万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1年秋季开学期间学校(含托幼機构)食堂食品安全集中检查的通知》,要求学校食堂负责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学前认真开展自查;各股所按照《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七个方面严控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风险。

培训考试,提升能力 组织全县所有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参加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举办的《山西省食品安全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组织参训人员进行了考试,未取得结业证书的食堂从业人员坚决不予上岗。

开展检查,压实责任 从许可管理、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人员管理、设备维护、原料控制、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等多个方面入手,逐条逐项认真检查;充分发挥食品快检作用,对米、面、油等主要食品原料进行快检,不合格的坚决不准使用;仔细查看从业人员新冠疫苗接种和健康证明情况,未接种疫苗、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一律不得上岗。

作者:崔文生

第2篇: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保障学生集中用餐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食堂和为学生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下统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以及管理、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条: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或园长,下同)负责制。学校食堂应当以学校名义依法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含食品经营许可范围的《行业综合许可证》。

第四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按照“学校具体管理,政府属地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的要求,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教育部门管理责任、市场监管部门监管责任。

第五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方式,包括每周自查、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督导检查(简称“四查”)。

学校负责开展每周自查。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督导检查。教育部门开展飞行检查、督导检查。

第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档案,自查表和监管部门检查表应当归档管理,以备检查。

第七条: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明确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机构和监管人员,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名单在学校食堂醒目位置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自查和监督检查情况应当在食堂餐厅醒目位置或学校网站公布。

第九条:各地可根据工作实际,选择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协助开展学校食品安全自查、监督检查、抽样检测等工作。

第二章:学校自查

第十条:学校(含校外供餐单位)应当建立学校食堂每周自查制度,按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学生在校期间每周开展自查,并留存检查表,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对采用自营方式供餐的学校食堂,自查内容包括许可管理、信息公示、制度管理、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设施设备及维护、餐饮具清洗消毒、营养健康、问题整改落实等。学校食堂用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十二条:对引入社会力量承包或者委托经营食堂供餐的,学校每周自查时还应当检查承包方或受委托经营方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情况,承担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情况等。检查发现学校食堂管理中出现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的,学校应当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到位。

第十三条:自查发现存在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及时整改到位,并作好记录。

第十四条: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时,应主动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处置,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第三章: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建立辖区内学校食堂名单(含校外供餐单位),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将学校集中用餐全部纳入监管。

第十六条:监督檢查包括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督导检查。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使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表》。教育部门检查可参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制定检查表,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检查表。如需打分,可增加赋分栏。监督检查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进行。

第十七条: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督导检查,应当列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年度计划,明确监管频次、监管重点和责任人。

第十八条:市场监管部门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实施季度检查制度,每季度全覆盖检查1次。每学期开学前,应重点检查学校食堂末梢端取水水质检测报告。

第十九条:省、市、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根据监管实际,适时单独或联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开展飞行检查。

第二十条:上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对下级部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督查重点包括下级部门的工作情况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情况等,督查内容包括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等,每年不少于1次。

第二十一条: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每学期应当联合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食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学校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第二十二条:监督检查时可同时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抽查考核。

第二十三条:对学校引入社会力量承包或者委托经营食堂供餐的,以及从供餐单位订餐的,还应检查供餐合同(协议)、食品经营许可、经营资质及日常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等。

第二十四条:监督检查记录一式两份,分别由学校和检查部门留存。

第二十五条:被检查学校的负责人应当对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结果进行确认,并在记录上签字;拒绝签字的,监管人员应当在检查记录中注明。

第二十六条: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校外供餐单位监督管理,市、县级市场监管部门于每年12月底前向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辖区内供餐单位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情况。

对校外供餐单位实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简称“黑名单”,下同)。纳入“黑名单”的单位应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提高检查频次,并作为政府采购、选择招标的重要考量因素。

第二十七条: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市场监管部门对向学校统一配送或由定点单位采购的米、面、油、水(海)产品、生鲜肉、蛋类、豆制品、调味品等大宗食品每年至少实施1次抽样检测;对辖区内学校食堂自行采购、使用量大的蔬菜等食用农产品原料,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抽样检测(可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抽检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将相关配送或供货单位纳入“黑名单”,并及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建立退出机制。

第四章:结果运用

第二十八条: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根据检查结果,可依法采取限期整改、约谈负责人、社会公示和行政处罚等措施。

第二十九条:监督检查结果应当及时纳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第三十条:监督检查应当严格遵守检查程序,检查人员应当严守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

第三十一条:飞行检查、督导检查中发现存在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通报属地监管部门,属地监管部门应当监督整改到位;发现属地监管部门不作为等情况,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2022年1月29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月28日。

第3篇:中学食堂卫生监督检查状况与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某省中学食堂的硬件设施(备)、卫生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卫生状况,为学校改进学生食堂卫生管理提出建议,为政府职能部门对规范中学食堂管理进一步提出新的建议。方法: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全省公办和民办学校不同性质和办学层次的12所学校作为研究现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学生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实地调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回收整理后使用SPSSII.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12所学校的24座学生食堂卫生状况除部分民办学校偏差。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学校进行比较,食堂硬件设施和卫生管理落实合格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食堂卫生监督量化评分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和在校学生对食堂卫生基本满意,但同时也指出学校食堂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结论:某省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现状不容乐观,主管领导食堂卫生安全意识淡薄,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欠缺,教师与学生期待进一步改善学校食堂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健康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关键词:中学学校;食堂卫生;HACCP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某省12所不同层次和类别中学学校。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中学办学层次、学校类别、地理位置分布及各类学校所占比例等因素综合考虑,共调查学生食堂24座。研究方法:依据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从业人员、卫生管理等方面。调查结束对每一份调查表进行复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保证资料客观、完整、准确。

2 调查工具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1.1 食堂从业人员:每座学生食堂随进抽选5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2.1.2 学生:每所中学各随机组织20人进行座谈。

2.1.3 教师:每所中学各随机组织10人进行座谈。

2.2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

3 研究工具和主要内容

问卷为结构式调查问卷,由本调查者自行设计,问卷包括《某省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状况现场调查表》、《某省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状况调查表》(食堂从业人员调查问卷)。

3.1 数据的录入整理

3.1.1 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包括确切概率法)、非参数检验等。研究结果中P值均取双侧概率,检验水准a定为0.050。

3.1.2 质量控制:整个调查过程包括问卷设计、调查对象的确定、现场实施、资料录入和分析等均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4 结果

4.1 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现场调查结果

4.1.1 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方面:本次调查的24座学生食堂中,有2座(8.33%)学校食堂周围50m以内有蚊蝇滋生地等污染源;食堂内外环境整洁的有22座(91.67%) ;按操作流程布局的有17座(70.83%) ;操作间地面材料符合要求的食堂有20座(83.33%) ;墙壁采用浅色、无毒、不渗水材料援涂,炉灶旁及蒸气间的墙面瓷砖高度到顶的食堂为16座(66.67%)。设有单独备餐间和凉菜间的食堂仅有7座(29.17%) ; IE备餐具清洗消毒间并有明显标志的有20座(83.33%);“三防”设施济全有效的有20座(83.33%) ;有22座(91.67%)食堂实现电子货币化:现金收取配备收银机(验钞机);仅有7座(29.17%)食堂建有男女更衣室及炊事员专用卫生间.

4.1.2 食堂原材料采购、贮存及加工方面:所有食堂24座(100%)均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大宗原材料采购实行索证制度。20座(83.33%)食堂原材料实行集中定点采购:建立原材料采购、验收、保管、发放制度的有20座(83.33%)食堂;只有10座食堂(41.67%)设有粗加工间;16座(66.67%)食堂设有主副食库,三防设施齐全;有20座(83.33%)食堂区分荤、素食品原料及原料、半成品和熟食品的盛放容器及加工用具,有专用操作台和标志;只有6座食堂配置留样柜,实行24小时留样,占到25.00%。

食堂的公用餐具多采用洗碗机、蒸汽进行消毒,其次是含氯餐具消毒液进行化学浸泡消毒,少部分(8.33%)食堂未按照要求进行餐具消毒;有20座食堂的工用具未进行消毒,占到83.33%。

4.1.3 从业人员方面:被调查的120名从业人员有113人(94.17%)持有有效的健康培训合格证明,只有35.00%的专间操作及售饭人员规范佩戴口罩。

4.1.4 学生食堂卫生管理:中学均制定有食品卫生安全的制度、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卫生责任追究制度,但多不够健全。

4.1.5 不同办学层次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状况比较:按照中学的不同办学层次进行比较,内外环境整洁、凉菜间单设消毒、餐厅消毒及洗手、加工流程布局、容器工具分用、原料当天烹调、食品保质超期、原料分池清洗、采购索证、“三防”得力、冷藏设备正常、生熟品分柜、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反映某省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状况普遍欠佳。

5 讨论与建议

5.1 学生食堂硬件设施不完善,基础卫生设施不达标。研究发现某省中学学生食堂普遍存在食堂面积不足、内部布局不合理、基础卫生设施差等问题。综合调查结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整体布局不合理,功能区划分不明显,大部分学校食堂缺少餐具消毒间、单独备餐间;相当一部分学校食堂的加工操作间不符合卫生要求。

5.2 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领导对学校食堂卫生重视不够。调查显示25%的学校没有实行校长负责制,43.75%的学校食堂管理员未接受过任何培训。

5.3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卫生知识欠缺。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等环节,食品从业人员的意识与行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应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由于不正确的操作或忽视卫生措施,可能会导致食品受到污染甚至发生食物中毒。

笔者认为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某省中学学生食堂值得探讨,建议今后多考虑到本地区学校的具体实际。

參考文献

[1] 傅美玲.2003年抚州市临川区城乡学生集体食堂卫生状况调查.预防K学论坛,2004. 10(5):535-536

[2] 卫生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卫监督发((2005) 431号

作者:孙国华

第4篇:学生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1.制订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全面检查与抽查、自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2.卫生管理组织负责本部的各项卫生检查制度的落实,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一次卫生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3.厨师及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要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4.卫生管理员每周1-2次对食堂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同时检查食堂的自查记录,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5.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二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提交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严重的交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5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

一、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经营。

二、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身体,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上岗时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三、建立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禁止采购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商贩提供的食品;无商品标签或超过保存期限等“三无”的食品;未经有关部门检疫、不合格的畜禽肉类制品;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混有异物的食品及其它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四、库内食品要分类存放,摆放整齐,做到先进先出,防止超期变质。

五、食品的保存、清洗、切配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冰柜、用具、容器应有生熟标记,不得使用塑料容器盛放熟食品。

六、食品的营养要搭配合理,符合学生生长发育的需求。

七、厨师操作前要对食品、半成品的质量严格检查,对不符合烧煮、烹调要求的食品不准进行烹调加工。烧煮时,应将食品上下翻动,使食品各部位都能受热,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八、公共餐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

九、学校每餐、每样食品按要求进行留样,分别留足100g盛放在己消毒的留样盒中,标明留样时期、品名、餐次、留样人后存入冰箱内,并作好留样记录。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保存期内未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即可倒掉;留样食品盒应单独存放,不得与其它无关食品混放。

十、工具容器设备要洗净,厨具要摆放整齐。及时冲洗、清扫工作场所,保持环境卫生。

十一、完善防蝇、防尘、防鼠、防潮设施,定期开展除四害活动。

十二、严禁学生在校门口购买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

**县**镇第二中学

2019年9月

第6篇:食堂食品及原辅料采购检查验收制度

为保证学校食堂采购食品质量卫生安全,价格合理,以保障就餐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和有关卫生规范、标准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为保证食堂采购食品卫生安全,价格合理,采购、验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二条 食堂食品采购必须坚持严格的供货资质审查、索证索票及公示制度,并进行严格检查验收、登记和建立进货台帐。 第三条 食品采购坚持“勤进快销,以销定进”的原则,防止积压、霉变、过期和浪费。

第四条 食品采购必须有二人以上共同选择议价,采购的食品及原辅料必须卫生安全,价格应低于市场价。

第五条 食品及原辅助料采购必须到持有国家工商、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证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的合法经营者门市、摊位采购。

第六条 食品采购除验证索取食品经营者合法《工商营业证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外,对所购食品原料按以下原则进行索证索票:

1.采购鲜(冻)畜禽肉及制品时,索取生产商定点屠宰有关证明,以及相同批次的检疫检验合格证明、购货凭证(发票、收据)。 2.采购进口食品原辅材料时,索取购货凭证和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相同批次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3.采购食品添加剂,索取购货凭证和生产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许可证,以及相同。

批次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采购进口食品添加剂时,包装标识和使用范围必须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 4.批量采购其他定型包装食品原辅材料,产品包装除具“三名”、“三期”,索取相同批次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 5.采购非定型包装食用农产品或非批量采购食品原辅材料时,索取销商出具的购物凭证。

第七条 食品采购中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浙江省餐饮业食品及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规范》第八条规定禁止采购的食品及原辅料。

第八条 粮、油、肉等大宗食品采购实行定期定点采购制度。由学校与供方签定购销合同。

第九条 食品及原辅料采购实行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凡购进霉烂变质等不合格食品或价格高于市场价的食品,由采购人及时退货或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

第十条 食品采购备用金管理。采购人员根据采购食品品种、价格和数量,于前一日在总务室或食堂财务人员处借领一定数量的采购备用金妥善保管。采购结束后及时完清采购手续,结清货款,防止资金丢失、拖欠或债务纠分。

第十一条 采购建立进货台帐和索证资料不得涂改、伪造,保存两年。

第十二条 违反本制度的,本单位将严厉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7篇: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赫章县双坪乡丰沟小学

学生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

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

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三、各岗负责人应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

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四,单位卫生管理人员每周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

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五、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两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按严格有关规

定处理.

第8篇:食堂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龙潭乡中心学校食堂

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保证饮食卫生质量,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制订健康检查制度。

一、 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且必须每年进行年检贴花。

二、 食堂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具有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并每年必须进行健康体检。

三、 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炊饮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四、 观察有无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疾病及不良卫生习惯的从业者从事食品加工活动。

五、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毒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六、 食堂从业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七、 要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不定期对炊饮人员的手等卫生状况进行采样抽查。

八、 组织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和卫生知识培训。

九、 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登记、督促和管理。

第9篇: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2

大井小学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1、坚持环境卫生清扫“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2、主管领导定期检查(每周三下午);

3、食堂负责人自查(每天上午);

4、卫生领导组成员抽查(不定期);

5、按标准严要求,不留死角;

6、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上一篇:北京旅游景点英文版下一篇:教育孩子的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