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作为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对其进行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各因素间的协同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论文 篇1: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

摘 要 我国矿产的资源非常丰富,开采历史悠久,能源储量也非常大,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矿山开采的相关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但与此同时,开采区的环境也受到持续性破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地开发矿产资源导致的环境破坏,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某采煤塌陷区为例,对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明确具体的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生态修复 治理方法

煤炭是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煤矿大规模过度开采,虽然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却也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频繁发生,尤其是采煤塌陷区的出现,严重破坏矿区自然地貌景观、水平衡系统,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造成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经济损失。

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会导致环境出现严重问题。矿山地质和环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过度开采矿区,导致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二是矿产地受到自然灾害引起地质环境问题。

三是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地下水位流失。

四是开采矿区导致水土污染。开采矿產资源过程中,会大量排放污水,同时会对附近的地下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实施意见,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灾害的重视程度,如《矿山生态环境环保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坚持“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基本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解决矿区遗留问题,提高矿山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和治理水平。同时,鼓励各省市结合实际矿山地质条件,采用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的治理措施,有效治理不同地质环境下的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问题,因地制宜,优化调整治理模式,如生态恢复、旅游开发、生态产业园等,使治理区居民群众生活和生产得到有效保障[1]。

同时,在治理和防护矿山地质环境的过程中,要加大地质监测力度,对周边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还要加强相关技术开发和应用,建立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的双向机制,共同提升矿业开采成效。

1 采煤塌陷区矿山概况及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1.1 采煤塌陷区矿山概况

该矿山1975年启动开采,开采深度由-280至-900m标高,煤田主采区为下石盒子组煤层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2煤层,采煤区内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区内断层较多,使用的开采技术简单,如长臂后退式采煤法,经过多年开采,逐渐形成较大面积的塌陷坑、地裂缝,导致区域内建筑物和整体耕地面积沉降,给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不便。根据调查显示,该采煤塌陷区地层以粘性土为主要土体,夹杂有人工填土、粉土、砂性土等,地下水位一般深埋在3~4m以下。

1.2 采煤塌陷区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采煤塌陷区地质灾害主要由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地资源流失、不稳定边坡等问题,其中,滑坡主要有楔形体岩质滑坡、黄土滑坡、岩质滑坡,土体结构稳定性差,一旦遇到采煤工况改变和恶劣天气变化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滑坡出现[2]。泥石流大多因采煤塌陷区松散体堆积物,如废渣、建筑垃圾、煤矸石弃渣等,如果遭遇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极易引发泥石流问题[3]。在该采煤塌陷区矿山中,塌陷中心深度在0.5~5m范围内,平均深度为2.76m,伴有大量地裂缝,采煤塌陷区塌陷程度基本属于中重度塌陷,少量属于轻度塌陷(具体见表1)。而且,矿区地下水位较浅,导致大量耕地和居民房屋陷入水中,在枯水期会形成沼泽区,导致耕地长期无法恢复。雨季时期,塌陷区积水面积甚至超过了20.00km2,耕地总损毁面积达3.15km2。

该采煤塌陷区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地面沉降、土地资源流失,以及由此导致的衍生问题。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为追求更多经济效益,该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只注重煤炭开采,不重视环境生态保护和修复,最终出现大面积塌陷和积水,严重损坏生态环境,大量土地资源流失,地面塌陷和积水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给矿区居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不便。

2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

现阶段,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当积极应用先进环境治理理念和方法,结合治理区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采用科学适宜的治理措施,逐渐实现人与矿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互。针对该采煤塌陷区的情况,可确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

1.开发旅游资源,建立矿山地质公园,采煤塌陷区地表形式较为多样,可以在地质环境治理的同时,保留这些特殊地表形态,作为典型示范和教育基地,还可将其融入当地旅游体系,建设景观山体、人工湖等。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建立采煤坍陷区生态旅游或历史文化景观旅游体系,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

2.开展绿化工程,注重生态修复治理,强化植树、植草等方式,加快矿山生态环境恢复速度[4]。

3.促进耕地恢复,建立生态农业园,积极治理地裂、波状地等问题,促进基础耕地恢复,发展生态农业。

3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

3.1 土地复垦治理模式

该模式适合地表塌陷1.5m内、地表常年无积水的轻度塌陷区域,该治理区域地表轻微下沉,地表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但高差较小,治理难度不高。针对治理区中存在的大面积农耕用地,需提前勘察确定工作量和处理措施,如回填处理措施。先将耕地上熟土剥离存储,剥离深度为50cm,然后将开挖人工湖的生土回填,回填标高为31.5m,最后将剥离的熟土覆盖平整,恢复土地生产能力,达到可利用状态。随后,在恢复后的耕地上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为当地居民群众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2 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生态修复治理模式,主要适用积水深度常年保持在3m以上、已经形成大面积积水的重度塌陷区域,是利用生物措施和治理工程对采煤塌陷区进行治理,但原有土质条件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无法恢复至原有土地类型[5]。该采煤塌陷区原有地质和水文情况较好,选择植树造林、种草的方式,可以实现生态快速治理和恢复。例如,可以栽植各类观赏性植物、建造林带,为快速成林展现景观效果,可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红榉、法国梧桐、银杏、七叶树等,将种植间距控制在6m左右。在树种选择和栽种时,红榉胸径在13cm左右,银杏胸径、高度和土球直径为15cm、4m、1.0m左右,法国梧桐和七叶树的胸径在12cm左右。或者种草增加整体绿化效果,涵养水源,提高植草重视程度,在植树区域或者某些固定位置,播撒草籽或者种植草皮,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

此外,经过各种水生植物的种植,逐渐形成净化型湿地生态系统,促进水质改善,为周边居民和工业供水提供支持。

3.3 旅游开发治理模式

旅游开发治理模式需要结合当地情况、特点、历史文化等,最大限度利用大面积、重度程度塌陷区域和常年积水区域,将其打造为旅游城市。一方面,该采煤塌陷区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较好,且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建立人工湿地公园的方式逐渐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保障边坡基本稳定性,并为周围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度假场所,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6]。例如,建立人工湖和人工岛,可以建设一个总面积在3km2左右的椭圆型人工湖,根据地下水位埋深5.9~7.1m,标高22.2~25.5m的特点,选择便于构成人工湖的天然地形,确定最高水位和湖底高程后建设开挖人工湖,并通过地下水、沱河、降雨等补充人工湖水源[7]。人工岛要结合地形和湿地公园实际情况,共设计建设六个人工岛,其中五个形似麦穗,不同人工岛功能不同、主题不同,如会展中心、博物馆、游乐中心、欧美小镇等,人工岛的坡比设计应与护坡坡比相同,岛顶高程超过最高水位,上坡坡比较为平缓,一般为1:6/7,底部坡比较为陡峭,为1:3/4;人工岛边坡采用30cmm10砌石护坡,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条伸缩缝。在公园广场位置,为体现公园景观性,可选用雪松、香樟、桂花、银杏等树种交错种植,种植间距为2m×2m。完善公园基础设置,不仅保障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效果,还能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距离城区较近、塌陷面积较小的区域,利用其丰富的地质条件建立矿山地质公园,体现塌陷区地表多样化特征,保留最具代表性的塌陷景观,大力开发旅游业。

3.4 综合治理模式

对以上三种治理模式进行整合分析后,确定可采用综合治理模式对采煤塌陷区不同塌陷情况进行治理,构建一种大区域综合治理模式,将采煤塌陷区治理与当地种植、旅游等产业相互融合[8-9],与新农村建设相互融合,遵循宜旅则旅、宜养则养的因地制宜治理原则,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逐渐实现治理区绿色、永续发展[10-11]。在该采煤塌陷区矿区经过治理,已经实现了该区域地质环境的改善,目前已经形成3.00km2的人工湖湖水面积,绿化林地面积达到2.33km2,部分耕地和建筑用地也得到相应恢复,区域地质环境改善情况良好,取得了一定示范工程效应。

4 结语

总而言之,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针对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应当不断提升治理重视程度,详细了解采煤塌陷区矿山灾害类型和特点,结合矿区实际情况、群众需求和未来发展目标,确定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和治理模式,包括土地复垦治理模式、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旅游开发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模式,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取得良好环境治理效果。当前矿产的地质环境问题已经变得日益严重,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國家发展富强的重要资源,对矿产地质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应该加强相关治理措施和方案,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的综合治理,完善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保护地质环境的资金投入,建设矿产地质环境标准化的体系。同时,对需要进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矿区,对进行开采中各项的开采活动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结合治理矿区的地质及环境条件,进行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的预测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的质量是长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管理。我们应严格按照开发方案进行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保护好植被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 金鑫.浅谈淮南矿区采煤塌陷区治理模式[J].能源环境保护,2018,177(03):23-25.

[2] 刘昊茹.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151(02):248,251.

[3] 张建瑞.永城煤田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J].现代矿业,2019,35(03):195-197,206.

[4] 刘健.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504(22):129-130.

[5] 杨文芳,杨明.采矿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06):68-69.

[6] 刘金勇.矿山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164(03):201,203.

[7] 唐跃文,燕淘金,王辉.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保护的新思路[J].西部探矿工程,2010(07):165-166.

[8] 殷翔,吝哲峰,卢崇明,陈禹丞,孙婷婷.陕西省安康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A].第二届中国西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8:23.

[9] 黄霞,齐冉.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评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01):32-34.

[10] 陈建平,李成,孙魁,杜江丽,彭捷.陕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模式初探[A].第二届中国西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8:35.

[11] 汪超.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特点与治理现状[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6[C].2016:134-135.

作者:常来生

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论文 篇2:

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摘 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作为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对其进行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各因素间的协同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影响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自然地理、基础地质和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一套适合于济南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与线性加权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对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和叠加分析,得到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区。结果表明: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优等区域占全区面积的18.43%,良好区域占52.00%,中等区域占27.58%,且多分布在中南部低山地区。该研究结果为黄河下游(济南段)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层次分析法;济南市;GIS;黄河流域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Jinan City

MA Xueying et al.

(Shandong Provincal Geo-miner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Institute, Jinan250014, China;Key Laborator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 Mineral Resources, Jinan 250014,China;Shandong Provinc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Jinan250014, China)

Key words: Ecological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Jinan City; GIS; Yellow River

生態地质环境是地球表面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生活条件的总和,同时生物的活动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生态地质环境[1-2]。随着人类经济化进程的加快,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3-4]。因此,科学评价生态地质环境,可以为城市规划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也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创新。近年来,随着“3S”技术的发展,遥感和GI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地质环境评价中[5-6]。许向宁等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充分运用GIS技术对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进行评价[7];陈朝亮等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江市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8]。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是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近几年随着北跨、黄河流域的发展等,经济发展迅猛。因此,科学评价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可以为济南市土地利用、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理坐标为北纬35°59′27″~37°31′56″,东经116°13′12″~117°58′12″,区域面积10242.57km2。济南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年平均降水量623.0mm,大气降水在区内空间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济南市北部为济阳坳陷、淄博-茌平坳陷,南部为鲁中隆起。地层南老北新,南部以古生界灰岩为主,北部以新生界黄土及砂砾沉积岩为主。研究区区位见图1。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有:(1)济南市河流及市、县、乡行政边界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来源于1∶5万数字化矢量图;(2)降水量数据,来源于济南市水文局雨量站的实测资料;(3)地质灾害数据,来源于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地质灾害排查;(4)地下水质量数据,来源于济南市地下水监测项目;(5)植物覆盖度数据是根据中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遥感反演的植被指数NDVI,采用象元二分模型估算得出。

2 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生态地质环境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由许多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部分组成,合理的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至关重要[9-10]。本研究综合此方面专家学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依据济南市的地质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基础地质、自然地理、生态条件等基础上,最终选择3大类9个指标最为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即植被覆盖度、年均降水量、地形地貌、土壤地球化学质量、地层岩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综合前人的研究,结合济南市的实际情况,根据各指标的分类标准,将9个指标对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对其进行赋分;满分10分,最小影响2分,其余介于最大与最小值之间(见表1)。

3 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首先,对收集到的济南市各评价因子的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制作对应的图件,并利用MAPGIS将各图件统一到同一个坐标系统下;对收集到的各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进行处理,画出济南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图,根据济南市地下水监测资料,画出地下水水位埋深图,评价得出地下水质量图,根据遥感解译得出植被指数NDVI,评价出植被覆盖度;搜集济南市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资料,评价出济南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搜集区域活动断裂构造、地震动参数和岩土体特征参数的基础上,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最后,运用前面所述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利用MAPGIS软件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对各指标评价结果进行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并根据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得分M,将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分为优等(M≥8.5)、良好(7.5≤M<8.5)、中等(6.5≤M<7.5)、差等(M<6.5)4个等级。济南市各层次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见图3~6。

(1)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优等区主要分布在济南北部商河县及济阳区部分区域、济南市城区北部、莱芜中西部,面积约为1887.96km2,占总面积的18.43%;此区域主要为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植被覆盖度高,地质灾害不易发,为生态地质环境优等区。

(2)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大部分为良好区,主要分布在济南市中部、平阴县大部分区域、莱芜大部分区域,面积约为5326.17km2,占总面积的52.00%;此区域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域以及北部齐广断裂两侧,该区北部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质量较差,南部山前地带地下水质量相对较好,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深,地下水质量相对较好,植被覆盖度较高,为生态地质环境良好区。

(3)济南市生态环境地质中等区主要分布在济南市城区及南部山区、章丘区圣井-埠村一带、莱芜南部及东南部周边区域,面积约为2825.06km2,占总面积的27.58%;该区域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地,主要受人类不合理的工程及过度扩张所致,存在发生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植被覆蓋度低,属于地质条件较强限制地区。

(4)济南市生态环境地质差等区零星散布,此区域主要为山地,面积约为203.38km2,占总面积的1.99%,属于地质条件强限制地区。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影响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因子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和MAPGIS对调查和监测的各种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适合济南市的评价模型,最后用MAPGIS的叠加分析进行运算,得到的结果如下:(1)综合考虑济南市自然地理、基础地质条件等,最终以自然地理、基础地质、生态条件为一级评价指标,并确定植被覆盖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壳稳定性、地形地貌等9个评价因子为二级评价因子,构建适合济南市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模型。(2)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以良好区为主,主要分布在济南中北部大部分区域、莱芜区的中西部,该区域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植被覆盖度较高,不易发生地质灾害。

结合济南市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以及各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加强地质环境安全调查评价工作。在城市发展、产业转移承接和重大工程规划选址及建设时,加强环境地质勘查评价工作,查明环境地质条件和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前做好相关预防、治理或避让措施,确保重点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安全。(2)建立健全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网点,对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以便获取大量的丰富资料,为治理和保护生态地质环境提供更准确的参数和方案,从而了解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幻麒.基于综合评判法的丹寨县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20.

[2]左瑞琦.石家庄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D].石家庄:河北地质大学,2016.

[3]王克晓,陈刚,陈伟涛,等.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5,40(07):78-82.

[4]许卉.黄河三角洲北海新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

[5]石巍巍,席盼盼,张春伟.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地下水,2018,40(02):122-124.

[6]杨晏立.GIS技术支持下的川西白玉县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7]许向宁,王文俊,黄润秋.基于GIS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243-248.

[8]陈朝亮,林玲,李强,等.内江市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9,34(01):20-25.

[9]尚晓雨,王磊.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探讨[J].地球,2019(02):95-97.

[10]杨澍.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5.

[11]魏燕珍.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与预测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12]赵光帅.乌蒙山区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评价[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13]章旭,李成,毛郁,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以乌蒙山重点贫困地区喜德县、昭觉县交界区域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2016,36(04):632-637.

[14]徐华,王欢,鲁守刚,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绥中县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20(06):116-120.

[15]孙乃泉,孙丽,杨咏梅.层次分析法在大庆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3,35(02):142-143,149.

(责编:张宏民)

作者:马雪莹 柳浩然 吴璇 姜晓芬

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论文 篇3:

关于从环境管理到环境治理理念的改变的探究

如果环境治理没有成为导向最终目标选择决策的“价值判断”,仅仅是包含实现最终目标决策的“事实判断”,那么很有可能让步于其它目标。在当前的中国,发展是第一要务,亦即最终目标的“价值判断”,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也以GDP导向为主,环境危害某种程度有滞后性,而且毫无疑问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互相矛盾,那么环境治理作为“事实判断”就会由于不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而被各级政府所忽视甚至有意放弃。

一、从环境管理到环境治理

1.治理与管理的区别 。

虽然很多文章并未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但管理和治理两个词的不同,恰恰反映了一种理念的改变。两者存在如下显著区别:一是主体不同,管理的主体只是政府,而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乃至个人。二是权源不同,政府的管理权来自权力机关的授权,而治理权中的相当一部分由人民直接行使,这便是所谓的自治、共治。三是运作不同,管理的运作模式是单向的、强制的、刚性的,因而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常受质疑,其有效性常难保证;治理的运作模式是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治理行为的合理性受到更多重视,其有效性大大增加。

2.环境治理概念的界定 。

罗西瑙认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只有被多数人接受(或者至少被它所影响的那些最有权势的人接受)才会生效的规则体系,既包括政府机制,也包含非正式、非政府的機制,随着治理范围的扩大,各色人等和各类组织得以借助这些机制满足各自需要,实现各自愿望。

3.环境治理理念的革新 。

从环境管理到环境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原有的单一治理主体已经无法应对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不但需要企业和公众的配合,更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然而由于环境仍然具有公共事务的特点,需要政府从自身开始转变职能,以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理念,引导多元的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到环境治理中,从而构建一套多主体多维度的协同治理合作体系,对环境进行全方位、低成本、高质量的治理。

二、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

政府仍然是环境治理的主体,在环境治理中应有以下几方面的作为:首先是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应当建立环境保护的基本框架,约束各种参与主体的行为;其次是经济手段的辅助使用,运用价格、成本、利润、信贷、税收、收费、罚款等经济杠杆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最后是政府投资环保产业,根据中国环科院认为:要使中国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环保投资需占GNP的2%以上,环境问题基本解决,环保投资需占GNP的1.5%,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环保投资也需占GNP的1%。企业投资固然应当是投资主体,但当前阶段尤其是中国,政府投资不可或缺。

公众作为最广泛的环境利益相关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理论和实践中都应积极将这一主体纳入环境治理体系中。政治权力下放,促进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进而建立完整的政府、企业、公众的环境治理多元参与主体,是以后中国环境治理改革的方向。

三、以环境权为核心的制度重塑

1.企业参与的制度重塑 。

本文认为,针对企业主体的环境权,主要指企业具有“破坏”环境的权利,以便维持基本的生产活动。承认企业的“环境破坏权”,并不是纵容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而是改变既有的政府管制方式,运用更加合理有效的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平衡生产与环保,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以控制企业的碳排放为例,既有的政府管制模式简单粗暴,根本原因是不认可企业具有“环境破坏权”;而西方国家广泛使用的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的方法,通过累进税制和控制总量的手段,使企业自主衡量“破坏环境”的成本,来选择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的逻辑前提就是认可企业的“环境破坏权”。后一种方式就是典型的政府与企业间的协同治理――政府成为掌舵人而非划桨者,只是在宏观上对碳排放总量进行控制,而在微观领域让企业按照市场的方式来进行资源的配置与优化。此种方式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增加了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激励,并引导企业低碳发展。

2.公众参与的制度重塑 。

针对公众主体的环境权,主要指公众具有“享受”环境的权利,进而保障健康的生活状态,以“环境收益权”为核心的针对公众主体的制度重塑,包括以下四个维度。

维护法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构成应当包括环境信息知情制度、环境立法参与制度、环境行政参与制度、环境司法参与制度,以及出于保障上述制度实施的程序保障制度等。

融入实践。近年来全国各地意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积极创新公民参与环保的形式,如圆桌会、陪审员、道歉书、点单式、联动化等形式,其目的在于吸引公众积极地参与到环境管理和公共决策中来。

投身组织。环境 NGO 作为新生事物具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民众根基,是公众参与最活跃、最有效和最具生命力的组织形式,它培养了公民自我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能力与热情,加强了公民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这种沟通和交流促进了公民间新的人际纽带的形成和良性互动,产生新的公共空间。

參与激励。首先,应当重视对环境意识的教育宣传;其次,应当进行奖励机制的相应设计;最后,应当构建低成本的参与制度。

四、职能转变的逻辑起点

多元环境治理体系的建构有其逻辑起点,那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重视环境问题,积极参与治理。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人都可从自然环境中受益而不能排除他人从中受益;同时,我们无法选择消费或是不消费环境,因为失去了环境,我们就无法生存,即使想不消费环境,它仍会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一个人是否消费而影响到其他人是否消费。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这就使政府具有环境治理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叶文虎.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

[2] 谢钰敏.环境管理手段研究.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16,26(5):26-30.

作者:李敏

上一篇: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报告下一篇: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