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审核处方制度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工作的抓手,也是长效机制形成的保障。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的收集整理的《药师审核处方制度》,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药师审核处方制度

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及药师在处方审核与干预中的作用

摘 要 目的:探讨门诊处方常出现的问题及药师在处方审核与干预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门诊处方作为基础数据,同时提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后的门诊处方数据,分别统计每年度门诊处方出现的问题、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的类型等数据。对比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前后的差别。结果:药师审方能力提高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门诊处方主要常见问题包括超常处方、不适宜处方等;不合理处方中占比最高的是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医师;药师审方能力提高后,门诊处方中超常处方、不适宜处方等常见问题发生率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门诊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将丰富的药学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处方审核与干预中。通过提高药师审方能力,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得到有效提高,提升合理用藥水平。

关键词 不合理处方 临床医师 门诊药师 药学经验 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Common problem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and the role of pharmacists in prescription review and intervention

YANG Dong*, CHEN Nan, HUANG Jing, WU Tianku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mon problems in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nd the role of pharmacists in prescription review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basic data, and 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data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pharmacists’ abilities of prescription review and communication were extracted. The data of problems,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and types of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in each year were counted, respectively. Their differenc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pharmacists’ ability of examining prescriptions and communica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was lower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pharmacists’ ability of prescription review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 The main common problem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cluded abnormal prescriptions,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and so on an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occurred in the associate senior doctors or above.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prescriptions,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and the other common problems in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harmacists’ ability of prescription review (P<0.05). Conclusion: Outpatient pharmacists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and apply their rich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prescription review and intervention. The rationality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and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harmacists ability of prescription review.

KEy WORDS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clinician; outpatient pharmacist; pharmaceutical experience; clinical diagnosis of dysgraphia

门诊处方是药品流向的原始记录,也是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原始记录,同时还是药师为患者发药和调配的依据[1]。处方是医师给患者开具的取药凭证,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处方作为重要的医疗文书,在医疗活动中具有法律效力。药师调剂处方、医师开具处方都应当遵循适当、经济、有效、安全的原则。药师发现处方中的疑义或问题时,应请医师重新更正或确认,及时联系处方医师。处方的审核和干预必须在药师为患者调剂处方前进行。本次研究分析2016年—2017年门诊处方常出现的问题,对不合理处方存在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于2018年1月开始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探讨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前后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临床药师在处方审核与干预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门诊处方作为基础数据,同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后的门诊处方数据。分别统计每年度门诊处方出现的问题、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的类型等数据。

1.2 方法

1)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每月最后1周的周一,点评当天全部的门诊处方。按照临床药师审核记录表、处方点评工作表等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点评门诊处方常出现的问题。同时按医师的职称、不合理用药类型、年度发生数等指标进行分类统计。

2)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具体措施为:①门诊药方工作最忙碌的时候,注意安排门诊药师的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在确保药师有充足精力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保障药师的休息时间,确保工作效率的有序提升。此外,合理安排药师组合,保证配药高峰期每个窗口配1名做事井井有条、性格较缓的药师审核处方;②药师要不断更新药品信息、药学知识,改变工作模式,适应药学工作的转型,提高审核处方的能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③药师在处方审核中应注意干预方式,在处理疑义处方过程中,药师需改善服务技巧,提升交流技巧,避免引发矛盾和纠纷。门诊患者较多时,门诊药师可填写联络单让患者直接找医师的方式。门诊患者较少时,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考虑,门诊药师应电话联系医师;④药师在处方审核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起到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作用,可以避免医师疏忽错误。药师应积极与医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纠正医师长期不良习惯用法。处方审核时,把处方中常见问题及时反馈给医师,与医师沟通发现的处方问题,并进行更正、调配,提醒医师强化对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认知,避免再次发生问题。药师需加强对信息科的反馈,与信息科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不同职称医师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及主要类型;②比较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前后不合理处方常见问题变化情况;③分析各年度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結果

2.1 分析各年度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

2016—2019年共抽取104 060张门诊处方,2 092张门诊处方不合理;药师审方能力提高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占比均低于干预前(P<0.05,表1)。

2.2 分析不同职称医师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及主要类型

门诊处方主要常见问题包括超常处方(用药无指征)、不适宜处方(诊断与用药不符、药品选择不适宜、必须做皮试的药品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用药、不良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和用药禁忌等),其中,不适宜处方中医师出现问题的类型数量包括1种及以上;不合理处方中占比最高的是副高及以上职称医师(表2)。

2.3 比较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前后不合理处方常见问题变化情况

从类型分析,无指征用药为超常处方主要常见问题,药品选择不适宜为不适宜处方主要常见问题;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后,门诊处方中超常处方、不适宜处方等常见问题发生率均有明显减少(P<0.05,表3)。

3 讨论

临床医师开具不合理门诊处方的因素包括工作责任心不强、为患者服务意识淡化、医师和药师缺乏必要的沟通、新药专业信息更新不及时、医师人员数量欠缺、医师对治疗专业知识不足等[2-3]。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各年度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均低于5%;2016—2017年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3.00%,占总不合理处方的68.31%,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后上述数据分别降低为1.17%和31.69%。初级职称医师门诊处方主要问题为诊断与用药不符、药品选择不适宜;中级职称医师为药品选择不适宜、必须做皮试的药品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副高及以上职称医师为诊断与用药不符、药品选择不适宜。

通过合理安排药师组合以及工作时间,药师主动转型及更新知识、注重处方干预的方式、定期参加培训,提升药师业务水平,能够使药师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辩证的思维方式、丰富的药学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处方审核中妥当处理、正确判断医师处方,进而促使药师业务水平持续不断良好提升[4-5]。

药师通过临床实践能够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将临床思维、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合理运用到药学监护、药物治疗工作中,在审核药方医嘱或处方时,药师工作能力的提高,可促使药师具备临床医学知识、基本的基础医学知识、系统的药学专业知识,从而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有效降低过度干预的发生[6-7]。

药师通常比较熟悉药品的用量、用法,与回顾性处方分析相结合去审核处方,从而比较容易辨识用药频次错误等问题,持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新知识培训,积极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药品应用知识,正确辨识能力有极大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处方审核的安全性[8]。

2018年通过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大用药工作开展力度,发药时,加强与患者、临床医师的沟通、交流,传递正确的用药信息[9]。同时提升自身责任心、药学专业知识,强化用药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尽可能掌握临床治疗方面的知识,避免患者用药不当[10-11]。药师审方能力提高后,门诊处方中超常处方、不适宜处方等常见问题发生率均有明显减少,表明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具有积极意义[12]。

综上所述,药师审核处方在门诊处方调配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药师处方审核出现问题,对医院的信誉有所伤害,对患者的健康有着严重危害,浪费患者的治疗时间。因此,门诊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将丰富的药学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处方审核与干预中。通过提高药师审方能力,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得到有效提高,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玲, 陶松, 徐娟, 等. 运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J]. 安徽医药, 2019, 23(10): 2090-2094.

[2] 徐帆, 夏伟, 周娅琳, 等. 医疗机构門诊处方点评现状分析[J]. 西北药学杂志, 2019, 34(1): 135-137.

[3] 暴慧军. 某综合性医院中药处方存在问题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 2019, 21(8): 480-483.

[4] Singh P, Silverberg J. Real-world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patterns for atopic dermat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J]. Dermatitis, 2019, 30(5): 294-299.

[5] Kenawy AS, Kett V.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prescription on reducing medication errors in an Egyptian outpatient clinic[J]. Int J Med Inform, 2019, 127: 80-87.

[6] 王鹏, 马兰, 王宁. 某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J]. 人民军医, 2018, 21(7): 613-615.

[7] 樊萍, 高洋洋, 何璐璐, 等. 药师审核干预对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践与探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 38(19): 2079-2083.

[8] GumbieM, Parkinson B, Cutler H, et al. Is reclassification of the oral contraceptive pill from prescription to pharmacistonly cost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an economic evaluation approach to regulatory decisions[J]. Pharmacoeconomics, 2019, 37(8): 1049-1064.

[9] 牟景丽, 刘金萍. 基层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与展望[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 17(10): 1077-1081.

[10] 朱彦, 曾娜, 陈敏, 等. 医师处方行为规律与不合理处方规律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8, 18(1): 55-57; 66.

[11] 李培芳, 黄莺, 刘圣, 等. 静脉用药医嘱审核与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效果[J]. 医药导报, 2019, 38(3): 114-118.

[12] 郑婷婷, 李锦, 贺良, 等. 临床药师通过药品预算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实践[J]. 中国药房, 2018, 29(21): 3005-3009.

作者:杨栋 陈楠 黄静 武天坤

第2篇: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开展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的实践及效果

摘 要 目的:探討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开展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借助合理用药软件收集2020年1-4月开展处方前置审核的门急诊处方,分析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效果;收集2019年9-12月的处方作为对照组(仅进行事后点评)、2020年1-4月的处方作为干预组(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并进行事后点评),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情况;进一步选取2019年11-12月被软件系统拦截的处方作为拦截对照组、2020年1-2月被拦截的处方为拦截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处方拦截情况,评价前置审核对医师开方行为的影响。此外,以2020年4月获取的108 992张处方为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即全人工审核)与信息化模式(即软件辅助人工审核)进行事后点评,比较两种模式下的处方事后点评效果。结果:2020年1-4月,药师开展前置审核处方共2 393张,其中合理处方1 387张(占57.96%),不合理并进行干预的处方1 006张(占42.04%);药师干预后医师返回修改处方数983张,干预成功率为97.7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门急诊处方总体不合理率、各类型处方不合理率均显著降低(P<0.001);与拦截对照组的拦截处方数(1 402张)比较,拦截干预组的拦截处方数(721张)显著降低(P<0.001)。与传统模式比较,信息化模式下需要人工事后点评的处方数及“假阳性”处方数显著减少,且发现的不合理处方数显著增加(P<0.001)。结论: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可显著提高门急诊处方的合理率;在信息化模式下进行处方事后点评,可在降低药师工作强度的同时提高点评的准确度。

关键词 合理用药软件;前置审核;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harmacists in developing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prescription pre-audit with the help of rational drug use software. METHODS: With the help of rational drug use softwar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prescription pre-aduit was conducted during Jan.-Apr. 2020;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were analyzed. The prescriptions from Sept. to Dec. in 2019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for post review), and the prescriptions from Jan. to Apr. in 2020 were includ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re-audit and post review);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prescriptions intercepted by the software system from Nov. to Dec. in 2019 were further selected as the interception control group, and the prescriptions intercepted from Jan. to Feb. in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interception intervention group; the interception situation of prescrip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and the influence of pre-audit on physicians’ prescription behavior was evaluated. In addition, 108 992 prescriptions in Apr. 2020 were selected for post review using the traditional model (i.e. complete manual audit) and the information model (i.e. software-assisted manual audit )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two models were compared. RESULTS: From Jan. to Apr. in 2020, a total of 2 393 prescriptions were pre-audited by pharmacists, among which 1 387 prescriptions were reasonable (57.96%) and 1 006 prescriptions were unreasonable and intervened (42.04%). After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983 prescriptions were modified by doctor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intervention was 97.71%.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unreasonable rate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prescriptions, that of each type of prescriptions were al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01). Compared with interception control group (1 402 pieces), the number of intercepted prescriptions (721 piece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interception intervention group (P<0.001).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del, the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requiring manual post review and “false positive” prescription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information model, and the number of discovered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01). CONCLUSIONS: With the help of rational drug use software, prescription pre-audit by pharmacis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reasonable rate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prescriptions. The work intensity of pharmacists in post review of prescriptions can be reduced and the accuracy of prescription review can be improved in the information mode.

KEYWORDS Rational drug use software; Pre-audit; Prescription review; Rational drug use

2017年7月12日,國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明确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势在必行[1]。2018年7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指出,所有处方均应当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未经审核通过的处方不得收费和调配;该规范同时指出,医疗机构应积极推进处方审核信息化,药师可通过信息系统辅助进行处方审核[2]。在上述文件精神指导下,各大医院纷纷进行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合理用药的尝试。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处方审核仍主要侧重于事后处方点评工作,这一点评方式在管理上存在滞后性,且受抽样方法、抽样数量的限制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已配药甚至服药的患者来说基本上已失去管理意义[3]。因此,将处方审核工作由事后点评前置到事前干预,使所有处方经药师审核合理通过后才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能更有效地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既往在没有使用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处方前置审核的情况下,由于药师在审核处方的时候患者已完成缴费并等候取药,这时即使药师发现必须修改的处方,患者也需要退费并找医师重新开具正确的处方,处理起来相当繁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同时满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医疗机构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新要求,我院于2019年引进天际健康合理用药软件,并于2019年8-12月由药师通过该软件进行处方的事后点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并熟悉流程后,自2020年1月起增加了药师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环节,对不合理处方可做到“事中”的医师-药师互动,通过药师审核的处方才进行后续收费和调配。本文通过对我院门急诊运用该合理用药软件进行信息化工作的实践,并对其成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探讨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在提高门急诊处方合理率中的作用,为保障安全合理用药、推进药学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9月-2020年4月期间通过合理用药软件收集的门诊和急诊所有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于2019年9-12月的处方,药师仅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了事后点评;对于2020年1-4月的处方,药师在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事后点评的同时,还开展了前置审核干预。

1.2 方法

1.2.1 合理用药软件工作模式 我院使用天际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合理用药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对接,在本地架设服务器,保存基础数据库,通过提取、整合临床使用药品的相关信息,可为医师医疗行为提供“事中干预、事后分析”的工作模式。软件的核心部分是药品的规则数据库,该数据库通过系统规则的形式嵌入了药品说明书中的信息,包括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该软件根据系统规则对医师开处方的每个环节的合理性进行判定,并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同时,提供了开放的规则编辑权限,供指定人员修改,由我院每天安排2位药师实时维护系统规则。

1.2.2 不合理处方分类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4]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5],将不合理处方进一步细分为无适应证处方、用法不适宜处方、超剂量用药处方、重复给药处方、溶媒不适宜处方、选药不适宜处方及存在相互作用处方。

1.2.3 处方前置审核 我院药师于2020年1月开始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其工作模式流程为:①医师在合理用药软件提交处方后,首先进行软件审核,软件根据系统规则对医师开处方的每个环节的合理性进行判定,判定为合理处方者可直接进入下一步打印处方,判定为不合理处方者则分为拦截和提醒等不同等级。②若医师开具的处方被系统规则判定为“拦截”,则合理用药软件会弹框并强制医师返回修改处方,否则无法进入下一步;③若医师开具的处方被判定为“提醒”,则合理用药软件会弹框,医师可返回修改也可直接点下一步打印处方;此时若有前置审方药师进行干预,医师与药师可通过对话框进行互动,最终须经过药师同意方可进入下一步打印处方。处方前置审核工作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1.2.4 处方前置审核模式干预效果评估 ①为比较药师处方前置审核对降低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率的效果,笔者将2019年9-12月未实施前置审核的处方作为干预前的对照组,2020年1-4月实施前置审核的处方作为干预组。为避免系统规则因维护而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不合理处方数据偏差,笔者统一选择2020年5月8日的系统规则,对干预前后的处方进行事后点评,并比较干预前后系统中总体不合理处方、各类型不合理处方(包括无适应证处方、用法不适宜处方、超剂量用药处方、重复给药处方、溶媒不适宜处方、选药不适宜处方及存在相互作用处方)的情况。②为排除因合理用药软件拦截规则的维护而发生变化的影响,笔者进一步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2月(期间该软件拦截规则未作改变)医师开具的被软件系统拦截的处方为对象,将2019年11-12月被软件系统拦截的处方作为拦截对照组、2020年1-2月被软件系统拦截的处方作为拦截干预组,来评价处方前置审核对规范医师开方行为的影响。③通过比较干预前后总体处方不合理率、各类型处方不合理率、门诊和急诊处方不合理率及系统拦截处方情况,来评估处方前置审核的干预效果。

1.2.5 传统模式与信息化模式下处方事后点评工作效果比较 处方事后点评工作模式包括传统模式和信息化模式,其中传统模式的工作流程要求1名专职审方药师每天对前一天的所有门急诊处方进行人工点评,并将不合理处方逐条进行登记;而信息化模式的工作流程为前一天的所有门急诊处方首先由合理用药软件根据“1.2.1”项下系统规则先判断处方是否合理,对系统判定为不合理的处方再进行药师人工点评(图2)。

我院自2019年8月启动合理用药软件并持续进行了信息化模式下的处方事后点评工作,但考虑到我国目前还存在大量医院由于各种原因未购进合理用药软件、仍然采取传统模式进行人工处方点评的现实情况,故笔者选取2020年4月获取的门急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传统模式和信息化模式下的处方事后点评,比较两种模式的优劣。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处方前置审核总体情况

2020年1-4月期间,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共2 393张,其中认为合理的处方1 387张(占57.96%),认为不合理并进行干预的处方1 006张(占42.04%);药师干预后医师返回修改处方983张,干预成功率为97.71%,主要干预处方类型为无适应证处方,共计717张(占71.27%)。

2.2 干预前后总体不合理处方情况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被点评处方507 141张,其中不合理处方74 688张(14.73%);干预后,干预组被点评处方360 762张,其中不合理处方29 505张(8.18%)。与干预前比较,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可大大降低门急诊总体处方的不合理率(P<0.001)。

2.3 干预前后各类型不合理处方情况比较

为进一步评价药师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在不同类型不合理处方中的干预效果,笔者将不合理处方类型进行分类比较。结果显示,与干预前比较,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可大大降低门急诊各类型处方的不合理率(P<0.001),如表1所示。

2.4 干预前后门诊与急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比较

为进一步明确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对门诊与急诊不合理处方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笔者分别分析了门诊与急诊处方不合理率的下降情况。结果显示,门诊被点评处方共806 783张,其中对照组处方472 372张,不合理处方65 679张,占比13.90%;干预组处方334 411张,不合理处方23 304张,占比6.9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急诊被点评处方共61 120张,其中对照组处方34 769张,不合理处方9 009张,占比25.91%;干预组被点评处方26 351张,不合理处方4 477张,占比16.99%,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以上结果表明,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对降低门诊与急诊的处方不合理率均有显著作用。

2.5 干预前后软件系统的不合理处方拦截情况比较

与拦截对照组的处方拦截数(1 402张)比较,拦截干预组的处方拦截数(721张)显著降低(P<0.001),表明在同样的系统规则下,处方前置审核可规范医师开具处方的行为。

2.6 传统模式与信息化模式下处方事后点评效果比较

2020年4月被点评的处方总数为108 992张,按照传统模式,药师需点评处方数为108 992张,发现不合理处方1 205张;按照信息化模式,经过合理用药软件剔除系统认为的合理处方99 886张后,其余9 106张被系统判定为不合理处方,并进入药师人工点评环节。在后一种工作模式下,药师发现不合理处方6 623张,约相当于传统模式的5.5倍。将两种模式下点评发现的不合理处方交由仲裁专家进行仲裁判定,结果显示,传统模式下1 205张不合理处方中有5张为“假阳性”处方,而信息化模式下6 623张不合理处方无“假阳性”处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采用信息化模式进行处方事后点评可大大降低审方药师的工作量,且能显著提高不合理处方点评的准确度。

3 讨论

目前,合理用药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医疗问题[6]。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在全球死亡患者中,其中约30%是由于临床不合理用药导致的[7]。另据WHO估计,在我国每年约5 000万例住院患者中,超过250万例患者的死亡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关[8]。在我国医疗压力巨大、就诊患者众多的医疗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患者合理用药已经成为时代所需。

合理用药软件是从最初的用药咨询软件发展而来的。目前,合理用药审方系统实现了“事前提醒、事中干预、事后分析”的全程化合理用药监测,可在各个医疗环节中进行全程的干预和监控[9]。我国许多医院已经引进了合理用药软件,有学者对不同的合理用药软件进行了对比,也有学者专注于研究审方系统的规则和系统优化[2,10-11]。还有研究表明,合理用药软件的引进可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减少门诊超说明书等不合理的用药行为[12-13]。本研究发现,与传统模式下人工事后点评相比,在信息化模式下进行处方事后点评,由于经过了系统的初筛,药师需要点评的处方显著减少,可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却显著增加,且几乎未出现“假阳性”处方(P<0.001)。这表明,信息化模式的事后点评可大大降低审方药师工作量,同时增加处方点评的质量及准确度。此外,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药师可借助合理用药软件改变处方提取的前提条件,从HIS中读取所需的处方数据,实现对全院或各科室各项用药指标情况监管及专项点评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的合理用药。但面对合理用药软件高昂的购买费及持续的维护费,对于日处方量本就不多的基层医院是否有必要引进尚需进一步研究。

处方前置审核模式是近几年提出的医院处方审核的新模式,与传统事后处方点评模式比较,更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10]。本研究中药师借助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后,可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干预,并将其返回给医师进行处方修改,干预成功率为97.7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可大大降低门诊与急诊处方总体不合理率、各类型处方不合理率(P<0.001);与拦截对照组比较,拦截干预组医师提交的处方数显著降低(P<0.001)。上述结果表明,我院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后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有研究发现,目前事后处方点评管理工作已无法实时控制医院的合理用药,一般只能为后续质量持续改进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或是成为不合理用药的参考[14-16]。因此,采用处方前置审核或将替代传统全人工处方点评模式,在以后医院的处方审核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处方前置审核模式仍处于发展阶段,且绝大多数医院的处方前置审核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临床医师理解及配合度不够、软件与医院HIS系统兼容性不足、药学审方药师专业水平不够导致设置的系统规则制定欠合理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 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EB/OL].[2020-09-02].http://www.nhc.gov.cn/ yzygj/s7659/201707/b44339ebef924f038003e1b7dca492f2. shtml.

[ 2 ] 武明芬,史卫忠,赵志刚.国内常用合理用药软件的综合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10):991-995.

[ 3 ] 季宏建,岳峰,朱宏亮,等.我院门/急诊电子处方事前审核模式的建立及完善[J].中国药房,2017,28(1):80-83.

[ 4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处方管理办法[EB/OL].(2018-08- 30)[2020-09-12].http://www.nhc.gov.cn/fzs/s3576/2018- 08/d71d4735f6c842158d2757fbaa553b80.shtml.

[ 5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20-09-09].http://www.nhc.gov.cn/wjw/ywfw/201306/094ebc83dddc47b5a4a63ebde- 7224615.shtml.

[ 6 ] ALMARSD?TTIR A B,TRAULSEN J M.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an important issue in pharmaceutical policy[J]. Pharm World Sci,2005,27(2):76-80.

[ 7 ] KOHN L T,CORRIGAN J M,DONALDSON M S. 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M].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0:30-40.

[ 8 ] 俞恩珠,胡毅坚.13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6,12(3):176-177.

[ 9 ] 李红霞,俞汝龙,舒婷,等.我国合理用药软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1,6(9):47-50.

[10] 任炳楠,连玉菲,尚清,等.药师工作站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药房,2018,29(17):2328-2332.

[11] 奚燕.以沙坦类药物为例探讨高血压用药方案的审方规则[J].中南药学,2019,17(6):941-945.

[12] 邱菡,李澎灏,陶正男.应用合理用药软件提高神经内科临床药师工作效率[J].今日药学,2019,29(5):353-355.

[13] 芦小燕,戴幼琴,龚燕波,等.臨床药师干预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12):1529-1532.

[14] 岳峰,朱宏亮,裔照国,等.事前处方审核与事后处方点评改善药学服务质量对比研究[J].中国药业,2016,25(12):77-78.

[15] 顾掌生,吴巍.推行事前审核促进患者安全用药[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1):54-58.

[16] 郑宝丽,杨毅恒.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处方审核记录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8):751-754.

(收稿日期:2020-10-14 修回日期:2021-01-01)

(编辑:罗 瑞)

作者:谢珊珊 刘松 万瑾瑾 梅蕾蕾 刘烨 张卫芳

第3篇:药师处方审核制度

药师审核处方制度

《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明确了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责任与义务,其中,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等。第三十六条则规定“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近年来,门诊药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认真审核处方,对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药师对于处方审核的方法及成效

1.1处方审核流程及措施,门诊医师对病人处方后即向药房提交纸质处方,并在药房审核处方,审核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方可收费,转入调配窗口调配处方;如发现处方不合格,则立即退回医师处修改,并附以简单的出错信息,如剂量错误、用药途径错误、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等,医师修改完毕则再重复上一步骤。药师在调配与发药过程中则对处方进行再次审核,发现不适宜用药时,通过电话方式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患者高峰时则交待患者到门诊药房咨询窗口处理。

1.2门诊药师在处方审核中发挥的作用,以往由于不合格处方未能及时发现,而患者通过交费、取药等排队后才发现处方问题而不能及时取药,则易引起患者不满甚至投诉。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此类问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为药师赢得时间和主动权。每个月由咨询药师收集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所发生问题,并定期在门诊药房开会讨论,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从而提高药师的处方审核能力及业务素质。

2药师审核处方时存在的问题探讨

2.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

2.1.1超适应证用药超适应证用药是指用药对象不符合药品说明书适应征标明的临床诊断、症状、体征和用药指针,Conroy等在一项针对欧洲5国儿科病房的调查中发现46%的处方中存在超说明书适应征用药的情况。如一处方临床诊断为肥胖症,处方二甲双胍片,该药说明书适应证是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而临床却常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规则、肥胖症等,属超适应证用药。类似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屡见不鲜,由于药品说明书与现代医学发展相对滞后,医师在临床上更多参照相关的治疗指南及医学进展做出选择。药师在审核时,经常发现医师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而药品说明书与诊疗规范也出现诸多不一致的情况,对此,药师审核时难以判定其合理性。

2.1.2临床诊断不明确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临床的复杂性,许多疾病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明确的诊断,医师只能以“发热待查”、“头痛待查”、“腹痛待查”等症状作为初步诊断,治疗上则先对症治疗,涉及的药品种类较多,药师仅凭简单的诊断,则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2.1.3疾病并发症的用药问题一个患者的疾病往往有多种并发症,但医师因工作繁忙或电脑使用不熟悉等原因,在处方诊断中只录入了一个诊断,而与处方药品不符,如诊断为糖尿病,处方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降压药,该患者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ACEI的使用合理,但药师若仅凭处方诊断判定则为不合理用药。

2.2用法用量错误

2.2.1超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如对于急诊破伤风感染的患者,医师会用破伤风抗毒素(TAT)2万U静滴治疗,临床考虑对于已经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该药无中和作用,但血中可能存在一些游离的毒素,治疗用时仍主张采用静脉滴入破伤风抗毒素每次1万~10万

U。说明书仅提及用于破伤风梭菌的预防用的方法及用量“皮下或肌内注射1 500~3 000IU"。但第15版《新编药物学》以及200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破伤风抗毒素项下均提及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给药途径可为皮下、肌内注射、静滴,用量也没有统一的规定。

2.2.2药品说明书对药物的每日或每次的最大剂量不明确林清等对426种口服药物的每日或每次的最大用量的标明情况做了分析,仅有20.19%的常用药物在说明书及《临床用药须知》中有标明每日或每次最大用量,当处方中用量超过推荐剂量时,药师缺乏有力的判断依据,无法准确判别是医师根据临床需要使用还是录入错误。

2.3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医师录入错误所致,如本需录入氯化钾针剂静脉滴注却录为氯化钾缓释片,这种情况容易判断;但对于医师采用经验性的治疗方案,更改说明书中的用法及用药途径的情况,如庆大注射液用于鼻腔冲洗、雾化、口服及外敷,以及氟尿嘧啶注射液用于眼科青光眼手术患者、外用于疣等,这些情况就需要药师深入分析,而这类经验性的治疗方案缺乏有力的循证依据,说明书中均未提及,使药师审核并拦截处方难以执行。

2.4重复用药当处方中含复方制剂,因医师不了解复方制剂的具体成份易导致重复用药,如复方氯唑沙宗、酚麻美敏、复方酚咖伪麻胶囊、感冒灵、维C银翘片中均含对乙酰氨基酚,而酚麻美敏、复方酚咖伪麻胶囊、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片、感冒灵中均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当同一患者就诊多个科室,因医师不了解其他专科的用药情况也容易出现重复用药,需要药师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及经验以便及时审核干预,但患者也可能于不同的时间段就诊取药而出现上述问题时,药师就难以进行有效干预。

2.5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他用药不适宜此类问题复杂,难度大,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查找资料核实,而审核药师日常工作量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此类问题。门诊药师无法通过电子病历或其他便捷途径全面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体重、体表面积,是否处哺乳期、妊娠、月经期等生理状况,肝肾功能及其他病理状态,有何并发症等,很难对剂量、用法的正确性作出合理判断,如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治疗原发性和混合性的高胆固醇血症每日10mg即可,而杂(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每日剂量可达80mg。又如一患者,年龄65岁,临床诊断“便秘”,处方“酚酞片”,每晚2片,如仅据此判断则处方无不妥之处,但经进一步咨询该患者,得知患者合并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而该药说明书明确指出“阑尾炎、直肠出血未明确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粪块阻塞、肠梗阻禁用”,应该属用药禁忌。因此,作为门诊审核药师仅凭一纸处方很难全面、客观、科学地判断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必要时应该和医师以及患者沟通。

3讨论

近年来我们尝试以下措施来提高处方审核的质量:(1)使用合理用药监测软件(PASS)及时提醒医师处方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合格处方;(2)临床药师定期收集问题处方,与调剂药师共同分析讨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也提高药师的审核水平及速度;(3)在本院的HIS进行常见问题处方的预警提醒设置,在源头上提高处方合格率;(4)建立并完善门诊电子病历,使药师能较全面地掌握患者的病情,提高处方审核准确度;(5)必要时药师应主动询问患者,翻看病历,获取需要的临床资料,并与医师多沟通,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如曲安西龙片初始剂量可4~48 mg,具体用量可根据病种和病情遵医嘱执行,有发现医师录入错误,将曲安西龙片4mg录成40 mg,有经验的药师会通过核对病历来再次确认用量是录入错误还是治疗所需。

综上所述,药师审核处方对确保临床安全用药非常重要,药学部门应注意医院药学工作的转型,药师则应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及自身业务水平,在处方审核中充分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药学实践经验、辨证的思维方法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对医师处方做出正确判断及妥当处理,使业务水平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提升,也将有助于使临床医师接受并认可

药师对于处方的审核干预。另外,也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更明确、具可操作性的处方审核评价标准,如超说明书用药的评价与处理,医院可制定相应规定,并经药事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讨论,写入本院的药品处方集,使用时对患者实行告知,从源头上确保医疗质量及合理用药。

第4篇:《处方审核制度》

处方审查制度

一、药房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二、药房人员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药房人员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三、药房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四、药房人员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五、药房人员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END

第5篇:医疗保险病历、处方审核制度

1、医保住院患者均需由主管医师、主治医师按医保管理规定,审核无误后办理出院。

2、出院后的所有病历均由医保办再次审核,违纪者按院内医疗保险处罚标准进行处罚。

3、医保办定期到病房检查医疗保险患者的诊疗情况。

4、每月对医疗保险处方进行抽查,按《处方管理办法》及《医保管理处罚标准》进行管理。

石和镇卫生院 2018年06月20日

第6篇:中药处方审核与处方点评

中药审方,是指中药师在配方操作之前对中药处方所写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认真审阅核准的过程。它是中药调剂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提高配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处方点评的思路与处方审核基本相同,只有事前与事后的区别,可能点评人员职称还存在差别。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更加明确了药师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审方人员必须认真仔细、严格慎重地审核处方,审方时除看清处方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否、临床诊断等内容外,还必须对药名、用量用法、辨证用药、因人用药、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有毒中药等内容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除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抗菌药与某些特殊管理药品及超常处方等少数不适应外,处方点评的结果大部分内容适应对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关键需要高水平的中药主管药师参与。 1 审核药名的适宜性

主要是审核药名是否规范,是否有笔误,相近似的药名是否清楚正确,有无重味等问题。曾遇到一张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处方,其中用了一味“黄芩”,用量为60 g/剂,根据经验判断应是“黄芪”之误,将患者病历一看果真是“黄芪”,是西医生抄方有误。中药品种繁多,有些药名十分相近,一字之差,稍有不慎,容易搞错,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如天麻与升麻是两种功能完全不同的药物,天麻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为治头痛眩晕之良药,而升麻为升阳举陷之要药。如果肝阳上亢的患者误用了升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它容易搞错的药名还有桂枝与桔梗,杞子与栀子,茺蔚子与菟丝子,山茱萸与吴茱萸等等,这要求中药师在审方时要认真仔细辨认,发现有疑问的药名一定要与医生联系,决不能想当然,随意配给。 2 审核用量、用法的适宜性

中药的剂量大小与疗效和毒性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药师在审查处方时要注意患者的年龄大小,小儿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差,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约为常用量的1/4至1/3,老年人约为常用量的1/2至2/3) 。同时要注意每味中药剂量有无误用或误笔,发现有疑问之处,要与处方医师联系。曾遇到一张处方蜈蚣用13条/剂,而蜈蚣的常用量为1~3条,与处方医师联系后才知道是抄方笔误所致,实际上是3条/剂。正确的煎服法是保证中药用药安全有效必须注意的问题。附子、乌头经久煎后使有毒的乌头碱水解成毒性很小的乌头次碱,而回阳祛寒止痛之效犹存。但审方时经常发现处方中制川乌、制草乌等中药的脚注是空白的,与处方医师联系后方知是疏忽所致。又如朱砂不宜入汤剂,因为高温下可使朱砂中硫化汞分解,使毒性增加,但在审核时曾经发现有朱砂的处方用法是煎服,即与处方医师解释后改为朱砂单独冲服。 3 审核“辨证”用药的适宜性

中医药治病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药物治疗,有的放矢,方能达到预期效果。而用药不对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清开灵是治疗温病高热证,用治虚热证应慎用。又如理中丸、半夏泻心汤、痛泻要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藿香正气散和保和丸均能治腹泻,但它们的辨证区别在于理中丸治中焦虚寒之腹泻;半夏泻心汤能治胃寒肠热的腹泻;痛泻要方可治肝郁脾虚腹泻;葛根黄芩黄连汤能治肠热腹泻;参苓白术散治脾胃气虚挟湿之腹泻;四神丸主治脾肾虚寒的五更泄泻;藿香正气散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腹泻;保和丸主治食滞腹泻,我们在临床上应区别应用。 4 审核“因人”用药的适宜性

医生用药时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状况、联合用药情况等因素,合理选用药物及制定剂量。幼儿、老人或脏腑功能较差等患者对药物代谢能力不全或衰退,肌体耐受性较差,易发生药物蓄积,引起毒性反应,应禁用或慎用作用峻猛,易损伤正气及对脏腑功能可能有损害的中药,确需使用用量也要轻。如山豆根具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但如脾胃虚寒者服之则易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又如审方时发现肝肾病患者使用川楝子、朱砂、马兜铃、广防己等有可能对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时,可提醒医生慎用。 5 审配伍组方的适宜性

合理的中药配伍可调整药物偏性,增强疗效和降低毒性,反之,配伍不当可使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主要有“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等。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循者居多,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作为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但由于目前对于“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决定其取舍为时过早。因此中药师在审方时,发现配伍禁忌时,应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此外,妊娠禁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药物性能对孕妇胎儿损害程度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大多数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慎用”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攻下和滑利等一类药物。审方时若发现妊娠“禁用”中药,应予以拒配;发现妊娠“慎用”的中药,应与处方医师联系并给予提醒,如实属临床需要,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6 有毒中药的适宜性审核

有些中药具有毒性,使用不当或超过安全剂量,很容易引起中毒。在审核处方时,尤其是西医生开具或转抄的中药处方,特别要注意毒性中药的使用。一要问清患者的既往服药史,并将处方中有毒中药向患者作适当的介绍,以引起患者的注意;二要审核处方的用法,是内服还是外用,发现处方中有毒中药用量较大应警惕可能是外用药,必须与处方医师联系确认后方可调配,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三要审核有毒中药的剂量,若超量使用,应与处方医师联系并给予提醒,如实属临床需要,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总之,药剂人员不再仅仅是一个配药、发药的角色,更是一个为患者能有效、合理和安全用药把关的“守门员”。因此,中药人员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并不断提高中医药理论知识以及审核、评估中药处方的能力,以促进处方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此外,还要注意职业道德的教育,使每个审方人员都有高度责任心,正确审阅、核实每一张处方,确保临床的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审查处方的工作质量、减少问题处方进而减轻处方点评的工作量。

第7篇:药考必读:关于处方、处方审核的总结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 由执业药师或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处方的性质①法律性医师具有诊断权和开具处方权,但无调配处方权;药师具有审核、调配处方权,但无诊断权和修改处方权;因开具处方或调配处方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医师和药师分别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技术性③经济性处方的结构

1、前记:包括机构名称,费别(支付与报销类别),患者情况,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 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还应当包括 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明编号。(基本是处方抬头部分+临床诊断)

2、正文:正文以Rp或R(拉丁文Recipe “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 用法用量。(与药品相关部分,这是正事)

3、后记:有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所有签字、药品金额)处方的种类①法定处方: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标准收载的处方,具有法律的约束力;②医师处方:是医师为患者诊断、治疗和预防用药所开具的处方处方颜色

一、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

二、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

三、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

五、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1、审核资质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药师)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未取得相应资格者应在药师指导下从事处方调配工作。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方可开具处方。

2、审核内容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包括:处方类型(麻醉药品处方、 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处方开具时间、处方的报销方式(公费医疗专用、医疗保险专用、部 分自费、自费等)、有效性、医师签字的规范性等。

3、审核用药适宜性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3)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7)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医药品调配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发药及用药交代与指导(最后环节)其实就是简单通俗的语言指导和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指导的内容包括:用药时间、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药品贮存、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等。处方审核处方规则

1、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处方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的用法可以使用中文、英文、拉丁文。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西药、中成药可以分别开,也可以开在同一处方。中药饮片必须单独开具处方。

6、西药、中成药处方,每种药品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五种药品。

7、一般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8、为便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时,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注明临床诊断。

9、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0、医师的签字和签章必须和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一致,不得任意改动。

11、 药品剂量与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公制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u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 (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计算。片剂、丸剂、胶囊剂、冲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霜剂以支、盒为 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注明含量;饮片以剂或付为单位。

12、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需延长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3天。

3、麻醉、精神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开具麻醉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药品通用名《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生为患者开处方必须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通用名即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是药品的法定名称,是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每一种药品只有一个通用名,因此,使用通用名可避免重复用药的情况。一药一名,避免重复用药!药品的分类

1、药理作用来分:

2、按剂型分类:注射剂、片剂、等

3、按照管理要求分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2)国家基本药物3)基本医疗保险药品

4、按药品来源分

5、中药分类方法用药适宜性审核

一、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1、无适应证用药:咳嗽无感染诊断用阿奇霉素、Ⅰ类手术切口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肠球菌感染应用克林霉素、大观霉素应用非淋球菌感染的泌尿系感染。

2、无正当理由超适应证用药:超出说明书的适应症范围黄体酮用于输尿管结石、黄连素用于降血糖、坦洛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用于降压、阿托伐他汀用于补钙、二甲双胍用于非糖尿病患者减肥。

3、盲目联合用药:表现在病因未明、单一抗菌药物已控制的感染、大处方、一药多名、联合应用毒性较大的药物。治疗肠炎细菌感染性腹泻,给予小劈碱片、盐酸地芬酯片、八面体蒙脱石散。

4、过度治疗用药: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人血白蛋白、二磷酸果糖及肿瘤辅助药物等;无治疗指征盲目补钙 如:食管癌给予顺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依托泊苷,多加表柔比星、依托泊苷不能明显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毒性。

5、有禁忌证用药表现在:忽略说明书上的提示;忽略病情和患者的提示。抗胆碱药和抗过敏药:伴有青光眼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失禁治疗感冒和减轻鼻粘膜充血的盐酸伪麻黄碱:伴有严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危象脂肪乳:急性肝损伤、急性胰腺炎、脂质肾病、脑卒中、高血脂患者:脂质紊乱抗抑郁药司来吉兰:伴有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加重排尿困难

二、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老年人用药剂量 应比成年人有所减少,60~80岁老人用药剂量可为成人的3/4以下;80岁以上的老人用药剂量可为成人的1/2。儿童用药剂量 应按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儿童剂量(每千克或每平方米用量)按儿童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

三、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根据临床治疗需要选择给药途径,选择的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重症、急救治疗时,要求药物迅速起效,适宜选择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吸入及舌下给药方式;轻症、慢性疾病治疗时,因用药持久,适宜选用口服给药途径;皮肤疾病适宜选择外用溶液剂、酊剂、软膏剂、涂膜剂等剂型。腔道疾病治疗时宜选用局部用栓剂等。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重复用药易发生用药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其主要原因是:1.一药多名2.中成药中含有化学药成分降糖药(常含格列本脲):消渴丸、消糖灵胶囊、降压药(常含氢氯噻嗪):降压避风片、脉君安片、珍菊降压片(珍菊避风脉君安)止咳平喘药(常含麻黄碱、抗组胺药):咳喘灵、咳必清、鼻炎片、鼻通

药师在线执业药师课程畅学无忧班教材习题集模拟冲刺历年真题试卷 ¥1450购买

第8篇:处方审核员的聘用合同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1、 药店地址:包头开发区高油坊村。

2、 聘用期限:一年即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3、 年聘用()元,聘用金一次付清。

4、 聘用期间乙方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更改合同协议。

5、 聘用期间乙方不得将自己的证件再聘用其他的药店。

6、 乙方在聘用期间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给甲方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承担,与甲方无关。

7、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后生效。

甲方:身份证号:电话:

乙方:身份证号:电话:

年月日

上一篇:学校教学常规检查方案下一篇:物业管理合同书范本